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22
颗粒名称: 第九章 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2
页码: 7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其中包括了契丹族的兴起、大良村的来历、因萧太后运粮河而兴的村落、因俗而治,经济较快恢复、羊坊、马圈、牛镇聚落的出现等。
关键词: 武清村落 古代 发展时期

内容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
  契丹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祖属东胡。契丹起于汉朝末年,盛于隋唐之间,正式见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到隋朝,已扩展到十个部落,有十几万人口。唐朝设松漠都督府,负责对契丹人的管理。契丹人居住在今天的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之间。他们善于畜牧和狩猎,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时也从事一些种植业。唐末,契丹人发展壮大起来,耶律阿保机做契丹主之后,很快统一了各部落,并征服了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公元916年(后梁贞明二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始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这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
  神册元年(916年)11月,阿保机西征突厥、党项时,乘胜东进,攻占五州,斩首14700余级。翌年(917年)3月,契丹兵马又攻幽州,幽州节度使周德威率幽、并、镇等五州之兵拒之。双方大战于新州东,契丹获胜,斩首3万余级,周德威败退。阿保机乘势围攻幽州,扬言自己有众百万,毡车橇幕弥漫山泽。已降契丹的汉将卢文进教之攻城,挖地道,昼夜四面俱进。……日死千计而攻城不止。神册六年(921年)10月,契丹帝阿保机再次亲率大军入居庸关。11月,又攻下密云、三河、潞县、武清等十余城。俘其民迁徙内地。此后,幽州地区几乎连年受契丹兵祸。
  后唐清泰三年即契丹天显11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后唐,后唐主李从珂发兵讨伐,石敬瑭派遣使节向契丹求救。契丹打败唐军。十月,“封敬瑭为晋王”。十二月,“册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为答谢契丹援助之功,自称儿皇帝,称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与契丹结为父子之国。并将燕、云等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每年供帛30万匹。会同元年(938年),契丹占领了十六州,幽州原本是中原的北大门,瞬间变成了契丹的南大门,从此打破了长城的界限,幽州与草原连成一片。同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武清县为南京所辖。大同元年(947年)契丹改国号曰辽。辽朝经历9位皇帝,有国209年。
  第二节 大良村的来历
  契丹占领幽、蓟十六州后,贪心不敛,常常举兵南犯,“千里之内,焚剽殆尽”。会同十年(947年),契丹兵攻入晋首都大梁(开封),“大掠二日,都城一空”。次年春,军队北归时,大梁城里各衙门官员、诸军吏卒数千人,及宫女宦官数百人,带着家眷及粮食衣物北迁幽州地区。契丹兵像赶牛羊一般挥皮鞭驱赶,稍有反抗就屠杀。这样强迫“汉俘”北迁的事例早已有之,据《辽史·地理》载:辽太祖天赞初攻燕、蓟,将所俘汉人驱赶到湟水流域的契丹故地。契丹人称“投下州县”。如俘三河县吏民,建三河县;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俘潞州百姓置潞州等。有学者认为,“唐末、五代至辽初,燕、蓟地区被俘虏和迫于战乱流徙北去的人口大约2万户,10余万人”。对这些人,契丹首领采取安抚政策,为他们筑城盖房,让人们安心耕种,不复思归。
  当一批大梁(开封)移民被驱赶到今大良镇附近时,见这里曾是唐代军队屯田之地,河水潺潺,草木丰盛,便请求在此定居下来。人们搭窝铺、建草房,形成聚落。因怀念故土大梁,故将新的聚落取名“大梁”。后人改称大良。
  第三节 因萧太后运粮河而兴的村落
  萧太后运粮河即今龙湾河故道。辽、宋对峙期间,幽州地区闹灾荒,宋朝封锁粮食北运。辽朝萧太后诏令军卒民夫,开挖一条从燕京经潞县、香河、武清至北塘入海的运粮河。明代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记:“香河境内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县入七里海,相传辽时运粮河道也。”故称龙湾河。百姓俗称萧太后运粮河(即今青龙湾故道一线)。萧太后将辽朝根据地——辽西、辽东大平原生产的玉米、大豆、高粱装海船从今锦州沿渤海西岸南行,至北塘(今天津)靠岸,再将粮米改装小船经龙湾河浮运到燕京。沿河设置的码头、驿站、屯兵驻所、屯粮仓库逐渐演变成村落。
  河北屯,秦汉以前形成的的古老聚落,龙湾运粮河开挖后,迅速发展成大的聚落。聚落位于运粮河北岸,附近建粮仓、驻屯田军队,故称“河北屯”。官府在河口的高地上设置哨卡,这些哨卡逐渐演变成聚落,即称“口哨村”,随着村落的不断扩大,按方位又分出“南口哨”、“北口哨”村。
  辽代对管理粮仓及屯田军队的官员实行世袭制。这些人员代代相传,定居于运粮河两岸,植树种粮搭建房舍,繁衍生息。在一座座粮囤周边逐渐形成聚落,名字中都带个“囤”字,如“西囤上”、“武囤上”、“后囤上”,契丹人说话土音重,将“囤上”讹传成“洞上”,故今有“西洞上”、“武洞上”、“后洞上”等村名。
  朱家码头,运粮河岸边的大码头,由朱姓人家管理得名;大高口、小高口村,是当年榷税的关口,因在河口较高处,故名“高关口”。上马台镇附近的喜逢台村(今属北辰区所辖),曾是萧太后及其随驾官员上岸休息娱乐的地方,故称喜逢台。
  第二条萧太后运粮河——凤河,隋唐时代称清泉河、桑干河。宋辽对峙,宋真宗景德元年即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闰九月,萧太后与圣宗(萧太后之子)统帅二十万大军伐宋,一路攻城破邑,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宋都开封。宋真宗畏敌,想迁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勉强到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杀辽军大将萧达兰,并坚守住辽军背后城镇。遂媾和订盟,软弱的宋真宗答应“以(萧)太后为叔母,愿岁输银十万两,绢20万匹”(辽史·圣宗纪)的屈辱条件,换取辽不再攻宋的承诺。实际上,辽军此时也战得精疲力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宋、辽双方以白沟为界,和睦相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第二条萧太后运粮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通的。该河从北京南海子东南,流经通县德仁务村入武清县境,经堠上(侯尚)村、大王古庄、白古屯、城关、泗村店、旧县、定子务,再经安次县的葛渔城、码头镇抵达宋辽边界拒马河畔。宋朝在雄、霸、沧各州设立榷场,与辽贸易。沿河村镇兴盛起来。
  第三条萧太后运粮河——龙河。龙河、凤河都是卢沟河(永定河)的支流。宋、辽为了扩大双方贸易往来,又利用龙河开辟一条运道。南端是宋辽分界的雄县、霸县,北端是涿州。辽朝在涿州、新城、易县开放对宋贸易的榷场。除官方的榷场外,还有民间的私人交易榷场。宋朝输送辽朝的产品有香药、犀象及茶叶,后增加粮米、缯帛、漆器等;辽输入宋朝的商品主要是牛、羊、马、驼等及畜牧产品。史载:“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数万……公私岁费钱四十万缗※。”因第三条运河而兴的主要村落是董标垡、东马圈、青坨、东洲、黄花店等村。
  ※传统面食——河北屯肉饼
  河北屯肉饼以肉多、皮薄、外焦里嫩而驰名京南卫北。提起它的来历,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萧太后运粮河畔的河北屯,当时还是一个小的村落,四周有屯粮、屯田的驻军。随着运粮河中来往船只的增多,这里出现了小关市,形成了粮米及各类物资的交易场所,随之出现了酒肆饭馆。村落中一家韩姓农民,其父在县衙里做过厨师,告老还乡后在河边开了一家小饭铺。他根据契丹人爱吃肉,汉人爱吃白面的特点,试着做肉饼卖,开始汉人不肯吃,因为他们吃惯了五谷杂粮,很少吃肉。契丹人却很爱吃,尤其是当地守卫粮船、粮囤的官兵,争相购买,还要求多包肉馅。韩师傅顾虑肉的成本高,又担心汉人不爱吃,仍不肯多放肉。只是每次挑选鲜嫩的牛羊肉,剁得细碎,放入当地出产的香油、花椒粉等调料。把馅做得香,白面和得软,面皮擀得薄,烙熟的肉饼外面再擦点油,透过面皮能看到肉馅,咬一口,顺嘴角流油,韩家肉饼很快在当地有了名气。
  一次萧太后乘船在此打尖歇息,闻到肉饼的香味,引起了食欲,命随行官员前往打探。官员端来两张油汪汪、香喷喷的肉饼,请太后品尝,太后觉得味道很美,传旨:“肉馅香,肉量少,赐羊200(只),包大馅,下回到此用膳。”萧太后下次是否来过,无人知晓,但传至如今,河北屯肉饼却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风味的面食。
  第四节 因俗而治,经济较快恢复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官职)赵匡胤在陈桥驿站(今开封北)发动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了宋朝。宋王朝曾发动三次大规模攻打辽朝的战争,企图统一中国,但都以失败告终。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与辽以河北省白沟为界,签订“澶渊之盟”,相互称兄道弟,宋为兄,辽为弟。按盟约规定,每年宋兄须向辽弟送上10万两白银、20万匹绸缎,否则刀兵相见。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固然是个屈辱,但给双方带来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燕京从一个进攻中原的军事前哨变为一个与宋朝交往的友好城市,开启了一个新的和平发展时期。此后,燕京为宋、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为后来金代上升为正式都城奠定了基础。
  一、辽朝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辽朝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权,在其境内,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在建国初期,以契丹、奚族为主的中心地区,正迅速摆脱原始社会状态,很快建立起完善的奴隶制度;而在辽朝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长期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状态。燕云十六州归属契丹管辖之后,统治者又面临早已发展起来的封建制度。面对这种复杂的国情,辽朝并没有强行划一,而是区别情况,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样,便大大减少了汉人的反抗情绪,也避免出现更大的社会动荡和曲折。比起历史上其他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契丹族是一个比较适应新情况,善于学习、善于机变的民族。
  契丹统治者为统治汉地,建立起两套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的双轨官制。北面官管理广大草原和牧民,采取宫帐部族制度,边远地区则划为“属国”。汉地基本沿袭唐朝管理制度,称为南面官制。设道、州、县,武清县隶属于南京道。
  契丹占领汉地初期,由于不熟悉中原情况,多用汉人充任留守官员,“以汉人治汉地”。但到中后期,契丹人充当留守的官员明显增多,这反映了契丹人逐步汉化的过程。据《辽史》、《资治通鉴》等不完全记载,所占京畿地区留守三十位官员,其中,汉人十一,契丹十九。在这些契丹人中,大多出身于皇族和侯族,不少人对汉文化已达到娴熟地步。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耶律休哥、萧孝穆、耶律仁先等。圣宗即位,主持朝政的萧太后派休哥到南京,劝农桑,均徭役,统一藩、汉法律,令民休养生息,使这一地区出现空前的稳定,受到汉人拥护。
  二、减轻农民负担 奖励百姓开垦荒地,免服役七年。圣宗皇帝下诏疏浚河道,免除挖河百姓当年赋税;令各州县劝农,赐贫户耕牛;免除两种农业税,鼓励民间植树,禁止军队和官府非时放牧。对一河之隔的宋朝宣布不首先挑起事端。宋朝也做出友好姿态,如有契丹牛羊过境,官府帮助送还辽境。友好相处对保障经济稳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辽境盐业生产成果显著,武清县及海河以北的地区,是产盐的重要地区。行政区划为南京析津府。会同元年(938年),朝廷以武清县东北部的孙村为中心析出香河县,又于孙村东南部的新仓(今宝坻县城)设置榷盐院。因榷盐院附近有一条小河,水中荷花、菱角丰茂,掬水饮之微香,故名香河。
  武清盐业的发展带动了航运业、造船业的发展。当时海河航运受阻,流经这里的鲍丘河(今北运河一段)为燕京的水上门户。萧太后带兵南下伐宋多经这条河道。《宝坻广济寺碑》记载,这里设置有“提点造船”、“监督海行舟船”等官职,“云屯四海之行商,雾集百城之常货”,一派商务繁忙景象,已是富庶之地。武清县辖区(含今天津河北区、北辰区)已超过一万户,人丁5万余。至今仍保留很多称“盐屯”、“碱厂”的村庄,如大良镇的碱土庄、南盐庄,大黄堡乡的苦盐坨(今普贤坨),大碱厂镇的杨碱厂及高村乡的碱厂村等,多是辽代熬盐兴起的聚落。
  三、土地制度 土地分为官田、营田和私田。营田实际上也是官田的一种。营田由差役耕种,以供军需。私田属农民私有,纳税。私田中有地主占有的诸王贵戚和豪酋的土地,还有寺院土地和自耕农土地。辽朝注意保护土地私有权,保护农民的自由身份。这些政策对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防止经济倒退有重要意义。
  四、生产工具的改进 武清区从出土的大量农具证明,辽代已有犁铧、长锄、镰刀、齿轮、铁镐等。有的与现代农具十分接近,生产水平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作物种类也很丰富,水稻、高粱、玉米、小麦、桑、麻、瓜、果等,都有大面积种植。宋人记载:“林木葱茏,鸟鸣于树,湖水清澈,鱼游其间。”果树的种类有桃、李、杏、柿、枣、栗等。武清县出现了桑园、桃园、枣林等村落。
  五、手工业行业增多 武清境内有大片盐碱地,当地出现煮盐业;低洼湿地盛产芦苇,编织业也很兴旺,有苇席、篓,还有柳编业如笸箩、簸箕、笼、筐等产品。
  六、商业贸易繁荣 武清县借三条运粮河优势,沿河村落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河北屯、大口哨、朱家码头、兰城、河西务、杨村、泗村店、齐庄、邱古庄、旧县、黄花店、太子务、定子务、青坨、王庆坨等村落都成了商品的集散地。契丹人运来了牛马羊豕、皮毛筋角、人参药材、瓜子木耳、枣栗木材;宋国转运来经麻绢布、茶糖藤竹、各种农具,以及文房四宝、手工艺品等。
  辽朝建立长达二百多年,与中原相比仍很低下,“学唐比宋”是辽朝的口号和目标。依靠汉族官吏和文人出谋划策,辽朝许多开国元勋是幽燕地区的旧官吏,如康默记、韩知古、韩廷徽、卢文进等。正是他们依照中原地区的经验,帮助阿保机建都城、置官吏、蹈礼仪、定法律,与契丹人一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奴隶制王朝。是他们不断促进北方与中原相互交融,使辽朝进一步向封建制度转化。
  第五节 羊坊、马圈、牛镇聚落的出现
  辽代仍处于游牧的自然经济阶段,经济以畜牧业为主。辽史称“契丹人养牛羊,有如南人养蚕也”。百姓从事畜牧与狩猎的人也比较普遍,在水草丰盛的北运河两岸、永定河泛区,地方官府奖励百姓饲养羊群及牛、马、骆驼等大牲畜,于是出现了羊坊、马圈、牛镇等聚落。今南蔡村镇的刘羊坊、张羊坊、苏羊坊、韩羊坊、萧羊坊、翁羊坊,河西务镇的羊坊村,高村乡的牛镇村,东马圈镇的东马圈村、豆张庄乡的圈子村(今眷兹),在辽代已成聚落。辽朝统治时期,每到冬季,塞外牧民赶着牛羊到平原地区避寒过冬。据《香河县志》载:咸雍五年(1069年),辽朝设群牧官吏,令各州、县逐户登记饲养的牲畜,以此为各户每年饲养牲畜的定额。此后武清地区畜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第六节 萧太后——一代巾帼英雄
  辽朝统治获得成功,与契丹政权的汉化和封建化不断深入有关,在此不能不提到萧太后这位巾帼英杰。萧太后,辽朝宰相萧思温之女,名绰,小字燕燕,景宗皇帝之妻,圣宗皇帝之母。据《契丹国志·后妃传》记:景帝自幼年遭“火神淀之乱”,其父世宗与皇后同时遇害。景帝藏在柴垛中幸免于难,但落下婴疾。长大后一直体弱多病。即位后,国事皆燕燕决之。大诛罚、大征讨,蕃汉诸臣集众共议,皇后裁决,报之帝知而已。因此在景宗朝,肖绰是实际上的主政者。景宗帝崩,即位的圣宗年仅十二岁,由肖燕燕领国事,受封“承天皇太后”。这一年,她才三十岁,临朝二十七年,五十七岁归政于圣宗,未逾月而死。在她主政期间,加强了对南京(幽州)的治理,派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赐南京行营总管印绶,总领边事。休哥至南京,“安抚燕民,立更休法,均戍兵,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宋太宗两次北伐,萧太后任用辽朝的杰出军事家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人,自己亲驾战车,带军出征。她在幽州打败了宋军,迫使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她一心辅助儿子圣宗治理好国家,在她摄政的第一年,曾下诏:“五谷不收,开国仓而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劝圣宗帝宜宽法律,改变原先契丹与汉人相殴致死、处罚轻重不等的陋习,实行同等处理。辽统和六年(988年),徙吉避寨民三百户,于澶、顺、蓟三州垦荒,并给耕牛谷种。统和九年(991年),诏令各州县举贤才,查贪酷,禁奢靡。统和十二年(994年),潞河发大水,漂溺霍州、武清三十多村。萧太后下诏:减免当年赋税,赐贫户以耕牛;统和十五年(997年),诏令各地驻军官兵,不得在农忙时节放牧和狩猎。这些政令的颁布,对改善武清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深远影响。
  第七节 萧太后屯兵之地演变成村落
  萧太后带兵在界河以北的武清境内与宋军打仗,军队扎营、太后驻跸过的地方,后演变成村落,如崔黄口镇的后巷村,相传是萧太后曾屯兵住过的街巷,故称后巷;大良镇的小营村,原名萧家营,相传萧太后曾带兵驻扎,故名“萧家营”。村中古庙有一尊磬,上面铸有“萧家营”三个大字,证明无误;大良镇的“赶庄”,当地传说萧太后被宋军围困在一个小庄,一支辽兵急速赶来救驾,得名赶驾庄,简称赶庄。后人口繁衍,分出前赶庄、后赶庄。南蔡村镇的马棚洼曾是辽代骑兵搭建的马棚遗址,故名。大良镇的“炒米庄”,是为辽兵军马炒饲料的村落。
  今下伍旗镇的“莲花池”村,曾是浮鸡淀的一部分,萧太后在此屯军,发现这里风光秀丽,犹喜淀中莲花,赐名“莲花池”。萧太后回京后,派皇族中一名萧氏老者来莲花池养植莲藕。今天村中的萧姓传说为萧太后皇族的后代。
  第八节 因庙宇塔寺形成的村落
  辽代统治者为缓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情绪,提倡佛教。辽朝文化普遍比较落后,接受佛教比接受儒学更容易,遂使佛教有所发展。朝廷大建寺院,大作佛事,皇帝亲自讲经。皇后、公主都笃信佛经,到庙寺顶礼膜拜。朝廷诏令各州县建造庙宇,对寺院进行包括土地、钱物在内的大额施舍,各地寺院都占有大片土地。武清境内追溯到辽代的佛寺有:
  无梁阁:在黄花店镇,亦称玉皇阁。辽会同年间建,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囚禁违犯宫规的妃嫔所建,始称省抑宫,因无木梁,俗称无梁阁,当地土语将“阁”读作”gǎo,亦称皇后殿。据1991年版《武清县志》载,朝廷曾派1000名契丹兵驻守。后因浑河(永定河)几次发大水,省抑宫被冲毁。金、元时期几次修缮,明代重建。高四层,每层雕刻一个大字,自上而下:福、寿、康、宁。后因皇后殿周围是水,长满黄花,又称黄花淀。明清时期,黄花淀发展成大的集镇,聚集商家店铺,改称黄花店,至今未变。
  解口塔:在黄花店镇解口村,为辽代所建。曾为《武清县志》中的六景之一,谓之“宝塔凌云”。有“高耸入云,每逢阴雨、气象茫茫,甚为壮观”的描述。此地为浑河与凤河交汇的河口地带,有解氏家族在此居住立村,村里人崇尚佛教,建塔祈求佛祖施法术镇水患。1939年因浑河泛滥而毁坏。
  永济寺、大良塔:在今大良镇,约建于辽代太平5年(1025年),与宝坻县的广济寺同一时期所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三大士殿”、东西配殿。殿前建窣堵婆※式高层砖塔,八角形,13层,20余米高。1964年因地震倒塌,出土文物47件。
  迤寺:大良镇“迤(yǐ)寺村”※,是以唐代古刹“赵庄寺”为方位起名的村落。古寺辽代重建,在古寺前立的村取名前迤寺,在古寺后立的村,称后迤寺,后来古寺坍毁,在前、后迤寺村的中间又立一个村,便称中迤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出土于今河西务镇辖的瓦屋村,经幢为汉白玉石质,首座皆失,仅存幢身一段,四面抹角,高1.75米。直径0.4米,周长1.11米。其上刻有:“然也禅师宝塔”等字,年代不详。经天津考古专家认定,是辽代所造。证明瓦屋村在辽代已经形成。
  辽代,武清村落空前增加,人口快速增长。以汉族为主,杂居着很多少数民族,其中以契丹族为最多,还有奚族、渤海族、室韦族、女真族等。约计有九千户,五万口人。

附注

注释: ※缗:缗(min)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注释: ※窣堵婆:窣(sū),堵可读“都”,婆可读“波”,亦称窣都波,佛塔造型的一种。 ※“迤”(yǐ):斜行,引申为斜倚。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