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刘翠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25
颗粒名称: “评剧皇后”刘翠霞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刘翠霞是评剧著名的女演员,行当为旦角。她在评剧舞台上表现出色,勤勉过人,练功又得法。她首先打破门户之见,从京剧和文明戏中吸收营养,邀请清朝遗老文东山编写剧本。从1935年到1938年,刘翠霞排演新戏约有百余出,主要有时装戏、清装戏、古装戏等。她勇于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在表演、唱法、服装、化妆、灯光、道具等各方面均有所改革。这一时期,是刘翠霞逐步形成“刘派”艺术的时期,也是她艺术生涯中的顶峰时期。1941年,她因积劳成疾去世。刘翠霞为人忠厚善良,心胸豁达,待人热情,有请必到,从不食言,她台上讲戏德,台下讲人格。
关键词: 评剧 皇后 刘翠霞

内容

刘翠霞,生于1911年,死于1941年,是评戏著名的女演员,行当为旦角。系武清县熬嘴人。其父不务正业,绰号叫“祸害爷”,母亲沙氏,生两个女儿,翠霞为次,因家境贫困,其父将十岁的刘翠霞卖到大连,学唱梨花大鼓,后被姐夫赵永庆赎回,随母亲进天津谋生,母亲当佣人。十一岁的刘翠霞进了李金顺落子班,由张柏龄、罗万盛开蒙,十四岁拜赵月楼为师。初登舞台在华乐落子馆,扮演小丫环彩女等角色。
  刘翠霞天赋条件稍差,但勤勉过人,练功又得法,以勤补拙。她在十五岁的时候,因花莲舫生病,由刘翠霞“救场”,偶尔与李金顺合演《打狗劝夫》,上场后,获得了几次彩声,从此开始演二旦了。十六岁时开始唱正戏,十七岁就担任主演,并且挑大梁,与李华山成立“山霞社”,首演于鼓楼北福仙茶园,后相继到小戏园同庆、升平、小广寒、东北、第一舞台,大戏园下天仙、东天仙、大舞台,以及专接京班名角的北洋、春和、明星等新型大戏院演出。这一时期,她主要是继承了前辈演员李金顺、花莲舫的表演艺术,尚未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1933年,刘翠霞应北京广德楼之约,率“山霞社”首次赴北京演出,获得成功。后又到大连、济南、沈阳等地演出。1934年,又二次进北京,在吉祥、华北等大戏院演出,因剧目不适应时代,所以上座率不佳,这次演出失败,对她后来努力丰富演出剧目,改革演唱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刘翠霞首先打破门户之见,从京剧和文明戏中吸收营养,邀请清朝遗老文东山编写剧本。从1935年到1938年,刘翠霞排演新戏约有百余出,主要有时装戏《一元钱》、《三女性》、《空谷兰》、《大男传》、《莲英被害记》;清装戏《啼笑因缘》、《锔碗丁》;古装戏《韩湘子三度林英》以及移植古装戏《十五贯》、《双蝴蝶》、《赵五娘》等。并排演神话剧《金鱼仙子》,在评剧舞台上首次采用了机关布景。她勇于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在表演、唱法、服装、化妆、灯光、道具等各方面均有所改革。这一时期,是刘翠霞逐步形成“刘派”艺术的时期,也是她艺术生涯中的顶峰时期。1939年,她虽然身体孱弱,但是仍然抱病登台演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1941年,终于因积劳成疾,卧榻四十余日后,与世长辞。
  刘翠霞为人忠厚善良,心胸豁达,待人热情,有请必到,从不食言,她台上讲戏德,台下讲人格,刘翠霞的戏德,是众多艺人有口皆碑的。有一次,刘翠霞在小广寒演《馒头庵》,唱完反调后化蝶,有空中飞人的动作,需要把演员的腿绑在一块带凹槽的铁板上,用绳索吊到半空,舞台两边再用人齐拉绳索,把演员悬在半空中。当时有位拉绳的李大爷,年近六十多岁,没留神将楼廊上约六尺长的竹竿,随绳兜掉,正砸在刘翠霞的头上,还砸坏了头面,这位李大爷吓得跑到火车站要走。刘翠霞下场后发现李大爷吓跑了,心里非常难过,急忙派人找回来说:“大爷,您老受惊了!”李大爷战战兢兢地说:“角儿,砸了您,我这老头子担待不起呀!”刘翠霞说:“不要紧,下次注意就是啦。”李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刘翠霞红极一时,但生活却极其简朴,深居简出,不事交游。她守身如玉,遇有馈赠,一律谢绝。刘翠霞讲究人格,又讲义气,济困扶危,艺人至今难忘。1939年天津发大水,物价暴涨,刘翠霞慷慨解囊与同行共甘苦,成为评戏界乐于称道的一段佳话。刘翠霞身边有一儿一女。名叫小波、双喜,都不是亲生的,是被她收养来的。
  刘翠霞生前灌制的唱片有:《三节烈》、《花魁从良》、《杨三姐告状》、《德孝双全》、《枪毙小老妈》、《花为媒》、《玉镯记》、《空谷兰》、《劝爱宝》、《青楼遗恨》、《张王巧配》、《赵五娘》、《循环报》、《绣鞋记》、《和睦家庭》、《状元荣归》、《败子回头》、《百宝箱》、《因果美报》、《珍珠塔》、《奇冤巧报》、《幽兰夫人》、《衣襟记》、《血玉冰霜》等
  刘翠霞的演唱特点是:底气足,调门高,喷口好,吐字真。她的嗓音高亢、洪亮,发声刚劲有力。她虽然“高弦高唱”,但是唱腔曲调委婉圆润,跌宕回环,因此形成了豪放而韵厚,挺拔而味厚,刚柔相济的演唱风格,她擅唱垛板“楼上楼”,唱时清晰利落,干脆泼辣,节奏弹跳鲜明,字字有力,如明珠落盘。刘派“搭调”善于运用高低唱腔的突然起伏,发挥喉腔颤音的技巧,以抒发角色的悲痛感情。1936年,荟萃津门的著名评剧演员献艺时,刘翠霞获得“评剧皇后”称号,后来又有“评剧女皇”的美誉。1937年,改称“评戏女皇”。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翠霞
相关人物
张柏龄
相关人物
罗万盛
相关人物
赵月楼
相关人物
花莲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熬嘴村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