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地高度集中 地主庄园出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土地高度集中 地主庄园出现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193-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随着明、清两朝土地兼并的巨大惯性,清末民初农村中土地兼并还在加剧。据《北京通史》记载,1933年武清县占地500亩以上的地主237户,其中千亩以上的大地主10余户,万亩以上的大地主至少5户。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没有保障,一些大地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建起城堡式的宅院,俗称地主庄园。武清地主庄园达一百多家。
关键词: 地主庄园 土地 清朝

内容

随着明、清两朝土地兼并的巨大惯性,清末民初农村中土地兼并还在加剧。据《北京通史》记载,1933年武清县占地500亩以上的地主237户,其中千亩以上的大地主10余户,万亩以上的大地主至少5户。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没有保障,一些大地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建起城堡式的宅院,俗称地主庄园。武清地主庄园达一百多家。
  河西务大龙庄杨家,东马房李家,南蔡村侯家,北蔡村崔家,丁■吴家,崔黄口王家、陈家,王庆坨曹家、张家、丁家,杨村杜家、郝家、崔家,黄花店李家、城关杨家等。其中,蔡村侯家、王庆坨张家挂过千顷牌、双千顷牌。
  1939年全县土地200万亩,4000户地主占地32万亩,23000户富农占地101万亩,4000户佃农仅有土地2万亩。是地主占地的16分之一。失去土地的农民不是几十户,上百户,而是整个村,几十个村,上百个村。时称佃户村。
  河西务杨家:杨家远祖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杨业第十七代孙杨政,元朝末年随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军功受封汉中百户。杨政之孙杨清,随明成祖朱棣北征,累建军功受封武清卫九千户。杨清遂将家眷落户河西务。河西务号称“瀛西”,即今河西务镇大龙庄村。据《雍阳瀛西杨氏族谱》载:杨家封地的范围是:北至三河县界,南至杨柳青,运河东西两岸各十五里范围之内。清初,旗人圈地,杨家半数人口、半数土地投旗,属汉军正白旗,充豆粮庄头。杨氏一家从此分成满、汉两籍。至民国元年(1912年)杨清十五世孙杨吉昌仍任庄头,履职收租。他家土地有多少亩,族谱上没有详细记载,只知收租的佃户村就有850多个。
  东马房李家:祖上随“燕王扫北”来到武清,因军功被封百户长。族人中在清代时为官。据《武清县志》载,康熙皇帝曾驻跸他家。李家有土地4000多亩,土地分布在沙屯、邱古庄、大桃园、牛镇等十几个村。李家房舍是一座城堡式庄园。其建筑呈绅士礼帽形,底部宽100米,高120米;帽顶部分宽50米,高80米。里边有十数套大四合院,共400多间房屋,另有百余间仓房、马厩、车棚、草棚等,另有宽阔的打谷场。整个大院有高墙环绕,开10门,墙顶端筑女儿墙,环女儿墙上建马道、更楼。
  李家买卖的总号称“裕泰泉”,北京、廊坊、通州、香河都有分号,钱庄有十几处之多。武清县城里,李家的店铺占半条街。如东、西当铺,米面铺,杂货铺,绸缎庄,中药堂等数十家。县城附近的大桃园“泉泰涌”烧锅、城关东南街的“泉顺涌”烧锅也是他家经营。家中长工多是山东移民,有百余口。如今东马房村胡、范、赵、邹姓300余人,是山东移民的后裔。李氏家族的后代分散在北京、中国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如今健在的李仰林先生和妻子住在北京。李仰林的父亲曾在台湾大学任教授,其八叔曾在台湾开办一家轮船公司。
  王庆坨的丁家、曹家、张家……
  王庆坨地主庄园众多,最显赫的是丁、曹、张三家。
  丁家 靠读书做官起家。族人中于清代考中了三名举人:丁浚、丁之植、丁元模,两名贡生:丁元拭、丁元桢。在朝廷有做州府御史的高官。土地超百顷,人丁兴旺,骡马成群。建有壮观的庄园、气派的祖坟及祠堂。乡亲们敬而远之,送给个外号“丁不碰”。
  曹家 分南曹、中曹、北曹。中曹是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江苏宿迁县(项羽故里)曹家集村迁来。现存有完整的族谱、石碑。明末至清代有多人在朝廷为官。曹化淳入明朝皇宫内廷为太监总管,为人正直,崇祯皇帝称赞他“公清直亮”,赐他木琴、字画、金香炉等价值连城的宝物。
  曹化淳胞弟曹化雨,凭武功晋升荣禄大夫。
  曹化雨次子曹文度,清康熙年间,特进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皇帝封赠儒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二级。故曹家有“翰林院”的雅号。
  曹文度之子曹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视察永定河水情到王庆坨,宿于曹家,曹传以布衣率全家迎驾。其家土地在四千顷以上,分布在王庆坨、北辰、西青、东马圈、采育(今大兴县)等地,建有庞大的庄园。其家的坟地有多处,每处都有石碑、石兽,植苍松翠柏。由世代看坟的佃户形成了村庄。今王庆坨镇辖的四合庄,就是曹家老坟地四户看坟的佃户繁衍形成,原称“曹老坟”,1984年改今名。村民敬畏他家的权势,送个雅号“曹不惹”。
  张家 其祖先于明永乐年间奉旨北迁,充实畿辅。其家来自淮南,清代成了王庆坨镇的豪门望族。张氏家族中,“存善堂”一支,就有土地五百顷(五万亩),其庄园如城堡一般。距王庆坨百里外都有他家的佃户村。张氏家族建的公所,即是祠堂,管理甚严。每年清明节,族长招集族人祭祖,吃会,续家谱、族谱。公所内设有议事堂、敬祖堂、厨房等。族长是家族中的最高权威。平时调节族人纠纷,教育不肖之徒,都在公所进行。家法甚是厉害。村中百姓送他家个雅号:“张家有事开公所”。
  崔黄口镇陈光远家族 陈光远(1873年~1939年)字秀峰,崔黄口人。曾祖陈峩(é),乾隆年间廪生,做过祁州学官。祖父陈文泰,武庠生。父早年去世,无功名。陈光远幼年在本乡粮店学徒,因与掌柜不睦,从戎参军,此时正值清末荣禄任直隶总督期间。荣禄很赏识他,提为教练。后袁世凯任总督,提升陈光远任统领。以军功累秩晋升总兵,由第四镇协统,旋升统制。
  辛亥革命爆发,率军随冯国璋镇压国民革命军。攻陷汉口、汉阳,进取龟山。捷报传到北京,清廷赏他一品顶戴和黄马褂,赐“壮勇巴图鲁”名号。民国成立,授“勋三位”,任赤峰镇守使,协办热河军务。不久袁世凯成立模范团,调他到北京,组织建军,任代团长,团长由袁世凯自兼。袁死后,模范团改编为陆军第十二师,陈光远任师长。张勋复辟,陈升任讨逆军中路总司令。事平后,晋升为“勋二位”。段祺瑞政府任命陈光远为绥远都统,冯国璋政府改任陈光远为江西督军。徐世昌任总统时,陈光远晋升为“鉴威上将军”,并授予“宝光嘉禾文虎勋章”。
  陈光远由江西来津后,曾在天津、北京、大连购置房产数处,并购有启新、开滦、华新纱厂、中原公司等企业的股票,约计一百万元左右。陈以夫人赵氏、妾韩氏两人名义,在津开设了辑华、德华两个当铺,每处股款约十万元。陈家的财产,陈光远自称不过五六百万元,据其义子张子纯介绍,1939年陈光远在天津病故,子女分现款有700多万元。银行存黄金不详。天津北京房产尚未列入,天津南市“振德里”房舍百余间,北京天桥房产数百间,老家崔黄口还有一座百余间的豪宅大院,土地30余顷,佃户村27个,可称得上千万富翁。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政
相关人物
杨清
相关人物
曹文度
相关人物
陈光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李家房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