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6447
颗粒名称: 综合管理
分类号: F123
页数: 20
页码: 174-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0年天津市南港工业区计划、统计、物价、工商管理、财政、税务、审计、人才、劳动、工资、安全生产监督等工作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南港工业区 综合管理 国民经济发展

内容

计划 统计 物价
  〔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开发区编制下达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将投资任务分解到管委会有关部门。落实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考核制度,每月中旬发布《固定资产投资简报》,对投资完成情况及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进行分析报告,督促各责任部门采取措施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全年发布11期《固定资产投资简报》。
  开发区贯彻国家、天津市以及滨海新区的有关投资促进政策,扶持企业更新改造,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为长城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17个项目争取滨海新区第1批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计1820万元,为瑞奇微创外科器械产业化基地等6个项目争取滨海新区第2批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计756万元;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等6个项目争取天津市经信委技改贴息资金总额1875万元;组织上报天津泰达洁净材料等6家企业申请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技改中央预算资金支持,3家企业获批,获批资金计2883万元。
  (发展计划局)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按照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及成熟度,开发区管委会批准下达《天津开发区2010年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南港工业区2010年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和《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2010年能源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5月,因三小区管理模式调整,管委会批准下达《开发区现代产业区、微电子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2010年基本建设项目计划》
  做好计划落实,创造条件促进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督促新建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督促已开工项目加快进度,尽早发挥效益。
  控制发展计划局局内审批工作时限,做到既坚持审批的科学性、合理性,又提高审批效率,为符合要求的项目按时开工创造条件。全年共下达项目投资批复194个。
  (发展计划局)
  〔“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 201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完成。该项工作是在开发区党组、管委会领导下起草制定的。党组、管委会领导多次就其起草工作做出指示,对重点内容、主要任务、措施、应注意的问题等提出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并组织讨论。5月份,起草小组完成初稿编制,6月份和8月份两次向党组、管委会各部门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多次参加商务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规划编制讨论会,并到部分先进地区调研,听取、吸收各方面的经验和意见。11月初,党组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研究《纲要(讨论稿)》,根据会议意见,起草小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规划纲要,经管委会批准并印发。
  (发展计划局)
  〔经济运行〕 2010年,开发区发展计划局加强重点经济运行指标的统计监测,确保目标完成。加强进度报表和数据控制,改进统计方法制度。第一,杜绝漏统。一方面加强与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编制、运管、土地、招商等部门合作,利用这些部门的名录库和信息;另一方面,做好定期报表与普查衔接,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资料,查找漏统。第二,挖掘合规合理的潜在空间,促进全区主要指标的完成。第三,坚持每月逐户对重点企业主要指标评估,着重对工业总产值、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销售面积、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等重点指标加强评估和质量控制,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想办法挖掘潜力。
  (发展计划局)
  〔完成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2010年,开发区发展计划局完成商务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工作。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开发区3月底完成上报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数据。4月底完成有关评价指标证明材料上报。发展计划局在管委会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做实、做细数据及材料上报前的审核工作,并努力掌握其他开发区动态信息。作为审核小组成员单位,参加商务部组织的评价材料初审和终审会议。根据商务部公布的评价结果,天津开发区在2009年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一。这是天津开发区连续第13次在此项评价中位居榜首。
  (发展计划局)
  〔统计服务〕
  开发区发展计划局努力做好经济普查后期工作,与进度统计相衔接。首先,核定经济普查及2009年新增单位名录库。其次,与市统计局协调,核定普查年度(2008年)和2009年度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经市统计局核定,2008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原来的1066.34亿元调整为1138.34亿元,增加72.00亿元,增长6.8%。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快报时的1231.10亿元调整为1273.98亿元,增加42.88亿元,增长3.5%。解决建筑业增加值按甲方统计、海关环节税收继续计入、金融增加值计入等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第三,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工作,完成《开发区第二次经济普查简明汇总资料》编印。
  加强统计分析。抓好重点企业的快报,及时掌握全区经济运行态势。工业企业快报按时报送率超过95%。加强对全区企业月报数据的挖掘、分析,与企业快报信息相配合,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提高进度分析的及时性和预测的准确性。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做好2011年企业经营指标预测。
  开展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报名和考试工作。在上年培训取得成绩的基础上,2010年取得突破。以上两项培训共有896家企业1034人参加(包含本系统工作人员)。按照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共检查46家企业,对其中有问题的企业下发相应的法律文书,要求其按照法规和统计制度规定整改,杜绝虚报、漏报,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发展计划局)
  〔统计调查〕
  2010年,区发展计划局规范基本单位名录库,执行月报制度。第二次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要求基本单位名录库统一完整、不重不漏,且应动态维护更新。发展计划局对区内基本单位名录库遗留的历史问题进行清理,完成名录库的查错和修改,完成基本单位名录库半年上报(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半年报改为月报)。
  (发展计划局)
  〔人口普查〕
  2010年,开发区根据国家、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关于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体部署,在人口普查方面按规定完成相关任务。这次普查登记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有工作围绕这个标准时点开展。
  在准备阶段(2009年底—2010年11月1日),开发区建立区第6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人口普查方案;绘制普查区图,划分并核实辖区区域与边界;开展普查登记试点,总结经验接收公安局的户口整顿资料,以此为基础入户摸底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动员,招聘普查员等,创造人人参与普查的氛围。
  正式登记阶段(2010年11月1日—10日)。进行普查登记。全体普查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完成入户登记任务。
  后期收尾阶段(2010年11月10日—2011年4月)。编制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地址码,进行建筑物编号,填报普查区建筑物信息表;汇总登记数据并上报;光电录入登记表,读取数据;开展人普数据质量验收、互查等;进行人普资料的后期整理、上报工作。
  (发展计划局)
  〔价格监督〕为贯彻落实市及滨海新区保民生稳物价会议精神,保障开发区市场供应和农产品价格稳定,2010年12月7日,开发区制定公布《保民生稳物价六项措施》,措施包括:扩大稳定开发区农副产品供应,增加生活必需品储备,强化对开发区农副产品生产型企业的服务。加快推进开发区农副产品零售市场的示范化改造,提高开发区副食品和蔬菜的供应能力。保障开发区各大中院校及中小学学生食堂和蓝白领公寓饭菜价格基本稳定。落实困难群众生活补贴政策,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新建价格调节资金,增强价格调控应变能力。
  (发展计划局)
  〔价格管理〕 2010年,开发区发展计划局对全区45家单位开展年度收费审验工作,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12家、经营服务型单位33家。在公务网上完成分类制作、整理和公示,加强涉企收费项目的透明性和可监督性,维护收费秩序。
  调整开发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和自来水价格。对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百货商场开展稳物价、保供应专项检查,打击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行业协会专项检查、涉企收费检查。规范区内道路班车客运票价。
  (发展计划局)
  工商管理
  〔企业登记注册〕
  2010年,开发区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136家,增资项目236家,项目投资总额(含增资)84.1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额57.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2亿美元。全年登记内资新设和增资企业共1142家,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458.48亿元。年末,开发区共有内资企业9546家,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1770.69亿元。
  (王峥 王鹏飞 赵继超)
  〔私募基金登记〕 开发区工商管理部门完善私募基金的登记流程,拓展私募基金项目源,加大对私募基金的招商力度,私募基金登记取得新进展。2010年登记私募基金企业共195家,注册资本或认缴出资额共142.36亿元,实缴注册资本或出资额41.8亿元。
  (王鹏飞 赵继超)
  〔内资企业年检验照〕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完成内资企业年检验照工作。各类内资应检企业7528户,实检6951户,年检率92.33%;个体工商户应验858户,实验637户,验照率74.24%。网上年检率99.06%。内资年检验照主要特点:有限公司全面网上年检。对涉嫌违法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试行上门年检和团体年检,服务企业。本着先行先试原则,在年检过程中完善注册和监管信息,丰富企业分类监管信息。
  (于欣 赵继超)
  〔外资企业年检〕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完成外资企业年检工作。应检外商投资企业1575家,审核通过年检1197家,年检率75.7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2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年检主要特点:加强网上年检的宣传推行和完善网上年检,提高年检效率。按照有关政策,催缴资金,根据实际情况放宽企业出资期限,保证临时出资困难企业能通过年检。
  (王峥 赵继超)
  〔煤炭企业专项管理〕 2010年,开发区经发局完成煤炭经营企业年检工作。应检煤炭企业133户,通过年检109户,占应检企业的81.95%。通过对有关数据和信息的归纳、整理、分析,形成《天津开发区2009年度煤炭经营企业发展报告》。2010年开发区获得7个新增煤炭企业名额。
  (于建春 赵继超)
  〔成品油企业专项管理〕 2010年,区经发局完成成品油企业年检工作。应参加年检的成品油企业16家,全部参加年检,年检率100%。7—10月,在辖区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取缔黑加油站点专项整治,净化成品油市场。
  (于建春赵继超)
  〔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备案〕 2010年,区经发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核准备案178件。整理成《固定资产投资备案核准工作手册》,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备案指南》、《固定资产投资核准指南》、《固定资产投资备案核准操作规范》等规范文件。
  (于建春 赵继超)
  〔商标管理〕 2010年6月1日,开发区被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区”,成为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首批确定的53个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中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
  2010年,“达仁堂”、“金鹏”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开发区驰名商标数增至4件;新认定著名商标2件,续展认定7件,累计认定天津市著名商标36件。兑现2009年被认定的7家著名商标企业的奖励资金。
  (岳文敏 赵继超)
  〔广告管理〕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组织开发区广告企业参加第17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共计报送作品15件,位居全市第一。天津市北岛广告发展有限公司选送作品获得黄河奖银奖1枚,入围奖2件;天津世纪座标广告有限公司选送作品获得长城奖铜奖2枚,入围奖3件,黄河奖入围奖1件;天津深度广告传播有限公司选送作品获得长城奖入围奖1件。
  2010年10月,开展广告语言文字专项检查。检查《滨海时报》刊登的商业广告110余条,检查滨海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广告83条,未发现不规范使用文字行为。检查各类户外广告381条次,发现违法违规广告并责令限期改正14条次。
  (岳文敏 赵继超)
  〔工商执法监管〕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针对开发区市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开展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市场专项检查。开展“黑网吧”治理,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取缔“黑网吧”11家。开展小区无照经营治理,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取缔无照经营31户,引导办照3户。全年查处商标侵权、侵害消费者权益、无照经营等案件63件,其中立案12件;办结12件,累计查扣违法货物总值33.3万元,罚没款8.9万元。对热线电话12315和25201111分拨的各类工商行政管理案件,受理申诉84件,办结8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9万元。
  (郝春生 赵继超)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累计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178件。开展散装食品、酒类、食品添加剂、问题奶等共10余项专项整治,检查食品流通企业近200家,查扣假冒不合格食品400多公斤,货值17万元。
  (郝春生 赵继超)
  〔市场合同监管〕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开展订餐服务合同、洗染合同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经营企业23家,洗染经营单位14家,检查各类合同40余份。
  (郝春生 赵继超)
  〔动产抵押登记〕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动产抵押登记62件,抵押物价值29.79亿元,主债权17.56亿元。
  (郝春生 赵继超)
  〔维护消费者权益〕 2010年,区消费者协会开展消费教育与引导活动。对外来务工人员和社区居民组织3次消费教育讲座和1次消法知识竞赛,发放消费维权指南、法律法规等宣传材料。在繁华地段,利用大型户外LED液晶显示屏,持续1个月的时间以2010年“消费与服务”为主题进行宣传。3月15日,在泰达枫叶国际学校举行消费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2010年,区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110件,结案11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55万元。接受消费者咨询186人次。发表消费提醒案例3篇。
  (岳文敏 赵继超)
  〔工商档案管理及查询〕 2010年,区工商管理部门新增企业登记档案1228卷16515分册,办理企业迁出档案52卷848分册。年末,存企业登记档案33297卷266551分册。全年接待企业登记档案机读查询4494件次、4282家企业。为管委会各部门提供各类行业信息5045条,为相关部门统计、分析提供企业信息21529条。
  (陈立娟 赵继超)
  〔天津工商信息应用中心建成〕2010年11月,天津工商信息应用中心暨天津工商信息数据备份中心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通过测试。
  (陈立娟 赵继超)
  财政
  〔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
  2010年,开发区实现三级财政收入3615019万元,比上年增收813988万元,增长29.10%。完成年度收入预算3137553万元的115.22%。
  剔除代征中央收入,全年完成新区口径二级收入1882290万元,比上年增收479404万元,增长34.17%,完成年初预算1824260万元的103.18%;完成新区口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76964万元,比上年增收388105万元,增长35.64%,完成年初预算1415500万元的104.34%。
  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746155万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3550000万元的75.97%,比上年80.01%的税收收入比重下降4.04个百分点。
  2010年预算内安排资金支出16892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86849万元的121.8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380572万元,产业政策及补贴支出148268万元,科技支出15955万元,部门事业费支出108460万元,周边区域体制分成支出3125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412万元,社保基金补助及医疗保障支出26万元,其他支出4349万元。
  (冯宁)
  〔帮扶有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
  2010年为落实市政府“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的工作部署,泰达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通过电话服务、实地走访联系调查企业近60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对天津六合镁制品公司等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担保,接受担保企业的净利润、销售收入均出现增长。
  2010年担保中心提前足额收回2009年“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期间对12家困难企业的担保贷款,涉及金额8070万元。相关信息被市政府办公厅采用。
  担保中心联合管委会政研室出台开发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扶持的意见。采取设立“开发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扶持资金”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与银行协作,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担保”的方式,提高审保和放贷效率。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泰达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推出由担保中心、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融资担保模式。通过对从事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大幅度降低担保费率,帮助企业向政府部门申请保费及利息补贴,合作银行实行基准利率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企业成长。全年企业贷款担保金额4亿元,实现比2009年担保额度翻两番的目标。
  落实开发区管委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工作部署,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贷款担保。全年有天隆科技、通邮中国、博纳艾杰尔等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担保中心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担保业务,申请担保金额1.38亿元。
  (冯宁)
  〔落实产业优惠政策〕
  2010年,开发区财政局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与投促局、经发局等部门合作,完成中铝国贸、屹华汽车零部件等三十多个重点招商项目优惠方案前期测算。为企业办理享受开发区各项产业政策审核兑现工作,发挥开发区优惠政策效力。
  调整企业申请兑现产业政策的审批流程,将企业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审批环节与确定享受政策拨款环节合并,缩短文件审批时间,提高政策兑现效率。
  参与开发区“解、促、上”工作小组的活动,与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取得联系,对企业提出的国内销售网络开拓、产品研发基地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对肯纳金属公司提出的津滨高速改造影响公司班车的正常运行问题进行解释,赢得企业的理解与支持。
  按照政策兑现年度企业税收留成与享受政策情况对应匹配,建立财政扶持资金与纳税贡献的挂钩机制。企业纳税贡献越大,享受财政扶持的空间也越大,对企业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冯宁)
  〔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2010年,开发区财政局在2009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简化财政直接支付相关业务流程。本着“规范运行、简化流程、方便单位、效率优先”的原则,针对2009年度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中存在的程序较多、不够便捷等问题,结合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与各业务科室及软件公司沟通,从2010年1月1日起,简化分月用款计划与资金直接支付领导签字重复把关的问题,提高支付效率。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对2010年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实行总额控制,公用经费按2009年比例压缩,行政单位压缩10%,事业单位压缩15%(不含国办校)。从严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等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与文教卫生局配合,完成国办教育的生均标准调研并对学校预算重新核定。对教育达标工作调研核实,提出配置标准和达标预算。
  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消化财政拨款历年结余资金,2010年财政局将结余资金的使用同部门预算编制结合在一起,在安排各部门公用经费预算时,优先动用历年经费结余安排支出,并对用结余资金安排本年公用经费预算50%以上的单位给予节约奖励。全年安排历年公用经费结余资金766万元,约占按标准核定各单位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5%。
  为加强基建资金预算执行,年初将全部在建工程结转的项目,按照立项总投资额与累计拨款额的差额,计算出项目所差资金额,再乘以75%的系数,确定各个项目的年度资金计划并下达给建设单位,要求建设单位不得突破总额,不得在项目之间调剂。对新建项目严格按照拨款额控制在投资完成进度量的70%以内的要求统一掌握,确保资金在计划范围内均衡拨付。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幼教中心、国际学校双语高中、建管中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改变原来的行政性收费返还模式,将收费资金缴入国库,部门支出全部从预算内统筹安排。2010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部分新增安排预算资金1642万元。按照天津市财政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发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执行地方财政专户纳入财政国库机构统一管理的制度,与执收单位、代理银行沟通,建立并完善定期对账制度。在商业银行开设非税收入财政汇缴专户,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国家规定,实行“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定期上缴国库”。汇缴专户只收不出,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冯宁)
  〔发挥融资资金保障作用〕 2010年,开发区建设资金需求快速增长。按照管委会南港开发攻坚战、西区提速攻坚战和东区提升攻坚战等三大战役的要求,区财政局采取多种手段融资,解决资金紧张难题。一是在预算资金和银行贷款之外,通过商票保理解决资金过渡问题。全年使用商票保理方式融资81205万元。二是为搞好区域开发建设的投融资组织实施工作,经管委会批准,设立金融科。三是落实市政府开源节流工作会议精神,财政支出上做到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四是根据不同银行要求,搞好大额资金调度时间衔接调配,确保资金运转循环平滑顺畅。
  全年财政拨付建设资金2810381万元,其中预算内资金1380572万元,融资资金1429809万元。全年新增贷款74.12亿元,财政累计贷款311亿元。
  (冯宁)
  〔社保资金管理〕 经管委会批准设立开发区社会保障综合办公室。2010年,区财政单独核定经费预算用于社保办公室的开办和正常运行支出,保障开发区失业保险并轨后各项工作开展。
  按照天津市的统一部署,开发区将失业保险历年结余资金第一笔3.8亿元上划市财政局。规范和完善社保基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成2009年开发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决算报表的统计上报。
  (冯宁)
  〔政府采购管理〕 2010年,区财政部门发挥政府采购职能,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流程。与开发区公证处及开发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召开联席会,对招标公告及文件的编制和发布、开标程序、评委考核、采购文件归档等工作提出规范和完善意见。加强专家库管理,提高政府采购项目评审质量。为重点项目搞好配套采购。与管委会办公室配合,落实开发区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项目的政府采购。完成服务外包公寓家具及电器采购。全年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业务308次,涉及项目预算资金27203万元,实际合同金额23206万元,节约项目预算资金3997万元,节约率14.69%。
  (冯宁)
  〔三小区投融资体制改革〕 根据2010年开发区党组第一次会议纪要,三小区开发公司由泰达控股的下属公司转为开发区管委会直属企业。为完成三小区开发公司的股东股权转让工作,经与市国资委沟通并报管委会批准,泰达控股公司持有三小区总公司股权无偿划转给国资公司,相关债务也由管委会直接承担。而后,区财政局与股权转让双方沟通。
  在管委会接管三小区后,区财政与审计部门配合,深入三小区了解历史遗留问题,对三小区的财务情况摸底分析。在核对分析相关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协调解决三小区不良债务问题。对三小区的到期债务,在与银行协商的基础上,逐笔进行展期或倒贷,必须偿还的贷款项目请示管委会同意后,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微电子小区的不良债务,已协商农行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待农行市分行批准后即进行债务重组,核销微电子总公司的不良债务。
  2010年,区财政累计拨付三小区资金40173万元(含还本付息)。同时筹集资金232800万元,用于支持北区征地。
  (冯宁)
  〔直属、委托监管企业业绩考核〕 2010年,区财政局对开发区直属企业、委托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开展考核。首批选定泰达国际创业中心、泰达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微电子工业区总公司、汉沽现代产业区总公司、逸仙科学工业园国际有限公司作为试点。整理区属国有企业近3年绩效考核的基本指标(年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分类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开发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方案。开发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实现零的突破。从5家被考核企业上报的业绩考试指标分析,多项指标正常,年度利润指标普遍偏低,只有创业中心实现盈利。
  2010年,开发区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增大。据财务快报统计,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9%;所有者权益686亿元,增长7.62%;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增长83.79%;利润-2.6亿元。除利润指标一项为负数,其他指标保持增长态势。
  (冯宁)
  〔政府投资项目股权产权管理〕 2010年,区财政局将开发区管委会对泰达控股公司提供担保的政府债务逐笔记录,巩固和完善已建立的台账,防范政府债务风险。2010年底,管委会对泰达控股公司提供担保的政府债务余额为68.5亿元(不包括建行38亿元)。通过加强对泰达控股的担保债务管理,政府债务逐年递减。做好与市财政局、企业间的债权债务的会计账务核算,定期清理收缴、偿还往来借(贷)款项,加强财政往来资金管理。
  开发区管委会持有天信股权入股泰达国际控股公司于上半年获银监会批准,并争取到2009年度天津信托股权分红1300多万元,已入帐,确保管委会国有股权在天津信托中享有的股东权益。天津银行2010年增资扩股,增持该行股权4000万股,优质国有资产比重增加。
  确保国有企业股权变动合法、顺畅进行。对南港公司股权转让、滨海泰达物流股权问题,专门沟通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管委会,寻求政策上的支持与突破。为保证开发区科技集团整合尽快完成,在前期准备阶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相关人员沟通,创造便利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冯宁)
  〔重新梳理内部工作流程〕 2010年,区财政局按不同产业政策调整人员分工。在政策审核、资金拨付等环节建立从初审到复审的层级管理模式,做到一般性、事务性工作流程标准化和程序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事务性工作量大的难题,将更多的人力精力集中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
  信保中心按照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要求,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天津泰达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并启动绩效工资改革。通过个人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方式,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信保中心工作和员工业务整体提高。
  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动员和部署“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将管委会部署该项活动的文件印发给员工,要求大家学习领会。把“作风建设年”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服务企业的能力得到提高。
  全局46名干部职工为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震捐款12200元。
  (冯宁)
  税务
  〔简况〕
  2010年,开发区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91.1亿元,比上年增加48.08亿元,增长33.61%。免抵调增值税18.72亿元。完成财政口径收入209.82亿元,比上年增加38.12亿元,增长22.2%。税收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开发区地税系统落实市地税局提出的11项税收增收措施,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年税收总量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22618万元,增长23.66%。
  (开发区国税局开发区地税局)
  〔国税局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10年,开发区国税局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力,强化管理保增长,服务大局促发展”,在组织收入上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税收分析与预测。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关注重大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坚持收入分析和预测例会制度。在做好重点企业税源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行业收入分析,将原来预测一个月的收入改为预测两个月的收入,做到预测准确、预案充分,确保收入计划落实。二是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在市局确定重点税源企业的基础上,将第二税务所的全部企业,第三税务所税收收入90%以上的企业,第四税务所税收收入80%以上的企业确定为重点税源企业。建立纳税人重大事项报告和跟踪服务走访制度,把每个项目管理落实到所、落实到人,确保新增税源转化为税收收入。三是强化税收征管。搭建纳税评估模型,开展纳税评估,将纳税评估与税负核查相结合,推动纳税评估工作。全年核查企业256户,建模4户,验模8户,评估100户。通过核查、纳税评估、建模和验模,共补征增值税2800万元、所得税3500万元,调减留抵2870万元。四是强化各税种管理。增值税管理中,加强对稽核异常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审核检查,全年核查各类抵扣凭证3324份。企业所得税管理中,重点抓好亏损、微利、跳跃式盈利、减免税到期后由盈转亏、汇总纳税、核实征收等特殊企业管理,建立分类企业台账,为重点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开发区国税局)
  〔国税局强化税源控管〕
  2010年,开发区国税局强化税源管控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探索特别纳税调整新思路。在做好特别纳税调整基础工作的同时,探索国际税收管理新方法。举办国税局、企业、中介机构参加的国际税收研讨会,就特别纳税调整、非居民税收管理和企业重组等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帮助税企双方规避税收风险,减少税收流失,促进征纳和谐。二是管理与服务并重。严格享受协定待遇的审批和备案,全年实现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12.16亿,占开发区国税收入的6.36%,比上年增长10.32%。为实现对非居民企业联动式服务与监管,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中心支局签署《服务与监管合作协议》,把服务纳税人作为合作的出发点,把有效防范外汇及税收风险作为切入点,共享管理手段和管理资源,实现非居民税收管理的新突破。三是规范各项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审核审批进度,确保企业退库资金及时到位。全年办理出口退税39.01亿元,占全系统退库额的30.12%。免抵退税额比上年增长34.38%,促进开发区外贸发展。
  (开发区国税局)
  〔国税局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2010年,开发区国税局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要求,贯彻行政审批“瘦身”、服务措施“增肥”工作思路,通过梳理涉税事项要件和办理流程、推行网上办税、将服务延伸至企业、利用网站开展纳税服务等措施,满足纳税人的纳税服务需求。
  (开发区国税局)
  〔国税服务区域发展〕 开发区管委会提出解决融资租赁承租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金抵扣问题后,国税局从2010年3月开始,对相关注册企业进行调研,撰写出《关于融资租赁相关税收问题及政策建议》的调研报告,就解决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方直租和售后回租固定资产销售和抵扣进项税金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上报市国税局,争取国家税务总局的政策支持。国家税务总局于9月出台2010年第13号公告,明确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的税务问题,10月批准天津市进行融资租赁增值税试点。市国税局出台解决开发区融资租赁直租业务中承租方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金问题方案。上述两项政策,基本解决融资租赁业务遇到的税收问题,促进开发区融资租赁企业加快发展。
  (开发区国税局)
  〔国税队伍建设〕 2010年,开发区国税局发挥目标、考核、教育、激励等措施作用,鼓励创先争优,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抓班子建设,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开展“为班子成员提意见”活动,将干部提出的意见归纳整理并逐条讨论,研究改进措施。二是抓基础党建,增强队伍的战斗力。7月,成立党总支,在科所建立7个党支部,各科所负责人任党支部书记。三是抓干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落实业务培训制度,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以提升培训质量为着力点,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纳税服务水平为目标”,落实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技能。在全市国税系统业务知识竞赛中,列第1名;在全市国税系统所得税业务知识考试中,获第3名。
  (开发区国税局)
  〔国税局党风廉政建设〕 开发区国税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廉政目标和廉政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各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的机制。组织全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抓好学习宣传,提高廉政意识。2010年没有干部在廉政方面受到投诉或举报,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开发区国税局)
  〔地税局分解税收任务〕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将税收收入任务指标和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下发到所,责任到人,形成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指标的机制。制定《税收分析预测管理办法》,规范查询税收数据模版。规范收入因素分析法的项目标准。规范税收预测质量标准、分析因素及预测方法。建立税收预测的质量自检制度,促进科所加强税源管理。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强化税源控管〕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增加一个重点税源管理所,确定重点税源户共计1066户,占全局税收的95%以上。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按照行业调整,划分三个重点税源管理所的管辖范围,使税源管理得以细分,利于行业税收比对分析,总结行业税收特点。加强重点税源大项目的跟踪管理,制定《重点税源大项目管理办法》,依托管理员平台,规范重点税源报表的数量和质量,健全重点企业纳税档案。全年绑定3728个合同,涉及项目75个,实现2.48亿元工商税收。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加大欠税清缴力度〕 开发区地税局制定清缴欠税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人,制定措施,制定清欠计划,按计划考核清欠进度。对恶意拖欠的,按照征管法要求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保障按期补缴欠税。清理历年欠税,2010年累计清理欠税6897万元。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建立征管质效考核报表体系〕 开发区地税局的该体系分为常规项和重点工作项。该报表体系的建立为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保证征管质量提升。2010年上半年和全年,地税局分别在全市地税系统征管质量综合测评中,总分居全市第2名,仅低于直属局。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税管员制度实施意见,明确税管员作为“管理一线责任人”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规范税管员工作程序,细化税管员岗位职责,统一管理员平台预警办理标准。完善税管员绩效考评办法,强化工作职责考核。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实施发票报验机制〕 开发区地税局依托“津税系统”及管理员平台系统,实施发票验旧售新。制订不同行业的《发票报验表》,提升发票验旧售新的质量。在国际货代行业差额纳税方面取得进展,撰写的《浅谈强化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信息管税,建立货代行业纳税报验制度》,得到市国税局货劳税处及科研所的重视。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实施信息管税〕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全年信息管税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以运输行业营业税差额纳税为重点,模拟真实征管环境,编制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比对模块,解决该行业纳税情况难以实施有效监控的问题。以房地产、建安行业为重点,设计房地产企业及建筑安装企业税源监控程序,发现税收漏洞,补税1299万元。以加强房、地两税征管为重点,自行开发房地两税纳税评估软件,开展非重点税源企业房产、土地使用税的信息登记和税款缴纳核实。区内有房产、土地信息的共有1647户,经筛选发现有问题的476户,已落实47户,补缴入库税款及滞纳金400.27万元。依托“一窗式”工作模式,使用代开发票、纳税申报的信息以及联合办证窗口、产权交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查找问题和疑点,堵塞征管漏洞。共查处问题企业65户,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合计1059.7万元。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挖潜增收〕 地税局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人员个税自行申报工作。2010年申报人数8537人,比上年增加1001人,增幅13.29%。加强限售股解禁征管后期管理,全年缴收限售股解禁个人所得税3000万元。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核定征收稳步开展。对2006年度、2007年度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下的亏损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共完成555户征收方式限定,全年增收税款1500万元。对2009年印花税入库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3900余户企业核定征收,每月增收收入120万元,全年增收1000余万元。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确定符合清算条件的房地产企业32户,涉及项目44个,全部下达清算通知书。其中清算完毕35个项目,预计应补税款23204.71万元,已补缴入库19647.71万元。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开展楼宇经济税源调查〕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楼宇经济税源监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计会、税管、信息、征收等部门共管的专项工作小组。建立与区建发局、房管局等部门的互动机制,定期获取楼宇各项数据信息。全年绑定3座楼宇以及相关的70余户经营户,实现税收4041.62万元。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制度建设〕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修订规范纳税申报、税收管理、税务稽查等多项管理制度。制定《2010年征管工作制度规定》,10项重点工作建立工作制度并附有量化监控表格,使重点征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修订《关于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细化管理流程,加强建安企业的属地征管。制定《催报催缴制度》,将原有按月催缴改为按周催缴,提高催缴效率。修订《代开劳务费发票管理规定》,要求纳税人在代开劳务费发票时提供每位劳务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劳务协议及领取劳务费的亲笔签字,加强征管力度,维护税收公平。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税收执法监督〕 开发区地税局在内部,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执行过错责任追究,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结合市国税局部署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局内的预算及财务收支、“三代”手续费支付、资产管理、税收政策执行、票证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自查。在外部,畅通税企沟通渠道,通过走访特邀监察员、设立纳税人意见箱、开通网上投诉等举措,听取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整顿规范税收秩序〕 开发区地税局按照市局关于提高稽查工作“四性”的要求,结合稽查科所合并,明确“查处大案要案,打造精品案例”的工作思路,建立起“查前预案、查中定期汇报分析案情、查后总结行业性规律”的制度。2010年实现稽查收入11428.37万元。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纳税服务热线〕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完善《纳税服务热线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纳税服务规范化。从制度上明确服务内容,延伸拓展纳税服务热线功能,增加税务咨询、税法知识宣传、催办局内转办件、对相关科室信息反馈、更新问题库等多项功能;规范服务流程,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无法当场解答的问题,转给相关业务处室,并在规定时限内回复纳税人,确保纳税人呼叫服务需求即时受理、集中处理、快速响应、按时办结;设置服务和考核标准,开展热线人员定期业务培训及考评,提升综合素质,使纳税服务热线有章可循。全年记录3万余条工作日志,充实热点问题库,做到“有问必有答,事事有回音”。接听咨询21949通,呼出11694通,平均每月接听量2195通,问题解决率100%。实现联网与市局12366平台无缝对接。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局创新服务手段〕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深挖“一窗式”工作潜力,整理修改42个一次性告知书,完善“涉税事项受理回执”,做到窗口业务规范化、合理化。实行“纳税引导员”服务,将纳税服务延伸到窗口以外,使纳税人和税务干部近距离沟通。窗口设置“暂停服务”、“系统故障”、“请您稍等”等指示牌,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如离开岗位,需说明原因并将指示牌置于窗口前方,以减少纳税人的不必要等候。编制、发放《纳税人办理发票简并业务指南》等8项宣传资料,并在网站公布,为发票简并工作奠定基础。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网站建设更新〕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加强外网网页的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全年网站浏览数突破444万人次。基本完成网上办公系统框架工作。内网办公平台设置局内公告、信息、业务系统、数据查询、公文处理等10个栏目,涵盖地税业务系统、数据查询、法规查询、通信簿、网上培训、文件传输等内容。扩大远程电子报税规模。网上申报税款累计28.6亿元,网上申报用户共8729户,占正常开业户的94%。
  (开发区地税局)
  〔地税队伍建设〕
  2010年,开发区地税局制定《“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及《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和“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若干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把整改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责任人。按照市局要求,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以查找廉政风险点为突破,完善岗责体系,明确岗位责任,强化干部的廉政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开展“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征文活动,营造廉政文化环境氛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职工读书、球类联谊赛等文体活动。鼓舞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热情,多名入党申请人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2010年度被开发区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党支部”称号,4名党员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全体正科级领导干部参加脱产一周的综合素质培训,选派7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市局举办的岗位能力培训班,提高科所长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管理和公文写作能力。组织参加市局、开发区组织的《公文写作考试》、《公共危机管理》等培训考试,自行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干部的业务技能,培养岗位能手和业务尖子。
  (开发区地税局)
  审计
  〔简况〕
  2010年,开发区审计部门审计4类49个项目,其中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1户,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21户,结算审计10户,审计调查项目16户,经济责任审计1户。查处违规行为金额113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01万元,损益不实金额409万元,核减不合理基建工程投资为被审计单位减少损失1139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38条,提交各类审计报告53份。撰写审计论文、调研性材料5篇,报送审计信息226篇,被开发区管委会、天津市审计局、中国审计报和《天津经济》杂志采纳。
  (李萌)
  〔财政审计〕
  2010年,开发区审计部门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为目标,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一是围绕滨海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大财政预算资金、财政资金绩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二是扩大延伸审计覆盖面。除延伸调查部分文化、教育部门外,重点对南港工业区、西区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大额财政基建项目支出延伸审计,对国资公司、投资公司、南港工业区偿债基金使用情况及国资公司注资资金使用情况延伸审计,扩展财政性资金拨付使用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范围,完善财政性资金的控制管理程序。三是注重结果分析。通过融资数据分析测算,揭示开发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运作中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管委会领导肯定。
  (李萌)
  〔投资审计〕 2010年,开发区审计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覆盖面扩大,共开展31个审计项目,审计金额100亿元,核减造价600余万元。运用简易审计程序对开发区西区及南港开发公司18个工程的结算审计,审计金额2.4亿元,审定造价2.34亿元,核减造价539万元。对大港中华民营园基本建设工程情况调查,核实情况,为管委会谈判提供依据和资料。完善基本建设审计制度和服务措施,制定《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操作规程(暂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李萌)
  〔专项审计调查〕 2010年,审计部门围绕“审计促发展”主题,增强服务政府宏观管理意识,加强审计调查,调查项目16项。审计调查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围绕财政资金管理、投融资效益和风险开展调查,促进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开展国资公司、南港公司融资使用管理及还款情况、职业学院资产投入情况调查,揭示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财政性资金的控制管理程序。二是为开发区筹建科技发展集团开展审计调查,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摸清家底。对津联创业中心、国有独资创业中心、建设中心等单位的资产情况调查,对泰达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泰达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项调查,为管委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创业中心审计调查成果显著,提出一系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事关创业中心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三是为配合开发区国企改革,审计局两次深入“三小区”调查,摸清历史遗留问题,为改制提供一手资料。四是重点对基建中心、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承担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使用及固定资产结转等环节调查,提高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结合节能减排目标,审计局尝试开展能源使用管理以及节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在对审计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开发区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建议和意见。
  (李萌)
  〔政府交办任务〕 2010年,开发区审计局按照管委会的统一部署以及受组织部门委托,完成对开发区工会主席任职经济责任审计。与外事局、党群工作部、管委会办公室、财政局、劳动人事局联合组成2个审计团组,分别赴德国、香港和美国、日本4个驻外办事处,审计检查财务核算及管理情况。参加市纪委组织的经济案件侦破工作。完成对泰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政府采购代理工作情况的监督考核。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
  (李萌)
  人才 劳动 工资
  〔“作风建设年”和“解促上”工作〕 2010年,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按照开发区党组、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将“作风建设年”与“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结合,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成效。
  为服务区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劳动人事部门建立大项目对接走访服务机制。全年走访重点企业110余家。将是否能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作为检验“作风建设年”取得成效的关键标准。
  针对区内老企业增多,劳动关系隐患加深的特点,开展老企业走访活动。全年走访10年以上老企业60余家、重点企业100余家,预防群体性劳资纠纷发生,将劳动关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增强企业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区内150余家企业的人事高管进行劳动法律法规专项培训。通过以案说法、一对一现场答疑等形式,宣讲解读《新劳动法》,受到企业的好评。
  (郎培)
  〔构筑泰达人才高地〕 2010年,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与国家、天津市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合力,累计吸引超过2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入区,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支柱产业,为开发区构建人才高地。
  劳动人事部门围绕吸引和聚集高端人才,开展工作。一是修订开发区领军人才政策,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项目招商和企业服务相结合,保持人才政策的领先性。二是与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创业中心建立联动机制,推荐入区高端人才进入国家和天津市人才培养计划。全年组织5批29人次申报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其中国家级3批,市级2批,总计8人入选国家创业型“千人计划”,占全市入选人数的75%,在全国各开发区处于领先地位。
  以博士后工作站全国评估为契机,鼓励培养青年技术骨干,推动产学研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此次评估为国家人社部首次评估。到年底,已经完成分站考核、内部总结和评比活动。2007年至2009年,开发区企业分站共引进博士后72名,承担国家级项目约40个,省部级项目70个,企业项目近80个,申报和授权专利近100项,创造经济效益约3亿元,投入产出比1:5。
  以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天津滨海市场为平台,推进国际人才交流。一是做好外籍专家管理工作,丰富外籍人员文化生活。推荐3名专家获得“海河友谊奖”。举办3期“外国专家系列培训交流项目”。组织参加“天津市海外人才友谊林”植树活动等。二是做好留学归国人员管理工作。设立滨海新区留学生服务窗口,承办中国(天津)第6届海外人才智力网上交流洽谈会。津洽会期间,参加天津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对接洽谈会等活动。三是实施香港理工大学暑期实习生项目,共安排31名香港学生在开发区10家大型企业进行为期51天的实习。
  (郎培)
  〔人力资源开发供给〕 2010年,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应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难题,开辟渠道,组织资源,做好人力资源提前储备和培养工作,建立较为稳定的人力资源“蓄水池”,为区内重点企业、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一是制定《开发区普通劳动力资源供给补贴暂行办法》。组织多家重点企业赴河北、甘肃等地进行现场对接,达成人力资源合作框架协议60多份,输入人员意向1.4万余人。二是举办2010年开发区人力资源合作洽谈会。与外省市就业服务机构签订《人力资源供给合作协议》,构建人力资源供给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开通人力资源保障网上平台。认定25家劳务输出基地和学校,作为与开发区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
  面对招商引资过程中人力资源需求,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一是为满足富士康天津项目不同时期的用人需求,通过专场招聘、网络招聘、联合本地和外地人力资源学校、基地等方式,共组织人员招聘163批次,输送人员19239人,通过公司面试录用人员6371人,保证项目如期开工。二是为联合通商、惠普数据中心、南港工业区、陶氏化学等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解决和招聘方案。
  为解决企业普通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泰达人才工程”将招聘活动范围扩大到高职、中专和技校,并在部分学校设立奖教金,鼓励学校向开发区输送技能型人才。2010年“泰达人才工程”设立奖学金企业11家,奖金额约80万元;报名参加校园招聘企业70余家,招聘范围覆盖东北、西北、华中、北京、天津等全国30余所重点高校。
  (郎培)
  〔建立全民社会保险体系〕 2010年,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推进社会保险扩面,社会保险体系得到完善,社会保险覆盖人群扩大,参保人数增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失业保险并轨,保险制度与全市统一。克服并轨初期人员配置、办公设施、业务经办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解决失业保险并轨过程中失业金发放的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失业保险金按月发放和失业人员各项待遇。实施与失业保险相关的各项补贴政策。2010年为企业办理就业登记4.54万人,退工1.9万人,失业金审核4405人,发放《就失业证》8149本,为8.19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4370.97万元。经与市人社局协调,为开发区争取到1.5亿元的失业资金返还,保证开发区企业利益。
  加强社会保险征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有关部门成立社会保险扩面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信息沟通、经办联络和例会等制度,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区域内引进的长城汽车、大火箭、中石油等重点项目上门服务。在各部门配合下,各险种参保人数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养老保险缴费22.2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2.61%;医疗保险缴费22.9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2.64%;工伤、生育、失业参保缴费均为21.8万人,超过计划。
  统筹社会保险工作。城乡居民“两险”征缴,全年办理社区居民参保1248人,教育领域、困难群体参保1.4万人。农民工综合险,全年审批40家企业农综险申请,涉及农民工29304人。医疗保险并轨后续工作,拨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资金900万元。
  (郎培)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园区〕 2010年,开发区劳动人事部门组织开展创建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活动。对劳动关系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科学预案,优化模式。在全国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中,开发区被天津市劳动关系三方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并入围国家级和谐园区评比。
  编制完成《天津开发区劳动关系危机处理行动手册》,得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天津市及滨海新区领导好评,在滨海新区推广。全年处理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13起,比上年下降63%。开发区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
  组织召开稳定劳动关系工作会议5次,推动和谐企业申报、评选,劳动监察自查。全年受理和谐企业申请237家,为上年的13.9倍。经天津市批准3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家,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54家。劳动关系隐患排查取得成效,通过走访、座谈等,排查企业529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不稳定事件发生。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简化报审流程,进行正面宣传,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高度引导企业建立协商机制。全年兑现工资集体协商奖励829.14万元,开展协商企业达到230家,独立协商企业占比达到100%,覆盖职工12.3万人,独立协商企业占比以及开展协商企业平均人数等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郎培)
  安全生产监督
  〔简况〕 2010年,开发区安监局落实“安全生产年”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履行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完成年度任务。全区安全生产保持平稳良好态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事故;一般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安监局下达的指标之内;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人数等相对指标保持先进。
  (冯健钧)
  〔落实各系统安全监管责任〕 区安监局按照上级领导对安全生产要求,结合对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推动。全年协调组织召开安委会例会12次、专题会11次,协调组织联合安全检查13次。在年初召开的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组织安委会31个成员单位向管委会递交2010年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区各系统按责任制规定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构筑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监管网络。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平台作用,沟通、协调、督察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市、滨海新区和开发区安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成员单位定期协商解决全区安全工作中的问题。针对国际发展大厦消防隐患治理、“三小区”安全管理、地下管网、非法出租屋、非法供餐、50公斤以上液化气瓶、涉海施工船舶、客运班车管理等难点重点问题,开展跟踪协调与督办。
  (冯健钧)
  〔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区安监局采取点对点的监管方式,将全区所有生产型企业划分到每位监察人员,做到任务清、责任明,实现安全监管范围100%覆盖和重点场所100%纳控。建立企业重要事项报备制度。督促企业按照规定将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应急预案编制演练情况、安全评价情况等向区安监局进行备案,实施动态监管。实行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在全区通报并向该企业总部通报。将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内容、程序和隐患排查的重点进行归纳,编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指导手册》,规范政府执法人员的行为。建立约谈机制。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采取找企业主要负责人约谈的方式,进行《安全生产法》教育,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针对“三小区”离母区较远,监管力量不足的实际,安监局发挥“三小区”总公司的作用,推动其以工业物业管理模式监督管理各自园区内的企业。
  (冯健钧)
  〔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 2010年,区安监局坚持服务、监管和处罚相结合,推进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把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作为重点工作。制定总体工作方案,组织200余家企业专题培训辅导,其中100家企业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实际,对安全管理项目和内容进行规范,编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手册》,免费提供给全区企业,帮助企业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
  (冯健钧)
  〔开展安全检查〕 2010年,区安监局为“实现安全监管范围100%覆盖和重大危险源、重点场所100%纳控”,对全区700余家规模以上生产型企业进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其中对重点企业每季度检查1次,对一般企业检查1至2次。全年排查治理各类隐患2200多项。
  坚持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在做好日常安全检查的同时,开展安全生产春季、夏季、冬季行动,以及“四类设备”、“四类伤害”、承包管理、特种作业、预防硫化氢中毒等专项治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控。依照国家新出台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全区重大危险源重新辨识。全区有14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对其每季度现场检查1次。聘请专家对全区危化企业排查,查出12家企业的危险工艺属于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督促这些企业按照标准完善控制措施。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查处各类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共对12家单位和个人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处罚,罚款123万余元。
  (冯健钧)
  〔南港工业区安全生产监管〕 2010年区安监局针对南港工业区刚起步,安全基础工作待完善的实际,从规划入手,关口前移,推进区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初步建立扁平高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南港开发建设有涉海施工、陆地施工、房建施工、市政工程等,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因此,安监局牵头建立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驻区单位,制定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周碰头会、领导定期现场办公会等制度,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措施得力的安全管理机制。夯实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完成南港安全规划、国际对标和消防规划的编制,组织安全、消防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对接。开展“责任关怀”、储罐区安全研究等活动。加强涉海应急队伍建设,增设应急物资,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建立一体化联合应急机制。推动涉海施工单位开展搜救演习,联合天津海事局在10月举行涉海综合搜救演习,检验海上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全年大风预警响应53次,疏散施工船舶1900余艘次。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协调现场各执法单位和南港开发公司开展涉海施工、工棚宿舍和食堂等专项整治。在陆域施工、涉海施工和文明施工方面,对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机具、船舶、人员培训、应急管理、食品卫生等开展检查,排查治理各类隐患1076项。推动消防队站建设。与市公安消防局建立联系,联合开展南港工业区消防队站建设模式研究,赴上海化工区、海南洋浦开发区调研,编制完成《天津南港工业区消防队站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到市公安消防局的认可和支持。为新建项目服务。本着提前把关、贴身服务的原则,与投资促进、规划建设等部门建立提前介入联合服务机制。组织编制项目安全准入办法和服务指南。全年参加新建项目审查、对接、咨询等50余次,出具安全审查意见12份。
  (冯健钧)
  〔督促企业加强应急管理〕 2010年,区安监局着力抓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等。通过让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预案评审等措施,提高其对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对预案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责成其重新编制,确保预案质量。全年评审200余家危化企业及中型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急预案,有342家企业进行事故应急预案备案。推动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观摩指导45家重点企业举行应急演练。
  (冯健钧)
  〔开展安全宣教培训〕 2010年,区安监局以抓好安全管理先进企业经验推广为突破,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提升区域安全文化层次。在全区各行业中挑选13家企业,总结经验,汇集成册,以《安全生产》专刊为平台宣传先进经验。组织企业安管人员到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投入近10万元制作、购买安全生产扑克和宣传品,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发放宣传,在企业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确保强制培训类人员100%受训。举办危化品防护、防高空坠落、罐区安全管理等安全培训10余次,700多人受训。对3500余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取证培训。
  (冯健钧)
  〔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 2010年上半年,开发区被评为“天津市安全社区”。在此基础上,开发区启动“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已完成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备案,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完成备案的在建“国家级安全社区”。为搞好“国家级安全社区”的创建,成立由管委会副主任倪祥玉为主任的开发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制订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实施方案;组织安全促进一线工作人员外出考察与专业培训;挑选出安全社区促进示范项目20个,通过媒体宣传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冯健钧)
  〔职业健康监管〕 2010年,区安监局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市安监局的要求,启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进行重点企业职业健康情况摸底。对粉尘危害严重、使用和生产高毒物品等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筛查,确定粉尘和高毒重点治理企业40家。开发区接触职业危害人数10225人,其中接触粉尘4591人,接触化学毒物5441人。开展粉尘和高毒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和木制家具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对排查出的112项问题下达整改指令书,督促企业整改。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在对区内企业排查摸底、组织200余家企业专项培训的基础上,启动第一批40家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冯健钧)
  质量技术监督
  〔食品安全〕 2010年,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通知》,制定2010年食品安全监管计划。
  按照市局部署,区质监局开展奶制品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对区内所有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深入企业原料库和成品库,逐批次、逐产品核查,抽样60批次(原料16批次,成品44批次)。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详查企业资质及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出动40人次对15家相关食品企业进行严格的“五必查”执法检查。组织各类专项检查:对抗震救灾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对供应上海世博会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对供应广州亚运会食品企业监督检查,对一次性餐饮具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合节假日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打假行动。全覆盖、多角度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保证了开发区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天津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报》披露,开发区受检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100%。
  依据《食品安全法》落实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召开食品及食品相关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区内46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宣传贯彻《关于加强食品等生产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能力的通知》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重点监控内容》等文件,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帮促企业从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手册》内容入手,制定食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增加食品质量管理手段,建立食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记录制度;建立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强化对产品投诉处理的手段和能力。
  全年办理食品委托加工备案32件,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12件,食品及相关产品许可证换证审查12件。
  (科技局)
  〔质量监督执法〕 2010年,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动执法1136人次,其中特种设备执法监察320人次,检查企业160家,发出监察指令书59件。质量监督和食品执法553人次,标准化执法16人次,认证执法100人次,生产许可证执法16人次,计量执法131人次。
  (科技局)
  〔标准化工作〕 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状况摸底调查,基本查清在开发区注册、具备实地生产制造能力的生产型企业,辖区内实际生产企业,应办理执行标准企业和产品种类等数据。为企业执行标准登记368件,其中国家标准102件、行业标准44件、地方标准2件、企业标准220件。
  (科技局)
  〔质量监督〕 开发区质监部门运用法律、法规和质量监管指导,实现监督管理的全覆盖。
  对辖区61处重大项目建筑工地的建材,进行专项质量监督检查。其中抽检建筑用钢筋106批次、电线电缆2批次。出动执法检查180人次。对存在不合格建材产品的工地进行回访,实地核查不合格建材的处置以及问题整改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综合质量投诉解决方式。一方面以质量投诉为线索,依法对被投诉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预防或查处质量违法案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引导投诉人将诉求合理化,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赔偿或补偿,实现依法维权,合理补偿。2010年接到质量投诉举报36件,均做到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解决了云锦蓝庭、东方名居业主对电梯维修保养等问题的投诉,开发区生产相关饮品的质量投诉等。实施综合质量投诉解决方式,各种投诉呈下降趋势,投诉调解成功率提高。
  (科技局)
  〔质量管理〕 开发区质监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2010年为15家企业出具产品质量监管状况、标准执行情况等方面证明,确保相关企业办理进出口等级证、发行公司证券等。制定落实定检计划,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深入企业宣传有关名牌战略政策,组织企业参加市局举办的名牌工作会议。帮助企业对照天津名牌审核标准确立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核实生产经营情况。开发区3家企业(4种产品)通过《天津名牌》审核,获得2010年天津名牌产品称号。
  组织“质量月活动”。围绕“质量提升”主题,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社会氛围。发布质量月活动报道,扩大质量月活动影响。结合中秋、国庆两节,组织对酒店、饭馆、农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执法检查。开展月饼质量抽查,对酒店出售的月饼进行委托加工备案状况大检查,确保月饼质量安全。将“爱眼工程”进校园活动融合在质量月活动之中。邀请泰达医院、赛尔验光配镜中心组成服务小组,为开发区中小学师生免费验光、修调眼镜。举办爱眼、护眼知识讲座。
  (科技局)
  〔强制性产品认证〕区质监部门在产品认证监管方面,将43家认证企业中的11家C类企业作为巡查重点,并对重点设备和重点企业加大执法频次,提高质量监管效果。
  对区内家电下乡手机生产企业——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检查。结合执法检查,安排市质监局领导与企业以“提升产品质量,服务广大用户”为主要内容进行座谈。
  对区内玩具类产品销售集中的商场和超市多次检查,重点检查电玩具、塑料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等几大类产品的包装标识、认证标志、销售者进货记录和凭证等,向销售方负责人强调儿童玩具执法检查的意义,要求其遵守进货检验和索证索票等制度,切实保障销售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为保证富士康公司落户泰达,协调国家认证机构、市质监局等部门与企业沟通,阐述认证政策、要求,承诺按照程序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认证周期,争取在迁移后投产前落实3C证书。
  按照国家认监委部署,结合质量月活动,在开发区内开展认证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认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企业贯彻认证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
  (科技局)
  〔计量检定〕 开发区质监部门落实“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要求,制定方案并贯彻执行。在“诚信计量进市场”活动中,对生活区域在用的衡器等强检计量器具监督检查,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实现先行确认、登记备案、编号管理、申请检定的“四落实”。统一加贴检定合格标签,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受检率95%以上。在“健康计量进医院”活动中,对区内15家医院在用强检医疗仪器设备近350台套开展计量检查。检查区内7家眼镜店的焦度计、验光仪、计量器具是否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有效检定证书。发现部分在用设备漏检问题督促整改。组织泰达医院和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从完善医疗器具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角度总结经验,体现开发区医院计量管理工作的特色优势。
  开展区内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摸清能耗企业基本情况,完善和扩展年耗标准煤3000吨以上企业数据库。指导企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共采集68家企业能耗数据,掌握计量器具配置概况。
  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对超市销售的空调、洗衣机和电冰箱,特别是家电下乡中标产品重点检查。经检查,家电下乡中标型号的家电产品满足能效3级以上的中标要求。
  开展电子汽车衡计量专项整治。对在用汽车衡的计量检定状况、检定证书有效期限、周期检验和日常维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进行检查、督导,查处各种利用汽车衡计量作弊行为,掌握在用汽车衡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65台电子地衡建立管理档案。配合市质检院对开发区内加油站所售柴油和93号、97号汽油实施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对区内11个加油站的所有加油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与加油站签署诚信计量承诺书。强化安全防护类强检计量器具执法,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完成区内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安排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向涉及小食品类及涂料油漆类有定量包装商品的企业发出自查通知,结合部分企业换证申请进行专项现场监督检查。
  经组织专家审核,2010年准予颁发10家企业计量器具制造或修理许可证。准予行政许可23个计量检定员资格。准予行政许可1项企业计量标准器具核准。参与3家实验室资质计量认定监督评审。计量检定企业在用计量器具力学器具2300件、长度量具315件、燃油加油机67台、电子计价秤300余台。
  编撰完成开发区质监局建立以来计量工作大事记。
  (科技局)
  〔代码管理〕 2010年,开发区质监部门办理法人机构代码证新增971件,换证1455件,变更1355件,迁入36件,注销2596件。代码年审6976件。
  (科技局)
  〔特种设备管理〕 2010年,开发区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2132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增至852家;设备总量13569台,升至全市第3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14809个,实施安全监察420人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78份。
  3月31日起,凡滨海新区内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均可在滨海新区办理,相应的特种设备审批事项开发区即可受理、发证。
  (科技局)
  海关
  〔简况〕 2010年,开发区海关围绕关党组提出的“凝聚人心,积聚信心,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新局面”的工作主题,优化监管和服务,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完成各项工作。全年实征税款106.64亿元;进出口货运量760万吨,货值109.9亿美元;接受申报并放行报关单149719票;审批征免税证明7029份,货值3.1亿美元,减免关税和增值税合计2.3亿元。
  (刘蕊)
  〔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010年,开发区海关推进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区保税物流中心5月18日封关运行,6月4日接受首票入区申报。8月31日召开保税物流中心功能现场推介会。至12月底,中心内注册企业2家,注册资金148万美元;接审报关单372票;监管进出区货物1553.2吨,货值1.1亿美元;征税4479.9万元。出口加工区自上年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后,严密监管,规范各项业务操作,2010年接受报关单、备案清单1.02万份;监管进出区货物17.02万吨,价值10.75亿美元;征收税款4.30亿元,比上年增长42.86%。
  做好政策支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落实海关与企业、海关与管委会的沟通机制。全年与管委会召开联席会2次,向管委会报送《开发区海关服务企业月报》12期,组织处科长接待日12次,接受并解决企业各类问题近百个,召开政策宣讲会2次,举行开发区荣获AA、A类管理类别证书颁发大会。在严密监管条件下,发挥区域海关的作用,做好富士康落户、摩托罗拉分拆、三星集团公司合并等重大项目的跟进工作,给予企业政策支持与服务,推动开发区产业资源聚集发展。
  提高通关效率,打造一流通关环境。完善海关内部管理,通过“日查日报、每月盘点”制度,对未放行(未审结)报关单进行监控,查找影响通关效率的问题。完善内部流转机制,设定单证流转时限,降低因环节流转和手续性操作对通关效率造成的影响。2010年,该关进口月平均通关效率列主要业务现场第一,出口通关效率连续35个月列天津海关业务现场第一。
  (刘蕊)
  〔综合治税质量提高〕 开发区海关推进综合治税工作。2010年入库税款106.64亿元;归类补税1070万元,比上年增长79.8%。审价补税6101万元,增长1.36倍。1-12月价格水平保持在绿区,归类差异率为0,税单核销率达到99%以上。
  (刘蕊)
  〔提升加工贸易监管效能〕 开发区海关加大实货监管力度。2010年中期核查企业129家次,核查补税共5871.99万元;盘库核查企业85家次,盘库补税4.17亿元;推行“诊断式”核查,自该措施实施以来,核查企业30家次,涉及货值185.4万美元,税款186.4万元。
  (刘蕊)
  〔廉政建设〕 开发区海关一是完善廉政风险分析制度。廉政分析到组,以组为单位听取业务工作讲评和岗位、人员的廉政风险分析,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责任主体意识。二是创新纪检特派员谈心制度。纪检干部主动与高风险岗位人员谈心,把握廉政思想状况,加大廉政宣传教育。该关在主页建立《开发区海关廉政教育专题网站》,创办《开发区海关纪检监察月报》(双月刊),反映廉政建设状况。三是实行关务公开。面向区内企业发放“开发区海关监督反馈卡”,完善外勤人员监督反馈机制,强化外部监督,通过处科长执法服务接待日等活动收集企业对该关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该关年内未发生违反廉政规定现象,做到“零投诉、零举报、零发案”。
  (刘蕊)
  〔队伍建设〕 2010年,开发区海关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活动中。先后召开开发区海关团总支新老委员暨青年关员代表座谈会、“迎七一、学党史、促和谐”邮品展览等,增强关员归属感,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全年召开关容关貌、后勤保障群众评议会4次,解决群众提出的涉及办公环境、后勤保障等问题47个,完成率95%。发挥党团、工会组织作用,丰富活动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三是加强激励,提振士气。全年召开工作总结表彰会4次,组织五四、七一等专题表彰会,鼓励爱岗敬业、干事创业之风。有百余人次获分关表彰,56人次获总关及总署表彰,核销科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全体关员形成团结、务实、高效、创新、廉洁的工作局面。
  (刘蕊)
  检验检疫
  〔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2010年,天津检验检疫局局长挂帅,全员参与,落实34项任务。以开展专项整治为抓手,提升检验检疫质量。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提升检测业务、实验室管理、技术保障三项能力。开展天津口岸出口货物木质包装专项整顿,打击伪造、变造、盗用标识行为,整顿市场秩序。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打击非法生产和进出口食品行为,确保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开展窗口建设和证单质量提升专项整顿,提高工作人员窗口意识和证单管理水平。活动开展以来,检验检疫服务水平、科学监管水平、基础保障和基层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全局22人次、18个单位在活动中受到质检总局和天津市表彰。
  (刘艳华 宋君)
  〔强化执法把关能力〕 2010年,天津检验检疫局加强风险预警和进出口食品检验把关,着力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控制传染病传入传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有进步。完善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后续监管的“四位一体”动植物疫病疫情立体防控网,防控疫病疫情传入传出。落实分类管理办法,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提高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有效性。严格审核把关与监督抽查,提高出口食品企业备案工作质量,认证全过程执法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全年受理出入境申报87.8万批,货值97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35%。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50.9万批次,货值707亿美元,分别增长14.1%和46.4%。检出不合格货物8282批,货值59.6亿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1.6%和8.4%。
  (刘艳华 宋君)
  〔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天津检验检疫局深化“三集中”业务改革。加大集中查验场库建设力度,扩大集中查验商品范围,形成覆盖海港、空港,涵盖所有重点敏感商品集中查验体系。首创以“产地检验,口岸出单”和“口岸转检,属地报检”为主要内容的天津口岸直通模式。打造检验检疫区域通关合作平台,改善通关环境,提升天津口岸在内陆腹地的辐射力。借鉴企业流程再造的经验,对检验检疫监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工作效率、不合格检出率和内部管理水平,降低工作差错和廉政风险。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落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天津市“解促上”活动总结大会上,该局作为唯一的机关代表作典型发言,受到市长@的赞许。
  (刘艳华 宋君)
  〔科技和信息化建设〕 天津检验检疫局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应用和科研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局高级职称人员增加21人,增幅25%。实验室建设取得进展,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质检总局核查验收,4个“二次规划”重点实验室获批筹建。科研立项获得成果,2010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局级科研项目10项,行业标准37项,获得2011年质检总局科研立项20项,检验检疫科技研究首次作为专项被列入天津市2011年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加强检测能力建设,组织全局947人参加检测技能大比武,实验室检测新增检测项目967项,增幅66%。信息化建设发生质的飞跃,在系统内率先建立业务容灾系统,实现生产与备份系统之间秒级在线数据复制与同步;开发上线业务系统12个。
  (刘艳华 宋君)
  〔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天津检验检疫局建立法制工作管理平台,规范执法程序和权力分工,实现法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推行“双责能效”综合行政管理体系,以体系建设带动机关管理制度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纪律。以强化事业单位法人负责制为核心,以放权、搞活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自身建设。各直属企业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保障能力。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创先争优活动高起点开展,成立一把手“挂帅”的领导机构,责任落实到位;突出“质量”和“实效”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发挥检验检疫职能结合,活动取得实效。
  (刘艳华 宋君)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1》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1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