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5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1
页码: 117-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朝时期武清村落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了多民大迁徙的背景、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缘何那么多、大槐树下移民来武清知多少、凤河两岸村落再度兴起、迁富户落武清兴起移民村、军、民屯田推动村落发展、“马坊”村落再度繁荣等。
关键词: 明朝 武清村落 发展

内容

明朝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有朝276年,是武清县也是京畿地区村落蓬勃发展的时期。各地都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上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guàn窝”。或是说:“燕王扫北那年头随龙过来的”。武清县及京津地区的村落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形成的。
  第一节 多民大迁徙的背景
  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同年七月,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以摧枯拉朽之势,沿大运河征战元军至河西务,大将郭英首战元军告捷。八月,元顺帝北逃,明军攻克元大都(北京),朱元璋命令徐达将大都改名北平,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尔后,明廷以北平为基地,继续西征、北伐,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胜、蓝玉、李文忠等名将都曾镇守北平,练兵振旅,领军征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封四子朱棣(dì)为燕王,派到北平负起节制诸将、练兵北伐的重任。经过前后二十年的用兵,元顺帝逃到西北大沙漠地区。山海关外的辽东平原,被明军占领,设置许多卫所,屯驻大批官兵,维护北平地区的安全。
  元末明初,连年战争,武清及其他州县已经地旷人稀,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除征战戍守的军户之外,百姓已经寥寥无几。洪武十八年,徐达上疏:“北平各卫之将校士卒,凡十有七,总计将士十万五千四百七十一人”。据有关学者研究,北平城市服役人口仅有3300户,11500人,武清县为1327户,5308口人。北平作为明廷重要的军事基地,如此稀少的人口,不适应形势需要。应向北平地区移民,尽快充实该地区人口,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强抗御蒙古贵族势力卷土重来的实力。遂采取了规模浩大的向北平地区移民的举措。
  山后移民迁入京城即把战乱期间藏匿于北京燕山后面的遗民迁移到北平城里或周边地区,予以安置。洪武四年三月,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奏:(北平)山后顺宁等州之民,密弥虏境,随已召集来归,未见安土乐生,恐其久后离散。以令都指挥使潘敬、左傅、高显迁移顺宁、宜兴州沿边之民,皆入北平州县屯戍。仍以其旧部将校抚绥安辑之。计户17274户,93878人。同年六月,徐达“以沙漠既平,徙山后之民35800户,197027人,散处卫府,户籍为军者给予粮,户籍为民者给田以耕。”凡以降而内迁者34560户,人口185132人。
  逃散民户安置民屯元大都被大火焚烧,城里人仓皇出逃。明军抓捕到逃散户2240户,11895人。
  徐达又移沙漠移民32860户,在北平府管辖之地屯田,凡置屯254,开田1343顷。武清县安置15屯,2031户,万余人口。
  洪武四、五年间,山后移民内徙者约有十万余户,50余万人。这些内徙的山后移民及逃散户所形成的新村新屯,由于与元代屯田分布的村落相交错,与后来永乐年间军队屯田、移民屯田相混淆,究竟是今天的哪些村落,已无法理清。武清所置的十五个屯,也难以一一指出。据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明弘治十五年,将全县原额三十个里,归并为十五个里屯。现登录部分如下:
  坊一里屯:白古屯、大王古庄、高村等村;坊二里屯:太子务、前屯等村;坊三里屯:张桐营、张家标垡、南宫等村;邱家庄里屯:东马坊、邱家庄、鸦虎寨等村;河西务里屯:河西务、东柏、庄头等村;崔一里屯:崔黄口、北蔡村、大良等村;崔二里屯:大黄堡、上马台、拾棉庄等村;崔五里屯:苏家楼、狮子港、李千户庄等村;灰锅口里屯:灰锅口、聂家庄、城儿上等村;赵甫庄里屯:王庆坨、汊沽港、黄庄等村;鱼市庄里屯:鱼市庄、鱼坝口、陈家嘴等村;石家(各)庄里屯:皇后殿、石家庄、青坨等村;尹儿湾(北仓)里屯:包括大直沽等村;坊市屯里屯:草茨、北旺、象市屯、枣林庄等村。
  第二节 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缘何那么多
  洪武年间,朝廷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明太祖采纳其议。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将其民分丁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于洪武二十一年,迁山西泽、潞两地民于河北。当时,人们对移民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例如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正等一百一十六户自告愿意应募屯田,受到朝廷的鼓励。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九月,命户部派官核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充实北平各州府县。按户给钞,购置牛具、种子,五年后征其税。永乐年间,向北京移民持续不断,动辄万户。
  山西洪洞县缘何那么多人?洪洞县位于山西省晋南的临汾地区,四周群山峻岭,历史上很少受到战争的破坏,元末农民起义、明初“燕王扫北”其战火都不曾烧到过。加之连年风调雨顺,生产不断发展,村落逐步扩大,人口迅速增加。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省总人口189万,河北省总人口是189.3万,而山西省人口却达403.4万。比河南、河北两省人口总和还多。这是朝廷从山西洪洞县移民的主要原因。每次迁徙的移民,其实不都是洪洞本县的,而是洪洞周围各府、州、县的民众,只是朝廷诏令在洪洞县大槐树底下集合,从洪洞县发往全国各地的缘故。据《洪洞县志》《增广山西洪洞大槐树志》及《山西移民资料选编》记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负责移民的衙署设在广济寺里,以大槐树为集合地点。在此发给凭照、川资,再由此编队出发。当时移民离开洪洞县时,含泪久久仰望着大槐树,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后人便流传:“洪洞县啥事不舍割,大槐树上老鹳窝”。
  第三节 大槐树下移民来武清知多少
  山西洪洞县,西周时为侯国,秦汉置县,隋朝更名洪洞至今。唐贞观二年,在汾河岸边建起规模宏大的广济寺,寺内原有一棵高大的汉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筑有很多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这是移民集合出发的地方。
  移民迁徙的过程
  每次迁徙各州县的人口,须在广济寺大槐树底下集合,由负责迁徙的官员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路费)。对被迁户有条律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对哭喊不愿迁的,押送的官兵用绳索反剪双手捆绑,一串串连接起来,在鞭挞与吆喝声中上路。“爷娘妻子追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那种生死离别的悲壮场景,令人肝肠寸断。迁民为了不忘故乡,有的抓一把家乡土,有的舀一罐汾河水,一步三回头,三步一驻足。总想再看一眼故乡的亲人。而最后望见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和老槐树枝杈间的老鹳窝……后来老鹳窝便成了迁徙的人们离别故乡时的最后标志,也是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记忆。所以才有那首民谣。迁徙的人们到了新的地方,或是难寻觅老鹳窝,或是经几代人口传舌播,“鹳”、“鸹”二字声母相同,韵母相近,于是,老鹳窝变成老鸹窝了。如今第一代大槐树已被汾河洪水淹没,然在古槐一侧同根滋生二代、三代大槐树,枝叶繁茂,象征着古槐子孙世代繁衍兴旺,而老鹳窝则不多见了。
  据传,成群结队的移民在路上行走时,若有人要大小便,须叫押送官吏解开被捆绑的双手,相继呼喊“解开手”,于是人们把大小便称“解手”,直到今天。又传,移民被反剪双手迁徙几千里后,形成了倒背手走路的习惯,这个习惯基因又遗传给了后代。
  移民分布在武清县31个乡镇中
  洪武至永乐的五十余年中,从山西大槐树迁民18次,分布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冀、鲁、豫、京、津地区半数以上的村庄是这一时期移民建立的。仅永乐初年一次就从大槐树底下迁移两万户,如以一百户为一村计算,可形成200个新村。以五十户为一村算,可形成400个村。如今武清共有34个乡镇,从洪洞县出版的《移民大迁徙》一书中可知,31个乡镇都有从大槐树下迁来的移民。
  大沙河、高村、河西务、下伍旗、大王古庄、双树、河北屯、大孟庄、大良、崔黄口、后巷、大黄堡、上马台、曹子里、徐官屯、大碱厂、豆张庄、东蒲洼、东马圈、北蔡村、南蔡村、泗村店、下朱庄、黄庄、黄花店、梅厂、聂庄子、石各庄、陈嘴、汊沽港、王庆坨。
  据《增广山西洪洞大槐树志》记载,迁至武清县的家乘碑刻有:
  河北屯《崔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崔黄口《殷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大黄堡《阮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上马台《查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聂庄子《冷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梅厂《乔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黄庄《黄氏族谱》(摘要)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始祖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奉诏迁居来此……”
  石各庄《岳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陈嘴《文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王庆坨《安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后巷《相氏族谱》(摘要)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吾祖奉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迁居此地……”
  大良《池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孟庄《覃氏族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北蔡村《蔡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泗村店《车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东马圈《芮rui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王古庄《武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高村《汪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南蔡村《王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大碱厂《苗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东蒲洼《路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徐官屯《禄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豆张庄《甄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黄花店《息氏家谱》(摘要)
  “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始祖奉诏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居此地……”
  □□□□□□《李氏家谱》(摘要)
  “我祖籍山西榆次县□□□□□□,明成祖燕王扫北时,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附近集中,被迁到武清县。当时我的老祖李靖随其征战南北,战功卓著,战场阵亡,明成祖登基后,被封‘镇国将军大刀李靖’……”
  第四节 凤河两岸村落再度兴起
  武清境内的凤河两岸,是宜牧宜耕的广袤地区。辽、金、元时期,这里就出现了牧场、马圈、羊坊、牛镇等聚落。明初,朝廷设上林苑监,辖粮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衙门。“掌苑囿、园地、牧畜、树种之事。官吏们监督指导养户、栽户,保证收成。以供朝廷祭祀庙宇、陵墓、招待宾客及宫府膳食之所需。在凤河岸边的“采育镇”(隶属古安次)设置蕃育署衙门。掌管百姓饲养牲畜、禽类,鱼虾、水果、蔬菜等。上林苑对安置在这一地区的移民待遇优厚,奖励政策多,刺激了移民的生产积极性。永乐二年,从山西平阳等府、山东青州府,迁民5000户,每户给路钞100锭,口粮六斗。上林苑规定“有恒产,无恒赋”。但是要以三畜(马、牛、羊)为赋。共计立了58个营。同年,又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和绛州、忻州、赵县等移来两批共5000户。除分布在大兴县、通县、安次县以外,其余分布在武清县的凤河两岸、县境从西北至西南百余里肥沃之区。移民积极养马、牛、羊、猪等,粮牧署资助建立圈舍;适宜栽种果树的土地安置移民种果树;适宜农耕的土地安置移民屯田。空旷村稀的地方立大村,狭小村密的地方立小村。武清境内陆续出现很多村落。
  小天村 甘肃天水县移民,被上林苑安置屯田立村,移民怀念故乡,故村名称小天水村,后简称小天村。
  魏家庄 山西洪洞县“魏”姓大户移民,被上林苑安置屯田立村,故称魏家庄。后村落扩大,分出大、小魏庄。
  赵庄 元代赵姓大户立村,称赵家庄。明代上林苑在此安置移民屯田,村名未变。后来村落扩大,分出大、小赵庄。
  桐林 元代佟姓军户屯垦立村,名佟家村。明代蕃育署安置山西洪洞县移民为朝廷栽种林果,而得名佟家林,后讹传成桐林。
  蘑菇屯 位于萧太后运粮河畔,地势低洼,适宜生长蘑菇,蕃育署安置洪洞县移民,栽种蘑菇,供应朝廷,得名蘑菇屯。后村落扩大,分出大、小蘑菇屯,即今大、小谋古屯。
  骆驼圈 元代,居住鞑靼人,饲养骆驼运输,得名骆驼圈。明代蕃育署安置移民继续饲养骆驼,供运输之需,村名未变。
  牛镇 地处凤河岸边的低洼地带,辽、金时期出现聚落,各户多养牛。元代得名“牛阵”。明初,蕃育署安置洪洞县移民,专为朝廷养牛,颁布奖励政策并给资金扶植,村落扩大,更名牛镇。另有杨六郎摆牤牛阵,大战辽兵而得名“牛阵”,此说法缺少根据。
  马圈、圈子 在辽、金、元时期已成广阔的牧场,其间有用土墙或栅栏圈(quān)成的圈(juàn),养马、养羊、养牛等,出现聚落后,人们便呼“马圈”、“羊圈”,或简称“圈子”。明初上林苑安置移民牧养,村落名字未变。后人觉得“圈子”不雅,遂更名“眷兹”。取眷恋滋润田地之义。
  半城 元代因牧羊户多而得名羊城。所谓城,并无城墙、城门,只是村周围的土围子,开四个栅栏门,俗呼“城”。明初蕃育署安置移民,扩大牧羊户,依旧称羊城。直到明正德六年(1511年)武清治所筑新城(今城关镇)。羊城与今城关新县城有4公里之遥,遂将羊城更名伴城,取陪伴县城之意。
  渔市庄 在辽金时已形成聚落。因邻近三角淀及河、汊,盛产鱼虾,为保证朝廷、官府供给,蕃育署在村中立鱼市,派官员管理收税。故得名渔市庄。
  渔坝口 辽代出现聚落,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立村,因坐落于凤河与永定河汇合口地带,此处盛产鱼类,初名渔尾子。后因河流决口筑坝,改今名。
  枣林庄、大桃园、桑园、梨园 凤河两岸,有些地区,土地沙碱化,水源较少,辽金元时期官府劝课栽种果树而成聚落。明初,蕃育署安置移民进村,鼓励栽种更多的果树,于是村里的果树增多了,村子扩大了,故以果园为名。
  第五节 迁富户落武清 兴起移民村
  永乐元年,朝廷下诏:“令选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及(南)直隶、苏州、淞沪、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庐州、太平、宁国、安庆、徽州等府,无田粮并有田粮不及五石的殷实大户,充实北京及顺天府各州县,优免差役五年。”这是仿效汉代迁徙富民充实关中的办法。
  金元时期,大规模营建中都城和大都城,无休止地砍伐北京西山上的林木,而使永定河上游水土遭到严重破坏,原称清泉河的桑干河,到元代后期,已变成浑河、小黄河、无定河,迁徙无常,人民深受其害。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浑河于东安(安次县)决口,武清敖嘴村北二十里洼淀淤为平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浑河又泛,再往南淤,到达汊沽港。明洪武七年(1374年),浑河再次暴涨,将王庆坨以东三角淀大部淤平。因水泄不畅,又在汊沽港村北冲出河汊,后人称“中泓”,当地人称高塘河,又称南大河。方圆三百多里的淤积平原,土地肥沃,河汊纵横,是充实畿辅的移民尤其是南方富户首选之地。据史料记载,朝廷上林苑粮牧署在此立了十三村,进行屯垦、放牧。其中有:
  王庆坨 位于三角淀之旁的土坨上,辽代,有王庆者在此定居,靠打鱼为生。宋、辽时期始成聚落。明初,来此的南方大户、富户首先相中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入住。如江苏徐州府宿迁县曹家集的曹氏兄弟——曹云、曹俊、曹温、曹信四人,举家迁徙到王庆坨。相继又有张、胡、杨、丁各家迁入。一是大户殷实富有,二是朝廷“有恒产,无恒赋”的移民政策,三是荒地广阔肥沃,任其开垦。所以,十余年间,各大户都富足起来。加之他们办义学,进科考,做官、经商者逐年增多,于是出现数十家有钱有势的大户,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三曹(南曹、中曹、北曹)、两张(大户张、网户张)、一胡(胡姓一族)、半杨(杨姓一族,分居王庆坨与天津杨家河两地)、一丁,即一大户丁家。这些大户至今都有比较翔实的家谱,王庆坨可称移民大村。
  汊沽港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梁、汪两姓大户迁此垦荒定居,村落建在河汊间的高隆地带,故名汊沽港、汊光。另一说,永乐初年山西洪洞县移民程姓大户迁此,有大广者抢先在河汊旁搭建窝铺定居,人称“大广”村,后迁来几户南方移民,聚落扩大,按官府屯田里社的编制“赵蒲庄里屯第二甲”,以河汊定名汊沽港,可人们还习惯称“大广”村或传为“大光”村。不久,又迁来山西洪洞县大户梁须兴、乡宁县举人汪文藻两姓,计七十余口。全村人多靠打鱼为生,程大广当选渔户司的里正(村长),人称程里正。永乐四年(1406年)春,各大户圈占土地。官府放任自流。当时乡民编出顺口溜:“晒网地七顷半,程里正(大广)抢先占;九顷六十渔户(地),高家快马出大汗(指跑马圈占);梁大户马不站(停),地好一亩收三石;汪孝廉官给谏,诗书传家地不占;河西王上驷院,圈地多得无法算;梅郎中在太医院,上头赐田二十顷加小堰;沙千顷郭家段,孙家斜子也不善。”后大广一家败落,村名仍称汊沽港、汊光。
  二光 程大广的弟弟程二广,与哥哥分家后,为了圈占土地,迁到村北二里许的空旷高地上,另立村庄,自称“二广”村也称“二光”。
  六道口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移民刘姓一家在浑河与凤河交汇口冲积的沙丘上定居,逐渐形成村落,依照永定河自西向东迁徙的过程,永清县有三道口(今三圣口)、四道口(今四圣口)、五道口,此地遂排名六道口。
  石各庄 明洪武年间,江南移民石姓、顾姓、李姓、陈姓、王姓、律姓等10户先后来此定居,村名为十家庄,后同音演变为石家庄。弘治十五年(1502年)改为石各庄。
  敖子嘴 明永乐十九年,江南沙姓三兄弟遵朝廷“充实畿辅”之谕,由江苏徐州迁此立村,当年浑河(今永定河)散流入三角淀,港汊很多,迁民选择河流淤积形状像嘴的高隆地带居住,企盼粮食满仓廒。“口”与“嘴”意同。“敖”与“廒”音意通,皆粮仓之意,得名敖子嘴。
  梁各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梁、刘两姓由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后又有江南多户来此,渐成村落,以梁姓大户取村名梁各庄。
  李各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李、刘两姓由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以李姓大户得村名李各庄。
  西南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汾阳移民郭姓和安徽凤阳移民张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因怀念家乡在该村西南方向,故取村名西南庄。
  定子务 早在辽代成村,位于萧太后运粮河西岸,朝廷在此设榷税关卡,由户部命名丁字务,取浑河支流与萧太后运粮河在村北呈丁字形交汇之义,后讹传成定子务。明永乐十九年,南京石姓数户迁此。村落扩大,村名未革。
  陈家嘴 元朝末年,浑河(永定河)在此决口,后决口处淤成一片高隆的沙丘,形状像嘴,陈姓移民迁此定居,取名陈家嘴儿。
  艾蒲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黄、林、贾三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后续崔、李两家。因地处浑河套,多生艾蒿、蒲草,故取名艾蒲庄。
  庞庄子 元代赵姓立村,因地势低洼,遍地生长蒲草而得名赵蒲庄。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庞姓大户迁入,遂更名庞家庄。后简称今名。
  萧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萧姓大户奉诏充实畿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故名萧家庄。后村落扩大,分出东、西萧家庄。
  第六节 军、民屯田推动村落发展
  为了巩固大明江山,明王朝在全国各地设立许多卫所,屯驻重兵,尤其京畿重镇和北部边疆。1403年天津设三个卫,武清、宝坻、香河设中卫。永乐中期,京卫增加到72个。每个卫约5600人,北京地区驻军不下40万人。要使如此众多的京卫将士有足够的粮饷,单靠朝廷从农民手中征集税赋是远远不够的。明太祖朱元璋云:“养兵而不伤农者,莫如屯田。今海内宁静,边境无事,若让兵坐食于农,农必受害,此非常治久安之术。其令天下卫所督兵屯种,兵农合一,国用以纾。”此后,各地大兴屯田之风。
  明代的屯田,分民屯、军屯、商屯三种,以民屯、军屯为主。民屯是指移民、招募获罪囚者所进行的屯田。军屯是指卫、所军士屯田。朝廷规定,边地卫、所驻军,一般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卫、所驻军,一般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田。有的卫所驻军,四分守城,六分屯田,或一分守城,九分屯田。或是一半守城,一半屯田。还有少壮者守城,老弱者屯田。屯军每人种地50亩,为一份,也有每人种100亩或70亩、30亩的不等。这种差别主要是由田地肥瘠、地方冲缓决定的。无论在何处屯田,都是官府给耕牛、农具、种子,并派人教军人耕种。所产粮食,每份田地征粮12石(每石120斤—150斤)交屯仓收储,由本屯军自己支用,余粮作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每份田地的产量,除本军一年的口粮12石外,以余6石为标准,多者赏钞,缺者罚俸。为了赏罚公正,朝廷命官军耕种样田,即样板田。为促进屯田发展,朝廷派遣官员劝谕,并诛侵暴之吏。
  军民屯田政策的实施,使大批军官、士兵得以安置,使军粮充盈,农民增收减负,农村经济复苏。由此,武清地区原有村落重现活力,并出现一些新的屯田村落。
  “上马台”昔日称“望马台” 为保护屯田,防御盗匪入侵,在几个屯田区域内,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一屯建“堡”,将临近屯的籽种、粮草存于堡内。无警则各居本屯,有警则避入堡内,固守以待援兵。堡的四周挖壕堑,筑围子,开四门,并选高岗上筑望马台,用以瞭望敌兵,及时报警。上马台是在望马台遗址形成的村落,后讹传“上马台”。另一说,金章宗曾到此巡视盐业、渔业,回京时在此登台上马,故名。
  “商村”原名“商屯” 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鼓励商人输送食盐及其他商品到偏僻的营屯销售,给予食盐运销的专利权,商贾可以出资设立商屯,以代纳赋。南蔡村镇的南商村、北商村即是当年商屯演变的村落。
  称“屯”“仓”“所”、“营”的村落增多 明代河北诸州县的土著者,多以社分里、甲,外迁来的民众以屯分里、甲;土著之民编为里,迁发之民编为屯,武清境内明初设三十个里社,弘治十五年,归并十五个里屯。如,邱古庄里、河西务里、灰锅口里、赵甫庄(庞庄子)里、鱼市庄里、石家(各)庄里等;里社中包括屯、村、庄。
  前屯 坊二里所辖,屯田军在此建过前卫所,成聚落后称前所屯,后简称前屯。
  后所 与前所屯相对应的是后所屯,泗村店镇的后所村,是后所屯的简称。
  仓上 屯田军各卫所收的粮食自己建屯仓存储。朝廷规定:军屯“余粮上仓,仓在各屯,名曰屯头仓”。今泗村店镇辖的仓上村即是屯头仓的所在地,故名。
  屯底庄 大良镇所辖的屯底庄,明代,此地为军户屯田的百户所,置囤屯粮。屯田军户走后,山西移民在粮囤原址建居,形成村落后,讹传成屯底庄。
  后屯 白古屯乡的后屯村为金元代屯田军立村。另据村民祖辈相传:明洪武年间,这一带土地被划为一位皇后的官田,由皇后的家乡苏州迁徙来的移民耕种,渐渐形成村落,始称“皇后苏州屯”,后演变为后屯。
  长屯 大碱厂镇所辖。明洪武年间,移民屯田立的村落,原为东屯、西屯、南屯,清代康熙年间因开挖筐儿港引河,将三屯并为一屯,称长屯。
  明代比营级高一级的军官称“指挥使”,他带领军户屯田立村,村名既有军官“姓氏”,又有官衔,还得挂个“营”字。大王古庄镇所辖的韩指挥营,是洪武年间韩姓指挥使、带军户在此屯田演变成的村落。
  黄花店镇的马营、甄(jiān)营、冀营、杨营、胡营、包营、崔胡营,豆张庄乡的周立营,大王古庄镇辖的聂营等都是“民屯”立的村。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迁到此地。朝廷上林苑按屯田营军的编制,30户~50户立一个营屯,共立了58个营屯。每个营屯以首户姓氏命名,中间都有个“家”字,称马家营、甄家营、冀家营、杨家营、胡家营、刘家营、包家营、周家(六)营、聂家营……后来人们为叫着方便,把“家”字省去了。
  蛮子营 江南移民来此屯田,上林苑粮牧署按营屯予以安置。本地人出于历史偏见,称南方移民为“南蛮子”,故称蛮子营。1984年全县地名普查后,改为“双河村”。
  第七节 “马坊”村落再度繁荣
  辽金元时期,朝廷颁布畜牧政策,奖励州县百姓牧马、牧牛、牧驴、牧羊等,对村落的发展影响很大。出现了马坊、牛坊(镇)、羊坊等村落。明代除了提倡牧养牛、羊、马、驴、骆驼各类牲畜外,特别重视马政。马政由兵部太仆寺专理,上面同归于兵部,兵部强调有马则兵强,兵强则国安”。无论官牧、民牧还是军队卫所里牧养,官府都资助建马坊、设草场、置料仓……按规定领养马匹户,曰马户,或10户或5户养马一匹,官府给一定的地亩,免租免役,所养的马主要供应京卫所需。各军卫牧养马匹,属于官牧性质;各营卫牧养的马匹除留下操练者外,其余定期到草场或荒闲之地放牧。永乐十年,朝廷下令土民领养母马孳生小马,“三丁养骒(母)马一匹,二丁养儿(公)马一匹,十年审编一次。”
  武清县地处北运河、潮白河、龙凤河、浑河(永定河)冲积平原上,水草丰盛,地广人稀,百姓养马匹又有经验,各村养马户发展很快。从而促进了村落的发展。朝廷在武清境内设锦衣卫草场、忠义右卫草场、前卫草场、大宁中卫草场、武成中卫草场共计406.37顷。今崔黄口镇的草地村、大黄堡乡的四马营,城关镇的草茨村,都是集中养马和放牧的草场。凡称马坊的村落,是按照官府的要求,几户养一匹战马或养一匹母马,官府资助养马户盖马厩(马坊),这就是称马坊的缘由。武清县与周边的几个县称马房的村落有数十个,本县就有三个、有坐落县城东三里的东马坊;坐落在县城南十里许的南马坊,坐落在县城西南十余里的西马坊。东马圈、西马圈,圈子等村落,均是辽金元时期,军队屯田养马遗留的聚落,明代仍是养马的重要场所。此外还有南蔡村镇的马庄、白马驹场(今大、小白厂)、下伍旗镇的马神庙、神机马坊等村落,也是明代因养马而兴的村落。
  第八节 称“庄”村落的增多
  明代,土地兼并极为严重。皇室、勋戚、官僚、内臣等用各种手段侵占大片土地,设立庄田,或称“田庄”。属于皇室的田庄,又称皇庄、宫庄、王庄。属于官府的田庄,则称官庄,属于贵族、内臣的田庄,称皇亲庄或私庄。属于寺庙的田庄称常住庄。无论是皇庄还是庄田,土地不纳赋税,人员不征徭役,于国家有害无利,掌管田庄的官吏,称庄头、伴当,他们仗势欺人,占土地,敛财物,污妇女,百姓稍与分辩,即被诬奏,民心伤痛入骨。明代皇庄和庄田的设立,于百姓是一大祸患。皇庄的设立始于永乐年间,盛行于成化年间。武清县内多处设立皇庄和庄田,逐渐形成一批与之有关称“庄”的村落。
  黄庄 今黄庄街所辖。元朝已形成聚落,地处永定河与北运河的交汇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明永乐年间,被皇室一位勋臣所占,始称皇庄,后皇室勋臣败落,改称黄庄。(东)皇辛庄 崔黄口镇辖。据《武清县地名志》载:明朝中期,为朝廷贵戚的庄田,雇用佃户耕种,渐成村落,始称皇粮庄,清代改黄辛庄。1984年全县地名普查,因县境西部有黄辛庄,故称东黄辛庄。
  田辛庄 南蔡村镇所辖。元朝末年已形成聚落,明成化年间划归朝廷勋臣的官田,由田姓庄头收租,遂称田辛庄。
  寺各庄 大孟庄镇所辖。明初,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四户移民立村,始称“四家庄”。后土地被划为皇室亲戚占有,谐音讹变司各庄、丝各庄。清末民初定名“寺各庄”,由村中的寺庙得名。
  龚庄 被宫廷权贵强占有的田庄,始称宫庄。后来宫廷权贵败落,庄头改称龚家庄。如豆张庄乡辖的龚家庄、河西务镇辖的龚庄等。
  杨驸马庄 大良镇辖,今称向阳庄。传说是明代皇室赐给杨姓驸马的庄田,后演变成村落,故名杨驸马庄,1966年后改今名。
  李大人庄 河北屯镇辖。口碑相传明代一位皇族权贵被尊称李大人的,他家占有的庄田,故名李大人庄。
  七相公庄 大孟庄镇辖。相传明代京城皇室贵戚,一名叫齐相公的,他家占有的田庄,称齐相公庄,后讹传为今名。
  大王庄 大孟庄镇辖。明永乐年间,皇室赐予勋臣王浩的庄田,由佃户形成村落,名曰王庄。清代又分出大、小王庄。
  大程庄 大孟庄镇辖。明洪武年间,一位程姓校尉军官立功负伤,官府赐他官田于此,成村后称“程校尉庄”,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程孝家庄。民国初年改称今名。
  王三官庄 上马台镇辖。明成化年间,皇帝赐给勋臣王三官的庄田,后演变成村落,得名王三官庄。一说村中建有三官庙,村民祀拜天官、地官、水官三神,由王姓兴建,故名。
  张大官庄 梅厂镇辖,今称张大庄。元朝已成聚落,因战祸、荒年被毁。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朝廷赐给勋臣张大官人的田庄,初称张大官屯,后称张大官庄。
  第九节 寺庙对村落形成的影响
  明代皇帝同前朝历代皇帝一样,崇尚佛教、道教,在京城与各州县倡导兴建庙寺、宫观。武清县各村庙宇明显比元代增多。无论江南移民还是大槐树下移民,多在庙宇附近立村屯田。出于宗教崇拜心理,人们认为有庙寺的地方,是风水宝地,能广结善缘。寺庙对村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双庙 豆张庄乡辖,元代曾建两座庙寺,始称北大寺,俗称双庙。明代初期,有山西移民迁此庙附近立村屯田,称双庙村。
  白庙 河西务镇所辖,明代初年,大龙庄九千户杨家在此建的一座庙宇,围墙涂白色,俗称白庙。元末被毁。明初江南移民来此屯田,在庙旁立村。故名白庙村。
  南宫 东蒲洼街所辖,东汉年间形成聚落,因村中建有“南宫寺”,以寺得名南宫寺村,俗称大南宫村。明初迁来昝(zǎn)姓、绳姓、王姓移民屯田,故出现昝南宫、绳南宫、王南宫三个村落。
  寺上村与南章庙 黄庄街所辖,明洪武年间,在泉州故城北3里许,建一座宏伟的洪崖寺,村落以寺得名“寺上村”。即今天的南寺村。此前,在洪崖寺附近,发现一座古庙遗址,据传由村中大户章姓捐资修建,时称章家庙,村子因庙得名章庙村。元末章姓一家躲避水患,迁到章庙村北十余里的高隆地带立村,仍以章庙为名,故称北章庙。明初山西移民迁此后,原来的章庙村遗址,又兴起村落,称南章庙。因“红崖大寺”取代了章庙,提南章庙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称其寺儿上”村。清末民初,寺儿上村落扩大,又分出今天的北寺村。
  大龙庄与小龙庄 河西务镇所辖。元代,一位龙姓营官在此屯田立村,称龙庄。明永乐年间,随“龙”北上的杨姓大户(宋代杨家将后代)因军功卓著,被封为九千户,在龙庄落户,仍称龙庄。随后村落逐年扩大,龙家看坟的佃户在茔地附近立村,取名小龙庄,原来的村落称大龙庄。
  红寺 下伍旗镇辖。元代建有庙寺一座,因寺门朱红,俗称红寺,村因寺得名。元末,因战争和水患,寺毁人逃。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在寺旁立村,故名依旧。
  霍寺 大良镇所辖,元代形成聚落,曾建一座寺庙。元末,因战争与灾荒,百姓逃亡,寺庙毁坏。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霍姓一家来此,在寺中栖身,成村后称霍寺。
  庵子上 上马台镇辖,金代形成聚落,因村中建尼姑庵一座,故名。元末明初,因战争、水患,百姓逃亡,村落荒废。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来此在尼姑庵附近定居屯田,村名未变。后与临近宁河县的东庵子对称,改称西安子;大孟庄镇安子上村,也是明初江南移民迁此在一座旧观音庵附近建房立村,也称庵子上,解放后改称安子上。
  扶头村 辽、金出现聚落,元代军队屯田遗址,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屯田立村,发现村中一座古庙毁于战火,只剩下一尊佛头,故村名佛头。后讹传成“扶头”。
  孝力村 辽、金出现聚落,元军屯田遗址,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定居屯田,原村民与其谦和礼让,孝道仁里,故村名孝里,后讹传成今名。
  第十节 京城建设带动村落发展
  武清县,得大运河之利。自元代以来,漕运促进了沿河村落河西务、大孟庄、蒙村、北蔡村、南蔡村、杨村、老米店等村落的发展。明代随着大规模营建北京皇城,所需砖、瓦、木、竹等建筑材料,需从南方经大运河浮运京城,但又不能都运进京城堆放,需要存放在距离京城较近的运河两岸。于是岸边出现砖厂、木厂等村落。
  砖厂村 南蔡村镇辖。明朝初年,山东临清是生产“贡砖”的基地,朝廷派大员到此掌管。凡进京的船只,每船必须携带用黄纸封好的贡砖20块~40块。这些贡砖一部分须卸在南蔡村北5里许的北运河西岸。朝廷命一位程姓皇亲携家眷看守。这里逐渐演变成村落,取名砖厂村。
  木厂村 河西务镇辖。明永乐初年,负责筹建北京皇城的官员,赴江南各省购买木材,经大运河向京城浮运。木材在河中漂流,运到河西务附近停放在岸边,朝廷派人看守。日积月累,这里便成了巨大的木场,后演变成村落,称木厂村。
  蒙村 大良镇辖。元代,北运河岸边的大码头。集中居住蒙古人的聚落,故名。明代京城大兴土木,来往船只多在此停泊,存储建筑材料及各类货物,村中赵姓建城堡式的庄园,又称蒙村城。
  瓦屋、沙河、王甫村落的形成 辽金时期出现的聚落。明代,为保北运河汛期航运畅通,河道总督在武清县境内的运河岸边设墩台十座(每十里设一个),一瓦屋、二沙河、三张庄、四王庄、五王家甫、六蔡村、七韩家营、八顿邱、九黄庄、十老米店。每墩台驻汛兵5名,昼夜巡查,发现汛情,在墩台上点火报警。十个墩台驻地逐渐发展成村落。
  三里浅 南蔡村镇辖。治河总督在漕船容易搁浅的河道旁,设置浅铺”,由当地官员驻守。为及时疏通河中淤浅的泥沙,招募浅夫(通纤夫)进行疏通,帮助拉船。康熙皇帝有“春末浅夫忙用力”的诗句。三里浅村就是由浅铺发展起来的村落。
  第十一节 武清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
  明朝初期,移民大迁徙,军屯、民屯、商屯村落的先后建立,加之漕运兴旺,社会安定,促进了武清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农业生产发展较快。随着军民屯田规模不断扩大,朝廷对北运河及其他河流的治理加强,各地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产品种植增多,麦类、谷物、高粱、豆类、棉花、蔬菜等几十个品种,种植面积也远远大于元代,出现了诸多粮庄(庄田)、棉花庄(今拾棉庄)、菜庄。
  为满足自给自足经济的需要,织席、编篓、编筐等手工业生产较为普遍;木匠铺、铁匠铺,泥瓦匠及烧砖、烧瓦、烧盆、锔锅、铸犁铧等多种行业在城乡蓬勃兴起;布店、鞋帽店、绸缎庄、首饰楼、中药堂、染坊、醋酱坊、香油坊、烧锅(酒坊)、杂货铺等,在各大集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庙会文化从京城传到村镇,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县城和村镇都建起庙宇,按照当地拜神的习俗,举办隆重的庙会。其中城关、杨村、河西务、王庆坨等大村镇建有十几座甚至数十座庙宇,举办的庙会最为隆重。其间有善男信女求神拜佛,祈求保佑,有各地商贾运来的百货,生产工具,当场交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为庙会增添喜庆气氛的民间花会——高跷会、小车会、龙灯会、狮子会等,还有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使武清县民间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武清城关为县衙所在地,明朝中叶,已发展成武清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教育,金元时期以前,主要是传统的家学及私塾,当时有人提倡义学,但没有发展起来。明朝始兴义学。县衙署设教谕、训导等官吏进行督察指导。村办义学最早的是王庆坨。明崇祯年间,王庆坨时任朝廷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曹化雨,捐资建村中第一所免费村塾,对村童进行启蒙教育,坚持4口年。清初曹化雨之子曹文度捐银300两,继续办义学。曹文度被朝廷封为儒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二级。曹文度之子曹传,捐地300亩,创建庆成书院。
  第十二节 明代全县兴起的村落初统
  明代以前,历经战国、秦汉、北魏、隋唐、辽(宋)、金、元各代的兴衰演变,武清县村落(今天所辖的范围)约有300余个,而明代光增加的村落就有370多个,增加了一倍多。共达700多个。明代是武清县村落发展的最快时期。现逐乡镇统计如下:
  杨村街:(18个)静安大街、守望大街、王家胡同、牛市胡同、崔家胡同、沙家胡同、刘家胡同、沈家胡同、营盘胡同、武家胡同、兰家胡同、邰家胡同、甘家胡同、赵米铺胡同、北郑庄、车道口、邢园胡同、河西胡同。
  王庆坨镇:(2个)四合庄、复兴庄。
  河西务镇:(37个)双罗庄、周羊庄、土城、大龙庄、小龙庄、上刘庄、白庙、索庄、高庄、唐庄、岳庄、扶头、四间房、仙庄、东西陈庄、金庄、沙庄、肖庄、宝石庄、王家庙、车营、后窑、孝力(里)、韩庄、南仓、龚庄、合义庄、羊坊、西仓、东仓、蔡庄、木厂、大沙河、小沙河、水牛、大友垡、瓦屋。
  城关镇:(15个)李庄、许庄、尹窑、西关、田古屯、八里庄、沙河屯、小屯、五里店、袁辛庄、杨仲河、无梁庙、南桃园、贾桃园、小桃园。
  崔黄口镇:(25个)小刘庄、西成角、白庄子、东黄辛庄、龚小庄、龚营、高坑、大曹庄、草地、周辛庄、东赵庄、修家庄、苏楼、前赵庄、大周庄、康刘庄、韩河、东吕村、西吕村、黄家洼、西大刘庄、西曹庄、沈家庄、槐家庄、北靳庄。
  梅厂镇:(23个)王瘸庄、杨恒庄、稗甸、双庄、双庙、塘坊、甘庄、东陈庄、蔡庄、聂庄子、郝庄、南仁庄、陈标庄、小雷庄、尤庄、张海庄、王唐庄、东梁庄、韦庄、灰锅口、大吴庄、郑家庄、瓦房。
  大良镇:(20个)侯家庄、西苏庄、沙坨、庞各庄、东崔庄、杨辛房、海自洼、张庄、霍寺、金辛庄、黄辛庄、屯底庄、西赵庄、碱土庄、恩家庄、营门赵庄、小周庄、蔡各庄、北赵庄、北四百户。
  徐官屯街:(12个)薛庄、费庄、沙古堆、保稼营、马庄、褚庄、段庄、王庄、孙庄、小辛庄、曹园、郑楼。
  东蒲洼街:(12个)大张庄、大刘庄、畦疃、谭庄、后辛庄、大南宫、李楼、西蒲洼、胡台子、柳行、西梁庄、大吴场。
  黄庄街:(5个)黄庄、小营、东洲、南三里屯、马家口。
  下朱庄街:(9个)郎庄子、白圪垯、高王院、藕店、柳河、辛庄、五间房、小高庄、高楼。
  曹子里乡:(15个)拾棉庄、六大庄、东柳店、上殷庄、六小庄、杨碱厂、陆掘河、掘河店、东掘河、西柳店、蔡杨庄、前台、后台、郭家庄、后苏庄。
  上马台镇:(16个)魏家堡、王老庄、小康庄、任庄、何庄、陶庄、九河印、杨庄、东刘庄、贾林庄、李凤庄、东薛庄、王三庄、董庄、杨家河、大康庄。
  大黄堡乡:(26个)大黄堡、小黄堡、陈庄、赵庄、武庄户、中心台、西朱家漕、前、后蒲棒、蒋庄子、普贤坨、白楼、东八里庄、庙台、柳台、郭台、沈台、东西丝窝、务滋甸、大杨庄、东小杨庄、小石庄、果汪庄、代庄子、千户庄、四高庄。
  河北屯镇:(9个)北李各庄、刘家街、杨家场、东苏庄、甄马庄、北李辛庄、桐高村、北张辛庄、刘怀庄。
  下伍旗镇:(24个)薛庄、北八间房、大兴庄、何各庄、柴庄、神机马房、东王庄、高辛庄、刘皮庄、丁庄、孟辛庄、西王庄、北朱庄、北褚庄、邵庄、李胡庄、良庄、红寺、北陈庄、前段庄、辛庄子、北齐庄、后段庄、北白庄。
  大碱厂镇:(12个)大碱厂、黄官屯、勾兆屯、中丰庄、下丰庄、尖嘴窝、筐儿港、长屯、陈楼、西粮窝、刘排庄、韩家庄。
  黄花店镇:(16个)南刘庄、西后庄、晏庄、鱼市庄、西田庄、东田庄、马营、崔胡营、冀营、包营、杨营、胡营、甄营、解口、邵七堤、罗古判。
  南蔡村镇:(12个)砖厂、北马庄、甘桥、弯子、三毛店、韩营、北薛庄、安庄、上丰庄、南靳庄、蔡家坊、西崔庄。
  大孟庄镇:(8个)寺各庄、昭阳寺、庵子上、三间房、邓庄、刘庄、张岗庄、大程庄。
  东马圈镇:(7个)蘑菇屯、小南旺、常庄、广善、张标垡、安标垡、董标垡。
  豆张庄乡:(8个)西柳行、西洲、茨洲、来家庄、南双庙、北双庙、周立营、龚家庄。
  泗村店镇:(6个)小陈庄、齐东营、前屯、后所、窑上、仓上。
  白古屯乡:(10个)杨圪垯、后屯、耿庄、新房子、和平庄、大魏庄、小天村、富村、屈刘庄、大赵庄。
  大王古庄镇:(3个)韩指挥营、北刘庄、董家庄。
  汊沽港镇:(7个)小刘堡、苑家铺、大王堡、六道口、大刘堡、曹场、西肖庄。
  石各庄镇:(5个)西南庄、梁各庄、敖嘴、李各庄、石各庄。
  陈嘴镇:(6个)艾蒲庄、杨庄子、陈嘴、东萧庄、庞庄子、艾蒲庄。
  高村乡:(1个)任庄。
  第十三节 明代村落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明代村落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
  一、大批移民村落的涌现——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为了防止已经灭亡的蒙古族势力卷土重来,一面“扫北”,一面诏令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全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北京城的大规模营建,急需疏通大运河这条连接中国南北的黄金水道,将南方大批粮米和瓦木砖石,源源不断运到北京及附近州县。与此同时,大批军队,进入京畿地区进行屯田;从全国各地尤其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充实京畿,包括平民、富户、工匠、罪囚等,满足京城对各方面劳动力的需求。军屯和民屯的村落大批涌现,演变成称营、称屯、称庄、称堡、称圈(juàn)、称马坊、羊坊、牛镇的众多村庄。
  二、大批与皇家、官府、宗教有关的村落急剧增多;出现了皇庄、官庄、驸马庄、庄头、庄户、庄窠以及称坟、称庙、称寺的村庄。
  三、村落分布趋于均匀。设立军屯、民屯聚落,大都选择在人烟稀少、村落稀疏的旷野荒地,这样,新形成的村庄填补了无村落的空白地,使村落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村落的密度大大增加,村落分布趋于均匀。
  四、为今天村落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在武清村落史上,明代呈现一个高峰时期,奠定了今天全县村落格局的基础,也使村落名称基本定型。
  第十四节 乡贤采撷
  一、杨家将后裔——一门三伯侯
  杨洪北宋名将杨业十九世孙杨政,元朝末年,随朱元璋定天下,因功封汉中百户,逝后,由其子杨景嗣职。杨景随徐达、常遇春自山东北上,沿运河征讨元军。于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征战到河西务、通州,与元军决战,元军大败,元顺帝逃向漠北。杨景奉命戍守沿运河的三河、通州、河西务、杨村、杨柳青五个重镇。杨景遂迁家眷入住河西务。不久生下二子:杨洪、杨清。建文四年(1402年)杨景随燕王朱棣在“靖难”之战中,因功被封为南军百户令。当年四月二十七日战殁于安徽灵璧。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追封为杨王。
  杨景为国捐躯后,长子杨洪16岁入军旅,驻守河西务西大营(今羊坊村北)守护皇家十四仓。22岁袭百户职,率卒500守边关。永乐八年(1410年)随成祖朱棣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单骑冲入敌阵,擒贼首及马而还。永乐帝惊呼“将才也”。令示其名,升千户。此后12年中九次升迁,历任游击将军、都指挥佥事、副都督佥事、都督同知、右参将、都指挥使、都督同知(从一品)、左都督(正一品)、总兵等职。亦被称为杨王。
  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朱祁镇被奸臣王振所惑,贸然亲征瓦剌(là),兵败怀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时杨洪为宣(化)府总兵,奉诏统精兵二万急驰入卫,在兵部尚书于谦冒死指挥下,死守京师,捍卫皇陵(今十三陵),后又追杀敌寇至霸州破之,将大明朝从败亡边缘挽救回来。
  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朱祁钰)即位,杨洪以总兵职镇守昌平、宣化一线。是年,奉旨督建永安城(昌平县城)。同年八月,晋封昌平侯,敕授: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颁发世代免死铁券。旋又加封“镇朔大将军”。代宗御赐“下马碑”一通。置立于京师杨府门前。碑首额题:“如奉圣旨”、“英烈之门”;碑阳敕书:“文臣武将过此下轿下马”。碑阴铭刻圣谕,对杨氏一门功勋业绩大加赞誉。(见黑白插图23页③)景泰二年(1451年)九月,杨洪病逝京师。皇帝朱批:特进荣禄大夫、国柱、昌平侯,追封颖国公,谥号武襄。杨洪有二子,长子杨俊,前军都督府右都督;次子杨杰,嗣昌平侯。不幸的是,英宗复辟后,杨俊与兵部尚书于谦一起被杀害。杨杰病逝。
  《明史·杨洪传》载:“洪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伯侯,其时称名将者,推杨氏。”近代新著《赤城历史概述》赞曰:“纵观杨洪一生,守边抚民,抵御外侮,功勋卓著,位登极品。碑石有名,史书有传。塞外民间老幼有口皆碑,以至相传五百余年而不衰。”
  杨洪胞弟杨清,自幼就教家塾,习文练武。20岁参加军旅,与兄杨洪随成祖北征。掌军中文牍,以功封六千户。“土木堡之变”后,代宗朱祁钰褒奖“随龙有功,文笔超群”加封“瀛西(河西务雅号)九千户”,封土三河(县)、白(河)潞河至杨柳青,受命主修沽水(北运河)。杨清长子杨经,初任京师城中兵马司指挥,后升通判,袭“瀛西九千户”。附代宗(朱祁钰)御封下马碑铭文:
  “圣谕:杨业十八世孙杨景,太原府人,国朝之功臣,战死沙场。帝追封为杨王。其长子杨洪,昌平伯,守边战瓦剌有功,封昌平侯、奉天翊卫宣力武臣,颁发世代免死铁券,封土为昌平、宣化、独石。次子杨清,六千户,随龙有功,文笔超群,帝封世袭瀛西(河西务)九千户,封土三河、白(河)潞河至杨柳青。侄儿杨景春,随龙有功,封太子干(儿)殿下,封土文安(县)。其孙杨俊、杨经、杨仁、杨能、杨信、杨智各有封赏。杨府,英烈之门,清白传家。
  钦此,景泰元年八月立石(碑)。”
  注:括号中的字,为编者加注。
  二、九千户杨基迎驾天启皇帝
  杨基 河西务镇大龙庄人,世袭九千户。北宋杨业的第23代孙。其祖杨清因军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被皇帝封为世袭九千户。传至杨基已是第五代。明天启(1621年~1627年)年间,京畿大旱,土地龟裂,北运河几近断流。天启皇帝颁圣旨,恐旱后大涝,运河泛滥殃及百姓,令加固北运河堤防。河道总督指挥实施。加固从红庙(今属香河县)至南蔡村之间大堤。河西务附近运河决口时冲的磬子坑一段险堤,为加固的重点工程。九千户杨基自愿捐赠两万棵柏木桩,并雇百余辆大四枋骡马车从东三省千里迢迢运回河西务,险段大堤顺利修复。治河总督上奏皇上,天启皇帝御驾河西务巡视,武清知县耿之德率县衙署及河西务地方官员、百姓郊外迎驾。皇帝阅视修筑后的大堤固若金汤,龙颜大悦。召见杨基,并驻跸杨家。皇帝饮酒间仍不忘治理北运河之事,微醉时,御笔题写:“铜帮铁底北运河也”天启皇帝在杨家驻跸七天,回京师前,赐杨基家荷花缸12口,铜印一方,玉如意一柄,丝罗10匹,绸缎10匹,象牙笏板和壶篓等宫廷御用之物数十件。(壶篓:为了茶壶保暖,放进用藤条编织成的套篓,翡翠盖钮,精巧美观。)
  附 当年杨基迎拜天启皇帝的手记:
  天启五年,岁在乙丑暮春之初。京畿大旱,帝忧之,恐旱后而涝,潞水泛滥殃及百姓。乃下诏:“加固北运河堤。”堤工竣,帝自往之。驾至瀛西,驻跸余宅。帝初至,见余府门前立景泰帝御书之下马碑,乃拜之。礼毕,帝细览通碑,观罢入府。
  翌日,帝巡河堤,见堤岸固若金汤,河道通畅,龙颜大悦。乃归家,帝曰:“此地有何特产?”余悉帝性嗜酒,置家酿枣酒及(炸)咯吱合儿于帝。帝甚喜,开怀畅饮。帝微醉,然无倦意,余取出祖像——杨洪归家图,帝赏之,帝兴起,提笔于图上方,御书:“铜帮铁底北运河也”。书毕,出户,复观御碑良久。帝归曰:“此碑有文无款。”遂索笔墨于碑左,在下方御书:代宗祁钰帝御书,钦封九月七日。
  帝返京,临行赐余荷花缸十二口,铜印一方,玉如意一把,丝罗十匹,绸缎十匹,并留下壶篓、酒碗等御用之物。天启五年初夏。杨基记。
  三、“公清直亮”的曹化淳
  曹化淳(1589年~1662年) 字嗥如,道号上虚子,王庆坨人。明万历年间,自宫入内廷。工儒业,善草隶。崇祯五年七月“以司礼监太监提督京营戎政”,十年正月提督东厂。十一年与太监杜勋提督京营。周旋于嫔妃旁舍,善于谋事。思宗皇帝嘉奖“公清直亮”。魏忠贤专权时,曹化淳遭贬,发配到南京待罪,险些丧命。直到崇祯皇帝即位,才被召回。
  曹化淳在京创办武清会馆供同乡进京食宿。捐资为家乡兴建尊经阁,振兴文风。李自成大军杀进北京,崇祯皇帝登煤山自缢身亡,宫廷太监逃光,曹化淳为崇祯皇帝含殓。清朝定鼎北京后,曹化淳冒死上疏刚刚进关的清朝顺治皇帝,对崇祯皇帝应予以“封陵安厝”。顺治皇帝见其心诚,拨三千银两责成曹化淳督办此事,将崇祯皇帝隆重安葬。顺治皇帝下诏,请曹化淳在宫中讲学,淳谢辞,请求顺治皇帝澄清谣传“曹化淳为李自成开启彰义门事件”。皇帝朱批:“化淳无端抱屈,心迹已明,不必剖陈,该部知晓,钦此。”皇帝赐曹化淳号“弗二居士”。
  四、恩泽乡里的曹化雨
  曹化雨 字次渠,王庆坨人,曹化淳胞兄。初任锦衣卫南堂理事,明思宗时,凭武功被特别晋升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曹公待人处世公平诚信,人称平允公。其在执政期间,正值大奸臣魏忠贤结党营私、为非作歹,灾祸殃及王庆坨水乡。曹化雨不畏强权,列举其罪状,上奏皇上,使几十个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曹化雨捐献自己的俸禄,佐助军队;代替百姓缴纳赋税,使百姓免受被酷吏敲诈之苦。对于贫穷不能娶妻者或死后不能埋葬者,解囊相助。遇到灾年,设粥厂救济贫苦乡民。家乡六次遭灾他六次开仓救济。出资捐田在村中建义塾,对童子进行启蒙教育,四十年不辍。曹化雨去世后,村民自发为他祭祀扫墓。
  五、闭关三疏的李钦
  李钦(1476年~1542年) 字敬之,号心斋,武清城关人。洪武年间,其祖父立军功,被封为武清卫的百户长。因祖父入赘通州右卫张氏而更名张钦。明正德六年(1511年)考中进士,受任“行人”,掌管传旨、册封之事。业绩突出而晋升监察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各关防务。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七月,武宗皇帝听信江彬怂恿,要出居庸关去宣化游玩。李钦闻讯连夜上疏,以当年英宗出关狩猎被瓦剌(là)人掳走为例谏止,皇帝未纳。八月朔,武宗着便装行至昌平,急传开关。李钦命居庸关指挥孙玺紧锁关门,且亲自藏起钥匙。内朝官刘嵩欲往昌平拜见皇帝,李钦制止说:“宁愿坐这里因不开关被处死!”武宗一行人马已近关,传令孙玺见驾,回话说:“御史在,臣不敢擅离!”又令召见刘嵩。刘嵩对李钦说:“主上家奴,岂敢不前去谒见。”李钦一手托皇帝敕印,一手握剑,坐于关门下,厉声说:“敢言开关者斩!”并于是夜二次上疏,申明厉害,劝阻武宗不要草率行事。次日李钦正要差人送折奏谏,皇帝又遣使者传令开关,李钦拔剑呵斥为诈,使者害怕返奏:“李御史几乎杀臣!”皇帝大怒,命随行官朱宁前去捕杀李钦。这时,朝中大臣蒋冕等追到,请皇上归京,武宗正在徘徊,恰好李钦奏疏已到,众臣言李钦谏疏意嘉,皇帝无奈回宫。
  越二十余日,李钦巡视易县白羊关口,皇帝闻报立即微服出宫,悄出德胜门,夜宿民舍,疾驰出关,数次向随从内侍问李钦在何处,并命中官谷大用把守居庸关,诏令不准放出一人。李钦闻讯追至居庸关,要再谏而不得出关,感愤西望痛哭。自此,京师盛传他《闭关三疏》。武宗皇帝在宣化府游览数日回京,到达居庸关笑道:“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但未给李钦定罪。
  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继位,李钦升任汉中知府,不久迁任延绥兵备副使,仍负责长城一线防务,李钦除却卫所积弊,修葺长城,挖堑置垒,边地安宁。因政绩晋升太仆寺卿。嘉靖十七年(1538年),以右副都御史职巡抚四川,将按人口征收税粮改为按地征收,深受百姓欢迎。又修筑城堡以保边防,构筑堤防以防水患,嘉定人为其立碑颂德,随后升职工部侍郎,不久被诬陷罢归乡里。
  李钦一生刚正,不俯仰时俗,对待吏民无不以至诚为本。为官3口年,家无储积,子孙俱守寒素,乡人无不赞他廉洁。

附注

注释: ※赤城:县名,在张家口西北部,外长城蜿蜒境内,以赤成山得名。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