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管理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0981
颗粒名称: 第十一篇 管理委员会
分类号: F427.9
页数: 36
页码: 557-5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重要会议、编制与人事、政策研究、外事与翻译工作、民政、政务督察、行政审批、公关工作、应急工作、信访工作等。
关键词: 天津市 管理委员会

内容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1984年8月6日经中共天津市委批准成立,系天津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天津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管委会按照管理、服务和促进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履行组织编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区域预算、决算制度,并依法接受监督;根据全市和滨海新区相关规划,统一规划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公用和公益设施,制定有关收费标准;统一管理区内土地、规划、建设、房产、市容等项工作;审核、批准权限内的投资项目;对区内企业实行劳动行政管理,保护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制定区内行政管理规定,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区内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监督;统一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促进开发区各项公益事业发展等职责。
  2001—2010年,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后,管委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区域定位,形成“二二二三四”经济发展思路和“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产业政策体系,促使九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坚持“环境是永恒的主题”理念,始终抓好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美化城区环境,塑造高品质人文环境。
  管委会着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实效;着力于机关作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检查和整改。2003年,启动“机关作风一号工程”,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落实“窗口”优质服务措施;2008年,颁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办公管理暂行规定》,对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办公环境、保密工作、窗口管理、资产及财务保全、来宾接待与业务往来、安全与紧急事件处理、督查与处罚等做了具体规定,并抓紧落实;2010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查找问题,建章立制,落实整改,收到预期之效。
  至2011年,天津开发区连续15年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之首。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人物事件评选”中,天津开发区入列“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优秀集体”,系唯一获此荣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章 重要会议
  管委会重要会议有: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管委会主任工作例会、管委会工作例会、管委会专题工作会议、管委会年度工作会议等。管委会重视会议管理,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发挥其交流情况、形成决策等作用。
  第一节 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
  一、内容
  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系管委会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会议。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区域发展目标、战略规划、重大政策等,并做出相关决定;研究年度经济指标和投资计划;研究年度财政预算,审议决算;研究重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议行政管理有关规定、办法;审议管委会重要文件及年度工作报告;研究需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与会人员
  管委会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副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参加会议。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并报告有关工作和情况。
  三、相关事项
  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由管委会主任主持,其不能出席时,由其商请党组书记主持。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时间和议题由党组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确定。会议讨论的重要议案于会前送达与会人员,会后如数收回。会议纪要由管委会主任或经其授权的会议主持人签发。
  第二节 管委会主任工作例会
  一、内容
  管委会主任工作例会系管委会领导之间沟通情况、推动重点工作的会议。其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作出贯彻落实的部署;通报须知信息和事项,提出须协调和引起重视的工作及问题;协调、决定有关事项;总结、通报上周重点工作及重要项目运行情况,安排此周有关工作;确定此周需要召开的会议并作出相应安排。
  二、与会人员
  管委会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副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参加会议。管委会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管委会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负责会议记录。三、相关事项
  管委会主任工作例会由管委会主任主持,如不能出席,则由其委托一名副主任主持,例会每周一上午召开,特殊情况改为下午召开。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将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副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上周工作总结和此周工作计划汇总并上报管委会主要领导,做好会议筹备。负责西区、南港工业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贸易发展、建设发展部门的管委会领导,按照有关规定报告相关情况。管委会主任工作例会所确定召开的此周会议,由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情况汇总,上报管委会主要领导,其签发后在管委会政务网上发布。
  第三节 管委会工作例会
  一、内容
  管委会工作例会系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驻区单位通报区情的会议。其主要任务是:通报开发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建设开发、财政收支、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情况;通报开发区重大事件和国家重大政策;传达上级领导和滨海新区党委、政府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部署阶段性工作。
  二、与会人员
  管委会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副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领导;管委会各局、办、室,各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和直属企业,有关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根据需要邀请滨海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纪检委领导、工会领导、团工委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出席。
  三、相关事项
  管委会工作例会由管委会主任主持,管委会主任因故不能出席时,由其委托一名副主任主持。管委会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时间为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上午。负责发展计划、投资促进、建设发展、财政、贸易发展、安全生产监督、政策研究部门负责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主持人指定的单位负责人,在会上汇报相关情况。
  第四节 管委会专题工作会议
  一、内容
  管委会专题工作会议系推动落实专项计划、协调解决专项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由管委会分管领导确定议题。
  二、与会人员
  会议主持人(管委会分管领导)确定与会人员,并可根据需要商请其他领导参加。
  三、相关事项
  管委会专题工作会议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主持,并确定参加会议人员,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的相关内容,须于周五前告知管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在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后,列入下周会议计划。
  第五节 管委会年度工作会议
  一、内容
  管委会年度工作会议系贯彻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工作要求,总结天津开发区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经验和不足,提出当年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的重要会议。其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审议管委会工作报告;审议年度财务预算;审议年度工作要点;学习党组领导重要讲话;根据需要安排典型经验介绍等。
  二、与会人员
  管委会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委会副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领导;管委会各局、办、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各部、室和直属企业负责人;驻区单位负责人;有关指定人员。会议邀请滨海新区党委、政府领导,纪检委领导,工会领导,相关部门和团工委负责人;开发区老领导、老干部;驻区企业负责人、员工和社区代表出席。
  三、相关事项
  年度工作会议由管委会党组确定召开。会议时间为每年一月上旬。
  第二章 编制与人事
  天津开发区依照精简、服务、高效的原则设置行政机构,以岗位设置管理为核心内容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招录人员“逢进必考”,不断加强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扎实做好编制与人事工作。
  第一节 行政单位机构设置与人员录用
  一、管理机构
  天津开发区负责编制工作的机构为区编制委员会。
  1992年,天津开发区编制委员会成立,易志宽任主任。其后,因人事变动原因适时对编制委员会部分成员进行调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其主任分别为易志宽、皮黔生、皮黔生、李勇。2001年、2005年、2007年,编制委员会部分成员进行调整,其主任均为李勇。2008年,编制委员会部分成员进行调整,其主任为何树山。
  历届编制委员会主任均由时任管委会主任兼任。
  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部门。
  编制委员会成员由管委会主任,管委会相关副主任,工委(党组)办公室、组织部、管委会办公室、财政局、劳动人事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行政单位机构设置
  1991年,天津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机构和编制工作纳入天津市编制委员会管理。是年,天津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天津开发区党政机构调整为20个。至2000年,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贸易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城市发展管理局(均属调整),成立广播电视局和逸仙科学工业园、化学工业区、微电子工业区行政机构等。
  2001年,管委会本着“精简、服务、高效”原则,对行政机构进行部分调整:成立行政执法检查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西区办公室、公用事业局;文教卫生局更名为社会发展局,计划统计局更名为发展计划局。
  2007年,管委会推行机构改革,旨在科学规范政府部门职能,提高其运行效率。是年,管委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开展“三定”工作(定机构职责、编制、岗位)。管委会核定各部门“三定”方案,形成“三定”整体方案,布置、检查、落实。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对职能划转的单位人员、编制及时调整,并坚持政策公开、划转方案公开、调整结果公开。经“三定”,管委会设置行政部门18个,即:管委会办公室、财政局、劳动人事局、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外事局、贸易发展局、建设发展局、文教卫生局、城市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用事业局、西区办公室、科技局、审计局、发展计划局、环境保护局。
  2009年,天津市委批准成立南港工业区,市编委下达《关于调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的批复》。按照市委、市编委要求,成立南港工业区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局和经济发展局,南港工业区管委会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10年4月,经开发区编委会研究批准,对投资促进系统机构进行调整,成立投资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投资促进一至四局,其中投资促进一局与投资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投资促进四局与南港工业区经济发展局合署办公,以适应招商形势的需要。
  2010年12月,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南港工业区)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管委会根据文件精神于2011年开展行政机构“三定”工作。
  三、人员录用
  2001年,管委会提出,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工作。相关部门按照管委会要求,进行研究和探索。
  2003年8月,管委会发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办法》,明确规定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招录人员的条件、办法及具体程序。该办法规定,各用人单位招录人员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基础上实行统一招考。至2010年末,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共进行统一招考15次(含文教系统教师招聘),招聘工作人员526名。
  第二节 事业单位改革
  一、精简事业单位
  2002年,区编委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要求,制定《天津开发区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方案》。其改革的思路是:分类、放权、搞活,解决事业单位规模小、业务单、过分依赖财政的问题。改革内容包括:全面实行聘任改革,事业单位数量由61个精简为42个。
  二、岗位设置管理
  2008年1月,区编委按照《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对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部署。是年6月,完成对开发区事业单位的分类及上级主管部门确认,确定社会事务管理类事业单位24家,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24家,工勤类事业单位2家;确定各个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等级划分的比例,确定各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并获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批准。是年7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家事业单位(机关公共事务中心、环保监测站、法律援助中心、国际创业中心、财务中心、公证处、基本建设中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站),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试点和模拟演练,总结经验,指导全局。同月,完成文教系统、各公办中小学、教促中心、幼教中心岗位设置实施工作。
  2010年12月,根据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制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与程序指导,并建立每月报送工作进度情况的制度。
  第三节 干部管理
  一、管理机构
  2001年至2008年8月,两区工委负责干部管理工作。2008年9月,干部管理科成立,隶属开发区劳动人事局,为开发区干部管理机构,在管委会、党组授权范围内依法行使职能,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负责实施开发区干部制度改革工作,探索和不断完善科学、公正、客观、公平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和系统管理的新方法、新机制;协助上一级组织部门做好开发区正处级干部的管理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开发区副处级干部任免管理的相关工作;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加强日常建设和管理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干部的充实调整、思想作风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考核监督等相关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装订和干部档案的保管、转递、借阅工作;拟定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开发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二、主要业务
  干部选拔任用 2008年10月,按照管委会、党组要求,组织开展管委会范围民主推荐选拔副处级干部工作。此系管委会党组成立后首次大规模调整处级干部。通过推荐和管委会、党组研究决定,13人走上副处级领导岗位。
  2009年6月,出台《2009—2015年天津开发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对天津开发区干部队伍现状做出全面分析,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方向、战略目标、工作内容、实施举措。
  2010年8月,按照天津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完成开发区考区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经过动员、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及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5人赴任处级领导岗位。是年11月,配合市委组织部和滨海新区区委完成滨海新区副局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3位正处级领导干部赴任副局级领导干部岗位。
  干部考核管理 2009年2月,完成2008年度开发区管委会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对34个处级领导班子和104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6个处级领导班子和16位处级领导干部给予表彰。
  2010年3月,完成2009年度开发区管委会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对39个处级领导班子和162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是年12月,制定并颁发《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行政部门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事业单位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国有企业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3个文件;对2010年度开发区管委会所属相关行政部门增设企业服务对象评价考核,作为2010年度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参考。
  干部教育培训 2009年11月,首次自主组织实施境外培训班,其主题为“香港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参训人员25人。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围绕如何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行机制、政府流程再造、服务型政府架构等方面进行学习与研讨。同月,在德国举办“区域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培训班,参训人员20人。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就如何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学习和研讨。
  2010年5月,首次将境外顶级师资引入开发区举办培训。5月17日至20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和耶鲁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泰达耶鲁领导力培训”项目。此次培训定位于高端,政府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大型企业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39人参加,取得良好效果,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提升了泰达的知名度。
  2010年5月12月,尝试利用干部业余时间开展非脱产商务英语培训。此为开发区组织首个非脱产长期英语培训。训前,进行调研,面向党政部门所有干部发放调查问卷350余份,根据调研结果设计课程内容和日程安排;抓好训中组织,每周分别在开发区及市区开设3个培训班次,并适时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不断优化师资及课程,以满足学员需求。适时组织课外活动,辅导学员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并通过与培训机构合作编写《泰达公务员英语培训专用教材》,指导学员有针对性的学习,巩固和扩大培训成果。
  2010年6月,组织实施赴新加坡举办“工业园区规划及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立”培训班,参训人员19人。围绕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与具体运作等进行学习与研讨。是年10月,赴美国举办“重化产业招商及管理专题培训”,参训人员25人。重点学习重化产业招商及管理的相关知识。
  2010年9月,组织为期3天的全封闭科级干部更新知识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新兴产业、公务人员学习力提升等主题,并进行闭卷考试。
  第四节 相关政策
  一、继续教育培训
  2005年,管委会总结2000年实行《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修硕士、博士学位费用报销的暂行规定》情况,查找在适应多样化培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制定《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修硕士、博士学位费用报销规定》。规定进修人员如在40岁以下并在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5年以上,进修与本人工作相关联的专业,即可报销进修费用的70%(上限5万元);进修人员申请在境内业余学习,报考学校属境内外合作办学,其在取得国家认可的境外硕士、博士学位后,可报销进修费用的50%(上限8万元)。
  二、养老补助金
  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自1997年6月开始缴纳补充养老保险。2007年末,国家废止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并要求历年征缴费用移交具备运营企业年金资格的机构;据此,开发区将经费转至中国光大银行,并更名为“公务人员养老补助金”。
  2008年,管委会颁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养老补助金管理办法》,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养老补助金理事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由机关工会、财政局、劳动人事局、政策研究室、审计局相关人员组成。各单位人事负责人为理事。
  公务人员养老补助金缴纳比例为单位8%,个人1%。缴纳基数与公积金基数相同。职工退休时可一次性支取所缴纳的养老补助金。
  三、公务员医疗补助
  2001年,管委会发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规定公务员医疗补助缴纳比例。
  2002年,管委会发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规定公务员医疗补助经办具体事项,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开发区分中心为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经办机构,人事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审批参加公务员医疗补助单位的资格,管委会财务中心负责医疗补助经费拨付。
  2009年,区劳动人事局印发《关于调整我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有关政策的函》,对公务员医疗报销做了补充规定。
  四、假期待遇
  2003年,管委会发布《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种假期待遇的规定》,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年休假、婚丧假、产假、哺乳假、病假、事假、探亲假、公派境内外培训、旷工、停职审查、取保候审或被羁押等情况下的待遇问题。
  2008年,管委会发布《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暂行规定》,明确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人员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工作人员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五、勤杂人员和合同制雇员管理
  2005年,管委会颁行《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勤杂人员管理规定》,加强和规范对勤杂人员的管理。
  2010年,管委会颁行《合同制雇员管理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制雇员薪酬待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勤杂人员管理,明确勤杂人员统一改制为合同制雇员,提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规定。合同制雇员管理于2011年1月全面启动。
  第五节 退休管理
  一、管理机构
  至1993年末,管委会部分领导及国有企业部分负责人陆续离退休,离退休人员总计9人,暂由工委组织处管理。1994年2月,管委会成立咨询委员会,聘用上述离退休人员参与相关政策的研究。1994年10月,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离退休工作管理办公室”(简称退管办)。退管办具体负责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区劳动人事局,会同工委组织处、管委会办公室,定期研究离退休工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搞好行政、事业及直属企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1998年3月,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重新明确退管办职责:“退管办是开发区离退休人员的行政管理单位,负责制定、解释、落实有关离退休政策,并统一管理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管办为劳动人事局下属单位,与机关人事科合署办公”。
  2005年9月,天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为开发区劳动人事局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所需经费由开发区财政全额拨付。2009年3月,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完成法人单位登记工作,至此,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专职机构得以落实。
  二、区域性离退休政策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办理离退休事项,并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和需要,依据国家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探索离退休工作规律,制定若干区域性离退休政策。2003年1月,管委会批准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管理办法。调整后的管理办法,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即纳入退休管理体系管理的人员包括工委、管委会行政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政法系统退休人员。并规定,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先期为开发区总公司)管理部门和直属企业部分已经纳入退休管理体系托管的人员,除原任局级领导职务人员之外,原则上从中心分离出去,由其自行管理。是年7月,管委会颁行《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管理暂行办法》。内中明确规定,办理退休以后,纳入管委会离退休体系管理的包括:工委系统退休人员;行政单位退休人员;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政法系统人员退休后,参照管委会行政部门行政编制人员实行管理。纳入管委会离退休管理体系管理的人员,由退休管理部门按规定分配到各个离退休管理服务中心。副局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和1986年底以前进入开发区工作,且退休前为正处级(含调研员)的干部,纳入第一管理服务中心;其余退休人员依据个人住址所属区域,分别纳入第二(市内)管理服务中心和第三(区内)管理服务中心。
  2006年1月,经研究决定,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制定过渡性办法,在新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办法颁布之前,其机关退休人员及所属全资子公司退休人员继续委托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代管(简称托管);纳入托管的退休人员参照管委会现行离退休政策性补贴标准享受补贴,所需经费由其单位承担。
  2003年、2006年,区劳动人事局依据管委会指示,先后调整离退休人员政策性补贴项目与标准,逐步由医疗、住房、入区、开发补贴和创业津贴合并为开发补偿和创业津贴两项,依据原任职级、入区年限分别划分不同标准。
  2008年,区劳动人事局经管委会同意印发《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退休办理程序,完善退休环节。
  2009年5月,管委会制定《天津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驾驶员退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各行政部门和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及政法系统各部门驾驶员退休后,纳入管委会退休管理体系管理(但不参加离退休干部活动)。是年11月,管委会批准简化和规范管委会退休人员公务员医疗补助费用报销手续。即凡属纳入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管理的行政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在全市医疗保险报销基础上,其享受的公务员医疗补助(简称二次报销)手续与报销凭证予以简化、规范。
  三、离退休人员状况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第一位离休人员出现于1987年10月。第一位退休人员出现于1993年8月。至2000年,管委会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46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系统离退休人员48人。
  至2010年末,纳入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体系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总计434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84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托管人员250人。离退休人员自然死亡9人。离退休人员中中共党员186人。
  四、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区离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始设于1995年,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泰达公寓19号楼1门201室作为离退休第一管理中心活动场地。1999年,开发区第二大街9号原总公司大楼B区10楼作为离退休第三管理中心活动场地。2002年,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泰达公寓19号楼3门102室作为离退休第二管理中心活动场地。2007年6月,管委会租用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256号泰达大厦六楼作为市内老干部活动场所,居住市内的离退休人员统一到此参加活动。是年10月,管委会批准确定开发区第二大街9号原总公司大楼二楼作为区内老干部活动场所,在开发区及塘沽区居住的退休人员到此参加活动。
  市内泰达大厦老干部活动场所总面积1200平方米。区内原总公司大楼二楼老干部活动场所总面积近2400平方米,其中A区1500平方米,B区近900平方米。装修施工项目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当时鉴于B区在用,无法与A区同步施工,故采取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招投标、二次施工的方案。A区装修配置于2008年3月完成并投入使用;B区装修配置于2009年10月完成并投入使用。市内、区内两处活动场所分别设置会议室、报刊阅览室、棋牌室、台球室、保健室、乒乓球室、理发室、淋浴室、书画室、电脑室、多功能厅等,并配置相应的设备器械,功能比较完备。
  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对纳入离退休管理体系管理的人员,主要行使服务职能,包括按月发放政策性补贴,受理报送离休、退休人员医药费,定期组织集中活动或参加重大活动,组织参观考察,组织健康体检,组织政治学习、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等。每逢老干部住院,离退休中心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逢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管委会、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领导对离退休人员进行慰问。
  集中活动日(每周半天)为离退休人员日常活动的主要形式。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组织集中活动日88次、86次、91次。
  第三章 政策研究
  天津开发区围绕产业规划、发展专题、政策兑现等开展政策研究工作,着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产业规划
  一、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2002年9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划》。该规划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近期为20022005年,远期为20062010年。规划确定天津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在20022010年间的发展战略是:面向全球市场,以现代物流业为支撑,以构建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为发展基础,以无线通信和显示器两个产业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跟进光通信、汽车电子和软件3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手机、显示器、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电子产品4个制造基地。
  2005年11月,编制《天津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是:巩固发展移动通信、显示器和新型元器件3大优势产业,培植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3个增长点,打造手机、显示器、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6个国家级产业园。
  2008年9月,编制《天津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修订》。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是:巩固一个龙头:通信设备产业;构建一个基地:新型元器件产业基地;培植两个增长极:新型消费电子产业和平面超薄显示设备产业;跟进两个朝阳产业:汽车电子产业和光电器件产业。是年,总结历年经验,研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问题,出台《天津经济开发区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试行办法》,对组织领导、执行部门、服务平台、专项资金、政策衔接、资格认定、研发费用、产业化扶持、申请优惠程序、年检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
  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是:聚焦“三星”和“富士康”,提升通信设备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两个行业,做大新型消费电子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两个行业,跟进光电显示与照明行业。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打造北方乃至中国最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新型消费电子、新型元器件、光电显示与照明5大产业的先进制造与研发转化基地;新建企业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20家,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总值比重逾70%,50%的电子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该规划的发展思路是:强化内外资招商,壮大产业集群;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满足资金配套需求;拓展发展空间,满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代工企业入驻;完善人力资源供给,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功能区间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循环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汽车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2003年3月,一汽丰田项目落户天津开发区并实施打桩。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产业政策研究,于是年6月制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总体规划》。该规划确定天津开发区发展汽车产业的总体思路是:高层推动,战略招商;产业互动,构建网络;合理定位,产业招商;区域联动,集中摆放。
  2005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汽车产业的战略定位是:以整车项目为核心,吸引更多汽车配件企业入区;发展上游相关行业及下游汽车服务贸易行业,培育汽车文化,延展汽车产业链条;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构建为环渤海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成为环渤海汽车产业集群的中心。其发展思路是:汽车产业链中以汽车制造业为核心,发展上游相关行业、下游销售服务业以及研发机构等汽车产业各种业态,拓展汽车产业链条;汽车制造业以整车项目为龙头,做大产业规模,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配套环境,吸引新的整车项目入区,形成产业聚集良性循环;汽车零部件产业从直接为整车项目配套的原配厂入手,逐渐扩大配套半径,吸引国内外独立的第三方零部件供应商,吸引更多零部件供应商,利用港口优势扩大出口,成为重要的国家零部件出口基地。
  2008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巩固一个龙头——轿车;打造一个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突破两个领域——重型货车、大型客车;提升三个水平——零部件制造、研发创新、汽车服务业;跟进一个方向——新能源汽车。
  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以整车企业发展为龙头,拓展产品种类和系列,带动高端、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发展,提高汽车产业聚集规模和水平,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使天津开发区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汽车制造业为核心,拓展汽车研发与设计、汽车金融、汽车物流和汽车出口销售等上、下游服务业,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天津开发区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研发与出口基地;以传统汽车产业为基础,结合天津开发区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技术优势,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加大产业化应用示范力度,使天津开发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发展地区。该规划明确从5个方面保障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依托并利用天津市汽车产业整体发展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三、装备制造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管委会鉴于装备制造业系区域由来已久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注重对该产业市场状况、发展前景、技术进步、相关政策、应对举措等问题开展研究。2006年,对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在专项资金、新建投资、扩大投资、操作程序、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并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规定。2008年12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期限为20082015年,所确定发展思路是:坚持外资、内资双轮驱动,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协同发展,产出与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理念;重点关注的产品领域为:电力及节能环保设备,大型农机设备及工程机械,石油钻采及石化装备,航天产业、机床、自动控制系统和基础配件。
  2008年,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从诸多方面支持市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等活动,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进入21世纪,众多国内外知名风电设备商加速聚集,天津市及天津开发区正迅速崛起为中国风电产业基地。管委会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将风电产业从装备制造业中突出出来,进行该产业政策和未来发展的研究,于2008年12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期限为20082015年,所确定的发展定位是: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制造基地、总装发运中心与技术服务中心。
  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天津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多点突破,对开发区现有条件能够承载的项目,均纳入发展范畴;对开发区能够创造条件承载的项目,积极、提前创造承载条件;通过众多领域、众多产品集中,实现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坚持外资、内资并重,稳定吸引外资企业,并针对装备制造业内资发展活跃的趋势特点,加大吸引内资企业力度,特别是中央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坚持制造、服务协同发展,把握装备制造业制造与服务日益融合的特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程承包、融资租赁、售后支持等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天津开发区重点关注的产品领域有:大型工程机械及农机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机床(工具)、石化及石油钻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与精密测试仪器、节能与环保设备、港口机械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基础部件。该规划提出装备制造业发展主要举措是:强化招商引资,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人力资源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综合配套环境,加强宣传策划。
  四、石油化工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2008年,研究部门按照管委会要求,完成《天津开发区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课题研究。该研究成果对天津开发区化工产业产值及产品状况、企业及投资状况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筛选区域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塑料加工行业、汽车化学品行业、电子化学品行业、涂料行业、生物化工、基础有机材料;提出政策建议:重视化工产业,挖掘产业增长潜力;开展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同建立化工专业园区;挖掘现有产业潜力,将优势产品做大做强;国内外并重,促进产业聚焦;突出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绿色化工发展模式。此份研究成果,为管委会形成化工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与政策依据。
  2010年,管委会把握南港工业区进军石化产业势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该区域石化产业发展有关问题,并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东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天津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是:醋酸乙烯、EVA、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胺、异丙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基橡胶、聚异丁烯、C5、SIS、异戊橡胶、石油树脂、芳烃、苯二甲酸、PBT、PTT、4丁二醇、PTMEG、己二酸、尼龙66盐、TMA、PPO/mPPO、MBS、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氯化聚丙烯、工程塑料合金、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对位芳纶等项目。并对此类项目的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装置安放方式、“三废”排放量及处理方式等进行研究、设定,估算所需的投资规模及项目静态效益,并列举了重点招商对象。
  五、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进入21世纪,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格局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为促进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2002年9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与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在研发环节中以二次创新为主,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并重,以产业化带动资源聚集和产业升级;在制造环节中以国内市场大份额类药物为主,以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医药产品为主;在专业服务体系上,以纳入京津医药产业服务体系为主,通过要素聚集和营造优越的产业化环境,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天津开发区建设成北方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化基地和加工制造基地,使生物与现代医药产业由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为天津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确定重点鼓励的方向是:中药产业以加快现代化为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植物药制造企业;提高化学制剂工业的规模和实力;相机发展高端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引进生产能力,挖掘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潜力。提出产业发展的三大战略:通过产业引进,加速积聚产业规模;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整合创新资源;政府引导实施“产业经营”,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化基地。
  2005年,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的发展思路是:按照“市场导向、强化优势、高端介入”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引进为主线,以实现产业化为突破口,挖掘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步完善科研创新、生产制造、流通服务各环节,形成现代医药产业价值链。确定重点发展方向为:创新药物,药用中间体和原料药,化学制剂,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辅料及相关行业。
  2008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十一五”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天津开发区重要的主导产业,成为聚集高端人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扩大区域影响力、提升区域档次的重要载体;形成依靠仿制药、天然药物和医疗器械产业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依靠医药研发外包产业打造新药创新体系,依靠生物制药产业实现新药创新的产业格局。
  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优先发展“短平快”行业,做大产业规模;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医药行业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提出的发展对策是:打破体制瓶颈,整合正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载体功能,吸引产业基金,保障资金需求,加大招商力度,积聚产业规模,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人才储备。
  六、食品饮料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管委会鉴于食品饮料产业系区域由来已久的支柱产业之一,注重对该产业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成为该产业决策的重要依据。2009年5月,集多年研究成果,制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年限是20092015年。确定天津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思路是:顺势而为,壮大规模,为做大经济总量贡献力量;聚集高端食品项目,成为区域效益和税收的重要来源;丰富产品种类,加强产品创新,成为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力量;联手优质食品原料产地,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其发展方向是:深挖现有食品企业发展潜力,促使其把更多生产资源乃至部分总部功能放在天津开发区;锁定目标客户,抓住有利时机,争取优质食品项目落户天津开发区;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充分利用港口和保税物流功能优势拓展食品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加强与北京食品产业的分工和衔接,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开发区制造、贸易”的格局。
  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确定“十二五”时期天津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路径是:抓住一个契机——把握营养健康产业崛起的历史机遇;进军4个领域——方便食品、高端乳制品、粮油精深加工、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供应链全面提升——从“大农业、大食品、全产业链”的高度提升食品饮料产业的能级。实施方案是:建立指导区域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专家咨询机构,明确食品饮料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投入专项资金支持行业发展,化解阻碍不同层次食品人才聚集的制度障碍,利用产业促进政策形成支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合力,着力解决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公共服务问题。
  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十一五”期间,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状况及应采取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与论证。2011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是:依托港口优势,建设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依托京津密集的科技资源,建设新能源技术研发转化基地;承接日韩台等国家地区新能源制造环节转移,建设新能源设备规模化生产基地;利用天津进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机遇,发展低碳型产业,扩大低碳领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战略是:依托滨海新区、天津市的重大产业项目,配套发展先进材料产业;充分利用国家级纳米基地的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纳米技术产业;着眼国家重大产业发展战略(智能电网、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大飞机等),提前布局材料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独立性。其实施方案是:扩展项目渠道资源;建立专门咨询机构;拓展发展空间;完善配套政策;为所需的各类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利用各种平台向业界宣传天津开发区;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环境。
  八、航天产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2007年10月30日,中国新一代火箭产业化基地在天津开发区西区举行奠基典礼仪式。管委会及时组织研究部门对航天产业的区域定位、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实施举措等开展调查研究。2010年11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区域航天产业的发展定位是:把握国内外航天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的研发与制造实力,利用新型运载火箭辐射优势,探索航天企业市场化国际化、航天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转化新机制,提高航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业务服务能力、产业配套保障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国内顶级、世界一流的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发展路径是:建设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关注航天装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搭建航天产业制造与科技研发、航天科技转化、航天市场交易、航天产品物流与会展、航天产业资本运作、航天人才培训六大平台。重点发展领域是:大火箭及相关民品项目、卫星应用、航天材料、航天电子。保障措施是: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促进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形成战略布局;深化与新一代运作火箭基地的合作,为公司上市提供政策支持;探索利用航天产业基金发展航天产业的有效途径;扩大和北京等周边地区科技资源的合作;给予企业(或科研院所)整体搬迁落户的补贴政策;加快西区7平方千米生活配套区的建设,改善西区生活配套环境;为航天企业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航天项目审批、办公高效率。
  九、现代服务业规划研究及制定
  自2001年始,逐渐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2006年,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暂行规定》。2007年,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方向、政策衔接、专项资金、资金配套、人才引进与培养、税收扶持、融资支持、统计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于是年出台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规定(共26条)。2008年,修改、完善2006年出台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暂行规定》,形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对总部经济、金融业、要素市场、专业服务业、物流业、贸易业、文化会展业等可持续发展给予政策指导。是年4月,委托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的实施纲要》。该纲要确定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是: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以国家级或区域性要素市场为突破口、具有泰达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生活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转变泰达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泰达产业转型,建设二、三产业结构合理、互动融合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安居乐业的和谐城区。并提出以开发研发产业、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广告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泰达产业转型;以金融市场、煤炭和石油期货市场、北方航运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为突破口,跃升泰达经济能级;发展房地产、会展、宾馆、休闲、钢材配送中心等其他现代服务业。
  2008年12月,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是:以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为业态重点,引导和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实现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功能突破,形成二产、三产互动融合、结构合理的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产业特色。该规划选定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研发设计业、专业服务业、服务外包业、总部经济和要素市场为重点发展领域。
  2008年,汇总研究成果,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2009年实施。
  2010年9月,委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依托滨海新区、服务环黄渤海、辐射“三北”和面向东北亚的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区域品牌价值的国际化高端服务产业功能聚集区,打造具备世界级知名度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研发和产业转化基地,形成对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目标定位的战略支撑。该规划提出要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产业,稳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融资租赁、财务公司、基金与基金管理、信托、银行、保险、证券等现代金融业,构建国际化现代物流业,提升审计、会计、咨询、会展、广告、公关、人力资源、法律、第三方认证和评估等专业服务业,有序发展总部功能,构筑润滑油、工程塑料、排放权、期货、日用品、纺织品等专业服务市场体系,延伸港口生活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和港口物流等服务功能,重视发展零售、批发、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完善公共医疗、技术培训、学前教育、社区服务、政府服务等公共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路径是:依托“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组织体系。着重打造层次分明、主辅互动的产业结构体系。推进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空间组织体系。形成不同行业类型的分类指导方略。
  第二节 经济发展研究和专题调研
  一、经济发展研究
  2001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针对高科技企业成长问题发表《孵化器——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高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综述》《“新经济”条件下天津开发区科技产业政策的取向》《IT业代工市场的发展》等研究成果。
  2002年,研究部门对OEM(原厂委托制造)及EMS(专业电子制造服务)进行分析,对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现状、配套链构成、PCB(印刷电路板)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形成7篇产业发展报告。
  2003年,研究部门开始将汽车产业列入研究重点,并于当年发表“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研究”系列文章9篇。研究室、发展计划局、经济发展局等单位联合分析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前三季度生产经营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管委会提供决策依据。
  2004年,研究部门发表2篇关于电子通讯产业的报告,分别是《显示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区对策分析》《全球LCD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区发展对策分析》;1篇关于汽车产业的报告,即《丰田配套企业招商可能性分析》;1篇化工产业的报告,即《关于抢抓机遇,促进开发区化工区和化工产业大发展的报告》。
  2005年,研究部门共发表关于化工、电子、汽车、现代服务业的研究报告16篇。
  2006年,研究部门研究空客A320项目落户空港物流加工区对天津开发区的影响、天津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解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表“产业、行业专题研究”系列8篇;针对区域节能降耗工作,发表“节能专题研究”系列报告2篇。
  2007年,研究部门发表“产业机会探讨”系列8篇,内容涉及3G对中国移动通讯业的影响,服务外包业、风力发电业、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业和金融业等。
  2008年,研究部门发表“产业动向跟踪”系列12篇,内容涉及大尺寸电子信息产业(TFTLCD面板、光电器件、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新型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电梯、农业机械)和现代服务业;针对滨海新区关于“加快石油化工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进行商品远期合约交易业务的探索”的要求,发表“石油交易市场研究”系列3篇。
  2009年,研究部门发表产业研究文章9篇,内容涉及食品饮料业、电子信息业、石化行业等;研究室与经济发展局联合调研,发表《天津开发区发展企业总部的对策》,与南开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合作发表《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区)非证券类投资基金发展的建议》。
  2010年,研究部门发表13篇产业研究报告,内容涉及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现代服务业九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天津开发区的机会分析。
  二、专题调研
  2001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就电子芯片市场、二板市场、光电技术、招商策略发表“形势与对策”系列4篇,就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中国及天津外经贸影响发表2篇文章,就“911”事件对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及中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影响发表4篇文章,就区域企业裁员情况发表3篇关于企业裁员与开发区劳动关系的分析报告。
  2002年,研究室与经济发展局对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标准厂房投入及产出进行调研,形成《当前,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新的制高点一览》《关于开发区标准厂房的成本和收入分析及政策建议》2篇分析报告。
  2003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针对扩区的问题,发表《关于母区土地开发、公用设施建设与管理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及对新扩区的借鉴》;通过对温州民营经济的调研发表《天津开发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温州民营经济考察调研有感》;解读台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发表《台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系列文章3篇。
  2004年,研究部门发表《关于开发区外来劳动力使用问题的调研报告》,针对西区开发问题发表《论西区的开发模式及成本风险规避》,针对三小区开发建设问题发表《三小区开发建设现状调研及今后规范发展的建议报告》;劳动人事局、研究室、社险开发区分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对上海市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考察,发表《开发区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2005年,研究部门就所得税率调整和《京都议定书》签订对开发区的影响发表《“财大气粗”的跨国企业为什么对所得税率调整“锱铢必较”》《〈京都议定书〉对产业的影响及开发区的应对措施》;对广州开发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国有企业及投融资改革、城市管理等进行调研,发表文章12篇。
  2006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就金融创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发表《关于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流通试点的调研报告》《关于在开发区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试点的调研报告》;就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表“滨海新区政策解读及影响”系列5篇;就区域“三创”(创业、创新、创造)大讨论活动发表专题研究系列文章4篇。
  2007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对上海的“楼宇经济”,金桥出口加工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苏州工业园产业结构调整,深圳、成都、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进行调研,并对《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发表调研报告9篇;就创业中心运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REITs(瑞茨)对开发区的影响及开发区居民的住房问题进行研究,发表探讨文章4篇。
  2008年,研究部门及特邀研究员研究广州开发区、苏州工业园、昆山开发区、烟台开发区、北京开发区等重要发展案例,发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案例》15篇;就管委会组织的“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大讨论活动发表系列文章7篇。
  2009年,研究部门及财政局、公用事业局、发展计划局等单位进行多次联合调研,发表“调研报告”系列9篇,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机关事务管理、政府服务、新型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
  2010年,天津开发区高级顾问李勇对滨海新区及开发区住房问题发表《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以多元化手段解决住房问题的分析和建议》。研究部门对广州开发区雇员制进行调研,发表《广州开发区雇员制运作情况》;对创业板进行分析,发表《创业板基本情况及业态分析》;对中关村科技政策进行梳理,发表《关于中关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分析》;对东部沿海港口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表《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发展状况分析及南港港口定位与运营的启示》;对大连开发区引进英特尔项目进行案例剖析,发表《关于大连开发区引进英特尔半导体项目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三、政策兑现
  管委会贯彻中共天津市委九届五次会议关于“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工作要求,于2008年12月29日出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15条措施”。其中第11条为“设立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协助企业完成政策申请手续,为企业申请政策兑现提供‘一站式’服务。”
  2009年1月1日,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开始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办公地点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一楼行政许可大厅36号窗口。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汇总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开发区的相关政策,编制《政策兑现指南》,走访并接待企业来访,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兑现受理服务。是年,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处理企业邮件1700余个,受理企业申请近800个,接到咨询电话近5000个,记录咨询问题450余个,窗口现场接待企业管理人员1400人次;将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的9项政策中的87个具体扶持条款按照ISO9000要求编制近10万字的兑现说明,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政策服务;建立政策兑现数据库,加强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估。
  2010年,窗口现场接待企业管理人员1431人次,接听咨询电话4412个,受理企业财政扶持申请888件;设立三小区企业接待日、政策热线,并上门开展政策培训。至年末,政策兑现服务办公室接听咨询电话1万余个,窗口接待咨询5000余人次,处理企业邮件近2000个,受理企业政策申请材料2000余件。
  第四章 外事与翻译工作
  天津开发区坚持“以硬环境筑‘巢’,以外事和服务暖‘巢’”的理念,着力做好出入境管理、外事服务、外联协调等工作,并做好笔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工作,优化区域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外事工作
  一、管理机构
  2001年,外事工作按职责范围分布在相关局、处、室。此类布局,形成专业性强、职能作用突出、工作基础厚实、涉及范围广泛的外事工作机制。2003年,管委会强调,进一步加强相关局、处、室外事工作职能,树立“外事无小事”“以硬环境筑‘巢’,以外事和服务暖‘巢’”的理念。是年,公关接待、外事服务、外联协调、出入境管理、驻外办事处等外事工作成绩显著,对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2007年8月23日,天津开发区外事局成立(加挂:天津开发区港澳事务办公室、天津开发区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并明确其工作职能。管委会成立外事局旨在发挥区域对外开放优势,统筹日益增多的外事工作,加强对驻外办事处的管理,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区域国际化环境,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招商引资。是年,外事局确立并落实“加强管理、立足服务、注重协调、当好参谋”的工作思路,制定《外事局管理规定》《走访外商制度》,创办《外事简报》,外事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与改善。
  2008年,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事管理规定》,对外事管理职责、因公出国、来华邀请、涉外接待、国际会议、外事纪律与监督等事项做了具体规定和说明,促进外事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形成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外办事处管理规定》,对驻外办事处的管理体制、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做了具体规定和说明,规范驻外办事处的管理和工作,发挥其职能作用;出台《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规范其工作流程;印发《外事接待手册》,明确其工作流程、涉外礼仪、常用语汇,提高接待质量。
  2010年,外事局内设机构调整为:综合办公室、外事外联科,并将原属于国际交流中心的各驻大陆境外的办事处划归外事局内设部门(系指驻美国办事处、驻日本办事处、驻欧洲办事处、驻中国香港办事处、驻中国台湾办事处)。驻北京办事处隶属管委会办公室管理。外事局根据工作实际调整职能,主要为:贯彻执行国家对外政策、涉外法规和上级有关指示,指导区域外事工作,并主管与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作联系及业务往来;指导区域对台工作及区内台资企业和台胞的联络、服务;为党组、管委会对外决策提供意见,检查有关部门、单位执行对外方针、涉外法规情况,处理或协助处理重大涉外事件;承办管委会各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审批的外事文件;负责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事业单位和党组、管委会、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审批,办理出国护照、港澳通行证,签证、签注。负责出访人员回国后证照收缴、管理。负责邀请外国人到区访问的服务与管理;负责天津开发区对外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的相关工作;负责以党组、管委会名义举办的大型国际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接待到访的国宾、党宾、中国港澳代表团和到区进行公务活动的外国驻华外交人员,负责外国记者到区采访事宜;负责驻大陆境外办事机构按照管委会统一部署开展对外联络、对外宣传、招商引资、贸易拓展工作;负责招商前期的联络、沟通;负责与投资促进相关机构、渠道的衔接;负责有关招商信息的收集、整理;协助办理驻区外籍人员长期在华居留许可,协助办理在华永久居留权申报;做好对区内外国人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负责对区域外事干部、涉外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负责向区域各部门提供国际形势、对外政策等宣传材料和对外表态口径;协同有关部门审核区域重要涉外报道和有关文稿。
  二、出入境管理
  管理机制 2001年,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将出国(境)服务前移至滨海新区,在天津开发区、天津保税区设立滨海新区出国服务中心,以适应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的需要。据此,管委会提出,要适应新的形势,建立方便、快捷的出入境管理机制。
  2003年,实现出国(境)从审批到护照、签证、机票、保险等业务办理规范化,在时间、空间方面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明确审批原则,做好团组出访审核、协调、安排;从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工作秩序和操作规范,促进出入境工作有序开展。
  2007年,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及时跟踪、多方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招商、培训等工作开展。
  2008年,完成《出访工作手册》编写,内设“出国前期工作”“在外期间工作”“回国后工作”3个部分,明确规定各个时段的工作内容、标准和要求,把科学管理贯彻出访全过程,确保团组完成出访任务。
  2010年,落实上年管委会制定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对管委会各局、处、室和下属事业单位,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进行3次出国(境)管理知识培训;加强与外交部、天津市相关部门及有关使领馆联系,接受其业务指导;简化办理程序,通过电子政务提升工作效率。
  2001—2010年,审批因公出国(境)4440个团组。
  国际交流2001年,天津开发区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加强。管委会指出,区域进入高位运行期,新的形势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外地经验,更新理念、锐意创新,邀请更多外国人到开发区访问、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开发区发展。是年,此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成功邀请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主席法拉格·幕萨到开发区访问,就区域投资环境、科技进步等问题进行交流;会见德国SEW集团公司董事长杰·布里克,就区域投资环境改善、该公司在天津开发区发展等问题交换意见;聘请日本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石川好担任天津开发区经济顾问,借鉴专家宝贵经验。
  2005年,管委会强调,邀请外国人到开发区访问、工作,要与落实国家关于开发区新的发展方针、贯彻区域“有限目标、逐步逼近”发展原则相结合,增强针对性,提升工作质量。是年,柬埔寨王国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西哈莫尼,裴济群岛总理莱塞尼亚·恩加拉塞,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希腊萨洛尼卡市市长瓦西利,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第一书记胡里奥·马丁内斯,法国夏尔·戴高乐基金会会长弗朗索瓦·凯斯莱尔,亚洲基金人际交流处主任雷蒙·莫里那等要宾到访,并进行友好交流。
  至2010年,共办理被授权单位签证通知表38092份,邀请外籍人员42993人次到区访问。
  证照收缴2001年,按照国家外交部和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要求,严格对因公护照、多次赴港通行证收缴管理,核对区内企事业单位持有证照人员名单,制作相关明细表,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收缴证照。2007年,外事局成立,对证照收缴实行统一管理,效果明显。是年,公务护照130本、公务普通护照1500本、多次通行证70本全部上缴。2010年,外事局加大收缴力度,公务护照全部上缴,公务普通护照催缴入库1048本,赴港澳通行证催缴入库241本。
  三、外事服务
  服务职能 2001年,管委会提出:外事部门和外事工作者要履行“管理、协调、服务、参谋”职能,以“服务促外事”,把服务贯穿于出入境、外事接待、外联协调等各项外事工作中,把服务贯穿于每项外事工作的始终。2007年成立外事局后,将外事服务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并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受到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员的称赞。
  编发《泰达外国人生活手册》 1992年,管委会委托一家咨询公司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范围为区内企业、外企驻京机构和总部。根据此次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管委会有针对性地改进外事服务工作,其中根据外商要求编发《泰达外国人生活手册》,驻区外籍人员人手一册,为外籍人员住宿、办公、咨询、餐饮、就医、娱乐、子女入学等提供方便。2001年,根据外籍人员要求和服务范围拓展内容,修改、完善《泰达外国人生活手册》。
  2007年,在天津开发区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员达到2187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多为外资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管委会将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和生活便利作为外事服务的重要内容,从文化、医疗、教育、交通等诸方面营造良好的涉外环境。2007年、2010年管委会汇总生活、安全、购物、医疗、办事等相关资料,全面补充和修订《泰达外国人生活手册》,分别译成英、日、韩文,为入区外籍人员提供方便,以收“一册在手万事通”之效。
  建立国际交流协会 2001年,管委会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天津开发区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外事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努力搭建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对外交流平台。其后,外事工作在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方面做了多年探索和尝试。
  2008年,管委会决定以协会形式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是年12月12日,天津开发区国际交流协会成立,管委会党组书记李勇任协会会长。该协会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的、区内注册外商企业和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构建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对外交流平台,改善区域国际化环境,加强外资企业、有关事业单位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横向联系,促进开发区企业的发展。
  2009—2010年,天津开发区国际交流协会围绕办会宗旨,举办“泰达杯”海峡两岸企业家高尔夫球邀请赛,“泰达杯”中、日、韩企业家兵乓球联谊赛;组织协会会员聆听音乐会、观看绘画展、参加元宵节联谊活动;策划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协会会员与芬兰企业家见面会,受到外商欢迎。
  涉外荣誉称号推荐 2001年,加强涉外荣誉称号推荐工作,旨在鼓励和表彰为天津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员,提升其荣誉感、归属感,促进区域发展,促进以商招商。
  2004年,管委会印发《关于做好涉外荣誉称号推荐及相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所设各类涉外荣誉称号的名称、授予对象范围、具备资格、评定标准、评选时间,并明确各项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出入境、居住、礼宾接待、企业运营服务、媒体宣传、适度议政、顾问咨询等方面享有的合法权益。
  2005年,制定《开发区涉外荣誉称号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该项管理工作,涉外荣誉称号推荐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至2010年,经管委会推荐,共有20名外籍人员获“泰达荣誉区民”称号,47名外籍人员获“泰达特别贡献奖”。
  外事服务调查与整改 2001年,管委会加强外事服务情况调查与整改,旨在提升外事服务质量;并就调查对象、内容、方法及整改要求提出具体规定。自此,外事服务情况调查与整改形成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不断促进外事服务工作。
  2005年,在部分企业、社区、学校发放“涉外服务工作情况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对外事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对外事工作人员的要求。根据回馈信息,管委会进行整改,主要是:建立“服务企业接待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天津开发区对外结好工作方案》,规范区域结好工作;加强区域涉外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外籍人员合法权益;完善外国专家管理系统,优化涉外软环境;外事工作人员贴近需求,跟进服务,提升外事工作质量。
  2010年,外事部门按照管委会关于“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安排,到相关企业调查外事服务情况,通过座谈、访谈等方法,了解企业对外事工作的意见,并根据其建议,制定外国人申请来华签证登记简化程序方案,为外国人来华访问、工作提供方便;实现邀请函业务网上审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新的举措受到外籍人员的欢迎。
  开设英语热线 2002年,管委会建立泰达呼叫服务中心。该中心系管委会专线服务网电话,亦为中国首家数字化政务呼叫中心。其工作程序为受话、办理、催办、反馈,为企业、社区其中包括外籍人员服务。
  2008年12月12日,开通泰达呼叫中心开设的英语热线(25201111),满足外籍人员更多需求。
  设立国际诊疗中心 1990年,泰达医院落成。自泰达医院开业始,即设立“特需门诊”,为外籍人员就医提供服务。2008年,泰达医院在“特需门诊”基础上设立“国际诊疗中心”。中心完善诊室、设备、外语标识等硬件设置,制定外籍患者就诊流程,并对中心医护人员进行语言培训,确保其能与外籍患者进行英语交流。中心完成与相关国际医疗、保险部门联络与衔接,方便外籍患者到中心就诊。
  至2010年,国际诊疗中心共接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患者,并在区内丹麦社区、台湾社区、国际学校举办多次健康教育活动。
  涉外事件应急处理 2001年,管委会指出,三资企业和外籍人员日益增多,涉外案件呈上升趋势,要把涉外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其后,外事部门对此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2005年,制定《天津开发区涉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是年,按照该预案要求,成功处理日资清太郎料理店因烟道问题与居民发生纠纷事件。2007年,完善《天津开发区涉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规定相关方面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提高防范和应对涉外事件的能力。2009年,成功处理斯坦雷电子有限公司一名中籍员工在日本研修期间食物中毒事件;2010年,成功处理诺维信公司外籍人员车祸伤亡事故。妥善处理涉外事件,维护中外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了天津开发区的美誉度,受到外商称赞。
  四、外联协调
  外联渠道网络建设 2001年,管委会整合资源,开拓外联渠道网络,建立外联渠道网络管理长效机制。2006年,外联协调工作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拓展外联渠道网络,发挥外联渠道网络在项目信息、项目跟踪、项目谈判、项目落驻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招商力度。是年,新批外商及中国港、澳、台投资项目232家,项目投资总额51.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1%。
  2008年,管委会颁行《天津开发区驻外办事处管理规定》,加强对驻外办事处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服务,规范驻外办事处操作程序,发挥其职能作用,确保外联渠道网络畅通。是年,聘请美国德美科公司董事长朱中原为天津开发区经济顾问,推动招商工作;外事部门承接涉外团组51个、400人次,外联渠道网络进一步拓宽。
  2010年,对既有招商外联渠道、人脉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并开掘招商项目新的信息源;建立和完善项目信息周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项目情况;外事局与驻外办事处之间建立快捷反应机制,迅即发现和解决问题;开展后续项目跟进、后台保障工作,使招商引资工作可持续发展。是年,外事部门与驻外办事处汇总走访新渠道162个;管委会派10个团组出访16个国家和地区,接待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考察团(80余批,300余人),取得招商引资显著成绩。管委会通过走访外交部、商务部、国台办等国家部委领导机构,拓展项目信息源。
  驻外办事处外联服务 管委会自1994年始,着手建立驻外办事处。是年,天津开发区驻美国办事处、驻日本办事处、驻中国香港办事处、驻中国北京办事处、驻中国深圳办事处、驻中国天津办事处成立(驻深圳办事处于1996年撤销,驻天津办事处于2011年撤销);1998年,天津开发区驻欧洲办事处成立;1999年,天津开发区驻上海办事处成立;2010年,天津开发区驻台湾办事处成立,是为商务部批准的全国开发区首家在台湾设立的办事机构。驻外办事处的职责为:策划、组织所辐射区域投资者、相关组织到天津开发区考察;建立业务渠道,构建招商网络;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安排天津开发区团组在当地考察、访问事宜;投资项目筛选、联络、跟踪、促进;宣传天津开发区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等。
  管委会倡导驻外办事处开拓创新,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扩大招商成果。2001年,各办事处按照管委会调整经济结构、落实产业政策的要求,与区招商部门相配合,成功引进树脂、冲压、车身等部件与丰田汽车公司配套项目,并扩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2005年,各办事处调整工作机制,实行招商“按图索骥”,与区招商部门相配合,瞄准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提升项目质量;继续扩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年内新批咨询类外资公司24家,投资及投资管理类公司6家,引进国内首家非法人制外商创业投资基金和首家外商独资租赁公司。2010年,各办事处根据负责区域特点开展招商工作,驻美国办事处按照天津开发区九大产业需求吸引美国相关企业投资,建立更加广泛的招商网络;驻欧洲办事处推行“以西欧为重点,以北欧为策应”的招商方针,完成16个机构和渠道的整合、疏通;驻日本办事处实行多层面沟通,年内走访日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近110家,促进对日招商;驻中国香港办事处借当地商会活动之机,通过参加、赞助等方式进行招商宣传、洽谈,拓展9个新渠道、寻获9个基金项目源;驻中国上海办事处以中坚型核心渠道为重点,实行“任务分工到人”“月月见面、周周招呼”,扩大项目信息来源,全年获有价值信息14个,其中,台湾正隆纸业实现年内注册、年内投资、年内投产、年内增资。
  以外事招商 2001年,管委会通过组织出访、邀请到访、区域推介会、投资说明会、友好机构交流、建立友好城市等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招商引资。
  2003年,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在日本东京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150名日商应邀到会,其后掀起新一轮日本企业投资高潮;与英国《金融时报》社在伦敦联合举办“欧洲资本的中国之路”论坛,欧洲40家著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应邀到会,其后一批欧洲企业踊跃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洽谈,表达投资意向。
  2006年,邀请韩国现代集团社长全相杓、印尼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林文镜、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福斯基、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董事会主席胡赐道等到天津开发区访问,就投资意向进行洽谈。
  2007年,天津开发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布梯诺市、米尔皮塔斯内市、桑尼维尔市签订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2008年,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树山率团出访,与美国奥克兰郡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城市协议》,双方决定以新兴产业为合作与发展重点加强合作。
  2010年,全年审批因公出国(境)团组226个、669人次,国家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是年,项目投资总额84.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第二节 翻译工作
  一、管理机构
  2002年4月,管委会以翻译机构、翻译人员、翻译工作、翻译管理、翻译标准专业化为宗旨,成立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翻译室(简称翻译室)。系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其职责:负责两区工委、管委会党组、管委会领导及所属部门大型涉外活动翻译工作;党组和管委会交办的对外联络和外语指导、培训工作。
  翻译室下辖翻译一部、翻译二部和综合岗。至2010年末,翻译室先后设置的语种有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外协语种有德语、俄语和西班牙语。
  2002—2010年,翻译室领导班子被中共天津市委开发区保税区工委评为“开发区保税区优秀处级领导班子”1次,“培训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开发区管委会评为“为第6届亚欧财长会议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因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及会议期间做出贡献而受到表彰,并获“第6次人口普查滨海新区先进集体”称号。翻译室1人被中共天津市委开发区保税区工委评为“开发区保税区优秀处级领导干部”2次并入选首批《开发区保税区高级人才名录》,1人获第19届全国“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三等奖,1人获全国“新经典翻译大赛”日译汉二等奖,1人获第22届全国“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英译汉优秀奖,1人被评为开发区“优秀建设者”,1人被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评为“知识型员工”,1人被评为“优秀培训工作联络员”。
  二、笔译工作
  2002—2010年,翻译室笔译各类材料3267篇,共354.58万字;校译各类材料1245篇,共178.77万字;翻译和校译各类材料合计4512篇,合计533.35万字。主要有国家、部、市和区的文件、规划书、报告书:《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意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商务部关于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总体规划》《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戴相龙市长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分配机制、提高职工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见》等。法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创业投资的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的规定》等。统计年报和投资指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09,共8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指南》(2004版、2005版)《招商指南》(2004版、2007版)《埃及投资指南》。图书和画册:《中国开发区建设与管理实务(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关于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建议(美国兰德公司)》《中国第三极——滨海新区和天津开发区的冲击(日本野村综研)》《日本汽车产业对华战略资料编译》《开发区建区二十周年纪念邮册》《走出孤岛》《辉煌》《东辉画册》等。纸媒和网媒宣传材料:《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泰达——中国新经济平台》《泰达——中国最好的开发区》《泰达——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大产业》《非典型肺炎二十九问》《泰达外国人生活手册》(2008版、2010版)《滨海资讯》(共9期)《投资泰达》(共96期)等。电视宣传片:《发现之旅》《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活力泰达,连接世界》《成长》《宇泰通者,通达天下》等。为滨海新区投资服务热线翻译英、日、韩3种文字的资料并做日语和韩语录音;为开发区第6次人口普查翻译英、日、韩、法、俄5种文字的有关资料。
  三、交替传译工作
  为国家级领导人做的交替传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陪同前总书记江泽民和前副总理曾培炎视察丹麦维斯塔斯天津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会见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会见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视察丹麦维斯塔斯天津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天津工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斐济总理恩加拉塞会见副市长只升华,丹麦王子约阿希姆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韩国副总理韩德洙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和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房凤友,芬兰副总理海奈卢奥马会见开发区保税区工委书记刘长喜,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会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等。
  为市级领导做交替传译: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房凤友,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苟利军,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津渡,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陈超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述祖,副市长只升华,副市长王治平,副市长任学锋,市政协副主席刘长喜,开发区高级顾问叶迪生等。
  为重要会议和外事活动做的交替传译:第6届亚欧财长会议,中国500强企业发布会,第4届PECC博览会,第12届中法经济研讨会,中德经济论坛,中国泰达生物论坛,国际扫描探针显微术会议,国际进出口保理业务与市场风险防范高层研讨会,天津发展新战略与跨国公司圆桌会议,泰达华生生物论坛,第2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第5届中国律师论坛,新加坡天津周活动。
  2002—2010年,翻译室在国内外、市内外和区内外承担各级领导交替传译2281场。其中,为部、市级和国家级领导交替传译730场。
  四、同声传译工作
  至2010年末,翻译室在国内外承担同声传译10场。重要同传:英国金融时报论坛,印度“中国奇迹大会”,创建中日国际合作低碳经济示范区专题会,中日合作泰达区域资源循环系统调查研究项目中日联合研讨会,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启动仪式暨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成立仪式及其记者招待会等。
  五、对外联络工作
  至2010年末,翻译室受两区工委、管委会党组、管委会指派,承担的重要外联项目:新加坡中盛资讯为中国特殊经济区域评级的协调与联络,英国标准人寿公司与天津合作项目的筹备与联络,泰达华生生物技术及医药国际研讨会的联络与接待,第6届亚欧财长会议的筹备与外联,美国圣达菲不动产公司考察投资的协调与联络,第12届中法经济研讨会的外联,“海外媒体聚焦天津”大型采访活动的外联,香港天津周活动的外联,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讨会的外联,第2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外联,美国亚洲协会2008年年会的外联与接待,中国香港亚洲金融论坛的外联,中国天津国际航空航天展洽会的外联,中国经社理事会与欧盟经社理事会圆桌会议的外联,首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的外联等。
  至2010年末,翻译室主任以管委会主任特别助理名义代表管委会执行的外事任务:出席环渤海中日韩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接待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津洽会的领导,拜会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及访华的纽约州州长帕塔基,拜会奥地利驻华大使和参赞,在北京世界商会全球合作大会上演讲,在芝加哥世贸中心年会上演讲,在伦敦“英中生命科学之机遇”论坛上演讲,接待斐济共和国总理恩加拉塞,接待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代表团,接待商务部组织的亚洲17国贸易与投资研修班,接待美国威斯里安学院访华团,接待拉脱维亚经济部副国务秘书一行,接待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的17国国际投资协定培训班,接待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第7次访华团,接待南非大比勒陀利亚市市长一行,接待拉美9国自由区负责人访华团,接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华团,接待法国昂塞商学院研修班,接待俄罗斯国防部出口公司访华团,接待法国克吕兹市市长及其率领的法国企业家访华团,接待美国温切斯特市政府访华团,接待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经贸代表团,接待拉脱维亚驻华大使和外交部访华小组,接待美国迈阿密郡企业家访华团,接待美国斯巴克斯市市长率领的企业家和教育家代表团,接待美国夏威夷州访华团分团,接待美国衣阿华州经贸访华团,接待美国中西部院校富布赖特学者考察团,接待香港理工大学考察团,接待日本日中友好国际交流协会天津投资环境考察团,接待美国和香港世贸中心项目考察团,接待美国驻华商务参赞一行,接待荷兰汉斯大学交流团,接待苏丹自由区公司总裁一行,接待美国星南多尔大学访华团。
  2002—2010年,翻译室按两区工委、管委会党组、管委会要求,承担对外联络和外事接待项目约
  六、外语指导和培训工作
  翻译室承办的重要外语指导和培训项目:协助两区工委组织部完成开发区保税区首届英语大赛的策划和评比,为两区工委组织部策划开发区保税区干部学习《英语四百句》活动及首次考核,参与编辑《滨海培训》,在筹备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参加外文标牌纠错小组工作,为经发局、投资促进中心和派拉蒙项目组等单位组织英汉和日汉翻译培训班,协助管委会有关部门参加全国工商系统英语知识竞赛,组织译员进行英汉、日汉和韩汉全员不脱产同声传译强化培训,在第4届同声传译国际研讨会上发表题为《同传自行培训探索——一个改革开放前沿的政府翻译机构对自行多语种同声传译培训及使用的回顾与总结》的论文。
  2002—2010年,翻译室参与外语指导项目18个,承办和参与承办外语培训和翻译培训项目9个,培训约60人次。
  第五章 其他工作
  其他工作,系指民政、政务督查、行政审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公关工作、应急工作、信访工作、建议与提案办理、地方志工作等。
  第一节 民政
  一、社会组织管理
  2001年,管委会指出:要严格按照社团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好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组织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年,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2003年,管委会指出:要更新理念,敢于创新,探索在涉外经济功能区开展社会组织活动和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新途径、新招法。是年,出现社会组织工作活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的局面。
  2007年,民政工作(救济救灾、残疾人工作、优待抚恤、退伍军人安置、社会组织管理等)由社会发展局划归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以制度促管理,抓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筹备、登记、变更、注销登记或备案、年度检查等诸工作环节;实行监督与扶助相结合,确保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据章程开展活动;严格查处非法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实施行政处罚;指导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抓好制度落实;推动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党组织的建设;受理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承办市区两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至2010年末,天津开发区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共有46家。其中,社会团体2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7家。吸纳就业者、注册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义工2万人,涉及社会慈善、工商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法律、职业及从业者组织等10余个领域。
  二、救济救灾
  2001年始,救济救灾工作着力点为:制定区域救济救灾工作政策;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贯彻执行天津市民政救助政策,根据区域实际制定社会救助规划、政策和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工作;做好社会救助资金的分配和监管工作。
  2005年,社会救助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建立政府与居民群众联系渠道,开创工作新局面。是年,投入社会救济经费10万元;救助困难居民、因病致困居民15人次,发放救助款13.421万元;节日帮困或给予一次性救助28人次,发放救灾款2.77万元;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独生子女费0.937万元;助残日发放慰问金3.7万元,开展助残活动支出0.2671万元。是年12月14日至12月末,开展“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募集棉衣、棉被2200余件,现金57万余元。
  2007年,天津开发区与塘沽区组建“流动救助站”,每周定日定时、遇有重大活动全天候到开发区流浪乞讨人员较集中区域巡视,引导或护送其到塘沽救助管理站。是年,开发区拨付专项救助资金50万元,用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费、护送费、医疗费等;投入社会救助经费10万元,因年度社区救助款超出年初专项计划,其超出部分由职工发展基金账户中列支4.2万元,由扶贫济困基金中列支2.4万元。
  2008年7月,天津开发区城市管理局审批第一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标志着区内救助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是年,共审批低保家庭11户。2009年,审批低保家庭4户。2010年,审批低保家庭1户、撤销4户。均按时发放低保家庭和特困家庭生活补贴、低收入家庭价格联动补贴。是年,投入社会救助经费30万元,为历史之最,用于救助困难居民、因病致困居民救助款,春节慰问金等。
  三、残疾人工作
  天津开发区因涉外经济功能区而非行政区划等原因,未建立残疾人联合会。2007年前,残疾人工作由社会发展局负责;2007年,划归城市管理局负责。
  2001年,管委会提出,要把残疾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不断改善残疾人工作和生活条件。是年,残疾人工作有了明显改进。
  2003年,管委会提出,每年都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做几件实事;其后,确定每年为残疾人做10件实事。坚持对实事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向社会公布年内落实情况,确保所定实事按要求落实,受到残疾人普遍欢迎。
  2005年始,每年残疾人日均为户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每年为残疾人查体,为每位残疾人订阅《中国残疾人》报。是年,“三站”工作活跃(残疾人工作站、残疾人康复站、残疾人培训站);残疾人康复站开展入户义诊,颇受残疾人欢迎。
  2007年,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残疾人培训和职业推介工作。是年,开展残疾人计算机职业技术培训,对脑瘫后遗症患者进行专业化声乐辅导等个性化培训;通过招聘会等手段,向区内企业介绍残疾人就业,共推介10余人次。
  至2010年末,全区残疾人156名,其中具备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意向的全部安排就业。
  四、优待抚恤
  2001年,管委会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加强优待抚恤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把工作落到实处。2007年,从制度入手,明确优待抚恤对象,认定定期定量补助人员资格、发放伤残军人抚恤金和定期定量补助及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2010年,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市管理局,加大双拥和优待抚恤工作力度。
  五、退伍安置
  1996年始,按照市民政局下达指标接收并安置来自市内区县退伍军人。2005年,成立区武装部,区内青年直接从区应征入伍。自2007年始,其安置对象既包括从区内参军后退伍的军人,亦包括除此之外指标内其他区县的退伍军人。
  第二节 政务督查
  一、机构
  2001年,管委会政务督查工作由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科具体负责,其主要工作是结合管委会政令、会议纪要、管委会领导重要批示和管委会领导部署的工作,跟踪相关工作任务的进度和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向管委会相关领导汇报,在征得领导意见后贯彻落实。
  2008年,管委会机构进行调整,政务督查工作改由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负责,指定专人从事与督查相关的具体业务工作;并由综合与督查科牵头,组织管委会各部门完善督查联络员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督查联络员队伍。
  二、督查内容
  2001年,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科主要围绕管委会政令、会议纪要、管委会领导重要批示、管委会领导部署的工作开展督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2003年,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科明确督查职能,结合年内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改善投资环境12件实事开展督查工作,并加强对落实管委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表的督查。
  2008年,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同市政府督查室实现工作对接。开展对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天津开发区重点项目进展和落实情况的督查,对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开展情况、市领导重要批示落实情况、市重点事项进展情况的督查。
  2009年,滨海新区政府成立。是年,综合与督查科实现与滨海新区督查工作对接。增加对滨海新区民心工程项目涉及开发区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对滨海新区政府任务分解涉及开发区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对滨海新区领导批示落实情况的督查、对涉及开发区重要专项工作督查等一系列督查工作。
  2010年,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整合各层次、各方面的督查工作,形成科学安排、层层递进、统筹落实,市政府督查项目、滨海新区督查项目、开发区督查项目由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牵头、各部门各单位督查联络员联动配合的督查工作模式。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细化工作人员分工,实现专人负责、连续跟踪、汇总上报;各部门、各单位督查联络员积极配合,主动落实,确保各级督查工作顺利完成。
  三、督查方式
  文件督查管委会将文件督查作为督查工作的主要方式。2001年始,督查部门通过下发文件,规定相关部门对督查事项具体上报时间,并对上报信息进行分析,再将情况送交管委会领导或相关部门。以文件督查的方式开展管委会内部工作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的督查,收到有利于留存材料、总结经验、便于督查工作持续开展之效。
  电话督办作为文件督查的补充形式,电话督办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的特点。2006年以来,督查部门针对督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疑难问题,通过电话督办,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经办部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促进阶段性工作的开展。
  网络督查2009年,管委会开展政务督查工作电子化办公尝试,完成政务督查OA平台建设,实现部分督查项目电子督查回复功能。开展网络督查,加快了政务督查事项的流转速度。
  现场督查现场督查系管委会最直观督查方式。2008年始,通过管委会主任早餐会、管委会主任现场推动会、管委会区情通报会等形式,由管委会领导牵头,直接赴现场解决区内企业、居民存在的实际问题。管委会办公室综合与督查科及时整理相关情况,做好后续跟踪督查和汇报工作,有效衔接整个督查过程。
  四、队伍建设
  2005年始,管委会加强督查联络员队伍建设。是年,明确和规范行政督查范围,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督查联络员网络建设初步完成。
  2006年,明确筛选督查事项、跟踪落实情况、撰写反馈报告等各工作环节操作规范和上报流程,提高督查联络员队伍业务素质。
  2007年,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适时要求各部门调整督查工作人员,确保有专人做好日常督查工作。
  2008年,对督查联络员交任务、教方法,组织督查联络员跟踪落实情况,撰写督查报告,为管委会领导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2009年,对督查联络员进行系统业务培训,邀请天津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举办政务督查理论知识讲座,讲解政务督查历史沿革,分析天津市政务督查工作现状,介绍多年来天津市政务督查室在督查工作方面的经验。管委会各部门、直属企业100余名督查联络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提高了督查联络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感。自此,每年均邀请天津市政府督查室相关领导到开发区指导工作。
  2010年,加强政务督查OA平台建设,确保指定督查项目电子督查回复功能;管委会及时举办督查联络员政务督查OA平台使用培训,使督查联络员迅速掌握电子督查回复业务。
  第三节 行政审批管理
  2001年,管委会通过例会、专题会多次强调,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领导,昭示服务型政府良好对外形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管委会领导坚持过程跟踪,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行政审批工作出现新的起色。
  2005年,颁行《行政许可中心管理办法(暂行)》,实行行政审批月报制度,形成行政审批工作有章可循的局面。
  2007年,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并贯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管理规定》,并开展《行政许可法》执行情况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行政审批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2008年,管委会批准成立天津开发区管委会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该部门挂靠管委会办公室,在管委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区域行政审批管理工作。
  2010年,实行“一窗接件、双限时、效能登记、帮办领办”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对外公布联系电话,随时受理来访人员诉求;实行“首席代表”“审批专用章”制度,各局负责人签署《行政审批首席代表行政委托书》,避免审批过程中出现推诿现象;配置行政审批系统查询机,将所有涉及审批的事项、时限、依据、所需要件等录入系统,便于企业准确查询。
  至2010年末,累计行政审批投资类项目67个,完成投资140余亿元、4.76余亿美元;企业设立总数近千家,注册资本231.5亿元、3.93亿美元。居全市领先地位。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002年,管委会全面铺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和推动工作,责成管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是年,管委会办公室编写《质量管理手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形成层次分明、适合管委会管理职能的程序文件;进行ISO9000系统培训、内审员培训,并组织ISO9000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6月27日,通过第三方认证审核;12月9日,通过第三方例行监督审核。
  2004年,开展系统内部审核,修改相关程序,围绕内审员目标设置、测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年6月、11月分别通过第三方外部审核。年末,结合《行政许可法》和岗位工作,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改版升级。2005年,召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至2007年,形成明确、系统、远近结合的工委、管委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计划,实现业务培训、内部审核、进行整改、修订程序工作机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有效运行。
  2008—2010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逐年升级。内审员培训和程序调整全部到位;定期组织新入区人员基础知识培训和换证审核;每年均通过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外部监督审核和换证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和推动工作收到预期之效,管委会各项工作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第五节 公关工作
  管委会办公室内设公关部,在管委会领导下具体负责管委会公关接待工作。自2001年起,公关工作拓展工作范围,除做好嘉宾邀请、来访接待外,参与策划、组织展览会、“高峰论坛”、现场推动会、洽谈会、项目签约仪式、启动仪式、奠基仪式、落成典礼、开业庆典、国庆招待会等大型公关活动;围绕加强招商引资、转变增长方式、扩大国际合作等重大问题开展公关工作;改进区域CI系统,更新TEDA标识,昭示区域良好形象。
  2004年,完成天津开发区建立2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及接待工作;策划、组织大型活动16个;组织、协调开业庆典、联谊活动36次,涉及企业67家;接待国内外团组1200余次,接待来宾53489人。
  2005年,承办“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中日韩十城市制造业部长会”“2005中国泰达生物论坛”等大型活动,受到参加者高度评价。推行区域CIS系统,设计、制作凸显TEDALOGO的印刷品、礼品、会议材料,昭示区域品牌。
  2008年,参与策划、组织“亚洲协会第十八届年会”“天津开发区现代服务产业区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会议”“2008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市与中央企业恳谈交流会”“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等。接待到访宾客3.5万余人次,接待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修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关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以制度促管理。改造“希望之路”展厅,订正展览内容中的数据,展现天津开发区的辉煌历程。
  2010年,策划和组织“第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览会”“首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滨海新区十大战役现场推动会”“欧盟滨海新区产业共生项目启动暨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挂牌仪式”“第八届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第四届中国国际融资洽谈会”“市委中心组读书会‘解促上’现场交流推动会”“2010中国天津华人华侨滨海新区创业发展洽谈会”“中俄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奠基仪式”等。策划和组织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韩国三星电机有限公司MCLL扩能项目签约仪式、与美国惠普公司签约仪式、与中石油商业储备油分公司百万方商业原油储备库项目签约仪式;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暨研发中心落成典礼、永旺梦乐城开业庆典仪式等。更新印刷品、礼品,使新LOCO深入人心。接待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朝等中央领导。全年接待团组2200余批次、嘉宾67112人次,为历年之最。
  第六节 应急工作
  2001年,管委会提出:应急工作是提升综合投资环境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各单位、各部门应急工作意识得到提升,应急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管委会初步形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是年,完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突发事件预案》,筹建应急指挥系统软、硬件平台。
  2005年,管委会将应急指挥系统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管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设立专门科室办理具体事宜。是年,明确组织机构、领导成员、部门责任;完成各类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预案启动标准及步骤,制定事件全过程处置流程,完成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基本框架建设。应急指挥系统于6月末试运行。其后,应急工作着力于完善组织、预案、程序,加快软硬件建设,建成涵盖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4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理顺各种专业应急组织,实现应急监控信号与市应急信息共享。
  2008年,制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规定》,修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防范、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预案》等专项预案,完成移动应急指挥车、800米集群通讯、决策会商室、数据存贮和支撑系统投入使用。是年9月22日,开发区应急指挥中心暨110指挥中心启动,实现区域信息平台与市政府应急办公室互联互通。该中心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其中一层大厅670平方米,二层会商室220平方米;分为110接处警系统、区域应急信息平台、领导会商室;依照“平战结合”思路,“平”时用于公安分局日常业务需要,“战”时发挥应急指挥和枢纽作用,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指挥调度平台,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保证。应急平台与110接处警系统采用物理隔离方式,满足指挥使用要求和公安系统信息安全要求。是年,奥运火炬传递和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实现泰达国际会展中心及开发区、保税区、塘沽区等8家会议接待酒店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开发区应急信息平台的工作要求,新增酒店视频监控点位1860个,为时有视频监控点位总数的10倍。
  2010年,在上年制定《开发区应急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手册》、修订《开发区应急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开发区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设方案》,明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职责分工、救援队伍编成等具体要求;针对15个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制定《校园安全监控项目施工应急预案》,率先在全市实现中小学、幼儿园、保育院安全监控系统全覆盖,建成412处监控点位、122对红外报警设施,满足公安文教方面技防要求;制定《南港工业区一期应急体系建设方案》,完善应急一期信息平台开发及系统维护,新增安全生产板块,并增加西区、三小区基础GIS地理信息;制定《应急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手册》《委属物业清雪工作预案》及各附属预案,健全恶劣气象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技防网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实现区域应急预案、物资存贮、通讯方式等项目信息更新,并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气象预警系统互联。改善值班监督检查,对全区37个24小时值班单位每月2次不定日抽查,逢节假日加大抽查频次。成立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由“一队八组”组成:“一队”系指抢险救援队,即公安消防开发支队;“八组”系指安全监管组、工程抢修组、医疗救护组、治安交通组、电力保障组、通讯保障组、气象保障组、应急救援专家组。该支队主要职责为:参加应急演练,熟悉应急抢险救援处置程序,掌握应急救灾装备、器材使用方法与技巧,提高个体和团队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参加火灾等事故扑救及次生灾害事故处理和突发公共事件消防抢险救援等。
  第七节 信访工作
  2001年,管委会明确信访工作要点,主要是:受理区内居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投诉请求的来信、来访事项;对受理的信访事项进行办理、转办、交办、督办;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承办上级机关和委领导交办的信访事项;对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进行督促检查;梳理信访情况,对不稳定因素进行调研、排查,并及时向委领导报告重要信访信息和不稳定因素动态,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行政、事业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培训。
  2004年,信访接待处成立,在工委、管委会领导下具体负责信访工作。信访接待处由管委会办公室和司法局相关人员组成。信访接待处秉承“信访无小事”原则,实行信访与法律一体化运行,有效办理信访事项。是年,有效解决欧美亚公司、海泰公司环球公司等因劳资类纠纷引发的集体群访事件;解决北京某公司同泰达图书馆因工程问题所引起的纠纷;解决金石木机电公司职工宿舍建设、蓬仁园二期供水、泰丰一期和康翠园等小区物业、美克家私公司外墙修缮等问题。
  2006年,制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办理工作规则》《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信访事项督察督办工作规则》《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若干规定》,以制度规范信访工作,以制度促进信访工作管理。信访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全年受理信访来电、来信、接访3000余人次,涉及城市管理、噪音扰民、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劳资纠纷等17类,及时办结率96.20%。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9682人次,挽回其经济损失267万元。
  2007年,成立信访工作办公室,挂靠管委会办公室。引入第三方调节机制,制定信访工作“ADR纠纷解决机制”工作程序,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工作,减少越级访和进京访事件。2008年,开展管委会领导接访活动,接待来访50余件,涉及720余人次。全年收到信访件84件,其中市信访件39件,解决31件;政府信箱6件,解决4件;其他来信33件,解决25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0余件,涉及农民工1000余人次,发放工资500余万元。呼叫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2500余件,解决2300余件。
  2010年,落实信访工作例会制度、“一把手”责任制度和劳资纠纷类群体性事件联动机制,完善“ADR纠纷解决机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健全信访部门与工会、法院、劳人局等相关部门调处企业劳资纠纷联动机制,成立区综合治理信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社区两级综合治理信访服务中心,改善管委会信访工作。全年共解决群体性纠纷8起,群体性事件8起,恶性缠访事件2起;受理信访件103件,解决80余件;接待来访30余起。呼叫中心接到投诉电话2700余件,解决2500余件。
  第八节 建议与提案办理
  一、建议办理
  2001年,管委会提出:要重视天津市人大、滨海新区区人大转来的涉及天津开发区事宜的人大代表建议,做到认真分析、拿出举措、落实部门、抓紧办理,“件件有回音”;抓好全过程管理,有布置、有跟踪、有检查、有回音、有总结,建议办理工作得到加强。
  2005年,管委会提出:建议办理要同改善综合投资环境,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紧密联系起来;办理要注意时效性,提倡“立马就办”,回复要及时、详细,必要时要解释清楚区域(功能区)的特殊性,使人大代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005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件,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2006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2件,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2007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5件,办结4件,待办1件,均按要求回复;2008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2件,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2009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件,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2010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5件,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
  二、提案办理
  2001年,管委会加大提案办理力度,做好天津市、滨海新区区政协转来涉及天津开发区事宜的政协委员提案处理工作。其后,实行全过程管理,件件抓落实,件件有回音。2005年,把提案办理与改善投资环境,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收到政协委员提案4件、3件、10件、11件、3件、3件,全部及时办理并按要求回复。
  第九节 地方志工作
  一、机构
  1998年9月,成立地方志编修筹备小组,在管委会领导下筹备第一轮修志工作。2001年,成立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系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地方志编修筹备小组遂撤消。地方志编修办公室的职责为:编修志书;编纂年鉴;指导读志、用志,读鉴、用鉴;开展资政服务;培育修志编鉴队伍等。
  二、志书编修
  2001年,全面启动第一部志书编修工作。成立天津开发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领导修志工作;编写教材,培训修志人员;编制篇目,经五次修改,形成第一部志书框架结构;确定承修单位和部门,落实拟稿人员;收集、考订、整理资料,便于修志使用;抓紧撰写工作,于2002年6月完成初稿撰写;按规范体例、完善篇目、核实并补充资料等要求,于2002年底完成志稿分纂,2003年6月完成志稿总纂,并形成“蓝本”稿件;至2004年8月,完成志稿评审、志稿修改、志稿审查验收;2004年12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由中华书局出版、由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第一部志书,记述时限为:上限从1984年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除综述、大事记、特篇、附录、索引外,共计16篇。全书120万字。史志专家给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高度评价,称其是“一部谱写改革开放辉煌史的精品力作”“具有开创和研究意义的特色志书”“为改革开放树碑立传的佳志”。该志书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按照管委会要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完成第一部志书后随即转入志书“副产品”制作,相继编写、出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志》(后又译为英文版),《开拓者的足迹——“老泰达回忆录”》,并组稿、出版《书写辉煌历史解读泰达精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评论集》。
  2010年,启动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第二部志书上限为2001年,下限至2010年。
  三、年鉴编纂
  2005年,启动年鉴编纂工作。
  2006年10月,开发区首部年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6年版)由中华书局出版、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该部年鉴共80万字,系大型区域性综合年刊和资料性工具书,全面反映上年经济社会基本状况。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文献、总述;百科部分设18个类目;卷尾设统计资料、附录等。前设区域图、彩照等。采用双重检索系统,即卷首前设有中文目录和英文目录,附录后设有索引。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制定年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分工,确保篇目制定、初稿拟写、鉴稿分纂、鉴稿总纂、部门审定、书稿校对(三校)、管委会领导审批、出版发行、稿件评议(代培训)、翌年年鉴篇目设计等诸环节通畅,不断提升年鉴质量。
  至2010年末,出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6—2010年版)5部。2007年版、2009年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在全市区县委办局年鉴评比中,分获一等奖、特等奖。2009年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被全国出版协会评为条目编排三等奖。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