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寺庙对村落形成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61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寺庙对村落形成的影响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时期武清县各村庙宇的建立和命名的由来。庙寺在当时被认为是风水宝地,有助于广结善缘。村落多在庙寺附近建立,如双庙村、白庙村、南宫寺村等。一些村落以庙寺命名,如寺上村、南章庙、北章庙等。还有一些村落以姓氏或其他特殊事物命名,如大龙庄、小龙庄、霍寺、孝力村等。
关键词: 武清区 村落影响 寺庙

内容

明代皇帝同前朝历代皇帝一样,崇尚佛教、道教,在京城与各州县倡导兴建庙寺、宫观。武清县各村庙宇明显比元代增多。无论江南移民还是大槐树下移民,多在庙宇附近立村屯田。出于宗教崇拜心理,人们认为有庙寺的地方,是风水宝地,能广结善缘。寺庙对村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双庙 豆张庄乡辖,元代曾建两座庙寺,始称北大寺,俗称双庙。明代初期,有山西移民迁此庙附近立村屯田,称双庙村。
  白庙 河西务镇所辖,明代初年,大龙庄九千户杨家在此建的一座庙宇,围墙涂白色,俗称白庙。元末被毁。明初江南移民来此屯田,在庙旁立村。故名白庙村。
  南宫 东蒲洼街所辖,东汉年间形成聚落,因村中建有“南宫寺”,以寺得名南宫寺村,俗称大南宫村。明初迁来昝(zǎn)姓、绳姓、王姓移民屯田,故出现昝南宫、绳南宫、王南宫三个村落。
  寺上村与南章庙 黄庄街所辖,明洪武年间,在泉州故城北3里许,建一座宏伟的洪崖寺,村落以寺得名“寺上村”。即今天的南寺村。此前,在洪崖寺附近,发现一座古庙遗址,据传由村中大户章姓捐资修建,时称章家庙,村子因庙得名章庙村。元末章姓一家躲避水患,迁到章庙村北十余里的高隆地带立村,仍以章庙为名,故称北章庙。明初山西移民迁此后,原来的章庙村遗址,又兴起村落,称南章庙。因“红崖大寺”取代了章庙,提南章庙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称其寺儿上”村。清末民初,寺儿上村落扩大,又分出今天的北寺村。
  大龙庄与小龙庄 河西务镇所辖。元代,一位龙姓营官在此屯田立村,称龙庄。明永乐年间,随“龙”北上的杨姓大户(宋代杨家将后代)因军功卓著,被封为九千户,在龙庄落户,仍称龙庄。随后村落逐年扩大,龙家看坟的佃户在茔地附近立村,取名小龙庄,原来的村落称大龙庄。
  红寺 下伍旗镇辖。元代建有庙寺一座,因寺门朱红,俗称红寺,村因寺得名。元末,因战争和水患,寺毁人逃。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在寺旁立村,故名依旧。
  霍寺 大良镇所辖,元代形成聚落,曾建一座寺庙。元末,因战争与灾荒,百姓逃亡,寺庙毁坏。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霍姓一家来此,在寺中栖身,成村后称霍寺。
  庵子上 上马台镇辖,金代形成聚落,因村中建尼姑庵一座,故名。元末明初,因战争、水患,百姓逃亡,村落荒废。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来此在尼姑庵附近定居屯田,村名未变。后与临近宁河县的东庵子对称,改称西安子;大孟庄镇安子上村,也是明初江南移民迁此在一座旧观音庵附近建房立村,也称庵子上,解放后改称安子上。
  扶头村 辽、金出现聚落,元代军队屯田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发现村中一座古庙毁于战火,只剩下一尊佛头,故村名佛头。后讹传成“扶头”。
  孝力村 辽、金出现聚落,元军屯田遗址,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定居屯田,原村民与其谦和礼让,孝道仁里,故村名孝里,后讹传成今名。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双庙
相关专题
白庙
相关专题
南宫
相关专题
红寺
相关专题
霍寺
相关专题
庵子上
相关专题
扶头村
相关专题
孝力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