第十九章 武清村落名称索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62
颗粒名称: 第十九章 武清村落名称索引
其他题名: 以1995年版《天津市武清县地名志》为序
分类号: K928.5
页数: 72
页码: 329-400
摘要: 本文收录了武清区的村落,其中包括了杨村街、王庆坨镇、河西务镇、(原)大沙河乡、武清城关、崔黄口镇、梅厂镇、上马台镇、大黄堡乡、河北屯镇等。
关键词: 武清区 村落地名

内容

第一节 杨村街
  位于武清区中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南距天津市区30公里,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辖24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包括7个自然村。
  杨村 战国时代出现聚落,考古发现战国、汉代、北魏、隋唐各代文化遗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宋辽对峙时期夹河成村,因杨姓大户而得名杨村。亦有漕船到此扬帆、两岸多生杨柳而称扬村或杨村之说。金代天津河经此,为漕运码头,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杨村为水陆驿站及粮食、商品集散地。考古发现运河西岸有元代码头遗址,面积12000平方米。明代置杨村公署、巡检司,清初设杨村营、杨村通判、东杨村主簿、杨村汛千总,营守备。清代末,水路、公路、铁路经此,战乱时期,为兵家必争之地。1950年11月武清县政府迁此,成为武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护卫北京的军事要地。
  常德大街 位于运河东侧,自北向南,长750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曾称河东大街。民国初年,该街民众建救火会,立常德水局,故名。
  静安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南北走向,长580米。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初名河西大街。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静安水局,故名。
  上善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偏北部,长300米,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此处原有一座明代建的木阁,俗称北阁(gǎo),得名北阁街。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上善水局,更今名。
  守望大街 位于运河东偏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250米。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守望水局,故名。
  三日集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的回民居住区,东西长65米。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设置粮食交易市场,每逢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为集日,故名。
  牛市胡同 位于杨村东北部、运河东侧,后属三街所辖,东西长110米。明弘治年间形成聚落,清代渐成胡同。因胡同东口为牛羊牲畜交易市场,故名。
  百忍胡同 位于运河东,今一街所辖之地,东西长80米。清乾隆年间形成胡同,车姓一家首居,其宗族堂号为“百忍堂”,故名。
  营盘胡同 位于杨村河西堤上偏南,今五街所辖,东西长180米。明嘉靖年间形成胡同,明、清两代在胡同前设营盘驻军,故名。
  龙王庙胡同 位于杨村河西堤上偏南,今五街所辖,东西长40米。清乾隆年间建龙王庙一座,后在庙旁出现胡同,故名。
  盐店胡同 位于运河西岸,今七街所辖,东西长350米。明万历年间建成的小巷,因巷内一家开设官盐店,故名。
  赵米铺胡同 位于杨村北部、运河西岸偏北,今九街所辖,东西长80米。明万历年间成小巷,因赵姓在胡同东口开设一爿米面铺,故名。
  小东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0.5公里,清乾隆年间,山东逃荒难民到此定居,据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载,当年该村只有5户,位于杨村东,故名。
  上朱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公里,元代成村,因村中养猪户多,而称猪庄,明朝建立后,有犯皇上朱姓禁忌,故更名朱庄。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村落扩大,部分民户迁到杨村以南立村,仍称朱庄,当地习俗北为上,南为下,故有上、下朱庄之称。
  大王庄、小王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1公里,清朝末年,杨村王姓派庄头在此经管佃户垦种立村,故名王庄。后因水患,有几户村民迁到附近的高隆地带,另立新村,称小王庄,原王庄冠之“大”字。
  上下园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南2公里,位于北运河东岸,明朝初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以位居河滩上下的两块菜园而得村名。
  夹道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5公里。清初由佃户立村,因位于北运河与京山铁路间狭长的夹角通道,故名。
  北郑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北0.5公里。原杨村郑姓坟地,称郑家坟。明初燕王扫北,一位军官负伤,燕王令其在此定居养伤,此地逐渐形成村落,取名郑家庄,又因位于杨村北部,故名。
  第二节 王庆坨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30公里,南与河北省霸州市接壤,东与西青、北辰相邻。王庆坨镇政府驻地。辖22个村民委员会,包括13个自然村。
  王庆坨 战国时期出现聚落,镇砖瓦厂曾出土战国陶罐一件;汉代聚落扩大,宋、辽成村,王姓一家定居在三角淀以西的大土坨之上,得名王家坨。村旁有一条浑河(永定河)支流,名王家河。后有王庆者发家,更名王庆坨。明初,移民大迁徙,永乐皇帝下诏“充实京畿”,迁江南富户10万随“龙”北上。安徽一批富户迁此定居,开发广袤而肥沃的浑河泛区。至明朝末年,发展成武清县西南大镇,出现了曹姓、张姓、丁姓等十几家大户。清初,设王庆坨营,派副将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置校场一区、堆铺半间、火药库一间。康乾盛世,该村大户重农桑,兴商贾,办义学,民风、文风日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立集市,光绪七年全镇达2500户,每户按4.5口人计,有11.25万人,不仅是武清县村镇之最,也是津西巨镇。解放后划分六个街村:解放、建设、光明、民主、胜利、团结;1984年发展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街村。
  大范口、小范口 位于王庆坨镇西北2公里、1公里。辽代范姓立村,地处三角淀之浑河入口处,形如瓮口,得名范瓮口。后有居民迁出,在附近高地定居立村,取名小范瓮口,原范瓮口称大范瓮口。民国二十六年伪县政府登记村名时,省去“瓮”字,称今名。
  大柳子位于王庆坨镇北1.5公里,永定河故道旁之北小堤上,清顺治年间,此地原是曹家“六大户”的坟地,看坟的佃户曹老三在此定居立村,因周围多生野柳,曾名曹家柳子。后有山西移民进住,更名大柳子。
  尤张堡 位于镇驻地东北2.5公里,清顺治年间为皇庄旗产,有尤姓、张姓庄头在此佃种立村,始称尤家铺、张家铺;民国初年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改称今名。堡与铺音谐意同。
  复兴庄 镇驻地东1.5公里。明末立村,原为翰林院曹家的私田、草场,约百余顷。由佃农定居成村,始称东场子。清代乾隆皇帝的内亲傅恒派人圈(quān)占,改名傅兴庄。为此曹家与傅恒打官司多年,惊动了皇上,最终又判给曹家,更今名。
  四合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崇祯年间为曹家老坟地。有四户看坟佃农祖辈居住于此,渐成聚落,称曹老坟。1984年全县地名普查后,更今名。
  道沟子 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清嘉庆年间,山西移民韩姓一家在此屯垦定居,聚落建在一段堤坡上,村旁大道低洼积水,经常变成水沟,故名。
  王二淀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原为三角淀一部分。康乾盛世,治理永定河,修筑九里横堤与方官堤,在两堤交界的高隆地带,山西移民迁此定居立村,取名汪尔淀,后根据谐音改今名。
  大三河曾、小三河曾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3.5公里,中亭河(大清河)、永定河、凤河三河汇入三角淀的入河口。清康熙年间,有山西移民迁到三河堤上定居,以搬罾捕鱼为业,遂得名三河罾。后有村民迁出,在附近形成小聚落,取名小三河罾。解放后,当地人为了书写方便,将罾改为曾。(搬罾:早年捕鱼工具)
  张家地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清光绪年间,为镇上大户张家的土地,张姓庄头在此管理佃户立村,故名。
  蔡家地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清道光年间,为皇庄旗地,由蔡姓庄头在此管理佃户立村,故名。
  郑家楼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清乾隆年间成村。原系北京某王府圈占的旗地,由郑姓庄头在此管理佃户垦种立村。郑姓当年盖一间较高的房舍,当地人称独楼,后称郑家楼。
  第三节 河西务镇
  位于区境西北部、北运河西岸,距城区杨村30公里,河西务镇政府驻地,辖32个村民委员会,包括41个自然村。
  河西务 古称瀛西。汉代出现聚落,宋、辽时期,以船坞居潞河(今北运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坞。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河西坞为榷税的务关,遂更名河西务。此后因河兴市,因市兴镇。元代建十四仓,为京城附近最大的皇家仓储重地。设水陆驿站,领蔡村驿、杨村驿、桃花口驿(今北辰区),故称“津门首驿”。明代设钞关,进出京城船只到此验货榷税。隆庆六年(1572年)筑砖城,城内外设十三个衙门,被誉为京东第一镇。清代康乾盛世,设县丞管理河务。市井空前繁华,商贾云集,货殖充轫。“炸嘎吱合”、“金家果子”、“金边儿扣焖”等特色小吃享誉京南卫北。顺治年间,荷兰使节初次访华就把河西务介绍到国外;康熙年间印度使节访华,波力特使客死河西务,康熙皇帝诏令九千户杨家捐银两、土地,修建“波力坟”。清代后期,漕运停止,京津公路开通,河西务仍不失昔日之繁华。
  龚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龚姓迁此屯垦定居,成村落后称龚庄。后全村庄田被宫廷勋戚强占,改称宫庄。勋戚败落,复称龚庄。
  周羊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明天顺年间,山西移民周姓迁此屯垦定居,得名周庄;后周家佃户在羊圈附近搭草房居住,渐成聚落,取名羊庄。民国初年,周庄、羊庄房舍连在一起,遂得今名。
  土城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北运河西岸。宋、辽对峙时期筑土城。明隆庆六年(1572年)筑砖城,清康熙七年(1668年),运河水涨城圮,衙署迁出。后又变成土城,故名。
  大龙庄、小龙庄 镇驻地东2公里,东临北运河。元代龙姓军官带军户在此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名龙庄。明初,杨家将后裔杨景、杨洪、杨清,随“龙”征战立功,被封为九千户,定居龙庄。龙庄村落扩大后,部分龙姓村民迁出,至村西南1公里的龙家坟地立村,仍称龙庄,故有大、小龙庄之分。
  郑庄 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郑姓迁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郑庄。
  苏庄 镇驻地东南2公里,大龙庄杨家(九千户)的佃户庄,庄头苏姓立村,故名。
  北三里屯 镇驻地东南2.5公里,濒临北运河。元代军队屯田成村,系“三翼屯田军”驻地,始称三翼屯,后讹传成三里屯。明代,村里曾发生一桩奇事。著名话本作家冯梦龙将此事写成话本《刘小官雌雄兄弟》,书中称该村“三义屯”,后复称三里屯。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同名的三里屯,更今名。
  上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刘姓随“龙”北迁,充实京畿,被官府安置在此经商屯垦,立村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同名,根据方位居北,冠以“上”字。
  奶母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2.5公里,东临北运河。明成化年间,村中一位少妇被选入皇宫,为太子的奶母,太子即位后,奶母告老还乡,皇帝赐田40顷,为养老庄田,故名。
  前白庙、中白庙、东白庙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北运河西岸。明永乐年间,大龙庄九千户杨家在此建一座庙宇,名“龙泉寺”,其影壁、围墙涂以白色,故名白庙。后在白庙附近,出现聚落,称白庙村。清康熙年间,北运河决口,将龙泉寺冲毁,白庙村冲成三个聚落,各居白庙遗址的不同方位,遂称前白庙、中白庙、东白庙。
  索庄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京津公路西侧。明天顺年间,为皇庄官田,有索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立村,以姓氏得名。
  高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明天顺年间,为皇庄官田,以高姓庄头经管佃户成村,故名。
  白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元代为运河东岸九百户村白家的佃户村,遂得名白庄。
  唐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唐、常两户被官府安置在此垦种立村,以唐姓得名。
  岳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正德年间,为皇庄官田,赐予岳姓国戚,由佃户垦种成村,故名。岳,当地人读yào。
  前扶头、后扶头 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西临港沟河。元代军队屯田出现聚落,村北有元代聚落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发现一座坍塌的庙内有佛头一尊,立村后称佛头,后谐音演变成扶头。解放后村落扩大,人口增多,遂有前、后扶头之分。
  四间房 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与前扶头一道之隔。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曹、孙、李、王四户在此屯田,起初只盖了四间茅草房栖身,成村后称四间房。
  石桥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6公里,村西临近凤河大石桥,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在大石桥附近屯田定居,渐成聚落,得名石桥新庄,清代改称石桥辛庄。1948年更名大辛庄,1984年复原名。
  仙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王姓到此垦种、经商,王家族长会看风水,人称王仙人,故村名称仙人庄,后简称仙庄。
  东、西陈庄 位于镇驻地南0.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陈姓两户迁此屯田定居,聚落建于东、西两个土台之上,成村后以姓氏得名东、西陈庄。
  香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圈为旗地,为旗人王姓财主的佃户村,香姓庄头在此经管,故名。
  金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金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金姓得村名。
  沙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沙姓来此屯田定居,故名。一说村周围土质沙性,故名。
  肖庄 位于镇驻地北0.5公里。明景泰年间,为北京肖九公的佃户庄,以庄主肖姓得名。
  宝石庄 位于镇驻地北0.7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宝姓、石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后遂以两户姓氏得名。
  刘坟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清顺治年间,为河西务大户刘姓坟地,看坟佃户定居,渐成村落,故名。
  王家庙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被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因靠近河西务王姓的家庙,故名。
  曹庄 位于镇驻地北1.4公里。元代军队储存饲草的地方,成村后称草庄,后讹传成曹庄。
  包楼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元大德年间,附近划为官田,京城包姓官员在此建楼一座,成村后,以楼得村名。
  车营 位于镇驻地东北1.7公里。元代军队屯田营地,亦是驿站停放车辆的场所,故名。
  玄坛庙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清乾隆年间,山东逃荒难民来此耕种佃田定居,村落建在玄坛庙附近,故名。
  前窑、后窑 位于镇驻地东北1.8公里。明隆庆六年(1572年)河西务建砖城,京城官员李姓在此建前、后两座窑烧砖,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孝力 位于镇驻地西2公里,村西临港沟河。元代出现聚落,村南考古发现元代古墓遗址。明初,燕王扫北,安置一批军户、游民在此定居屯种。与当地人相互谦和礼让,讲孝道仁里,故村名孝里。后讹传成孝力。
  韩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韩姓一家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故名。
  南仓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元代十四座皇仓遗址,明洪武年间演变成村落,因在十四座皇仓的南端,故名。
  双罗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北运河西堤之上。明初,原为双街和罗庄两个村,后合并为一个村,取两村名之首字,得名双罗庄。
  第四节 (原)大沙河乡
  在区境北部,距城区杨村38公里,与北京通县、廊坊市香河县交界。原大沙河乡政府驻地,辖19个村委会,包括21个自然村。今属河西务镇所辖。
  大沙河、小沙河 东临北运河,西靠港沟河。元代初年,由屯田军户在此定居立村,因村东有一条沙河故道,故名沙河;明初,山西移民迁入,部分村民迁至东南1公里,另立新村,仍称沙河,故有大、小沙河之分。
  瓦屋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辽代建村,考古发现村中古庙前一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为辽代文化遗存。明建文年间,燕王扫北战役中,一张姓先锋官家属被安置在此定居。官府为其盖三间砖瓦房,当地人称瓦屋,故名。
  毛窑 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元朝初年,官府派毛姓烧砖师傅在此建窑烧砖,专供兴建大都(北京)用砖,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水牛 位于乡驻地东北3.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在此屯田立村,有称水牛者水性奇大,能昼夜潜入水中捕鱼捉蟹,只身去堵运河决口,远近人都称水牛村,后简称今名。
  秦营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金代天津河岸边码头。金代秦姓营官带军户在此屯田立村,故名。村东北考古发现码头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周黄两姓大户迁此屯垦,村名沿用。
  路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清康熙年间,被圈为旗地,有路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大友垡 位于乡驻地东北4.5公里。明初为军队屯田驻地,取有军户耕垡之意,始称东、西、后三个有垡。后村落扩大,改称大有垡,讹传今名。村中东大庙碑为清代所立,记述重修经过,现为区级保护文物。
  庄窠(kē) 位于乡驻地东北2.5公里。清乾隆年间,由治河民工定居成村,得名庄河;后因村落小,讹传为庄窠;另传河道东移,村落移建在故道旁,地面尚存运河决口时打入地下的柏木桩,故取名桩窝,后谐音演变为庄窠。
  北里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清顺治年间,圈为旗地,有李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立村,以姓氏得名李庄,后讹传为里庄。又因避县内重名,以其所在相对方位居北,改今名。
  崔楼 位于乡驻地西1公里,村西临港沟河。清乾隆年间,京城一崔姓官员在此定居,建一座高房大院而得名。
  蔡庄 位于乡政府驻地南2.7公里,东距北运河1公里。元末山东难民聚此屯田定居,为北京宫廷御膳房种菜为生,故名菜庄,后演变成蔡庄。
  黄屯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元代军屯成村,由黄姓营官带军户在此屯垦,称黄官屯,后演变为今名。
  木厂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辽代出现聚落,村西有辽代村落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村东有辽代墓群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明永乐年间,朝廷营建北京城,向全国征调木材,经大运河浮运,曾在此储存木材,故名木厂。一说元代曾为元军放牧军马的草场,俗称牧场。
  马头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元代为运河岸边的码头,明代有山西移民张、李两户迁此屯垦定居,后成聚落,分称上码头、下码头。民国初年合并为一个村落。一说元代放牧军马的头领在此居住成村,故名马头。
  东仓、西仓 位于乡驻地南2公里,为元代十四座皇仓遗址之一。明初,山西移民迁此屯田,渐成村落,按照原仓廒的东、西方位,故名。
  羊坊 位于乡驻地西南3公里,村西濒临港沟河。汉代出现聚落,村西有汉代大岗子遗址,面积2.7万平方米。辽代契丹人在此牧羊而称羊坊。村北有辽代孙家坟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薛、李二姓,山东移民刘姓等相继迁此屯种定居,分称东岗、西岗、南岗、北岗。清代因养羊户增多,复称羊坊。
  北大辛庄、上(小)辛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1.5公里。明末有河西务赵姓、刘姓等数户迁此,得名新庄,后演变成辛庄。清乾隆年间,刘姓几户迁出,在附近定居立村,取名小辛庄。此后便有大、小辛庄之分。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大辛庄更名北大辛庄,小辛庄更名上辛庄。
  合义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1公里。明末山东移民数户迁此屯田立村,称辛庄。不久又进住山西移民,抢占高地建房,房舍斜向东南,附近百姓呼斜辛庄。此后村内常发生邻里不睦,村民误以为“斜辛庄”坏了风水,在村东、村西各建一座三义庙,求神保佑。村名改称合义辛庄,后简化成今名。
  第五节 武清城关
  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城区驻地杨村30公里。城关镇政府驻地,辖30个村民委员会,包括27个自然村。
  武清城关汉代出现聚落,里仁街是其中之一。辽代萧太后运粮河绕其西。元代建屯田军卫帅府、镇抚衙,明初,武清县治所为避水患,从旧县迁此。正德六年(1511年)始筑土城,隆庆三年(1569年)筑砖城。清雍正年间驻武清营、务关营、武清游击营。乾隆三十年(1765年)户部拨帑银重修武清县城,在京畿县城中称壮。自明初至1950年10月的600年间,为武清县衙署、县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11月武清县政府迁至杨村。武清城关为第一区公所驻地,始称今名。
  郭场 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清光绪年间,为城里郭姓家的打谷场,后郭姓庄头在此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郭家场,后简称今名。
  李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1公里。明崇祯年间,划为宫廷官田。由城内李姓庄头经管,佃户定居成村,以李姓得名。
  许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1.5公里。明崇祯年间为城内许姓家打谷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渐成村落,以姓氏得名。
  尹窑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明初有尹姓一家在此烧窑,供应建城用砖。成村后名尹家窑,后简称今名。
  田古屯 位于镇驻地西3.5公里。为金、元时期军队屯田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田、李二姓几家迁此垦种立村,故名田古屯。
  草茨 位于镇驻地西4公里。元代鞑靼人圈为牧马草场,当地汉族百姓暗中反抗,在草场中撒播带刺的蒺藜草,鞑靼兵不敢放牧,称草茨场。明初,山西移民迁入,沿用“草茨”为村名。
  东张营、西张营 位于镇驻地西2公里。新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石斧、石耜。战国时代出现聚落,汉代、唐代驻军屯田,后形成村落,以军官张桐得名张桐营。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入,人口繁衍增多,分成两村,按所居方位称东、西张桐营。今在东张营村考古发现战国、唐代聚落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
  后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清顺治年间,小屯部分村民迁此垦种佃田成庄。因居小屯之北,故名。
  大桃园、小桃园 位于镇驻地南2.5公里。汉代出现聚落,唐代成村,村东北1.5公里处考古发现汉、唐代村落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桑干河(今凤河)经此,村旁栽种大片桃林,故名。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屯田,在大桃园附近形成新聚落,得名小桃园。
  贾桃园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由大桃园迁出部分村民到此定居,发现尚存贾姓住户遗址,故名。
  杨仲河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辽代成村,村旁有萧太后运粮河故道。明初,山西移民杨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取名杨家河,后为区别上马台附近的杨家河,官府更名杨仲河。
  沙河屯 位于镇驻地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在此屯田立村,因在古河道旁,河道中系白沙如流,故名。
  南园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为城内李姓菜园,由佃农定居成村。因位于城南门外,故名。
  杨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被圈为旗地,城里杨姓庄头来此经管佃户成村,以姓氏得名。
  西韩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被圈为旗地,城里韩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成村,以姓氏得名韩庄。后因县内重名,以其相对方位在西,改今名。
  薄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被圈为旗地,城里薄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成村。以姓氏得名。
  小屯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明成化年间,从安次县大屯迁出几户村民来此屯垦定居,因怀念故乡大屯,遂取村名为小屯。
  柳林屯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元代军队在此屯田,营地周围植柳成林,成村后故名。
  五里店 位于镇驻地南2.5公里。明隆庆年间,山西移民被官府安置此地屯垦成村,因北距武清县城5华里,故名。店,原为佃户之“佃”,后讹传成“店”。
  袁辛庄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隆庆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渐成村落,称新庄。清代被袁姓旗人圈占,改名袁新庄,后同音演变为今名。
  八里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成庄,因距武清县治所八华里,故名。
  南桃园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成化年间,从柳林屯迁出几户村民在此垦种成村。因位于大桃园村南,故名。
  无梁庙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移民屯垦成村。因村东口原有一座无梁小庙,故名。
  西关 位于镇驻地西侧,明洪武年间为武清县城西门外关厢,故名。
  沙庄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清顺治年间,山西移民沙姓几户被官府安置于此屯垦成庄,故名。一说该村为沙质土壤,故名。
  第六节 崔黄口镇
  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加之25公里。崔黄口镇政府驻地,辖34个村委会,包括46个自然村。
  崔黄口 东汉初期形成村落。因地处潞河、潮白河入海口(雍奴薮通海)之旁,又是泉州渠入潞河、潮白河渠口处,加之海风大,地荒凉,故名渠风口、渠荒口。辽代当地盐业兴盛,契丹人进住,其发音“渠”、“吹”不分,演变成崔荒口;明初,江南富户移民随“龙”北迁,充实畿辅,传说崔、黄二姓大户入住,得名崔黄口。清雍正年间驻军,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
  小刘庄 位于镇驻地南0.3公里。明朝中叶,镇中大户刘姓的佃户在此垦种立村,得名刘庄。清朝中叶,分成东、西刘庄。民国初年,两村房舍连成一片,合成一村,复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冠以“小”字。
  西城角 镇驻地南部。明中叶,山西移民迁此屯田,被安置在土城墙西南角外定居,渐成聚落,故名。
  东场(Cháng)、西场(cháng)分别位于镇东北、北0.5公里。为清康熙年间镇中大户于姓的打谷场,分东场、西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成村,故名。
  白庄子 位于镇北1公里。清乾隆年间,圈为旗田,由崔黄口白姓庄头管理佃户屯垦立庄,故名。
  东黄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明中叶,此地为朝廷贵戚佃田,佃户定居成村,名皇亲庄。清代演变成黄辛庄,1984年为区别县内同名,更今名。
  前营 位于镇驻地南0.5公里。清初为大户甄家坟地,看坟佃户立村称甄家茔,后更名甄家营,民国初年更今名。
  赵家园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立村,此地划为赵姓旗地,佃户在此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
  高家台 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末,甄家营高姓迁此定居,其房舍建在高土台之上,故名。
  邢辛庄 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初被旗人圈为旗产,邢姓庄头经管佃户耕种,成村后称邢家辛庄,后演变成今名。
  坨泥寺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北魏时期成村,因村中建陀尼寺一座,故以寺为村名,后改今名。
  大周庄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周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庄,故名。
  东粮窝 位于镇驻地东5公里。原名东狼窝,清乾隆年间成村,村落建在青龙湾决口附近的高隆地带。决口处冲成的大深坑,当地人称狼儿窝。村名亦称狼儿窝、狼尔窝。为区别北运河岸边的狼尔窝,按其方位称东狼尔窝。解放后改称东粮窝。另一说,原村名百草庄。因杨姓发家,其他姓以为“羊吃百草”,把大家吃穷了,遂和议改村名为狼尔窝,取狼吃羊(杨)之意。
  早安营 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北征乌桓,在此安营屯田,后成村落,因村前遍植枣树,故称枣安营,后改成今名。
  武安营 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安营屯田,后成村落,传说五名老残兵丁安置于此,名五安营,后演变成今名。
  康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3.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康姓、刘姓迁此屯田立村,称康庄、刘庄。清代,两村连在一起,故名。
  苏楼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苏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因周围地势低洼,苏姓盖的门楼较高,故名苏家楼,后简称今名。
  东高坑、西高坑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官府将几户高姓移民安置在此屯田定居,聚落在大坑东西两侧,故名东高家坑、西高家坑,后简称今名。
  龚小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崇祯年间,为崔黄口龚姓家的佃户庄,故名。
  邢窑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邢姓一家在此建窑烧砖,后成聚落,故名。
  龚营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明建文年间“靖难之役”,燕军将士龚姓三人阵亡,埋葬于此,成村后称龚武营,后演变成今名。
  大曹庄、小曹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初,江南移民曹姓在此屯田立村,称曹家庄。清初,部分村民迁出,在村东另立东曹庄,原曹家庄称西曹庄。后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故名大曹庄。民国初年,东、西曹庄再次分开,西曹庄称大曹庄,东曹庄称小曹庄。
  北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崇祯年间成村,因村中多户养牛,取名花牛庄。而位居村南的草地村,百姓忌讳,认为牛吃草,会把草地村吃穷。后经协商,以位居草地村北更名北辛庄。
  陈相庄 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原属十三汪窝(洼淀内的小村),即由13个小村构成,后汪窝村名废除,该村为其中之一,因位于各小村最南端,故名大南庄。清顺治年间,该村为京城陈相公家的佃户村,遂改名为陈相公庄。民国年间演变为今名。
  草地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元代军队在此牧马圈占的草场,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周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末自大周庄迁出周姓几家,在此垦种另立新村,以姓氏得名周新庄。清代演变为今名。
  东赵庄、前赵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末成村,此地是朱姓大户的佃户庄,初名大朱庄。入清后佃权转让赵姓,遂改名为大赵庄。后有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仍称赵庄,故有大、小赵庄之分。1984年,为区别县内重名,依其方位更今名。
  修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修姓移民迁此屯田定居,渐成村落。以姓氏得庄名。
  幌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元史》记载,元代军队屯田前已有村落,称荒刘庄。后因战乱村庄荒废。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王姓等户迁此屯垦,搭窝铺成聚落,称王家窝铺。清代王姓迁出,仍称荒刘庄。民国初年改今名。
  南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由菜园、大庄、韩河三个小自然村组成。菜园,清初山西移民于大庄村北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菜园;大庄,明中叶成村,由大庄、东道等几个小的聚落组成一个大的村落,故名大庄;韩河,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韩姓迁此屯田定居,因地处古运河畔,故名韩河。
  北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由陈庄、吴庄、又辛庄三个自然村组成。陈庄,清代乾隆年间,崔黄口陈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陈庄;吴庄,清顺治年间,崔黄口吴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又辛庄,清道光年间,从吴庄迁出几户村民,在吴庄村后高地上定居成庄,初称吴庄后街,聚落逐渐扩大,改称又新庄。后演变成今名。
  辛庄寺 位于镇驻地西北4.3公里。汉代有聚落出现,村南发现东汉墓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在古庙望海寺旁定居,成村后取名新庄寺,后谐音演变成今名。
  中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3.5公里。由张庄、尤庄、大园三个自然村组成。张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张姓庄头在此雇用佃农耕种,故名;尤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有苏、尤两户庄头在此经管立村,称苏尤庄。后苏姓迁出,改今名;大园,清乾隆年间成村,多户以种菜为主,故名。
  店子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清乾隆年间属旗产,佃户立村,得名佃子村。清末改今名。
  平庄 位于镇驻地北2.6公里。清康熙年间被旗人圈为旗地,平姓庄头在此立庄,故名。
  小白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清康熙年间被圈为旗地,有白姓佃户在此立庄,因庄小,故名。
  于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元代成村,因官府奖励种榆树,村周榆树成林,故名榆家庄。后于姓进住,以姓氏更名。
  第七节(原)后巷乡
  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18公里,原后巷乡政府驻地,辖20个村委会,包括17个自然村。今属崔黄口镇所辖。
  后巷 辽代萧太后运粮河故道经此,运粮河改道后,故道形成断港。萧太后带兵屯驻断港河畔,成村后称后港。明代,断港淤平,讹称后巷。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后巷,至今未革。
  东吕村、西吕村 分别位于乡驻地西1公里、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吕姓两户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村落分东西两地,以姓氏和相对方位得村名。
  南县豪、北县豪 位于乡驻地东1公里。据《元史》记载,元代县以下设管水利的壕寨官,当地人俗称县壕官,意为县里派来管理开挖沟壕的官吏,此地为县壕官的驻地,成村后故名县壕庄。后讹传为线毫庄。随着人口的增多,至清末发展成两村,按聚落的南、北方位称今名。
  黄家洼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黄姓在此定居成村,以周围地势低洼得名。
  西大刘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刘姓大户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同名,改今名。
  李辛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原为清代皇庄旗田,道光年间,北京某王府派李姓庄头来此经管佃户立村,得名李新庄。后改为今名。
  三百户营 位于乡驻地东4公里。辽代成村,金代军队屯田所驻的营地,当时三百军户为一营,故名。村中尚存一大土台,传为萧太后点将台。
  大宫城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战国时代已成聚落,秦、汉时期为雍奴县城,西汉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发生海侵,该城被海水淹没,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后人觉空城不雅,更今名。(参阅本书39页“雍奴县治所—大宫城村”)
  王杜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王、杜两姓在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
  小宫城 位于乡驻地东南5公里。清朝中叶由大宫城迁出部分村民另立新村,仍称宫城。故有大、小宫城之分。
  西曹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沈、曹两户迁此定居,以两姓氏得名沈曹庄。清光绪年间,该村曹姓为首户,故称曹庄:又因其位居今崔黄口镇大曹庄之西,故名。
  周家务 位于乡驻地南1.5公里。元初有周姓屯田官在此定居,得名周家务,元人说话“务”、“府”不分,亦称周家府。简称周府(务),后称今名。
  沈家庄 位于乡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沈、曹两户到此屯田定居,以两姓氏得名沈曹庄。清光绪年间沈姓为首户,故名。
  槐家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1公里。原为皇庄官田。明永乐年间赐予京城槐宁侯,由佃户定居成村,初称槐府新庄,后演变为今名。
  北靳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靳姓数户来此屯田成村,后逐渐迁入他姓,形成四个小村,即崔靳庄、尚靳庄、艾靳庄、丁靳庄,合称四靳家庄。清朝同治年间,以南北方位分成两个村,该村居北,故名。
  第八节 梅厂镇
  位于区境东部,距城区杨村11公里,梅厂镇政府驻地,辖23个村委会,包括22个自然村。
  梅厂 距今7000年前出现的聚落,因海侵被淹没。海洋考古学家发现双庙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被全新世海相地层覆盖。战国及秦汉时期再次出现村落,后又被海侵淹没。金代女真人屯田,出现猛安谋克村,是附近村落商品交易的市场,故称猛安谋克场,蒙古人灭金后,女真人逃散,汉人称“没克场”,即没有谋克(女真人)之意。后传称没场(厂);另一说是汉人梅姓进住后改称梅厂。
  郭罗庄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清初,为旗人圈占的旗地,郭、罗两姓庄头在此招募佃户耕种,有八户佃农多年耕作定居立庄,故名。
  北王平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清中叶,从附近的南王平村迁出几家佃农在此租种旗人土地,后成村落,故名。
  周庄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清咸丰年间,由周姓庄头定居成村,故名。
  蔡庄 位于镇驻地东3公里。明初,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蔡姓数户迁此屯田立村,故名。
  东陈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陈姓几户迁此屯田立村,称陈庄。后与村西陈庄对应称今名。
  甘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甘姓几户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方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清初,被圈占为官田草场,方姓庄头在此定居立村,名方新庄。后改今名。
  吴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清嘉庆年间,吴姓大户从杨村附近的费庄迁此开荒定居,后成村落,名吴新庄。后更今名。
  稗甸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洪武年间,官府安置老弱军户于此屯垦,后成村落,因此地低洼,宜种稗子,故名。
  双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屯田定居,发现原村落房舍遗址,立村后,故名。
  六指堼(hèng)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金代女真人立村,称猛安谋克,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村中置土岗栅栏,一防水患,二防汉人侵扰,女真人称土岗为“堼”。金朝灭亡后,女真人逃散。汉人重新在土岗上建村,仍习惯称“堼”,六指堼,即土岗像第六个指头形状,亦称碌碡堼。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碌碡堼,言其土岗形如石磙。民国初年复称今名。
  沈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清嘉庆年间,为杨村沈姓大户的佃地,由沈姓庄头立村,故名。
  塘坊 位于镇驻地北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王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安置于此屯垦。立庄后王姓男主人病故,妻子主管庄田,外村人称王寡妇庄。清康乾盛世,村中多户经营做糖生意,建有制糖作坊,故名。
  双庙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村南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已有七、八千年历史。因海侵被淹没。今出土新石器时代石斧、石耜(si)可证明。秦汉时期,再度出现聚落,又因多次海侵,文化遗存被埋在地下。直到金代,出现猛安谋克村,因村中有两座小庙遗址而得名双庙。
  小姚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清道光年间为杨碱厂村姚姓佃地,由姚姓庄头定居成村,因聚落较小,故姚庄前冠以“小”字。
  王瘸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王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因王姓族长腿有残疾,外村人便直呼王瘸子庄,俗称王瘸庄。
  小侯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清康熙年间,为旗人的佃户村,庄头姓侯,故名侯庄,又因村落较小,侯庄前冠以“小”字。
  西汪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末为天津北仓大户汪家的佃户村,由汪姓庄头立村得名汪家庄。俗称汪庄,后为区别县内同名,按所据方位称今名。
  杨恒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清顺治年间,被旗人圈占为旗地,北京王府派杨姓庄头到此经管,因杨姓庄头专横跋扈,外村人都称杨横庄,后村民以为不雅,更名杨恒庄。
  张大庄 位于镇驻地西2.5公里。元代屯田军驻地,成村后,朝廷将土地和军户赐给张姓勋臣。初称张大官屯,清末民初改今名。
  第九节(原)聂庄子乡
  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城区杨村12公里,原聂庄子乡政府驻地,辖23个村委会,包括23个自然村。今属梅厂镇所辖。
  聂庄子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聂姓几户迁此,被官府安置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名聂家庄,后传成今名。
  郝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郝姓几户迁此屯田立村,初称郝家庄、俗称今名。
  南任庄 位于乡驻地东1.5公里。明永乐年间,任姓一家自河南省逃荒至此,耕种佃田定居,渐成村落,故名任庄。后为区别县境北部的任庄,称今名。
  陈标庄 位于乡驻地东3公里。明永乐年间,由陈姓军官带领军户在此开荒垦种,官府检验后插上标记,登录皇册,故得名陈标庄。含标准之意。
  小雷庄 位于乡驻地东1.5公里。清初,被圈为旗地,雷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耕种,渐成村落,故名。
  尤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2.5公里。清初,被圈占为旗地,尤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耕种,渐成村落,故名。
  小潘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1.5公里。清初,被圈占为旗地,潘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耕种,后成村落,故名。
  张海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清初,被圈占为旗地,称张海的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耕种,后成村落,故名。
  鸭徐庄 位于乡驻地北1.5公里。元代成村,官府劝课农桑,奖励养鸭、养鱼;该村徐姓养鸭出名,故称鸭子徐庄,后演变成今名。
  掖指 位于乡驻地东北0.5公里。明初,山东掖县五户移民迁此佃种官田,成村后思念家乡,取名掖指。
  单堼 位于乡驻地西1.5公里。金代女真人立村,称“猛安谋克”,是军政合一的村落组织。村中置土岗,设栅栏,女真人称土岗为“堼”。金朝灭亡后,女真人逃散,汉人尚姓重新在土岗上建村,称尚家堼。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记载:尚家堼,后讹传成今名。
  王唐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王、唐两家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东梁庄 位于乡驻地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被划为皇亲国戚的官田,佃户以种粮为主,故名粮庄。后改称梁庄,地名普查期间,为与本县西部的粮(梁)庄相区别,得今名。
  董河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弘治年间,由山东移民董姓迁此屯垦,定居于古河道旁,故名。
  韦庄 位于乡驻地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有于、李两家由山东蓬莱县迁此垦种立村,因村边是大片苇塘,故名苇庄。后苇塘淤平,村名遂演变为今名。
  西陈庄 位于乡驻地北4公里。清初圈为旗地,陈姓庄头来此经管佃户立村,得名陈家庄,简称陈庄。后与东陈庄相对应,得今名。
  灰锅口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被官府安置屯田定居。发现此地曾是燕军营地遗址,尚有灶膛柴灰及锅口遗迹,故名。
  大吴庄、小吴庄 位于乡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吴姓兄弟迁此屯田,各择一块高台定居,成村后大哥聚落称大吴庄;小弟聚落称小吴庄。
  杨宽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1.5公里。清初,被圈为旗地,杨姓庄头经管佃户垦种,成村后,佃户企盼日子宽裕,故名。
  郑家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2公里。明永乐年间,有山西移民郑姓一家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盖模 位于乡驻地南3公里。清初,辽宁盖牟(今盖县)一位汉人包衣奴随满清王爷入关,圈地后包衣奴被封为庄头,派到此地管理佃户,因怀念家乡盖牟,立村后称盖牟。清乾隆年间称盖木;光绪年间称盖林庄;民国初年演变为今名。
  瓦房 位于乡驻地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周、王两家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垦种。成村后,两家相继盖起大瓦房,遂得名瓦房村。后简称瓦房。
  第十节 上马台镇
  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城区杨村20公里。上马台镇政府驻地。辖18个村民委员会,含22个自然村。
  上马台 明代军队屯田后立村,原为屯田军户驻地,存放粮食、牲畜、农具的场所。筑有望马台进行瞭望警卫,成村后讹称上马台。另一说,金章宗曾来此地视察盐业、渔业,回京时在此上马,故称上马台。
  魏家堡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明永乐年间有魏姓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屯田定居,以姓氏得名魏家铺。民国初年演化为今名。堡:水中之高地。
  王老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初,燕王扫北,军中一员王姓老将战死,埋葬于此,后移民来此屯田定居,渐成村落后,始称王老坟,后更今名。
  小裕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3公里。清乾隆年间赵姓一家从双口(今属北辰区)来此屯田定居,盼望过富裕日子,名小裕庄。民国初年,曾与邻村康庄合称康裕庄,1960年后复原名。
  大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清初被圈为旗地,几户佃民从九河印村迁此,曾名九河辛庄。民国初年改今名。
  任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任姓大户来此垦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何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何姓几家迁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
  陶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陶姓几家迁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
  九河印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末成村于蜈蚣河以西。清代先后开通的两条筐儿港减河经此。此处低洼,河汊诸多,淤平后尚存河道印迹,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九河印子。新中国成立后改今名。
  杨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杨姓几家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东刘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刘姓几家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刘庄。后因在县内重名,1984年更今名。
  肖家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有肖姓几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肖家庄。
  杜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杜姓几家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贾林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贾、林两家随“龙”北上,充实京畿,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村名。
  李凤庄 位于镇驻地西0.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李凤一家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人名得村名。
  东薛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0.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薛姓几家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薛庄。后因县内重名,1984年更今名。
  西安子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辽代成村,村内建尼姑庵一座,得名庵子上。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孙、王、贾、孟几户来此屯田定居,因村落位于庵庙西边,故名西庵子。清代县志记载:庵子上。民国年间,改称安子上。后又改为西安子。
  王三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朝廷封这里的土地为王三官的官田,王三官家的佃户在此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王三官庄。另一说该村常遭水患,王姓捐资盖起一座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以庙名代村名,故称王三官庄,后简称今名。
  董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江南移民董姓来此屯田定居,以姓氏得名董家庄。后简称董庄。
  杨家河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杨氏兄弟来此垦田定居,因村旁有小河流过,成村后取名杨家河。
  大康庄、小康庄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康姓兄弟迁此屯田,分别定居在两个高台之上,成村后,其兄所居住的村落称大康庄,弟居住的村落称小康庄。
  北五村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由何庄、杨庄、陶庄、九河印、任庄五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故名。
  第十一节 大黄堡乡
  位于区境东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大黄堡乡政府驻地,辖28个村民委员会,含32个自然村。
  大黄堡、小黄堡 古雍奴薮的一部分。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黄姓迁此以垦田、捕鱼为业,搭窝铺居住在洼淀中的高台上,得名黄家窝铺,后移民增多,渐成聚落,称黄家铺,清代乾隆年间,村落人口增多,面积扩大,将“铺”字改成“堡”。清代中叶,黄家堡部分村民搬迁东南1公里许,另成村落,称小黄家堡,原来的黄家堡称大黄家堡。民国初年简称今名。
  陈庄 位于乡驻地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陈姓迁此,以捕鱼、垦田为业,定居后渐成村落,故名。
  赵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赵姓来此捕鱼、垦田,后成村落,故名。
  武庄户 位于乡驻地东南6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关姓迁此捕鱼、垦田,渐成村落,名关庄窝,清初圈(quān)为旗田,武姓庄头进住,更名武庄户。
  张辛安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清朝初年,此处被圈为旗地,张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耕作,后成村落,取平安之意,称张新安庄,后改今名。
  忠辛台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屯垦、捕鱼定居,因村子坐落在高土台之上,居洼淀中心,取名中心台,后改今名。
  西朱家曹、南朱家曹 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朱姓等十几户迁此捕鱼、垦田定居,因村旁古河道形似槽子,故称朱家槽。清末民初村落扩大,人口增多,发展成两个庄台,按其方位称西朱家曹、南朱家槽。后把“槽”字易成了“曹”字。
  前蒲棒、后蒲棒 分别位于乡驻地西北1公里、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垦种、捕鱼,渐成村落。因村周围是洼淀,多长蒲棒草,聚落在四个土台之上,故称四蒲棒村。解放后人口增加,村子扩大,四个庄台分成两个村,前两个庄台称前蒲棒;后两个庄台称后蒲棒。
  蒋庄子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清初,圈为旗地,蒋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垦种,渐成村落。以姓氏得村名。
  普贤坨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明朝中叶,几户山东难民迁此定居于大土坨之上,以熬小盐(土盐)为业,故名苦盐坨。清末民初,雅称今名。
  白楼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江南移民白姓一家在此定居,周围地势较低洼,房基较高,远望如楼,俗称白家楼,后更今名。
  刘靳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6公里。清康熙年间形成的佃户村,由刘、靳两姓庄头立村,始称刘靳家庄,后更今名。
  曹家岗 位于乡驻地西北13公里。清康熙年间,被圈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的旗地,曹家派庄头在此经管,佃户聚落建于土岗之上,故名。《红楼梦》中有记载。
  东八里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10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八户王姓来此屯田立村,得名王八家庄,又称王八里,清朝末年改名八里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更今名。
  四马营 位于乡驻地西北8公里。元代为军队屯田牧马的营地,元朝灭亡后,尚存军户遗址及老马四匹;明初,山西移民迁入后成村,故名。
  庙台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垦种定居成村。此前村中有一座小庙遗址,因水患只存一块台阶,故名。
  柳台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柳姓迁此垦荒立村。初名柳家台,后改今名。
  郭台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郭姓迁此垦荒立村。初名郭家台,后改今名。
  沈台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沈姓迁此垦荒立村。初名沈家台,后称今名。
  东丝窝、西丝窝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初成村。时有四户江南移民到此垦荒,在一个土台上搭窝铺居住,得名四家窝铺,后又有四户移民在附近一个土台上搭窝铺定居,也称四家窝铺。为区别两个村落,按方位称东四家窝铺、西四家窝铺。清代,村落扩大,村民觉得村名不雅,遂改今名。
  务滋甸 位于乡驻地西北10公里。明初,山西移民立村。此处地势低洼,移民定居于方形的土台之上,土台形似杌凳,取名杌子甸,后演变为务滋甸。
  大杨庄、(东)小杨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13公里。清朝初年,此地被圈占为旗地,由杨姓庄头立村。后佃户增多,部分佃户迁出,另立新村,故有大、小杨庄之分。后因县内小杨庄重名,按小杨庄相对方位居东,故名。
  小石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9公里。清康熙年间划归旗地,王府派石姓庄头经管佃户,立村后故名。
  果汪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7公里。清康熙年间划归旗地,果、汪两姓庄头经管佃户,成村后故名。
  代庄子位于乡驻地西北8公里。清康熙年间形成的佃户村,戴姓庄头立村,始名戴家庄,俗称戴庄子。解放后,为书写方便,改今名。
  千户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6公里。元代屯田军千户长的驻地,世袭制。千户长姓李,故名李千户庄,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李千户庄。后演变为今名。
  东汪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6公里。清嘉庆年间,汪姓一家由宝坻县汪曹庄迁此定居,渐成村落,称汪庄,又因在果汪庄以东,故名。
  四高庄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由庙台、郭家台、沈家台、柳家台四个自然聚落组成。因地处洼淀之中的高地上,故称四高庄。1984年划为行政村。
  第十二节 河北屯镇
  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河北屯镇政府驻地。辖31个村委会,包括32个自然村。
  河北屯 战国时期出现的聚落。村西北有战国时期聚落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辽代萧太后运粮河经此,为驻军屯粮之地,因聚落在运粮河北岸,故名。
  石薄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公里。辽代石姓、薄姓两家居此,得名石庄、薄庄,后因两村连成一片,故名。
  肖赶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元代,大良镇附近的赶庄肖姓搬迁到此垦田定居,成村后得名。
  冯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公里。辽代,冯姓一家在此垦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三里屯 位于镇驻地西2公里。元代为三翼屯田军驻地,简称三翼屯,后讹传称三里屯。
  北李各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李姓十几户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李各庄。后为避县内重名,冠以方位“北”字。
  小黄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金代,黄姓军户在此垦田立村,因村落较小,故名。
  小杨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清顺治年间圈为旗地形成的佃户村,由庄头杨姓立村,故名。
  九池元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元代屯田军驻地演变成的村落。军户利用萧太后运粮河故道,养鱼栽藕,开挖大小九个坑塘,称九池苑,后讹传今名。
  康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清初圈为旗田,河北屯康姓庄头在此经管佃农垦种。成村后以庄头姓氏得名康新庄,后演变为今名。
  武洞上、西洞上、后洞上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辽代这里濒临萧太后运粮河,为囤积漕粮之处。后在粮囤遗址上演变成村,名囤上,契丹人土音重,“囤”、“洞”不分,故讹传成洞上。武洞上为第五个粮囤遗址上的讹传;西洞、后洞为不同方位粮囤遗址上的讹传。
  王马街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辽代有王、马二姓定居。因聚落狭长,成村后得名王马街。
  刘家街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明永乐年间,韩家口村刘姓迁此垦种立村,因聚落狭长,成村后以姓氏得名刘家街。
  杨家街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元代,杨姓在此垦种成村,因村街狭长,故名。
  小崔庄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元代,崔姓在此垦种立村,因住户较少,成村后名小崔庄。
  北口哨、南口哨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辽代,萧太后运粮河边的军事哨所,为保护漕运而设,成村后曾名大口哨,后有几户迁到河南岸定居,成村后称南口哨。原大口哨改称北口哨。
  杨家场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朝中叶,系河北屯杨姓佃主打谷场,成村后以佃主姓氏得名。
  塔园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辽代成村。因村落建在一座佛塔附近,佛塔四周为美丽的园林景观,遂得名塔园。
  西楼、东楼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清乾隆年间成村。村落建在地势较高的两个土台上,四周是洼淀,远望如楼,故以坐落方位称西楼、东楼。
  东苏庄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苏姓两户来此屯田,分别定居于两个土台之上,成村后得名前苏庄、后苏庄。后因人口繁衍,合并为一个村。为区别大良镇西苏庄,改称今名。
  甄马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甄姓、马姓迁此定居于两个土台之上,成村后以姓氏得名甄庄、马庄。民国初年因人口繁衍,两村房舍相连,统称甄马庄。
  前韩口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辽代韩姓一家在此定居,村落建在萧太后运粮河决口处淤起的高地上,得名韩家口,后改今名。
  北李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明末,从李各庄迁出李姓几家来此垦种立村。以姓氏得名李辛庄。为区别县内同名,冠之方位“北”字。
  桐高村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初,山东桐城镇移民迁此,成村后为怀念故里,取名桐城。清初高姓自桐城村迁出,在附近另立新村,成村后得名高辛庄。后随人口增加,两村聚落相连,合并为一个村,取两村名之首字,称今名。
  亢家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辽代成村,亢姓一家在此垦种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艾家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辽代成村,艾姓一家在此垦种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北张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该村系张庄与小高辛庄合并后的名称,分别以张、高姓得名张高新庄。后高姓迁出,更名张辛庄。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更今名。
  李大人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明朝中叶,此处为北京一李姓官吏的佃地,招徕佃户租种,佃户称李姓官员为李大人,成村后故名。
  刘怀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明朝中叶,此处为张辛庄刘姓坟地,由佃户刘怀一家祖辈看坟,后演变成村落,故名刘怀庄。
  第十三节 下伍旗镇
  位于区境北部。距城区杨村30公里,下伍旗镇政府驻地。辖34个村委会,包括33个自然村。
  下伍旗 辽代成村,因村西南有浮鸡淀而得名浮鸡(契丹语);金代运河经此,浮鸡发展成大码头。元代军队在此屯田,村落扩大,建大安寺,更名大安镇。明代山西移民迁入,以薛姓居多,改名薛庄。清初,旗人跑马占圈(quān),将周围48顷土地圈为满族下五旗的旗庄地,故又更名下伍旗。
  北太平庄 位于镇驻地南5公里。清康熙年间,属耕种皇庄旗田的佃户村,庄头祈求太平,取名太平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1984年地名普查时改今名。
  北八间房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焦、王、武三姓来此屯田定居,始建草房八间,故名。后为区别县内重名,冠以“北”字。
  大兴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崇祯年间,此地为阎庄阎姓的佃田,佃户定居成村,为期盼日子兴旺,故名。
  河各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3.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何姓迁此屯田定居,立村后名何各庄。后讹传成今名。
  莲花池 位于镇驻地西4公里。辽代成村,因居浮鸡淀之旁,池中遍植莲藕,逢夏莲花盛开。传说喜爱莲花的萧太后在此屯军,赐名莲花池。并派皇族中萧姓老者前来经管。清代有东、西莲花池之分,后连在一起,复名。
  柴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柴姓迁此屯田定居,立村后名柴庄。
  马神庙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明代,此地水源充足,草木繁盛,村民按官府要求养马,村内建一座马神庙,为保佑马匹平安,故名。
  良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北0.25公里。辽代为萧太后运粮河岸边的屯粮之地,演变成村落,名粮官屯。后易今名。
  北阎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元代此地产盐,称盐庄,其所居方位在大良镇盐庄之北,故名北盐庄。后讹传成北阎庄。
  神机马坊 位于镇驻地北2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朝廷(军队)神机营养马的官田,建有马坊,后演变成村落,故名神机马坊。
  东王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王姓迁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王庄。为区别附近同名王庄,以其所在相对方位冠之东,故名。
  三百户 位于镇驻地西2.5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西北有汉墓群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村东北有元代墓群,面积700平方米。元朝屯田军第三个百户长的驻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高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朝末年,从红寺村迁出几户高姓,于此垦种成村,名为高新庄。后演变成今名。
  刘皮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刘姓被官府安置此地屯垦定居,其主人会皮匠手艺,成庄后得名刘皮匠庄。后简称今名。
  忠义 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辽代成村。元代为水陆驿站,村中有古钟一座,为元代所造,上面铸有“忠驿”二字,后演变为忠义。
  丁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丁姓迁此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名。
  北八百户 位于镇驻地西5公里。元代军队屯田成村。屯田军户以百户、千户为计,其头领是百户长、千户长。八百户即第八个百户长驻地,世袭占有军户和田地。演变成村落后,便以八百户为名。后为区别县内重名,以所居方位称今名。
  孟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明万历年间,此地系河北屯孟姓佃主的打谷场,由佃户定居成村,取名孟新庄,后改今名。
  西王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7.5公里。明末,此地为韩村王姓打谷场,由佃户定居成村,得名王伯场,后更名王庄。为区别县内重名,冠以“西”字。
  北朱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元代立村,因官府奖励百姓饲养猪羊,该村养猪户多,故名猪庄。明朝皇帝姓朱,猪庄犯忌,更名朱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依其所在相对方位,称今名。
  北褚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褚姓一家自江南迁此垦种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庄名。后因在县内重名,1984年称今名。
  邵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邵姓一家迁此垦田成村,以姓氏得名。
  李胡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李、胡两家迁此屯田,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
  小金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清咸丰年间,此地为下伍旗柳姓佃田,由金姓庄头定居立村,因村落小,故名。
  良庄 位于镇驻地西5公里。明崇祯年间,当地百姓搬迁至此地立村。因坐落于高隆地带,产粮较多,取名为粮台,后演变为今名。
  红寺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垦荒立村,因村落在红(庙)寺之旁,遂以寺称村名。
  北陈庄 位于镇驻地西6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陈姓家族迁此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庄名。后为区别县内重名,改今名。
  前段庄、后段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段姓一家迁此屯田定居,渐成村落,以姓氏得庄名。后因人口繁衍,前、后街划分两庄,故名。
  辛庄子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朝末年,从褚庄迁出几户村民,到此另立新村,取名新庄。后演变成今名。
  北田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0.5公里。清康熙年间此地为旗人庄田,由北京王府派田姓庄头管理,成村后得名田辛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依其所在方位,改今名。
  北齐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朝末年,齐姓一家从河北省滦县迁此,以沿运河拉纤为业,定居后渐成村落,以其姓氏称庄名。后为区别县内重名,依其所在相对方位,称今名。
  北白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白姓迁此屯田定居。因居河堤之上,得名白家堤子,后演变为白庄。又因县内重名,故以所在相对方位,称今名。
  第十四节 大碱厂镇
  位于区境中部。距城区驻地杨村12.5公里,大碱厂镇政府驻地,辖26个村民委员会,含1个自然镇和25个自然村。
  大碱厂 西距北运河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屯田定居,相继形成小刘庄、于家街、碱厂、谭庄4个台庄,因四周土地严重碱化,清末民初,统称大碱厂。
  黄官屯 位于镇驻地西1公里。元朝初年,安置黄姓营官带领军户在此屯垦,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勾兆屯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元朝初年,苟姓营官带领军户在此屯田,发现战争遗存的锅灶,成村后始称苟灶屯。后讹传成苟皂屯。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记载:苟皂屯。民国初年,村人觉得“苟”与“狗”同音,不雅,遂改今名。
  中丰庄、下丰庄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3公里。明初,江南移民丰姓三户迁此屯田立庄,分别立上、中、下三个丰家庄,此两庄居中、居下方位,故称中丰家庄、下丰家庄。后简称今名。(上丰庄在南蔡村镇)
  尖嘴窝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洪武年间系军屯立村,名张官屯。清康熙年间,因北运河决口,村落被冲毁,水退后,村民迁至村南的尖沙嘴窝上定居,故名。
  港北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5.5公里。清初圈为旗地。光绪年间,从筐儿港村迁出几户佃民到村西北一处高丘地带垦种立村,得名西辛庄。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依照该村在筐儿港以北的方位,称今名。
  南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清光绪年间,从筐儿港村迁出几户佃民到村南屯垦立村,取名辛庄。后因县内重名,依据方位更今名。
  筐儿港 位于镇驻地西南4.5公里。明洪武年间,北运河在此决口,冲出一个筐形的港汊,山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故名筐儿港;一说北运河在此决口,因当地土薄松散难堵塞,民夫用筐盛满土,堵住决口。故名。
  长屯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曾有金、元时期军队屯田遗址,明初系军屯立村。原为东、西、南三屯。清朝乾隆年间,合并为一屯,因其聚落较长,故名。
  兰家庄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清初圈(quān)为旗地,有兰姓庄头经管佃户垦种立村,因姓氏得庄名。
  二王公庄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清初,北京二位亲王为自家公主圈占的“胭粉地”,初称二王公主庄,后简称今名。
  年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清乾隆年间,年姓几户佃民从二王公庄迁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年新庄。后演变为今名。
  胡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清乾隆年间,山东移民胡姓来此垦田定居,取名胡新庄,后演变为今名。
  刘五庄 位于镇驻地南0.5公里。清初,有汉人刘五者随清兵入关后,在京城某王府当家奴,乾隆年间,刘五被派到此地当庄头,成村后得名刘五庄。
  孙小屯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中叶,此地为宫廷官田,山西移民孙姓几家迁此屯种,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兰家巷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兰姓几家佃户在此屯种旗田,成村后为别于附近的兰家庄,取名兰家巷。
  安楼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清光绪年间,此地是陈楼村陈姓大户的菜园,园内建一间高房,由安姓佃农看守菜园,成村后取名安家楼。后简称安楼。
  陈楼 位于镇驻地东0.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陈姓几户,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因陈姓在高台上建一座高房,当地人称“楼”,故得名陈家楼,后简称今名。
  田河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清乾隆年间,划归旗地,北京王府派田姓庄头到此管理佃户垦种,渐成村落,因靠近古河故道,得名田家河,后简称为今名。
  杨凤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1公里。辽代是杨驸马家的佃户村,为有别于西部的杨驸马庄,对应称东杨驸马庄。民国初年,杨姓发家,称今名。
  西粮窝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明朝中叶,北运河决口冲成的大深坑,当地人称狼儿窝。后有移民在附近垦种立村,村名狼儿窝,亦称狼尔窝。后为区别县境内重名,冠以方位称西狼尔窝。后人觉得村名不雅,更今名。
  刘排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朝末年,因战乱天灾,山东逃荒者刘排带全家到此垦荒度日,成村后以人名得庄名。
  孙林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明朝末年,战乱加天灾,山东孙、林两家逃荒到此,垦荒度日,成村后以两家姓氏得庄名。
  洪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辽代,洪姓一家在此搭窝铺居住,成村后取名洪家铺,明、清后改今名。
  韩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移民韩姓几家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村名。
  第十五节 黄花店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15公里,黄花店镇政府驻地,辖22个村委会,包括18个自然村。
  黄花店 位于永定河泛区,辽代成村。据《畿辅通志》载:“省抑宫于辽代会同年建,以禁嫔妃之有犯者。元时屡迁废(皇)后于其地,俗名皇后殿。”明、清后市井繁华,为武清县西南大集镇,村名谐音而称黄花店。
  南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清乾隆年间,东安县(安次县)刘度村刘姓佃地,由管理佃户的庄头立村,名刘庄。后因县内重名,1984年以其方位居南,更今名。
  西后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清朝中叶,因水患,东辛庄数户来此定居,成村后取名后辛庄。简称为后庄。后因在县内重名,相对方位居西,更今名。
  晏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2.5公里。清乾隆年间,此地被圈为旗地,晏姓庄头经管佃户立村,故名。
  鱼市庄 位于镇驻地南2.5公里。辽、金形成聚落,明永乐年间,朝廷蕃育署在村中设鱼市,保障朝廷供给,成村后故名。
  东、西田庄 分别位于镇驻地南1.5公里、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窦、杨两姓被蕃育署安置在此屯田,分两处立村,分别称窦田庄、杨田庄。后村落扩大,按坐落方位称东、西田庄。
  马营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洪武年间,为永定河泛区荒地,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马姓立村,得名马家营,后简称今名。
  崔胡营 位于镇驻地西1.8公里。明洪武年间,为永定河泛区荒地,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崔、胡两姓立村,称崔家营、胡家营,后两村连成一片,得今名。
  冀营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明洪武年间,为永定河泛区荒地,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李姓立村得名李家营。弘治年间,李姓迁走,冀姓家族兴旺,遂改今名。
  包营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为永定河泛区。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包姓立村,得名包家营,后简称今名。
  杨营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为永定河泛区。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杨姓立村,得名杨家营,后简称今名。
  胡营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为永定河泛区。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屯田编制安置在此垦种,由首户胡姓立村得名胡家营,后简称今名。
  甄营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为永定河泛区。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被朝廷上林院蕃育署按军队编制安置在此屯田,由首户甄姓立村,成村后得名甄家营。后简称今名。当地人称(jiān)营。
  八里桥 位于镇驻地西4公里。元末成村。因村北永定河支流上有一座石桥,距皇后殿八里,遂得名八里桥。
  解(xiè)口 位于镇驻地西4公里,辽代成村。地处永定河与龙河的交汇口,解姓一家在此置摆渡为业,成村后称解家口,后简称解口。村中有辽代砖塔一座,明清时期为武清县六景之一,誉为“宝塔凌云”。1939年倾圮。
  邵七堤 位于镇驻地西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邵姓等几户迁此屯田立村,村落建在浑河岸边“七”字形的大堤上,故名。
  罗古判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潘姓等数户迁此屯田立村,潘姓家族长者有敲锣鼓的技艺,人称锣鼓潘,成村后,以人名代村名后,讹传成罗古判。
  第十六节 大良镇
  位于区境北部,距城区杨村19公里,大良镇政府驻地,辖37个村委会,含一个镇、37个自然村。
  大良 辽代成村,辽军掠夺大梁(开封)十余万人口,强迫迁移燕京(北京),一部分人到了大良附近定居下来,为怀念故土,新的村落称大梁,后演变成大良。
  南阎庄 位于镇驻地西1公里。辽代为产盐集中之地,而得名盐庄。后盐业衰败,阎姓进住,更名阎庄。明、清村落扩大后,又有南、北阎庄之分。
  侯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1公里。明初是南蔡村侯姓佃地,由佃户定居成村,以佃主姓氏得名。
  西苏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苏姓到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得名苏庄子,后为有别于县内同名,改今名。
  前沙坨、后沙坨 分别位于镇驻地东北1公里、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因建村于大沙坨前、后,故名。
  庞各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庞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打铁苏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辽代潘姓在此定居,成村后得名小潘庄;后山东苏姓打铁匠居此,因憎恨潘姓一家是北宋大奸臣潘美后代,将聚落建成铁锤形,锤头对准潘姓聚落,后潘姓败家迁出,更名打铁苏庄。
  南赵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清初,从迤寺村迁出赵姓村民在此定居成村,得名迤寺赵庄。又因在迤寺村以南,于民国初年改今名。
  后营、东营、西营 位于镇驻地西2.5公里。战国时期出现聚落,村西有战国聚落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汉代由皮姓立村,名皮庄,隋唐时期毁于战火;辽代“游、李”两姓迁入立庄,称游李庄,后讹传为油里庄;辽、金、元时期,驻军屯田,附近形成三个村落,按照坐落在油里庄的方位,称油里庄后营、油里庄东营、油里庄西营。民国初年简化成今名。
  炒米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辽代,此处是为辽军炒米的聚落,即把生米炒熟,供军队食用。成村后得今名。
  杨场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清乾隆年间,为长屯村大户李家的打谷场。佃户杨姓在此看场,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东崔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崔姓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与西崔庄对应称今名。
  北小良 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元朝末年,从东小良迁出几户,在此垦种立村,因相对方位居东小良村北,故名。
  杨辛房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明末,有杨姓一家从杨驸马庄迁此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杨新房子,后演变为杨辛房。
  海自洼 位于镇驻地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刘姓几户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因聚落周围地势低洼,每逢夏季汪洋如海,故名海子洼。后演称今名。
  向阳 位于镇驻地南2公里。元代为京城杨驸马家的佃户庄,名杨驸马庄。近代村东运粮河故道发现元代沉船。1967年更今名。
  前赶庄、后赶庄 分别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2.5公里。相传辽代,萧太后被宋兵追赶,隐蔽在一个小村休息。一支辽兵急速赶来救驾,小村得名赶驾庄,俗称赶庄。后村落扩大,分出前、后赶庄。
  张庄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张姓几户在此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名。
  霍寺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有江南移民霍姓迁此屯田,居住在一座破寺内,得名霍家寺,俗称霍寺。
  金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清中叶,大良村金姓佃户迁此租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金新庄,后演称今名。
  北窑上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辽代,村民在此建窑烧盆,后成村落得名窑上。1955年其东邻官院村并入,仍称窑上。1984年因在县内重名,更今名。
  北小营 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辽代萧太后曾带兵在此扎营,成村后遂称萧家营。解放前村中古庙中,有一座铜磬,上面刻有“萧家营”字样,后讹传为小营。1984年因在县内重名,相对方位居北,更今名。
  黄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中叶,划归皇家官田,称皇亲庄。清代划归旗地,黄姓庄头在此垦种,改称黄辛庄。
  屯底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此地为军户屯田的百户所,置囤屯粮。屯田军户走后,山西移民在囤底附近定居成村,得名囤底庄。后讹传成屯底庄。
  西赵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赵姓兄弟迁此屯田,分居于两地,成村后取名赵庄。为区别在县内重名,以其相对方位居西,更今名。
  碱土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屯田定居,因周围土质严重碱化,故名。
  恩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恩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安家务 位于镇驻地东南2.5公里。元代成村,屯田军安姓军官驻地,成村后得名安家务。蒙古人发声“府”、“务”不分,故又称安府。
  营门赵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赵姓被官府安置此地屯田立村,称赵庄,又因其村址坐落于辽代军营大门外,故名营门赵庄。
  李千户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元代为军官李千户※的佃地及住所。招徕佃户租种,成村后得今名。
  小周庄 位于镇驻地东4.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周姓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马辛庄 位于镇驻地东3.5公里。清初,从河西务迁来马姓一户在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马新庄。后演变为马辛庄。
  刘家务 位于镇驻地东3.5公里。元代成村,屯田军50户以下设务。刘姓军官的驻地,成村后得名刘家务。蒙古人发音“府”、“务”不分,故又俗称刘家府,简称刘府。
  第十七节 (原)双树乡
  位于区境北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原双树乡政府驻地,辖18个村民委员会,包括18个自然村。现属大良镇辖。
  双树 金代为古运河(天津河)码头,近代考古专家发现栈桥遗迹。元代屯田军驻地演变成的村落。因村落旁生两棵古柳,故名。
  前迤寺、中迤寺、后迤寺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1公里、1.5公里。北魏时期,这里建一座寺庙,因战乱坍毁;唐末一批难民祈求神佛保佑,在寺前定居立村,取名迤寺。随着村落扩大,一部分村民迁到寺后立村,故分出前、后迤寺。清代乾隆年间,赵姓几户佃农在前、后迤寺中间的寺庙遗址附近立村,称迤寺赵庄,后易名中迤寺。迤(yǐ),通倚。
  蔡各庄 位于乡驻地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蔡姓三户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得名蔡庄。清乾隆年间,户数增多,发展为东、西、南三个蔡庄,清末民初三个蔡庄房舍连在一起,遂称今名。
  小王甫 位于乡驻地西南3公里。元朝末年,鲁姓一家自王甫村迁此定居,成村后得名鲁家王甫,后改今名。
  富官屯 位于乡驻地西南2.5公里。明洪武年间,傅姓营官带兵在此屯种,后演变成村落,名傅官屯。后讹传成今名。
  蒙村 位于乡驻地西3公里。元代,蒙古人集中居住的村落,故名。
  蒙辛庄 位于乡驻地西3公里。明末,由蒙村迁出高、董、林、苗四姓到此定居,取名蒙村新庄,民国初年演化为辛庄。1984年定今名。
  南四百户、北四百户 分别位于乡驻地西南2.5公里、东北3公里。元代屯田军第四个百户所驻地,成村后称四百户。明初山西移民迁入,村落扩大,部分居民迁至村北8公里,另成村落仍称四百户,故分出南、北四百户。
  小河 位于乡驻地西1公里。元代屯田军户立村,由村旁有一条小河得名。村西有元代小河村遗址,面积4000平方米。
  北赵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赵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赵家庄,俗称赵庄。后为区别本地重名,故冠以方位“北”称之。
  大十百户、小十百户 分别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2.5公里。元代屯田军第十百户所的驻地,演变成村落后称十百户。后为避战乱、水患,部分居民迁出,另立新村,仍称十百户,故有大、小十百户之分。
  上九百户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元代屯田军第九百户所驻地,成村落后,称九百户。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同名,按坐落方位北为上,故名。
  二百户 位于乡驻地北3公里。元代屯田军第二百户所驻地,后发展成村落,称二百户。
  田水铺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田姓一家迁此,搭窝铺居于河岸,成村后,得名田家铺头。又因当地水质甘甜,演变为今名。
  第十八节 南蔡村镇
  位于区境中部,距城区杨村12.5公里。南蔡村镇政府驻地,辖26个村委会,包括25个自然村。
  南蔡村 辽金时代,军队屯田演变成的村落。因当地水甜土肥,盛产蔬菜,得名大菜厂;后有蔡姓官员驻此,更名蔡君厂,俗称蔡村。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从村中穿过,故分出南、北蔡村。明、清时期,南蔡村设水陆驿站。
  八间房 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清康熙年间,为附近砖厂村程姓经管的皇粮庄。庄头在村中盖八间房,供佃户居住,后渐成村落,故名。
  定福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辽代成村,村东有辽代墓地,相传为定国公墓,俗称定家坟;明初山西移民迁入,更名定福庄。
  砖厂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紧靠北运河,明初修建北京皇城,朝廷向各省征集砖瓦木料,经大运河运抵北京。该地是存放贡砖的场所,故名。《畿辅通志》有记载。
  张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清代中叶,为南蔡村张姓怀德堂的坟地,亦是他家的打谷场。张家在此建房供佃户居住,称张家场,民国初年改称张辛庄。
  北马庄 位于镇驻地南2公里。明代成化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崔、周、高、商数家迁此屯田立村,以养官府战马为业,故称马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更今名。
  甘桥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初,江南周、刘、梁姓大户来此屯田立村,原村旁古干河道上搭一座小桥,遂得名干桥,后演变为甘桥。
  聂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3.5公里。元代,聂姓营官带军户在此屯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湾子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卢、陈两户在此屯田,立村于古河道拐弯处,河东称陈家湾,河西称卢家湾。后河道淤平,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民国初年称今名。
  三毛店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李姓三家在此屯田定居,最先盖三间茅草房栖身。其中一间开店,得名三间茅店、三家茅店。后讹传今名。
  韩营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战国时期出现聚落,村西北发现5处汉墓遗址,出土燕国“尖首刀币”数十枚。明代韩姓移民在此屯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韩家营,简称今名。
  北薛庄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初,江南移民薛姓几家迁此屯田定居,立村后称薛庄。1984年为区别县内重名,称今名。
  南、北商村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西2.5公里。元代屯田军户霍姓一家在此开店,得名霍家店。明初,官府鼓励商贾设商屯,为军屯官兵、民屯百姓供给食盐及其他商品,村名易为商村。清代,村落扩大,有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按坐落方位称南、北商村。
  朱庄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元代立村,当年官府奖励养猪,该村因养猪户较多而得名猪庄。明初朱元璋统一全国,猪庄犯忌,更名朱庄。
  宋台 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明初,江南移民马姓、宋姓等迁此屯田立村,因村落建在两座土台之上,得名马家台、宋家台,后两台房舍连在一起,宋姓发家,统称宋家台,简称今名。
  田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4.5公里。元朝末年,此地为南陈庄陈姓大户的坟地,孙姓一家祖辈在此看坟,渐成聚落,称孙家台。明成化年间,此处划为官田,又有张、齐、郭等八户佃农迁入,取名新庄。后从商村迁来名门望族田姓,遂更名田新(辛)庄。
  南陈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宋辽对峙时期,陈、黄、张三姓首先居此立村,名陈家庄。明洪武年间,村中几户卖火镰出了名,得名火镰陈庄。清朝初年,为区别附近大、小陈庄,按其方位称南陈庄。
  安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朝初年,江南移民安姓兄弟迁此屯田立庄,故名。
  达村 位于镇驻地西2.5公里。元代成村,因蒙古鞑靼人在此居住,故名鞑子村。后简化成今名。
  郭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初,为陈姓庄头的佃户村,名陈庄。民国初年,郭姓大户迁入,更名郭庄。
  卞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6公里。明初,燕王扫北,卞姓军官带军户在此驻屯垦荒,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郭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初,燕王扫北,郭姓军官带军户在此驻屯垦荒,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大、小白厂 位于镇驻地东南7公里。元代成村,是军户的牧马场。因产下一匹通体雪白的马驹而得名白马驹场,俗称白马场。清末民初,简称白场,后人口繁衍,分成两村,故讹传成大、小白厂。古代村名“厂”通“场”。
  宋庄子 位于镇驻地东南7公里。清初,三家佃户分别定居在三个邻近的土台之上,以姓氏称周疙瘩、宋疙瘩、曹疙瘩,后三个疙瘩连成一村,宋姓人丁兴旺,成为首户,遂统称宋庄子。
  第十九节(原)北蔡村乡
  原北蔡村乡政府驻地。南距杨村15公里,西临大运河,辖23个村委会,含24个自然村。现属南蔡村镇所辖。
  北蔡村 宋、辽期间立村。因盛产蔬菜名为大菜厂,是运河岸边的码头。后有蔡姓官员驻此,改称蔡君厂,俗称蔡村。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在蔡村中间穿过,故有南、北蔡村之分。
  丁家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的运河湾中。元代丁姓营官在此屯田,曾称丁家营;明代初江南移民迁入,出现云家台、贾家台、杨家台、东台、沙地五个自然聚落,仍称丁家营;清初被圈为旗地,该村有吴姓地主带地投旗。五个自然村的土地皆被圈占,变成佃户村,更名丁家(quān),取四通八达之意。
  上丰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1公里。明初,江南移民丰姓三大户来此屯田立村,自北而南,称上丰庄、中丰庄、下丰庄。当地习俗,北为上,南为下,此庄居北,故名。
  翁羊坊、刘(傅)羊坊、韩羊坊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3公里、1公里、2公里。辽代出现聚落,金、元时期曾划归官田牧场,由军户饲养羊群,出现称羊坊的村落;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翁姓、傅姓、韩姓迁此牧羊、屯田,三个村落扩大称三羊坊。清代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记载:三羊坊,即翁羊坊、傅羊坊、韩羊坊。后来傅羊坊村的傅姓衰落,刘姓兴旺,更名刘羊坊。
  肖羊坊 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清代中叶,山东肖姓移民迁此,牧羊垦种,渐成村落,得名肖羊坊。清光绪七年《武清县志》有记载。
  张羊坊、苏(魏)羊坊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1公里、2公里。清末民初,由三羊坊迁出张、魏两户,各立村庄,仍以牧羊、垦种为主,故名张羊坊、魏羊坊。后魏姓迁出,苏姓为首户,遂更名苏羊坊。
  九百户、八百户、七百户、六百户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4公里、东北2公里、北2.5公里、北5公里。元代军队屯田立村,据《元史》记载:根据军功封百户、千户、万户,户指军户,军人可带家属,军队边屯田边打仗。百户头领称百户长,千户头领称千户长,驻地称所。屯田所占土地均为运河沿岸肥沃之区。从头百户到九百户,其数字是编户驻所的序号,九百户即第九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八百户是第八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以此类推,后来屯田驻所均发展成村落,故名。
  东小良、西小良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5公里、东北4公里。元初,从大良迁出部分居民到此屯田立村,与大良对应称小良,两村又按其方位称东小良、西小良。
  南靳庄 位于乡驻地东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靳姓几户迁此屯田定居,出现四个聚落,名四靳庄。清同治年间,村落扩大,依南北方位分成两个靳庄,故名。
  马棚洼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因地势低洼,水草丰盛,辽代为放牧军马的草场,其间建有马棚,演变成村落后,故名。
  西杨凤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辽代立村,原是朝廷杨驸马家的佃户庄,分东、西杨驸马庄,此庄居西,故名西杨驸马庄。民国初年演变成今名。
  蔡家坊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明代天启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蔡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西崔庄 位于乡驻地北2公里。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移民崔姓几家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与东崔庄对应称,故名。
  大三里浅、小三里浅 位于乡驻地北2公里,濒临北运河。明代管理漕运,在运河岸边每隔二三里设一个浅铺,由县级以下官员驻守。清代设三里浅汛把总,招募附近百姓疏通河道,为漕船拉纤,所雇用的人员称浅夫,亦称纤夫。康熙皇帝有“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的诗句。后在浅铺驻地逐渐形成聚落。初称浅铺,后因距运河三里改称三里浅。清末民初,部分居民迁出,另立村落,故又有大、小三里浅之分。
  粜粮务 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西临北运河。辽代成村,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成了粮米交易之所,官府设务关,在此榷税,故名。粜(tiào),卖。
  大王甫 位于乡驻地西北5公里,元代为北运河大渡口,王姓一家在此撑船,称王家铺(堡),明代设浅铺,清代设王甫汛把总。随之移民鲁姓、邵姓等户迁入,亦称鲁邵王甫;清代末年改称王甫。又因户数增多,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称小王甫,原来的王甫故名。
  第二十节 曹子里乡
  位于区境中部,距城区杨村东北7公里,曹子里乡政府驻地。辖33个村委会,含曹子里、石棉庄等32个自然村。
  曹子里 汉代形成聚落。因建在古河道之旁,河道形似槽子,初名槽子;北魏朝廷规定:“二十五户为里”,当时村落已发展到二十多户,故称槽子里,后易今名。
  拾棉庄 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元代成村,村西南有元代聚落遗址,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明永乐年间,安徽移民石姓几户到此屯田立村,他们带来种棉技术,每年种植大片的棉田,秋天雇山东人拾棉花,拾棉花人定居成村,故名拾棉花庄,后简称今名。
  六大庄、六小庄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东南1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六户陆姓移民来此屯垦立村,名陆家庄。清康乾盛世,村中陆、任、岳、黄、王、赵六户迁出,在村南一里许另立新庄,取名陆小庄,原陆家庄改称陆大庄;民国初年,称今名。
  大白马港、小白马港 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辽代成村。萧太后运粮河经此,为港湾码头,由白姓大户立村,称白家港码头,后简称白马港。元代,白马港有几户迁出在村西高地另立新村,故分出大、小白马港。
  邱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清乾隆年间,为宝坻县南仁浮陈姓佃地,山东难民邱姓到此租田定居,后成村落,故名。
  大高口、小高口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辽代立村,位于(今)北运河汇入萧太后运粮河的河口处,官府置榷税关卡,一高姓官员驻守,故名高官口。元代,人口繁衍,分出大、小高官口,后简称今名。
  六里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4公里。清顺治年间,此地属于旗产,由陆大庄李姓经管,佃户在此耕种立庄,得名陆李庄。后讹传成今名。
  东柳店、西柳店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屯田定居,因地处洼淀,多生野柳,故名柳淀,后洼淀淤平称柳(甸)店。清代,人口繁衍增多,村落扩大,分出东、西柳店。
  上殷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2公里。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殷姓几家迁此屯田立村,得名殷家庄。后人口繁衍,村落扩大,按所处方位称上殷庄。
  杨碱厂 位于乡驻地西0.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杨姓几家迁此屯田定居,因当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立村后称杨碱厂。
  朱家码头 位于乡驻地西南1.5公里。辽代成村。萧太后运粮河边的码头,官府派朱姓官员管理,渐成村落,故名。
  刘山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3公里。清康熙年间,为本县丁家(quān)吴姓旗地,派庄头刘山管理佃户耕种,成庄后故名。
  南掘河、北掘河、西掘河、东掘河 分别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4公里、3.5公里、2公里。辽、金时代契丹人、女真人掠夺汉人及其家属为官府掘河,即开挖萧太后运粮河,河成后,掘河的人们被官府安置在附近屯垦放牧,定居立村。南掘河村西有金代聚落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后因运粮河在此拐弯儿,故有南、北、东、西四个掘河村出现。
  掘河店、掘河王庄、陆掘河 位于乡驻地西北2.5公里、北2公里、西2公里。明、清时期,山西、山东移民到此屯田定居,形成三个聚落。村中有开店的称掘河店;有王姓大户的称掘河王庄;陆掘河即六掘河,取第六个掘河村之意。清光绪七年《武清县志》有记载。
  蔡杨庄 位于乡驻地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蔡、杨两姓富户移民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称庄名。
  前台、后台、肖店 位于乡驻地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宋姓富户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名宋庄。清咸丰年间,与邻村肖庄、丰庄的土地同被圈为北京王府旗田,三个村变成佃户村,取名大三庄。1958年更今名,宋庄居大三庄村前,称前台;丰庄居后,称后台;肖庄称肖店。
  郭家庄 位于乡驻地北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郭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名郭家庄。
  汊百户 位于乡驻地东北6公里。萧太后运粮河经此,因河兴村。元代军队屯田为百户所驻地,汊百户即第一个百户驻地,亦称“头百户”。一说地处河汊之间,称汊百户。
  前苏庄、后苏庄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北7公里、8公里。明永乐年间,系本县大宫城苏姓佃地,由佃户定居成村,故名苏庄。后有几户搬出,在村后另立新庄,故有前、后苏庄之分。
  南齐庄 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齐姓迁此屯田立村,故名齐庄。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根据所处方位称今名。
  第二十一节 徐官屯街
  位于区境中部,距城区杨村北1公里,徐官屯街道办事处驻地。辖15个居委会,包括17个自然村。
  徐官屯 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元代徐姓营官带军户屯田之驻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柴官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1.5公里。元代,柴姓营官带军户屯田之驻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柴官屯。民国初年演变为今名。
  薛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2.6公里。明初,山西移民薛姓几家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建有薛家祠堂,成村后初名薛家庙,后演变称薛庄。
  费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3公里。明初,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费姓几家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沙古堆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3.5公里。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成村。因村址在古代沙堆之旁,故名。
  宝稼营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4公里,北运河东岸。明初是皇庄官田,包姓营官立村,得名包家营。清乾隆皇帝巡幸江南,乘船经此村,赐名保驾营。民国初年,演变为今名。
  马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5公里。明初山东移民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各户为官府饲养战马,得名马庄。
  褚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5公里。明永乐年间,褚姓一家自山东迁此租种官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段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5公里。明永乐年间,段姓几家来此租种官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王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王姓几家来此租种官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孙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孙姓几家来此租种官田定居,成村后得今名。
  小辛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公里。清康熙年间,几户佃农租种旗人庄头土地,定居成村。因成村较晚,得名小新庄。民初演变为今名。
  新刘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元代成村,官府招募能工巧匠,该村有镟笸箩簸箕的手艺人刘姓,远近闻名,得名簸箕刘庄,俗称簸箕刘。1949年全村土地被政府征用,择地另建新村,更今名。
  曹园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0.5公里,东濒北运河。明永乐年间划归皇庄官田,派曹姓庄头经管菜园,招徕佃农种菜,故名。
  郑楼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2.5公里,东濒北运河。明初,郑姓军官带领军户屯田的驻地,其住宅建一座小高楼,故名郑家楼,后称今名。
  陈官屯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3.5公里,东濒北运河,元代,一名陈姓军官带领军户在此屯田,其驻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孔官屯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5公里,元代,一名孔姓军官带领军户在此屯田,军官驻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第二十二节 东蒲洼街
  位于区境中部,城区杨村西6公里。东蒲洼街道办事处驻地,辖25个居委会,包括26个自然村。
  东蒲洼、西蒲洼 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因濒临龙凤河,地势低洼,村周围多生蒲草,故名蒲洼。后村庄扩大,遂分东、西蒲洼。
  大张庄、小张庄 分别位于街道办事处东4公里、3.5公里。汉代出现村落。村东有汉代聚落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明洪武年间,山东曲阳县移民张姓几户迁此屯田立村,故名张家庄。后村庄扩大,分出大、小张家庄,简称今名。
  大顿邱、小顿邱 分别位于街道办事处东3公里、东北2.6公里。隋朝末年,从河南顿邱迁来一批移民,在此屯田立村,因怀念故土,故称顿邱,后发展成两个村,故名。
  大刘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3.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刘姓迁此屯田立村,因距大顿邱较近,称顿邱刘庄。解放前夕改今名。
  小辛房子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公里。清乾隆年间曾是附近砖厂村程姓打谷场的场房,有七家佃户居住,名七间房。民国初年更今名。
  前河淤、后河淤 分别位于街道办事处北0.5公里、1.5公里。宋、辽对峙时,萧太后运粮河经此,元末明初河道渐被泥沙淤塞,明初山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得名河淤。村落扩大之后,有前、后之分。
  畦疃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0.75公里。明朝初年,山东移民刘、魏二姓迁此屯田立村,以开畦种菜为主,故名。疃(tuǎn),屯。
  谭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谭姓几家到此屯田立村,故名。
  后辛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明朝初年,曾是畦疃村的一部分,称后畦疃。1961年划成行政村,故名。
  大南宫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4公里。东汉年间出现村落,村南有东汉墓群遗址,面积200平方米。因附近建有南宫寺,以寺得名大南宫。
  昝南宫 元代成村,村南有元代村落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明初,山西洪洞县昝、刘二姓移民迁此屯田,在大南宫东3公里立村,故名。
  绳南宫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绳姓移民迁此屯田,在大南宫东北2公里立村,故名。
  王南宫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王姓移民迁此屯田,在大南宫村东1公里立村,故名。
  李楼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2.5公里。明朝初年,本县黄花店李姓大户在此设打谷场,建一间较高场房,佃民们称独楼,演变成村落后称李家楼,后简称李楼。
  索张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2公里。清康熙年间,村四周土地被圈为宫中索娘娘的胭脂粉地。派张姓庄头经管,故名。
  胡台子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2.5公里。明初,江南移民胡姓到此屯田,定居高(土)台子之上,成村后故名。
  东南行(hàng)、东柳行 分别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3公里、2.5公里。金、元时期,官府规定每人种树10~20棵,违者受罚。该村靠近龙凤河故道,适宜生长柳树,故栽有成行的柳树,取名柳行村,后按村落的方位称东南行、东柳行。行,当地土音读hàng。
  西梁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7.5公里。清代顺治年间,被圈为旗地,专为王府生产粮食,故名粮庄。1984年为区别运河东的粮庄,称今名。
  北章庙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5公里。宋、辽对峙时期,有南章庙(黄庄街南寺村)几户章姓为避水患迁此定居成村,故名。(南寺,在明代建洪崖寺之前,称南章庙,以章姓建的家庙得名)
  大吴场、小吴场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3.5公里。明朝中叶,为北京宫廷吴姓太监粮庄的打谷场,故名吴家场,简称吴场。民国时期,村落扩大,分出大、小吴场。
  第二十三节 下朱庄街
  位于区境中部,在城区杨村南3公里,下朱庄街道办事处驻地,辖13个居委会,包括13个自然村。
  下朱庄 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公里,明代永乐年间,由杨村北1里许的朱庄迁出几户村民在此立村,与原朱庄位置相对应,居南,当地民俗习惯,北为上,南为下,故名下朱庄。
  南北辛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南2.5公里。清顺治年间,从汉沟迁来部分村民在此定居成村,当时分为两台,南台称南辛庄,北台称北辛庄。后因人口增加,聚落扩展,两村连成一体,于1948年合并,称今名。
  郎庄子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南4公里。据该村郎氏宗谱记载:“原籍山东阳信县城东乡,距城二十里郎各庄人焉,于大明洪武时期随燕王北迁于此,自名其里曰郎家庄。”后演变为郎庄子。
  白圪瘩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白姓一家迁此定居于土丘之上,成村后,以姓氏得名白家圪瘩,后简称为白圪瘩。
  太平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南3.5公里。清初,此处被圈为旗产,乾隆年间是旗产皇庄,以王姓庄头取名王庄。乾隆皇帝南巡经此,观察民风淳朴,赐名太平庄。
  高王院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南2公里。明洪武年间有侯、高、王三户迁此屯田定居,称侯高王三院,清末民初,侯姓搬出,以高王姓氏得名。
  藕甸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南3公里。因周围多坑塘洼淀,元代官府奖励村民植藕、养鸭,得名藕淀。明清后洼淀变迁,山东虞姓移民迁入,改称今名。
  柳河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北4.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王、马、庞、刘四户迁来定居成村,以地濒临河汊,多植柳树,得名。
  辛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北4公里。明嘉靖年间从柳河村迁出部分居民,在此垦荒定居成村,得名新庄。后演称今名。
  五间房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北2.5公里。明嘉靖年间,此地为聂庄子徐姓佃主的打谷场,有五间场房,佃户定居成村,得今名。
  小高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北2公里。清乾隆年间,此地为黄庄高姓佃地,由高姓庄头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
  小于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2.5公里。清乾隆年间,此地是南蔡村侯姓佃地,由余姓庄头定居成村,初名小余庄,后讹传为小于庄。
  高楼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陕西凤翔县高姓一家迁此定居成村,因建的房较高,得名高楼儿。
  武清农场 位于城区驻地杨村南7公里。1958年始建,称国营武清农场,因场址在藕甸村,又称藕店农场。1973年改名武清农场。
  第二十四节 黄庄街
  在区境南部,距城区杨村4公里。黄庄街道办事处驻地。辖10个居委会,包括10个自然村。
  黄庄 位于北运河西堤西侧,凤河、浑河故道与北运河交汇的夹角地带,史称牛角洼。明永乐年间,该村田地被划为皇亲的官田,称皇粮庄,后简称黄庄。
  小营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军队在此设立屯田营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东洲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4.5公里,村西、村南濒临凤河故道。汉代出现聚落,村东南有汉代村落遗址,面积1200平方米。唐代兴村,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关姓数户迁此屯田,定居在洼淀之中的高隆地带,因在龙凤河故道以东,三面环水,故名东洲。
  南寺、北寺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4公里。隋唐年间章姓立村,因章姓建家庙一座,得名章庙。明洪武年间,在章庙遗址上重建一座洪涯大寺,村名改称寺儿上,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有记载。民国7年(1918年)以寺为界分南北两村,称南寺儿、北寺儿。
  城上 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4.5公里。以泉州城遗址而得名。泉州城建于西汉初年,是武清县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县城。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渤海大溢,泉州城淹废。后在故城遗址前又建起村落,故名城儿上,后简称今名。
  南三里屯 位于街道办驻地北1.5公里。元代屯田军的编号,称三翼屯田军。演变成村后,讹传成三里屯。为区别县内重名,1984年以所处相对方位更今名。
  老米店 位于街道办驻地南2公里。元朝这里濒临潞河(北运河),为漕船停泊、装卸粮米的码头,沿河置北、中、南三个老米(漕米)店。后因房舍逐渐连在一起,遂合并为一村,故名。
  马家口 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南6公里,金代为永定河故道入北运河的交汇口。马姓一家在此定居立村,故名。
  六合庄 位于街道办驻地南5公里。清道光年间,本县迤寺村李姓佃主的六家佃户迁此佃种成村,得名六户庄。民国初年,以合力同心之意,改今名。
  第二十五节 豆张庄乡
  在区境西部,距城区杨村10公里。豆张庄乡政府驻地。辖18个村民委员会,包括18个自然村。
  豆张庄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张姓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得名张庄。清代被圈为旗地,该庄变为种菜庄,北京王府派庄头经管,以种豆角闻名,故得名豆角张庄,后简称今名。
  东辛庄、西辛庄 分别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东南1.5公里。清顺治年间,此地为张姓庄头所经营的旗地,百姓称官地,佃户定居成村,得名新庄子,演变为辛庄。后因修京山铁路,该村被分割成路东、路西两个村,故有东、西辛庄之称。
  高场(cháng) 位于乡驻地西2公里。清顺治年间,此处是汊沽港村高姓佃主打谷场,得名高家场,后演称今名。
  龚家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明洪武年间,此处划为皇庄官田,由龚姓庄头立村,故名。
  北场(cháng) 位于乡驻地西北4.5公里。建村于1953年。因治理永定河,泛区内胡营村全部居民迁于高场洼北,另立新村,取名北场。
  西柳行(hàng) 位于乡驻地东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被官府安置于此,成村后,以村外野柳成行,得名大柳行。后有几户村民于村东另立新村,取名东柳行,大柳行与其对应称,故名。
  西南行(hàng)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清顺治年间,有大柳行村的五户村民迁此定居,因位于西南方位,得名西南柳行,渐演称今名。
  西洲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汉代出现聚落,唐代兴村。明弘治年间,这里是浑河泛区,有数户山西移民迁此,于高隆地带定居治鱼、垦荒。以其村位于黄庄街辖的东洲村之西,故名。
  茨洲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几户山西移民迁此垦田、治鱼定居,因周围低洼,多长茨菰(gū),得名茨洲。洲为水中之高地。
  来家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6公里。明崇祯年间,有山东难民来姓几家迁此垦荒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眷兹 位于乡驻地西6公里。此地原为辽、金、元时期放牧牛羊马匹的草场,盖有简易的圈棚,故称圈(juàn)子。明洪武年间安置移民于此,成村后得名圈子村。后演化为眷子,民国初年改今名。
  南双庙、中双庙、北双庙 位于乡驻地西7公里。元代军队屯田后演变成的村落。因村中有两座小庙而得名双庙村。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进住,人口增多,分出南双庙,清末民初,又分出中双庙。
  周立营 位于乡驻地西北7.5公里。明洪武年间,此地有山西移民屯田,由周姓首户立村,故名。
  青坨 位于乡驻地西7.5公里,永定河北岸。辽代成村,村南发现城址,因位于长满青草的土坨之上,故名;明初,山西移民李姓几户迁入后,因靠近龙河故道,曾改名青龙镇。后因水患更名青洼坨。清初复原名。
  双河村 原名蛮子营。位于乡驻地西6公里。元代屯田营官驻地,后演变成村,因营中官兵多来自江南,当地人贬称南方人为“蛮子”,故名蛮子营。1984年,全县地名普查时,以其名不雅,又鉴于该村位于永定河、龙河之间,改称今名。
  第二十六节 泗村店镇
  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城区杨村15公里。泗村店镇政府驻地,辖12个村委会,包括12个自然村。
  泗村店 位于泗村店大洼东南部。今凤河(古称桑干河、萧太后运粮河)西岸。因地处洼淀中的高地,四周皆水,取名泗村淀。一说隋朝初年,山东泗水移民迁此垦田定居,成村后不忘故土,取名泗村甸,后演变成今名。
  泗后庄 位于镇驻地东0.5公里。原是泗村店村的北台儿。1948年分出为自然村,称后庄。因在县内重名,1984年更名为泗后庄。
  小陈庄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明永乐年间有程、曹两户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得名程曹庄、小程庄。后迁入陈姓富户,改今名。
  齐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北魏时期出现的聚落,少数民族齐姓立村,得名齐庄。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齐庄遗址发现两座南北朝时期的墓葬遗存。
  旧县 位于镇驻地西北3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旧县村东南1公里处有汉代鹰坟遗址,面积约3.6万平方米。唐天宝元年(742年)为更名后的武清县新治所,当年建有新县城,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600年。至明洪武初年,为避水患,县治所迁到今武清城关。原县治所遗址演变成村落称旧县。
  窑上 位于镇驻地西北1.5公里。汉代出现村落,村东北发现撒水沟墓群,有汉代、辽代文化遗存。唐天宝元年,为建武清县新城,在此建窑烧砖。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仓上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元代为军队牧马场,明代驻军屯田,在此建有储粮仓廒(áo),成村后得名小仓屯,后演变成仓上。
  南马房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元代军队牧马草场,明代山西移民迁入,于马坊遗址上发展成村落,名马房。为区别全县坐落在不同方位的马房,故名。
  前屯、后所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2.5公里。元代为军队屯田百户所的驻地,在百户所前形成的村落称前所屯,在百户所后形成的村落称后所屯。后简称前屯、后所。
  齐东营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元代军队屯田,齐姓营官在此立村,村落分东西两个台儿。方位居东者,称齐东营。
  太子务 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辽代萧太后运粮河流经村西,此地是码头,也是榷税的务关。会同年间,某皇后犯了宫规,被遣送到皇后殿省抑宫(无梁阁)囚禁起来。次年,太子乘船去探望,曾经在此住宿,得名太子务。后来此地还建有宫殿、凤凰台、造船厂等。
  第二十七节 白古屯乡
  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城区杨村30公里,白古屯乡政府驻地,辖21个村委会,包括21个自然村。
  白古屯 汉代出现聚落。唐代屯田后兴村,以白姓首户得名白古屯。又因村中有一座古塔,亦称白塔屯。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来此屯田,发展成东白古屯、中白古屯、西白古屯、沙地4个聚落。清末民初连成一村,统称白古屯,简称白屯。
  西黄辛庄 位于乡驻地南3公里。清初,为邱古庄李姓的佃地,黄姓庄头在此经管立村,得名黄家辛庄,后演变成黄辛庄,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称今名。
  稍子营 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南有南庄户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村东北有寺岗子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元代军队在此屯田驻营,成村后当地汉人对蒙古人贬称骚鞑子,故村名称骚子营。清代改称稍子营,民国复称骚子营。1984年再次更名稍子营。
  东马房 位于乡驻地南2.5公里。元代早期为军队的牧马场,盖有马棚,后演变成村落,称马坊。后因县内马坊重名,依据在县城东部方位,称东马坊。(坊与房通)
  邱古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西汉已成聚落,邱姓家族在此立村,得名邱家庄;东汉为雍奴县城,村东南有古城遗址,俗称大台子,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明代山西移民进住,改称邱各庄,民国初期改称邱古庄。
  杨圪瘩 位于乡驻地东南2.5公里。明永乐年间,此地划归皇庄官田,杨姓庄头管理佃户垦种立村。因聚落建在较高的土台之上,当地人称土台为土圪瘩,故成村后称杨圪瘩。
  后屯 位于乡驻地东南2公里。元代军队屯田后演变成村落,因位于屯田百户所后面,故称后所屯。明永乐年间,划归宫廷一位皇后(苏州人氏)的官田,苏州移民迁此屯种,得名皇后苏州屯,民国初年复称后屯。
  耿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耿姓来此垦田立村,故名。
  徐庄 位于乡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徐姓迁此垦田立村,故名。
  新房子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河汊夹角地带。明崇祯年间,此处是河西务张姓佃地,由张姓庄头立村,初名张新房子。后因张姓败落,改称今名。
  和平庄 原名狗冢。位于乡驻地东南1公里。明朝初年建村,称李千户庄。相传村中在南方经商的李富,回家探母,半路被强盗抢走衣物珠宝,将其抛入河中,幸被一条黑犬救上岸。在黑犬帮助下,官府捉到凶手。李富感谢有救命之恩的黑犬,待若上宾,犬死后,在坟前立“义犬碑”。后得名义犬冢。当地人俗称村名狗冢、狗庄,李千户庄渐被埋没。至民国初年,乡民认为狗冢村名不雅,经武清县知事赠匾,更名“和平庄”。
  大魏庄、小魏庄 位于乡驻地东1公里、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范姓、魏姓迁此屯田立村,称范家楼。后魏姓族旺,更村名魏庄。嘉靖年间,部分居民迁到魏家的打谷场,另立新村,仍称魏庄。故有大、小魏庄之分。
  小天村 位于乡驻地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甘肃天水郡移民来此定居,因思念故乡天水,故名小天水村,简称今名。
  富村 位于乡驻地西1.5公里。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移民傅姓来此屯田定居,成村后得名傅村。后傅姓迁出,谐音为今名。
  屈刘庄 位于乡驻地北1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西有汉代聚落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明天启年间为河西务刘姓坟地,由屈、刘两家佃户看坟。刘姓除耕种田地外,善做挂面,成村后称挂面刘庄。至清光绪年间改今名。
  大赵庄、小赵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元代成村。萧太后运粮河经此。赵姓在此定居成村,故名赵庄。村东南有元代聚落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后来村落扩大,分出大、小赵庄。
  小韩村 位于乡驻地西北6公里。新石器时期原始聚落就存在,村西南发现新石器时代“王地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村西北700米处发现汉代“南北窑遗址”,面积10万多平方米;村东有元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相传后晋天福年间,韩姓定居成村,名韩村。明初,因凤河决口,村民被洪水冲散,仅存少数村民将村址西移约1公里,改今名。
  桐林 位于乡驻地西北4公里。元代佟姓军官带领军户屯垦立村,名佟家村,明代,朝廷蕃育署安置山西移民为朝廷栽种林果,得名佟家林,后讹传为桐林。
  骆驼圈 位于乡驻地西北3公里。元代官府在此圈(juàn)养骆驼,后成聚落,名骆驼圈。明天启年间,当地许姓大户进住,曾名许辛庄。清初,此地为驿站,皇家骆驼队在此歇宿,复称原名。
  第二十八节 大王古庄镇
  位于区境西北部,西与廊坊市接壤,北与北京市为邻;距城区杨村37公里,大王古庄镇政府驻地,辖17个村委会,包括17个自然村。
  大王古庄、小王古庄 汉代出现聚落,唐代初年,王姓居此,成村,因农民起义军与官兵在此交战,村自防坚固,名王固庄。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进住,更名王古庄。清初圈为北京某王府公主的胭粉地,更名王姑庄。清末又改称王古庄,民国初年,迁出部分村民另立新村,遂有大、小王古庄之分。
  宋家场 位于镇驻地东北2.5公里。清顺治年间成村。此地原是北刘庄宋姓大户的打谷场,佃户定居成村,以佃主姓氏得名。
  张家场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清顺治年间,为安次县堤上营村张姓家的打谷场,佃户定居成村,以佃主姓氏得名。
  董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洪武年间,系利尚屯董姓盐商坟地,由看坟佃户定居成村,得名小董庄。后因县内重名,改今名。
  前侯尚 位于镇驻地东北6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西有汉代三角地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村落建在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堠(台、堡)之上,故名堠上。北魏时期,凤河(桑干河)从村中穿过,分出前、后堠上。明、清时期、讹传为侯尚。
  利尚屯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洪武年间,江南移民黄姓盐商迁此定居成村,得名利商屯。后谐音演变为今名。
  水活铺 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汉代出现聚落,聚落遗址2.5万平方米。北魏时期有霍氏居住,称霍堡。唐代霍氏筑城以自卫。辽代设漷阴县(在漷水之南),即今通州辖区南部。契丹人讹称“漷堡”。明初移民进住,改称水漷店(淀),清初漷河变迁,该村讹传称水火堡。民国初年又讹传称水活铺,至今。漷(huǒ),城四面环水称漷。
  聂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历城县聂姓移民来此定居,成村后得名聂新庄。后谐音演化为今名。
  大营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隋唐时期成村,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曾在此扎营,故名。
  陈各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初,有山西大槐树下移民陈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距城堡 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永乐年间,官府安置江南富户在此屯田立村,为避贼寇,富户筑筒子城堡以自卫,不料刚刚竣工,地震发生,城墙断裂,请工匠用铁锔锔上,故名锯城堡,后讹传成距城堡。
  丁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清顺治年间有丁、方二姓大户从距城堡迁此定居,称巨新庄。清乾隆年间称新庄。后因丁姓发家,成村中首户,故名。
  聂营 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成村后因居凤河故道西侧,称河西营。清初,圈为官田,由聂姓庄头掌管,遂以庄头姓氏改今名。
  韩指挥营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明洪武年间,此地为军屯营地。由一韩姓指挥官带军户在此屯垦,后成村落,故名。
  枣林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辽、金、元时代,官府奖励栽种枣树,以备荒年。此村枣树成林,故名枣林庄,简称今名。
  北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刘姓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得名刘庄。因在县内重名,其相对方位居北,改今名。
  第二十九节 大孟庄镇
  位于区境北部,距城区杨村18.5公里,大孟庄镇政府驻地,辖21个村委会,包括23个自然村。
  大孟庄、小孟庄 汉代出现聚落,村落遗址出土汉代文物多件。唐代兴村。辽、金、元时代驻军屯田。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孟姓奉圣谕随“龙”北迁,被官府安置在此屯垦定居,取名孟家庄。清顺治年间,部分住户迁至高地,仍称孟庄,故有大、小孟庄之分。
  霍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东临北运河。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迁此屯田,立村于运河大堤之上,称福盛屯。明末,清军入侵,沿运河烧杀掠夺,村民起来抵抗,村庄被清军一把火烧光,此后便称火烧屯,俗称火屯,民国初年改称今名。
  侯坟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清乾隆年间,为南蔡村侯姓大户坟地,由看坟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
  寺各庄 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四户移民迁此屯田,成村后得名四家庄。后土地划为皇亲占有,村名变为私各庄、丝各庄。清末民初,村中建寺庙,定名寺各庄。
  小王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清顺治年间,为大王庄王姓皇粮庄头经营官田的打谷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成村,以庄头姓氏得名小王庄。
  大王庄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皇室赐予勋臣王浩的庄田,得名王浩家庄。又因村落紧靠进京大道,又称大道王庄。后演变为大王庄。
  蒙村店 位于镇驻地北6公里。元代,蒙古族军户在此屯田立村,曾名大蒙村,后演化为今名。
  七相公庄 位于镇驻地北6公里。明洪武年间,此地划归北京齐相公家的官田,由佃户定居成村,称齐相公庄。后谐音演化为今名。
  昭阳寺 位于镇驻地北6公里。元代军队屯田出现聚落,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随“龙”北迁,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村民祀拜药王,建昭阳寺一座,遂以寺名称村名。
  大道张庄 位于镇驻地北7.5公里。元朝,张姓几户在此垦种定居成村,因紧靠进京大道,以姓氏得今名。
  安子上 位于镇驻地北8公里。明洪武年间,此地原有观音庵一座,成村后得名庵子上,清末民初演变成今名。
  三间房 位于镇驻地西北9公里。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移民金、韩、刘三姓迁此屯田定居,当时只盖三间茅草房,成村后故名。
  邓庄 位于镇驻地北6公里。明永乐年间,此处原是古村废墟,后为河西务邓家坟地,由看坟佃户立村,曾名旧庄。后改今名。
  大押虎寨、小押虎寨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6公里。辽金成村。此地为延芳淀岸边。《辽史·地理志》载:“延芳淀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茨。”辽主萧太后每年春季到此游猎,放鹰啄捕大鸟地〓(bu)。当地人称地〓为鸦虎。岸边扎寨供太后小憩。后演变成村落,称鸦虎寨。清代村落扩大后,有大、小鸦虎寨之分。民国初年,将“鸦虎寨”约定俗成称押虎寨。
  亭上 位于镇驻地西北4.5公里。秦、汉时期成村。是全县古老的村落之一。秦代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亭,俗称十里一亭,此处曾设亭,故名亭上。
  刘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耿庄刘姓庄头在此设打谷场,由佃户立村,得名刘庄。
  张岗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张姓几家在此屯田定居,建村于土岗之上,取名张家岗。清初被圈为旗地粮庄,更名张岗庄。
  前、后小幼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金、元时代成村。军人可带家属称军户,军人打仗出征后,由奥鲁官集中安置幼童、妇女、老人的生活,称幼营、老营。此地为幼营驻地,成村后名为幼金军屯。清乾隆年间,圈为旗地粮庄,始称小幼庄。至清光绪年间繁衍为两个村,故有前、后小幼庄之分。
  杨店 位于镇驻地西1公里。清康熙年间,杨姓一家自寺各庄迁此,开店为业,后成村落,得名杨家店。后简称杨店。
  大程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1公里。明洪武年间,有程姓校尉军官来此定居,成村后称程校尉庄。清代曹姓迁入,改称程曹庄。民国初年改称今名。
  第三十节 高村乡
  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城区杨村37公里,与北京市通县接壤。高村乡政府驻地,辖16个村民委员会,包括14个自然村。
  高村 距今六七千年前有人类活动,村南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棒等文物。汉代出现聚落,唐代成村。因周围地势低洼,村落建在高隆地带,故名。
  董庄 位于乡驻地北1公里。汉代出现村落,村西有汉代五沙坨墓群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清顺治年间为高村董姓庄头的打谷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
  牛镇 位于乡驻地东南3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东发现汉代村落遗址,面积4000平方米。辽、金、元三代为军队屯田、放牧牛羊的草场,随着养牛户增多,村落扩大,得名牛镇。
  兰城 位于乡驻地西南2公里。战国时期出现聚落,村南有战国聚落遗址,约20万平方米,村东有汉墓群、鲜于璜墓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鲜于璜氏得名于家村。西晋年间,名门望族兰姓迁入。围村筑起土城墙,而得名兰城。
  后侯尚 位于乡驻地西南3公里。汉代成村,考古发现村西有汉代、元代村落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因位于古堠之上(堠:古代瞭望敌军之土堡),故名堠上。北魏时期,桑干河从村中穿过,此后便有前、后堠上之分。后来,堠上讹传成侯尚,直到今天。
  任庄 位于乡驻地西南3公里。清乾隆年间成村。此地系大周村任姓打谷场,由佃主姓氏得名。
  台头 位于乡驻地西3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西发现汉代南上坡墓群,面积8000平方米。凤河故道经此,聚落在土台之上,形似人头,故名。
  碱厂 位于乡驻地西2.5公里。汉代成村,时称北庄户。村落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因村周多为碱性土质,更名碱厂。
  永兴庄 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汉代成村,村南有汉代包家坟遗址、村北有汉代大寺顶子遗址。曾名包家坟、大顶寺;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取永远兴旺之意,更名永兴庄。
  中汉 位于乡驻地西北1公里。汉代成村。考古发现村东有汉代村落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被敌兵追至此处,得到一位壮汉救助。临行时光武帝叮嘱壮汉及村民记住“中兴汉室”,故名中汉。
  大周村 位于乡驻地西北2公里。东汉时期出现聚落,村东南有汉代墓群遗址,面积有5万平方米。由周姓立村,以姓氏得名周村。辽代,为避战乱,几户周姓迁出,在村北1里许另立村落,故有前、后周村之称。明、清后称大、小周村。
  小周村 位于乡驻地西北2.5公里。辽代成村,村南的南上岗子有辽代村落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大周村周姓迁此定居成村,初以方位称前、后周村。明、清后以村落大小称今名。
  里老 位于乡驻地东北3公里。汉代出现聚落,村北有汉代墓群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村西北发现辽代墓群遗址,从墓志铭得知,该村辽代称袭礼乡李罗村。(请看本书第十七章《典型村落的历史考证》)近代,谐音演变为今名。
  田户 位于乡驻地东北2.5公里,汉代成村。村西北有汉墓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村西南有村落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明永乐年间划归皇庄官田,该村称佃户村,清代改称田户村。
  第三十一节 东马圈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东马圈镇政府驻地,辖13个村委会,包括12个自然村。
  东马圈(juàn) 辽代出现聚落。村南有辽代、元代聚落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因地处凤河与龙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水草丰盛,是个天然牧场。辽代为军队牧马场,辽军设圈(juàn)、棚饲养马匹,形成聚落后称马圈。后来人口繁衍、河流变迁,分出东、西马圈。
  西马房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元代成村。元军牧马建成的马棚,成村后称马房。明代官府及民间养马增多,称马房的村落亦多,据所处方位称西马房。
  大谋屯、小谋屯 分别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3公里。明永乐年间,朝廷安置山西洪洞县移民在此屯田定居,因地势低洼多生蘑菇,立村后得名蘑菇屯。清代,村中有几户迁出,在附近立村,仍称蘑菇屯,故有大小之分。民国初年,依谐音改为大、小谋屯。
  田家务 位于镇驻地东北2.6公里。元代屯田军田姓首领驻地,成村后得名田家务(府),元代蒙古人说话“务”、“府”不分,亦名田家府。
  张标垡、安标垡、董标垡※ 分别位于镇驻地东北2.8公里、西北1.5公里、西北3.5公里。辽、金、元时代为官府的牧马场,分别称东马营、中马营、西马营。明洪武年间,安置军户屯田,凡耕垡过的土地,朝廷派人插标称垡,登录皇册。张标垡,即张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安标垡,即安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董标垡,即董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三个标垡又根据所在的方位不同,称东标垡、中标垡、西标垡。
  小南旺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因村落小,居于洼淀之南,得村名小南洼。亦称小南汪。“汪”水洼之意。后演变称今名。
  西刘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辽代常、刘二姓始居于河道之旁,成村后得名常刘庄。后常姓迁出,遂改称刘庄。又因县内重名,相对方位居西,故称今名。
  常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洪武年间,常姓人家自常刘庄迁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广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元代初年,四川广元县移民迁此,因怀念家乡的广善寺,立村后称广善,取广结善缘之意。
  半城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元代立村。村南有3.6万平方米的元代聚落遗址,当年各户以养羊为主。周围设土围子,开四个栅栏大门,如城,故称羊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武清县治所建新城(今城关镇)。羊城与新县城只相距4公里,故更名“伴城”,寓陪伴县城之意。后讹传称半城。
  第三十二节 陈嘴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12公里,陈嘴镇政府驻地,辖14个村委会,包括9个自然村。
  陈嘴 地处永定河泛区东部。元末,有陈姓几家定居于浑河决口淤成的沙丘嘴之上,成村后得名陈家嘴。后演变为陈嘴儿。
  渔坝口 位于镇驻地南1.5公里。辽代出现聚落。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立村。因地处浑河与凤河交汇的河口地带,居民多从事渔业,初名渔尾子。后因河流决口筑坝,改今名。
  艾蒲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先有黄、林、贾三姓人家迁此屯田定居,后续崔、李两家。因地濒临浑河,地势低洼,多生艾蒿、蒲草,故名。
  东肖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肖姓移民被安置在此屯垦,定居成村,以肖姓得名肖庄。崇祯年间有几户肖姓迁至村西,另立肖庄,按方位称东、西肖庄。
  庞庄子 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元朝赵姓立村于浑河决口淤成的沙丘之上。四周多生蒲草得名赵蒲庄。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庞姓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赵姓衰落,遂改名庞家嘴,清末民初更今名。
  李场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清光绪年间成村,系杨柳青李姓佃主的打谷场,由看场佃户定居,发展成村落,得名李场。
  大旺村、小王村 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北7公里、北5公里。辽代乾亨年间成村,几家王姓最先在此垦荒立村,以姓氏得名大王村。后因人口繁衍增多,有部分居民迁出,在附近另立新村,故名小王村。清末民初,大王村再度兴旺,村落扩大,改称大旺村。
  杨庄子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清末民初,大旺村杨姓几家迁此,另立新庄,以杨姓得名。
  第三十三节 石各庄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15公里,石各庄镇政府驻地,辖12个村委会,包括6个自然村。
  石各庄 地处浑河(永定河)泛区南部。明洪武年间,有江南移民顾、李、陈、王、律姓等十余富户,奉旨“充实畿辅”,随“龙”北上,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名为十家庄。后人口繁衍,同音演变为石家庄。弘治十五年(1502年)改为石各庄。
  定子务 位于镇驻地西2公里。辽代成村,自北而南的萧太后运粮河与东西走向的永定河支流在村北成丁字形交汇,朝廷设务关验货收税,户部命名丁字务,后讹传成今名。
  西南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有山西汾阳郭姓、安徽凤阳张姓移民在此定居成庄。取其家乡方向在西、南,故名。
  敖嘴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以前称沙家淀。永乐十九年,江南沙姓三兄弟,遵朝廷迁民“充实畿辅”之谕,由江苏迁此立村,因地处浑河(今永定河)决口淤积成的形状像嘴的高隆地带,村民取粮食满仓之意,称廒子嘴。廒:仓廒,贮存粮米的仓库。后简称今名。
  梁各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梁姓等富户迁此屯种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李各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李、刘两姓富户迁此屯种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第三十四节 汊沽港镇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23公里,汊沽港镇政府驻地,辖18个村民委员会,包括15个自然村。
  汊沽港 地处浑河(永定河)泛区。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梁、汪两姓大户迁此垦荒定居,村落建在河汊间的高隆之地,故名汊沽港。后因当地百姓土音重,讹传成汊沽港(jiǎng)、汊光。另一说,山西移民程大广首先在河汊旁搭窝铺定居,得名大广村,后讹传成大光村。明末大广家败落,仍以河汊定名汊沽港。
  大王堡、小王堡 分别位于镇驻地南2.5公里、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王姓到此垦种,搭窝铺定居,成村后得名王家铺,简称王铺。清朝初年,因浑河连年水患,村落成了水中高地,又将“铺”改为“堡”。民国年间,部分村民南迁1公里许,另立村庄,故有大、小王堡之分。
  冷家堡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清雍正年间,山东逃荒难民在此佃种冷氏庄头的旗地,因周围是洼淀,成村后故名。堡、水中之高地。
  大刘堡、小刘堡 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2.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刘姓,陕西移民杨姓几家迁此定居,以治鱼、垦种为业。成村后以姓氏得名刘家堡,简称刘堡。清朝初年,为避水患,部分居民另迁高地立村,仍称刘堡,故有大、小刘堡之分。
  苑家堡 位于镇驻地东南5公里。明永乐初年,山西移民余、苑两姓几户迁此,以治鱼、垦种为业,立村后名余家铺。清康熙年间余姓迁走,苑姓兴旺,遂改称苑家堡。铺,通堡意。
  北柳子 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清光绪年间,从苑家堡迁出王、齐、杨、姜四户村民,在此定居成村。因位于苑家堡以北,土地多生野柳,故名。
  南五间房 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清顺治年间,此地是王庆坨曹姓庄头经管的旗田,由五家佃户定居成村,初盖五间草房,得名五间房。1984年为避县内重名,以相对方位居南,更今名。
  东王堡 位于镇驻地东南2.5公里。清雍正年间,张姓兄弟二人自杨柳青镇迁此,以佃种旗地为生,成村称张圪垯。1964年,以该村位于大王堡东更今名。
  二光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地处河汊之间的高地上,明永乐年间立村,因与汊沽港近邻,故名二沽港,当地土音重,讹传成二光;亦有另说:程大广弟弟程二广者为渔户司里正,管理渔户治鱼,供奉宫廷。成村后称二广。清代,讹传为二光。
  六道口 位于镇驻地西3公里,凤河与永定河的交汇口。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依照永定河自西向东迁徙的河口计算,永清县有三道口(今称三圣口)四道口、五道口,此处排名六道口,故成村名。
  曹场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崇祯年间,此地系王庆坨曹姓打谷场。成村后,以佃主姓氏得名。
  胡柳子 位于镇驻地西北7.5公里。清光绪年间,此地系安次县穆家口村胡姓坟地,由看坟佃户定居成村。初名胡家坟,后因此地多生野柳,得今名。
  西肖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明崇祯年间,此地是陈嘴村肖姓打谷场,由佃户定居成村。因位于东肖庄以西,故名。
  附录十:武清村名特点浅析
  聚落是家族部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传统聚落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村落的名字有其稳定性的特征,它虽只是村落的一个符号,但却为我们传递着村落形成、发展的很多信息——自然环境、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透过各种信息,折射出民族的兴衰史。武清的村名,记载了武清人民生生不息繁衍斗争的历史。武清村名的特点,归纳起来有:
  一、以沽港为名的村落。据《日下旧闻考》载,“(武清)县南八十里有三角淀,周围二百余里,即古雍奴水也,笥沟其别名尔。水自范瓮口(今小范口)、王家陀河(今王庆坨)、及刘道口(今六道口)、鱼儿里(今堂二里)诸水汇于大沽港入海。”以沽港为名的村庄有:汊沽港、二沽港(今二光)、安沽港(今北辰安光村)、青沽港(今北辰青光村)、东沽港(属安次县)、褚沽港(属霸县)。沽港村名的特点,一是在三角淀岸边,二是村旁有河流通于三角淀。“沽港”何以称“光”?当地百姓,将“沽港”两字联读,便出了“光”音。沽港,指大河或湖泊分流出小河,泥沙淤起的高隆地方,一般土地肥沃,水草丰盈,适合人类耕牧和定居,逐渐形成村落。
  二、以洼为名的村落。洼,地势低洼的地方。如马棚洼、东蒲洼、西蒲洼、夹道洼、黄家洼,大片低洼的地方称开洼,津城里人觉得“洼”字不雅,简称一个“开”字。如南开、北开、老西开等。
  三、以河为名的村落。自古人们就有逐水而居的习俗,很多村落依河而建,村名往往与河流有关。如河西务、河北屯、大沙河、杨仲河、小河、董河、掘河、凤河营等。
  四、以口、嘴为名的村落。口的含义约有,一指渡口,二指两河汇合处,通称河口。村落往往建在渡口、河口或决口处的高隆地带。如崔黄口、渔坝口、大口哨、六道口、蔡家口、马家口、解口、旱口、蒲口、双口、贺家口、穆家口等,如六道口为明朝初年,山西移民在此屯田立村。因位于永定河与凤河的交汇口处,自西(永清县)向东数,是第六个汇合口,故名。
  嘴,指河流曾经决口的地方,或支流汇入主流的地方,逐渐形成的村落。嘴的读音,是地方方言,如陈嘴儿、敖嘴儿、庞嘴儿、梁家嘴儿等。敖嘴村,明代以前称沙家店,后因浑河(永定河)泛滥,居民迁居到河汊如嘴的高隆地带,改称敖家嘴,敖通廒,粮仓也。故改敖子嘴,今简称敖嘴。
  五、以淀为名的村落。淀与甸通,浅水的湖泊或常年积水的洼地称淀或甸。随着沧桑巨变,当年的淀(甸)多已变成良田,村落也逐渐发展起来。大黄堡洼中的务兹甸,藕甸农场的藕甸、曹子里乡的柳甸。还有皇后店、屈家店、泗村店、蒙村店等,大都由洼淀演变而来。
  六、以洲为名的村落。据《尔雅》注:水中可居的高地曰洲,即四面环水的村庄。如今“洲”简化为“州”,仍未失村名原意。如东州、西州、茨州等,这些村落周围依然可寻当年淀泊的痕迹。
  七、以坨、台为名的村落。水中的高地称坨,坨字也有写成“陀”或“沱”的。当地土质多含沙,或形成沙丘、沙坨,故村名随之称坨。如王庆坨、荒草坨、青坨、沙坨、牛坨(固安县)等。台,指高出四野的村基,比坨的范围要小些。如,前台、后台、吴家台、张家台、郭家台、上马台、台(抬)头等。
  八、以桥梁、码头为名的村落。在桥梁、码头附近形成的聚落,往往以桥梁、码头为名。如双桥、大石桥、八里桥、码头、朱家码头等。
  九、以圪垯为名的村落。言其村落小,多在低洼或偏僻之处,俗称圪垯。是武清中部地区的土语,陌生人相见,往往问:您是哪圪垯的?回答是:杨圪垯、麻圪垯、陈圪垯等。疙垯与村庄同义。
  十、以城、邑、堡为名的村落。古代城邑一般可考,如泉州故城、大宫城、旧县城、武清城等。这些官署的地方,随着朝代的变迁,演变成村落,故以城得名。以堡为名的村落,堡,一指城堡,人们为避兵乱,以土筑的小城,如高村乡的兰城、东马圈镇的半城、大王古庄镇的巨城堡等;二指水中的高地,如大黄堡、小黄堡、冷家堡、苑家堡、王家堡、尤张堡等。堡亦有窝铺之意。
  十一、以名门姓氏或望族官员为名的村落。这在地名中占的比重较大,如张家庄、李家庄、王家庄、杨村、蔡村、梅厂等,有的村落以两个姓氏并称,如韩杨庄、陈赵庄、刘靳庄、程曹庄;有以官员职位、功名、身份称村的,如张千户庄、杨驸马庄、齐相公庄、程校尉庄(今大程庄)、张大官庄等。
  十二、以楼阁、房舍为名的村落。古代村落基本无楼,偶尔见到高房,呼之楼。如郑家楼、高家楼、陈家楼、苏家楼、崔家楼;有的全村皆是土房,偶有一户建砖瓦房,即以村名称之,如瓦屋、瓦房。阁,武清多处称(gǎo),如无梁阁、南阁、北阁等。
  十三、以旗、官地、场(cháng)为名的村落。多属于清初八旗子弟,“跑马占圈”所留下的村落。如下伍旗、大官地(今安次县)、西官地、(佃户指旗产为官地);场,指佃户或地主家打谷场,如张家场、李家场、曹家场、赵家场、侯家场等。
  十四、以寺、庙、庵为名的村落。寺庙庵之所以形成村名,其原因:建筑规模宏大,在村落里比较突出;附近朝拜的人多,对庙宇的重视甚于村落。庙宇多记录了修建年代,对考证村落年限能提供线索。如陀泥寺、迤寺、昭阳寺,红庙、白庙、双庙、无梁庙、马神庙、安(庵)子上、西安(庵)子等。这类以寺、庙、庵为名的村庄,反映了村民崇尚神佛,求其保佑的风俗。
  十五、以务、浅为名的村落。 宋代税收关卡叫“务”,当时有“市易务”、“权货务”之设,人们统称税卡为税关。有些以务为名的村庄,多属水陆交通要道、官府在此设务关、钞关的地方。如河西务,元朝在此设榷税关,明朝在此设钞关,进出京城的船只在此验货榷税;粜粮务、太子务、定子务亦如此。另一说法“务”与“府”不分,分析起来,一是沿袭古代方言或当地土音所至,二是府、务村落多在元代形成,蒙古人说话“务”、“府”分不清。
  “浅”,明代官府设置在运河岸边的浅铺,每隔二三里设一处,常住管理河道的官员,为保障漕运和防洪,临时雇用当地百姓疏通河道,植树筑堤,帮漕船拉纤,亦称纤(浅)夫,清代在运河东岸的三里浅、王甫设汛把总。
  十六、以营、屯、标、垡、圈为名的村落。从汉代起武清就驻屯田军,唐代屯田规模较大,但史料记载不详。元朝主要是军队屯田,明朝既搞军队屯田又搞移民屯田。村落的名字往往与营、屯、垡有关,多以营官的姓氏为村名,如韩指挥营等;以屯为名的村庄有:陈官屯、卞官屯、徐官屯、郭官屯、傅官屯等。标,指古代军籍,如督标、提标、抚标、镇标;垡,指耕垡,带有军籍的武官屯垦过的土地插标登记皇册,故名标垡。或加上军官姓氏,如程标垡、张标垡、董标垡、韩标垡。还有以方位称的:东标垡、西标垡。圈(读眷音),指古代驻军养马处所,如东马圈、西马圈、圈子。也有以马房为村名的,如东马房、西马房,同于此义。马圈、马房一般都靠近营区,形成年代,大体在辽金元时期。
  十七、以房子、树木特点为名的村落。一般属于村落形成初期的特点。如三间房、五间房、八间房、三家毛店等;以树木为名的村落,如双树、柳甸、柳行、柳林屯、枣林庄、榆家庄、桐林、桃园、桑园、梨园等。
  十八、以物产和居民职业为名的村落。如藕店、莲花池、拾棉庄、鸭子徐庄、簸箕刘庄、奶母庄;自产土碱、土盐的村庄:大碱厂、碱土庄、苦盐坨,荒草坨、百草洼。以窑为名的村庄:毛窑、尹家窑、窑上、窑洼等。这类以窑为名的村落,一般在城镇周围,在砖瓦窑附近发展起来的,其年代形成当晚于城镇。
  十九、以距离城镇远近为名的村落。如五里店、八里庄、八里桥等。
  二十、以道德规范为名的村落。里仁街、孝力(里)、广善等,这些村名多不是原始名字,而是经过文人加工的。
  二十一、以里、百户为名的村落。北魏时期25家为一里,唐代,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如北魏时期形成的曹子里,汉代形成的里仁街,元代形成的孝里等。
  以户为名的村落,如三百户、四百户、八百户、九百户、千户庄,多是元代军户屯田百户长、千户长的驻地。百户是编户的序号,从头百户至十百户,如八百户即是第八个一百户。千户庄即是千户长所住的庄园。
  二十二、村名中带“各”的村落。“各”是“家”的变音,明初燕王朱棣移江南百姓到京畿定居,建立许多新村,按姓氏加“家”为村名,由于江南一带称“家”,为“嘎”或“锅”,北方人误作各,如石各庄、梁各庄、李各庄,这些村庄多在营地附近。
  二十三、含有讽刺性或鄙视的村名。如,鞑子村、蛮子营、王瘸庄、骚子营、庄窠等。
  二十四、以辛(新)庄为名的村落。清代旗田庄头立村后,称新庄,前边加上庄头的姓氏,如张新庄、李新庄、陈新庄、高新庄等。年复一年,新庄依然如故,庄户人家依旧艰辛度日,故更名辛庄。
  二十五、以坟、冢为名的村落。王庆坨镇的曹老坟、大孟庄镇的侯坟、河西务镇的刘坟,白古屯乡的狗冢(民国初年改称和平庄)等。坟,有坟墓之意,亦有高地之意。
  二十六、以岗为村名的村落。崔黄口镇的曹家岗、大孟庄镇的张岗村等。
  二十七、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村落。如狼尔窝、押虎寨等村。狼尔窝,明代北运河、青龙湾决口处冲刷的大深坑,当地百姓称狼儿窝。清代。深坑附近的高丘上出现村落,取名狼儿窝、狼尔窝。后人觉得不雅,改成“粮窝”;押虎寨,辽代该村位于延芳淀的边缘,萧太后常到洼淀游猎,扎营寨小憩。他们捕捉的大鸟称地〓(bǔ)。当地百姓称鸦虎,辽代后期,在寨旁出现村落,取名鸦虎寨,渐讹传成押虎寨。

附注

注释: ※千户:元朝政策规定:除打仗时按军功封万户、千户、百户之外,元帅子孙世袭万户,总管子孙世袭千户,总把子孙世袭百户。 注释: ※垡:翻过的土地。韩愈有《送文畅师北游》诗: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