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13
颗粒名称: 第八章 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
分类号: K292.1
页数: 11
页码: 63-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隋、唐——武清村落的再度繁兴,其中包括了隋朝的兴盛与衰落、唐朝——村落的恢复和发展、“旧县”及附近村落的兴起、“武清”县名的由来及含义、安史之乱对武清村落的摧残、乡贤采撷——郑罗汉等。
关键词: 古代 武清村落 繁兴

内容

第一节 隋朝的兴盛与衰落
  公元581年(北周大定元年)二月,北周相国杨坚独揽朝政,接受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是为隋高祖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武清(雍奴县)隶属幽州管辖。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平定了南方的陈国,从此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统一了中国。隋文帝采取“薄赋役,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的治国之道,二十年后,全国出现了“库藏皆满”、“户口岁增”的升平气象。至隋炀帝即位时,“户口益多,府库盈溢”,男子成丁负担赋役的年龄由18岁改为22岁,将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全部免除。隋代初年,国富民强。据《隋书·地理志》载:隋代全国人口有8907546户,46019956口人,远远超过了魏晋,几乎同两汉相当。就京畿※地区来说,《魏书·地理志》所载,幽州统辖的3郡18县共有39580户,140536口人;而《隋书·地理志》载:涿郡(幽州牧)领9县,(其中包括雍奴县)却有84059户,420295口人,几乎3倍于北魏时期。据此推断,在隋代,京畿地区的村落一反北朝时期的衰败之势,而转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武清(雍奴)县隶属涿郡,当年有9339户,46699人。
  隋炀帝登基称帝后,“兵戎岁驾,略无宁息;水旱饥馑疾疫,土工相接”,大肆挥霍其父留下的粮米及财物,接连发兵征服蛮夷各国;苦役其民,开挖以洛阳为中心的南达杭州北抵涿郡的大运河;大业八年正月,发大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称二百万,御驾亲征高丽,光运粮草的民夫就超过士兵的一倍。
  在开挖大运河、三征高丽的同时,隋炀帝还驱赶数以万计的兵勇民夫,建东都(洛阳)、筑长城、凿太行(山)、通驰道、挖运渠,工役不断,民不得息,连大批妇女也被迫去服徭役。加之官府“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激化了社会矛盾。全国人口大量损耗,村落大片荒芜,终于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盛极一时的隋王朝,仅存38年就“寿终正寝”了。据有关资料显示:隋朝末年,全国已不满300万户,不足2000万人口。
  第二节 唐朝——村落的恢复和发展
  公元618年(武德元年)李渊建立唐朝,计有国29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成就辉煌的时代。唐太宗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休养生息;推动均田制、府兵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严格考核地方官员,加强吏治;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对边塞邻国,或征讨或抚绥或结好,消除边患;通使西域,开展文化交流等。对此,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前期,先后在名相姚崇、宋璟辅佐下,整顿弊政,兴修水利,社会经济不断繁荣。
  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村落的增加。据杜佑《通典·食货七》载,唐高祖武德间全国只有200余万户,1000余万人口。太宗贞观年间,全国接近300万户,1500万人口;高宗永徽年间全国户数增加到380万,人口达到2000万。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全国户数达到7861236户,人口45431265。天宝十四年,户口达到8911709户,人口52919309人。唐代极盛时的户口大约为唐初时的四五倍。
  武德元年(618年)改郡设州,以州统县,县下设乡。武清县10乡(当时包括今香河县、宝坻县、宁河县、天津市河北区、红桥区、西青区、河东区、北辰区、东丽区)。
  县下属每个乡,约计500户,3000人左右,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隋末时期衰败的村落——泉州故城、大宫城、兰城、邱古庄、崔黄口、河北屯、河西务、大孟庄、齐庄、杨村等村又复发展起来。
  一、追踪战场遗迹,发现唐代村落 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中,对幽州(涿郡)影响最大的是窦建德的起义军。唐朝建立当年(武德元年),占据幽州的是原隋将罗艺。罗艺见隋大势已去,据地归降唐朝。窦建德率十万起义军三次攻幽州不克。据《方舆纪要》载:“窦建德攻幽州不克,乃分兵掠夺霍堡及雍奴等县,被幽州总管罗艺打败。”霍堡在雍奴县西,即今大王古庄镇的水活铺,原名霍堡。据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霍堡乃霍氏所筑,以自固也。”自固,即家族筑城堡,防御敌寇。由考古可知大王古庄附近的几个村庄:水火堡、堠上(侯尚)、大营、大王古庄,皆是唐初恢复发展起来的较大聚落。大王古庄村名,查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记载:王固庄,可见也有自防固守之意。
  二、从出土文物考察 据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载,大王古庄附近的东柏村,唐代属雍奴县(武清县),清光绪七年,发掘一座郑忠墓,从墓志得知,郑忠的高祖叫郑罗汉,隋朝末年,郑罗汉任雍奴县令。可知东柏村是唐代村落。此外,高村乡兰城村、泗村店镇旧县村、城关镇东张营村、大桃园村等,经考古均发现有唐代文物,证明也是唐代形成或发展起来的村落。
  三、从村名称呼上辨 唐代村落始称“村”、“里”。可知今天称村、称里的大村如杨村、高村、韩村、蔡村、王村、周村、曹子里、孝里(今孝力)、里仁街、里老(时称袭礼村)等也是唐代兴起和繁荣的村落。
  四、从寺、庙考察,发现唐代村落遗址有 黄庄街的寺上村(原南章庙)、崔黄口镇的坨泥寺、辛庄寺,推断是唐代依据“寺庙”起的村名。
  第三节 “旧县”及附近村落的兴起
  唐王朝为了加强幽州(北京)地区防御外敌、屏障中原的功能,大规模修整隋代大运河,将涿郡(幽州)同富饶的关东、江淮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使大运河成为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富强的纽带。武则天时期,从永济渠北来的江淮货船,一次即达数千艘,运粮米百万余斛(一斛五斗),促使幽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再度上升。
  盛唐时期,朝廷不但经营河运,还大规模经营海运,海运的终点是天津三会海口,附近建有军粮城。大批军粮经桑干河(今凤河)、蓟运河运抵幽州和蓟州(今蓟县)边塞军驻地。
  三会海口、军粮城出现一片繁忙景象。诗人杜甫北游到此,曾有诗云:
  幽燕盛武地,供给亦劳哉……
  云帆转辽海,粳米来东吴。
  流经武清境内的桑干河,大体路线是自幽州城南东南流,经今北京南苑、留民营、德仁务进入武清境内,经堠(侯)上村、屈刘庄、草茨村、东张营、沙河屯、大桃园、旧县、大南宫、城上村入沽水(潞水)达三会海口(军粮城)。
  《旧唐书·李忠臣传》记:“至德二载(757年)正月,玄宗令忠臣以步卒五千,自雍奴乘苇筏过海,贼(安禄山)将领石帝庭、乌承洽来拒,忠臣与董竭宗联合退之,转战累日……”李忠臣所行的路线是沿桑干河经雍奴县故城(今旧县)到达三会海口。考古专家发现旧县故城、大桃园、东张营、屈刘庄等村均有唐代文物出土。
  唐天宝元年(742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这一年,武清县治所从邱古庄南迁4里到新城(今旧县)。旧县及沿河村庄因河运兴旺,南北客商往来频繁,商贸发达,农牧发展,泗村店、齐庄、邱古庄、白古屯、窑上村、大南宫等村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四节 “武清”县名的由来及含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武清”的含义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综合起来有四种解释:
  其一、“武功廓清之义”说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郭子章著《郡县释名》载:“武清县,本汉雍奴县,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义也。”
  自1982年全县地名普查以来,地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投入了很大力量对武清县名的含义进行多方面的“稽之牒记、质诸故老”。北京图书馆、国子监、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都未获得可信的诠释。某日,工作人员张洪生先生读《今晚报》副刊“日知录”专栏发现,傅贵九先生的文章《地名研究琐谈》一文,获知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古代地名专著,首推明代的《郡县释名》,作者郭子章(号青螺)。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全书二十六卷,首记两京,次记十三部政使司(省),就府州县地名一一诠释其文意。……《郡县释名》是一部我国古代地名学集大成的著作,不可多得。本书第一次把散见于《一统志》的府、州、县志,各种官修私修史书以及碑铭、墓志、案牍、档册中地名史料搜集起来,汇成一编。全书引用的各种文献资料不下百余种,引书不少今天已经失传,专就保存古代文献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该书梓行后三百年,民国年间,又有吕式斌撰《今县释名》一书问世,对明以后地名变迁续有补纂,但全书只得六卷,仅从采集资料来说,与郭著相比,也实难望其项背。令人惋惜的是,本书传本极少,难得一读。北京图书馆善本室虽有藏本,但并非完璧,仅存四川、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西、云南、浙江、贵州、广东、广西诸卷,难窥全貌。欣闻该馆缺福建、京师两卷以及卷首序目久为上海图书馆所珍藏……”
  根据傅先生提供的信息,张洪生先生立即与上海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拜托他们帮助查找武清县名含义。该办公室的刘红梅女士专赴上海图书馆调卷查阅,结果在郡县释文北直(隶)卷p5合214页查出:“武清县,本汉雍奴县,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义也。”(图)
  何谓武功廓清?据《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载:“唐天宝元年改全国重复及不稳定县名一百一十处,雍奴县属不稳定县名之一,故更名。”其含义为:雍奴县素为燕赵盛武之地,久为兵燹(xiǎn)所祸,朝廷用军事力量,清除匪患,达到“环宇大定、海内清一”的升平盛世。
  其二、清泉河、清河之说
  查1931年(民国二十年)吕式斌著《今县释名》载:“武清,汉雍奴、泉州县地,唐天宝初改今名。”水经注,漯水自出南山谓之清泉河,东至雍奴县西入笥沟(三角淀);又云,清河自渤海章武来,东北至泉州,北入滹沱,“武清盖因清泉河、清河为名。”可是后人提出异议:清河、清泉河有“清”无“武”,不能说明武清的含义。
  其三、武盍淀、清淀之说
  1991年版《武清县志》载:唐代,武清(雍奴县)幅员广大,《水经注》云:“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其中有武盍淀、清淀。取武盍淀之“武”,清淀之“清”,两个字头合为“武清”。这个解释更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显而易见此种说法没有出处。
  其四、当代“水域”、“寓意”兼及说
  今人王毅在《武清沿革溯源及城关古城探微》一文中提出:武清之称“名起章武清河,意寓武功廓清”的水域、寓意兼说。他认为,武清前为汉泉州、雍奴二县,而二县之称均源于水,泉州名称所出有记载,但“泉”之义除“钱”即“水”,泉州南面皆薮泽,号称“数千年东南薮泽之雄”。所以泉州应是水域,这是泉州之名所由。雍奴之称也始于水。《水经注》载:“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泉州入雍奴,二县归一;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雍奴为武清县。
  武清之名也应与水有关,民国吕式斌之说并非杜撰,但人们往往注意了他的“武清盖因清泉河、清河为名”一句话,认为“有清无武”,而却忽略了他前面所说的“清河自渤海章武来”这句真正阐释武清之名的话,即取章武之“武”、清河之“清”而得名武清。也有专家认为章武之地与武清无关,其实,历史上章武曾是天津的别称,其地当时多沼泽而少村落,且与早期之泉州、雍奴地有交叉,甚至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尚从武清割除县东南140余村归天津县,章武才与武清渐去渐远。清河自河南内黄县南“东北之泉州入滹沱”(即子牙河),可证当时子牙河、清河均在武清县境(泉州)经过。古人习惯于起地名非山即水,深深植入意识之中。
  但雍奴向为幽燕盛武之地,在唐改名武清前即被视为“不稳定州县”,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体制。开元及天宝初的玄宗朝臣希望凭借文治武功威加海内,解除边患内乱。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郭子章《郡县释名》中说:“唐改武清,武功廓清之意也。”其说略嫌粗糙含混,如果说当时武清的命名既不会丢弃水域这一文化根本因素,又考虑了当时情势下赋予它特殊的含义,则两说互为表里,神貌合一,才是武清县名真正文本上的含义。
  基本一致的说法
  2003年,武清区政府为了统一认识,邀请京津冀三省市地理历史专家莅临武清,参加“诠释武清地名研讨会”。专家们对“武功廓清之义”持肯定态度。
  一、认为《郡县释名》成书年代较早(1614年),距武清编纂第一部县志仅有27年,当不会偏离旧志内涵太远。
  二、从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前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分析,中央集权与藩镇之间的战争、外族对汉族的入侵掠夺从未停止过。统治者认为,武清已属“不稳定县”,要像太宗那样凭借武功威加海内,以解除边镇之患。在这个背景下,武功廓清的含义十分明了。即用军事方面的功绩激浊扬清,把有害的事物排除净尽,以达“寰宇大定、海内清一”的升平盛世。
  三、从武清比邻的县名来看,永清、文安、宁河、静海,均取清(平)、安、宁、静(靖),企盼本地安定和平。永清县,唐前称武隆县,后更名永清县,意在边塞永远清平。永清与武清之“清”含义暗合。另外,文安、武清文、武相对,显示通过文治、武功达到安定和平的意愿。
  备注:
  据《旧唐书》、《新唐书》的《食货志》载,均田法规定,男丁18岁以上给田一顷,其中20亩为永业田(世袭),其余80亩为口分田。老年、残疾人给田40亩,寡妻妾给田30亩,如是户主另增人丁给20亩。无论老年、残疾、寡妻妾,都是20亩为永业田,其余为口分田。永业田种榆、枣、桑等树木。受田人死后,永业田可由家族继承,口分田归还官府,另行分配。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唐初幽州地区农业生产面貌为之一新。贞观年间,唐太宗令于幽州等地建常平仓,粮藏9年,米藏5年,以备荒年和平抑粮价。
  第五节 安史之乱对武清村落的摧残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幽州(北京)发动叛乱,二人皆是胡人,性残忍,仇视汉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率数十万叛军从幽州出发,直指国都长安(西安),唐王朝为平息叛乱,耗时八年之久,从此唐王朝一蹶不振,出现了藩镇割据后的五代十国,直到唐朝灭亡。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命郭子仪等率军征讨,又借助回纥兵,数年间战乱不息。王师、贼军大批战死,黎民百姓成千上万被屠杀,抛尸丘壑。在河北,“郡县官吏的下属杀守将,迎王师,前后反复十数(次),城邑虚矣”;在河南,“杀掠不胜算,贼大败,追奔五十余里,尸髀藉藉满坑壑”;在山西,郭子仪与贼兵战于曲沃,“大破之于新店,向北追逐二十里,斩首十余万,伏尸三十里”;在长安,“人皆逃入山谷,东西络绎二百里,官嫔散匿边走边哭,将相第家携带珠宝扔在路旁,百姓争抢之,累日不能尽”。经过一场大劫难,全国户口损耗三分之二。自天宝十四载至乾元三年(760年),损户总计5982584户,人口35928723人。元和十五年(820年)户部统计,全国共有2375400户,15760000人,唐朝后期的户口,又退回到唐朝初期的水平。
  由于人口的大量损耗,村落城邑遭到严重破坏。武清是叛军首占之地,受害最重,大批村落如县城(今旧县)、东张营、大桃园、泗村店、大王古庄、水火铺、齐庄、杨村,高村、兰城等摧残尤甚,人口锐减。有的村落变成荆棘榛莽之地,鼠兔狐狼之窝。
  第六节 乡贤采撷——郑罗汉
  郑罗汉——雍奴县令※,雍奴县东柏村人,原为隋末雍奴(武清)县令。隋亡,郑罗汉举地归唐,仍为雍奴县令。山东人窦建德举兵围攻雍奴县城,为保城内百姓,郑罗汉带领衙署官吏及百余兵勇闭门守城,百姓踊跃加入其中。很快守城兵勇百姓增至七八百名。个个手持弓箭、大刀、长矛、禾锸、棍棒等,登上城墙,听从县令指挥。郑罗汉布衣草履,吃住在城楼上,以身率之。官吏不敢怠慢,带领百姓分段防御,士气高涨。郑罗汉抱定“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吾王尊”的决心※,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窦军终未攻克雍奴城。待幽州罗艺援兵赶到,窦军败退。唐王朝念郑罗汉守城有功,加封为右卫大将军。郑罗汉告老还乡后,晋封永年公,食邑千户。
  ※王尊:汉代东郡太守,一次洪水围城,王尊带领官吏、兵勇、民众日夜守城。洪水破城而入,王尊以身填堤,视死如归,激励了将士民众抗洪决心。
  小知识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最能体现大唐的盛世风采及大唐文化雄浑博大的气度。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还是烧制工艺方面,都闪烁着中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冥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女俑、文吏俑、武士俑等。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
  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如伴虎”,所以这些人物文静端庄、思绪深沉、气派不凡,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另有唐三彩乐舞杂技俑,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唐人生活的多样化,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再现了唐代盛世中原与边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中外频繁交往的情景。

附注

注释: ※京畿:畿(jī),国都附近的地区。 注释: ※雍奴县令——郑罗汉孤守雍奴城一事,光绪七年(1881年)《武清县志》有记载。当年主修《武清县志》的知县蔡寿臻,对县内文物古迹实地考察记录入志。郑罗汉的事迹是通过访查郑家的墓志铭所发现。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