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元代——京杭大运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21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元代——京杭大运河
分类号: K878.4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保障京城百万人口的供给,历时19年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其中北运河部分纵贯武清中部125华里,每年有一万多条漕船把江淮地区四五百万石供赋粮米及丝绸、茶糖、竹木等百物浮运到北京。武清的河西务是河船、海船进出京城的关卡,沿运河兴起的村庄有秦营、大友垡、大沙河、码头、大孟庄、齐庄、粜粮务、北蔡村、南蔡村、杨村、老米店、北仓(尹儿湾)、三岔口等。
关键词: 元代 京杭大运河 变迁

内容

公元十三世纪,元朝统一中国后,定都北京(时称大都)。为保障京城百万人口的供给,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全国数百万军民,历时19年,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裁直、改造、重开新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关系国命民脉的大运河北段——北运河,即近代的天津河。元世祖指示:由孙家务(今香河县城西即温榆河口),直南开沟,“穿武清蒙村漕渠”去杨村。裁掉了金代天津河向东南绕行浮鸡淀※的弧线,用了4年时间才完工。北运河纵贯武清中部125华里,直到今天未变。
  3500多里长的京杭大运河,每年有一万多条漕船把江淮地区四五百万石供赋粮米及丝绸、茶糖、竹木等百物浮运到北京,又将北方的牛羊、皮革、药材、盐铁、杂粮运至江南或沿途销售。除运粮漕船,还有大批民船、商船、外国船,满载粮米及广货、川货、洋货日夜穿梭其间。武清的河西务是河船、海船进出京城的关卡。《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五年,(大都)内外分置漕运司二,其在外者,于河西务置司,领接运海道粮事。”建十四仓及驿站。
  沿运河兴起的村庄有秦营、大友垡、大沙河、码头、大孟庄、齐庄、粜粮务、北蔡村、南蔡村、杨村、老米店、北仓(尹儿湾)、三岔口等。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浮鸡淀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