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评书表演名家王文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59
颗粒名称: 相声评书表演名家王文玉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2
页码: 246-247
摘要: 本文讲述了王文玉是一位相声、评书演员,自幼喜欢京剧、曲艺等,于1957年正式拜张振圻为师,学说相声,1962年拜张立川为师,学说评书。他录制了大量音像节目,如评书、相声等,并在天津文艺台录制了京韵大鼓的解说词。在相声和评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认为相声和评书都是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评书演员需要知识丰富,同时也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民俗常识,在说故事的同时给观众正确的引导和解释。
关键词: 相声 评书家 王文玉

内容

王文玉,1937年生人,祖籍武清河西务,相声、评书演员。
  王文玉自幼即随家人经常听曲看戏,对京剧、曲艺、话剧都非常喜欢,尤喜京剧、曲艺。1957年正式拜张振圻先生为师,学说相声,1962年加入天津南开曲艺团后拜张立川为师学说评书。首次登台演出的就是评书,在第一届津门曲荟中表演的是聊斋《伍秋月》。从艺几十年来,他在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天津电台、天津电视台,录制了较多的音像节目。如:《三条石》、《陆文庆上任》、《封神演义》、《血祭白狗坟》、《德子外传》、《岳云》、《童侠彪子头》等,并在天津交通台录制了故事百余段。特别还为天津文艺台录制了京韵大鼓《金陵十二钗》的解说词。
  “文革”前他在天津电台录制过中篇评书《血染三条石》,在中央电台曾录制短篇评书《钟与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文革”后他被调入天津市实验曲艺团,与相声名家刘文亨搭档,表演相声。他们共同创作、演出了相声《追韩信》、《啼笑姻缘》、《老大难》、《请剧团》等。
  1986年始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授评书表演,任长篇书专业主任。王文玉先生涉猎曲种广泛、文化底蕴深厚,创作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段子,在教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其评书也很有特色,他的嗓音宽厚,表情生动,韵味醇厚,据他本人说,过去以讲《聊斋》擅长,并和京韵大鼓合组一个新的曲艺形式,叫做京韵大鼓书,节目是《金陵十二钗》,共十四段,播出后,很受欢迎。
  90年代后期,他与田立禾、魏文亮合作、分别录制了一些传统相声的音像资料。后与刘文享合作,共同创作并演出了《追韩信》、《老大难》、《啼笑因缘》、《牧春花》、《打金枝》、《请剧团》等许多相声名段。与田立禾合作录制了《窦公训女》、《卖五器》、《俏皮话》、《弦子书》等一些传统相声节目。和魏文亮合作录制了《大相面》、《打灯谜》、《学越剧》等节目。
  王文玉在继承张立川演法的基础上,又吸收陈派《聊斋》众人之长,创建了独有的艺术风格,亦受到观众的欢迎。他的评书弟子有徐永刚。
  2009年10月,王文玉在阔别书场40年后回归茶楼,在天津金乐茶楼开场说书《聊斋》,一时反响强烈。
  当谈到相声和评书在其心中的地位时,王先生表示:“大家知道我都是因为我的相声表演,但是我更是一名评书演员。相声和评书都是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我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就是评书,我现在这个年岁了,更适合进行评书表演。”在王老看来,做一名合格的评书演员非常困难,“评书并不是单纯地讲故事,‘书’固然重要,但是演员的‘评’同样不能忽略。很多年轻人会讲故事,但是自身的阅历、学识有限,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书演员需要知识丰富,同时也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民俗常识,在说故事的同时给观众正确的引导和解释,让观众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玉
相关人物
张振圻
相关人物
张立川
相关人物
刘文亨
相关人物
田立禾
相关人物
魏文亮
相关人物
徐永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天津交通台
相关机构
天津文艺台
相关机构
天津电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