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永定河治理及泛区村落的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75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永定河治理及泛区村落的兴起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
页码: 158-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定河治理及泛区村落的兴起,汊沽港附近的村庄是清初发展起来的,于成龙在康熙帝视察永定河时借机将附近村名逐一更换,将不吉利的村名改为吉利的名字。二光改称二沽港后,当地人土音重,还是习惯称“二光”。明清时期王庆坨、汊沽港一带成为膏腴之地,外地移民在此立村,出现了冷家堡、苑家堡、北柳子、大刘堡、大王堡、东王堡、胡柳子等村落。
关键词: 永定河治理 村落兴起

内容

一、康熙皇帝下诏治理永定河
  康熙七年,卢沟(永定河)水溢,滚滚洪涛夺凤河南下,直抵武清城,平地水深丈许。三座城门堵塞,水灌入城门不能排出。东城门楼塌圮,灾民数万。次年,康熙皇帝驾临武清城,召见知县曹际飞,问民疾苦。
  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圣祖玄烨视察永定河水情,宿于王庆坨曹家。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圣祖玄烨视察永定河下口三角淀,驻跸王庆坨,见到百姓捞水草充饥,很是怜悯,亲口尝之。遂决心治理浑河。在乘舟回杨村途中,咏诗一首:
  源从白马邑①,流转入桑干②。
  浑流推浊浪,平野变沙滩。
  廿载为民害,一时奏效难。
  岂辞宵旰③苦,须治此河安。
  清代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永定河,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这年三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召见直隶巡抚于成龙,于成龙将浑河图形呈览,向康熙皇帝禀报他与比利时国的耶稣会士安多等水利专家勘察浑河、清河的情况。于成龙说:“微臣与安多等专家自霸州至郎城,履旧河形,细加丈量。由永清、固安至张协,有旧堤一道,约七十里,尚可帮修,水流亦在此处,可以挑浚。”
  康熙皇帝对他说:“朕经行水灾地方,见百姓以水藻为食,朕曾尝之,百姓艰苦,朕时牵念。命尔于雨季之前,浚河筑堤,使田亩得耕,百姓生计得遂。”
  同年七月二十一日,于成龙上奏:“霸州、永清、王庆坨等处挑浚新河已竣,乞赐河名,并敕建河神庙。”康熙皇帝赐名“永定”。这是永定河之名的来历。
  此后,康熙皇帝六次视察永定河,督察河务工程。每次带领皇长子、四子和十三子,凡到一处,皇帝总要详加询问,有时还将“豹尾枪立于冰上,亲自用仪器测量。遇到水浅,龙船不能进,皇上改乘小艇,留下大臣侍卫,带少数人前往巡视,亲临河工,对每段河形地貌十分熟悉。河道总督王新命呈上所绘河图,请皇帝阅览,康熙皇帝能准确指出图上河道“曲折阔狭与实际河形不符”之处,说王新命“皆意度之”,令其重新绘制。一次,康熙皇帝巡视治河工地,查验筑堤木桩,发现“俱短小,不符合规定”,斥责王新命失职。
  康熙年间对永定河治理取得很大成绩,采取了“引清冲浊”的措施,减缓了河底沙淤的速度,永定河大约平稳了三十年。永定河尾闾淤沙问题的解决是由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完成的。
  乾隆皇帝巡视永定河大堤并题诗
  乾隆皇帝牢记祖训,治国先治水。于乾隆二年、四年、七年、十五年,连续治理永定河尾闾的淤沙问题,直到十五年才见到成效。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乾隆帝沿永定河新修筑的大堤,从安次县的冰窖村至王庆坨,骑马缓行三十余里,巡视大堤及下游尾闾工程,见如长龙般的大堤坚固,永定河入三角淀的尾闾通畅,遂作《重阅永定河》五言诗一首并跋。九月,刻石立碑。
  夜雪忽已收,朝雾未云敛。
  策马遵遥堤①,永定全势览。
  下口欲其畅,浑流利泛滥。
  前者叹行墙②,一线奚归坎③。
  无已筹下策,让地稍避险。
  中处徙流④移,向南停洳⑤渐。
  今来阅尾闾⑥,三载惊荏苒。
  舍陆命进舟,湉波春淰淰⑦。
  虽逊洪泽阔,微山已不减。
  荡漾有余地,沉浸乃澄澹⑧。
  慰兹忧即兹⑨,积高车鉴⑩俨。
  补偏⑪斯不无,永逸则岂敢。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阅视武清境内的淀河(三角淀)、永定河下口堤,见河务井然,沿途百姓辛勤劳作,衣食无忧,在轿舆中吟诗一首:
  取道阅河干⑫,浮桥度广滩。
  汛凌过竹箭⑬,水潦未桑干。
  四载由来仰,尾闾今度看。
  敬绳仁祖志⑭,永定亦安澜。
  永定河治理后,广袤的泛区出现新的村落:道沟子村、二王淀、三河罾、大柳子、张家地、蔡家地、郑家楼、尤张堡等。
  汊沽港附近的村庄也是清初发展起来的。康熙21年春,康熙帝视察永定河中泓故道,随驾的是河道总督于成龙,他向皇上禀告日程安排:第一天驻跸羊粪缸,第二天驻跸瘸梨树,第三天驻跸叉光,第四天驻跸鱼儿里。康熙皇帝大为不悦,问:“让朕驻跸的是何等村庄?羊粪缸,瘸梨树,叉光这些村庄听名字就不吉利。”令于成龙借开河之机将附近村名逐一更换。于是,于成龙将“羊粪缸”改为“杨芬港”;将“双沟港”改为“双港”;将“堂二埠”改为“堂二里”;将“瘸梨树”改为“阙里熟”;将“叉光”改为“汊沽港”,将“二光”改为“二沽港”,将“鱼儿里”改为“渔坝口”等。以上所述村名改变见乾隆二十四年河道总督方观承修《永定河续志》第四函卷二十:《沿河繁村记》。
  值得提出的是,二光改称二沽港后,当地人土音重,“二沽港”与“二光”难分清,还是习惯称“二光”了。
  明清时期王庆坨、汊沽港一带洼淀已被永定河泥沙淤平,成为膏腴之地,外地移民抢先在此立村。先后出现了冷家堡、苑家堡、北柳子、大刘堡、大王堡、东王堡、胡柳子等村落。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重阅永定河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