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12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 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4
页码: 265-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新石器时代武清的地貌特征、“雍奴薮”的形成及范围、梅厂发现汉代前的文化遗存、北魏——水(永定河)的变迁、桑干河与三会海口、辽代——三条萧太后运粮河等。
关键词: 河流洼淀 村落变迁 影响

内容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武清的地貌特征
  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清的地貌是啥样?据韩嘉谷先生著的《天津古史寻绎》中载:当约15000年前地质史上最后一个冰期(玉林冰期)之时,气候奇寒,地球上凝聚起巨大冰川,雨量稀少,致使海面下降,比现代海面低达130米~150米,渤海和黄海都干涸成陆地。今天津市区陈塘庄地下40米深处发现海底披毛犀骨骼。大约距今12000年之后,气候逐渐变暖,雨量增多,随之冰川大面积消融,海面逐渐上升。到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海平面已升到今天的高度。武清的地形地貌与今天无大区别: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平坦,河流纵横,洼淀星罗棋布,植被广袤而丰富,有森林、草原、芦苇荡、沙岗。其间动物种类繁多,大型动物麋鹿、剑齿虎等有之。据考古学家发现,今曹子里、双树在七八米深的地下,发现的树干、鹿角,山核桃等化石,探测结果表明,距今7200年(正负100年),见证这里有森林、草原和海涂。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晚期,前面已经叙述过,武清经考古发现的白古屯乡小韩村西南的“王地遗址”、梅厂镇双庙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城关镇、高村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充分证明先人在7000年以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距今5000年~6000年,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冰川消融,海面上升,竟上升到高过现代海面3米~5米,今天的沿海低地全被淹没,海洋考古学家称“海侵”时期。海侵发生后,先人们有的被淹死,有的逃离这片土地。杨村以东的文化遗存全被淹没。海洋考古学家发现,在全新世※海相地层※的下面,即是海侵以前的地面,地表植被被海水淹没后,变成一层厚约30厘米的泥炭层,天津平原地下普遍存在。待到这个地区重新有人类活动时,已是距今4000年前的三皇五帝的人文始祖时代了。
  新石器时代,武清村落主要分布在高村乡、大王古庄镇、城关镇、杨村镇、梅厂镇、崔黄口镇、大良镇、河北屯镇等范围。
  第二节 “雍奴薮”的形成及范围
  雍奴薮,在全新世前期,冰川消融海水大涨之后,曾是渤海湾的一部分,即在6000前,杨村以东(5米等高线以下)地区还是海。经过河川沉积物质长期堆积,逐渐形成海涂,成为沼泽化的陆地。这便是雍奴薮的前身。
  距今4000前,全新世大暖期的高温开始降低,在河北平原肆虐长达二三千年的洪水渐渐退去,武清东南部及沿海平原由此又成为陆地。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夏政权,中国进入了夏代。夏朝的首领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治理洪水的英雄,他疏导河北平原的洪水入海,就是沿太行山东麓开辟一条水道,把黄河水引进渤海湾入海,这就是《尚书·禹贡》记载的“禹贡黄河”。禹贡黄河对京津平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上有“北播九河”之说。《汉书》载,黄河“一石(dàn)水而六斗泥”,可见携带泥沙之多。天津平原的形成主要是黄河冲积的结果。此时武清东南部的沼泽化陆地增高,形成了雍奴泽。
  薮,读(sǒu),《尔雅》十薮注曰:“大泽也”,即今所谓的沼泽地。故雍奴薮也称雍奴泽。沼泽之中何以能成聚落、筑城?那是沼泽中间有高地的缘故。“四面积高曰雍,(水)停而不流曰奴。”奴是水积为湖之貌,雍是泽中之高地。这正是环以沼泽的雍奴县之所以称“雍奴”的原因。
  雍奴薮有多大?据地理历史学家考,自今黄骅县西南境、沧县北境起,北经青县、静海、唐官屯,西转大城北侧、任丘东界、文安西界,再北至霸县南境而东折信安、策城(霸州)、王庆坨、韩家墅,又北折杨村、大良镇及宝坻西界、北界,复东经玉田县大安镇、鸦鸿桥与丰润县唐河甸、大漫港,以抵丰南县北界,这是海拔5米的等高线。在这条等高线以下,包括今天津、唐山两市,沧州、廊坊两地区的大部和一部分辖区,都低于5米、4米、3米(只有天津城区附近稍高于5米)。这一边长屈曲千里的巨大洼地,便是雍奴薮的范围。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著的《水经注》※中说:“南极滹沱,西至泉州,东极于海,为之雍奴薮。”
  第三节 梅厂发现汉代前的文化遗存
  梅厂,汉代以前就出现了聚落。西汉初年的海侵,将杨村以东5米等高线以下的村落淹没,东汉中期,海面又一次上升,大致高过现代海面1.5米,因而使海拔3.5米以下汉代村落再次被海水淹没。距东汉一百多年后的北魏时期,海水逐渐退去,又出现了陆地,才又有聚落出现。海洋考古学家测定,受海侵的地区,古文化遗存被含有咸水或半咸水微生物的地层覆盖,即海相地层。
  考古学家在梅厂镇双庙村除发现距地表8.1米、7000年前的原始人使用的石斧、石耜(sì)外,又在梅厂镇砖窑厂挖掘出距地表7.8米含有大量海生介壳动物残骸,以及有孔虫等海洋微体古生物化石,专家测定为距今1968年,正负100年。是全新世海侵、海水淹没之前留下的,故梅厂在汉代海侵以前就存在聚落。
  第四节 北魏——漯(luò)水(永定河)的变迁
  永定河,古称漯水、治水。自晚更新世以来,挟带大量泥沙,河道几经淤塞变迁。自京西山峡冲出,先东北、后东南、再西南,形成宽阔的冲击扇平原。其间的河流都受其影响而变迁。村落因其影响而兴衰。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明确记载清河(今海河)的入海口,已经到了今天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附近。《水经注·沽水注》载:“清河、淇水、漳河、恒水、寇水、易水、涞水、濡(rú)水、沽河、滹沱河同归于海。”这10条河,分三大水系,即南部的清河(今南运河)水系,中部的滹沱河水系,北部的沽河(北运河)水系。沽河水系包括漯水(今永定河),与汉代前相比,河道结构和位置都有很大变化。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北段,从黄河抵达涿州,称永济渠。天津以南的永济渠称御河(南运河),漕船为避开海潮风暴的袭击,永济渠未经天津,当时天津也未形成。而在天津以西的静海县汇入拒马河,在信安、霸县并入桑干河(永定河)达涿州。未经武清,故对武清村落的发展未有影响。
  唐朝初期,永定河支流——流经武清县的凤河、龙河,自北京向东南流,沽河(今北运河)在潞县南与武清接界处,形成一个叫笥沟的洼淀,于德仁务古城西北面与凤河汇合,于泉州入海。
  一百年后的盛唐时期,北方边镇大批屯军,需要大批物资供给时,而天津以北的永济渠,因永定河泛滥,河道时通时淤,漕船时常搁浅,朝廷另辟海道,实行海运。海运的终点是三会海口附近的军粮城。朝廷往涿州运粮走的是桑干河的支流(永定河)——今凤河水道,这便对武清村落产生了重要影响。(参照266页“北魏——漯水(永定河)”变迁图)
  天津三岔口的形成则是300年后金代的事了,后面还要详细叙述。
  第五节 桑干河与三会海口
  上节说到,盛唐时期,(天津)三会海口成为海船运粮的转运基地,三会海口,顾名思义,三条河系汇到一起的入海口。即南来的御河(今称南运河),西汇的滹沱河(大清河、滹沱河包括易水、拒马河)北来的沽河(包括桑干河)。在今东丽区军粮城附近汇合入海。为转运大批军粮,朝廷在此建一座城“军粮城”。“城”是唐代军队一级的建制。“三会海口”出现一片繁忙景象。
  幽州是军粮转输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从军粮城至幽州的河道是流经武清境内的桑干河(亦称清泉河、即今凤河)故道。由幽州城南向东南流,经今北京南苑、留民营、德仁务进入武清境内,经堠上村、大赵庄、草茨村、东张营、沙河屯、大桃园、旧县、大南宫、城上村入沽水(潞水)达三会海口(军粮城)。
  《旧唐书·李忠臣传》记:“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唐)玄宗令忠臣以步卒五千,自雍奴乘苇筏过海,贼(安禄山)将领石帝庭、乌承洽来拒,忠臣与董竭宗联合退之,转战累日……”李忠臣所行的是流经雍奴县故城(今旧县)的桑干河至三会海口入海的。考古发现旧县故城、大桃园、东张营等地均有唐代文化遗存。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同年,在县治所大台子古城(今邱古庄)南4公里建新武清县城(今称旧县)。
  缘何建新城?其一,雍奴县城(邱古庄),从北魏时起,经战乱、水灾近300年,已破烂不堪;其二,正处盛唐时期,隋唐大运河北段的永济渠(信安至涿州)段,所经的永定河、拒马河不能通航,急需辟桑干河(今凤河)故道。武清县新城坐落在桑干河南岸,为水陆大码头。故很快繁荣起来。并带动周边和沿河的村落。
  蓟运河也是唐朝军队运粮的主要河道,也经过武清一些地方,对其村落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唐语林》记:天宝元年,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守备边塞。武清县属渔阳郡所辖,渔阳郡治所在蓟州(今蓟县)。蓟州南直到三会海口(天津军粮城),驻扎静塞军,蓟州北面黄崖关驻扎雄武军。大量的军需经今蓟运河水道运抵蓟州(蓟县),蓟运河经宁河、崔黄口、宝坻、香河等地,(当时宁河、宝坻、香河均属武清县所辖)所以对这些村落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六节 辽代——三条萧太后运粮河
  青龙湾 宋、辽双方对峙初期,宋朝对辽朝进行经济封锁。萧太后为冲破封锁,下令开凿一条自燕京至(天津)北塘的运粮河,时称龙湾河,今称青龙湾。将东北辽河流域粮米及其他物资经海道源源不断运到天津,再经龙湾河运抵燕京。因龙湾河而兴的村落有河北屯、下伍旗、大良、曹子里、后巷等。
  凤河 宋、辽双方澶渊结盟之后,进入一百多年的和睦相处时期,双方在界河开辟贸易市场,萧太后除利用龙湾河运输外,又利用凤河天然水道,略加疏浚,到信安、霸县(辽、宋分界线)进行贸易。故凤河成了第二条萧太后运粮河。因凤河而兴的村落有:高村、大王古庄、城关、泗村店、太子务、大南宫等。
  龙河 永定河支流,辽代的龙河从安次县的西马圈入武清境内,经董标垡、安标垡、西马坊等村,南流达宋辽边界。这条河道因与拒马河、桑干河、涞水、易水相通,商船也可以从宋朝在信安贸易市场直抵辽朝在涿州贸易市场。沿途百姓称第三条萧太后运粮河。因此河兴起的村落有:董标垡、东马圈、黄花店、王庆坨、葛渔城等。
  一河多名:
  凤河——北魏时称清泉河、凉水河,唐代称桑干河;辽时称萧太后运粮河;金、元时复称桑干河;明清时称凤河,因其形似凤,故名。
  北运河——汉代称潞河,北魏时称沽水、鲍邱水,隋唐时称白河,金代称漕渠,元代称京杭大运河,明代称官河、运粮河,清代称北运河。
  永定河——北魏以前称漯水、治水;隋唐时代称永济渠、桑干河;金、元时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两岸水土流失严重,水浑浊而易泛滥,称浑河、小黄河、无定河、卢沟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治理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至今未革。
  第七节 金代——天津河
  金·泰和四年(1204年),金王朝鉴于永定河(桑干河)淤塞,经卢沟桥走旱路运粮困难多,为适应南粮北调的急需,皇帝下诏:“疏浚天津河”。所谓天津河,是通州至直沽的潞水漕渠(今北运河),当年该河从河西务东南流经崔黄口,转至杨村以南到达天津直沽,与西来的大清河、南来的南运河在三岔口汇流入海。三岔口便成了漕运的枢纽,此时已是黄河北迁※天津入海200年后,三会海口已变成陆地,海岸线已东移到大沽口一带,三岔口已形成小集镇。金廷在此设直沽寨。
  《金史·完颜咬住传》载:“完颜佐本姓梁氏,初为武清县巡检。久之,以佐为都统,咬住副之,戍直沽寨。”都统至少统率五千士兵。可知,梁佐等人戍守直沽寨的时间是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年~1217年),梁佐是武清县的巡检;李咬住是柳口镇(今西青区杨柳青)的巡检。武清、柳口距直沽寨都很近,要在直沽寨设置重兵,显然是防御上的需要。这就是1205年开通的天津河实现了潞水通漕。为保证漕运安全,就近抽调了武清县和柳口镇两处的巡检,充任都统和副都统。《金史·兵志》记载:“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其编制为: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都统,两个副都统为一个正都统。直沽寨从此成为军事重镇。同年,直沽寨建寨城,元代袁角有赞《直沽口》诗:
  二水赴沧海,客行殊未休;
  长堤连古戍,归棹起轻鸥。
  二水赴沧海,是指南运河与北运河在此汇成直沽河(海河),东流入海,长堤连古戍,应指三岔口的两个标志性建筑,“长堤”是指经过这里的运河大堤;古戍,是指古代留下的戍城。袁角是元泰定年间(1324年~1328年)人,此“古戍”必筑于元代以前,和“长堤”相连,位置在三岔河口,只能是金代的直沽寨戍城。《天津县新志》云:“直沽在城东,三岔河南,海河起处。金代以完颜佐为都统,戍其地,名直沽寨。”正与此相合。直沽寨都统拥有五千以上兵员,也应当建有戍城。
  第八节 “掘河”村的出现
  金代中期,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为了加强黄河南北的贸易往来,金朝廷重视运河的开凿和疏浚。金泰和四年(1204年),朝廷诏令开通天津河。武清县村落稀少,人口远远达不到大规模开挖运河的需要,故朝廷派骑兵到金、宋交界处,掠虏汉人,一次数百或上千人,驱赶到曹子里附近挖河,当时称掘河。河掘成之后,官府安置这些掘河的男女在此屯田、放牧,并施行奖励政策,给耕牛、农具、籽种等,于是形成了掘河村。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掘河”村落不断扩大,便出现今天的西掘河、东掘河、南掘河、北掘河、陆掘河、掘河王庄、掘河店诸村。何以证明称“掘河”的村落是在金代形成的呢?1986年天津市考古队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南掘河村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2米厚,地表散布有大量残瓦片和陶瓷片,其中采集到金代一件青瓷碗底儿,上面有“崇庆年制”的字样。崇庆年是金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年号(1212年)。由此可以证明金朝时,“掘河村聚落”已经存在。
  除“掘河”村外,随着漕运的兴盛,朝廷规定,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县官皆代管漕河事,催检纲运(三十条船为一纲)、护管堤岸。所以在天津河岸边的河西务、下伍旗、忠义村、粜粮务、齐庄、杨村等都发展成较大村落。
  第九节 元代——京杭大运河
  公元十三世纪,元朝统一中国后,定都北京(时称大都)。为保障京城百万人口的供给,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全国数百万军民,历时19年,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裁直、改造、重开新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关系国命民脉的大运河北段——北运河,即近代的天津河。元世祖指示:由孙家务(今香河县城西即温榆河口),直南开沟,“穿武清蒙村漕渠”去杨村。裁掉了金代天津河向东南绕行浮鸡淀※的弧线,用了4年时间才完工。北运河纵贯武清中部125华里,直到今天未变。
  3500多里长的京杭大运河,每年有一万多条漕船把江淮地区四五百万石供赋粮米及丝绸、茶糖、竹木等百物浮运到北京,又将北方的牛羊、皮革、药材、盐铁、杂粮运至江南或沿途销售。除运粮漕船,还有大批民船、商船、外国船,满载粮米及广货、川货、洋货日夜穿梭其间。武清的河西务是河船、海船进出京城的关卡。《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五年,(大都)内外分置漕运司二,其在外者,于河西务置司,领接运海道粮事。”建十四仓及驿站。
  沿运河兴起的村庄有秦营、大友垡、大沙河、码头、大孟庄、齐庄、粜粮务、北蔡村、南蔡村、杨村、老米店、北仓(尹儿湾)、三岔口等。
  第十节 明清——浑河(今永定河)泛区之巨变
  由于金代大规模修建中都城(今北京),大肆砍伐北京西山的树木,一百多年后的元代,烧毁中都城,营建大都城,再次无休止的砍伐西山树木,造成西山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量水土流失。隋唐以前被称为清泉河的桑干河(亦称卢沟河),自金元以后,变成了浑河、小黄河、无定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造成下游河床堵塞,黄水泛滥。致使下游形成600多平方公里的黄泛区。历经300多年的淤积,浑河套已成为肥沃的平原。加之四季分明的气候,适宜人们开垦、农耕、放牧。明代初期,出现了一批村落。据《王庆坨镇志》载:“三角淀,在县南80里,一名笥沟,一名苇淀,周围200余里,即古雍奴水也,盖数千年东南薮泽之雄,永定河、凤河、子牙河、中亭河(大清河)诸水无不入焉。至清朝乾隆初年,三角淀已淤为平壤。乾隆七年(1742年),官府丈量,淤平土地百余顷。分给贫民耕种。”
  据《天津市地名志》介绍:永定河泛区,在天津市西部,河北省中东部,跨永清、安次、武清、北辰四县区。泛区北界为新北堤、护路堤,南界为北遥堤、增产堤,总面积460平方公里。泛区内有村庄234个,耕地38万亩。
  三角淀俗称浑河套,即永定河老泛区,呈三角形,故名,亦称缺口洼淀。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天津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地面高程6.2米~9米。现为农田,农作物以高粱、小麦为主。其间村落多为明代出现的移民村,如王庆坨、汊沽港、石各庄、庞庄子、陈嘴、敖嘴、渔坝口等。
  第十一节 洼淀变桑田 村落面貌变
  一、泗村店大洼——唐代繁华富庶之区
  泗村店大洼位于杨村西北13公里,泗村店镇、东马圈镇境内。龙、凤河汇流处以北,面积57.5平方公里。地势西高南低。海拔6.1米~8米,水深1.9米。蓄水量2876.44万立方米。清雍正四年(1726年)以前,凤河流经武清城关以西入淀,雍正四年以后,凤河改流经城关以东入淀,加之县境北部沥水和邻县安次东部客水汇入,在泗村店村附近形成洼淀,故名。
  唐天宝元年以前,于洼淀北部的邱古庄建有雍奴县城。唐天宝元年(742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同年,南移8里许建武清县新城。唐代桑干河经此,武清县新城为沿河大码头,贸易频繁,促进了全县经济、文化的繁荣。沿河的齐庄、窑上、太子务、南马房、蘑菇屯、(今)武清城关、大桃园、仓上、前屯等村落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大洼成了富庶之区。
  二、大黄堡洼——明清出现五十多个村落
  前面十二章已谈到清代三朝皇帝治理北运河筐儿港分洪坝,以分洪坝为起点先后开挖两条筐儿港引河,导洪流入海,古雍奴薮东南部的大黄堡、上马台一带成了滞洪区。年复一年的淤积,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尚有鱼、盐之利。明清时期,大批移民陆续迁此定居立村。
  据解放后提供的数据:大黄堡洼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1万亩,苇田3.76万亩,鱼塘0.56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米~3.8米,滞洪水位4.5米,平均水位1.225米,总滞洪量12719万立方米。除汛期分洪外,常年蓄水7000万立方米。其间村落主要是明代移民大迁徙中,来自山西、山东各地的穷苦移民,三户或五户选择洼淀中的高阜地带搭窝铺、盖草屋定居。“堡”即有水中高地之意。明清两代,这一地区已出现大黄堡、上马台等50多个村庄,成了渔米之乡。
  三、夹道洼——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夹道洼位于杨村西南3公里,杨村街与东蒲洼街之间、京山铁路以北的洼淀地区。面积58.3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5米~6.5米,水深1米,蓄水量2915万立方米。此处三面环河,北面龙凤新河,东面北运河,西面是龙凤河故道。南面横着京山铁路,其形如牛角亦称牛角洼,1956年挖了7条干渠,1959年陆续建了3座扬水站,3座自流闸,1960年后全部还田。
  其间的北郑庄、夹道、小吴场、大吴场、大张庄、小张庄、大顿邱、小顿邱、小辛房子、北大刘庄、孔官屯、陈官屯、后河淤、前河淤、东蒲洼、西蒲洼、谭庄、畦疃、大南宫、王南宫、绳南宫、昝南宫、李楼、索张庄、胡台子、东柳行、东南行、北章庙、西梁庄29个村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清区在此建起24.8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引进中外企业6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就业人口8万余。园区内生活区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其中有天鹅湖度假村,国际双语学校,温泉公寓等,质量管理通过了ISO国际标准认证。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了武清区“撤村建居”的亮点。一座座花园式的住宅小区巍峨耸立。十几个村的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坯房、小杂院,住进了宽敞舒适、双水、双气、设施完备的亨通花园住宅小区。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他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乔迁之喜。很多人含着欢喜的泪花说:“赶上好时光,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做梦都梦不见呀!”(见彩插14页上图)

附注

注释: ※全新世:第四世的晚期,是地质年代最后一世。延续时间1万年前至今。全部生物的面貌与现今基本相似,故名。 ※海相地层:在海洋环境中沉积的物质,按沉积物形成的海底深度不同,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也称陆架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沉积。海相地层堆积,一般含有大量的蚶、蛤、蛭、牡蛎等海生介壳动物残骸,以及有孔虫等海洋微体古生物化石。 注释: ※《水经注》:汉代地理学家桑钦著的《水经》一书,记载了142条河的名称、发源及流向。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的《水经注》,则详细记述每一条河流所经地区的地理和沿革,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乃至神话传说。资料丰富,考证精辟。特别是华北区域河流的变迁,对于考证沿海平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如《水经注》明确记载了清河(今海河)的入海口,已经移到了今天津市东丽区的军粮城附近。 注释: ※黄河北迁: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七月,黄河于河南澶州西北决口,流入御河。御河即是曹操开凿的平虏渠,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今南运河。此后数十年间,宋辽连年征战,河道得不到治理,堤坝得不到修复,黄河决溢无常。皇祐元年(1049年)三月,黄河再一次到天津泥沽入海,史称北流。一直延续到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南流、挟淮(河)夺泗(水)入海。黄河北流近200年,它所裹挟的大量泥沙迅速使海岸线向东推移,以入海口泥沽(军粮城附近)为顶点,在天津平原上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洲,已移到今塘沽区的大沽一线。前缘南到河北省黄骅县歧口,北缘达天津市汉沽区一带,三角洲两侧后缘泥沙不及的地方,便形成大片洼淀,如南侧的北大港,北侧的茶淀、淮淀等,海河平原基本地理轮廓形成。 注释: ※浮鸡淀,河西务东7.5公里处,辽、金时期有一个巨大的洼淀,金泰和五年(1205年)开凿天津河时经过此淀。从今天出土文物的分布看:沿下伍旗、忠义、三百户、双树、中迤寺一线河道出现一个大湾,地势平缓,容易淤积,即是浮鸡淀的遗址。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