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32
颗粒名称: 第十章 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
分类号: K928.5
页数: 9
页码: 89-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其中包括了金初——动荡的社会、猛安谋克村落的出现、金代中期村落的复兴、经幢、碑文记载的村落、武清县教育金代始有记载等。
关键词: 金代 武清村落 复杂化

内容

第一节 金初——动荡的社会
  女真族,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祖先,称之肃慎。西周朝初年,接受周王朝的册命,隶属于周。汉魏以后,被称为靺鞨(mòhé)。至五代时期,改称女真。据《金史·世纪》载:“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公元1068年(辽咸雍四年)七月,靺鞨族阿骨打出生,幼年力大,伙伴们同他摔跤,四五个人不敌。阿骨打长大后,豁达大度,有智谋,知人善任,族人都乐于为他所用。此时,萧太后时代已经过去,天祚皇帝愈加荒淫无耻,宰相庸琐贪婪,阿骨打暗起反辽之心。公元1114年(辽天祚帝天庆四年)八月,阿骨打发动抗辽斗争,与各部落联合攻辽,大败辽兵于宁江州(吉林扶余县东南石头城子)。翌年(1115年)正月,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此后,阿骨打又屡次打败辽兵,四方部落都来降服。自此大金成为北方威胁辽朝的重要力量。
  此时,北宋王朝看到金国兴起,辽朝衰败,开始做收复燕云失地的努力。公元1117年(宋政和七年、辽天庆七年、金天辅元年),宋朝廷派遣登州(今山东)防御使马政由海道抵金,欲求宋、金联手,对辽进行南北夹击。并提出打败辽朝之后,早已陷入契丹之手的燕京等汉地,归还宋朝。但宋军屡遭败绩。而金军南下,所向披靡。攻取辽中京、西京后,又挥师入塞,攻取燕京,辽朝灭亡。按事先约定金人将燕京及涿、易、蓟等六州归宋。然而,金人已将城中金库、珠宝、宫女、官吏、民户席卷一空。宋所得只是一座空城。公元1122年,宋朝置燕山府。据《宋史·地理志》载:燕山府路辖一府、九州、三十县,武清在其中。宋朝接管燕京,金兵不退,提出种种苛刻条件,逼宋朝答应。软弱的宋朝君臣,全部应允。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金太祖吴乞买(阿骨打之弟)以宋朝包庇叛将张觉,收留逃回民户,所定“岁贡”、粮谷迟迟不交为借口,下诏伐宋。十二月,金兵再次攻占燕京,“尽收其宋军马万匹,甲胄五万、兵七万,州县悉平。”宋朝几十万大军及巨额财物换得燕山府,维持不到三年,便丧失殆尽。武清县正式进入金朝版图,属中都路大兴府所辖。
  北宋灭亡后,1127年,宋室又请出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高宗皇帝逃到杭州(时称临安),继续维持宋王朝的统治,史称南宋。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对峙达半个多世纪。金王朝为巩固对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大地区的统治,大肆掳掠汉人,强迫他们迁到燕京地区。天会五年,金兵再次掳掠汴京男女约20万人。以500人为一队,由骑兵驱赶之,有生病不前者,非鞭笞,即杀死,遗骸蔽野。到了燕京地区无论贵贱壮弱,凡有手艺的工匠,如木工、瓦工、陶工、染工、医生、兽医等由官府登记安置在中都(燕京)城里(包括家眷),其余都安置在荒僻的村落。有生产能力的人学农耕、牧羊、捕鱼等维持生计;无生产能力的人讨饭流浪。燕京所属的武清县村落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往往白天一批批人迁进废弃的村庄,一夜之间逃得无影无踪。
  第二节 猛安谋克村落的出现
  女真人在占领燕京、进入中原地区后,为了巩固统治,大力推进封建化和汉化过程。公元1149年,海陵王篡取帝位后,顺应时代潮流,顶住保守派贵族的强大压力,继续推行以汉制代替奴隶制的各项革新措施,将金朝都城由东北的上京南迁到燕京。
  金朝为加强对汉族农村的统治,采取了一项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大的措施,即进行反向移民,把大批女真人按原先的社会组织,整体地迁到中原。女真族原先的社会组织称“猛安谋克”,“猛安”意为千户,“谋克”意为百户,是女真族统一初期军事、政治、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迁入中原地区后,称“屯田军”,官府计其户数,授以官田,不属州县所辖。谋克之下分设村寨,50户以上设寨使一人,其寨址分布在汉族村落之间,起监视和镇压汉族人民的作用。猛安谋克户迁来后,难改奴隶制社会的本质,女真人大肆掠夺土地,占领后不善耕种,口粮不能自给,由此产生两大恶果:一是政府为猛安谋克户继续扩田,使大批汉民因丧失土地而破产;一是女真大户占地不耕种,大批土地荒废,朝廷允许猛安谋克户出租土地,从而使奴隶主蜕变成封建地主。金章宗时,为减少荒地,大力开展“劝农”活动,强迫汉人助耕,引起汉民骚动。
  天辅七年(1123年)金人占领燕京,诏令迁徙东北的猛安谋克户进驻燕京地区。首先占领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结屯而起”。武清县东南部属于地广人稀的荒原地区,被女真人占领后,很快建立猛安谋克村。猛安谋克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军队组织。战时能打仗,平时搞生产。官府给予很多优惠条件,如赐耕牛、良种、生产农具及衣物等。
  梅厂:一个较大的猛安谋克村。亦是农牧产品交易市场,女真人称“谋克场”。谋克村首领称寨使,世袭制,占有很多土地,强迫汉人做奴隶。金朝灭亡前夕,蒙古人攻破中都,寨使带领女真人逃走,谋克场被汉人占领,汉人称“没克场”,简称“没场”,含没有猛安谋克户之意。古汉语中“没”(méi)、“没”(mò)意通,“厂”与“场”不分,亦称“没(méi)厂”。另传,蒙古族灭金后,女真族一大户人家,隐去女真姓氏,改为谐音“没”字,即没有谋克场之意,后改“梅厂”。又传有梅姓大户进住后,称“梅厂”。
  六指堼(hèng)、单堼:梅厂附近有两个村的名字特别,六指堼、单堼。金代女真人称“堼”,为土岗之意。女真人将村落建在土岗上,并建篱寨。一避水患,二防汉人侵扰。女真人逃散后,村落荒废,土岗及篱寨尚存。汉人居住后,仍称“堼”,还根据堼的形状加以区别。六指堼,即第六个指头的形状,长圆形,曾称碌碡堼。单堼,即单一的大土岗子。还有在“堼”前面加上大户的姓氏,如于家堼、肖家堼等。
  盖模村:梅厂附近的盖模村,金代“猛安谋克”留下的遗址,村中留下的谋克人与汉人和睦相处,仍称谋克村,后将“谋克”讹称为“盖模”。另一种说法是,从沈阳盖牟县(今盖县)被迫迁来的女真人,在此立村,因怀念故乡,村名称盖牟,后演变成盖模。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此村为“盖林庄”。
  三百户营:今崔黄口镇的三百户营村,是在金代猛安谋克营的遗址上形成的村落。金太祖即位前一年(公元1114年),命各路猛安谋克,以三百户为一谋克,扎营屯田,后形成村落,称三百户营。
  此外,一些称屯的村落,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金代猛安谋克遗留的聚落,如大屯、小屯等村。
  第三节 金代中期村落的复兴
  据《金史·食货志》载:中都路在籍人口五百余万,平均每县可达一万四千余户,每户按4.5口人计算,武清县可达6万人,超过了辽代。
  金代中期,朝廷采取了“休养生息”的进步政策,与邻国南宋和西夏、西辽和平相处,在国内轻徭役薄赋敛,提倡农桑、贸易和文化教育。在对运河经营管理上,其制度之严密超过了前代。据《金史·河渠志》记载,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规定:各州县民户输纳的租赋,按指定时间送抵官府指定地点,由官府验收后,运到运河码头,交付仓官及漕官,而后装船浮运。每30船编为一队,名曰一纲,故后来漕运又称“纲运”。朝廷为明确职责,定制:
  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官衙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bǐ)催检纲运,营护堤岸。
  河道设立巡河官,巡河官分两级,低级称“巡河官”,高级称“都巡河官”。其职责是:巡视河道,修整堤堰,栽植榆柳,凡河防之事。漕运的兴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纵贯武清的天津河,两岸村落明显增多。自北向南,秦营、大沙河、河西务、下伍旗、大良、粜粮务、齐庄、蔡村、杨村、老米店等,都是因河而兴的较大村落。
  金政府还进行耕作技术的改进,先改旱田为水田,凡有河的地方开渠田。规定:县官任期内能兴水利田百顷以上者,优先升迁;创30顷水田以上者,赏银二十两、绢两匹;推广区田法,即把田分成一块块或一行行,把作物种在低畦或方形的浅穴内,以蓄水保墒。初行区种法,规定男15岁以上,60岁以下者,每人种1亩,多者5亩。金皇统二年(1142年)武清地区获得农业丰收。生产规模较宋、辽旧况有所发展。时称“风雨顺,年谷丰,盗贼息,百姓安”。
  州、县官府派出劝农官,根据各地土壤条件,不宜种庄稼的,劝说各户栽种树木,每户20棵,违者治罪。此后,因种植各类树而形成一些村落,出现桃园、桑园、梨园、枣林、柳行(hàng)、榆庄等村落。有的是在辽代村落的基础上有所扩大。官府检查监督严格,朝廷把劝农耕、植树列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条件。农户不种或少种,就要挨皮鞭。金代还奖励放牧,辽代出现的羊坊、牛镇、马圈等聚落,在金代发展成村落。
  金代,铁制农具较辽代使用普遍,数量增多,种类较全,有锄、镰刀、镐、犁铧、叉、铡刀等,农业生产水平比前朝有了提高。
  第四节 经幢、碑文记载的村落
  金代统治者推行以儒教为主,儒、佛、道三教兼顾的政策,以寻找金政权的精神支柱,使“三教合一”的全真教应运而生。朝廷拨帑银建庙宇,拨田地给和尚,称庙产。视庙宇大小,庙产多至几千亩,少则几百亩。金代中都城是道教的活动中心,真大道、太一道、正一道、全真道等教派很多。皇帝经常召见各教派大师。皇统二年,奉诏开启普度坛,度僧、尼十万余。武清县的庙宇比辽代增多,因年代久远,不能一一列举,从建庙时留下的石经幢记载,可判断出寺庙遗迹及村落的状况。
  河西务镇瓦屋村石经幢: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立。经幢四面抹角,高0.6米,周长1.16米,大理石质。多年被村人剔槽为夯砸地基用,经幢上面字多但已残缺不清。从仅存的字“纯质寂澹其出天然”来看,柳骨颜筋,有浓厚的唐人笔意。从幢文辨认,可知瓦屋村有一座兴隆寺。每逢庙会,来自各村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烟火很盛。
  高村乡里老村石经幢:《大佛顶尊胜陀罗尼曰唐梵本石经幢》,金·正隆三年(1158年)立,青色大理石质,八面体,曾有幢身、幢座。幢身高1.73米,直径0.42米,周长1.51米。上刻梵文、汉文相对照。为“中都河南郡宫万昌书刊”。幢上文字记载,里老村(辽、金称李罗村)有两座大庙,前殿敬奉关公,后殿供奉释迦牟尼佛祖,附近百姓都来这里做佛事。
  东马圈镇董标垡村石经幢:该村现存《敕赐吉祥院石经幢》,大理石质,高1.85米,周长1.51米,原字已斑驳,经幢造于金大定三年,内文出现了“大金国中都大兴府武清县”文字。从幢上仅存的文字记载,董标垡、安标垡、张标垡等村落,在辽金时代已经形成。
  豆张庄乡西柳行村石经幢:该村现存《普安寺石经幢》,仅存幢身一段,从现存文字看,是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立。幢身八面体,高0.94米,直径0.45米,周长1.28米,梵、汉两种文字,汉文题为《大金国中都大兴府安次县普安寺监□□□寿□记》。所记述的是监寺禅师志宏生平事迹,及普安寺修竣经过。梵文刻的是:“尊胜陀罗尼经”。也看出西柳行村的形成不晚于金代。
  河北屯镇南口哨村碑记:该村观音寺遗址发现的《古刹观音寺勒石碑记》,碑身高2.18米,宽0.9米,厚0.21米。观音寺地址在南大口哨下哨军屯,始建于金·皇统四年,历经元、明两朝,明朝万历三十六年重修立碑。据记载,观音寺规模“巍赫赫令人凛然”。后又重修了大雄宝殿一座,伽蓝祖师殿二座,僧房三间及山门等。另有园田14亩。碑文还有塔园村、东楼村、西楼村、韩口村捐资修庙的记载。从碑记看出,在金代,河北屯一带村庄佛教盛行,村落密度增大。
  第五节 武清县教育金代始有记载
  金太宗崩,完颜亶即位是为金熙宗。他有较深的汉文化修养,“能诗词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即位后全面推行“以汉治汉”方针,金天眷元年(1138年)颁布新官制,将三省作为皇帝之下中央政府的首脑机构,先后增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其他府、院、台、司、监、寺等机构。州、县地方管理的设置是:州设刺史一员,同知、判官、司军、知法各一员,巡捕三员,还有具体办事的司吏和公使。金朝提倡儒学,武清县的教育、科技、文化,在辽、宋以前缺少记载,金朝始有记载。天德三年(1151年)正月,朝廷“初置国子监”。入学的学生除皇室宗亲和权贵子弟外,逐步增加各府、州、县的考生,遍及各个阶层。官府对学生待遇不断提高,“生员,给民佃官田,每人60亩,岁支粟30石;国子生,每人180亩,岁给所入,官为掌其数。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也不致辍学。金代中期,各府、州、县学兴举。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朝廷除在中都城里设立太学外,又在各地设立府学,“凡十七处,共千人”。中州路各州县中,又有公、私共同兴建的儒学。据1991年版《武清县志》记载,丁炜仁,宛平人,举进士,任武清县县丞,有创立学校的记载。
  金廷在大力提倡办教育的同时,举办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采取乡试、府试、省试三级考法。皇统年间又增加了武举。标志金代教育水平比辽代有了很大提高。此外,金代大定年间,在宋、辽天文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历法《大明历》。书法、绘画、歌舞、戏剧都在继承辽、宋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和提高。
  金代初年,烽火连绵,社会动荡,州县遭到严重破坏,村落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金代中期,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发展,各州县的村落在辽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大批猛安谋克户内迁后,在空旷之地,又出现许多猛安谋克村寨,使武清地区的村落数量增多,密度加大。金代中期武清村落已达300个左右,人口超过6万。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