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业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55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产业园区
分类号: TU984.13
页数: 9
页码: 186-194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包括微电子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化学工业区、保泰工业园、区内园区等情况。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产业园区

内容

第一节 微电子工业区
  一、概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简称微电子工业区),1996年5月建立,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距天津机场15公里,距天津港50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
  1995年9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增资7.2亿美元在天津建立半导体芯片厂,该厂注册于开发区,选址于西青经济开发区。1995年11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半导体厂总经理林治国提出:“未来随着摩托罗拉公司在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吸引众多的半导体原材料厂商来天津投资设厂,这些厂商希望将厂址设在西青开发区摩托罗拉芯片厂附近,我们热切期盼天津开发区在西青开发区内建立天津经济开发区微电子区,带动天津电子行业加速发展……。”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批示:“开发区与西青区一切从大局出发,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发,利益共享,把天津的硅谷建立起来,保证成功”。1996年4月6日,天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和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联合给天津市政府上报《关于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的请示》,1996年5月24日,天津市政府批复同意,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
  二、组织机构
  1996年5月13日,天津开发区与西青区共同召开微电子工业区工作讨论会,确定由两区共同组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管理局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总公司。
  (一)微电子工业区管理局
  微电子工业区管理局编制25人,为开发区直接领导下的行政单位,其主要职能是:组织落实管委会的各项经济发展计划,研究区域发展的趋势,并向管委会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行使政府职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法令进行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定投资促进计划和方案,为投资者提供咨询和服务;接受管委会各部门委托并行使职责;协调各派驻机构和部门的工作;执行管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履行管委会授予的其它职权。2001年,管理局撤销,由开发区经发局管理。
  (二)微电子工业区总公司
  1996年8月9日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为大型国有联营企业。该公司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与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共同投资,双方各持50%股份。主要从事微电子工业区土地开发与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兴办三资企业;兴办生产、生活、文化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兴办第三产业;建设开发和经营房地产;开展国内、国际贸易及仓储运输服务和技术服务。
  三、土地规划与征地
  1996年7月17日,微电子工业区规划以“中国的硅谷”为目标,求高求精,既要充分保证小区未来发展需要,又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天津市规划设计院主持详细规划,并邀美国凯撒公司参加规划工作。
  微电子工业区总公司成立时,西青区以原特殊钢厂征用地块入股,计0.476平方公里,微电子工业区于1996年一期征地1.088平方公里。2001年,再次征地1.28平方公里,实际征地2.368平方公里。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道路建设
  建成道路7条:爱迪生道、张衡道、钱学森道及微二路、微三路、微四路、微五路,形成区内道路网,道路面积9.5万平方米,总长逾5公里。
  (二)排水管网建设
  排水管线随道路铺设、雨污水分流设施,建成排水管线1.44万延米;建成雨污水泵站1座,具备雨水6立方米/秒和污水0.6立方米/秒的排放能力。
  (三)给水管线建设
  完成给水管线8300延米,供水能力1万吨/日。2000年,建成自来水加压站1座,水储备量5000吨。加压站出水最高压力达3公斤以上,并设有化验室及净化装置。
  (四)电力建设
  建设10千伏公共配电网6000延米,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形成近期6.3万千伏安、远期15万千伏安的供电能力,可为所有入区企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
  (五)热力建设
  建成供热中心1座和供热管线4600延米,形成4×7.8吨/小时的供热能力,可为入区企业提供生产用蒸汽和冬季采暖服务。
  (六)供气
  陕气进津接通到津港公路,可为小区提供优质天然气。
  (七)通讯
  完成3000米通讯管道工程,提供4万门IDD程控电话接口,能提供各类型通讯服务。
  (八)绿化
  完成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
  (九)填土
  1996~2001年,累计填土75万立方米,小区地块平均标高(大沽高程)3.3米。
  五、厂房建设
  1996~2001年,建成标准厂房96547.6平方米,出租率100%。
  租用单位有:现代电子(天津)多媒体有限公司、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天津通广三星有限公司、天津三星显示器有限公司、美国联合弹簧有限公司。
  六、科学家世纪园
  2001年建成。科学家世纪园地处微电子工业区东部,紧邻津港公路,长800余米,宽39米,局部宽110米,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景观以爱迪生道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地形蜿蜒起伏,错落有致。
  园内广场用花岗岩铺砌,高坡上伫立着象征科学殿堂的弧形锦墙,高4.5米,长42米,配以灯光。塑有36座中外科学家雕像。园内种植草坪4万余平方米,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高低错落的风景带。
  七、项目引进
  1998年,引入第一个项目——韩国现代电子(天津)多媒体有限公司。截至2001年,微电子工业区注册企业3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7家,投资总额3.16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75亿美元。另有内资企业3家,总投资额1200万元。
  在外商企业中,韩国企业8家,总投资额20528万美元;日本企业5家,总投资额6015.1万美元;欧美企业10家,总投资额3676.5万美元;东南亚企业4家,总投资额743万美元。分别占微电子工业区外商投资总额的66.3%、19.4%、11.9%、2.4%。
  自1998年始有企业进住微电子工业区,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7亿元,出口额1.6亿美元,人均产值90万元,人均出口创汇6万美元。
  2000年,三星显示器、通广三星、三星电机、源达日化等企业陆续投产达产,小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2亿元,出口3.7亿美元,人均产值120万元,人均出口创汇8万美元,上缴税收5675万元。
  2001年,三星手机、田边制药等企业陆续建厂投产。是年,微电子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9.3亿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8%;出口额4.95亿美元,占开发区出口额的12.3%。人均产值107万元,人均出口创汇6万美元。上缴税收11376.9万元。
  第二节 逸仙科学工业园
  一、概况
  1993年5月,美国逸仙科学工业园有限公司与天津逸仙科学工业园(中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逸仙科学工业园国际有限公司,美方投资占55%,中方投资占45%。合资公司选址天津市武清区(原武清县)杨村镇西侧。建立天津逸仙科学工业园(简称逸仙园),旨在以引进和开发高科技产业为主,开发建设高科技、高文化,并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产业园区。
  逸仙园成立初,行政由天津市武清县管理。1996年4月,转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组建逸仙科学工业园管理局,行使管理、监督职能和招商促进工作。2001年,开发区机构调整,逸仙园管理局撤销。
  1993年5月4日,天津逸仙科学工业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998万美元。负责逸仙园区内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园区内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园区配套服务。
  公司成立以后,先后进行3次股权转让。自1998年股权转让后,公司各股东持股比例为:天津开发区总公司45%;中化(伦敦)国际石油有限公司43%;天津火炬科技发展公司12%。
  二、自然环境
  逸仙园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南部,地处“京津高科技走廊”中段。规划总面积9.38平方公里。园区北侧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东侧有京津公路,西侧有京福(北京-福州)公路。园区紧临京哈铁路和京沪铁路。园区距首都机场120公里,距天津机场46公里,距天津港71公里,沿高速公路可直达港口。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
  该区平均海拔8米,地质构造良好,地耐力10吨/平方米。
  三、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
  逸仙园以雍阳西道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部区域分为一期起步区用地及二期用地,面积分别为2.67平方公里和4.22平方公里;南部区域为三期用地,面积为2.49平方公里,开发模式由北向南依次展开。
  截至2001年末,逸仙园实现3.43平方公里内的“七通一平”。其中,完成道路面积为211884平方米;铺设雨污水排水管线32392延米,雨水排放能力为14立方米/秒;污水处理能力为0.95立方米/秒;铺设供水管线12422延米,原水供应能力3万吨/日,净水供应能力为3万吨/日;电力工程变压器容量为2×20000千伏安;供热能力达10万平方米;铺设燃气管线2.3公里,燃气供应能力为2.2万立方米/日;园区完成填土工程45万立方米,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开发房地产27464平方米;通讯光缆已入区,装机容量1280门。生活服务及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四、区域经济定位
  逸仙园园区,是为开发区的补充。从事高科技研究成果向高科技产品工业化生产转化和开发,生产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科技产品;组织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投资园区,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园区。五、项目引进逸仙园引进项目的重点是:引进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等产业。至2001年,注册项目12个,其中三资企业7家,内资企业5家。
  六、经济发展状况
  至2001年,累计吸引国内外投资6.74亿美元,其中外资6.22亿美元;实现土地转让103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以电子、IT产品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2.6亿元,实现出口额2754万美元,税收1.3亿元。
  七、重点企业
  区内生产型企业主要有8家。
  (一)天津三星视界有限公司
  1996年7月成立,1998年投产,由韩国三星视界株式会社与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合资组建。至2001年,注册资金1.78亿美元,中外比例为2:8,投资总额4.73亿美元。占地近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065平方米,员工1500人。建有两条生产线,设计年产彩色显像管120万只,彩色显示管280万只。同时具有生产1080线准高分辨彩管的能力。至1999年,累计实现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3800万美元,被评为天津市最佳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2000年,实现产值27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利税4.5亿元。2000年7月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
  (二)富德(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中英合资企业,占地1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5670万美元。从事可兼容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平板显示器及显示屏、监视器、数码激光盘机、音响机、音响电视组合机、数据通信多媒体系统设备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三)安施(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美国独资企业,占地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923万美元。生产、销售钽电容器和其它新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元件。
  (四)鹏斯特(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美国独资企业,占地6.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828万美元。从事精密机电组件、元件组件和挠曲电路组件的生产与销售。同时作为摩托罗拉的国内配套企业,为摩托罗拉生产零部件。
  (五)天津广宇电子有限公司
  韩国独资企业,投资总额78万美元。从事音响、彩色显像管和彩色显示管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天津三星电管生产配套零部件。
  (六)天津新艺偏转线圈有限公司
  大陆与台湾合资企业,占地3.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00万美元。主要生产显像管偏转线圈及其它电子产品。
  (七)天津开发区汉美工业园有限公司
  美国独资企业,投资总额2980万美元。从事区内工业厂房的开发、销售与租赁。
  (八)天津开发区泛华美联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内资企业。从事高科技生物农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第三节 化学工业区
  一、概况
  化学工业区位于汉沽城区南部,蓟运河以东,化工路以南,汉北路以西。距天津市中心60公里,距开发区15公里,距天津港20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50公里。西依山广高速公路、塘汉公路和京山铁路;东与汉北路和海防路相连。
  化学工业区远期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中长期规划10平方公里,起步区2平方公里。化学工业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水陆交通畅达,投资环境优越,产业链条布局合理,以海洋化工为基础,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形成海洋化工、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多门类化工综合发展,高度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大型现代化工基地。
  二、管理机构
  化学工业区原为汉沽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6月,开发区与汉沽区签订《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将汉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作“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实行统一规划,共同开发。享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1996年10月1日,管委会向天津市政府上报《关于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的请示》。10月11日,市政府批复同意。
  化学工业区,作为天津市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纳入全市化学工业的统筹规划,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和石化下游产品。加速全市工业战略东移和老企业嫁接改造及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在化学工业区筹备成立期间,有关工作已开始提前运作。1996年3月8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开发区总公司占50%,汉沽区占30%,开发区建设集团占20%。同时,化学工业区管理局成立。2001年,该管理局撤销。
  三、土地开发
  1997年1月21日,汉沽区与开发区就化学工业区土地出让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确认,化学工业区起步区北至化工路,南至汉沽区党校路,东至汉北路,西至蓟运河堤外25米。汉沽区先期出让营城乡上水渠以东1.53平方公里,土地出让费为每平方米22元。由汉沽区规划土地局为化工区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其后,化学工业区每转让一块土地,即向汉沽区按转让面积交纳相应的土地出让费。
  汉沽区负责1.5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拆迁和有关补偿工作,起步区范围内不再新建、改扩建其它地上、地下设施。
  1998年10月9日,开发区与汉沽区进一步对化学工业区起步区批租土地问题达成共识,即化学工业区起步区内项目用地由开发区批租并核发土地使用证,其批租项目用地范围为天津滨海规划土地分局批准的化学工业区起步区一期开发的1.23平方公里。
  2000年8月8日,化学工业区就二期用地、补偿及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将汉沽党校路以北,大干渠以西,化工路以南,蓟运河大堤以东,营城乡建华村、创业村1.85平方公里的国有土地,用于化学工业区二期开发建设。地上物补偿金260万元。
  2001年9月,对地上物补偿费用在260万元基础上,再增加80万元。该款由化工区总公司垫付,从汉沽区土地收益中扣除。
  至2001年,实现土地转让面积23.91万平方米,实现土地转让费收入216.3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
  至2000年末,规划开发土地面积2.0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9564万元。建成栖霞街、紫东街、泰山路、华山路、汉北路5条道路,计10.3公里;建成雨水管线6000米,以及排水量4立方米/秒雨水泵站1座;建成污水排放管线15.5公里,排水能力为3万立方米/日污水泵站1座;建成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蓄水加压泵站1座,供水管线长4500米;建成箱式变电站3座,计615千伏安。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
  五、项目引进
  化学工业区管理局建立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的调研、宣传、考察、接洽等工作。
  1996年4月,开发区确定重点招商项目12个。化学工业区管理局围绕确定的近期招商项目,与国内外商家,尤其是日、韩、欧、美等知名企业进行广泛接触,对烧碱、聚氯乙烯及后加工、乙烯及炼油、钛白粉、环氧氯丙烷及环氧树脂、双酚A等基本化工原料,以及化工专用码头,农用、医用、精细化工项目等展开广泛洽商。2000年之后,与京津两地的有关部门、企业广泛接触,为招商工作逐步形成较扎实的铺垫,积蓄招商潜能。
  至2001年,在园区注册企业2家,对外招商引资折合人民币5.43亿元,其中注册投资额4.13亿元,签订协议投资额1.3亿元。先后有斯特迪工贸有限公司、禄鑫工贸公司、天联集团公司、环球化学4家企业入区建设。
  六、重点企业
  (一)天联(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25日注册成立。投资1亿元,年产2万吨玻璃钢管材,占地10万平方米。2001年2月奠基,实现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投产。是为化学工业区首家高新技术及规模型企业。
  (二)天津环球化学有限公司
  2001年达成协议,系天津环球磁卡集团下属企业,当年开工建设。投资1.28亿元,生产氯代吡啶,年生产能力3000吨。
  (三)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2001年11月8日合作签约,在化学工业区内建设清华高科技化工系列产品基地。初期投资5000万元,占地10万平方米,生产荧光增白剂及造纸化学品、纸面涂布以及医药中间体等系列产品。
  第四节 保泰工业园
  一、概况
  1996年12月28日,开发区与保税区合作建设的保泰工业园举行签字仪式。保泰工业园位于天津保税区南部,紧靠开发区,占地1平方公里,是保税区内以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区。
  1997年2月24日,天津保泰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保税区以保泰工业园土地原值、该地块已开发项目投入资金(含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作为资本投入;开发区投入资本金1.2亿元。由保泰公司全面负责天津保泰工业园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企业配套服务,并协助园内企业办理工商注册、海关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事宜。
  保泰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由保税区和开发区共同委派董事,协商产生董事长、副董事长和总经理。
  二、基础设施建设
  至2000年,保泰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完成保泰工业园填土、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等工程,并建成换热站,铺设园区内热力一次管网。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000万元。工业园区内全部72万平方米可转让地块,均达到企业入住条件。35千伏变电站和给水加压泵站正加紧建设。
  三、重点企业
  1997~2000年,保泰工业园吸引外商投资1.0245亿美元,转让土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境外投资企业主要有3家。
  (一)亚实履带(天津)有限公司
  1999年10月成立。由美国卡特皮勒公司和日本伊藤忠公司和SNT公司合资组建,主要生产工程车履带。在保泰工业园投资4765万美元,购地5万平方米。
  (二)达尔泰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由台湾台达电子公司在保泰工业园投资兴建,主要生产蓄电池。投资2980万美元,购地3.8万平方米。2000年初投入试生产。
  (三)金光纸业项目
  由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投资兴建,从事新闻纸和包装纸生产。一期投资2500万美元,购地13万平方米。2000年4月开始进行厂房等工程项目的建设。2000年末正式投产。
  第五节 区内园区
  一、概况
  区内园区系由开发区开展土地融资划片开发而形成。建区之初,以总公司为主体,通过国家贷款,采取负债开发,完成一期开发任务;随后通过一期土地费收入和财政收入,采取滚动开发,持续进行续期土地开发。自1987年起,开始尝试采取“融资划片”的方式,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全区土地开发速度。从而形成与“区外园区”相对应的“区内园区”招商模式。
  “融资划片”,是管委会在开发区划定的区域内,向国内外土地开发企业有偿出让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由企业按照管委会批准的规划,承担对划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建设,使其形成工业用地或其它建设用地条件,然后进行转让土地使用权、经营公用事业、转让或出租地面建筑物的经济活动。通过“融资划片”开发模式,以吸引国内外诸多投资者以及大财团的资金,采取独资或与国内大企业(包括开发区总公司)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开发区,实现“政府规划,企业投资,有偿受让,综合开发,综合补偿”的“引鸟筑巢,以巢引鸟”式招商引资,拓宽开发区土地开发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土地开发速度,增强招商引资力度。
  1987年,开发区中信工业区签约,为区内园区建设之始。至2000年,全区外资(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开发园区有韩国工业团地、泰丰工业园等2家;内资开发园区有海晶工业园、金泰小区、中航小区等3家。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兴建“天津出口加工区”。该区规划面积2.54平方公里。是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管理体制。入园企业可享受部分免税或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是年,开始启动建设,由管委会贸易发展局负责组织开发建设。
  二、外资(含港、澳、台)园区
  (一)马利克工业综合区
  1989年8月8日签署出让合同。开发区出让5.36平方公里土地,供美国MGM商业公司开发建设,建立天津马利克工业综合区,出让期70年,出让费每平方米3.25美元。此为当时中国政府首次向外商出让大面积土地使用权,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此项目后因美方因素未能完成。
  (二)韩国工业团地
  1993年2月18日,开发区与韩国土地开发公社签署土地转让协议,计划天津韩国工业团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吸引韩国企业投资近4亿美元。8月18日举行开工仪式。后因韩方原因,未全部实现。世界500强企业“埔项制铁”入区投资设厂。
  (三)泰丰工业园
  1993年7月成立,开发区划地344.5万平方米,由中外合资天津泰丰工业园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当时为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合资开发工业园区。至2000年末,有20家外资工业项目和10家内资企业入区发展,包括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PECC(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部分成员国在园内建有新型工厂化建设式住宅别墅群“太平洋村”。开发区最大的敞开式公园“泰丰公园”亦建在园区内。
  三、内资园区
  (一)中信工业园
  1987年3月4日,开发区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署协议,在开发区划片开发。是年6月20日,中信天津工业发展公司在开发区注册成立,负责该园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事宜。注册资本5550万元,划片土地77万平方米。至2000年,约有顶新集团等近30家外资和内资企业在该区投资。
  (二)中航小区
  1992年5月23日,开发区与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天津中航投资公司签署中航小区划片开发合同,首期征地15万平方米。用以建设写字楼、公寓、居住小区。至2000年,完成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
  (三)海晶工业区
  1992年,由长芦盐场海晶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划片面积2.7平方公里。1994年7月,改由海晶集团与开发区总公司联合开发。至2001年,完成土地转让70%。20余家国内外企业入区发展,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余亿元,利税逾1亿元。
  (四)电子小区
  1991年5月9日,管委会与市电子仪表局在开发区建立电子小区举行签字仪式。中环三津等十余家企业入区。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