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乡贤采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10
颗粒名称: 第九节 乡贤采撷
分类号: K828
页数: 14
页码: 250-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地区的乡贤,其中包括了水利专家——徐正、研究星岁纪年的布衣学者——刘坦、寻碑、著述的七旬老人——曹秉璋、一代名伶——李金顺、评剧女皇——刘翠霞、中医名家——柳学洙等。
关键词: 武清区 乡贤 人物

内容

一、水利专家——徐正
  徐正(1891年~1971年)原名邦荣,字灿英,王庆坨人。1891年生,排行第三,父兄早亡。徐正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6岁到保定学织布,后因病回乡。191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喜书法,尤以数学、英语见长。1920年毕业,先后在天津南运河工程局、顺直水利委员会、整(治)理海河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南京全国经济委员会等处任测量队长、技师、工程师、技正等职。
  1946年6月,经中共华北局北平市委城工部王苏同志介绍,去晋察冀边区政府任农林处技正,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董必武任主席,徐正任政府委员,兼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北平解放时,徐正任军事代表接管平津地区水利机关单位。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徐正任水利部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府委员,水利厅厅长,根治海河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河北省分会主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等职。
  徐正献身水利事业40余载,躬身实践,实地勘测、调查、记录大清河、永定河、滹沱河、子牙河、海河、黄河,以及南、北运河流域的水文地质特点,参加了这些河流的主要工程建设。在华北地区的堤坝、分洪、合龙、建闸等施工现场,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水利界同仁们都认为,徐正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华北水利工程事业。无论是从实践经验、技术设计、现场施工还是水利科学学术理论方面,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华北水利工程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徐正在战乱期间,埋头业务,不问政治。参加革命后不断学习,觉悟有很大提高。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任水利厅厅长期间,列席党组会议,允许他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徐正为人正直,宽厚,诚恳待人,做事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通过亲身体验,新旧社会对比,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唯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唯有人民政府才真心实意地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道理。
  徐正著有《监工须知》,于1943年由北平萃斌阁出版;《河工用语》于1947年冀中行署工务局印刷出版;《大清河流域概况及治理沿革》刊于《燕赵水利春秋》1985年第一期。另有《水利基本建设施工方法》、《海河今昔纪要》等多部论著。
  1971年8月8日,徐正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80岁。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革命纪念馆陈列有他在华北人民政府工作时的文字及相片资料。
  徐正之子,医学专家徐乐天,1925年生,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6年,在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地下党的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大学毕业。1951年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赴西藏,参加和平解放西藏工作。1952年西藏成立第一所拉萨医院,27岁的徐乐天任外科主任。1957年,徐乐天以副大队长的名义带领700名大学生赴苏联留学,他在莫斯科第一医院读研究生。
  1961年毕业回国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任胸外科主治医师。后升任胸外科主任、外科学系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曾获前苏联医学候补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学位、美国凡登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克列夫兰诊所国际学者称号。他成功地进行了多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搭桥、换瓣等手术。曾报告过国内首例重达5000克纵隔畸胎类囊肿切除病例,国内首例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病例。获美国多家大学基金会及瑞士国际抗癌学会的奖学金,多次赴美国、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他用中、英、俄文发表论文及专著120多篇(部)。他领导的协和医院胸外科被评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徐教授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卫生部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等。
  徐正女儿,北大资深教授徐淑娟,1929年生,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高中。同年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经济系读书。其间,接受了马列主义,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青年团),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徐淑娟毕业后留燕京大学任助教。1953年由学校推荐,经过严格考试,被批准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1958年回到北大经济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资本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获北京大学1985年~1986年度教学优秀奖。撰写《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占有化劳动的特点》、《保险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与资本论教学组集体撰写的《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他人合著的主要论著《资本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剩余价值理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获1996年北京大学陈岱孙经济学奖;徐淑娟多次参与国家经济理论研究活动,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1996年离休后,北大返聘她继续指导硕士研究生,讲授《资本论》、《保险经济学》等课程。被誉为经济学领域教学科研的“常青树”。
  二、研究星岁纪年的布衣学者——刘坦
  刘坦(1910年~1960年)王庆坨人,原名刘允恭,后改名刘郁,号天骄,中年后改名刘坦。幼年家贫,9岁入王猩酋先生私塾,尤喜史学。王猩酋特为他讲读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国语》。前后读书6年。王先生称赞他“史记汝已登堂入室矣”!
  刘坦17岁应邀到小范口村教小学。日本侵华后,学校停办,刘坦回到家中,开始研究《史记》,花费9年时间,撰写一部30万言的《史记纪年考》和一部20万言的《史记系年考》,1937年上半年由上海商务印书局出版。日本占领期间,他穷途潦倒,孤身一人,汉奸乡长请他到乡里当算账先生,他说,“穷死饿死也不替日本人办事”。新中国成立,刘坦获得了新生,继续研究历史和星象。撰写一部20万字的《中国古代星岁纪年考》,1956年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获稿费5000元。这笔稿费全部买了书籍。这年他已46岁了,还未娶妻。有人劝他搞个对象,他摇摇头说:“不忙,等我再写一部书出来再说吧。”他的下一部书就是《三皇五帝纪年考》。
  1956年,刘坦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历史学术年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郭沫若院长的亲切接见。郭沫若勉励他:“目前全国只有三四个人研究星岁纪年的学问,希望你扩大研究成果。”1957年当选政协武清县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58年春天,刘坦患了肺结核。1960年,国家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刘坦病情加重,仍笔耕不辍。县委领导特批给他生活补贴,病重期间政协领导安排他住进廊坊医院(当时安武合并),病危时,他叮嘱唯一的亲人——妹妹刘惠新:“我死后将我的书稿全部捐献给政协。”刘坦去世后,从他枕头底下、褥子底下翻出许多政府照顾他的糖票、点心票、油票、细粮票等,他把这些留给了更需要的人,自己悄然离开了人世。
  三、寻碑、著述的七旬老人——曹秉璋
  曹秉璋 (1909年~1992年),字洁如。自幼熟读经史,记忆超人。擅小楷,熟谙地方掌故。新中国成立后,将家庭秘藏数百年的宋代、明代珍贵文物《海天旭日图》、古琴、孤本墨刻与《诗存集》等无偿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历史博物馆。
  1986年,居住天津市区的曹秉璋不顾77岁高龄,奔走于王庆坨、东马圈及大兴县的采育镇,寻找家族碑刻十余通。在县、镇文化部门支持下,建起“王庆坨小碑林”。(见彩色插页9页下图)耄耋之年应县政协文史委之邀,撰写“三亲”稿件50余件。令人钦佩的是他还用工笔小楷撰写了《武清曹氏受姓源流及文献辑存》、《曹化淳遗文录》、《曹化淳遗文录补遗》、《读曹姓源流志》、《王庆坨小碑林文汇抄》、《历次武清编修志初探》、《王庆坨首次解放概略》等八部文集,在美国影印出版。为武清县政府重修《武清县志》(1991年版),不遗余力地撰稿,并三次审阅全志百万字书稿。当他病卧在床,仍在询问《武清县志》的出版进度。临终前,叮嘱家人将他未发表的书稿全部寄给武清县政协保存。
  四、一代名伶——李金顺
  李金顺(1896年~1952年),王庆坨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她天生一副甜亮的嗓子,人长得秀气、俊俏。十四岁随母流落津城谋生,最初拜师小元元红学唱河北梆子,继拜师葛春兆习京韵大鼓,十六岁入坤书馆拜师东发红(孙凤鸣)学唱莲花落子。李金顺天性聪慧,转艺多师,融汇众长,成为评剧第一代女演员,与她同时期的有花莲舫及后来的碧莲花、白玉霜、爱莲君等。李金顺等几位落子女伶的出现,对后来评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金顺参加戏班后,充分利用女性嗓音高亢、纤细、甜润的有利条件,行腔自然,形态动作都较男旦细腻,使舞台人物造型富于美感,为评剧表演艺术增添了魅力。在评剧形成的初期,女演员的代表人物首推李金顺。她将大鼓的唱法、腔调糅合在评剧唱腔里;还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创造出高亢粗犷、刚劲奔放,又能发挥女性声音优美、甜润特点的唱腔,同时突破了上下8小节的格式,使唱腔活泼多彩,大大丰富了评剧唱腔的表现力。
  在表演上,李金顺注意人物身份和行动的目的,改变了当时舞台上旦角用固定程式来表现各种不同人物的表演方法,也改变了过去只重唱功忽视做功的现象。李金顺创造的刚劲、爽脆的京音念白,为旦角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评剧的器乐方面,李金顺增加了笙、琵琶、三弦等伴奏乐器,改变了早期评剧只用板胡、二胡、笛子、唢呐四大件的老一套,增强了音乐效果。在李金顺和同伴的努力下,评剧艺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后来李金顺的唱腔,被人们推崇为“李派”。李金顺较长时间在东北演出,蜚声东三省。
  李金顺为评剧剧目和题材的丰富做出了贡献。在从其他剧种改编移植剧目的同时,又创作出许多时装戏,如《爱国娇》、《满洲里》、《黑猫告状》和《枪毙驼龙》等。1928年,她不惧军阀的恫吓,演出时装戏《爱国娇》,在宣传爱国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继李金顺之后,天津评剧舞台又涌现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李银顺、李宝顺、朱宝霞、李宝珠(老)、金灵芝、花月仙、花玉兰、钰灵芝等一批女评剧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许多评剧班、社艺人纷纷进关,云集天津。1933年李金顺回到天津,东北评剧艺人与天津评剧艺人在演出中形成了竞赛的局面。这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和喜彩莲,她们在李金顺唱腔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在日伪统治时期,李金顺退出评剧舞台,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其父母只得迁回王庆坨老家,租住小学西校东南角一所小宅院,南北房各两间。李父步履蹒跚,李母多病。李金顺定期回王庆坨探望。日寇投降后,多年不演戏的李金顺二次出山,与李福安搭班演出。在她的影响下,天津评剧演出再次出现高潮。这一时期,活跃在评剧舞台上的剧团有:刘翠霞的“山霞社”、小白玉霜的“再雯社”、喜彩莲的“莲剧团”,还有“芙蓉花班”、“花月仙班”、“花迎春班”、“新凤霞班”、“鲜灵霞班”、“筱俊亭班”“小灵霞班”等共计二十多个。
  1951年,李金顺欣然接受天津市文化局的聘请,接受培养青年评剧演员的任务。可是,翌年冬天因心脏病复发离世,年仅56岁。
  五、评剧女皇——刘翠霞
  刘翠霞 (1911年~1941年)敖嘴村人。自幼家贫。四岁时母亲带她去天津谋生。12岁小霞拜一位摆摊唱大鼓的老艺人何丑子为师,学唱“辽河大鼓”,不久师傅带她去大连卖艺,二年后回到天津。经亲友介绍,拜评剧早期创始人李含玲为师,改学评戏。李老师见她扮相好,听她嗓子亮,给她起个艺名——刘翠霞。小翠霞练戏刻苦,进步很快。李老师举荐她给当时名气颇大的李金顺配戏,多次演出成功,受到李金顺的鼓励和指导。不久又拜评剧名家赵月楼为师,赵老师教她专攻旦角。刘翠霞16岁始演正戏,首场在法租界的马鬼子戏楼演出《雪玉冰霜》,台下一片叫好声。17岁唱红了天津评剧界,她的特点是,嗓音亮、调门高,底气足,不论段子长短,都能一气唱下来,而且嗓子不倒。人送外号“金嗓子”。
  刘翠霞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大三节烈》、《空谷兰》、《劝爱宝》、《苏小小》、《珍珠衫》等。1929年天津《汉文时报》搞评选评戏演员活动,刘翠霞荣获“评戏女皇”的桂冠。1931年挑班主演,1934年由李华山牵头,以刘翠霞为主成立“金花玉班”,不久改为“山霞评剧社”,刘翠霞名气大振。此后她还大胆创新评剧,推出评剧武戏、时装戏,率先试用布景,并把京剧唱腔和大鼓唱腔融于评戏之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刘派艺术。她和同时期的白玉霜、爱莲君、喜彩莲被称为评剧界四大名旦。四位所创造的旦行(háng)行(xing)腔,成为评剧史上李(金顺)派之外,最有影响的流派,即所谓“刘派”、“白派”、“爱派”、“喜派”。
  刘翠霞的亲传弟子小灵霞、新翠霞,与同时期的小白玉霜、爱令君、花月仙、莲小君等在艺术实践中各自继承了李(金顺)派、刘(翠霞)派、爱(莲君)派、白(玉霜)派不同的演唱风格,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也改编、移植、创作了一批古装剧目和新的时装戏,把评剧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刘翠霞在其艺术巅峰期间,与商界名流陈静波结婚,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刘翠霞短暂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可惜不久因演出劳累患了肺结核。丈夫劝她离开评剧社,回家过清闲日子。但她酷爱评剧艺术,评剧情结笃深,剧社兄弟姐妹们需要她,刘翠霞没有离开评剧社,仍坚持演出。
  刘翠霞为人厚道,怜惜贫苦百姓。1939年海河发大水,刘翠霞在她唱戏的国民大戏院里收留十几位逃难艺人,达两个月之久。1940年正月初一,按规矩这一天该歇戏,但她坚持演出。她说:“我是够条件生活了,可大伙挣一天钱还是嘴顶嘴,不演出哪行?”为此,与她搭档多年的小生演员,同她分手了。之后,她拖着病体,每天演出两场。这样又演了一个多月,终因高烧不退,病情加重而离开了舞台。1941年7月5日,一代名伶香消玉殒,年仅30岁。
  六、中医名家——柳学洙
  柳学洙 (1906年~1988年)字溥泉,号一沤。北蔡村人。6岁入私塾读书,10岁父母相继去世。父母患的不治之症(痨病)对他打击太大。他决心学医,为乡亲医治这夺命的病症。但生活无依无靠,12岁给本村一家财主扛小活,偷空到一中医世家借书读。15岁到南蔡村一家药铺当小伙计——拉药抽屉(司药),借机读了几本医书:《内经》、《难经》、《医宗金鉴》等,并学会了针灸。18岁时卖掉父母留下的几亩薄田,又跟本村一家财主借了两石玉米,在村中开了个小药铺,自己为坐堂先生。但因医术不高,加之村中已开三家药铺,不到一年药铺就关张了。众人嘲笑不必说,财主讨账天天到,逼得他只有暗下苦功拜师学医术。不久结识了天津中医大家田尊五,他虚心求教,得到田老亲传,受益匪浅、医道日进。
  1928年,22岁的柳学洙大胆报名民国政府在天津市举行的中医统一录用考试。奇迹般地获得了中医师证书。这是国家承认的行医资格证。但他并不满足,1940年参加上海中医函授进修班学习,校长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大家陆渊雷先生。日伪统治时期,武清县政府举行全县中医统考,柳学洙获第一名。他与杜容甫、黄雨亭被誉为武清三杰。
  新中国成立后,柳先生已进入不惑之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成立全县第一个公私合营联合诊所。1956年武清县成立人民医院,柳先生为首批中医师,不久,县成立民办中医学校,柳先生任总辅导员。他治病很有特点,以药少效高著称,治疗急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有独到之处,对补肾有其专长,对治外感有绝招。柳先生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产后发热症治辑要》、《诊余漫笔》、《医林锥指》、《医林杂咏》等150多万字的医学专著。先生的亲传弟子遍及本县和天津、北京各大医院,有相当一批主任医师担任了医院领导干部,如武清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赵振发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博士生导师武清区中医院院长陈宝贵先生。受到海内外医学界的赞誉。
  柳学洙德高望重,曾当选县医院副院长,晋升中医主任医师职称;两次当选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八届、九届人大代表,并任武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七、天津特别市市长——杜建时
  杜建时(1906年~1989年)号际平,杨村人。7岁入杨村模范小学(今杨村四小)读书,13岁考取南开中学,17岁考进北京大学政法预科班。他目睹外国列强瓜分中国,而中国官兵却贪生怕死,预科班毕业后,毅然离开北大,考入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这年他19岁。后随学校迁至沈阳。毕业后任炮兵教导团连长、黑河炮兵营营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创办陆军大学,杜建时考取第一名,引起蒋介石的重视。三年学习期满被国民政府选拔公费留学生,派到美国雷文沃兹军事学院留学,攻读炮兵学科。临行前,蒋介石亲自找他谈话,勉励他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杜建时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只一年半就提前毕业。时值全面抗战爆发,杜建时给蒋介石写信,要求回国。蒋介石回信指示:目前中国军人多数不懂得国际关系学,你要继续深造。杜建时遵嘱又考入加州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生班,两年后获博士学位。
  1939年杜建时回国,时年33岁。蒋介石委任他为中央军校江西分校主任,蒋任校长。不久因战争需要,蒋介石又任命杜建时为第九战区高级参谋,薛岳任司令长官。杜建时帮助薛在长沙指挥三次大的战役,均把日军击退。不久,蒋介石委任杜建时为南京陆军大学教务长,并指派他筹建国防研究院。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蒋介石委任杜建时为委员长侍从室中将参谋、国民政府中将参军,主要负责对外工作。1943年,杜建时随蒋介石参加著名的开罗会议。1945年参加联合国成立制宪会议。
  日本投降后,杜建时任北宁护路司令、天津特别市市长。天津解放前夕,他见蒋家王朝大势已去,拒绝了蒋介石要他去台湾的指令,两次打发了接他去台湾的专机,坐镇市府稳定民心,告诫资本家及各级官员不要逃散。在解放军攻城的紧急关头,他安抚民众,保护公共设施,要把一个完整的天津交给解放军。津城被攻破后,杜建时被俘。1963年获大赦后,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定,摘掉“战犯”帽子。1978年后,当选全国政协五届、六届、七届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港、澳、台工作组组长,当选中国国民党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杜建时晚年关心家乡建设,帮助乡镇企业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支持县政协工作,为《武清文史资料选辑》题写书名,并让老伴李念书(画家)设计封面。
  杜建时逝世后,全国政协委员会评价他“杜建时同志爱国精神,老而弥笃,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八、快板书大师——李润杰
  李润杰 (1917年~1990年)城关镇大桃园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快板书创始人。幼年家贫,少年时当过吹鼓手,讨过饭。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他经常手持竹板见景生情,按拍节唱出主人爱听的小段,喜庆的、逗哏的,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主人听罢,拍手叫好,赏钱赏饭。14岁流落到天津一家鞋店学徒。四年出师后,平津沦陷,被日本一家公司骗至鞍山做华工。后寻机逃出,沦为乞丐,再次打起竹板沿街乞讨,不久又摆地摊、说书、唱戏。六载的“江湖艺人”生涯,落个“快板王”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李润杰获得新生。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曲艺节目,回国后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后加入天津广播艺术团,其间对“数来宝”进行创新,先后改编创作出《抗洪凯歌》、《巧劫狱》、《劫刑车》、《千锤百炼》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百余段,出版4本专集。
  李润杰德艺双馨,当选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曲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曲艺团副团长。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九、著名书画家——刘炳森
  刘炳森(1937年~2003年)字树盫(ān),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大良镇海自洼人。1937年出生在上海,幼年随父母寓居北京。父亲病逝后,母子回归故里。曾在本村及东崔庄小学读书,1953年考入天津三中;1956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年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其间攻书法绘画,师从董寿平、何二水等书画大家。其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书法以隶书、楷书并称于世,亦擅长篆、行、草诸体。其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被称为当代隶书第一人。
  刘炳森青年时代扬名日本,1990年获日本“富士美术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多次赴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及展出自己的书画作品,受到世界华人及外国友人的赞誉。
  刘炳森热爱家乡,为家乡青少年倾心传授书画艺术,举办讲习班,办书画展,亲自设计指导建起“御碑园”、“笔冢”,注入本金50万元设立“何二水文化教育奖励基金”,多次为家乡捐款累计176万多元。支持家乡创办沿运河七省市的“大运河书画院”,为推动书画普及,提高武清的文化品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先生手书咏家乡小诗一首:
  十、国学大师——张中行
  张中行(1909年~2005年)曾用名张璇,著名语文学家,散文家。河北屯镇石薄庄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天津、保定等地教中学,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任特约编审。张中行在大学时就开始治学,早年专于文史语言,后来偏于人生哲学,整个治学过程贯穿了编与著两条主线。在编作方面,曾主编《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合编《古代散文选》(三册)、《文言读本续编》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文革后张中行宝刀不老。八旬后陆续出版《文言津逮》、《作文杂谈》、《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流年碎影》等著述行世,共计406万字,人称文坛老旋风。张中行博学多识,造诣深厚,加之阅历丰富,治学严谨,其著述、谈学问,以探及索隐的知识性见长,书杂感以揆情度理的哲理性取胜,均以其真情、真知、真见,有益于世道人心,因而颇为学术界和读书界的人们所喜好,并成为当代杂体散文创作的代表性一家。
  张中行性格开朗大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又不失深刻的理性思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曾轰动一时。知晓张中行和杨沫那段婚姻的人看出小说中保守落后的余永泽是影射张中行,张中行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他保持沉默,文革前杨沫撰写文章直接批评当年张中行负心、落后、可憎,张中行还是保持沉默。文革中杨沫受审查,北京市“文联”请张中行出证:杨沫为“三反分子”。三次取证,张中行都写道:
  “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魄力。”落实政策后,杨沫了解此情,给张中行写信:“想不到你还能为我说好话,对你的宽容公道表示感谢。”并让他们唯一的女儿给张中行送去一张老照片作永久纪念。
  张中行对亲情、乡情、友情看得很重,他在散文集《香园旧梦》中,写了很多乡土风情。他欣然为同乡好友、著名书画家刘炳森的散文集《紫垣秋草》作序,序中说:“见到刘炳森的散文,就禁不住想到乡里,并且像是望见大良塔,心里感到安慰。”
  十一、百姓公仆——刘茂林
  刘茂林(1933年~2007年),城关镇柳林屯人,幼年家贫,5岁丧父,26岁的母亲孀居,去天津当奶妈。祖父母供他上学。1947年考入武清师范学校,1950年入党,曾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区民校总校长。1953年调到武清县县委办公室任调研员,后晋升为副主任、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
  刘茂林同志工作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曾为武清县低洼盐碱滩改种水稻、为永定河泛区种植大面积小麦试验田,与县委一班人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8年,周恩来、邓小平来武清视察稻田,1959年毛泽东主席到豆张庄视察麦田。这成绩中就有刘茂林倾注的心血和汗水。
  1970年,刘茂林调到廊坊地委工作,先后担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秘书长,1975年调到香河县任县委副书记,1977年调到保定地区唐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当时该县造反派的武斗还未停止,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刘茂林带领县委一班人,深入细致地做各派的思想工作,促成了全县的大联合、三结合。在深入细致做干部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抓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深入山区搞调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大胆实行小片包干。1982年,调到文安县任县委书记,应农民的迫切要求,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推行“大包干”。后河北省委省政府总结他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武清县领导也曾多次参观学习“廊坊经验”。
  刘茂林担任领导干部30余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和廉洁自律的好作风。下乡吃饭,他坚持自费;从不接受礼物,年节县乡干部送来土特产品,他指示办公室都登记交公。一次老母亲患病,办公室同志派车送去医院,只是几里的路程,他硬是交了20元油钱。他在病重住院期间,同志、亲友到医院看他,他都强忍病痛、面带微笑让座、沏茶,与之交谈。在老伴和儿女面前未曾流过泪,总是知足微笑。他说,“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的结果,我很知足”。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而且到了晚期时,他拒绝再服用进口药,他说给国家省点药费,把进口药送给更需要医治的人。他逝世后,廊坊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家乡的《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发表文章悼念他,题目是《把微笑留在人间》,文章最后是一副挽联:
  燕南大地长存公仆正气传佳话
  冀中长河赞颂儒官雅风记遗言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正
相关人物
徐乐天
相关人物
徐淑娟
相关人物
刘坦
相关人物
曹秉璋
相关人物
李金顺
相关人物
刘翠霞
相关人物
柳学洙
相关人物
李润杰
相关人物
刘炳森
相关人物
张中行
相关人物
刘茂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