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态保护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51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生态保护圈
分类号: TU985.221
页数: 2
页码: 145-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开发区通过建立海防林和环城生态保护圈等生态绿化工程,旨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种栖地、吸收二氧化碳、防灾减灾等。其中,海防林建设采用了多种植物带,包括潮间带和潮上带,以减浪、消能、引淤作用为主,同时构成全绿色景观;环城生态保护圈则包括东海路防护林、铁路防护林和公路防护林等,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公路安全。
关键词: 天津开发区 盐碱地绿化 生态保护

内容

一、简况
  天津开发区地处渤海之滨,自然条件不佳,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土壤干旱,盐碱化重,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植被稀疏,原属盐滩裸地。同时,容易因地面沉降而引发海水倒灌、强风暴潮等地质灾害。开发区将绿化事业作为改善环境的战略目标,建立生态保护圈,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旨在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种栖地、吸收二氧化碳、防灾减灾等。
  二、海防林
  开发区所处地理位置是由海河水系冲积与海底沉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滨海低平原的一部分,属渤海湾沿岸的风暴潮多发区。开发区东侧边界离海岸1.5公里,新港至北塘段海挡直接关系到塘沽、开发区、保税区的安全。90年代,前海挡海拔高程为5.5米,每延米断面体积仅20立方米,故加高、加固海挡为当务之急。首先在水利工程上采用海湾泥、碱渣组合吹填加固方法,在现有海挡外侧蓄存每延米150立方米土源,建成堤顶高程7.5米、宽8.5米、迎潮坡1∶25的新泥质海挡。为使海挡牢固,建设2个植物带:(1)潮间带。种植互花米草,起减浪、消能、引淤作用,使迎潮坡面逐年升高、成陆,扩大海挡土方蓄积量,增强抵御海潮冲击能力。同时,互花米草扩展繁衍,可迅速形成大面积绿色景观。(2)潮上带(包括堤坝两侧和堤顶)。建植柽柳绿带,行间和空地种盐生草本植物(如藜科植物),构成全绿色景观。大堤西侧种植乔木,以耐盐浅根树木为主。在沿海挡交通便利处,规划小型景区,供人游览,形成第一个生物圈,起到防护屏障作用。
  2000年,完成100米试验带栽植工程。大沽标高2.6~3.5米间的5500平方米潮间带,栽植互花米草;大沽标高3.5~7.3米处,种其它植物,其中,大沽标高3.5~3.6米处栽植柽柳,行间种植海蓬子和滨藜;在大沽标高5米处,改土栽植柽柳;在7.3米坡后,铺设盲管、垫滤层,用以排水,上面回填滨海盐土,淋洗改良后,种植白蜡和刺槐,行间栽种柽柳,起防风、固沙、防浪、促淤作用。此段工程总费用25万元。开发区段的海挡长度为7公里,总投资1750万元。
  三、环城生态保护圈
  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塘沽、大港),海岸带长152.82公里,此海岸带主要有潮白河、蓟运河、子牙河等河流。古黄河改道和各河流携带泥沙逐年沉积,形成大面积淤泥滩。因该段土壤含盐量高、质地粘重,建造海防林难度极大,故在150余公里海岸带中,无成片林带。环城生态保护圈,是开发区环城路内侧40米宽的防护林规划区,旨在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
  (一)东海路防护林
  东海路防护林工程于1998年始建,规划建设长度为12公里,分4期实施。2000年3期工程完成,长8.2公里,面积36万平方米。
  (二)铁路防护林
  沿新港四号路以南至铁路50米,京山铁路以东,于2000年建成10~80米宽防护林带。
  (三)公路防护林
  沿新港四号路以北有20~40米宽防护林带。2001年,在开发区南侧(新港四号路沿线)建成防护林带,长3公里。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