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迁富户落武清 兴起移民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5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迁富户落武清 兴起移民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前期朝廷通过迁徙富民充实北京及顺天府各州县的办法,来解决缺乏田粮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金元时期大规模营建中都城和大都城,以及砍伐北京西山上的林木所导致的永定河上游水土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其中,原称清泉河的桑干河,在元代后期已变成浑河、小黄河、无定河,迁徙无常,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最后,还描述了浑河多次暴涨淤平当地的洼地和淀泊,造成的灾害。
关键词: 武清区 移民村 富户

内容

永乐元年,朝廷下诏:“令选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及(南)直隶、苏州、淞沪、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庐州、太平、宁国、安庆、徽州等府,无田粮并有田粮不及五石的殷实大户,充实北京及顺天府各州县,优免差役五年。”这是仿效汉代迁徙富民充实关中的办法。
  金元时期,大规模营建中都城和大都城,无休止地砍伐北京西山上的林木,而使永定河上游水土遭到严重破坏,原称清泉河的桑干河,到元代后期,已变成浑河、小黄河、无定河,迁徙无常,人民深受其害。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浑河于东安(安次县)决口,武清敖嘴村北二十里洼淀淤为平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浑河又泛,再往南淤,到达汊沽港。明洪武七年(1374年),浑河再次暴涨,将王庆坨以东三角淀大部淤平。因水泄不畅,又在汊沽港村北冲出河汊,后人称“中泓”,当地人称高塘河,又称南大河。方圆三百多里的淤积平原,土地肥沃,河汊纵横,是充实畿辅的移民尤其是南方富户首选之地。据史料记载,朝廷上林苑粮牧署在此立了十三村,进行屯垦、放牧。其中有:
  王庆坨 位于三角淀之旁的土坨上,辽代,有王庆者在此定居,靠打鱼为生。宋、辽时期始成聚落。明初,来此的南方大户、富户首先相中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入住。如江苏徐州府宿迁县曹家集的曹氏兄弟——曹云、曹俊、曹温、曹信四人,举家迁徙到王庆坨。相继又有张、胡、杨、丁各家迁入。一是大户殷实富有,二是朝廷“有恒产,无恒赋”的移民政策,三是荒地广阔肥沃,任其开垦。所以,十余年间,各大户都富足起来。加之他们办义学,进科考,做官、经商者逐年增多,于是出现数十家有钱有势的大户,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三曹(南曹、中曹、北曹)、两张(大户张、网户张)、一胡(胡姓一族)、半杨(杨姓一族,分居王庆坨与天津杨家河两地)、一丁,即一大户丁家。这些大户至今都有比较翔实的家谱,王庆坨可称移民大村。
  汊沽港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梁、汪两姓大户迁此垦荒定居,村落建在河汊间的高隆地带,故名汊沽港、汊光。另一说,永乐初年山西洪洞县移民程姓大户迁此,有大广者抢先在河汊旁搭建窝铺定居,人称“大广”村,后迁来几户南方移民,聚落扩大,按官府屯田里社的编制“赵蒲庄里屯第二甲”,以河汊定名汊沽港,可人们还习惯称“大广”村或传为“大光”村。不久,又迁来山西洪洞县大户梁须兴、乡宁县举人汪文藻两姓,计七十余口。全村人多靠打鱼为生,程大广当选渔户司的里正(村长),人称程里正。永乐四年(1406年)春,各大户圈占土地。官府放任自流。当时乡民编出顺口溜:“晒网地七顷半,程里正(大广)抢先占;九顷六十渔户(地),高家快马出大汗(指跑马圈占);梁大户马不站(停),地好一亩收三石;汪孝廉官给谏,诗书传家地不占;河西王上驷院,圈地多得无法算;梅郎中在太医院,上头赐田二十顷加小堰;沙千顷郭家段,孙家斜子也不善。”后大广一家败落,村名仍称汊沽港、汊光。
  二光 程大广的弟弟程二广,与哥哥分家后,为了圈占土地,迁到村北二里许的空旷高地上,另立村庄,自称“二广”村也称“二光”。
  六道口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移民刘姓一家在浑河与凤河交汇口冲积的沙丘上定居,逐渐形成村落,依照永定河自西向东迁徙的过程,永清县有三道口(今三圣口)、四道口(今四圣口)、五道口,此地遂排名六道口。
  石各庄 明洪武年间,江南移民石姓、顾姓、李姓、陈姓、王姓、律姓等10户先后来此定居,村名为十家庄,后同音演变为石家庄。弘治十五年(1502年)改为石各庄。
  敖子嘴 明永乐十九年,江南沙姓三兄弟遵朝廷“充实畿辅”之谕,由江苏徐州迁此立村,当年浑河(今永定河)散流入三角淀,港汊很多,迁民选择河流淤积形状像嘴的高隆地带居住,企盼粮食满仓廒。“口”与“嘴”意同。“敖”与“廒”音意通,皆粮仓之意,得名敖子嘴。
  梁各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梁、刘两姓由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后又有江南多户来此,渐成村落,以梁姓大户取村名梁各庄。
  李各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李、刘两姓由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以李姓大户得村名李各庄。
  西南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汾阳移民郭姓和安徽凤阳移民张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因怀念家乡在该村西南方向,故取村名西南庄。
  定子务 早在辽代成村,位于萧太后运粮河西岸,朝廷在此设榷税关卡,由户部命名丁字务,取浑河支流与萧太后运粮河在村北呈丁字形交汇之义,后讹传成定子务。明永乐十九年,南京石姓数户迁此。村落扩大,村名未革。
  陈家嘴 元朝末年,浑河(永定河)在此决口,后决口处淤成一片高隆的沙丘,形状像嘴,陈姓移民迁此定居,取名陈家嘴儿。
  艾蒲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黄、林、贾三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后续崔、李两家。因地处浑河套,多生艾蒿、蒲草,故取名艾蒲庄。
  庞庄子 元代赵姓立村,因地势低洼,遍地生长蒲草而得名赵蒲庄。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庞姓大户迁入,遂更名庞家庄。后简称今名。
  萧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萧姓大户奉诏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故名萧家庄。后村落扩大,分出东、西萧家庄。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王庆坨
相关专题
汊沽港
相关专题
二光
相关专题
六道口
相关专题
石各庄
相关专题
敖子嘴
相关专题
梁各庄
相关专题
李各庄
相关专题
西南庄
相关专题
定子务
相关专题
陈家嘴
相关专题
艾蒲庄
相关专题
庞庄子
相关专题
萧家庄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