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新中国 ——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98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新中国 ——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6
页码: 219-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时期武清村落的巨变,其中包括了村落布局未改,行政区划多变、村落扩大人口加密、教育大发展农田面貌变、改革开放村落欣欣向荣、文明村建设初见成效、“小康村”建设争达标、经济开发区为小康村建设助力等。
关键词: 新中国 武清村落 发展

内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随着城乡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全县村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
  第一节 落布局未改,行政区划多变
  1949年,全县总户数为103608户,总人口为453443。全县村镇增减与民国时期无大变化,区、乡划分多次改变。1949年初,全县划分14个行政区,区址是:一区城关、二区崔黄口、三区大碱厂、四区大良、五区下伍旗、六区河西务、七区梅厂、八区韩胜庄、九区亭上、十区北旺、十一区河北屯、十二区南蔡村、十三区杨村、十四区拾棉庄。
  同年3月,全县划分15个行政区,将河北屯区划归香河县。1950年9月,将15区划为10个区。撤销三、五、六、九、十四区,10区是:一区城关、二区北旺、三区河西务、四区南蔡村、五区大良、六区崔黄口、七区梅厂、八区杨村、九区黄花店、十区王庆坨。
  1952年,全县又重新划分13个区,除上面10区外,又增加大孟庄区、大碱厂区、东马圈区。
  1953年又将13区划分140个小乡及王庆坨、杨村两个区辖镇。
  1954年将杨村、王庆坨改为县辖镇,全县共辖738村。
  1958年安次县与武清县合并,1961年安、武分治,原武清县的北旺镇、大南旺、大枣林庄、桑园新庄、大长亭、东护卫屯、桐柏、南营八个乡38个村划归安次县,将河北屯乡从香河县析出划归武清县。武清县共辖733个行政村。1973年8月1日,武清县划归天津市。2000年9月,武清县撤县建区。
  第二节 村落扩大 人口加密
  各村镇人口不断增加,新增村落不多,只有在原村镇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村名未变,街道、房屋增多,小自然村发展成大自然村;大自然村镇划分成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的行政街村。
  杨村 1950年10月后为武清县城的所在地,是个自然的大村镇,聚落沿北运河两岸分布,俗称夹河成村,南北略呈长方形。建国初期,只有河东药王庙街和桥西大街两条主干街道。以双龙桥(今杨村大桥已拆除)200米为半径形成集市,街巷狭窄,雨季泥泞。居民住宅大都是土坯平房,只有少数商号店铺及地主建有高大的砖瓦房。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仅杨村就发展成10个街村。至八十年代末,已建成22条街道,16个里,86个巷。包括小东庄、北郑庄、上朱庄、上下园、夹道、大小王庄等30个行政街村。
  王庆坨镇 从解放初期的一个大自然村镇,六条街,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分出九个行政街村;
  河西务镇 分出“五七”、三街、四街三个行政街村;
  城关镇 分出北街、东街、里仁街、西街、西南街、东南街六个行政街村;
  崔黄口镇 分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小刘庄、西城角、东场、西场八个行政街村;
  大宫城村 分出大宫城西、大宫城东、大宫城南三个行政村;
  梅厂镇 分出梅一、梅二、梅三三个行政街村;
  黄花店镇 分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五个行政街村;
  汊沽港镇 分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四个行政街村;
  石各庄镇 分出石东、石西、石南、石北四个行政街村;
  敖嘴村 分出敖西、敖东、敖南、敖北四个行政街村;
  艾蒲庄 分出艾一、艾二、艾三三个行政街村;
  渔坝口村 分出渔一、渔二、渔三、渔四四个行政街村;
  牛镇村 分出牛一、牛二、牛三、牛四四个行政街村。其他众多街村的规模、面积都比解放初期增大了一倍或几倍,人口也成倍增长。但是由于政治运动频繁,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80%以上村庄的村民处在贫困线上,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除了少数生产日值高、生产条件好的村落盖砖瓦房的户增多,有的实现“排房化”外,大多数村庄十几年、二十年面貌依旧。
  从1950年到1964年的十四年间,全县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村落布局无大变化,人口却快速增加。1950年全县总户数103644户,总人口459028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119687户,人口568086人,增长10万余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户数171749户,人口增到716973口人,比1964年净增近15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773927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823752人。
  村镇人口增加,仅以王庆坨镇为例。从《王庆坨镇志》(1996年出版)提供的数字看:1953年全镇4497户,19036口人;1963年全镇上升到9897户,46830口人;1973年全镇再上升到11434户,56897口人。1982年全镇每平方公里595口人;1990年每平方公里增到647人;1994年每平方公里再增到730人。2000年每平方公里增到996人。
  第三节 教育大发展 农田面貌变
  经济困难时期,村落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
  一是农村教育快速发展,解放初期只有城关、杨村两所初级中学,1955年全县新建14所初级中学。分别是:河西务、南蔡村、崔黄口、大良、下伍旗、大碱厂、梅厂、黄花店、小幼庄、东马圈、大长亭、汊沽港、王庆坨、敖嘴。采取小学戴帽的方式,全部由政府投资,实现了区区有中学。
  1960年全县普通小学458所,在校学生79400人,比1949年增加11所,学生增加27050人;1960年普通中学(含高中)23所,在校学生9981人,比1949年增加19所,学生增加9626人。
  1973年全县小学644所,在校学生105370;中学153所,在校学生24674人。在县财政无力支付教育经费激增的情况下,中小学下放到由大队、公社办,称民办小学、民办中学。学校盖起了简易校舍,缺口师资由知青补充,1974年创办武清卫校;同年,创办天津市杨村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977年创办武清农业学校。教育居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县内的永定河、北运河、青龙湾、北京排污河(凤河、港沟河、筐儿港减河)龙凤新河等18条河流得到了治理。建桥85座,建闸174座,建扬水站121座,建涵洞144座。改造洼淀9个,面积73万亩,建成港北、夹道、木厂等13个大灌区,灌溉面积百万亩。各公社(乡镇)、大队(村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千米见支渠,百米见斗渠。每年全县农田基本建设动土均在千万立方米左右。为保证水源,全县打机井6183眼,井灌面积30.26万亩。
  全县有近三分之一公社、大队实现渠、路林网化,为改革开放后,土地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第四节 改革开放 村落欣欣向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清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9年~1984年,全县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大包干、联产到劳、联产到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双田制、定额管理、小段包工。全县741个村街到1984年已有727个村实行了包产到户。1个村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13个村实行定额管理小段包工。1982年进行社队体制改革试点,1983年人民公社改为乡政府,改变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不合理体制,实行党政分设的乡党委、乡政府和乡的经济组织。大队改称村、街。全县村街728个。
  一、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生产责任制逐步巩固完善,全县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饲养、多业并举、分区发展,初步形成“东鱼、西牧、南果、北菜、中间粮”的种养格局。
  1987年武清县被定为天津市农村改革试点县。第二年出现大户承包、联户承包、专业队承包、集体服务、农户经营等多种承包形式。农村经济进一步搞活,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冬小麦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黄庄、东蒲洼、豆张庄、曹子里、崔黄口、河北屯、大良、南蔡村、大孟庄、下伍旗、河西务、泗村店、白古屯、高村。
  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王庆坨、汊沽港、陈嘴、豆张庄、东蒲洼、曹子里、崔黄口、大良、河北屯、下伍旗、南蔡村、大孟庄、城关、白古屯、河西务、高村。棉花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城关、大王古庄、东马圈。
  花生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的乡镇:王庆坨、陈嘴、曹子里、城关镇、大孟庄、双树、河北屯。
  芝麻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乡镇: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黄花店、曹子里。
  向日葵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乡镇:豆张庄、泗村店、曹子里、上马台、梅厂、聂庄子。
  蔬菜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乡镇:南蔡村、北蔡村、大良、河北屯、下伍旗、河西务、大沙河。
  瓜果栽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乡镇:王庆坨、汉沽港、陈嘴、黄庄、豆张庄、东马圈、泗村店、高村。
  在发展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促进流通、扩大出口等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已建成各种商品生产基地,如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县养殖业由以家庭为主的“小群体,大规模”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1985年,养殖专业户1.4万户,专业村184个,联合体32个。1989年集体猪场64个,年饲养3.1万头;年出栏30头以上的专业户565个,年饲养3.5万头,占调市商品猪的60%;国营集体蛋鸡场33个,养蛋鸡28.6万只,专业大户730个,养蛋鸡72.4万只,占社会产蛋量的50%;养肉牛专业户71个,饲养961头;养羊户1042个,饲养4.6万只。养鹌鹑1022户,饲养140.2万只;养鸭360户,饲养2.5万只;养鱼水面26861亩,年产鱼6741吨。
  全县土特产品:红小豆、旱种水稻、津麦2号小麦、掖单玉米、三道眉向日葵;索庄萝卜、李楼韭菜、汊沽港芦笋、无公害蔬菜、大沙河高档细菜;南蔡村西瓜、小范口红星苹果、南陈庄玫瑰香葡萄;瘦肉型猪、鹌鹑、肉鸡;大黄堡、上马台罗非鱼,崔黄口、小于庄(水库)的金鲤鱼。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随着京津两市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并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带动。1984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县政府成立乡镇企业经济委员会。1985年,各乡镇村街办的企业已达2623个。其中乡办379个,村办1413个,各种联合体822个,市乡联营9个,共投入劳力120423人,占全县劳力总数的34.8%,拥有固定资产16742万元,全年产值67175万元,是1958年的37倍,是1978年的3倍多,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6%;乡镇村街全年总收入39559万元,占全县农村总收入的43.1%;获利润7866万元,缴纳税金3812万元。
  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6个,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1个。当时的知名厂家有:东蒲洼索张庄皮件厂,梅厂镇张大庄制鞋厂,大孟庄乡砖瓦厂,王庆坨镇大范口村木壳厂,富强纺织总厂,大黄堡乡农药厂,上马台乡铝材厂,汊沽港乡六道口村长城罐头厂,陈嘴乡华都食品厂,河西务镇振兴羊毛衫厂,黄花店乡胜利化工厂,王庆坨镇一街纸制品厂,大碱厂乡大发针织厂,后巷乡胶背地毯厂,杨村镇福利染整厂,陈嘴乡春光服装厂等。
  名优产品:风船牌地毯——武清县第一地毯厂;古车牌金丝毯——大碱厂金丝毯厂;绢花——曹子里乡;杨村糕干——杨村十街万全堂;草帽厂——杨村四街东升草帽厂;城关豆腐丝——东马房刘记,黄辛庄赵记。
  名特产品:陶粒——泗村店小陈庄陶粒厂;工艺蜡烛——东马圈乡工艺蜡烛厂;斯娜旅游鞋——梅厂镇;美陶工艺品——河西务镇;春卷——泗村店乡食品厂;金钱豹水泥——县水泥厂;体温卡——王庆坨二街;多功能文具用品机器人——北蔡村乡工艺美术厂;氧化乐果——大黄堡乡制药厂;玫瑰精——黄花店乡胜利化工厂;兴华毛巾——杨村镇兴华毛巾厂。
  市优产品:芦笋罐头——汊沽港乡六道口村长城罐头厂;港式面包——陈嘴乡华都食品厂;电子消炎止痛膜——南蔡村乡张辛庄村;“精球”钢珠——石各庄乡钢珠厂;单晶体冰糖——东蒲洼乡食品厂;遮盖面霜——石各庄乡敖西日化厂;绣花衬衣——大碱厂乡华贵服装厂;三爪掳子——杨村十街五金工具厂;银雪羊毛衫——河西务振兴羊毛衫厂;钢板弹簧——上马台乡大康庄华丰弹簧厂。
  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村镇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1986年全县经过地名普查,编辑出版了《武清县地名录》,根据这部具有地方法定性的地名录记载,全县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7镇27个乡738个行政村。1990年全国第四次普查人口,全县总人口是773927人。
  第五节 文明村建设初见成效
  1989年,全县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厂、文明单位”的活动。当年共建文明村77个,文明户36043户,文明厂233个,文明单位87个。出席市级文明建设单位44个。1990年县委提出“六爱两评”活动,六爱: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岗、爱邻、爱同志;评选“遵纪守法户”和“文明户”。共评出遵纪守法户43757户,文明户6855户,“两户”门前挂光荣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县委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抓物质文明建设。1989年县境内乡村公路总长1120公里,铺筑沥青路面98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沥青路面。各村街道整齐,三分之二户盖起了新砖瓦房。据县房管局统计,到1990年底,全县农村建房的32674户,建筑面积2119082平方米,其中建楼房的395户,建筑面积54398平方米。平房一般建得新颖高大,宽敞明亮。人均占有面积16平方米。各户住房一般3~5间,设客厅、卧室、少数设书房、太阳能浴室。大都一户一院,饮自来水,用蜂窝煤或沼气做饭。村中建有村民委员会办公室、小卖部、医务室、娱乐室、小学校。经济条件较好的王庆坨镇大范口村建起住宅楼286户,新式平房20户,传统平房18户,总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村委会办公楼260平方米,俱乐部480平方米,公共浴池120平方米,汽车站候车室80平方米,公厕5个,计220平方米,中心小学一所,1030平方米。村东、北、西建成1100余亩花圃、果园,村南开挖百亩鱼塘养鱼植藕,成为天津市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第六节 “小康村”建设争达标
  一、建设小康村、明星小康村镇
  1993年,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人均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的构想,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本市区县提前三年到1997年实现这个目标。武清县委、县政府提出:力争“八五”末期(1996年)全县80%以上的村街建成小康村,并提出建一批小康明星村。县委确定了“小康村”、“明星小康村”的标准,成立“小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当年定的经济指标是:按1990年不变价,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明星小康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其他条件有:党建工作、计划生育、村街路面硬化、绿化覆盖面积、文化室、卫生室、村委会办公室、小学校、电话入户率等;用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统揽小康村建设全局。计划生育不达标,一票否决。到1996年底,全县分期分批建成的小康村已达95%。未达标的后进村街,1997年作为重点扶贫的对象,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组长分别由各委、办、局领导同志担任。千方百计为后进村筹措资金,解决修公路、建学校、自来水入户、程控电话入户等多年解决不了的难题。尽管当时制定的标准还不太高,但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建设家园,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凡达标的小康村,村民无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村庄迈入了小康村的行列。
  第七节 经济开发区为小康村建设助力
  小康村建设,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991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县政府在一片千年沉睡的洼地上,兴建国家级的工业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东起京杭大运河杨村北段,西至京福公路以西500米,南起武清城区雍阳西道,北达京津塘高速公路。至1996年,园区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备、配套设施较齐全:有1.4平方公里较高标准的生活区,建有30万平方米的双水、双气温泉“栖仙”公寓楼。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生活区内有0.8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其间,有双语教学的国际英华小学和国际英华中学,有占地33.33公顷水面的天鹅湖度假村、海关培训中心、白天鹅酒店等服务设施。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到2000年,吸引了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60亿元,产业涉及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服装、食品等。知名企业有:台湾光宝公司、日本大真空公司、美国麦格昆磁公司、丹麦丹佛斯公司、韩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瑞典斯维达拉公司等;国内的民营企业天狮集团等。同时,各乡镇也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经济开发区,就业人口2万余。开发区逐年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已成了武清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对小康村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0年,武清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1.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5亿元、38.3亿元和27.9亿元,三级财政收入实现518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9372元,实现了小康水平的梦想。
  第八节 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村镇面貌日新月异
  2000年6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武清县,设立武清区。此后,武清区便驶入了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2006年,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5个乡,741个村。全区总面积未变、总人口达到823752人,占天津市总人口的8.23%,在全市18个区县中,仅次于南开区,居第二位。境内少数民族人口13242,占总人口的1.61%;全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
  近几年,京津两大都市建设飞速发展,国务院提出环渤海地区的开发战略,为武清的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2004年,全区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无公害蔬菜、奶牛两个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新认证7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1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全区奶牛存栏6万头,日产鲜奶622.7吨,成为京津地区品质好、规模最大的鲜奶生产供应基地。全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23个,各类运销组织和大户200多个。养殖规模化小区57个,其中46个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生产基地。林业方面实施了京津塘绿色通道、城区外围林网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显现。2004年,工业增加值实现69亿元,创历史新高。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增私营企业668家,注册资本11亿元,同比增长51%。
  进入二十一世纪,武清经济开发区有了更快更大的发展。到2006年,共引进中外企业620余家,吸引投资总额230亿元,累计实现利税62亿元,解决直接就业、间接就业人员8万余人,这座新城似镶嵌在北运河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小康村建设方兴未艾。到2003年共建市级达标的“宽裕型”小康村161个。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区741个村街,93%的村街建立了村民户代表制度,杨村城区7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城区及乡镇建设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达到500万平方米,近百个住宅小区。最具代表性的亨通花园小区总投资7.5亿元,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成137栋高标准住宅楼,10个村的2000多户农民喜迁新居。
  武清区委、区政府关注民生,认真落实各项富民政策:农业税免除、种粮田补贴、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孤老户、贫困户保险等,更加推动小城镇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每当村民们分期分批地告别了祖祖辈辈的柴门、土墙、草房、小院,住进了宽敞明亮、多功能的住宅楼,无不感叹这一历史巨变,这是两千多年来村落发展史上的奇迹,更是村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奏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动人乐章。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实施“三步走”战略、构建和谐天津的重大战略举措。武清区委、区政府制定出新农村建设十年远景规划,逐年投入巨额资金支持。可以预见,十年、二十年后,全区功能齐全的小城镇星罗棋布,花园式的新农村欣欣向荣,城市化的农村繁花似锦,景色迷人。
  附录九: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王树培)
  编者按:武清区区委书记王树培,2006年上半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应党校领导和学员们的邀请,面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量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武清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专题讲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简洁;既有对有利条件的展示,充满信心和希望,又有对不利因素的正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既有说服力,又有操作性。在党校及各省市的学员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天津日报》于2006年7月3日“理论创新版”全文刊登。本书予以转载。
  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
  武清地处京津之间,城区距天津外环19公里,北部距北京六环20公里,面积1574平方公里,人口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5个乡,741个村。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0元。
  针对“三农”问题,武清区2000年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的“三化”思路。
  着力促进农业增产,培育无公害蔬菜和奶牛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奶牛由2000年的3000头发展到2005年的63000头,建成57个标准化养殖场,日产鲜奶650吨,占京津鲜奶三分天下,具有娃哈哈、完达山两个大的品牌企业,农民人均自养奶牛年获收入440元。
  大力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及乡镇产业功能区发展。2000年起到2005年,武清开发区及18个乡镇产业功能区共有企业1200家,投资223亿元,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加快了非农转化进程。
  探索村民自治新体制。从2000年开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以村委会为执行机构的村民自治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村级民主管理问题。
  实施“九横九纵”的路网贯通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自2003年,三年中全区已投入13.8亿元,新建区级以下公路479公里。到2007年年底,全区有高速公路4条,11个出口,各类公路总里程2164公里,实现边远村到高速路口15分钟、边远镇到城区、城区到京津30分钟的时空目标。
  启动城区周边“撤村建居”工程。2000年起,按照“群众自愿、政府批准”原则,投资19.5亿元,撤销14个行政村,建设68万平方米的还迁小区,2584户,8402人转为城镇居民,3477人适龄办理了养老保险。
  2005年,按照天津市的部署,启动了“一镇两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做法
  虽然在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作为过去的农业大县、现在的大城市郊区,许多固有的矛盾和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二元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和出路。
  (一)认真查找“旧”农村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找准“旧”农村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上下查找和广泛调研,武清找出“旧”农村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基础设施配套差。水平低、不配套,农民发展现代生产、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差。最根本的原因是统筹规划发展的意识不强,落后偏远农村有被忽略和边缘化的倾向。
  2.收入水平低。虽然武清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但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比,农业收益差、效益比较低、风险大。2005年,武清区城镇居民收入超过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0元,接近3:1。而75%以上的农民收入处在人均收入线以下,多数农民的实际收入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更大。
  3.社会保险差。农民“低保”、“医保”都是低水平的,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4.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武清区全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3%集中在城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集中在农村。
  5.环境面貌差。不少村是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脏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二)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武清区总的思路是:发挥比较优势,制定长远规划,确定阶段目标,解决突出问题。
  1.发挥比较优势:武清紧靠京津两大城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带主轴位置,发展环境和基础优势明显。近几年城市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由于居两个超特大城市之间,两市逆城市化发展趋势初露端倪。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同时出现在武清地区,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天时与地利,再加之北京奥运和天津渤海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机遇,为武清顺势而为,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2.制定长远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央强调,建设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同步的过程。按照天津市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武清区将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目标确定到2020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20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武清农村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农村水平。
  3.确定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目标,按五年一个阶段,分三阶段推进。三个阶段有较完整的目标体系,而标志性任务是彻底解决农民的上学、看病、养老问题。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12年免费教育;第二阶段:到2015年,全面实行医疗保险;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面享受养老保险。形象说法是:2010年上学不要钱;2015年住院不花钱;2020年老有退休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今、明两年全区的重点工作、工程,并分解落实到部门、乡镇街,到各个村,确保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4.解决突出问题:这是现实工作的切入点、着重点。围绕上述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细化分解,工程化、项目化,确保实施到位。
  (三)按照阶段目标,制定操作方法
  武清区的办法是:全面建设、梯度推进、重点突破。
  1.全面建设:即城乡统筹建设,各村普遍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建设。分“三级、五块”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时限和标准上“切一刀”,到2010年全面完成。
  “三级”:即区、镇、村三级,基点是村,聚焦在村,各级各部门的目标任务都要落实到村。各级各部门、明星村、小康村、生态村、专业村,统统汇集成一个“新农村”,统筹协调、合力建设。针对各自的问题,村村有目标、村村有任务,避免“一个干着、两个站着、三个看着”的被动现象。
  “五块”:就是针对方方面面突出问题,抓好设施配套、社会保障、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五块工作,填平补齐与巩固提高相结合,各村在目标、任务和实际途径上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最低标准的实施时限上“切一刀”。到2010年,所有村普遍达到的最低标准是:生产水电配齐,生活人畜分离,村庄街巷硬化,12年免费教育,做饭能源气化,垃圾无害处理。
  2.梯度推进:在分阶段推进长远规划目标的同时,将各村分成若干类型,不同途径推进。如:自身条件差、比较优势少的村,区里重点扶持发展;环境及产业资源有优势、有特色的村,突出特色发展;城镇周边的村,集中规划发展;城区及建制镇规划区内的村,撤村建居发展。
  3.重点突破:总结经验与典型示范相结合,取得各阶段内重点工作的突破,总结经验十分重要,试点先行也不失为一种探索的方法。2005年,武清筛选了“一镇两村”三个试点。
  (四)扎实推进“一镇两村”新农村试点工作
  新农村试点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市领导的亲自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武清统筹选择了“一镇两村”试点。
  “一镇两村”新农村试点包括城镇集中型一个镇,融入城区型和特色开发型各一个村。
  1.试点的整体思路
  整合村庄占地,以地换地、以房换房,通过解决土地制约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
  2.选择试点的基本条件
  一是村庄占地较多,能整合出土地。这是前提条件。二是有发展二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劳力转化、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有较好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四是支部坚强、村民自治机制健全,这是试点成功的关键。五是群众和镇村两级领导有迫切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群众,运作的主体也是群众,只有群众和基层干部有强烈的愿望,新农村建设才有群众基础,遇到问题才容易解决。根据上述五个条件,经过筛选,确定了大良镇、后蒲棒村、南北辛庄村三个试点。三个试点共涉及17个村,4672户,15201人,村庄占地5943亩,户均1.3亩,可置换出建设用地4922亩。
  3.试点运作的方式
  一是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入户宣讲;百分之百征求意见;百分之百给出路;百分之百签协议。这个过程非常艰巨、非常重要、非常耗时,是整个试点成败的关键,也是旧农村、农民转化成新农村(社区)、新农民(居民)的重要过程。
  二是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住四个主导不放松。主导规划。即:主导规划的思想、思路,突出特色,挖掘优势,从更高的层次引导试点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三个试点都配备了规划建筑师,始终控制规划和建设。
  主导政策方法。一方面,在关键问题上,把握三个试点政策的平衡,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另一方面,进行政策扶持;三个试点所有建设费用全免,招商引进企业五年内税收留市、区部分全部返还试点单位。外围大的基础配套和教育卫生等专项功能配套,全部由区级投资。
  主导组织。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抓,以充分调动各种行政资源,形成试点建设合力。加强规划、占地、拆迁、建设等运作实施的指导和帮助,解决试点单位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主导建设运作方式。区政府注资2亿元成立“新家园建设投资公司”,试点乡镇街组建“开发建设公司”,并吸引有资质的实体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三是让群众有序参与试点全过程。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全过程,在征地补偿分配、还迁房型选择、拆迁补偿安置和各项协议签订等环节,让群众依法依规自主选择、自主决策。同时,以民主形式推选村民代表,成立试点建设群众监督小组,有组织地参与到试点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村民们说:“让村民代表参与监督这件事,我们就更放心了。”
  目前,三个试点已经确定了相关政策、办法,完成了试点总规、控规和修建性规划,完成了征地协议签订、房屋评估工作,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试点计划三年完成,最后要确保耕地置换、复垦数量不减、质量不降。还清国家的周转指标。
  新农村建设应关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们有很多教训,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艰难过程。笔者的体会是:
  (一)把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切入点。解决落后村的问题,比提高先进村水平更迫切、更重要。反之就会掉进“解决旧的二元矛盾同时制造更突出的新二元矛盾”的陷阱。
  (二)认真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建设是目的,重点突破是手段。要在全面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健全的前提下,选择各类有代表性的村先行一步。特别要注意选择偏远落后的村先行先试。全面建设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所在,不切实际地弄几个好典型拔高装门面,而后强行推广,最容易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伤害农民群众。
  (三)要强化基层干部群众自我发展意识。新农村是环境,新农民是核心,只有农民的观念新了、意识新了、素质新了,新农村建设才真的成功了。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能脱离本地实际,不能超越现有的工作基础。不能“建物”不“建人”,不能搞“大跃进”。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来说是好事,更是难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重构工作,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是传统村落向民主与法制社区的变革,是旧农民向农业产业经营者的变革。任何大的失误都会造成已经非常脆弱的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及社会的震动。因此只能是顺势而为、循序渐进。武清的策略是走小步、不停步,少走弯路、回头路。
  王树培:1953年生,大学文化,1972年参加工作,1984年入党。曾任教师,县政府办公室科员、主任科员、副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县长助理、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长、武清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等职。
  第九节 乡贤采撷
  一、水利专家——徐正
  徐正(1891年~1971年)原名邦荣,字灿英,王庆坨人。1891年生,排行第三,父兄早亡。徐正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6岁到保定学织布,后因病回乡。191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喜书法,尤以数学、英语见长。1920年毕业,先后在天津南运河工程局、顺直水利委员会、整(治)理海河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南京全国经济委员会等处任测量队长、技师、工程师、技正等职。
  1946年6月,经中共华北局北平市委城工部王苏同志介绍,去晋察冀边区政府任农林处技正,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董必武任主席,徐正任政府委员,兼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北平解放时,徐正任军事代表接管平津地区水利机关单位。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徐正任水利部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府委员,水利厅厅长,根治海河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河北省分会主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等职。
  徐正献身水利事业40余载,躬身实践,实地勘测、调查、记录大清河、永定河、滹沱河、子牙河、海河、黄河,以及南、北运河流域的水文地质特点,参加了这些河流的主要工程建设。在华北地区的堤坝、分洪、合龙、建闸等施工现场,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水利界同仁们都认为,徐正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华北水利工程事业。无论是从实践经验、技术设计、现场施工还是水利科学学术理论方面,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华北水利工程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徐正在战乱期间,埋头业务,不问政治。参加革命后不断学习,觉悟有很大提高。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任水利厅厅长期间,列席党组会议,允许他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徐正为人正直,宽厚,诚恳待人,做事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通过亲身体验,新旧社会对比,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唯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唯有人民政府才真心实意地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道理。
  徐正著有《监工须知》,于1943年由北平萃斌阁出版;《河工用语》于1947年冀中行署工务局印刷出版;《大清河流域概况及治理沿革》刊于《燕赵水利春秋》1985年第一期。另有《水利基本建设施工方法》、《海河今昔纪要》等多部论著。
  1971年8月8日,徐正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80岁。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革命纪念馆陈列有他在华北人民政府工作时的文字及相片资料。
  徐正之子,医学专家徐乐天,1925年生,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46年,在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地下党的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大学毕业。1951年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赴西藏,参加和平解放西藏工作。1952年西藏成立第一所拉萨医院,27岁的徐乐天任外科主任。1957年,徐乐天以副大队长的名义带领700名大学生赴苏联留学,他在莫斯科第一医院读研究生。
  1961年毕业回国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任胸外科主治医师。后升任胸外科主任、外科学系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曾获前苏联医学候补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学位、美国凡登比尔特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克列夫兰诊所国际学者称号。他成功地进行了多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搭桥、换瓣等手术。曾报告过国内首例重达5000克纵隔畸胎类囊肿切除病例,国内首例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病例。获美国多家大学基金会及瑞士国际抗癌学会的奖学金,多次赴美国、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他用中、英、俄文发表论文及专著120多篇(部)。他领导的协和医院胸外科被评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徐教授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卫生部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等。
  徐正女儿,北大资深教授徐淑娟,1929年生,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高中。同年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经济系读书。其间,接受了马列主义,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青年团),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徐淑娟毕业后留燕京大学任助教。1953年由学校推荐,经过严格考试,被批准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1958年回到北大经济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资本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获北京大学1985年~1986年度教学优秀奖。撰写《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占有化劳动的特点》、《保险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科研论文数十篇。其中与资本论教学组集体撰写的《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与他人合著的主要论著《资本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剩余价值理论释义》第一、二、三卷,获199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理论问题》,获1996年北京大学陈岱孙经济学奖;徐淑娟多次参与国家经济理论研究活动,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1996年离休后,北大返聘她继续指导硕士研究生,讲授《资本论》、《保险经济学》等课程。被誉为经济学领域教学科研的“常青树”。
  二、研究星岁纪年的布衣学者——刘坦
  刘坦(1910年~1960年)王庆坨人,原名刘允恭,后改名刘郁,号天骄,中年后改名刘坦。幼年家贫,9岁入王猩酋先生私塾,尤喜史学。王猩酋特为他讲读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国语》。前后读书6年。王先生称赞他“史记汝已登堂入室矣”!
  刘坦17岁应邀到小范口村教小学。日本侵华后,学校停办,刘坦回到家中,开始研究《史记》,花费9年时间,撰写一部30万言的《史记纪年考》和一部20万言的《史记系年考》,1937年上半年由上海商务印书局出版。日本占领期间,他穷途潦倒,孤身一人,汉奸乡长请他到乡里当算账先生,他说,“穷死饿死也不替日本人办事”。新中国成立,刘坦获得了新生,继续研究历史和星象。撰写一部20万字的《中国古代星岁纪年考》,1956年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获稿费5000元。这笔稿费全部买了书籍。这年他已46岁了,还未娶妻。有人劝他搞个对象,他摇摇头说:“不忙,等我再写一部书出来再说吧。”他的下一部书就是《三皇五帝纪年考》。
  1956年,刘坦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历史学术年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郭沫若院长的亲切接见。郭沫若勉励他:“目前全国只有三四个人研究星岁纪年的学问,希望你扩大研究成果。”1957年当选政协武清县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58年春天,刘坦患了肺结核。1960年,国家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刘坦病情加重,仍笔耕不辍。县委领导特批给他生活补贴,病重期间政协领导安排他住进廊坊医院(当时安武合并),病危时,他叮嘱唯一的亲人——妹妹刘惠新:“我死后将我的书稿全部捐献给政协。”刘坦去世后,从他枕头底下、褥子底下翻出许多政府照顾他的糖票、点心票、油票、细粮票等,他把这些留给了更需要的人,自己悄然离开了人世。
  三、寻碑、著述的七旬老人——曹秉璋
  曹秉璋 (1909年~1992年),字洁如。自幼熟读经史,记忆超人。擅小楷,熟谙地方掌故。新中国成立后,将家庭秘藏数百年的宋代、明代珍贵文物《海天旭日图》、古琴、孤本墨刻与《诗存集》等无偿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历史博物馆。
  1986年,居住天津市区的曹秉璋不顾77岁高龄,奔走于王庆坨、东马圈及大兴县的采育镇,寻找家族碑刻十余通。在县、镇文化部门支持下,建起“王庆坨小碑林”。(见彩色插页9页下图)耄耋之年应县政协文史委之邀,撰写“三亲”稿件50余件。令人钦佩的是他还用工笔小楷撰写了《武清曹氏受姓源流及文献辑存》、《曹化淳遗文录》、《曹化淳遗文录补遗》、《读曹姓源流志》、《王庆坨小碑林文汇抄》、《历次武清编修志初探》、《王庆坨首次解放概略》等八部文集,在美国影印出版。为武清县政府重修《武清县志》(1991年版),不遗余力地撰稿,并三次审阅全志百万字书稿。当他病卧在床,仍在询问《武清县志》的出版进度。临终前,叮嘱家人将他未发表的书稿全部寄给武清县政协保存。
  四、一代名伶——李金顺
  李金顺(1896年~1952年),王庆坨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她天生一副甜亮的嗓子,人长得秀气、俊俏。十四岁随母流落津城谋生,最初拜师小元元红学唱河北梆子,继拜师葛春兆习京韵大鼓,十六岁入坤书馆拜师东发红(孙凤鸣)学唱莲花落子。李金顺天性聪慧,转艺多师,融汇众长,成为评剧第一代女演员,与她同时期的有花莲舫及后来的碧莲花、白玉霜、爱莲君等。李金顺等几位落子女伶的出现,对后来评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金顺参加戏班后,充分利用女性嗓音高亢、纤细、甜润的有利条件,行腔自然,形态动作都较男旦细腻,使舞台人物造型富于美感,为评剧表演艺术增添了魅力。在评剧形成的初期,女演员的代表人物首推李金顺。她将大鼓的唱法、腔调糅合在评剧唱腔里;还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创造出高亢粗犷、刚劲奔放,又能发挥女性声音优美、甜润特点的唱腔,同时突破了上下8小节的格式,使唱腔活泼多彩,大大丰富了评剧唱腔的表现力。
  在表演上,李金顺注意人物身份和行动的目的,改变了当时舞台上旦角用固定程式来表现各种不同人物的表演方法,也改变了过去只重唱功忽视做功的现象。李金顺创造的刚劲、爽脆的京音念白,为旦角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评剧的器乐方面,李金顺增加了笙、琵琶、三弦等伴奏乐器,改变了早期评剧只用板胡、二胡、笛子、唢呐四大件的老一套,增强了音乐效果。在李金顺和同伴的努力下,评剧艺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后来李金顺的唱腔,被人们推崇为“李派”。李金顺较长时间在东北演出,蜚声东三省。
  李金顺为评剧剧目和题材的丰富做出了贡献。在从其他剧种改编移植剧目的同时,又创作出许多时装戏,如《爱国娇》、《满洲里》、《黑猫告状》和《枪毙驼龙》等。1928年,她不惧军阀的恫吓,演出时装戏《爱国娇》,在宣传爱国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继李金顺之后,天津评剧舞台又涌现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李银顺、李宝顺、朱宝霞、李宝珠(老)、金灵芝、花月仙、花玉兰、钰灵芝等一批女评剧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许多评剧班、社艺人纷纷进关,云集天津。1933年李金顺回到天津,东北评剧艺人与天津评剧艺人在演出中形成了竞赛的局面。这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演员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和喜彩莲,她们在李金顺唱腔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在日伪统治时期,李金顺退出评剧舞台,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其父母只得迁回王庆坨老家,租住小学西校东南角一所小宅院,南北房各两间。李父步履蹒跚,李母多病。李金顺定期回王庆坨探望。日寇投降后,多年不演戏的李金顺二次出山,与李福安搭班演出。在她的影响下,天津评剧演出再次出现高潮。这一时期,活跃在评剧舞台上的剧团有:刘翠霞的“山霞社”、小白玉霜的“再雯社”、喜彩莲的“莲剧团”,还有“芙蓉花班”、“花月仙班”、“花迎春班”、“新凤霞班”、“鲜灵霞班”、“筱俊亭班”“小灵霞班”等共计二十多个。
  1951年,李金顺欣然接受天津市文化局的聘请,接受培养青年评剧演员的任务。可是,翌年冬天因心脏病复发离世,年仅56岁。
  五、评剧女皇——刘翠霞
  刘翠霞 (1911年~1941年)敖嘴村人。自幼家贫。四岁时母亲带她去天津谋生。12岁小霞拜一位摆摊唱大鼓的老艺人何丑子为师,学唱“辽河大鼓”,不久师傅带她去大连卖艺,二年后回到天津。经亲友介绍,拜评剧早期创始人李含玲为师,改学评戏。李老师见她扮相好,听她嗓子亮,给她起个艺名——刘翠霞。小翠霞练戏刻苦,进步很快。李老师举荐她给当时名气颇大的李金顺配戏,多次演出成功,受到李金顺的鼓励和指导。不久又拜评剧名家赵月楼为师,赵老师教她专攻旦角。刘翠霞16岁始演正戏,首场在法租界的马鬼子戏楼演出《雪玉冰霜》,台下一片叫好声。17岁唱红了天津评剧界,她的特点是,嗓音亮、调门高,底气足,不论段子长短,都能一气唱下来,而且嗓子不倒。人送外号“金嗓子”。
  刘翠霞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大三节烈》、《空谷兰》、《劝爱宝》、《苏小小》、《珍珠衫》等。1929年天津《汉文时报》搞评选评戏演员活动,刘翠霞荣获“评戏女皇”的桂冠。1931年挑班主演,1934年由李华山牵头,以刘翠霞为主成立“金花玉班”,不久改为“山霞评剧社”,刘翠霞名气大振。此后她还大胆创新评剧,推出评剧武戏、时装戏,率先试用布景,并把京剧唱腔和大鼓唱腔融于评戏之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刘派艺术。她和同时期的白玉霜、爱莲君、喜彩莲被称为评剧界四大名旦。四位所创造的旦行(háng)行(xing)腔,成为评剧史上李(金顺)派之外,最有影响的流派,即所谓“刘派”、“白派”、“爱派”、“喜派”。
  刘翠霞的亲传弟子小灵霞、新翠霞,与同时期的小白玉霜、爱令君、花月仙、莲小君等在艺术实践中各自继承了李(金顺)派、刘(翠霞)派、爱(莲君)派、白(玉霜)派不同的演唱风格,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也改编、移植、创作了一批古装剧目和新的时装戏,把评剧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刘翠霞在其艺术巅峰期间,与商界名流陈静波结婚,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刘翠霞短暂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可惜不久因演出劳累患了肺结核。丈夫劝她离开评剧社,回家过清闲日子。但她酷爱评剧艺术,评剧情结笃深,剧社兄弟姐妹们需要她,刘翠霞没有离开评剧社,仍坚持演出。
  刘翠霞为人厚道,怜惜贫苦百姓。1939年海河发大水,刘翠霞在她唱戏的国民大戏院里收留十几位逃难艺人,达两个月之久。1940年正月初一,按规矩这一天该歇戏,但她坚持演出。她说:“我是够条件生活了,可大伙挣一天钱还是嘴顶嘴,不演出哪行?”为此,与她搭档多年的小生演员,同她分手了。之后,她拖着病体,每天演出两场。这样又演了一个多月,终因高烧不退,病情加重而离开了舞台。1941年7月5日,一代名伶香消玉殒,年仅30岁。
  六、中医名家——柳学洙
  柳学洙 (1906年~1988年)字溥泉,号一沤。北蔡村人。6岁入私塾读书,10岁父母相继去世。父母患的不治之症(痨病)对他打击太大。他决心学医,为乡亲医治这夺命的病症。但生活无依无靠,12岁给本村一家财主扛小活,偷空到一中医世家借书读。15岁到南蔡村一家药铺当小伙计——拉药抽屉(司药),借机读了几本医书:《内经》、《难经》、《医宗金鉴》等,并学会了针灸。18岁时卖掉父母留下的几亩薄田,又跟本村一家财主借了两石玉米,在村中开了个小药铺,自己为坐堂先生。但因医术不高,加之村中已开三家药铺,不到一年药铺就关张了。众人嘲笑不必说,财主讨账天天到,逼得他只有暗下苦功拜师学医术。不久结识了天津中医大家田尊五,他虚心求教,得到田老亲传,受益匪浅、医道日进。
  1928年,22岁的柳学洙大胆报名民国政府在天津市举行的中医统一录用考试。奇迹般地获得了中医师证书。这是国家承认的行医资格证。但他并不满足,1940年参加上海中医函授进修班学习,校长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大家陆渊雷先生。日伪统治时期,武清县政府举行全县中医统考,柳学洙获第一名。他与杜容甫、黄雨亭被誉为武清三杰。
  新中国成立后,柳先生已进入不惑之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成立全县第一个公私合营联合诊所。1956年武清县成立人民医院,柳先生为首批中医师,不久,县成立民办中医学校,柳先生任总辅导员。他治病很有特点,以药少效高著称,治疗急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有独到之处,对补肾有其专长,对治外感有绝招。柳先生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产后发热症治辑要》、《诊余漫笔》、《医林锥指》、《医林杂咏》等150多万字的医学专著。先生的亲传弟子遍及本县和天津、北京各大医院,有相当一批主任医师担任了医院领导干部,如武清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赵振发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博士生导师武清区中医院院长陈宝贵先生。受到海内外医学界的赞誉。
  柳学洙德高望重,曾当选县医院副院长,晋升中医主任医师职称;两次当选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八届、九届人大代表,并任武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七、天津特别市市长——杜建时
  杜建时(1906年~1989年)号际平,杨村人。7岁入杨村模范小学(今杨村四小)读书,13岁考取南开中学,17岁考进北京大学政法预科班。他目睹外国列强瓜分中国,而中国官兵却贪生怕死,预科班毕业后,毅然离开北大,考入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这年他19岁。后随学校迁至沈阳。毕业后任炮兵教导团连长、黑河炮兵营营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创办陆军大学,杜建时考取第一名,引起蒋介石的重视。三年学习期满被国民政府选拔公费留学生,派到美国雷文沃兹军事学院留学,攻读炮兵学科。临行前,蒋介石亲自找他谈话,勉励他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杜建时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只一年半就提前毕业。时值全面抗战爆发,杜建时给蒋介石写信,要求回国。蒋介石回信指示:目前中国军人多数不懂得国际关系学,你要继续深造。杜建时遵嘱又考入加州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生班,两年后获博士学位。
  1939年杜建时回国,时年33岁。蒋介石委任他为中央军校江西分校主任,蒋任校长。不久因战争需要,蒋介石又任命杜建时为第九战区高级参谋,薛岳任司令长官。杜建时帮助薛在长沙指挥三次大的战役,均把日军击退。不久,蒋介石委任杜建时为南京陆军大学教务长,并指派他筹建国防研究院。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蒋介石委任杜建时为委员长侍从室中将参谋、国民政府中将参军,主要负责对外工作。1943年,杜建时随蒋介石参加著名的开罗会议。1945年参加联合国成立制宪会议。
  日本投降后,杜建时任北宁护路司令、天津特别市市长。天津解放前夕,他见蒋家王朝大势已去,拒绝了蒋介石要他去台湾的指令,两次打发了接他去台湾的专机,坐镇市府稳定民心,告诫资本家及各级官员不要逃散。在解放军攻城的紧急关头,他安抚民众,保护公共设施,要把一个完整的天津交给解放军。津城被攻破后,杜建时被俘。1963年获大赦后,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定,摘掉“战犯”帽子。1978年后,当选全国政协五届、六届、七届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港、澳、台工作组组长,当选中国国民党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杜建时晚年关心家乡建设,帮助乡镇企业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支持县政协工作,为《武清文史资料选辑》题写书名,并让老伴李念书(画家)设计封面。
  杜建时逝世后,全国政协委员会评价他“杜建时同志爱国精神,老而弥笃,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八、快板书大师——李润杰
  李润杰 (1917年~1990年)城关镇大桃园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快板书创始人。幼年家贫,少年时当过吹鼓手,讨过饭。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他经常手持竹板见景生情,按拍节唱出主人爱听的小段,喜庆的、逗哏的,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主人听罢,拍手叫好,赏钱赏饭。14岁流落到天津一家鞋店学徒。四年出师后,平津沦陷,被日本一家公司骗至鞍山做华工。后寻机逃出,沦为乞丐,再次打起竹板沿街乞讨,不久又摆地摊、说书、唱戏。六载的“江湖艺人”生涯,落个“快板王”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李润杰获得新生。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曲艺节目,回国后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后加入天津广播艺术团,其间对“数来宝”进行创新,先后改编创作出《抗洪凯歌》、《巧劫狱》、《劫刑车》、《千锤百炼》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百余段,出版4本专集。
  李润杰德艺双馨,当选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曲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曲艺团副团长。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九、著名书画家——刘炳森
  刘炳森(1937年~2003年)字树盫(ān),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大良镇海自洼人。1937年出生在上海,幼年随父母寓居北京。父亲病逝后,母子回归故里。曾在本村及东崔庄小学读书,1953年考入天津三中;1956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年毕业后,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其间攻书法绘画,师从董寿平、何二水等书画大家。其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书法以隶书、楷书并称于世,亦擅长篆、行、草诸体。其书风凝重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被称为当代隶书第一人。
  刘炳森青年时代扬名日本,1990年获日本“富士美术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多次赴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及展出自己的书画作品,受到世界华人及外国友人的赞誉。
  刘炳森热爱家乡,为家乡青少年倾心传授书画艺术,举办讲习班,办书画展,亲自设计指导建起“御碑园”、“笔冢”,注入本金50万元设立“何二水文化教育奖励基金”,多次为家乡捐款累计176万多元。支持家乡创办沿运河七省市的“大运河书画院”,为推动书画普及,提高武清的文化品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先生手书咏家乡小诗一首:
  十、国学大师——张中行
  张中行(1909年~2005年)曾用名张璇,著名语文学家,散文家。河北屯镇石薄庄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天津、保定等地教中学,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长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任特约编审。张中行在大学时就开始治学,早年专于文史语言,后来偏于人生哲学,整个治学过程贯穿了编与著两条主线。在编作方面,曾主编《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合编《古代散文选》(三册)、《文言读本续编》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文革后张中行宝刀不老。八旬后陆续出版《文言津逮》、《作文杂谈》、《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流年碎影》等著述行世,共计406万字,人称文坛老旋风。张中行博学多识,造诣深厚,加之阅历丰富,治学严谨,其著述、谈学问,以探及索隐的知识性见长,书杂感以揆情度理的哲理性取胜,均以其真情、真知、真见,有益于世道人心,因而颇为学术界和读书界的人们所喜好,并成为当代杂体散文创作的代表性一家。
  张中行性格开朗大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又不失深刻的理性思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曾轰动一时。知晓张中行和杨沫那段婚姻的人看出小说中保守落后的余永泽是影射张中行,张中行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他保持沉默,文革前杨沫撰写文章直接批评当年张中行负心、落后、可憎,张中行还是保持沉默。文革中杨沫受审查,北京市“文联”请张中行出证:杨沫为“三反分子”。三次取证,张中行都写道:
  “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魄力。”落实政策后,杨沫了解此情,给张中行写信:“想不到你还能为我说好话,对你的宽容公道表示感谢。”并让他们唯一的女儿给张中行送去一张老照片作永久纪念。
  张中行对亲情、乡情、友情看得很重,他在散文集《香园旧梦》中,写了很多乡土风情。他欣然为同乡好友、著名书画家刘炳森的散文集《紫垣秋草》作序,序中说:“见到刘炳森的散文,就禁不住想到乡里,并且像是望见大良塔,心里感到安慰。”
  十一、百姓公仆——刘茂林
  刘茂林(1933年~2007年),城关镇柳林屯人,幼年家贫,5岁丧父,26岁的母亲孀居,去天津当奶妈。祖父母供他上学。1947年考入武清师范学校,1950年入党,曾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区民校总校长。1953年调到武清县县委办公室任调研员,后晋升为副主任、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
  刘茂林同志工作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曾为武清县低洼盐碱滩改种水稻、为永定河泛区种植大面积小麦试验田,与县委一班人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8年,周恩来、邓小平来武清视察稻田,1959年毛泽东主席到豆张庄视察麦田。这成绩中就有刘茂林倾注的心血和汗水。
  1970年,刘茂林调到廊坊地委工作,先后担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秘书长,1975年调到香河县任县委副书记,1977年调到保定地区唐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当时该县造反派的武斗还未停止,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刘茂林带领县委一班人,深入细致地做各派的思想工作,促成了全县的大联合、三结合。在深入细致做干部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抓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深入山区搞调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大胆实行小片包干。1982年,调到文安县任县委书记,应农民的迫切要求,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推行“大包干”。后河北省委省政府总结他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武清县领导也曾多次参观学习“廊坊经验”。
  刘茂林担任领导干部30余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和廉洁自律的好作风。下乡吃饭,他坚持自费;从不接受礼物,年节县乡干部送来土特产品,他指示办公室都登记交公。一次老母亲患病,办公室同志派车送去医院,只是几里的路程,他硬是交了20元油钱。他在病重住院期间,同志、亲友到医院看他,他都强忍病痛、面带微笑让座、沏茶,与之交谈。在老伴和儿女面前未曾流过泪,总是知足微笑。他说,“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的结果,我很知足”。当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而且到了晚期时,他拒绝再服用进口药,他说给国家省点药费,把进口药送给更需要医治的人。他逝世后,廊坊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家乡的《天津日报·武清资讯》发表文章悼念他,题目是《把微笑留在人间》,文章最后是一副挽联:
  燕南大地长存公仆正气传佳话
  冀中长河赞颂儒官雅风记遗言
  小知识 村民信仰与住宅规范
  武清村民的信仰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神灵的信仰。村村皆建庙、庵、塔、寺,信仰的神灵有土地爷、关老爷、龙王爷、城隍爷、药王爷、观音菩萨、河神等;二是对祖先的崇拜,大户人家多建祠堂或家庙,一般户供奉祖匣、祖像、家谱。住宅规范:
  一、重实忌虚 宅院的大小,要根据人口的多少和经济实力而定。院落和居室讲实而忌虚。
  二、宜正忌斜 院落方正,间架整齐,墙垣周密,庭院明洁。
  三、左右对称 院落居室,讲究四方四隅,正房坐北朝南,厅堂居中为正,厢房左右对称。
  四、高低有序 院落坐势平稳,前低后高。三合院正房高于厢房,二进院后院高于前院。房屋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给人以美感。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