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四大名旦”李金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21
颗粒名称: 评剧“四大名旦”李金顺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13
页码: 88-100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金顺是一位艺术气质浓厚的京剧艺术家,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具有演唱的天赋。在十三岁时,她跟随母亲进入妓院谋生,并开始学习秦腔和京韵大鼓。她刻苦学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习,并经常受到师傅的严厉体罚。在初次登台后,她开始学会更多的曲目,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她不仅在曲艺方面造诣很高,还敢于锐意革新,独树一帜。
关键词: 评剧 四大名旦 李金顺

内容

李金顺(1902—1953)天津武清王庆坨人。父李文茂,是清末民初“鹤麟昆腔班”的笛师,因眼睛不佳,众人送与绰号“瞎大爷”,母亲姓张。后来“鹤麟昆腔班”解散,李文茂回家务农,偶尔吹笛唱曲,金顺受其熏陶,又加嗓音清亮甜脆,渐具艺术气质。可是人长七分相,小鼻子小眼睛,七岁闹天花,落下一脸的白麻子,后患鼠疮,又落下一个疤瘌脖子,一个女孩子长得这副模样,父母为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母亲拟使其学艺谋生;父亲则认为金顺是唯一的女儿,不能再干这受欺辱的一行,打算以后有了钱,供她上学认几个字。事无结果,就拖了下来。金顺长到十二岁时,家境更加困窘,李文茂又体弱多病,眼看一家就要饿死,夫妻商量,分头奔命。
  李金顺十三岁时,母女沿途乞讨,流落到天津,谋生无计,李张氏一头扎进赵家窑当了妓女,金顺跟随母亲,住进了赵家窑。
  当时,有些串“巷子”的江湖艺人,经常出入妓院,卖唱讨钱,他们所唱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莲花落、大鼓书、牌子曲、秦腔等等。李金顺便经常随音学唱,母亲渐渐看出女儿一心学艺的心愿,一天她问金顺:“你真愿意干这一行?”“愿意!”“你爹可不愿你走这条路啊!眼下没辙了,你总得学点吃饭本领呀!可这么着,要干,就得下狠心。俗话说:艺海苦为舟,吃得苦,才能成大器吆!”
  十四岁时,李金顺经人介绍,立字据跟同乡魏联升(小元元红)学秦腔。旧社会找私人学戏,一种是交月规(每月交学戏的费用。俗话说:“拿钱买艺”,这是有钱人家学戏玩票);一种是立师徒契约(在一定年限内学生有了收入按规定的比例,如数酬敬师傅)。后一种虽有卖身的性质,但师傅为了早进收入,能尽快使学生成才,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数选这条路。李金顺跟魏联升学了一年的秦腔,由于母亲心疼孩子,又经人说合改学了京韵大鼓,拜葛春兆为师。每天天不亮就跟师傅到旷野去喊嗓、练段子。平时师傅对她还不错,可是一到练功,师傅就准备了一根藤条,站在旁边监督着,念错了词或精神不集中,就劈头盖脑往下抽。李金顺的身上终日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晚上浑身痛得睡不着,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就这样,苦熬苦练半年的功夫,李金顺练就了一套膛音好、低音宽、口齿洁、嘴皮子有劲的硬功夫,唱起来行腔苍劲,粗犷奔放,气力充沛,吐字真切。李金顺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锻炼和掌握各门基本功,为她后来的舞台实践打下了无所不通,独一不二的全面而丰富的演唱基础。
  李金顺初次登台,是在侯家后河沿义顺茶馆,这是天津七大坤书馆之一。由于她嗓音宽亮,音色圆润,一张嘴就赢得个满堂彩,从此稍有名气。
  当时“落子”“月明珠调”正在天津风行,李金顺也深深爱上了这一新兴艺术。而坤书馆老板为了招揽生意,也争聘落子艺人传教演唱落子。时间不长,李金顺即向他们学会了许多零散小段,登台演唱。女性演唱,无论声音和表演,都比男旦更具女性的自然美,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形势迫使落子老艺人,把生存希望寄托在传授女艺徒身上。当时莲花落老艺人张柏龄、阚子林,每日去听李金顺演唱,断定其前途无量,于是一面托人说情,一面凑钱,终于将金顺赎出,专习落子。由于李金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备受老艺人们的喜爱,不到一年时间,就学会了《花为媒》、《王少安赶船》、《刘云打母》、《人头告状》、《还阳自说》、《珍珠衫》、《杜十娘》、《高成借嫂》等戏。
  李金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尽管她尚在年少,是有相当的胆识的,他没有拘囿于旦角各工各路不许兼担的严格规矩之中,而是从旦角表演艺术的各种不同风格中,去广泛汲取营养。后来,李金顺又向孙凤鸣、夏春阳、董瑞海、倪俊生、刘子熙、贾兰亭、刘宝山、张友泰、朱景贤、张忠楷等著名落子艺人求教,这些人都是她获益匪浅的老师。
  锐意革新,独树一帜
  十六、七岁的李金顺,逐渐由唱零散小段,发展到演唱小戏,直到大戏。她先在群英落子馆演唱,后又在华乐与花莲舫合作。在这两年里,她一面寒暑不辍地勤奋练功、学戏,继续努力充实自己,一面走上舞台,通过不断实践,锻炼才能,熟悉自己,了解社会。在演出中,她严肃认真,不管是“开锣戏”,或是演“二路”,都严肃认真地加以对待,不挑剔,不草率。有一次,在华乐落子馆她与花莲舫同班合演《打狗劝夫》,花莲舫虽然比李金顺晚学几个月落子,但在演唱曲艺时,天津观众对她早已熟悉,当然得把头路活“嫂子”大旦让给花莲舫,李金顺去二路活扮演弟妹“二旦”。李金顺并没有向花莲舫抢演嫂子这个角色,而是立足于把弟妹演好,她用心琢磨如何用自己的演技去征服观众。她在台上“当场不让”,认真细腻地揣摩人物,凭着真切传神的“做”,声情并茂的“唱”,毫厘不爽,很有光彩,比“嫂子”灼然耀目,终于以处处“有戏”而取胜。相形之下,花莲舫不会做戏,脸上无表情,结果嫂子演得大为逊色。从此,观众便把弟妹视为这出戏的“头路活儿”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李金顺演出的剧目中是不胜枚举的。凡她所演的戏,几乎无一不是经过她一番琢磨并加以变化的。
  在演出之暇,李金顺经常到各戏院去观摩学习,看到其他大剧种的表演艺术,她很感兴趣,深受影响。这一切对李金顺日后的艺术思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舞台艺术实践过程中,她体会到自己的演唱,虽然发挥了女性嗓音高亮、纤细、甜润的有利条件,音色优美,行腔自然,使舞台造型富于美感,但评戏毕竟是年轻的剧种,剧目少,行当不全,唱腔朴直枯燥,场面配器简单,与京、梆等大剧种相比,艺术水平相形见拙,不能和其他剧种抗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李金顺立志于旦行的改革,十八岁起,就开始迈上锐意革新、独树一帜的征途。
  在她之前评剧旦角是专重唱工,不讲究表演,只知道“捂着肚子苦唱”,这种旧有的规范,从来无人敢逾越,李金顺不甘心于这种束缚,以改革自任,她首先改革了旦角演唱和表演方法旧有的程式。
  作为评戏的第一代女艺人,李金顺在评剧艺术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唱腔上,她突破原有成规与上下八小节的限制,用京韵大鼓演唱之功,把说唱传统艺术技巧融汇在评剧唱腔中,使唱腔活泼多姿,大大丰富了评戏唱腔的表现力;还根据人物思想感情,创造出高亢、粗犷、刚劲奔放而又能发挥女性声音优美、甜润特点的唱腔。在唱法上,李金顺创造了大口落子的唱法。慢板是评剧的基本板式之一,适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用来叙事描景。慢板的节拍形式是一板三眼,即4/4拍。一般称强拍为板,称弱拍为眼。眼又分为头眼、中眼、末眼,它的基本规律是起在头眼,落在板上,即黑板起,红板落,采用清音起唱,严守音韵,考究四声阴阳,吐字行腔,讲究字重腔轻,不以腔害字,因此,吐字清晰,接近口语,具有纯朴美。在念白上,她精雕细琢,注意它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给戏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她的发声讲究,吐字和气口上的轻重缓疾、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听起来,既生动,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而创造了一种京、韵间杂,刚劲、爽快的京音念白,为评剧旦行在念功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表演上,她主张唱、念、做艺术手段揉为一体,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行动目的,改变了当时评戏旦角专重唱工而忽视做工的现象。过去评戏旦角表演要笑不露齿,行不动裙,出场时必须采取抱肚子的身段,一手下垂,一手捧腹,正身行进,目不转睛,表情呆滞,冷若冰霜的固定程式来表现各种角色。如今则兼容并重,把完满周到的美融于一身,呈献给观众,收到了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的效果,如在评剧《杜十娘》中,当杜十娘听李甲说以一千两纹银把自己卖与孙富时,如巨雷轰顶,十分惊讶,悲痛交加地唱出了“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当她唱到“心似刀扎浑身得得得得战”时,“扎”字用了延长的7音,表现杜十娘的痛苦心情,“可更叫人伤情”一句则唱得深沉哀怨,痛彻肺腑。这段名唱一直为后辈演员沿袭仿效,流传至今。
  李金顺创造了对唱联弹的演唱形式。在这以前,评剧中还没有二人对唱的形式。李金顺和喜彩春合演的《绣鞋记》中,首创了对唱联弹,丰富了评剧的板式。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大堂告状”一段唱。李金顺演张春莲,喜彩春演张秋莲。这段对唱一个乐句四小节,开始二人各分唱一小节,后两小节是合唱,多顶板起唱,唱腔衔接紧凑,形象地表现了姐妹二人在大堂上,理直气壮、天真无邪地为王定保伸冤的情景和神态。
  李金顺在二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继承前辈艺术经验,又不断革新、创造,她对前辈所演传统剧目,也不墨守成规,比如她在《杜十娘》中的唱腔和表演,使该剧目有所“升华”。所采用的曲调成为最能代表评剧音乐风格特点的唱腔。
  除了评剧唱腔,李金顺在评剧音乐和乐队建设方面也有建树,她为评剧乐队增加了笙、管、笛、箫、琵琶、三弦等乐器,增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早期评戏只有板胡、二胡、笛子、唢呐四大件伴奏的现象。在伴奏方法上她主张乐不压唱,为了把每个字都能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她要求乐队在伴奏时音量要减弱,过门要突出,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句尾的甩腔儿,乐队要有气势,以形成强烈的氛围。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力求把吸收的大鼓行腔与落子唱腔结合得天衣无缝,在初次改革尚未成熟时,李金顺急于赴外地演出,于1920年在东北营口试演,观众反映没有落子味,像是唱大鼓书的,结果唱“黑”了。返津后,她毫不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了磨砺艺术的意志和毅力,虚心求教,刻苦钻研,改革演唱技巧,经过舞台反复实践,终于成功,卓成一派,盛行大江南北。有人描述当时津门的景况是:“满街上又唱开了;不过从前是唱月明珠调,如今是唱李金顺腔,从前的什么‘张五可坐绣楼’、‘小老妈在上房打扫尘土’都不时兴了,改作‘闻听此言。大吃一惊’,从前原来无腔不学月明珠,如今又加上无腔不学李金顺了”。真是“李腔”唱到哪里,哪里爱听,顿时就能传播开来,风靡天津。后来的刘派、白派、爱派、喜派哪个里面没有结晶着“李金顺腔”的新韵呢?李金顺创制新腔的非凡造诣,起到了承前启后一代巨匠的作用。从此,评戏旦角艺术声势大振,改变了男旦领衔的局面。
  在评剧舞台上,作为称得起自行其志,独立门户的一家流派,应该说从李金顺开始的。评戏女艺人兴起,她是第一个,旦角挂头牌,她也是第一个,旦角创流派,她又是第一个。
  多排新戏,攀登高峰
  李金顺出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面临崩溃的前夜,她亲身经历了大半个中国近代史,领略了社会政治的沧桑变幻,人民生活的苦难艰辛,这一切锻炼了她的意志,磨砺了她的思想。同时,由于新文化运动思想输入的影响,她敏锐地体察到,演戏必须跟着时代走,合乎潮流,适应观众,呼出观众的心声,反映人民的愿望。在舞台上力图技艺常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金顺在演出之暇,常到戏院去观摩学习别的剧种和一些著名演员的演出,汲取艺术营养,提高自己演出剧目的艺术质量,看到梅兰芳等演新戏,用讽世警俗的新戏来表演时事开化民智,如《孽海波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及古装戏《牢狱鸳鸯》、《黛玉葬花》等戏,感兴趣之余,也受到很大启发,她开始大量创作新剧目,通过新剧目进行艺术革新。
  首先,她对精芜并存、瑕瑜互见的传统老戏,从剧情戏理出发,敢于改革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合情合理,臻于完善;1925年访问朝鲜、日本回国后,对现有的传统剧目如《移花接木》、《王少安赶船》、《占花魁》、《珍珠衫》、《夜审周子芹》和《杜十娘》等,认真细腻地揣摩人物,以真切传神的“做”,声情并茂的“唱”,从“形似”到“神似”上下功夫,注意渲染人物心理状态,刻划人物性格。例如《杜十娘》这出戏,李金顺塑造了对待爱情十分严肃的青楼妓女杜十娘的形象。杜十娘是一个温顺、聪颖、多才多艺而反抗性格极强的女性,她虽然身陷“囹圄”,却有着明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渴望自由和幸福。李金顺表演这个人物时,和月明珠、开花炮(孙凤龄)、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钰波)等著名男旦均不相同。她注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努力掌握人物基调,不流于浅薄。
  李金顺在这出戏里,重视人物感情的处理,由欣慰喜悦到惊愕、到悲愤鄙视,她的表演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较前辈层次分明,使人物更显得有血有肉。李金顺谈到这个人物体会时曾说:“我一出二帘子门,便忘记了我是李金顺”。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李金顺在表演上处处衬托人物,而且还要在规定范围里边找“俏头”,从表演的份量上予以充实,使其焕然生色。其次,她积极排演本戏,编创新戏,通过新剧目进行艺术革新的探索和实践。
  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国土前夕,全国人民掀起了反日爱国热潮,当时凡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民,都在为民族的存亡战斗呼唤,李金顺激发了爱国热情,她首次排演抗日爱国戏《爱国娇》。
  1929年,二十七岁的李金顺,在哈尔滨排练上演了爱国名戏《爱国娇》。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前两年,剧中宣扬了抗日爱国思想,在当时宣传爱国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她在剧中大段慷慨激昂的唱词,更加促进了中国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李金顺首演于哈尔滨华乐戏院,后到大舞台演出,连续达半年之久,观众不怕路远,驱车去观戏,连日来戏院门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散场之际,门前驻足而观者,颇不乏人,影响极大。
  当李金顺接到《爱国娇》剧本后,立刻排练,戏中的服装、布景及道具等,如西服、旗袍、裙子、皮鞋之类的现代行头,都是李金顺出包银购置的,她的爱国热情,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时人称她为“爱国艺人”。观众的鼓舞,使李金顺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不能再站在旧的圈子里不动,受它的约束,她说:“我要走向新的道路去寻求发展。”由于她有这种革新的觉悟和勇气,仅在1929年到1931年两年的时间里她就又排演了《满洲里》、《枪毙驼龙》、《黑猫告状》、《一元钱》、《冤怨缘》五出时装新戏。
  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宣扬卫国御敌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宣扬驱强抗暴,彰善惩恶的;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主张妇女解放的。这不仅为评戏剧目题材的扩大和丰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为评戏艺术的发展又做出了新的努力。
  李金顺的代表剧目有:《杜十娘》、《占花魁》、《三节烈》、《打狗劝夫》、《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夜审周子芹》、《黄爱女上坟》、《爱国娇》、《满洲里》、《枪毙驼龙》等。从她这些代表作、拿手戏中,不难看出,她所创造的一系列中国古代和近代妇女形象,主要是这样几种类型的人物:有天真无邪的闺门少女如周子芹、张翠娥;有稳重端庄、心地善良的秦雪梅、桑化;有忍垢深陷“囹圄”渴望自由的杜十娘、花魁;有泼辣、放荡的风骚人物黄爱玉;有抗日爱国的少女闵爱华。她在各个门类剧目中所创造的各种各样人物,可谓大洋大观,不计其数。凡戏一经她的匠心创造,无不臻于精妙,焕发光彩。尤其她晚期所演的剧目,其特点就更加突出。
  闯关东
  在李金顺的艺术生涯中,曾三次去东北演出过,即所谓“李金顺三次闯关东”。1920年,李金顺十七岁初登舞台唱零散小段时,就受到观众赞赏,十八岁粉墨登场,演出“折子戏”。唱腔中吸收了大鼓成分,虽艺术上尚未臻成熟,但唱腔新颖、委婉,很受观众欢迎。初露头角,即赴东北营口演出,观众说她演唱得“不像‘蹦蹦’像大鼓”,反应不佳,行话叫做唱“黑”了!李金顺碰壁后返回天津。
  具有锲而不舍钻研精神的李金顺艺术日臻成熟,声誉日隆。1924年,独立组班,与郭子元组成“元顺剧社”,和刘子熙、李文芷、刘红霞、喜彩春、喜彩莲、李宝顺、吴云声、麻子红、赵仙舟、岳春林、杨和尚、张永祥、赵师夫、胡庆生等人合作。其后,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她逐步创立了对评剧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李派”艺术。1925年,李金顺率元顺剧社在天天舞台演出,与经理吴万祥发生矛盾,李金顺一气之下终止合同,后转至南市德庆商场演出。第一天挂牌上演《马寡妇开店》,戏演至中场,吴万祥竟纠集三十多名打手,包围了德庆商场,大打出手。德庆经理出高价请来日本巡捕,在日本巡捕保护下,李金顺由后台下楼逃脱,戏社演员却有多人被打,戏箱、行头大部被毁。李金顺遭此打击后,闭门不出,吴万祥满以为这一“下马威”定能使李金顺屈服于他胯下,几天之后,吴又假惺惺登门访李,连称“误会”。李金顺看到吴万祥软硬兼施,意在控制自己,为避免纠缠,于是携元顺剧社再赴东北,去往丹东等地演出。这次,李金顺获得巨大成功。
  翌年,李金顺由东北载誉而归。当时出入日本租界,经常遇到百般刁难。后从丹东来了一个叫司会三的人,自称“慕名”而来,由于他会讲日语。李金顺遂将他留在身边,以图通过日租界关卡时“方便”。不料司会三竟生歹意,某晚散戏之后,他竟趁李金顺安息之机,持枪胁迫李金顺离开天津,去往东北演出。这就是当时轰动天津的“李金顺失踪事件”,亦即李金顺第三次闯关东。(时间约在1928、1929年)
  李金顺被司会三挟持到东北,长期辗转于营口、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在此期间,她始终没有放弃改革,在舞台艺术实践过程中,她考虑到戏班的经济收益,有意识地探索怎样才能适合东北广大人民的口味,于是根据当地的语音和音调,主动地对评剧进行了润色,其中“唱”和“白”就不可避免地同原来的语音有所差异;她又结合东北语音,吸收奉调大鼓,创造出别致新颖的唱腔,颇受东北观众的赏识,时人称之所谓“奉天落子”。从此李金顺声誉日隆,票价竟由三个铜子卖到一元大洋,包银达到每月大洋六千元(当时京剧的名演员的月包银是大洋三千二百元)。李金顺每天日夜两场,不久竟赚了四万元,结果都进了司会三的腰包。
  当时李金顺带领元顺剧社在哈尔滨同乐戏院演出,由于场场爆满,使正在大舞台演出的京班上座率频频下降,让京班大伤脑筋,说评戏是“土坷垃成了精!”,引起京班演员的不满。李金顺为了促进与京班团结,主动为京班病故演员王少鲁义演,将三天义演款全部捐给京班,她的宏廓襟怀和非凡气度,使京班深受感动,钦佩之余,主动邀请李金顺在大舞台戏院合作义演。第一天排戏码,由李金顺演开场戏,结果开场戏刚演完,观众就“抽签”了。京班纳闷,不解其故。第二天由李金顺压轴。京班演出时,故意拖延时间,等李金顺上场时已是午夜了,但是观众直到戏终才离座,京班十分佩服李金顺的表演。从此。京班演员消除对评戏的歧视,转为相互交流协作,要求李金顺与京班合作演出,即所谓的“两下锅”和“两夹馅”,其演出方式也叫“风搅雪”。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功非寻常。李金顺在演出中,由于不断向京剧演员学习表演程式,艺术造诣更加深厚,艺术水平逐日提高,久占舞台,盛况不衰。
  李金顺的大红大紫、收入极丰,引起了东北财阀张景南的恶少张冠英(绰号叫张小六)的垂涎,张与司会三交涉,司因惧怕张冠英的恶势力,只好割“爱”。于1933年迫使李金顺嫁给了张冠英为妾,从此息影舞台。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李金顺登报声明与张冠英脱离关系。同年12月,息影十五年的李金顺二次出山,登台献艺。1946年,李金顺与李银顺、刘艳秋、李少顺、李小顺在国民戏院演出十天,但因李金顺长期辍演,嗓音失润,使得演出失利,旋即辍演。1948年她再次赴沈阳演出,由于社会秩序混乱,物价飞涨,演出困难,遂返津,生活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
  李金顺一生中几经社会变革,饱尝忧患,历尽艰辛,终于迎来了祖国的解放,真正当了国家的主人。1952年她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天津市文化局的邀请,开始为培养评剧接班人而工作,不幸于1953年因心脏病等旧疾发作而去世。
  李金顺不愧为评剧艺术奠基人之一。是评剧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评剧艺术改革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半个世纪中辛勤创造的艺术成果,空前地发展了评剧艺术,她严谨的创作、革新态度和艺术上不倦探求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为评剧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宏阔长远的大道,她的艺术力量,可谓震撼寰宇、滋润后学,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巨匠。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金顺
相关人物
李文茂
相关人物
孙凤鸣
相关人物
夏春阳
相关人物
董瑞海
相关人物
倪俊生
相关人物
刘子熙
相关人物
贾兰亭
相关人物
刘宝山
相关人物
张友泰
相关人物
朱景贤
相关人物
张忠楷
相关人物
葛春兆
相关人物
阚子林
相关人物
金菊花
相关人物
杨柳青
相关人物
吴万祥
相关人物
王少鲁
相关人物
张冠英
相关人物
刘艳秋
相关人物
李少顺
相关人物
李小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王庆坨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