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庙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47
颗粒名称: 十 庙宇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309-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庆坨共有十几座庙宇,包括药王庙、关帝庙、娘娘庙、三官庙、北阁、菩萨庙、龙王庙、康帝庙、土地庙、老君堂、理公所、黑仙庙等。这些庙宇多数已毁,现存的有关帝庙、菩萨庙、土地庙、老君堂、理公所和黑仙庙。这些庙宇反映了王庆坨村深厚的迷信文化,其中多祀水神,证明了该村曾是一个水乡。
关键词: 王庆坨 庙宇

内容

王庆坨的庙宇,主要有以下十几座:
  1、药王庙 在村之偏东部,始建于明朝,大门南向,门外东侧立旗杆一根,高约三丈。门上横匾,蓝地金字:“药王庙”。进大门,正殿三间,正中檐下悬黑匾金字:“能仁——雍阳曹玠献”,行书体。殿门上黄匾蓝字:“寿世康民”。殿正中供药王,王冠黄袍,坐椅上,木胎,内装银制肝胆。背后一小神像,泥塑,仿木胎像而微,系节日抬神出游巡时所供。再后神龛内供高大的神农塑像,周身贴金。两旁分别塑青龙、白虎、药童、侍者神像。四周悬挂祈祷还愿者的匾额多块。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庙会,商贾云集,唱戏酬神。院内东西配殿各三间,原有和尚住持,后为王庆坨警察局占用,只在庙会期间开放数日。
  日伪时,柳小五伪军刘阔然部进驻王庆坨,修建据点,庙遂毁。并把四周民房拆毁无数,在镇内制造一个大面积的无人区,妄图死守。1945年9月被八路军攻克。
  2、关帝庙 庙在大街西首北侧,旧庙凋敝,但神像未毁。日伪时重建。门南向,正殿三间,上悬横匾“亘古一人”。原有钟楼鼓楼,后只遗钟一口,悬于廊下东侧。殿内供关羽塑像,全身贴金,戴冕旒,执玉圭,帝王冠戴,因明清都追封为帝,故称为关圣帝君。两旁塑周仓、关平、赵累、王甫立像,抱柱有木刻楹联一副(其文已佚)。殿内西侧,供八蜡神牌一面,附祭于此,上悬一匾:“春祈秋报”。据说此庙原系山西籍商贾集资兴建,并有看守人员居住此庙。
  3、娘娘庙 旧址在文昌阁后为圣母殿,光绪三十一年,扩建高级小学,清除泥像,改为教室。日伪时期,在关帝庙后,建大殿三间,未及塑像,后被西校占用。
  4、三官庙 在村西北部,北校北侧,祀三官(水神,传说为陈光蕊落水,娶龙女,在水府生三子),其庙已被冲毁,变为水坑,谓之三官庙坑。后来干旱,坑干涸,曾现出原庙墙基,砖块硕大。
  5、北阁 在村北大道东侧,与南阁(文昌阁)对称,其故址现为一水坑。
  6、菩萨庙 祀观音,旧庙已毁,故址为一水坑。后于大街西首通衢上另建一座小庙北向,内塑观音神像,坐于莲台上,左手执净瓶,右手持一枝杨柳。两旁对联为:
  座下莲台,占断西湖六月景;
  瓶中杨柳,带来南海一枝春。
  横批为“慈航普渡”。
  7、龙王庙 在村西南部,已毁,故址为一水坑。
  8、康帝庙 在十字街南,一间小庙,门向北,内供四神,皆为木胎,身穿彩袍,都着华冠,坐于木椅,可以出巡。四神为康帝、大王、小神(传说为玄
  奘之父陈光蕊)、龙王。小神原奉于三官庙,龙王原奉于龙王庙,因二庙被毁,故移此庙,四神皆为水神。
  9、土地庙 在十字街北口路东,朱门西向,入门北房一间,内供土地、财神、火神,神像微小,坐像高不过二尺。旧时,有逢丧事者,死者子孙哭诉于庙门,谓之“报庙”。门前对联:“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横批:“赏善罚恶。”
  10、老君堂 在村之西南角,门北向,入门北屋三间,内供老君画像。
  11、理公所 在关帝庙西,门向东,进院为一四合院,内供砖雕观音大士像,其信徒戒除烟酒。
  12、黑仙庙 村民迷信,传说一黑蛇成仙,消灾免病,尊称“黑爷”。日伪时期,重修关帝庙,在其西侧辟一小屋,内奉画像一轴。
  以上庙宇,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中多祀水神,可佐证王庆坨为历史上之水乡。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王庆坨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药王庙
相关作品
关帝庙
相关作品
娘娘庙
相关作品
三官庙
相关作品
北阁
相关作品
菩萨庙
相关作品
龙王庙
相关作品
康帝庙
相关作品
土地庙
相关作品
老君堂
相关作品
理公所
相关作品
黑仙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