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鲜于璜碑见证鲜于世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2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鲜于璜碑见证鲜于世家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284-2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兰城村出土的鲜于璜碑是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立的,记载了鲜于璜家族的历史。碑文中提到,鲜于璜是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仕途的,而在他前后六世的九名官员中,有五名也是通过察举进入仕途的。鲜于璜家族在兰城绵延400年以上,直到汉魏之际。在汉代晚期的钱币和出土文物考证,以及兰城遗址和墓地规模,都符合鲜于氏家族在当地有较长的居住历史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鲜于氏代表人物有鲜于辅、鲜于银等,其中鲜于辅成为一方掌握重兵的统帅,被授命为度辽将军,封都亭侯,督幽州六部。汉代以后鲜于氏家族的成员还常见于史籍。今天兰城村“于”姓家族相传是鲜于氏的后代。
关键词: 兰城村 璜碑 遗址

内容

著名的鲜于璜碑出土于兰城村,现在已成为天津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立。从碑中略可了解此家族的历史。碑文称,鲜于璜是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仕途的,一直升任到雁门太守。察举是一种官员推举制度,在汉高祖和汉文帝时为滥觞阶段,武帝时强化推行,东汉光武时继续。汉和帝时规定:“缘边郡(人)口四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碑文记鲜于璜前的第四代已是郡孝廉,知道这个家族在西汉时就进入了仕途行列。在鲜于璜前后六世的九名官员中,有五名是通过察举进入仕途的。鲜于璜三个孙子无官职,当时郡国孝廉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上,其孙可能还不够年龄。但是还有一个条件,家族要在当地有较长的居住历史,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从兰城遗址、墓地规模和出土文物考证,都符合这些条件。
  鲜于璜家族在兰城绵延400年以上,直到汉魏之际。考古发现汉代晚期的钱币“董卓小五铢”和压印有波浪纹的板瓦,《姓氏急就篇》云:“鲜于氏,后汉鲜于妄人,鲜于辅、哀、银”,这几位都是汉魏之际渔阳(武清古称泉州、雍奴,隶属渔阳郡)鲜于氏代表人物。《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记:渔阳鲜于辅、鲜于银率州兵胡汉数万人大破公孙瓒。公元199年,鲜于辅听从同郡人田豫的建议,归附曹操,被授命为度辽将军,封都亭侯,督幽州六部,成为一方掌握重兵的统帅。公元205年,率兵与乌桓作战;公元220年“魏文帝践祚,拜虎牙将军。”鲜于辅离开故里去洛阳,兰城遗址的下限也正和此时接近。汉代以后鲜于氏家族的成员还常见于史籍,《北齐书·鲜于世荣传》记,“鲜于世荣,渔阳人也。父实业,怀朔镇将,武平初年,赠仪同三司、大将军、太子太傅。”今天兰城村“于”姓家族相传是鲜于氏的后代。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公孙瓒
相关人物
田豫
相关人物
曹操
相关人物
乌桓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鲜于璜碑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