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伶赵美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13
颗粒名称: 一代名伶赵美英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8
页码: 53-60
摘要: 本文讲述了赵美英是一位京剧演员,擅长表演旦角,能戏极多。她与安舒元、朱桂卿等在大罗天游艺场联袂演出《汾河湾》等戏都演得非常地道。因此赵美英成为了天津观众的“新宠”。她还在与孟小冬、白玉昆等人排演了《狸猫换太子》和《七擒孟获》这两出大戏以后,被天津舆论界惊呼为“新明大戏院之‘美艳亲王’赵美英,津阜之坤伶也”。
关键词: 京剧 演员 赵美英

内容

赵美英(1894—1966),女,京剧演员。幼名小美英,武清大三庄人。
  赵美英幼聪慧,在父、伯赵广义、赵广顺的家传渊源下,又师承陆秀云、小珊宝,少年时期就以小客串的名义在“下天仙”和旧天津河北关下普乐茶园演出《铁弓缘》、《杨排风》、《悦来店》等折子戏,是在天津的舞台上和天津观众关注下成长起来的优秀演员。
  她戏路特宽,能戏极多,什么正剧、悲剧、玩笑戏、泼辣旦的戏全都能演。尤其以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戏拿人,少年的时候,赵美英、赵鸿英、赵玉英等也曾跟随赵广顺、赵广义到大江南北跑码头。在《戏剧月刊》上曾有文章《霓裳艳影录—赵美英》介绍说:“赵美英,燕产,或谓江南人。原名小美英,其姐鸿英。隶汉口怡园及新民舞台时,美英尚在少年,只见其玉雪可爱,既而随乃姐走吴、楚、豫间。迨第二次再隶怡园,居然以赵美英三字示人,且悬正牌演大轴子戏矣。余适因事勾留汉上,数数往观,见其能戏甚多,且均能够确守绳墨。戏中其描摩怀春处女之情,有初写黄庭之妙,对于剧中撒娇、啜泣等状,亦神情毕肖。美英以及笄女郎,一时声誉之隆,几乎压倒侪辈,亦足以自豪矣。”可知赵氏姐妹随着父辈走南闯北,也具有相当的实力了。1923年以后,赵美英先后与安舒元、朱桂卿和她的大姐赵鸿英等在大罗天游艺场联袂演出《汾河湾》、《鸿鸾禧》、《玉堂春》、《宝蟾送酒》、《探母回令》、《天女散花》、《美龙镇》、《乌龙院》、《庆顶珠》、《贵妃醉酒》、《麻姑献寿》、《英杰烈》、《十三妹》、《花田错》、《西湖阴配》、《辛安驿》和《宏碧缘》等戏都演得非常地道。赵鸿英的汪派老生戏《刀劈三关》、《哭祖庙》、《张松献地图》等也均为观众所称道。有时赵美英、赵鸿英、赵玉英和赵筱楼则与李兰亭等在升平歌舞台长期演出《赵五娘》、《阴阳河》、《受禅台》、《血手印》、《纯阳三度》、《哭长城》、《浣纱溪》等戏。天津卫的观众是最为挑剔的,有一句唱的不对,甚至你要随便改动一个字,也会让观众给你一个“倒好”,甚至起着哄把你赶下台去。而赵美英一上台,观众总是热捧,怎么唱,怎么对,用天津话说,那叫“没的说。”所以赵美英成了天津观众的“新宠”,尤其是她在与孟小冬、白玉昆、赵鸿林等排演了《狸猫换太子》和《七擒孟获》这两出大戏以后,天津的舆论界禁不住惊呼:“新明大戏院之‘美艳亲王’赵美英,津阜之坤伶也。”
  从此这“美艳亲王”的称呼便开始挂在天津人的嘴上,她跳舞,她游泳,她滑冰,她骑马,都成为天津戏迷的话题。大报小报更是一片颂扬之声。当时,天津重要报刊《大公报》于1924年11月20日称:“上星期六夜演四本《狸猫换太子》,美英此剧先后饰二角,先刘妃,深合身份,打包一场,配以孟小冬之陈琳,神情活泼,唱念干净,后饰寇宫人,扮相颇美,包公引见大士一幕,载歌载舞,极轻盈婀娜之致。若能精益求精,于唱之咬字,念之口齿,做之表露再揣摩惕厉,则他日之隆,当远在碧云霞、琴雪芳、金少梅之上也。”
  第二天的《大公报》署名飞燕的文章又以《评赵美英之“七擒孟获”》为题称:“赵伶演此剧,其唱工身段已为顾曲家所公认。赵饰祝融夫人,披鹤氅,轻盈巧笑。当往谒武乡侯,活泼勇敢之态体贴入微。与魏延谈,魏欲搜,则出之娇嗔,濒行,复戏以游词,亦庄亦谐,真的是女外交家身份。至于歌舞一场音节悠扬,步伐整齐,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唱如珠滚盘,极为婉妙,但念‘拉赛’二音,尚嫌稍过,倘再加琢磨,则至善至美矣。”
  仅隔一日,《大公报》又载海月轩主撰《余之津沪“七擒孟获”观》曰:“盖叫天在沪与时慧宝、冯子和、常春恒等同演天蟾舞台,有鉴于《宏碧缘》、《阎瑞生》等新戏能号召观众,特排全本《七擒孟获》。盖老自饰孟获,武打数场,精悍绝伦。时慧宝饰孔明,有大段二黄、反二黄。常春恒饰马岱、刘汉臣饰赵云。祝融夫人之跳舞西洋歌为冯子和之作。冯昔日名小子和,以花旦享盛名于沪,兼习美语,有《薄命汉》一剧,颇为十年前社会所称赞。此剧为十年前美国流行之歌,共分三阙,李桂芳以小生反串魏延。今新明戏院(天津)鉴于本戏之盛行,特排此剧,全剧皆仿上海剧本,以赵美英、白玉昆、孟小冬、赵鸿林诸伶分饰。赵鸿林饰孟获,一段反调,实不受听。水战一场,尤无章法,与祝融夫人歌舞,更不知所云。白玉昆之马岱,扎红靠,盔上有小电灯,奇形怪状,劝军一段,说白平淡,水战也不凑手。刘均卿之赵云,四路角色,无善可述。孟伶实勉为其难。郑玉华之山神,嗓虽左,尚有佳腔。姜鸿飞之魏延,尚无大疵,然较李桂芳相差悬殊。昔天蟾之冯子和无疵可议,赵美英目深而肤白,以饰西女,适形其丽。赵着红舞衣,登金缎高跟鞋,愈显亭亭玉立。独舞一场,婉若游龙,与孟获对舞,因节拍过速,致使赵鸿林手足无措。总的看来,赵美英较冯子和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知,这位“美艳亲王”是何等地出其类,拔其萃。
  就在1925年的春节过后,赵美英应百代公司之邀,灌制了一批唱片。这是继1912年,也就是她18岁的时候,百代公司为她灌制了《仗义英雄剑》、《七擒孟获》等唱片后,百代公司又一次为她灌制的新唱片,这次灌制的主要唱片是与张少甫合唱的《苦别寒窑》两张、《麻姑上寿》一张、《莲英被害》一张和与小玉楼联合灌制的六本《狸猫换太子》,这些唱片发行后在全国唱片市场受到热烈欢迎,这一切都说明赵美英已经成为中国京剧历史上第一流的,独自挑班唱戏的艺术家了,前途不可限量也。
  赵家兄弟姐妹的名气大了,自然就有大了的麻烦,特别是新明大戏院的台柱子,号称“美艳亲王”的赵美英更是树大招风。都说自古英雄爱美女,追逐她的大款、帅哥当然也不在少数,有一度传说她在玩骑马的时候遇到一位姓尤的马上英雄,二人甚是情投意合。但是很快就又传出新的消息,据说这次看上了赵美英的“英雄”可不是无名之辈,他就是留守天津的直鲁联军总司令李景林。可能这位李司令都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军人竟然如此官运亨通,就在1925年1月,他再次提升,荣任直隶军务督办。为了庆祝他的荣升,早有一帮狗腿子为他在新明大戏院安排了一出大戏《七擒孟获》表示庆贺。这位督办来看戏,不看孟小冬扮演的诸葛亮,也不看赵筱楼扮演的孟获,眼睛却总盯着妩媚而不失雍容华贵的,扮演祝融夫人的赵美英。当时在座的张宗昌、褚玉璞看出了李景林的心思,为笼络人心,就主动做媒,要成全此事。虽然说李景林当时已然年逾不惑之年,妻妾成群,却不肯放过这“眼前欢”,一定要张宗昌、褚玉璞成全他与赵美英的婚事。
  第二天,张宗昌、褚玉璞联名把大红帖子和一份18万大洋的礼金送到了赵家。当时,赵家的人一看帖子上张宗昌、褚玉璞和李景林这三个人的名字,全都慌了手脚。大家都知道,赵美英虽然早已经是谈婚待嫁的年龄,而且早已有了意中人,但是心气很高,绝不肯轻易嫁人。如今李景林前来逼婚,这下可就太委屈了四姑娘。再说,赵美英是台柱子,赵美英走了,新明大戏院就会塌了半壁江山。所以大家都感到大祸临头,想了很多对策,都认为来头太大,实在难以周全。最后还是赵广顺、赵广义老哥俩顾全大局,忍痛割爱,无奈做主,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是天津南市的小戏班,人家是总管天津的大督军,鸡蛋不能往石头上碰,我们只好暂且顺从,以后再从长计议吧。让她受委屈了。”
  赵美英进了李景林的督军府,锦衣玉食,吃喝不愁,李景林财大气粗,为了使她安心,也给了赵家一笔钱,弥补了新明大戏院因为她的离开所受的损失。但是在舞台上风光不再,而且给人做小,终归不是她所愿。她知道,像李景林这样的二等军阀,都是随着主子的变迁而沉浮,不过如走马灯一样,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所以她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希望她能够随着李景林官运的变化而脱离苦海。
  就在赵美英嫁给李景林的第二年的年底,也就是1926年底,冯玉祥攻占了天津,李景林失守天津后,受到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的怒斥,所以他没有回东北奉系的老窝,而是带领家眷跑到了上海,做起了寓公。
  失势后的李景林到了上海,再也没有了当年在天津的威风,整天以酒浇愁。赵美英更是整天无所事事,她向李景林提出要学习文化课程以解忧烦。李景林只好答应给她聘请家庭教师。从此家庭教师每天一早来给赵美英上课。两个追求自由、解放的青年女性在一起相会,很快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赵美英向家庭教师倾诉了自己被迫成婚的屈辱和苦恼,家庭教师也不时地给她劝导和安慰,使她在精神上得到一些解脱。同时也表示一定要协助她逃出虎口。
  就在李景林暴饮大醉的一天晚上,赵美英乔装男子模样悄悄地离开了李景林的住所,按照家庭教师提供的路线和地址跑到了家庭女教师的家里。第二天一早,李景林发现了赵美英潜逃后自然大发雷霆,派出爪牙四处搜查。女教师为掩人耳目,第二天一早照常到李景林住所去给赵美英上课,倒也没有引起李景林的怀疑。赵美英就在女教师家中躲避了两个多月,然后又到著名武花脸、曾经在天津新明大戏院搭班的同行刘奎官的家中躲避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请刘先生协助她回转天津。当时没有盘费,她就把自己随身戴的一对翡翠耳环以三百块钱的价钱押在刘奎官夫人那里,然后乘海轮由上海驶往塘沽,悄悄地潜回天津。她不敢住在自己的家里,便又在大伯父赵广顺家里藏躲了一段日子,直到1929年,听说李景林再次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弃官从武,一心研究武当剑术之后,知道李景林再无权势,也就失去了对自己的威胁,才决定重返舞台。
  1929年7月1日,她以“美艳亲王”的大名首次于在新明大戏院重新亮相,与胡碧兰、赵子英、王少庭一起参加了慈仁医院募捐义务戏演出。但是她正式参加营业演出则是在1930年11月了。当时的李景林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危在旦夕了。而赵美英也就放心大胆地复出了。在以后将近6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基本上以天津劝业场的天华景大舞台为主要剧场,一连六年,与梁一鸣,朱小义、陈莲舫、张德发等名家一起排演了大批新戏,也演出了大量传统戏,如《洛阳桥》、《斗牛宫》、《玉堂春》、《孙庞斗智》、一到七本《狸猫换太子》、《对金瓶》、《佛门点元》、《五虎平西》、《戏牡丹》、《铡阁老》、《馒头庵》、《红梅阁》、《白蛇传》、《女状元》、《戏迷传》、《霸王别姬》、《翠屏山》、《沈万三》、《天下第一桥》、《秦英征西》、《回龙传》、一至七本《封神榜》、《奇双会》和连台本戏《西游记》等等。通过演出,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赵美英”三个字在天津观众中仍然享有很高的声望,她也依然身手不凡,只是后期嗓音略差,更多地偏重花旦戏和刀马旦戏了。当时的天津《商报》对赵美英等人在天华景的演出如实报道称:“上座极为拥挤,每晚七点以后,已无佳座可觅。”又有报道称:“由赵美英主演之头本《西游记》开津阜娱乐场之新记录,连日狂满,赵美英饰罗刹公主、朱小义饰孙悟空,极博观众好评……”然而,这样深受观众欢迎的美艳亲王终于在1935年3月正式宣布退出舞台。这年她已经整整40岁了。如果不是李景林的强迫婚姻,她岂止是天津的“四大坤伶”,贻误了她最为美好的艺术青春,后来那么多仿效她称为某某“亲王”的坤伶不都是步其后尘的吗?
  赵美英在艺术道路上的劫难说明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说明了京剧演员的地位,这一活生生的现实,再次说明了这碗戏饭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唱红了何等艰难,但是唱红了又能怎么样呢?唱红了就能过上舒坦的日子吗?每当赵美英眼含着辛酸的泪水,亲口把她这段亲身经历讲给赵燕侠的时候,都对赵燕侠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
  赵美英的早期代表剧目有《云罗山》、《宏碧缘》、《北汉王》、《日月图》等,中期为《洛阳桥》、《斗牛宫》,后期为连台本戏,如《牛女姻缘》、《狸猫换太子》等。1966年病逝于天津。
  赵妹美艳,亦工旦角,经常随美英同台演出。美艳嫁天津武生盖春来,后同去东北,1972年在东北逝世。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美英
相关人物
赵广义
相关人物
赵广顺
相关人物
陆秀云
相关人物
小珊宝
相关人物
安舒元
相关人物
朱桂卿
相关人物
赵鸿英
相关人物
孟小冬
相关人物
白玉昆
相关人物
赵鸿林
相关人物
时慧宝
相关人物
冯子和
相关人物
常春恒
相关人物
李桂芳
相关人物
赵玉英
相关人物
冯昔日
相关人物
李景林
相关人物
张宗昌
相关人物
褚玉璞
相关人物
胡碧兰
相关人物
赵子英
相关人物
王少庭
相关人物
梁一鸣
相关人物
朱小义
相关人物
陈莲舫
相关人物
张德发
相关人物
赵美艳
相关人物
盖春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大三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