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槐树下移民来武清知多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大槐树下移民来武清知多少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
页码: 122-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西洪洞县在古代是移民的出发地之一。明初,由于山西地狭民稠,朝廷决定将山西民众迁移至北平、山东、河南等宽乡。每次迁徙的移民,须在广济寺大槐树底下集合,由负责迁徙的官员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路费)。在迁徙过程中,移民被反剪双手,或是难寻觅老鹳窝,或是经几代人口传舌播,“鹳”、“鸹”二字声母相同,韵母相近,于是,老鹳窝变成老鸹窝了。如今第一代大槐树已被汾河洪水淹没,然在古槐一侧同根滋生二代、三代大槐树,枝叶繁茂,象征着古槐子孙世代繁衍兴旺,而老鹳窝则不多见了。
关键词: 山西洪洞县 移民 古代

内容

山西洪洞县,西周时为侯国,秦汉置县,隋朝更名洪洞至今。唐贞观二年,在汾河岸边建起规模宏大的广济寺,寺内原有一棵高大的汉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筑有很多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这是移民集合出发的地方。
  移民迁徙的过程
  每次迁徙各州县的人口,须在广济寺大槐树底下集合,由负责迁徙的官员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路费)。对被迁户有条律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对哭喊不愿迁的,押送的官兵用绳索反剪双手捆绑,一串串连接起来,在鞭挞与吆喝声中上路。“爷娘妻子追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那种生死离别的悲壮场景,令人肝肠寸断。迁民为了不忘故乡,有的抓一把家乡土,有的舀一罐汾河水,一步三回头,三步一驻足。总想再看一眼故乡的亲人。而最后望见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和老槐树枝杈间的老鹳窝……后来老鹳窝便成了迁徙的人们离别故乡时的最后标志,也是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记忆。所以才有那首民谣。迁徙的人们到了新的地方,或是难寻觅老鹳窝,或是经几代人口传舌播,“鹳”、“鸹”二字声母相同,韵母相近,于是,老鹳窝变成老鸹窝了。如今第一代大槐树已被汾河洪水淹没,然在古槐一侧同根滋生二代、三代大槐树,枝叶繁茂,象征着古槐子孙世代繁衍兴旺,而老鹳窝则不多见了。
  据传,成群结队的移民在路上行走时,若有人要大小便,须叫押送官吏解开被捆绑的双手,相继呼喊“解开手”,于是人们把大小便称“解手”,直到今天。又传,移民被反剪双手迁徙几千里后,形成了倒背手走路的习惯,这个习惯基因又遗传给了后代。
  移民分布在武清县31个乡镇中
  洪武至永乐的五十余年中,从山西大槐树迁民18次,分布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冀、鲁、豫、京、津地区半数以上的村庄是这一时期移民建立的。仅永乐初年一次就从大槐树底下迁移两万户,如以一百户为一村计算,可形成200个新村。以五十户为一村算,可形成400个村。如今武清共有34个乡镇,从洪洞县出版的《移民大迁徙》一书中可知,31个乡镇都有从大槐树下迁来的移民。
  大沙河、高村、河西务、下伍旗、大王古庄、双树、河北屯、大孟庄、大良、崔黄口、后巷、大黄堡、上马台、曹子里、徐官屯、大碱厂、豆张庄、东蒲洼、东马圈、北蔡村、南蔡村、泗村店、下朱庄、黄庄、黄花店、梅厂、聂庄子、石各庄、陈嘴、汊沽港、王庆坨。
  据《增广山西洪洞大槐树志》记载,迁至武清县的家乘碑刻有:
  河北屯《崔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崔黄口《殷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大黄堡《阮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上马台《查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聂庄子《冷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梅厂《乔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黄庄《黄氏族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石各庄《岳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陈嘴《文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王庆坨《安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后巷《相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大良《池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孟庄《覃氏族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北蔡村《蔡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泗村店《车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东马圈《芮rui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王古庄《武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高村《汪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南蔡村《王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碱厂《苗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东蒲洼《路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徐官屯《禄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豆张庄《甄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黄花店《息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李氏家谱》(摘要)
  “我祖籍山西榆次县□□□□□□,明成祖燕王扫北时,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附近集中,被迁到武清县。当时我的老祖李靖随其征战南北,战功卓著,战场阵亡,明成祖登基后,被封‘镇国将军大刀李靖’……”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洪洞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