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办医疗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379
颗粒名称: 一、国办医疗机构
分类号: R197.2
页数: 6
页码: 761-7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1年至2010年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办医疗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天津市 国办

内容

泰达医院
  机构简况 泰达医院建立于1990年9月,坐落于开发区第一大街。是年,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开设床位14张。2007年9月,移地扩建,院址在开发区第三大街65号。新址总投资8.3亿元,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设病床510张。泰达医院系二级甲等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人,硕士生导师5人,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99人,博士后2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89人。医院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拥有人力社会资源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年薪制专家29人,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专家团队。医院拥有国际一线高端3.0MRI、双C臂DSA、DR、ECT、手术导航系统两部、CT、高端B超、体外碎石机、流式细胞仪、骨密度仪、关节镜、高压氧等总价值3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为临床诊断提供保障。年收治住院病人1.5万例,日门诊量1600人次,年手术量7000例,日急诊量300人次。
  泰达医院以“改革促发展”为着力点,实行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彰显公益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行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双系统就诊模式,方便患者就医。在大型企业建立门诊部或保健站,实现与企业直接对接,与60余家企业开通“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及时。引进先进理念,强化精细管理,规范医护行为,全面实施医生主动接诊病人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急诊就医模式,急诊患者、复合伤患者、复杂疑难患者同在一个区域综合会诊、综合治疗,提升救治及时性、有效性。
  护理服务 2001年,泰达医院按照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开展医疗业务和护理服务。是年,根据群众要求实行24小时门诊。完成年度执业医师注册和执业护士业务培训;初步形成大专科、综合医疗、社区医疗相互补充的新型医疗服务网络。
  2004年,加强肠道门诊管理,落实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完善医疗事故处理体系;贯彻《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在全市率先实现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率100%。
  2005年,派出30人次参加院外培训,开展院内讲座3次;改善就诊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生“一人一诊室”,实现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2008年,完成对医院服务流程调研,出台服务流程规范、考核标准,促进医疗和护理质量提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制定基础护理、重症护理、专科护理操作程序,建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强化护理缺陷管理,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水平显著提高。注重经济、社会两个效益一起抓,自觉履行公益责任,免费承担“问题奶粉”筛查任务,启动应急预案,成立诊疗专家组,规范救治程序,开设专科、专病门诊,共筛查患儿400余名。
  2009年,以国家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抓手,全员查找医疗、护理差距,从制度、监测、控制3个层面加强动态管理,医疗、护理质量全面提升,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获第三名。是年,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梳理已开展医疗技术、手术类项目200余个,检验检查技术350余项,形成对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评估机制,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建立病历全程质量控制、评价、反馈制度,加强运行病历实时监控,坚持管理痕迹动态管理,开展终末病历评价、运行病历督导;实施医师自我监督、科室检查、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把关三级控制机制,病案管理试行二次检查、二次审核;根据质量反馈情况,对100余条意见进行整改,病案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建立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实行护理工作垂直管理;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修订护理管理手册7册,成立护理质控组、护理质量专业技术组,发挥其监督、指导、控制作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收到完善护理服务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提升服务质量预期之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将服务范围扩展到社区、企业、学校、流动人口居住地、建筑工地,全年开展义诊咨询11次,健康讲座10次,教员培训12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
  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2001年,泰达医院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疑难重症为突破口,开展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展现专科优势。自此,泰达医院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逐步形成以急救医学、骨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肿瘤科、神经外科及职业病防治为重点学科,以人才队伍整合与储备为保障,以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带动医疗服务整体的局面。
  2006年,以脊椎外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为特色的骨科病房有床位34张,收治病人256人次,手术186人次,好转率和治愈率100%。骨科学科带头人、留德博士韩慧,骨外科首席专家董荣华,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颈椎病、运动创伤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镜下操作、手术精确性、微创理念、术后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放射科首次开展高清晰GT及鼻骨冠状扫描,口腔全景的全新透照、乳腺钼靶的多位体投照;检验科开展7项检验项目,用于病原体感染胎儿致畸筛查4项,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用于胃炎、胃溃疡检查3项。是年,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学科带头人8人,天津市及外省市有突出专长中青年专家17人,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技术人员36人。2008年,新组建高压氧、电生理、电镜、康复等6个学科;经磨合、调整,基本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医疗发展格局;骨科、急诊急救、ICU、血液净化、神经科成为领先学科。全年开展新技术临床应用187项。其中,脊柱外科非融合技术、颈椎后路减压双开门固定术、脊椎导航、人工肝、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离子在喉微创外伤手术运用等技术均在国内率先开展,在超声及X线指导下放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填补技术填补天津市空白。
  2009年,泰达医院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树立品牌、注重创新”的学科发展思路,重点建设特色突出的优势学科,带动医院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升。是年,63项新技术应用临床,效果良好。骨科技术创新得到加强,实施经后路行环枢椎复位VERLEX系统内固定术、胸椎管狭窄漂浮减压术2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全市率先实施颈椎后路系统——CENTENPIECE颈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术。耳鼻喉科在国内率先实施全麻经喉电子喉镜切除声带息肉、等离子在喉微创手术中应用2项新技术,其论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声带息肉的关系》通过天津市科委成果认定。神经科论文《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的临床与MRI分析》获天津市科委科技成果奖。
  2010年,围绕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目标,继续完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四梁八柱”重点学科为支撑(ICU、骨科、急诊急救、血液净化、神经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等)和普通学科对应发展的战略性学科发展体系;继续抓紧科技创新,总结实践经验,组织、推广科研课题19项,其中,获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技术填补空白项目4项。
  国内外医疗合作与交流2001年,泰达医院更加注重开展国内外医疗合作与交流,全面加强科研、教学、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诸方面素质,促进学科在国内领先优势,适应涉外经济功能区医疗卫生需求。2005年始,国内外医疗合作与交流活动不断深入,从医院实际出发,每年派员参加院外培训、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交流、互访,促进临床应用层面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007年,泰达医院与东方通用航空公司签订医疗救护协议,为滨海新区构筑空中和海上救助平台提供支持;与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医疗设备培训项目合作协议,建立AQ16设备培训中心,开发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项目,并共同邀请国内外医学影像专家、学者定期交流、互访;与美国China Connection LLC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泰达医院作为China Connection LLC在中国天津独家代理综合医院,承担每年100余人次医疗服务,以全方位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国际化、标准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德国汉诺威医院附属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定期选派人员互访、交流,及时掌握医学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泰达医院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剂专业实习基地,并拥有天津医科大学检验系实习基地、临床护理学院实习基地、体育运动康复和健康教学基地、天津体育局定点医疗单位。
  2008年3月22日,泰达医院骨科与韩国我立得医院脊椎外科合作,成功实施2例“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切除手术”,是为中韩专家首次在中国进行深度临床学术交流。6月18日,德国杜伊斯堡天主教医院普外科主任、德国十大著名外科医师到泰达医院访问,就外科前沿新技术、新进展进行研讨,并就双方未来合作达成共识。7月5日,泰达医院与德国勒沃库森REHA TRAINING康复中心、SOREHA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适用于中国康复机构的康复质量管理标准及医学康复流程。9月17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NEPEAN医院外科部主任、NEPEAN医院关节置换中心主任、亚太协会主席Dr.Chug到泰达医院访问、交流。10月15日,泰达医院承办首届2008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11月1日,泰达医院承办首届脊椎外科非融合技术研讨会,来自国际、国内的脊椎外科专家、学者就其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进行交流。11月30日,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在泰达医院举行“华夏医药走向世界——国际华夏医药研究会暨授聘仪式”,学会聘任泰达医院副院长刘兰生为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副会长。
  2009年,成功举办“困难气道WORKSHOP(车间)”研讨会,京、津、鲁、冀、沪麻醉界百余名专家研讨特殊人群麻醉时建立人工气道处理程序;泰达医院麻醉科困难气道处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盲探技术取得显著成绩。是年,成功举办“2009国际华夏医药学术会议”,泰达医院副院长刘兰生《基于期酬的医院战略控制方法研究》、急救中心任新生《脓毒症再认识》及骨科主任韩慧《慢性颈肩腰背痛》等3篇论文,强化了医院强势学科的领军地位。承办“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泰达医院康复科主任王连成论文《8周Tergumed训练对慢性腰背痛的影响》首次提出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评定与训练,会议还对泰达医院康复科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治疗手段给予肯定;耳鼻喉科继续教育项目“耳鼻喉科新技术学习班”成功举办,会上介绍的经喉罩电子喉镜下切除声带良性病变、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临床应用,均为天津市首创。2010年,总结历史经验,以学科优势为目标,制定加强国内外医疗合作与交流计划,促进医疗合作与交流向纵深发展。
  推进“三甲医院”创建 泰达医院自2010年始,全面推进三级甲等医院创建。是年,三甲医院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组成12个工作组,分别就医院管理、行风建设、医疗质量、护理管理、科研教学、病案质量、后勤保障、设备物资、财务审计、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对照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严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着力整改。完成医院管理、质量控制、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建立三级管理质控网络,成立医疗质量、学术、药事、病案等专门管理委员会,实施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程控制。完善行政、医务、护理、后勤管理制度,使各环节均有具体措施、目标要求和操作流程。申报科研课题19项,获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4项。申报并获滨海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通过2010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备案2项,国家级新项目1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2项。健全病历全程质量控制、评价、反馈制度,加强运行病历实时监控,坚持管理痕迹动态积累,实行终末病历评价、运行病历督导,不断提高甲级病历率。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建立三级管理体系。成立7个护理质控组、7个护理质量专业技术小组,在临床护理中起到监督、指导、控制作用。强化基础、重症、专科护理水平,提升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不断改进环境控制、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工作;系统开展回顾性病例监测,对出院病例全面进行终末监测;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报告意识、医院感染实报率明显提高,漏报率降至7.84%,达到三甲医院标准;以ICU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项医院感染SOP为基础,开展目标性监测,成效显著。建立战略学科发展体系,急诊急救、ICU、血液净化、神经科、骨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等优势学科带动医院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抗震救灾与医疗救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泰达医院迅即成立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指挥小组和抗震救灾医疗队,制定医疗救援实施方案,做好诸方面准备。5月24日,泰达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克服诸多困难,在四川华西医院抢救、护理危重伤者,历时24天,是天津市医疗队援川时间最长的医疗救援队伍。泰达医院凭借骨科技术优势,成为接收四川灾民伤员指定医院。5月27日,泰达医院接收广元市青川县4名伤员和随同家属。7月1日,4名伤员康复返川。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机构简况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暨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兴建。系公立非盈利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兼教学、科研学院。于2003年9月26日开院,坐落于开发区第三大街61号。
  泰达心血管医院自建院伊始就创建与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完全契合的一套全新管理体制,是迄今国内唯一符合该医改的公有制医院。医院定位为无行政级别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官办分开,推行院长负责制。坚持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实施全员聘任,以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不与开药、检查数额及业务收入挂钩,而与工作质与量、技术难度与效率、患者满意等指标挂钩,从制度上杜绝坑害病人行为,杜绝患者送“红包”。推行财务制度改革,严格预算与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做到收支均衡。
  医院总投资7.2亿元,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设计病床500张、手术室16间、导管室5间、术后监护室(ICU)80床、心脏重症监护室(CCU)40床,可开展包括心脏移植在内的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和各类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至2010年末,医院有职工519人,其中医生129人,护士242人,医技人员48人,其他专技人员76人,行政管理人员24人。高级职称64人,博士9人,硕士72人。设有心脏内科(2个)、心脏大血管外科、急诊科、手术部、ICU、CCU、国际医疗部、健康体检部、营养部、放射科、超声科、电生理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药剂科、介入中心、中心供应室等专业科室,以及办公室、医教部、护理部、质量管理控制中心、事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信息部、医疗设备部、后勤保障部等行政职能科室,并建有动物实验中心、基础医学研究中心、72床Ⅰ期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等科研部门。拥有双梯度核磁共振、“宝石”CT、ECT、平板式数字减影心导管机、三维实时成像彩色超声仪、心磁图机、高倍电子显微镜等诊断、治疗和科研设备。建有自动物流传输系统,影像传输、检验信息、临床信息、护理咨询、财务物资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全方位的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在国内率先采用自动包药机,检验科在国内首先采用全自动前处理系统支撑的检验线。
  运行机制 推行先进运行机制,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规范就诊程序。安装银行式取号系统和中英文双号叫号系统,方便患者就医;实行多种方式预约挂号,保证患者及时、方便就诊;采用一卡通收费方式,使病人在医生诊间即可刷卡付费,避免反复排队交费的麻烦;装备国内首台自动包药机,优化开药和取药流程,节省人力成本,保证用药安全;采用腕带式条码识别系统,提高病人进行检查、检验、治疗、护理的身份识别效率和准确性;采用计算机移动查房系统,提高临床诊疗措施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供温馨环境。病房具有多个层次,以两人间为主,兼有单间、套间和豪华套间,其基本生活水准和医疗水准均一视同仁。在手术室、导管室和术后监护室(ICU)门前设置家属等候区,院内设有24小时餐厅。专设病情介绍室,体现对家属尊重,保护病人隐私。医院从建院之初即出台3项免费惠民措施:免费为住院患者提供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和水果;免费为重患者提供护工服务;免费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往返于市区和医院的定点班车。
  推行临床路径。自2004年始,开发和设计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包括诊疗、护理、质量控制和费用标准的临床路径,可覆盖90%病种,使医师与护士能够便捷地按临床路径服务病人。实施临床路径,促进诊疗规范和基础护理,并使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至2010年,平均住院日为8.2天。
  实施单病种结算。2004年,医院与天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签订按单病种结算费用协议,在全国率先实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单瓣膜置换术和心脏双瓣膜置换术,3个主要心外科医保病种手术按病种付费结算方式,降低医疗费用,平抑虚高医疗价格。
  坚持合理用药。医院坚持药品收入不与奖金挂钩,严格管理抗菌素使用,包括起搏器植入在内的介入治疗术后不用抗菌素,心外科手术只用1天抗菌素。自开院以来,药品收入仅占业务总收入的15%左右,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护理服务 护理实行垂直管理。护理部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聘任、培养、使用、调配和绩效考核。护理单元由护理部门统一管理,不再依附于医疗科室。建立护理站是“机场”、医疗服务是“飞机”灵活机动的护理平台,促进护士在病房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比,医护比例为1∶2,总床护比例为1∶1.1,病房床护比例为1∶0.45,CCU床护比例为1∶1.5,ICU床护比例为1∶3。每个病区配备68名护理员,免费为有需要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按层级制订各级护理人员系统培训计划,为护士提供深造机会,拓展职业空间。50余名护士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所有护士长均在日本受过培训,8名护士赴日本学习半年,2名护士赴德国学习3个月。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士在24小时内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建立护理排班信息系统,在国内率先设计并应用护理排班信息系统,护士长按照白班护士相对固定一个月和遵从个人意见的原则,进行月、周、日排班。实施护士分级岗位管理。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业务职称、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将护士分为3个岗位级别。开展护理评估,制定3大类15种护理评估表,护士通过护理评估贴近患者,用更多时间与病人沟通,掌握其病情和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教学与学术交流 2005年3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被批准为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在天津医科大学设立天津市第一个心外科博士点,设立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和电生理科4个研究生招收点,医院刘晓程、任自文、齐向前3人荣获博士生导师教授学衔,薛玉良、陈元禄2人荣获硕士生导师教授学衔,宋昱荣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学衔。是年,刘晓程纳入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教学体系。2004—2010年,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67人,本科实习生49人,接收进修医师127人。2009年4月,接收日本籍心血管外科医生来院进修手术。至2010年末,共有5名日本籍医生来院进修。
  护理教学始于2004年11月。黑龙江省卫生学校22名护理专科生来院毕业实习。至2010年末,接受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锦州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河套大学、天津医专、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院、黑龙江卫生学校、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哈尔滨卫生学校、廊坊卫生学校等11所医学院校的护理实习生368名。
  2004—2010年,医院申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省市级项目8项,组织国际国内大型学术活动11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日德国际心血管研讨会、中日介入治疗交流研讨会、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联合举办中国重症心脏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
  科研项目 科研立项11项,共获得科研基金1132.48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被确定天津市卫生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市空白项目16项;科研成果登记9项;授权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24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3篇,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论文33篇,核心期刊178篇;建立动物实验中心,并取得普通级实验动物许可证;建立基础研究中心。
  爱心救助活动 2004年始,与民政部门和国内外慈善组织合作开展“爱心救助”活动。“明天计划”项目自2004年5月始,集中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是年9月22日,民政部与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签订执行“明天计划”协议。至2010年12月,医院救治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先天性心脏病孤儿2301人,最小3个月、最大18岁。
  “生命的礼物”活动始于2004年5月,系医院与国际慈善组织扶轮社共同合作项目,免费根治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8人。“爱佑童心”活动响应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发起的“爱佑童心”活动,始于2006年7月。先后接收、救助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24人。
  “爱心救助工程”缘于天津市政府采纳院长刘晓程建议,于2006年6月1日启动对残疾人及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计划,即天津市“爱心救助工程”。医院为天津贫困患儿58人进行手术治疗。
  响应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起的“爱心希望”活动,始于2007年5月。先后接收、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21人。“爱心助医”行动响应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发起的面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1人。其他爱心救助为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7人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2004年4月25日,泰达心血管病医院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在天津市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活动。初期筛查范围仅为市区、塘沽区、开发区大多数儿童。2007年,购置筛查车3部下乡,对天津市郊县儿童进行流动筛查。2009年,实现对天津市当年出生的新生儿近8万人“零网眼”筛查,成为全国唯一做到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零网眼”筛查的省级单位。至2010年末,共筛查儿童289101人,先天性心脏病阳性率33.9%,阳性患儿多数可以自愈,部分有手术指征的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天津市儿童先心病筛查活动在国内尚属创举。
  信息化管理 泰达心血管病医院按照“着眼国内、面向世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思路,着力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数字化医院。其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医疗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手术及重症监护信息系统(C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护理信息系统(NIS)、医院经营管理信息系统(HBO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及邮箱、网站等。
  奖励与荣誉称号 泰达心血管病医院200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2005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优秀组织奖。2006年相继获全国“银龄行动”先进单位、天津市文明单位、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诚信建设A级诚信单位、天津市妇幼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2007年相继获民政部“明天计划”突出贡献奖、天津市文明单位、医院介入中心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医院外科护理组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2008年获天津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天津市红十字会“5·12”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组织奖。2010年相继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其护理部获滨海新区“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机构

泰达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