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物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3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人物简介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800-806
摘要: 本章收录为天津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具重大影响者13名。其中,出任市级领导5名,国家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3名,知名人士5名。
关键词: 人物简介 天津市

内容

收录为天津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并具重大影响者13名。其中,出任市级领导5名,国家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3名,知名人士5名。
  第一节 出任市级领导人员
  张昭若 男,汉族,1931年生,河南巩县人。肄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政府秘书、北京市知青办公室副处长、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1984年8月至1986年1月,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1985年6月始,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1988年始,任天津市副市长。1993年始,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98年退休。
  1984年4月始,张昭若作为天津市对外开放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方案组成员,参与研究、起草天津市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报告和天津开发区方案,并参与天津开发区选址工作。其后,作为天津开发区筹备组组长,组织对成立开发区具体事宜进行研究,形成工作方案,获市委、市政府批准。1984年8月始,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为其首任。任职期间,推行“三为主”工作方针(以工业为主、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抓紧功能区建设;经与市政府协商,开发区获土地规划权、建设权、批租权和2000万美元以下(含2000万美元)项目审批权;制定贷款开发、“滚动开发”具体措施;抓好3平方千米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于1985年末基本完成,并赴香港招商引资,签约20余个项目,是为开发区第一批外资项目。
  退休后,始终关注天津开发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叶迪生 男,汉族,祖籍广东梅县,1937年出生于南非好望角。1961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国家级电子专家、IEEE协会会员。3次获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56—1961年,就学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61—1983年,先后在天津整流器厂、无线电元件八厂、第四半导体器件厂任技术员、工程师、副厂长、副总工程师。期间,突破性研制出国产60伏高压硒片,并先后研制成功50余种半导体元器件。1983年,任天津市半导体器件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4—1992年,先后任天津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兼总公司所属新技术开发部部长、工业投资公司总经理;中共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主任;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期间,曾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受中国共产党中央邀请,同另外13名著名科学家一起到北戴河度假,受到邓小平接见。1992—1993年,任天津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外经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党组副书记、书记。1993—1997年,任天津市副市长。后任天津市政府对外经济工作顾问,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开发区高级顾问。
  叶迪生系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天津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
  曾任中国开发区协会高级顾问;美国纽约大学商学院名誉教授、中国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全球教育中心理事;日本罗姆株式会社(ROHM)及斯坦雷(STANLEY)电器株式会社技术顾问;天津发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飞思卡尔强芯(天津)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大强芯IC设计公司董事长。
  叶迪生在天津开发区的8年中,任职总公司、管委会、工委主要领导,在起步区建设中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并同管委会主任张昭若把第一批外资项目引入开发区。带领领导班子实施“七五”规划(1986—1990),并启动“八五”规划(1991—1995)实施,为天津开发区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开发区“领头羊”奠定基础。在起步发展期(1984—1991)中,带领干部、群众在盐碱滩上建起外向型工业区,探索出“123”开发模式(投入1元人民币搞基础建设,吸引2美元工业项目投资,创造3美元工业产值)。提出“项目是生产线”“投资者是帝王”“为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投资者赢得利润”“为投资者从软件到硬件上创造更为完善的投资环境”等理念,并于1991年提出新的区域定位:“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以国际贸易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商业、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对开发区日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在开发区建立初期提出的口号“振兴中华,励精图大业;面向世界,众志建新城”,已成为“泰达精神”的重要内容。他在开发区离任前,题词勉励开发区人:“以最廉洁的行为办好最开放的事业;以最开明的观念开创最生动的局面;以最坚定的信念走完最艰难的路程;以最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崇高的目标;以最进步的理论指导最活跃的思想”。
  王述祖 男,汉族,1942年生,天津市人。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61年9月参加工作,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获全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1961年9月至1982年1月,先后任天津市二建公司三工区技术干部、定额员、工长、队长;二建公司加工厂钢筋车间副主任;二建公司技术科副科长;二建公司五工区主任。1982年1月至12月,任天津市二建公司副经理。1982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天津市二建公司经理。
  1984年5月至1985年3月,任天津开发区筹备组成员、管委会委员。1985年3月至1986年1月,任天津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1986年1月至1988年10月,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
  1988年10月至1993年4月,任天津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主任。1993年4月至1998年5月,任天津市外经贸委主任、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外经外事工委副书记。
  1998年5月至2003年1月,任天津市副市长。2003年1月始,任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当选第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8年1月退休。
  王述祖系天津开发区早期领导班子成员。1984年5月,为开发区筹备组成员,参与成立开发区具体事宜的研究,并形成工作方案。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后,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3平方千米起步区基础建设,成功组织废旧盐池排水、平整土地、铺就道路及水电气热供应等工作,使其具有对外招商的条件。1986年1月,管委会决定:“年内开工20家企业,签约30项合同”,并为此成立“现场指挥部。”王述祖任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实施管委会决定,实现开发区发展的“高起步”。
  史莲喜 女,汉族,1952年生,河北景县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
  1968年12月至1973年11月,先后任天津市棉纺三厂细纱车间工人、团支部书记、生产班长。1973年11月至1975年2月,任天津市棉纺三厂团委干事。1975年2月至1976年12月,任天津市棉纺三厂团委副书记、书记。
  1976年12月至1987年6月,先后任天津市棉纺三厂团委书记、政治处负责人;共青团天津市委秘书长、副书记,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81年10月至1984年9月,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82年4月至1984年10月,在天津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7年6月至1993年10月,先后任中共天津开发区工委纪检组组长、开发区工委副书记(1989年9月至1990年1月,在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习;1990年8月至1991年1月,在中央党校进修二班学习)。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任中共天津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任天津开发区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任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在职学习)。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2002年4月至9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2002年9月至2012年2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2年1月始,任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6年退休。
  史莲喜系天津开发区早期领导人之一。1987年,史莲喜组织工委工作人员进行4次调研活动,对外商投资企业党员思想、党员管理、党建工作等进行摸底,并组织制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企业党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党员活动证制度》,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史莲喜在1990年、1991年再次组织工委人员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研,并形成“一点三为”党建思路。“一点”: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外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三为”:为外资企业所需要、为员工所欢迎、为外商所理解。1990年,在史莲喜等倡议下,成立天津开发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1994年,更名为天津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史莲喜任会长,组织研究会开展活动,探索涉外功能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为工委开展工作履行辅助决策功能。1996年,史莲喜获《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
  何树山 男,汉族,1964年生,山东新泰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1984年至1996年,先后任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探井一大队钻井队技术员、工程技术站固井组组长、现场管理室副主任、工程技术站副主任;钻井三分公司党委书记兼副经理、副总工程师;钻井一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一分公司经理。1996年至1999年12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副经理、常务副经理、党委委员;钻井三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1999年12月至2000年10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修井分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0年10月至2002年11月,任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党委常委。2002年11月至2006年6月,任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任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8年3月至4月,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与大港油田集团公司重组整合,任大港油田公司总经理兼大港油田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任中共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委委员、中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任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中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2013年1月始,任天津市副市长。
  何树山接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时为2008年,正值开发区进入高位运行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项目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不仅为历史最高值,亦为全国开发区中的首位,指标基数因素影响突出,大幅提升颇有困难;开发区时已连续10年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比之首,完善投资环境的难度凸显。何树山努力当好“班长”,与管委会其他领导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持续提升投资环境、城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任内年年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比之首(20082011年)。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完善招商信息化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改革招商体制,改变机构设置,形成按产业招商新格局,使招商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实现“三个一批”(增加一批项目储备、推动一批项目落地、促进一批项目开工投产),推动招商项目落实。注重政策引导,任内修订、制定、颁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试行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参与“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并在2008年提出“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产业”,做好存量和增量“两篇文章”,形成投资和科技“两个驱动”,实现外资、国资、民资“三资并重”,推进“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科学规划和加快发展)。
  第二节 国家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刘晓程 男,汉族,1949年7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刘晓程赴澳大利亚留学,专修心外科。学业期满后回国,治愈大量先天、后天疑难性心脏病患者。198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1991年7月,在牡丹江主持创建中国第二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实施中国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1994年5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其后,任中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创建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
  刘晓程先后任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红十字会高级顾问、北美胸外科医师会(STS)会员、日本昭和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项目高级访问学者及国际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务。在2006年天津市医院满意度调查中,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100%的综合满意度位居全市医院榜首。2009年,医院通过国际医疗机构评审组织——美国国际联合委员会评审,成为中国内地第五家获此荣誉的医院。2010年,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是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该院考察,称赞“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已经走在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前列”。
  自建院至2010年,刘晓程带领团队为来自国内外9万余名患者施治;为来自全国13个民族8016名孤贫儿童实施先心病根治手术,创造国内单一医院扶贫手术量领先纪录;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普查工作,已筛查81万余名天津市儿童,使天津市成为国内唯一对儿童心脏发育状况进行“零网眼”普查的省级单位;亲率医院爱心团队多次奔赴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草原,实施跨省先心病筛查和贫困患儿救治;先后4次带领员工无偿献血救助实施手术的心脏病人。
  刘晓程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公益人物、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天津市“十一五”期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第三届天津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他领导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2012年、2014年连续三届获“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院”称号,2012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刘晓程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陈乃克男,汉族,1955年5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运载火箭研究员、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9年,赴日本留学,历经8年,成为日本气动技术界佼佼者,自主研发的电空压力变换器时为世界首创的气动技术。1991年至1996年,在日本攻读硕士、博士课程,并获得1994年度日中科学技术交流奖。博士毕业后,受聘于日本福田株式会社,任开发部部长,成为企业技术领头人。
  1997年,陈乃克创立开发区第一家归国留学生企业——博益(天津)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生产的监测装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逾90%,汽车生产线用欧2欧3的检测装置、燃气连续自动配气系统等设备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公司拥有近20项专利和发明,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祖国航天航空产业做出突出贡献。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天,陈乃克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航天研究院首位外聘专家。其后,他为中国航天学院培养两名博士后及硕士研究生,其公司因此获中国载人航天特殊贡献奖。陈乃克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道路,依靠自有技术,追求产业创新。根据国家航天工程、国防军工、汽车工业燃气用具、电子器件检测等领域对气动测控技术的需求,带领团队完成数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其中许多产品在技术上、性能上取代和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陈乃克带领团队先后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并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公司成为注册资金1000万元、净资产3000万元、年产值近亿元,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陈乃克2004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国务院授予的百名杰出华人华侨专家称号。2005年,获国务院首届百名杰出华人创业奖。2006年、2009年,分别被评为第一、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获全国总工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新侨界新成果交流会中国侨界贡献奖。
  侯焕昌 男,汉族,1972年生。大学本科毕业,双学士学位。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焕昌任职期间,公司经过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改革创新,发展成为拥有2个分公司、8个子公司的大型焊材生产企业集团,总注册资本金逾4亿元,销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30%。
  2006年,侯焕昌带领团队研制出JC—29、JC—29NIL两种用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工程的X70管线钢焊接用高韧性自保护药芯焊丝,该项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其后,又研制出JC—30焊丝,于2008年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用焊接材料投标时中标70%份额,改变该种焊接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侯焕昌热心慈善事业。2009年,企业捐资50万元(其中侯焕昌个人捐款10万元)在甘肃省碌曲县建立希望学校。该集团公司获天津滨海新区社会责任贡献奖,侯焕昌被评为滨海新区建功立业奖优秀经理。
  2010年,该集团公司产销量达到111万吨,成为世界范围首家年产量逾百万吨的焊材企业。
  侯焕昌2008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009年、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第三节 知名人士
  洪浩 男,汉族,1956年5月生,原籍吉林省,美籍华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国家第一批“千人计划”人才,天津开发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毕业于中国华西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赴美国佐治亚大学从事药物化学及制药研究,后在美国创办公司。
  1998年,洪浩回国创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创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经多年奋斗,公司拥有6家子公司,1200名员工,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资产逾8亿元,成为中国以自主创新技术为驱动的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拥有数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领军企业。2001年始,公司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出世界第一个可彻底治愈丙型肝炎的新药。2010年,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线培南类抗生素相关产品生产厂家,与世界著名制药公司签订多年供货合同。2012年,获首届中国品牌创新大会“十大创新企业奖”。公司产品覆盖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多个领域,在国际生物制药界处于前沿位置。
  尹国丰 男,汉族,1957年7月生,河北新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天津二轻机修一厂工人、劳动工资干部,天津家电公司组织部组织干事,辛普森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
  1992年7月,进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先后任呼机厂人事经理、天津员工关系经理、中国区高级员工关系经理。1994年5月始,担任中共摩托罗拉公司总支书记。1997年2月,担任公司党委书记。主持党建工作期间,摸索出适合外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模式。经多年努力,公司中共党员数量由最初5人发展到420余人,党总支6个、党支部27个,近80%党员担任各级管理和技术领导职务,成为外方信赖的中坚力量。
  经尹国丰倡导,公司自1994年始,每年向希望工程捐款,连续10余年累计捐款4000余万元。公司共在全国建立希望小学75所,希望网络学校9所,多媒体语音教室、希望书库和三辰影库26个,使1.5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900余名品学兼优的大中学生得到奖学金资助,1000余名教师受到培训,其中3所“摩托罗拉希望小学”被评为全国模范小学。
  2002年,尹国丰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2006年,被天津开发区评选为“感动泰达20年20人”先进人物。
  卫宏远 男,汉族,1965年1月生,安徽铜陵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晶领域和计算流体领域国家级专家,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人才,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拥有7项发明专利。1997年,从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进入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高级顾问。
  2002年,卫宏远回国在天津大学任教。2009年初,在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创立天津天达联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并任董事、总经理,建立由多名海外杰出归国人才和经验丰富的高级研究员组成的研发队伍,致力于化工创新工艺研究与技术开发、高效化工过程与设备设计、技术咨询和顾问服务等。4年后,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工艺与技术已领军国内化工工程技术市场,公司总产值3900余万元,利税总额1329万元。推动公司国际化步伐,促成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美国保洁公司等国际著名公司研发机构落户天津。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化工、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1年,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被评为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百家最具潜力创业企业;2013年,入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成长性创业企业。2011年,卫宏远入选为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人才,受聘为天津开发区管委会高级产业顾问、开发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导师、天河超级计算工程设计与仿真应用联盟顾问专家。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