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良塔、小良锥、姑姑寺铁棒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大良塔、小良锥、姑姑寺铁棒槌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良塔是辽代中期建造的永济寺中的标志性建筑,直到1964年因地震倒塌。小良锥是关帝庙前的一座石经幢,因年久失修只剩柱径,远看像个锥子。现存河西务镇瓦屋村的两根石经幢也是辽代佛寺前的遗物。姑姑寺的铁棒槌是大良镇东崔庄普照寺前摆放的一对敬神铁器,被当地百姓误传为“姑姑寺的铁棒槌”。
关键词: 武清区 地名趣谈

内容

这句民谚道出辽代三个村落的特征。
  大良塔 辽代中期,大良村建一座庙宇——永济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天王门、钟鼓楼、东、西配殿、三大士殿等,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寺前建一座高20余米的窣阇婆式(印度式)高层砖塔。由基座、塔身、覆钵、相轮组成。基座石砌八角形须弥式,上砌八角形塔身、半圆形覆钵和十三个相轮。内藏古佛一尊。此后历代,砖塔成了大良的标志。直到1964年,因地震倒塌。出土文物有铜、瓷、陶器等47件,有白瓷密檐13层塔模型、牡丹纹花盘、执壶、碗、碟等。
  小良锥 锥为何物?原是小良村关帝庙前的一座石经幢。石经幢是我国佛教庙宇中的一种石刻。创始于唐代,盛行于宋、辽、金代。流行在黄河流域。其制式由印度的石经幢形变化而来。作八角柱状,用多块石刻堆砌而成。高者达30余尺。柱上有盘盖,盘盖大于柱径,上面刻垂幔、飘幔、飘带等图案。柱身多刻陀罗尼经或其他经文,或者刻佛像。唐代经幢形制简单朴素,仅顶部有装饰,辽代形制繁复。小良的经幢,因年久失修,柱径上方的盘盖已经毁坏,只剩一根柱径,远远看去像个锥子,故传称“小良锥”。
  除了小良称“锥”的经幢外,现存河西务镇瓦屋村的两根石经幢标明也是辽代佛寺前的遗物。经专家鉴定,其一为记载辽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石幢,经文梵汉文对照刊刻,具体年代不清。该经幢为汉白玉石质,首座皆毁失,仅存幢身一段,四面抹角,高1.75米,直径0.4米,周长1.11米。其上有“然也禅师宝塔”字样;其二是“熙宗皇统二年”字样的四面抹角石幢,高0.6米,周长1.16米,大理石质。从仅存的字“纯质寂澹其出天然”来看,柳骨颜筋,有较浓的唐人笔意。从经幢记载,瓦屋村及附近的村落在辽代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以上经幢现存于杨村小世界御碑园中。
  姑姑寺的铁棒槌,原本是大良镇东崔庄普照寺前摆放的一对敬神铁器,样子像棒槌。“普照寺”名字文雅,当地百姓土音重,讹传称“姑姑寺”。故俗称“姑姑寺的铁棒槌”。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