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典型村落的历史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24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典型村落的历史考证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0
页码: 279-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典型村落的历史考证,其中包括了城上村——泉州故城遗址、大宫城——西汉雍奴故城遗址、邱古庄——东汉、北魏雍奴县城遗址、兰城——战国时期商贸聚落遗址等。
关键词: 武清区 村落 历史考证

内容

第一节 城上村——泉州故城遗址
  黄庄街所辖的城上村,村北,尚存西汉泉州故城遗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津市地方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建治之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分内城和外城,城墙破坏严重,东北城角被河水冲毁,南城墙和西城墙只存地下夯土部分。北城墙尚有100多米长的残断,高约2米,城墙夯筑,夯层厚10厘米左右,包含少量战国陶片。城垣在战国聚落遗址上修筑。采集到西周遗物有夹云母粗绳纹矮足鬲残片,夹砂褐陶绳纹盆残片、纺轮和蚌刀;战国遗物有夹云母红陶釜、泥质灰陶三足器,盆、绳纹罐和虎纹、双兽纹半瓦当等。城内采集到有泥质灰陶盆、绳纹小口罐、夹云母红陶釜、筒瓦、板瓦、瓦当等遗物。有一陶盆残片上印有“泉州”二字戳记。按《水经·沽河注》、《武清县志》记载,此城是汉泉州县古城。《汉书·地理志》载:“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据《武清县志》记载:“公元前47年5月,渤海大溢。七月,天尝连雨,泉州被淹。”
  第二节 大宫城——西汉雍奴故城遗址
  崔黄口镇大宫城村遗址,分布在村中和村北,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米。采集战国遗物有夹云母红陶釜、泥质灰陶豆、壶、绳纹罐、盆和网坠等残片。大宫城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四面城墙皆局部保存残断,宽3米,残高1米多,夯筑,夯层厚0.08米~0.12米不等。夯土内包含有战国陶片。城垣在战国聚落遗址上修筑。北墙和东墙中段皆可见到城门豁口。按《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郡无终县条关于浭水入海的记载,此城似为西汉渔阳郡所辖的雍奴县治所。
  雍奴县城距泉州县城20余公里,地理位置都在5米等高线以下。西汉初年两城同时被海侵淹没。据《天津古史寻绎》书中指出,在雍奴城址周围广泛分布汉代海侵形成的沉积地层,含有孔虫等多种海洋微体古生物。雍奴城遭海侵后,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后人觉得不雅,改名大宫城。近几年在进行文物普查时,采集到元代遗物,有钧窑瓷碗、龙泉窑刻花瓷盘、碗等残片。据《元史·兵志》记载:元初曾在这一带设屯田军,此地为屯田军驻地。
  第三节 邱古庄——东汉、北魏雍奴县城遗址
  1984年全县进行文物普查,发现邱古庄东南有一座古城遗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5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城墙夯筑,地面部分已夷平,整座城址成为一略高于周围平地的土台,老百姓俗称大台子。遗址东50米为一古河道。地表散布有较多东汉时期的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以及夹云母红陶釜、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并采集到四乳四虺(huī)※纹铜镜一面。《畿辅通志》、《大清一统志》皆记此城为东汉雍奴故城。可见,此城既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省泉州入雍奴”的雍奴县城,此说法与《武清县志》记载相吻合: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颖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雍奴县城即在此。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省泉州入雍奴后,朝廷又省右北平郡入渔阳郡(郡治相当于今天的地区专署所在地),渔阳郡治所也从今北京怀柔县迁到雍奴县境内。
  第四节 兰城——战国时期商贸聚落遗址
  高村乡所辖的兰城村,村南分布古聚落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发现水井2口,皆用砖砌,圆形,直径1米,深度不明。采集战国遗物有夹云母红陶釜、泥质灰陶罐、盆、豆残片,纺轮,以及筒瓦、板瓦和双兽纹、山形纹瓦当等。在一件陶罐和部分陶片上印有“七年”、“廿五年”等戳记。汉代遗物有夹云母红陶釜、泥质灰陶罐、盆、甑(zèng)、泥质红陶炉,以及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当和“千秋万岁”、“大乐昌富”的文字瓦当,部分瓦还作有花边。
  村东发现古墓群遗址,墓地高出附近地面1米余,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表暴露有较多绳纹砖碎块。20世纪60年代平整土地时,曾暴露数十座砖室墓,多数有二个或三个墓室,有的有侧室。出土有泥质灰陶壶、罐、灯、仓、楼、盒、耳环和猪、狗、鸡动物俑,以及铜镜、铜熏炉、漆盒、漆耳杯、五铢钱等近百件随葬品。墓地内还出土石阙残块两件、石羊一件。1973年又发现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墓。
  鲜于璜,渔阳郡人,历任阆中、度辽右部司马、安边节使等职,因抵御乌桓骚扰有功,东汉永安初年升任雁门太守,逝于东汉延光四年(125年),归葬故里。原有封土已平,为一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旁有两个侧室,全长14.77米,宽3.6米。墓室近方形,穹窿顶,墓底铺砖三层、四层不等。出土铜、玉、陶、石等各类文物70余件,较重要的有玉、铜镜、镂孔熏炉、褐釉瓷罐、陶仓模型、石盒等。墓前出土《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一通,圭首,通高2.42米,宽0.82米,碑阳碑阴共镌刻827字,字体端庄雄健,在汉隶中独树一帜。
  2006年,天津考古工作者对兰城遗址进行大面积挖掘,在一条长2500米、宽70米勘测区域内,第一次发现考古文献上没有记载的“填沙葬”、“曲肢葬”;发现汉代一座完整的窑址:据专家分析,此窑应是烧制生活器皿、建筑材料的。出土的两块较完整的卷云纹瓦当,见证烧制技术已相当先进;另一座保存完整的窑是唐代所建;还发现汉代一条车道,三组车辙的痕迹依稀可辨,每组车辙宽1.2米,深入路面0.3米左右。专家鉴定,这正是古代木轮车常年碾轧留下的痕迹。判断负重大车往来频繁所致。进一步佐证了兰城曾是一个繁华的古代商贸聚落的判断。
  第五节 鲜于璜碑见证鲜于世家
  著名的鲜于璜碑出土于兰城村,现在已成为天津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立。从碑中略可了解此家族的历史。碑文称,鲜于璜是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仕途的,一直升任到雁门太守。察举是一种官员推举制度,在汉高祖和汉文帝时为滥觞阶段,武帝时强化推行,东汉光武时继续。汉和帝时规定:“缘边郡(人)口四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碑文记鲜于璜前的第四代已是郡孝廉,知道这个家族在西汉时就进入了仕途行列。在鲜于璜前后六世的九名官员中,有五名是通过察举进入仕途的。鲜于璜三个孙子无官职,当时郡国孝廉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上,其孙可能还不够年龄。但是还有一个条件,家族要在当地有较长的居住历史,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从兰城遗址、墓地规模和出土文物考证,都符合这些条件。
  鲜于璜家族在兰城绵延400年以上,直到汉魏之际。考古发现汉代晚期的钱币“董卓小五铢”和压印有波浪纹的板瓦,《姓氏急就篇》云:“鲜于氏,后汉鲜于妄人,鲜于辅、哀、银”,这几位都是汉魏之际渔阳(武清古称泉州、雍奴,隶属渔阳郡)鲜于氏代表人物。《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记:渔阳鲜于辅、鲜于银率州兵胡汉数万人大破公孙瓒。公元199年,鲜于辅听从同郡人田豫的建议,归附曹操,被授命为度辽将军,封都亭侯,督幽州六部,成为一方掌握重兵的统帅。公元205年,率兵与乌桓作战;公元220年“魏文帝践祚,拜虎牙将军。”鲜于辅离开故里去洛阳,兰城遗址的下限也正和此时接近。汉代以后鲜于氏家族的成员还常见于史籍,《北齐书·鲜于世荣传》记,“鲜于世荣,渔阳人也。父实业,怀朔镇将,武平初年,赠仪同三司、大将军、太子太傅。”今天兰城村“于”姓家族相传是鲜于氏的后代。
  第六节 旧县——唐代武清县城遗址
  武清旧县故城,在今泗村店镇旧县村,城址现为一高出近地面3米多的高地,呈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200米,城垣破坏严重,仅存东南角200多米一段夯土墙,残高3.5米,厚度不明,每层厚5厘米~11厘米不等,其他地方已被泛滥的洪水冲塌殆尽。城址全被民房覆盖,地下文化层厚处近2米,包含遗物有唐代青瓷碗、三彩罐残片、辽代沟纹砖等,尤以元代遗物居多,有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等各个窑系瓷片。还出土四口明代铁钟。
  渔阳郡治也曾驻此。附近的窑上村,判断是当年建城时烧砖的窑地,后形成聚落。据考古发现:旧县城址因遭河水冲刷,破坏严重。城址附近有两座颇具规模的唐代寺庙遗址。
  旧县村东南面有寺台子遗址,为一方形土台,高出四周平地1米多。面积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地面大量筒瓦、板瓦、残砖和各种陶瓷片。采集唐代遗物有泥质灰陶盆、罐口沿、素面筒瓦、莲花纹瓦当和三彩瓷枕残片等;辽代遗物有沟纹砖、兽面纹瓦当和白瓷碗。
  旧县村西有天齐庙※遗址,面积约3600平方米,现为一高出四周地面近2米的土台,地面散布有大量唐代青瓷、三彩残片。元代磁州窑、钧窑瓷片。遗址有乾隆九年(1744年)石碑一通,方首,通高2米,宽0.8米,楷书,记述唐始建,元至元五年(1268年)重修,乾隆年间再次重修天齐庙的经过。
  史料载,唐代天宝元年以前,邱古庄是雍奴县城,天宝元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后,朝廷拨帑银建武清县新城,于是从邱古庄向南迁移4公里建新城。同年渔阳郡治也迁到这座新城。城门上方镌刻“渔阳郡”三个大字。
  新县城里,除衙署外,有学堂、义仓、庙宇。光绪七年《武清县志》云:“武清县(指旧县)旧有庙尤为雄丽”,这座庙是指“天齐庙※”,据考,唐天宝元年更名武清前后所建,毁于战火。“尽为灰烬,视者痛心”。元至元五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富足,由“银青光禄大夫宣抚使”提议重建天齐庙,其夫人张氏慨然资助,本邑百姓义捐。新建的天齐庙比唐代的大几倍。“圣帝大殿居其中;佑圣真君殿居其东,灵王殿于其西,圣母殿、及寝殿于其西,北环以诸廊亭阁……”天齐庙建筑群在当年来说,堪称武清县庙宇之最。远远望去,黄瓦朱墙,古木参天,主殿供奉东岳大帝神像,重檐八角,斗拱彩绘,华丽庄严。天齐庙旁,矗立东岳行宫碑一通。碑阴刻有建碑人名:武清县达鲁花赤阿昔,武清县尹张德英;主簿耿安祖;元帅李柏松;前任县尹李瑞等。
  这里既是地方官吏举行庆典的地方,也是当地百姓举办庙会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旧县城里举办盛大的庙会。各地善男信女云集庙堂,晨钟暮鼓声传数里,香烟缭绕飘至天际。附近村庄的百姓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皆着新装,赶庙会,堵街填巷,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其间,各地的巨商大贾,漕运大户,各行各业的商贩,来此交易。粮米、农具、牛羊、骡马、药材、布匹、绸缎、茶、糖及日用百物,应有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最让人开心的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式的、卖艺的……展示了金、元时期的武清社会风貌。直到元末明初,为避水患,武清县治所迁到今城关镇。原来的县城称旧县村。
  考古发现旧县村东代庄遗址,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出土辽(宋)、元时期的“政和通宝”钱币和龙泉窑碗等;旧县村南发现南园子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采集到元代砖瓦、泥质灰陶罐。由此可见,辽金时代旧县周围,已有几个大的村落存在,后来因遭水患而迁徙。
  封禅,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隆重礼典。“封”为祭天;“禅”(shàn音善)为祭地。帝王在泰山上筑土为祭天,报天之功(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之地功(禅)。据传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有72个皇帝,尤以秦始皇、汉武帝最为隆重。泰山神最终成为东岳大帝,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泰山神被尊称为“泰山府君”,执掌人世臣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厚薄之事,地狱各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权限极大,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拜。唐玄宗封其为天齐王,意为功与天齐。宋真宗封其为仁圣天齐王,后又加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成为东岳大帝。所以他的祀庙称东岳庙、天齐庙。
  第七节 先有里仁街后有城关镇
  武清城关,据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明洪武初(1368年)避水患,迁县治所于西八里元卫帅府镇抚衙,即今治也(今武清城关)。缘何要迁到这里来呢?考察起来有五个原因:
  其一,这里有条“里仁街”,是汉代形成的聚落。里者,指民之所居,汉、魏时期,25户一里;唐代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仁者,爱人。泛指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里仁,指风俗淳美的乡里居住着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足见这里的儒学文化底蕴深厚,是个文明的村落。故里仁街是新县治所的首选之地。
  其二,里仁街及其附近的村落地势高隆,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亦农亦牧,林果兼收,百姓殷实。如汉代出现的张桐营、唐代繁盛的大桃园;辽金兴旺的东马坊,表明这是个富庶之区。
  其三,萧太后运粮河经此,城东、城西均有运粮河故道。这里的水草丰盈,树木繁茂,气候宜人。元顺帝时,曾在附近的柳林屯建一座行宫,武清县治所未迁之前,此处已出现了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即建城后的西郊花柳);这是县治所迁此的第三个原因。
  其四,县治所迁址之前,除里仁街外,有辽代韩昌府遗址,元代武清卫帅府,镇抚衙门、家庙等,此处已成了元代地方政府驻地及军事要地。县城迁来后不必大兴土木,增加百姓的负担。
  其五,在县境内,城关的位置就东西来讲,受运河的影响,比较偏西;就南北而言,又比较居中,交通便利,进京大道畅通。
  综上所述,武清县城从旧县迁到城关镇是最佳的选择。
  武清县城建设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陈希文始建土城。城周长1919丈、高2.2丈、下厚2.5丈、上厚1.5丈。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驻守武清的霸州兵备副使杨大章,以城垣内多旷地,截去东、北两面土城,垒起女儿墙(城墙垛)。城周长1570丈,高2.7丈,下厚2.15丈,上厚1.05丈。开三门,各建城楼,东曰:翠环沧海;西曰:秀拥太行;南曰:路近瀛州。北无门,在城墙上建镇雍楼,上悬四个大字“封联蓟阙”。
  明隆庆三年(1569年),巡抚都御史刘英节、总督军务兵部侍郎谭纶,委参将姚龙,知县段云鸿、张鹏相继将土城垣甃以砖,(用砖包上)。城周长1470丈,高3丈、宽1丈。门各有楼,楼各有署名。东曰:辽海扬波;西曰:太行献秀;南曰:控引畿辅;北曰:拱翼神京。独不启北门。清康熙七年大水,角楼尽圮,城墙间断冲塌倾颓。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朝廷户部拨帑银重修武清县城。仍开启三门,东曰:溯涧;西曰:景岗;南曰:定澄。三门各建城楼。北无门,在城墙上建镇雍楼并筑北极台于其上。道光七年知县刘体仁捐修城西北面,咸丰三年(1853年),知县胡启文捐修东北城角,光绪七年(1881年)、民国五年(1916年)都进行过大规模维修。“京畿诸城,独武清称壮”。使这座经历600年沧桑的武清县城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
  武清县城的防卫:明清时代,城内设武清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一员。
  古城民风淳厚,百姓祈求过太平日子,但不畏强暴。明正德五年(1510年),武清、霸县农民不堪忍受皇亲国戚大量兼并土地,爆发了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义军在武清县城东八里庄与明军作战,打死参政王杲,歼灭都御史宁杲的军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掠夺和破坏,民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各村义和团、红灯照,踊跃参加了攻打落垡火车站八国联军的战斗,参加攻打廊坊火车站;著名的大师兄闹衙门就发生在武清县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古城百姓都与日寇、汉奸、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至今仍流传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武清县城的教育:明万历二年从旧县迁县学“明伦堂”,建于城内西北部,东建聚奎楼,高五丈许。后建启圣殿、乡贤祠;清康熙三十八年,本邑人、山东巡抚李炜捐资重修朝拜孔子的文庙:大成殿三间、尊经阁、明伦堂及戟门、泮池等。康熙二十一年皇帝颁发御书:“万事之表”匾额;雍正三年,皇帝颁发御书“”生民未有“匾额;乾隆三年,皇上特颁御书:“与天地参”匾额。
  乾隆年间,重修、扩建大成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戟门三间;泮桥三瓮;棂星门三间;崇圣祠三间;明宦祠三间;乡贤祠三间;明伦堂五间;进德、修业斋各五间;聚奎楼一座;尊经阁五间;魁星楼一座;忠义祠三间;教育衙署一所;训导衙署一所;敬一亭三间;射圃亭一所。
  帝王驾临武清城:康熙七年,卢沟河发大水,夺凤河河道直冲到武清城下,平地水深丈许,三门俱堵,水入城不能泄。东城楼塌坠。第二年六月,康熙皇帝驾临武清城进东门,诏见知县曹际飞,问民疾苦,当日,在衙门用膳;十月,再次来县城视察,晓喻百姓:免除当年人丁、地产税赋。发放赈济粮米1000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圣祖视察永定河水情,回京途经武清县城,驻跸许庄行宫。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皇帝御驾武清观察河道、堤坝,看到民风朴茂,乡民在田里辛勤劳作,县衙内秩序井然,夸赞知县勤勉爱民。题《春日郊行地方官》诗六首。当日驾临邱家庄(今邱古庄),召见曾任山东巡抚的老臣李炜。李炜布衣率全家跪拜迎驾,奉上武清特产杨村糕干、桃园烧酒、城关豆腐丝招待皇上。康熙帝龙颜大悦,为桃园酒题了一幅对联:“不饮桃园酒,枉来武清城”。
  第八节 齐庄——北魏时期的村落遗址
  泗村店镇所辖的齐庄,汉代形成聚落,北魏时期已发展成较大的村落。隋唐时期清泉河(亦称桑干河、凤河)经此,这里是个大码头。金代开通天津河,这里已是重要的粮食及商品的集散地。
  2006年春天,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业考古队伍,在京津高速公路奠基施工中,发现了9处古代遗址,对高村乡兰城遗址和泗村店镇齐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位于齐庄西北的齐庄遗址发现:灰坑100个,墓葬8座,水井6眼,时间涵盖汉、唐至金、元时期。出土的各类陶瓷器、铁器、铜器、骨器、蚌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及标本5000余件。
  其中发现两座北朝时期墓葬遗存,从墓葬出土层位、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判断,属于典型的北魏时期墓葬。在墓志砖上刻有“大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年)……仓州重合人……赵……”全文三行23个字,记载了墓主人下葬的年代、籍贯和姓名。北齐纪年墓葬的发现,在天津地区尚属首次,为建立天津地区北朝时期考古遗存的考古学年代标尺,提供了极为精确的考古学材料。
  第九节 里老村——全县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高村乡里老村出土砖室墓一座。经天津市考古部门对一块方形墓志鉴定,为辽代墓志。墓志长51厘米、宽51厘米、高11厘米。墓志铭为楷书字体,共计五百字左右。四周有阴刻线条纹饰,因其常年在地下,腐蚀严重,部分字已剥落不清,通过专家辨认,知道墓主人是一位赵氏夫人。志文记载:这位赵氏夫人临终前,“非疹非疾,若醉若眠”,于“应历(辽代耶律璟年号)九年,岁在已未(959年)大吕之月(阴历十二月)二十七日,终于燕京铜马坊之私邸。享年九十有三,至十四年(964年),岁在甲子应钟月(契丹历)一日,皈(归)葬于武清县袭礼乡李罗村之故里也”。从碑文可知,这位女寿星赵氏夫人于公元959年无疾而终。五年后的964年,才迁葬到武清县袭礼乡李罗村。墓志当在迁葬后所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碑文还记载,赵氏夫人的父亲赵衮曾任“幽州武清县令”,赵氏夫人是县令的长女。她年轻时“姿容婉丽,旨趣幽闲,亮洽坤仪,仁从天降”。“言唯柔顺,志切谦恭”。“幼门四德,长备三从”。她嫁到张家后,生二子二女,长子张东周,曾任“朝请大夫检校尚书刑部郎中行幽都府武清县令柱国赐紫金鱼袋”。赵氏夫人有六个孙子,长孙叫张澶守,曾任“濡州缙山县主簿”。次孙张唯叙,曾任“摄义武军节度推官”。墓碑的碑文是次孙所撰写。可见里老村在辽代是个很有名气的村落。从碑文还可知,赵衮县令的祖上可上溯到汉朝王莽新政时期(公元9年~23年),为“赵襄子之苗裔也”。这样,里老村的历史又向前推移了九百多年。在西汉就已成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宋辽对峙,南北阻隔,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还给千万个家庭造成骨肉分离,难得团聚。里老村赵氏一家本来住在燕京的铜马坊,而长子在真定府(宋辖),长女、次子和次女在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长孙在濡州缙山县(今北京延庆县、辽辖),次孙在定州(宋辖);丈夫曾随长子在定州,死后难返故里,暂葬在元氏县,一家人始终不得团聚。
  因该村由李、罗两姓立村,民国初年,罗姓迁出,剩下李姓大户,便称李老村,后讹传为今名。
  第十节 蒙村城的兴衰
  蒙村,原属双树乡,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村西临北运河东岸。辽、金时期出现聚落,元代为蒙古族人集中居住的村落,得名蒙村。明朝嘉靖年间(约1528年~1535年),村中建起一座城堡式的庄园,当地人习惯称蒙村城。
  蒙村缘何建城堡呢?这得从朝廷御史赵文华胞弟赵文轩迁此定居说起。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全国土地兼并严重。赵文华凭借他义父——大奸臣严嵩的权势,为弟弟赵文轩霸占蒙村附近良田百顷,于蒙村筑起城堡式的庄园。
  据口碑相传,城堡滨河,东西长300丈,南北宽150丈,开四门,西门通武清县城,北门通香河县城,东门通宝坻县城,南门通蔡村驿站。城堡东北角建龙王庙一座;东南角建冰雹庙、药王庙各一座。运河岸边设一个大摆渡口,被赵家霸占。由于城堡高大威严,能与武清县城、河西务城媲美,故人们称蒙村城。
  运河漕运的繁兴,带动了蒙村城的繁荣。以大摆渡口为中心,设粮食、货物交易市场。城内店铺林立,百物云屯,河中舟楫聚泊,日夜不绝。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赵家败落,相继又经两次大地震,城堡倾圮、房倒屋塌过半,商贾和百姓纷纷逃离。清初运河两次决口,水漫蒙村城,漕运被阻,城堡被洪水浸泡月余。水退后,变成一片废墟,赵氏后人逃回浙江老家。
  后来当地人不再提起蒙村有城的事,认为赵家建城堡破坏了蒙村的风水,恨不得它早日倒塌;赵御史的弟弟赵文轩横行乡里,周围十几个村都成了他家的佃户村。府、县衙署官员都惧他三分。相传,他家坟茔占地八亩,当地有“平了八亩坟,垫起八亩坑”之说,其意是他家搜刮地皮之深。据说,每年中秋节、春节,赵家都要杀猪宰羊,漕船运来“山货”、“广货”、“洋货”,大摆宴席,家族百余口人凑在一起,一连几天通宵达旦吃喝玩乐。村里一些穷苦百姓到他家借粮、讨饭,他家却放出恶狗伤人,百姓恨之入骨。
  天怨人怒,赵家祸不单行。朝廷大奸臣严嵩被告发,皇帝革了他的职,随后严嵩义子赵文华也获罪被革,其弟赵文轩受株连全家被抄。村里百姓出于对奸臣恶霸的憎恨,才不愿提起“蒙村城”的往事,久而久之,蒙村城被人们遗忘了。
  (见第十一章附录六22条)
  第十一节 太子务与黄花店
  太子务,属泗村店镇所辖,位于镇驻地南5公里,泗村店大洼的西南部。北魏时期出现聚落,辽代村西为萧太后运粮河,村中开设船坞,始称船坞村。
  契丹·会同年间(约938年~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囚禁违犯宫规的皇后嫔妃,在船坞村南十几里的洼淀中建起一座玉皇阁,因未用木梁,俗称无梁阁※。原为四层建筑,阁后墙上刻有福、寿、康、宁四个大字,每字一层。朝廷将违犯宫规的皇后嫔妃囚禁在这里,官府称“省抑宫”,百姓称皇后殿。为了皇后嫔妃的安全,朝廷曾派1000名契丹兵看守。此后围绕宫殿形成村落,得名皇后殿。又因宫殿坐落在开满黄花的洼淀之中,亦称黄花淀。后黄花淀发展成集市,出现很多商家店铺,便改称黄花店了。
  其中一位皇后被囚禁在省抑宫后,留在京城中的小太子想念母后,经大臣请示父皇,恩准探视。大臣便带着太子乘船经运粮河南下,到船坞村天已黑了,大臣们带太子隐姓埋名住在一座庙里,第二天便乘船朝黄花店方向去了,后来村里人才知道住在村里的孩子是探望皇后的太子,便将村名改称太子(坞)务了。
  元代至元四年六月,元世祖忽必烈的婶母不答失里犯了宫规,被囚禁在省抑宫。此后屡迁违犯宫规的皇后于此。太子务在元代因运粮河漕运繁忙,村落扩大,建造船厂、龙泉寺。并为释放出省抑宫的皇后嫔妃建一座宫殿。宫殿前垫起数丈高的土台,供皇后嫔妃游乐。当地人称凤凰台,传说落过凤凰。明清两朝,凤凰台为武清六景之一。清乾隆年间,太子务立集市(每旬五日、十日),每年正月初八举办龙泉寺庙会。每年阳春三月,青苔叠翠,云雾茫茫,鸟语花香,风光迤逦。远近的达官贵戚、文人墨客争相登台眺望,饱览运河及洼淀中秀丽的风光。留下赞美的诗句:
  邑南半舍古遗台,闻到当年有凤来,
  仰止若山临梵宇,高登如阜进僧斋,
  城边芳草随时长,路侧幽花逐景开,
  劳筑不知谁创始,一游一豫一抒怀。
  ……
  凤凰台接凤凰城,台上春光晼晚生
  ……
  惟有年年三月暮,载将斗酒听林莺。
  第十二节 河西务——京东第一镇
  河西务,位于天津北京中间,距北京60公里、杨村30公里。京杭大运河西岸。汉代出现聚落,号称瀛西;辽金时期运河经此始称河西坞,并筑土城与宋军对峙。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此地设务关,故名河西务。后发展成集镇。至元十三年(1276年)漷州治所从漷阴县迁到河西务。(州治所相当于今天的地区专署),辖香河、武清两县。朝廷设水陆驿站,河西务属“极冲要”※的地位,并领蔡村、杨村、桃花口(北辰)三驿,故称“津门首驿”。
  同年,设置营田提举司(管理屯田的衙署)。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朝廷在大都城里设漕运内司,在河西务设外司,领接海道运粮(船)事。建十四仓,为元大都(今北京)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元朝诗人傅若金①有“驿路②通畿甸,敖仓③俯漕河”的诗句。《元史·百官志》载:河西务十四仓,曰:
  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共有库房2600多间,面积50万平方米。各仓库区皆设七品衔的“监支纳”、副七品“大使”和正八品的副使等官员,以及大量文吏、会计、卫兵等加以管理和守卫。
  近年考古发现,十四仓遗址有成排的建筑基址和下水道等遗迹,遗址东南部称“南海子”的地方,是当年运河港汊的停船处,尚残存码头等遗迹,如今附近的公路下还压有一艘沉船。历年这里出土大量文物,包括沟纹砖、素面筒瓦等建筑材料,陶瓷器、铜镜、石砚等生活用品。有数量较多的铜权、铁权,权上铸有“黄甫”、“西京”等铭文,具有漕运文物的特征。瓷器包括定州、磁州、钧州、龙泉等各个窑系,有碗、碟、罐、盏、盆、香炉等器皿和狮、狗、小人等工艺品,其中不乏精品,如磁州窑“春、夏、秋、冬”四季瓶、龙凤罐、泉州窑影青香炉等。
  明代罢海运兴漕运,大运河成了明王朝的生命线。朝廷在河西务设钞关,来往货船在此榷税,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隆庆六年(1572年)筑砖城,设运使司、巡检司、户部分司共十三个衙门。明代文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写道:“河西务,漕运之咽喉也……两岸旅店喧阗,货殖充轫,商民攒集,舟航辐辏。每值夏秋,粮艘沽舶,昼夜往来,此“京东第一镇也”。隆庆六年(1572年),武清知县李贲为河西务新城题诗道:
  铁瓮新城十万家,闾阎旧俗竞繁华。……
  税榷五材充国计,商通四海足生涯。
  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京杭大运河已成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也是通向世界的黄金水道。东南亚诸国向大清王朝进贡,日本、俄罗斯及西亚一些国家同清政府通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派传教士到中国传教。16世纪初,荷兰使节访华,沿运河至河西务,拜见地方官员,互赠礼物,在《荷使出访中国记》中,把河西务介绍到国外。本国和外国商船将大批“广货”、“川货”、“洋货”运进京城或沿途销售,河西务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富有民族风味的“嗄吱合”、“金家果子饼”、“金边儿扣焖”为当地名特小吃。“潞水帆樯”为漕运一景。
  清光绪七年(1881年)《武清县志》载:河西务:临运河,距县城30里,共204户;铺户170户,粮地11顷、庙宇7座、街道2条、井22口、学堂6处,集市,2、4、6、9日。
  新中国成立后,河西务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以京津公路为中轴,两侧建起仿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建起“津门首驿”石碑及高大的牌楼。2000年,开辟三条商业街和两处集贸市场,股份制企业23家,以地毯、毛纺、羊毛衫、制鞋模具、工艺品为主;个体经商户943家,从业人员2300余人。农业生产以种植蔬菜为主,每年向京津两大城市供应新鲜蔬菜7000万公斤;索庄萝卜驰名京津及港澳地区。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有中小学12所,国办高中一所,以镇医院为中心的全镇医疗网络已经形成。
  第十三节 王庆坨——历史文化名镇
  王庆坨为县南巨镇,古时处于雍奴泽薮之中,舟楫辐辏,四通八达,时以渔业繁盛,习称水国富乡。帝王水巡,时至其地,故为一方之重镇。后来沧海变田,故乘车马而代樯橹。其地东接天津,西通保定,南达冀中平原,北望京城,向为通津大道;各种物资运转之枢纽。更加农产富庶,民性勤劳,人文荟萃,风情和善,多士济济,百业繁荣,人多户众,冠于全县。考村之历史,约有千年,而有文字可考之。辽金时代已出现聚落,明初永乐二年(1404年),迁江南大姓充实畿辅,大批移民北上,来此定居。至明代后期则颇具规模。《武清县志》于明万历年间首撰,对该村即有记述,而后《大清一统志》、《顺天府志》和《中国地名大辞典》中都有记载。而村内各姓族谱,则分别有确凿的材料可供稽考。均表明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一 观音阁(文昌阁)
  观音阁,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系本镇曹化淳,时任朝廷司礼监捐资独建。规模宏大,壮丽辉煌,院落三进,布局齐备。前殿祀玄帝,中阁祀观音,后殿祀圣母七尊。前殿左为火神殿,右为灵宫殿,东为耳室,绘劝戒像。阁之左右,分列静室、库厨,共三十九间。周围筑墙,门内旗杆有二,左钟楼,右鼓楼,前戏楼,后小桥,东部凿井一眼。庙内立丰碑二通,为寺主曹化淳撰文,叙其建筑原委,二碑额分别为“玄帝碑记”、“观音碑记”。复铸铁鼎一座,为焚香祭祖之用。据父老云,修建时由周遇吉监造,因周遇吉和黄德功二人都是曹化淳任大司礼时,由军队中提拔起来的著名将领。
  阁之西侧,另辟花园一区,内有假山流泉,水木清华。寺主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乞假长归,告休家居,休憩于此,于康熙元年(1662年)逝世。殁后葬于花园,有衣冠冢。
  该阁历经二百年而破败,至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寺主七世嫡孙曹寿昌率众重修,把原前殿、中阁并筑为一楼,楼分二层,雕梁画栋,甚是华丽。二层楼上梁木绘彩蝶百只飞舞,栩栩如生,为名匠曹祯所绘。楼上层祀观音铜像一尊,为明代所铸。像下莲座花瓣上刻信士弟子姓名,该像铸造颇精,楼下层祀文昌帝君,遂改名为文昌阁。阁后仍建圣母殿三间,阁前仍立原碑及铁鼎。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曹蔼臣、张仲鸿等募资扩建高级小学,即将该处辟为校舍。此阁在明清时为王庆坨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物。楼上外跨长廊,登楼远望,近郊远郭,尽收眼底。不仅为王庆坨名胜之首区,也是本县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物之一,可惜于十年动乱间被毁。(见黑白图插页23页①)
  二 明崇祯帝御书
  曹化淳于明天启年间,受奸臣魏忠贤迫害,先谪居辇下,复禁锢留都(今南京)达七年之久。及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后立予召回,擢任司礼,甚得信任。帝赐御书三宗:
  1、御书扇一柄,佩有香玉扇坠。后为沧州甥女(纪晓岚之外祖母)索去。有曹化淳手书《赐御书扇》诗为证。
  2、“御印——公清直亮”匾额一方,长约6米,高约1米,四周花纹镶边,朱红地,描黑漆字。前二字,正中上方立书,字径一尺;后四字横书,字径二尺,字体俊秀,原存曹氏宗祠内。
  3、“振缨※千仞罔※,濯※足万里流”行书条幅墨迹一轴。
  此外,御赐宋代名画家赵千里绘的《海天旭日图》,青绿金碧山水;及赵孟頫书《海赋》,书画合璧卷一轴。复赐宋制断纹“韵磐”古琴一张。有曹化淳手书《赐画》、《赐琴》诗为证。以上二物,于1957年由曹化淳后代曹洁如经郭沫若之介绍,分别赠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文化部特发表扬函。另赐明代宣德鎏金方鼎一座(现留存曹洁如处),还赐“尽志宏猷”篆文图书一方,现已无存。
  三 清康熙帝御书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康熙帝巡视水情,驻跸王庆坨,宿于曹化淳故居之“燕居”书舍。曹传(化淳侄孙)以曹化淳被诬事奏请昭雪,帝命史臣明辨,并谕祭其墓(即观音阁西花园之衣冠冢)。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三月,康熙帝再至王庆坨,驻跸于曹传之书室“近野轩”,再次谕祭曹化淳之墓,并赐对联一副:
  祖德渊源,珠树云矞(yu)※,佑其子孙获福;
  皇恩累及,琼浆玉罍(léi)※,滴来草木生香。
  对联悬于曹氏宗祠内。曹传以布衣诏对,皇帝喜之,特书“存敬堂”匾额赐之。《近野轩诗存》有诗记此事。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二月,皇帝春巡至赵北口,曹传率子迎驾。帝询水旱问民疾苦,问曹传曰:“族中子弟有中会者否?”又云:“乡间安得良师,尔归,择子弟能读书者,朕内廷令人教之。”皇帝回京后,曹传挑选曹涵(曹传之子)、曹康钟(曹传侄孙)等四人,去中南海万善殿读书。后曹涵、曹康钟于庚子、辛丑丙科分别连中文、武进士,曹涵授翰林院检讨,后升迁水利营田道;曹康钟授福建汀州中军游击,明威将军,武翼大夫。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曹传父子于密云县接驾,帝书“惠迪吉”三大字赐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帝驾崩,《近野轩诗存》有纪哀诗记其事,曹传与县之士绅集体哀奠。
  四 清乾隆帝御书碑
  乾隆皇帝水巡曾到王庆坨,后人在村南立石碑一通留念,村民呼其地为“龙亭子”,当初曾有华丽的碑亭。该碑早已破损,但还可看清,碑头刻蟠龙纹,碑额二字篆书“御制”,碑身游龙纹四镶边,内刻御题诗句,行草字体,字如掌大,潇洒有神。碑侧刻楷书,字体略小,叙说游幸始末,写明王庆坨地处“永定河注入大清河”处。该碑在日伪时期运到村内,置文昌阁北路侧,后来失却,不知去向。
  五 各族宗祠
  在旧社会,王庆坨村民家族繁复,至于较大者,如民谚所云“三曹、二张、一胡、半杨”。各姓大都有宗祠。它们虽是封建宗法的产物,但也保存许多文物,值得加以回顾。村中曹氏共有四宗,当初移居来此地,依居住位置分为中曹、南曹、北曹,尔后复有一宗为广曹,建宗祠者凡三宗。
  1、中曹氏宗祠。位于大街东首,坐北向南,前院东西侧库房各二间,重(chóng)门对联,木刻红地黑字:
  源远流长,族高谯(qiáo)国※;
  金章紫绶,望著雍阳。
  横批:俎(zǔ)豆※馨香。
  门心联为:雍阳世泽,谯郡家声。
  进重门环抱厦,上悬匾一方:“曹氏宗祠——东阁大学士昆罔书”。
  后院大殿五间,正中三间,上悬三匾,中间“霜露遐思”,左“乡贤”,右“节孝”,皆昆罔书。殿内供神橱七座,迎门抱柱对联为康熙帝赐曹化淳者。另有一副为:
  历襧(nǐ)祀蒸尝※,率由旧章,登斯堂莫忘敦宗睦族:
  合士农工商,无忝尔祖,勤本业即是子孝孙贤。
  此联为赐进士及第出身,翰林院修撰夏同龢(hé)书。正殿东偏一间,供亡者位次表,西偏一间,悬崇祯帝御书:“公清直亮”匾一方。正殿东西侧厢房各三间。
  该族明朝末叶以军功,褒封三代。四世一品大员,为一方望族。康熙时曹传以布衣身份被皇上召见,皇上两次驻跸他家,传为佳话。
  2、南曹氏宗祠。位于十字街北街,门东向,门内悬匾,黑地金字,“曹氏宗祠——张之万书”。迎大门为照壁,北有重门南向,进重门为抱厦,内悬一匾,“崇仁堂”为天津书法家华世奎书。院内正殿三间,内奉神橱,殿内正面抱柱上楹联一副,系成亲王书。正殿东西各耳室一间,其下东西配殿各三间。东殿陈列牌榜和匾额:“兄弟同榜举人”、“叔侄同榜进士”等多面。西殿悬挂先人遗像一轴:戴乌纱帽,穿明代蓝色官服,手执折扇,面有白须,该族在清代末叶,科甲很盛,人多户众,当时很有声名,今北京社科院副院长曹子西就是南曹的后裔。
  3、广曹氏宗祠。在大街鱼市以南,门南向,二重门。大殿三间,前有石碑一通,为本村丁拔贡所书,行草字体,很流畅。
  4、张氏宗祠。大街西北粮食市东侧,门南向,进大门,即重(chóng)门,其左右照壁上堆塑彩色狮子滚绣球,很是生动。进重门,院内四面回廊,饰以彩灯,上绘书画,既别致又华丽。北面大殿三间,上悬匾额,中为“垂裕后昆”,左为“千秋雨露”,右为“百代蒸尝”。殿内神橱上悬对联一副:
  万选硕人,千秋金鉴,历代家学渊源远;
  两铭雅化,百忍芳型,子孝孙贤书声高。
  为张际康撰文并书。该族人丁最多,是一大族。周恩来总理的同窗好友张轮远、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绪潭就是该族的后裔。
  5、杨氏宗祠。十字大街南行西折即达,大门东向,入大门,北有重门南向,门内抱厦,悬匾“进士”,棕地白字,院内植松柏数棵,大殿三间内奉神橱。
  6、李氏宗祠。在药王庙西侧,门东向,门洞内悬匾“李氏宗祠”,木本色地,蓝字草书。李长泰题。进内有重门南向,两侧墙壁,饰以砖雕,花纹精美,甚是考究。重门内正殿三间,神橱上悬冯国璋手书横幅“璇(xuán)宫瑶(yáo)果※”,镶嵌于镜框内(冯系民国初年大总统)。神橱左挂李长泰之父半身相片:穿清朝官服;右挂李长泰便装半身像(李长泰清末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汉阳总镇,北京步军统领,陆军第八师师长。张勋复辟时,段祺瑞在马厂誓师讨伐,即调动李长泰之部队)。正殿两旁东西配殿各三间,里边陈列万民旗、伞及匾额等。
  7、胡氏宗祠。在大街东南方,门南向,为一四合院,青砖瓦舍。
  8、靳氏宗祠。在龙王庙坑北街,道东侧,门向西开,门楣上方砖雕刻“靳氏宗祠”四个大字。进门后一列北房。
  9、各族公所、宗祠祀祖,每年春节及清明节开放。各族为议事兴建公所。南曹氏分大门、二门、三门各建公所一区(大门公所曾设族办“明德小学”,日伪时为新民会强占;二门公所为“承启堂”,三门公所为“承泽堂”)张氏公所在祠堂两侧。甄氏无宗祠,仅有公所一区,在大街之西,门北向,有南房数间。
  10、公馆。袁大化,字行南,安徽涡阳人,清光绪年间任直隶河道总督,后擢任新疆巡抚(他的侧室,晚年扶正,系王庆坨曹星福之次女,系由李长泰做媒),在王庆坨设公馆一处,位置在小街西路北,瓦舍十数间,设专人管理庄田。袁曾参与宣统皇帝复辟活动。他的坟茔在王庆坨村南五里。
  11、吃会和逛灯。各族都拥有一定的农田,名叫“祭田”供奉祖宗及料理族事之资。每年清明节聚众祭扫祖茔,然后召集族丁会餐,乡俗谓之“吃会”。但其中有少数族绅把持,中饱私囊,从中剥削。每年春节除夕之夜,宗祠开放,张灯结彩,烛火辉煌,族人持灯游观,很是欢快,乡俗谓之“逛灯”。
  六 学校之沿革
  王庆坨小学之前身为书院,而书院之本源为义塾。先是明崇祯年间,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曹化雨“建义塾以牖(yǒu)※颛(zhuān)※蒙,办了四十年,不倦”(事迹载《武清县志》)。至清康熙年间,曹化雨之孙曹传捐银三百两,复建义学,令远近之贫而无资者就学。雍正二年(1724年)又捐田三顷,扩建义学为庆成书院。乾隆四年(1739年),曹传之子曹涵复行增修,添置学田两顷。翌年申报顺天府学宪,钱文端为书“庆成书院”匾额。曹涵曾撰《庆成书院》序,当时武清知县吴翀(chōng)※到书院视察,特撰《庆成书院条约序》(此二文均存留可查),历百余年渐势衰。
  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士绅曹植桐首捐资置地。镇民协力,重建“萃文书院”,由武清县知事蔡寿臻撰《重建萃文书院》碑文。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兴学校,曹蔼臣、张仲鸿等大力募捐,由书院改立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张际康、张际庭昆仲首倡捐地及房舍,增建高等小学堂,县知事周登皋撰《武清县王庆坨镇公立高等小学校记》碑文。弦歌大振,文风蔚然。这在全县教育事业之发展史上,实居嚆矢※。以上碑文现皆可稽考。
  萃文书院及初等小学均在北校,三官庙坑南侧,高等小学建在南校,即文昌阁。后来把北校改办女子小学,这样镇内即有男、女两所小学,各有校歌。男校歌词是:
  雍南巨镇著声称,近临东淀遥接燕京。
  士娴礼教农勤南亩,炳耀文光仰六星。
  萃文发轫沾溉余风,黉(hóng)※序洋洋继诵声。
  果当仁毋多让,应使前贤畏后生。女校歌词是:
  千秋女范塑先型,曹昭续史伏女传经。
  无才是德谬说相承,谁向闺门问醉醒。
  欧化东迁如日之升,男女平权始说明。
  ……
  校训是“勤朴敏毅”。
  每年四月,召开校庆大会,演出文艺节目,以示庆祝。
  1932年小学生入学时,校办公室悬挂曹蔼臣、张仲鸿半身像(曹穿清朝官服,戴红缨帽,着蓝色补服。张穿便装戴眼镜,有细须)。校长是张曰辅,校董曹鲁勋,任课教师有张慕莘、曹子清、曹锡明、曹仰泉、曹轶群、崔启秀、张丕忠、曹献庭、武义安等。校内白天小学生上课,晚间夜校为平民教育,工农学习《平民千字课》,学校很有生气。原为七年制(高小三年),旋即改为六年制。学校在1934年开设中学班,教室在南校东院操场南头,招一个班。张振钊任国文教师,曹子清为英文教师,曹轶群为数学教师,从外地聘一位姚老师教化学,班长叫王志席,这是王庆坨首创中学之先河。
  学校有意义的活动如下:
  1、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庆祝孔子诞辰,召开大会,会场供孔子牌位,教师奏丝竹乐,然后行鞠躬礼。而校长却燃香烛行跪拜礼,而后唱赞歌,歌词是:
  泗水之精尼丘灵,博学而无所成名。
  风尘跋涉十四载,夫子从未有倦容。
  天生圣德在济世,岂若匏(páo)瓜系不食。
  天予夫子何其厚,布衣千载世其家。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
  孔子以后孰为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2、每年四月四日,举行儿童节庆祝会,学校师生围圈坐在操场上,分发糖果,即兴表演,或唱或舞。
  3、1933年冯玉祥抗日,在察(哈尔)以东作战,全校师生捐款慰问,一般每人捐五十枚铜元,但过些日子都退回了。后来才明白,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支持冯玉祥抗战,以致捐款送不到前线。
  4、1936年,双十二事件(西安事变)发生,师生很关心,教师也给学生讲解时事,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其人。后来和平解决,学校召开大会,鸣放鞭炮,表示庆祝,曹仰泉老师带领学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群情激愤。
  5、每逢国耻纪念日,如“五三”、“五七”、“五九”学校都集会宣讲,教育学生,勿忘国耻。
  除县立小学外,南曹家族还另办“明德小学”,收族中子弟免费入学,该校有校歌,六个年级齐设,有的班级设复式班,“七七”事变后停办。学校停办后,村内数位乡贤办起民塾。
  1、王猩酋 古朴独行,崇拜孔子,曾步行山东拜谒孔庙。有气节,擅书画,其书宗魏碑,不习颜柳,曾讲“柳专学颜,学成丑怪”。教读时,不专讲四书,教学生读《史记》,自有见地。生活俭朴,慕古返朴。院内种葫芦,果实嫩时,用竹刀切片煮食。引孔子语:“吾岂匏瓜也哉,丐能系而不食。”王先生力主匏瓜可食,表达自心的夙志,尽其秉高洁之风,不流于世俗如此。
  2、丁郁田 其堂兄弟八人,有六人中举人、秀才。有的居官广东监察御史,有的在萃文书院主讲。他善习隶书,精于钟鼎文,如今曹声远先生存其手书对联一副,钟鼎文写本一册。
  3、任树堂 在大街东首家中设学馆。
  4、张绪曾 在大街西首家中设学馆。
  5、曹用腾 在北大道家中设学馆,1937年冬,曹声远入其私垫读半年,读《论语》和古文。
  1938年春天,望族张家设族立小学,在该姓宗祠西院,一个初小复式班,一个高小复式班。教师有张慕莘、张丕忠、张绪芬等人。曹声远曾在该校读书半年,交学费二元。
  1938年夏天,日寇占据南校,所有学校停办。伪镇公所于原关帝庙前广场,修建学校一区,称为西校。1938年秋季开学,一、二年级各一个班,三、四和五、六年级两个复式班。校长是张振钊(拔贡),教师有赵溥仁、张慕莘、曹锡明、曹菊生、张鸿荫等。女生班在关帝庙后院上课,男女分班。
  1945年日寇投降后,南校又还归小学校。解放后,王庆坨划分六个街(解放、建设、光明、民主、胜利、团结),每个街各建一所小学校,西校改设为县立中学。
  七 水局
  镇民为了防范火灾,成立群众性救火组织,分别称东、南、西、北四路“保安水局”。各局都备有水轧机,配有水龙带、铁钩、水桶、灯笼等灭火物。每遇火灾发生,鸣锣集众,村民闻讯立即出动,在头人的指挥下,分工明确,抬机担水,奋力灭火。这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众组织,热心公益的人,自愿结合,一家有难,众人相助。如火灾被扑灭,即连打锣两响“当——当”,谓之“打倒锣”,救火群众即不再出动了。火灭灾止,当事者,跪拜叩谢。北路水局在小街,西路水局在菩萨庙,南路水局在胡氏宗祠。水局门上都镌刻“守望相助”字样。
  八 土山
  土山在村西北边缘,处于丁郁田的林园内。王庆坨周围空旷,莫说是山,连石头都难见到。为了点缀村景,美化自然环境,丁先生(名之棣,秀才)特筑土山一座。上下两层土台,下层较大,都近似圆柱形,系用泥土杂以草穰,层层叠起而成。下层正面,用砖砌一洞门,上书“韬明洞”三个大字,有梯道缘土台盘旋而上,梯道外层,植立木以加固。上一层台顶,有环形道可观村野近景,升至二层台顶,则可眺望远郊,一望空阔,使人有骋目脱笼之感。台顶置石板桌及木墩,供游人小憩,村民呼之为土山。土山东南脚下,有小屋一间,内奉神像,门旁挂一木牌,上书“王庆坨文明消遣处”。周围圈以篱笆,园门常开而无锁,门旁一小房,守园人居住,房侧一株合欢树,春天红花似锦,颇为可观。日伪时期,丁先生贫困,将园卖出。遂削平土山改种园田。
  土山又称其“望儿山”。丁先生有子丁鸿飞,自幼教读甚严,后出外谋职,久久不归,渐渐音信渺然,先生甚为忧虑。最伤脑筋者却是一桩婚事,丁鸿飞已订婚,女方为本镇王伟堂之女,媒人为王猩酋。丁家儿子不归,旷日持久,王家屡催办婚事,可两家都是读书人家,囿于旧礼,都不肯道出退婚,王伟堂左右为难,如坐针毡。丁家为了逃避窘境,万不得已采取了一个滑稽下策,乃诡称儿子身亡,门前挂起丧白(白纸一束,上刻纸钱,为丧事标志,俗称“吊钱纸”)。最后,女方家体察丁家的难处,不得已退了婚事。女方后嫁与张振钊,而丁鸿飞终杳如黄鹤。故丁先生修土山借以排遣思子的愁怀,但也可能是旁人附会其事,这是坨镇中一段辛酸的旧话。有无聊者,竟拟出一则故事回目,谓之“王猩酋假挂吊钱纸,丁八爷大修望儿山。”
  九碑刻
  从明、清至民国初年,全村树立碑碣约二十通,其碑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风貌,也表达昔时人文情理。虽然过客匆匆,但鸿爪雪痕,亦可供史者之参考。各碑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立玄帝庙碑
  2、立观音阁碑
  二碑均为明崇祯四年(1631年)夏日立,碑头皆是蟠龙纹;碑额篆书分别是“玄帝碑记”、“观音碑记”,碑身游龙纹四镶边,碑文曹化淳撰,字迹工整清晰。碑座下伏赑屃,庞然高大。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3、曹氏先茔碑七通(现仅存四通)
  (1)皇明处士曹公府君之墓碑
  碑阴刻:始祖讳云,孙氏;讳俊,卢氏;讳温,张氏;讳信,王杨氏。
  碑头刻祥云纹,碑额篆字。现已无存。
  (2)皇明“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道总府君之墓碑”碑额篆字,碑头刻蟠龙纹。现已无存。
  (3)皇明诰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敖公府君之墓碑。碑额篆字:“厚积宏发”,碑头刻蟠龙纹,碑形完整,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4)皇明诰赠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厚渠曹公神道碑。吏部尚书李日宣撰文,碑额篆字:“继善启祥”,后一行楷书“赠翁厚渠府君配杨夫人佳城”,碑头刻蟠龙纹,碑形完整,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碑前原有石刻五供一桌,现已无存。
  (5)皇明处士曹公万章府君之墓碑。碑头刻祥云纹,现已无存。
  (6)皇明诰授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化春翁府君之墓碑。碑额篆字已模糊不可辨,碑头刻蟠龙纹,碑身已断为两截,卧于曹氏祖茔,亟待抢救。
  (7)皇明诰授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次渠曹公神道碑。
  朝廷起居记注官、文华殿书林智撰文,碑额篆书“兰琦输勤”,提督京营戎政襄城李国祯书。碑头刻蟠龙纹。碑形完整,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以上诸碑,为明崇祯九至十七年间(1636年—1644年)所立,清雍正甲寅年(1734年)重立。
  4、曹化淳衣冠冢碑
  碑文剥落不清,碑头蟠龙纹,碑前石供桌一个,清康熙年间立,现已无存。
  5、曹氏祖茔东北侧墓地有石碣二具。长方体石柱,高五尺,无刻纹。一具正面刻大字“皇清处士曹公允烈府君之墓”,另一具文字已佚,现均无存。
  6、乾隆帝御书碑(见本文第四款)
  7、重建萃文书院碑清光绪九年(1883年)立,武清知县蔡寿臻撰文,原碑在小学北校,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8、广曹氏宗祠内有碑一通,本镇丁拔贡所书,现已无存。
  9、曹孝女碑铭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立。翰林院庶吉士陈应禧撰文,深青色块石雕就,原在村西南孝女墓地,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10、王庆坨镇公立高小学校碑记原嵌于小学南校大门内走廊北侧,民国十年(1921年)立。原武清县知事周登皋撰文,曹悦民书写,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11、赵母马宜人墓志铭白石雕就,民国十五年(1926年)立,清末学部尚书严修撰文并书,原在村东赵氏墓地,现存王庆坨公墓小碑林。
  以上这些碑碣,从某一侧面展现了王庆坨的人文历史,但已大部被破坏,现仅存十通,其中九通集中保存在镇公墓小碑林。其间依赖曹氏后人曹秉璋(洁如)先生竭力奔走,先后上书天津市、武清县政府,取得领导重视,又蒙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才使仅存之文物,得以汇集保存,此乃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一桩盛事。
  另外,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曹涵曾刻印《珍砚堂墨刻》帖四卷,现刻石已遭破坏,但旧拓尚存,其中楷书行草,字体流畅,诚为可观,是故并述之。
  十 庙宇
  王庆坨的庙宇,主要有以下十几座:
  1、药王庙 在村之偏东部,始建于明朝,大门南向,门外东侧立旗杆一根,高约三丈。门上横匾,蓝地金字:“药王庙”。进大门,正殿三间,正中檐下悬黑匾金字:“能仁——雍阳曹玠献”,行书体。殿门上黄匾蓝字:“寿世康民”。殿正中供药王,王冠黄袍,坐椅上,木胎,内装银制肝胆。背后一小神像,泥塑,仿木胎像而微,系节日抬神出游巡时所供。再后神龛内供高大的神农塑像,周身贴金。两旁分别塑青龙、白虎、药童、侍者神像。四周悬挂祈祷还愿者的匾额多块。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庙会,商贾云集,唱戏酬神。院内东西配殿各三间,原有和尚住持,后为王庆坨警察局占用,只在庙会期间开放数日。
  日伪时,柳小五伪军刘阔然部进驻王庆坨,修建据点,庙遂毁。并把四周民房拆毁无数,在镇内制造一个大面积的无人区,妄图死守。1945年9月被八路军攻克。
  2、关帝庙 庙在大街西首北侧,旧庙凋敝,但神像未毁。日伪时重建。门南向,正殿三间,上悬横匾“亘古一人”。原有钟楼鼓楼,后只遗钟一口,悬于廊下东侧。殿内供关羽塑像,全身贴金,戴冕旒,执玉圭,帝王冠戴,因明清都追封为帝,故称为关圣帝君。两旁塑周仓、关平、赵累、王甫立像,抱柱有木刻楹联一副(其文已佚)。殿内西侧,供八蜡神牌一面,附祭于此,上悬一匾:“春祈秋报”。据说此庙原系山西籍商贾集资兴建,并有看守人员居住此庙。
  3、娘娘庙 旧址在文昌阁后为圣母殿,光绪三十一年,扩建高级小学,清除泥像,改为教室。日伪时期,在关帝庙后,建大殿三间,未及塑像,后被西校占用。
  4、三官庙 在村西北部,北校北侧,祀三官(水神,传说为陈光蕊落水,娶龙女,在水府生三子),其庙已被冲毁,变为水坑,谓之三官庙坑。后来干旱,坑干涸,曾现出原庙墙基,砖块硕大。
  5、北阁 在村北大道东侧,与南阁(文昌阁)对称,其故址现为一水坑。
  6、菩萨庙 祀观音,旧庙已毁,故址为一水坑。后于大街西首通衢上另建一座小庙北向,内塑观音神像,坐于莲台上,左手执净瓶,右手持一枝杨柳。两旁对联为:
  座下莲台,占断西湖六月景;
  瓶中杨柳,带来南海一枝春。
  横批为“慈航普渡”。
  7、龙王庙 在村西南部,已毁,故址为一水坑。
  8、康帝庙 在十字街南,一间小庙,门向北,内供四神,皆为木胎,身穿彩袍,都着华冠,坐于木椅,可以出巡。四神为康帝、大王、小神(传说为玄
  奘之父陈光蕊)、龙王。小神原奉于三官庙,龙王原奉于龙王庙,因二庙被毁,故移此庙,四神皆为水神。
  9、土地庙 在十字街北口路东,朱门西向,入门北房一间,内供土地、财神、火神,神像微小,坐像高不过二尺。旧时,有逢丧事者,死者子孙哭诉于庙门,谓之“报庙”。门前对联:“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横批:“赏善罚恶。”
  10、老君堂 在村之西南角,门北向,入门北屋三间,内供老君画像。
  11、理公所 在关帝庙西,门向东,进院为一四合院,内供砖雕观音大士像,其信徒戒除烟酒。
  12、黑仙庙 村民迷信,传说一黑蛇成仙,消灾免病,尊称“黑爷”。日伪时期,重修关帝庙,在其西侧辟一小屋,内奉画像一轴。
  以上庙宇,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中多祀水神,可佐证王庆坨为历史上之水乡。
  十一祈雨
  镇民百分之九十皆务农,旧社会靠天吃饭,如遇干旱,求食无望焦急万分,别无他法,只得乞救于所谓神灵,于是产生祈雨活动。虽是迷信活动,但也表明农民群众困处涸辙,相濡以沫,其间体现同呼吸、共休戚的互助精神和对绝望心情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与安慰。
  祈雨活动会场设在关帝庙内,用纸苇结扎一条巨形神龙,再抬来康帝庙与四座神像一齐供奉;然后书写祈雨疏文,焚香礼拜,祷告上苍,祈降甘霖。村内各街道,也悬挂祈雨口号、标帜,上写“沛然下雨”、“商羊起舞”
  祈雨活动分两个阶段。头三天沿街行求,群众抬神像、神龙,敲打锣鼓,民众光头不戴帽,手执香火,在村内游行。为首有一人,扮作乌龟模样,执双锤,背负圆盖,上书一个“帅”字,驱逐妇女唱歌谣:“十二男,十二女,十二寡妇挠河底。”逐渐演变为闹剧。次三天坐求,即群众齐集关帝庙会场祈祷。如六天间下了雨,则在秋后唱戏酬神;如不能下雨,那就是失败了。
  同样到第七天,把龙送入龙王庙坑内,整个活动就结束了。
  酬神戏在秋后庄稼收割完毕后开场,一般演唱三天,并彩饰神像,更新袍服,“谓之挂袍”一切款项都出自农民身上,其间黑幕重重,豪绅渔利的事是不可避免的。
  十二 教堂
  清朝末叶,帝国主义借传洋教,进行文化侵略,在王庆坨建有两所教堂。其一为天主堂,在南校西南,大门北向,建高大教堂一座,上雕“天主堂”三个大字。教堂门前建一钟楼,每日按时打钟,声闻远近。天主堂东侧,凿水池一区,种荷花,四周绕以垂柳、花畦,又建小亭一座,景致幽美。早年有外国神父(法籍)居此,享有特权,宗教统治,像一张网笼罩周围许多村落。
  其二为福音堂,在药王庙西南,门上砖雕“福音堂”三大字。每逢集日,开门讲道,宣讲《创世纪》、《马可福音》等书,吸引群众入教。福音堂宣传耶稣教而天主堂宗奉天主教。往往在很偏僻的荒村,尽管连学校都没有,但也建有教堂,可见在中国社会,教会影响渗透得是既深且广的。外国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以炮舰为后盾,深入内地,侵犯中国主权,搜集情报,对教民进行控制,并挑起教民与平民的矛盾,从中捞取种种权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侵犯,老百姓身受种种压迫,极为愤慨,所以反教会斗争在清末不断爆发。义和团曾在王庆坨设坛,对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给以沉重打击。
  十三 社火
  社火起源于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代表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王庆坨各种社火活动与县内各村镇大致相同,但也有其特点,略述如下:
  1、高跷会 有十数对演员,两足分绑二尺余的木制高跷腿,对偶舞蹈,男队开头为打棒头陀,依次为渔翁、公子、樵夫、衙役、跛者,……女队开头是卖豆的尼姑,依次为青竿、白竿、老坐子、小寡妇、刘二姐……敲锣打鼓,边唱边舞,歌曲有《四季景儿甜》等。
  2、小车会 为一对老夫妇接女儿回娘家,女儿坐在独轮车上,老汉推车,小女拉车,老妇帮扶,上桥过河,一路坎坷难行。间或边演边唱《渔翁乐陶然》等曲调。
  3、杠箱会 为一群脚夫,抬运内装财物的宝箱,向京城进贡,沿途行走,很有风趣。两人抬一箱,耍弄抬杆,由肩而头,由头顶而背后,由后背而腰,由腰而腹,作各种姿态。最后有一押送官员,俗称“杠箱官”,有前往“告状”者,即予判结。
  4、龙灯会 前一人举珠引导,后十余人举“龙”翻舞,起伏奔腾,舌髯气动,极有生气。
  5、叉会 十数武士,穿练功服装,举叉练武,叉随人转,或飞叉腾空,或摆舞双叉,或数人对舞,武艺精湛,令人眼花缭乱。
  6、少林会 一群武士,或执兵器,或练拳脚,摆开场面,各献功夫。
  7、鹤翎会 壮士双手舞仙鹤,鹤背各负童男女,若从天外飞来。演员唱太平歌词,众会友齐声和唱,声音震动四方。
  每年灯节,各会齐出,先至各处,分头戏耍。最后一天,即由大街东首,依次向西表演,排成一列,展开竞赛,争相把最突出的技艺献给观众,以酬大家的支持,届时全村洋溢一片欢乐气氛。
  十四 集市贸易
  王庆坨集市贸易,农历每旬三、八两日为集。届时赶集群众从四面八方而来,云集市场,贸易兴盛。由大街东首,依次排列,各种商品市场,大致分布如下:
  大街东首路南岔道为猪市,卖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北岔道为木头市,卖木材。
  顺大街而西为菜市,卖各种蔬菜。再西为草市,平日每晨起卖柴草,夏日午后卖青草饲料也在此;三、八集日则改卖各种日用品。北岔道为席市,卖苇席及柳编用品笸箩、簸箕等,春节卖风筝也在此。再向北有空地为说书场,说书人郭福德说《隋唐响马传》、梁祥林说《施公案》等。说书场周围,春节时为年画市。说书场之东到药王庙门前,也是一片广场,为牲口市,卖牛马等大牲口。说书场之北即到小街东头,为肉市,春节时,卖猪、羊肉的都在此。
  大街再西为十字街,十字街北为估衣街,卖旧衣物,卖布匹针线的也在此。邮政局即在此。十字街西为税局(斗秤牙行都在此)。
  十字街往西为鱼市,卖鱼虾水产。鱼市之北为花市,夏日卖各种鲜花。鱼市南街为盐店。
  由鱼市西至大街西首,北折即粮食市,卖各种粮食。南折为糠市,卖粗细饲料,卖花生的也在此。沿街亦有卖农副产品的和卖食品的。
  每至集日,方圆百数十里的商贾聚集,尤其到农历年关,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东至天津,西通霸县,北接廊坊,或肩挑、或车运,赶集人流如潮。大街上,店铺林立,高挂商幌,字号牌匾更为夺目。较大商店有:
  油盐店为广元厚(俗称大酒缸)、广兴厚、复兴隆等。糕点铺为三发德。百货店为美昌号、巨通亨(俗称广货铺)。首饰店为元兴楼。药店有天育堂、大生堂、采芝堂、上池药店等;一般开药店兼行医,著名医生有王绍华,群众送一匾:“德著铜人”(王猩酋书);曹武澄弟兄系旧军医,开一西药房,挂牌“惠民医院”。饭馆有长兴斋、福胜居等;包子铺两家,王家(俗称花糕王)和徐家(俗称螃蟹徐,因兼卖虾蟹)。菜店两家,曹家和刘家(俗称鱼盆刘)。豆腐坊两家(曹家和高家)。文具店称“守本书局”。杠罩房两家,办理红白喜事。手工业工人有瓦木作、油漆作,还有搬运工人(俗称脚行)。个体劳动者有攒筲(王姓)、卖杂面条(刘姓)、豆腐脑(曹姓)、元宵(王姓)、蜂糕(曹姓)、干饼(曹姓)、铜壶茶汤(曹姓),此外尚有烧饼铺四、五家,猪肉铺两家。外来商贩,有自安徽来卖笔墨的,自湖北来卖木梳的,自京西来卖山货的,大家高声叫卖,甚是喧杂。集市虽然繁荣,但也存在假相,只有富足人家可以随心购买,尽情享受,穷苦人家,饱暖都不能维持,对于各大商店,是无力问津的。
  十五 三筑围城
  一、清咸丰年间(1853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率部北伐,先锋部队抵达静海,迫近天津。清廷朝野震惊,急调僧格林沁部队驻扎于王庆坨。据父老言,大营即在村外西北方小范口大道一带。这期间围绕王庆坨建一土围城,周长约二十里,据地为营,阻止太平军北进。并在村南王二淀布哨,建一瞭望碉堡,名之为“望贼楼”(盖清政府贬呼太平军为“发贼”)。这个遗址,后变为土台一座。
  二、日伪时,为阻止八路军游击队的进攻,在1938年,反动村政权强调民力,筑起土围城,周长约十五里,垒土为墙,墙外挖沟,留有四门。墙内每隔半里左右,建小岗楼一座,岗楼之间,又垒掩体数个。由伪保安团(俗称“白脖”)守门,检查行人。夜间则派民役轮番看守(俗称站围子),每人背着土枪,每班半夜,民不堪其苦。四门之上,各建小望楼。当时伪镇长作威作福,并把自己名字冠于四门之首。东门为“福荫门”(用伪镇长曹荫湘之名),南门为“智慧门”(用伪镇长曹慧圃之名),西门为“忠信门”(用伪镇长张信天之名),北门为“彤云门”(用伪镇长张彤阶之名)。这伙人的土皇帝梦,不久即破灭了。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八路军解放王庆坨,即拆除了这座土围城。
  三、八路军解放王庆坨后,不久即作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势力控制了王庆坨。但其慑于八路军的威力,再次筑起土围城。老百姓重陷于水深火热之灾。1948年底,解放军再次解放王庆蛇,随即拆除了这座禁锢人民群众的土围城。
  (本节由王庆坨曹声远先生撰稿)
  第十四节 杨村——武清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杨村,位于武清区东南部,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纵穿城区,南距天津30公里,北距首都90公里。1950年区政府从武清城关迁至后,杨村变成了武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关于杨村地名的由来,据《武清县地名志》云:“成村于元代以前,因杨姓首先在此定居,故名。”此说无确考。据考古发现,在杨村北郑庄遗址中,发现战国时代的遗物较多。可见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存在聚落;汉代潞水经杨村与笥沟相通,聚落沿河西岸分布;北魏时期,潞河从河西务东流到崔黄口散流入海(雍奴薮);杨村附近的潞河、笥沟干涸。金代开天津河(时称潞水漕渠)。河东岸始出现了聚落,夹河成村初步形成。金·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下令开凿天津河,“穿杨村以南抵直沽”。证明金代以前杨村的名字就已存在。另据《中国运河史》记载,“天津河是对潞河下游龙湾河的改称,……龙湾河已自蓟州河(今蓟运河)改道,转至杨村以南的小直沽入海……”证明杨村之名在天津河开通以前的辽代就已存在。即使从开通天津河算起,杨村的名字至今已存在了800多年。
  缘何称杨村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推断。其一,杨村距三岔河口只有60多华里,坡降较小,海水涨潮时能涨到杨村,漕船可随潮水浮运到杨村卸货转运,民谚有“海水不过三杨”之说(杨村、杨柳青、杨芬港)。而从杨村往北,地势增高坡度较大,潮水上不去。故运粮船队到杨村就得扬帆借助风力,船工们称到扬帆的村了,日子长了,便称扬村,后改称杨村。其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诏令在沿河堤上种杨柳,以后朝代照此行事,杨柳既能保护堤岸,又能为皇帝的龙船、纤夫遮阳。杨村沿河两岸种植很多杨树,加之半沙性土壤,适合杨树生长,尤其适合当地傻青杨(亦称大叶杨)生长。树木参天蔽日,成了一道景观,故被称为杨村。
  至于说杨姓立村或杨六郎与辽军作战形成的村落,有待考证。
  杨村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为武清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沿河置仓廒,老米店即为仓储重地。杨村设水陆驿站,常驻管河主簿、驿丞、营汛千总、巡检官等。各地商贾、官宦、工匠、小贩云集。建有山西会馆、广东会馆。清光绪初年,杨村店铺百余家,庙宇十数座,人口越两千,知名小吃“杨村糕干”,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嘉禾”铜质奖章。
  据清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载,当年杨村分西杨村、东杨村,距县城五十里。西杨村有481户。铺户42家,客店8家。街道两条,井两口、庙宇八座,学堂11处;集市三、五、八、十。东杨村:有440户,铺户24家,街道四条;学堂7处;庙宇7座;上朱庄27户,上园3户;小东庄5户。每天装卸码头的号子声不绝于耳,日夜兼程的船队灯火通明。有“楼台两岸寺,灯火一河船”的赞誉。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京津铁路开通,杨村设火车站;同时京津驿路畅通,杨村设驿站;运河漕运兴旺,杨村有大码头。杨村成了拱卫京城的铁路、水路、陆路的交通要道,是京城通海上的第二道大门。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无论乘火车进京还是乘船进京,都飞不过杨村,曾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沉重打击。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村驻德军300名,1912年,杨村至北京驻英军980名,杨村至大沽口驻法军1600名。表明杨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1926年,国民一军第十师驻守杨村;1928年国民37军驻守杨村;1930年东北军张作相军部驻杨村;1945年8月国民党34集团军第一突击队第六支队进驻杨村机场;1945年美海军一个排进驻杨村火车站。1948年国民党新编105军333师部和两个团进驻杨村。
  新中国成立后,杨村驻军均属北京军区管辖。亦是北京军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常来此视察或陪同外宾参观军事表演。
  柬埔寨、古巴、刚果(利)、南非、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赞比亚、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利比亚、尼加拉瓜、智利、玻利维亚、南也门、马里、尼泊尔王国、苏丹、圭亚纳、埃及、加蓬、瑞典、加纳、沙特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元首及军事组织1797人次,到杨村驻军部队参观学习。
  改革开放后,杨村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城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杨村街人口8.79万人,其中回民5319人。在旧街区的西部,建起面积24.8平方公里的武清高科技产业园区,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拔地而起。
  小知识
  对手与朋友相会在杨村
  王海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年轻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击落、击伤美机9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84年,张爱萍上将率军事代表团访美,当介绍到王海同志是我空军副司令员时,美空军参谋长、四星级上将加布里埃尔惊奇而又激动地走到王海跟前说:“你就是朝鲜战场上的王海?我当年在朝鲜就是被你们打下来的。”二人双手紧紧相握。王海笑着说:“你如果再进攻我们。我们还要把你们打下来。”顿时激起一片笑声、掌声。
  1985年10月,美国军事代表团访华,加布里埃尔上将到杨村机场观看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的表演,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陪同观看。二人回忆起三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王海风趣地说:“我们是老对手啦”。加布里埃尔上将说,我喜欢你们中国的一句谚语:“不打不成交啊!”
  本文照片是他俩在杨村机场时的合影。

附注

注释: ※虺,古时的一种毒蛇。 注释: ※天齐庙:庙内所供主神为东岳大帝,传说是掌管人类贵贱和生死的大神,其祖庙即在东岳——泰山之岱庙。泰山为五岳之首。“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神东岳大帝是山峰的神话和人格化,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山川崇拜。泰山,又名岱宗,被誉为“五岳独尊”。泰山的崇高地位,与历代帝王在此封禅告祭直接相关。 注释: ※武清营:县城驻守的绿营兵。游击、守备、千总、把总都是统领军队的职衔。清代军队的最高统领是总兵;下面是副将,统理协助总兵,又称协台、协镇;副将下面是参将,绿营兵的统兵官,位次于副将,掌理本营军务。参将下面设游击,分领绿营兵。游击下面设都司,分领绿营兵;都司下面设守备,分领绿营兵,称营守备。一般县城设营守备。守备下设千总,称营千总。千总下面设汛,由汛把总分领,位次于千总,把总下面设外委,额外低级的武官,有外委千总、外委把总。职位与千总、把总略同,但待遇较低。外委下面是巡捕,最低级的武官。为了便于好记,称:副、参、游、都、守,千、把、外、委、巡。 注释: ※无梁阁:建于辽、元时期,因浑河泛滥,被毁。明代重建,清光绪二十年被雷击毁,二十四年重修。解放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坍毁。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重建。(见附录四第12条) 注释: ※全国驿站分三级:极冲、稍冲、僻冲。 ①傅若金:(1304年—1343年),元代诗人。初字汝砺,改字与砺。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少时,家酷贫,以织席为业。受业于范椁、虞集、宋褧。以异才推荐,曾佐使安南,归授广州文学教授,有《傅与砺诗文集》。 ②驿路:通往京城的道路,此指旱路和水路。畿甸:京城周围500里以内地方。此处泛指京城附近。 ③敖仓:敖,地名,今河南荥阳县敖山,秦时置仓其中。此处指元代在河西务置十四仓。仓库的影子倒映在运河中,俯下身子能看见。 注释: ※缨:系在颔下的冠带。振缨,犹言弹冠,谓出仕。 ※罔:(wǎng),罔极,无穷久远。特指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深厚无穷。 ※濯:(zhuó),洗涤。《孟子·离楼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注释: 矞:象征祥瑞的彩云。 罍:古时一种盛酒的器具,形状像壶。 注释: ※谯国:指曹氏家族的祖先所在地,安徽谯郡。今亳州市。 ※俎豆:古代祭祀的礼品,引申崇奉之意。 ※襧:古代父亡,在宗庙中立牌位的称谓。 ※蒸尝:蒸,祭祀祖先;尝,即尝新谷,寓后代人丁兴旺。 注释: ※璇宫瑶果:璇,指美玉;瑶,似玉的美石,意为李氏宗祠如美玉一般精致,漂亮。 注释: ※牖:窗户。 ※颛:愚蒙。 ※翀:通“冲”,向上直飞。 注释: ※嚆矢:(hāoshǐ)带响声的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 ※黉:古代地方办的学校。 注释: ※匏瓜:可食的一种瓜,类似葫芦。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