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总体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46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总体规划
分类号: F127.9
页数: 4
页码: 83-86
摘要: 该规划描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总体规划的修编过程。规划结构包括“一心二轴四片四联系”,规划目标包括城区功能综合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居住环境改善、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交通体系完善、景观形象提升、城区环境生态化。主要分项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其中涉及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规划安排。
关键词: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体规划 发展目标

内容

一、简况
  1985年6月,管委会规划室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和开发区实际情况,编制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对开发区规划范围、起步区及公共设施作出明确规划。经8年发展,1992年,原有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管委会总体规划工作组于1993年9月制定出新总体规划,在对前期开发的基础上,为将来发展作出指导与规定。1994年,滨海新区成立,开发区划为滨海新区一部分。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6年,管委会对原有规划进行修编,制定出新总体规划,提出开发区第二个10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此后,开发区社会经济经过5年持续高速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均发生巨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更好地指导开发区发展,成为课题。2001年12月对总体规划再度修编。区建设发展局与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其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年,远期为2015年。
  二、规划结构
  开发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二轴四片四联系”。“一心”是以泰达广场为中心,根据功能进行划分,以其为核心形成四大组团,共同组成开发区金融商贸中心。“二轴”是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第二大街设置两条主要发展轴兼景观轴,与具有重要意义的南北向的南海路一起,将开发区的发展中心与四大片区串联起来。“四片”是南部的生活、办公行政与金融商务片区,简称南部生活区;西北部学院区;东南部文化娱乐区;中部工业区。“四联系”是开发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开发区和北京的联系;开发区与母城天津市的联系;开发区与滨海新区的联系。
  三、规划目标
  总体规划依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开发区实际,确定出发展目标。主要有7项。
  1.城区功能的综合化。开发区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首先,以工业为主,居住、金融、商贸、科研为辅,走产、住、研一体化道路。其次,在注重城区功能综合化的同时,从区域角度出发做好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2.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与集约化。城区土地利用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业生产用地与生活、办公、娱乐及休闲用地互不干扰。在控制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做到动态开发,保持土地开发的弹性。同时处理好土地动态开发中的分片、分散开发与塑造城区整体形象之间的关系,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3.居住环境的高品位化与高档次化。开发区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健全其城市功能为发展目标,首先要做好生活居住区的优化与完善,给住宅以高标准定位,将其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高档住宅中心。
  4.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相协调,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以适应开发区建设国际化经济新区的要求。
  5.安全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化。立足开发区,面向京津地区,从滨海新区整体发展的高度出发,努力解决和优化开发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开发区与京津之间的交通联系和交通结构,建立快捷、顺畅、舒适、安全的立体交通体系。
  6.景观形象的时代化与特色化。城区建设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新格局,注意景观形象设计,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能体现地方特色。
  7.城区环境的生态化。在加强城区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四、主要分项规划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规划用地共分为三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1.居住用地。根据开发区实际用地情况,居住用地规划应适当降低开发强度,增大绿化面积,将城区环境和生活质量定位在较高起点上。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各项用地占总用地比例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并充分考虑地域特征与居住传统、习惯等,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与空间质量。
  居住用地范围的建设容积率控制在1.2,根据开发区现有居住状况及未来对居住的需求,在对生活区进行总平衡后,确定户均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在启动区内,建设控制指标和人口容量可适当提高,应根据不同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起步区,结合现状,以景观整顿、完善居住功能为原则,对原有居住区进行改造。在中心城区,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善家庭办公及社区服务社会化功能。在北海路以东第二大街以南,泰达大街至第七大街的北海路与南海路之间规划两处大型居住区,以扩大区内和邻近区常住人口规模,满足不同阶层居住要求。在工业区内部,集中设置3处次级生活居住组团,为单身职工就近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居住小区中心,设置购物及服务设施,并可配置相应面积的市场。保留并完善现有中小学及托幼所,并根据居住区规模及服务半径要求,进行相应的新增设施。
  2.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商业金融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医疗用地、卫生用地、教育设施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商业金融用地,要采用点、线、面结合方式,使开发区级商业中心与居住区商业中心合理分级,一般生活性购物与休闲娱乐性购物相互渗透。行政办公用地,包括市属办公用地和非市属办公用地。市属办公机构设在中心城区中轴线最重要地段,依托中心城区方便快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及优美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开发区吸引力。在中心城区市属办公用地周围设置商务办公用地。除现有泰达医院外,规划于中心商务区北部的新建泰达国际医院,服务于开发区及滨海新区。在第二大街以北,北海路与太湖路之间及开发区西北部规划学院区内,设置开发区的高科技孵化区。依靠周边高教园良好的环境优势,建设以高技术开发、孵化功能和中试为主导的产业园,加快高技术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在泰达大街以北,北海路与东海路之间设置本城区最大的休闲娱乐区,服务于天津市区及滨海新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完善城区综合功能。
  3.工业用地。在工业区内布置工业用地,相同性质工业集中布置,以利于企业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出口加工区设在铁路北侧,以利与港区交通联系。
  (二)交通规划
  分为开发区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对外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对开发区内交通发展的宏观态势和对道路交通与城区整体发展的协调分析,提出开发区交通发展规划为:客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以客运轨道交通为核心,形成轨道与公共汽车配合良好、层次分明的高水平公交系统;货运要求以社会化货物流通中心为基础,开辟区内货运专用通道,保证客货交通、内外交通干扰最少,运输顺畅;道路系统要完善路网结构,明确道路功能,消除道路瓶颈,建立快速干道系统,增强开发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构筑新一代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交通控制系统;静态交通,主要是停车设施必须与用地布局、路网建设、车辆发展相匹配,满足停车需求并保持一定服务水平。
  2.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加快城市现有对外公路的改建,适当提高公路等级,改造对外交通口;合理布局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市布局既紧密结合,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加强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内道路系统的衔接,提高城市交通的综合效率;各类对外交通设施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衔接方便,着重解决好与天津市区及滨海外新区的客运联系;加强站前广场及车辆入城干道的景观建设。
  (三)景观绿化系统规划
  景观绿化系统包括街道景观绿化系统和公共绿地景观系统。街道景观绿化系统包含街面景观和道路绿化节点。其中,街面景观中的街道绿化,要求草坪、灌木、乔木等垂直绿化构成多层次绿化景观,并要求各区段有韵律的变化。建筑外观、形体应能展现现代工业景观风貌。道路绿化节点应重点进行绿化美化处理。在公共绿地景观系统中,景观轴线应进行重点绿化处理,使其担当绿化系统的主要构架,串连散布的零星绿地,建设成具有高度发达的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网络。
  (四)城市景观设计规划
  开发区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有4项。
  1.强调城市空间整体形象塑造。形成有序、和谐、高效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空间景观框架体系。
  2.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多层次有机地布置人工建筑物。达到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创建生态型的新型城区。
  3.保持和发展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场所感和归属感。
  4.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环境的公共活动环境和居民引以为豪的心理环境。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规划目标为:城市设计致力于保持和创造幽雅的空间环境、优良的空间品质,良好的秩序,形成具有历史感、现代感特征鲜明的城市形象。
  (五)供排水规划
  预测至2015年,全区最大日需水量34.4万吨,开发区供水系统还承担每天向天津港、保税区供水5万吨的任务。天津属缺水城市,必须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方针,大力开展中水回用与海水咸水淡化利用,以节约水资源。2015年力争使海水淡水量达每天3~5万吨。提高工业节水和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2015年前污水处理利用总量达11.04万吨。开发区现有供水系统要完善配套,建设新区供水设施要布局合理,加压泵站要提高不间断供水的可靠性,用水高峰要及时调整。至2015年,开发区供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饮用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设和完善开发区排水系统,待全区建成时,污水共分7个系统,各系统均设置污水泵站,将污水提升后,向北排至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
  (六)能源规划
  包括供电、供热、供气工程规划。
  1.供电。依据开发区基础设施,以2015年总体规划编修原则为指导,具体结合以下目标进行编制:与滨海新区电力规划相协调,电网内站线布局合理,便于分期建设、实施;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完善电网调度自动功能,使开发区电网自动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先进设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2.供热。采取以热电联供为主,以锅炉房为辅的集中供热方式。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能力超前、布局合理、分期建设、分片供热”的原则,逐步形成生产用气、生活采暖、制冷和热水集中供给的格局。
  3.供气。以天然气为主,以其它气源为辅,可供选择的天然气有陕气、渤西气、大港气。预测2015年,全区天然气供应量达3.907亿立方米每年。
  (七)信息基础设施规划
  在开发区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信息港,使其成为天津信息港的龙头、全国开发区信息化的一个示范标志。通过信息港建设,在开发区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把开发区建设成面向世界促进招商引资的多媒体信息窗口,同时成为北方重要信息中心和网络枢纽中心。开发区信息港建设将更新区内传统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使信息的查询、检索、交换、处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最便捷的手段,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化,信息使用大众化、普及化,使开发区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区。开发区信息设施规划包括:电信管道网规划、信息应用系统规划、邮电局规划以及广播电视规划等。
  (八)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原则:结合区域特点,在经济高增长前提下,努力实现资源消耗低增长、污染物排放负增长的发展模式。坚持防治污染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原则;坚持实行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建立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体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规划要因地制宜,目标要确实可行;坚持走综合利用资源化道路,努力实现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要切实将环境保护纳入全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目标: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工业,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体,限制噪声,提高绿化覆盖率;近期规划要抓好污染控制,以保证城市污染物排量冻结在现有水平上。远期规划,使城市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和形成有机防护体系,各功能区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各项质量标准,城市环境状况维持良好状态。
  五、规划实施措施
  (一)突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把经济发展与培育工业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带动开发区社会事业全面振兴。全面推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提高开发区中心土地使用效率。
  (二)认真落实规划
  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真正做到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做好宣传工作,严禁乱搭乱建。
  (三)强化总体观念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强详细规划和单体建筑的设计与实施,以保证总体规划落到实处。
  (四)新建与改造相结合
  在重点建设新区同时,不可忽视建成区域的改造,应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综合改建,以保证开发区面貌的统一性。
  (五)实现开发区滚动发展
  要重视基础设施的配套,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道路,后用地”的原则,确保建设时序,避免重复建设和短期建设行为。
  (六)加强规划执法管理
  健全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