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型金融业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061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新型金融业态
分类号: F832.721
页数: 7
页码: 351-35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金融业态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建立与发展、创新型金融机构、创新型交易市场等。
关键词: 金融业态 天津市

内容

进入21世纪,天津开发区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或政策性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形成,以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某些局限性,助推区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管委会适时提出:建立和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与传统金融业态形成互补,拓展金融产业链,增强金融市场活力。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优惠金融政策,鼓励改革创新、促进先行先试,有效培育、扶持、助推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新型金融业态历经初始阶段,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阶段,聚集效应明显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至2010年,资金市场,货币兑换市场,资产交易市场特别是融资租赁、产权交易、金融要素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特别是股票、期货、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呈多元活跃、快速发展态势,金融环境显著提升。
  2010年,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务加速聚集,金融创新再获重大突破。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活跃,全年新设基金类企业195家,其中合伙制124家,公司制71家;认缴出资额142.36亿元,其中合伙制116.40亿元,公司制25.96亿元。融资租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工银租赁、中联重科融资租赁等机构保持快速增长。兴业金融租赁、约翰迪尔租赁等一批有影响的机构相继落户天津开发区。新增方洲、新春等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鑫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该公司投资的控股企业——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为国内首家医疗行业保理公司。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
  一、政策制定与实施
  2001年,天津开发区金融业态以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为主导,新型金融业态尚处于零星状况的初始发展阶段。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客观上要求金融业与其发展相适应,使新型金融业态成为传统金融业态的补充、延伸、发展。是年,管委会颁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金融业发展暂行规定》,明确金融业是区域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求加大对金融业的扶持力度,并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区域情况创新发展。其后,区域金融环境更加完备,为新型金融业态的建立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04年,管委会制定《天津开发区提高产业聚集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提升电子通讯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工产业聚集水平的过程中,注重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使金融业成为促进产业聚集的推动力量。出台《改善综合投资环境的指导性意见》,把提升金融环境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年,区域金融业特别是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迅速,聚集效应明显。
  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滨海新区,提出:国家的重大改革可以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将滨海新区建设成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环渤海区域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改革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做好金融业先行先试准备,制定直接融资、融资租赁、要素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实施方案,推动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指出:“要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滨海新区进行七方面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开发区管委会按照文件要求,加大金融业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是年,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暂行规定》。该规定第四章为“金融服务业”,内中规定:“对于新设立或迁入的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地在开发区且具有法人资格)给予一次性初期运营补助,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助15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含)以下,5亿元以上的,补助1000万元;注册资本5亿元(含)以下,2亿元以上的,补助500万元;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下的,补助200万元”“对于各银行在开发区新设立的一级分行给予100万元的初期运营扶持。对于外资银行在开发区设立的具有30个员工以上、营业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的支行,给予50万元的初期运营扶持。”规定还提出对金融管理机构办公用房给予扶持:“鼓励国家级和市场金融管理机构或主要业务部门迁入开发区办公,开发区五年内给予最高50元/平方米每月的租金补贴,最高补贴面积为200平方米”。该规定起到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环境的作用,其吸引效应明显。是年,引进渤海银行滨海分行、天津市商业银行开发区分行两家一级分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一批股份制银行在区内设立营业机构,金融业结构得到显著提升,促进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7年3月,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施行。11月,国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是年,管委会依据文件要求,加强对金融租赁行业的引入与管理,并加强保险业改革创新。制定、实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内中将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作为区域支持方向之一,金融后台享受相关税收扶持政策;对于符合该规定的企业、机构,列入泰达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重点服务目标,根据项目要求提供融资贷款服务。该规定使金融业成为助推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加速器,新型金融业态获得新的发展。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涵盖金融改革试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十方面综合配套改革内容。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改革问题的复函》。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推动金融改革,并按照《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总体部署,寻找区域金融业“短板”,着力抓好投融资体制、股权投资基金等方面先行先试。
  2009年,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国家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开发区管委会贯彻国务院、国家银监会文件精神,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巩固和发展新金融业态所取得的成就。是年,修订、颁布并实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规定明确:对在开发区设立的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总部核心业务部,特别是金融创新企业、新型金融业态,给予运营扶持、资金扶持、办公用房扶持、营业税缴纳扶持;促进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对在开发区内创办金融、生产资料的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主体企业,自开业年度起两年内,对其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100%的扶持,之后三年给予50%的扶持”“对市场内纳税额超过30万元的会员企业,自申请核准年度起五年内,对其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50%的扶持”,对市场主体企业在开发区购买的市场经营用房,按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租赁的市场经营用房,三年内给予最高20元/平方米/月的扶持。区内金融企业普遍反映,该规定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促进金融环境优化和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10年,开发区管委会围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金市场、货币兑换市场、资产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形成创新型金融市场体系。
  二、发展历程
  2001—2002年,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开发区形成创新型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初始阶段。融资性担保公司——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13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公司——天津泰达风险投资公司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至2002年末,开发区共有风险投资公司4家。
  2003—2004年,新型金融业态进入聚集效应明显的发展阶段。2003年,非银行金融机构23家,比上年增加7家;证券市场活跃,各类证券成交额17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82.7%,其中股票交易额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至年末,上市公司5家(境外1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17.63亿元、港币0.98亿元。2004年,兴业银行、大地财险等较有影响的金融机构入驻开发区,非银行金融机构升至25家;证券市场更加活跃,全年股票交易额912.91亿元。是年,金融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2005—2006年,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全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阶段。投资基金、保理、独资租赁等业务发展迅猛。国内首家非法人制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首家国际保理中心——滨海国际保理中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益莱储租赁公司入驻天津开发区。摩托罗拉公司全球会计服务中心迁址天津开发区。
  2007年始,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摩托罗拉财务公司、光大银行滨海综合运营中心、天津港财务公司亿润投资行、嘉德投资行、渤海金石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开发区。入驻开发区的还有全国首家外资消费信贷信用管理企业——信元担保(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业务总部。该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投资方包括来自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银行。天津开发区新型金融业态规模显著扩张,结构状态显著提升。
  2008年,天津开发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加速推进,新型金融业态持续快速发展。新型金融市场更加活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股权交易所成立并开展业务。新引进尚邦租赁等多家金融机构项目,资产交易市场迅速拓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踊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相继引进华侨投资(天津)基金,弘毅、鼎晖等私募股权基金项目98个,实缴出资额39.17亿元。年末,融资租赁、保理、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企业达到37家。是年,由捷克PPF集团全资子公司捷信集团投资2100万欧元设立的捷信企业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开业。该公司围绕消费金融提供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和担保等中间业务服务,旨在打造北方后台运营中心,并适时申请向消费金融公司转型。
  2009年,新型金融业态呈规模继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的双向发展态势。是年,一批较有影响的创新型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开发区。天津铁合金交易所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注册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天津汉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设立并投入运行。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公司投入运营。尚邦租赁公司增资,业务范围显著扩大。非证券类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天津开发区成为滨海新区基金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全年吸引以建银国际、普凯等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项目69个,新增认缴出资额133.11亿元,实缴出资额29.15亿元。是年,在开发区注册的基金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178家,认缴出资额445.92亿元,在全国金融界名列前茅。
  2010年,金融创新再获重大突破,新型金融机构聚集加速,新型金融业态继续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工银租赁、中联重科等融资租赁项目持快速增长,兴业金融租赁、约翰迪尔租赁等项目相继落户。小额贷款公司又有新发展,新增方洲、新春等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开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活跃,全年新设基金类企业195家,其中合伙制124家,公司制71家;认缴出资额142.36亿元,其中合伙制116.40亿元,公司制25.96亿元。
  第二节 创新型金融机构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设立的创新型金融机构主要有融资租赁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一、融资租赁公司(选介)
  工银租赁公司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开发区独资设立工银金融租赁公司(简称工银租赁),为国内首家获得中国银监会开业批准的创新型金融租赁公司,其开业标志着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09年,工银租赁在国内首次采用“保税租赁”模式,为南航公司在国内首次引进2架新波音777全货机,项目总金额3.18亿美元,并全程安排飞机购买、减免税申请、完税价格审定、通关完税等环节,被誉为“中国SPV”模式。是年,成为国内首个与银行合作发行理财产品、首个开展应收租赁款保理业务、首次利用国家外债指标融入美元资金的金融租赁公司。工银租赁不断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至2010年,获得50余家金融机构、本外币总额逾2000亿元的授信。
  益莱储(天津)租赁有限公司 2005年,美国Electro Rent租赁公司在天津开发区设立经营性租赁公司——益莱储(天津)租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商务部颁布新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后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租赁公司。该公司采用的新型租赁营销方式,改变厂商传统销售的流通模式,实现制造业和租赁业的双赢格局。
  二、股权投资基金(选介)
  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 2005年,国内首家“非法人制”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该基金是国内首个既符合中国法律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非法人制”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股东为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公司——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双方各出资1000万美元,基金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创建于2001年2月,思科系统公司是该基金有限合伙人,软银公司是该基金普通合伙人。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系天津市创业投资发展中心为履行“管理天津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职责,于2001年3月在天津设立的创业投资“母基金”公司。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赛富成长(天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投资基金管理,为该基金寻找和选择高质量的投资项目。赛富成长(天津)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偏重于宽带网络、无线通讯、数字电视、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
  华侨投资(天津)基金 2008年,华侨投资(天津)基金(有限合伙)在开发区登记注册。该基金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活动,重点投资天津市政府政策鼓励或渤海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项目,开拓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资源性项目。该基金计划募集资金50亿元。华侨投资(天津)基金是在中国侨联和天津侨联支持下,团结全球华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商界力量,并联合海外中央银行、国内知名企业和其他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由香港富泰金融集团旗下的富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发起人,联合奥地利中央合作银行集团共同设立并管理。天津市工商局、开发区管委会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本着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方针,创新登记管理模式,完成该基金登记设立的程序,使该企业在天津取得市场准入许可。
  建银国际医疗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全资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国首家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建银国际医疗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开发区登记注册。标志着中国建设银行旗下首只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天津开发区。该基金由中国长江电力、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医疗产业集团等机构共同参与投资,选择公司制登记,投资规模不超过30亿元,投资覆盖行业包括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康复保健5个领域。基金通过资本投入手段帮助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升级,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银国际医疗保健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又称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平台负责管理该只建银医疗基金。该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11月在开发区设立,2009年获准国家发改委备案。
  三、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天津汉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开发区申请设立并获批准,系开发区首家由企业法人、自然人共同出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公司。系天津市政府为扩宽融资渠道,缓解小企业和小额农业贷款难问题,促进滨海新区、天津市中心城区和各区县3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在全市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业务立脚点放在以服务三农为主,探索、开展为中小企业、城镇及社区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及相关咨询业务。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
  2002年,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具有以科技型企业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有限的特征,采取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担保的融资模式。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等,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是年,为区内13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其后,不断探索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贷款担保路径。2010年,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与开发区管委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创“四位一体”的融资担保服务模式,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
  五、保理公司(选介)
  滨海国际保理中心 2005年,中国首家国际保理中心——滨海国际保理中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该保理中心为环渤海经济圈进出口贸易企业服务,在北京、山西、河北、辽宁等地设立办事处,形成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保理中心自成立至2010年,坚持定期向关联客户提供国外区域信用风险评估报告,利用世界银行资金间接扶持中小企业,选择环渤海地区的出口强项产品,包括天津自行车、机电,唐山陶瓷,河北农产品,山西煤炭,北京高端科技产品,辽宁建材等,开展出口专项产品保理服务,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 2009年,由中国出口融资(英国)有限公司(简称CEF)投资的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成立。该公司主要提供国际国内保付代理、保理项下代收代支及相关服务。CEF于2005年建立上海办事处,致力于为中国出口商和西方进口商提供高保障性赊销解决方案及供应链财务类相关服务。利用其自身资源,为10余个行业逾千家中国出口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应收账款购买、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应收账款追收的一站式国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
  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 2010年7月,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鑫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该公司投资的控股企业——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入驻开发区,为国内首家医疗行业保理公司。
  六、消费金融公司
  2010年,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发区开业。该公司为市民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及其他产品组合,以用于旅行、教育和耐用消费品购买。公司消费信贷产品主要为手机、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4万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平均为1年,首付比列一般不低于10%,贷款月利率为1.83%,并收取相应的管理及服务费用。与银行贷款相比,其贷款服务可在店内直接申请,并可快速审核批复。该公司由中东欧国际金融投资集团——派富(PPF)集团全资建立,注册资金3亿元。
  第三节 创新型交易市场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坚持金融市场创新,特别是资产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金融要素市场等)、股权交易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先行先试力度强劲,创新成果突出。
  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2008年9月,国内首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天津开发区成立,为滨海新区产权交易市场重要机构之一。该交易所将环境能源市场化,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交易所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成立,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和节能减排综合服务。该交易所为“已注册并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经核查的减排量”“陆续推出的其他环境产品”提供集中竞价服务,其会员组成为排放类会员、流动性提供商会员和竞拍会员。经核查的减排量在交易所竞拍,可为企业募集资金,并使污染减排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行为。该交易所为中国在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争得定价权,为众多承担减排指标的企业提供便利。是年末,交易所完成第一笔基于互联网的二氧化硫排放权指标电子竞价交易。2009年,交易所启动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是年,完成中国首笔基于规范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并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和北京水木能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协议。2010年,交易所受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委托,以峰会名义在自愿碳标准(VCS)APX登记处完成一笔72单位的自愿碳指标(VCU)的注销,用于抵消峰会2009年7月举行期间产生的碳排放。是年,交易所自主开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并为首批项目37.95万吨自愿减排量提供电子编码和公示服务。
  二、天津股权交易所
  2008年9月,天津股权交易所在开发区注册营业。系天津市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要为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的要求而批准成立的公司制交易所。该交易所成立和运营,是滨海新区场外交易市场和证券业创新的重要成果。交易所主要提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挂牌交易和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其股权挂牌交易分为传统行业板和科技创新板两个板块,分别满足传统型中小企业和新型科技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需求。
  该交易所自成立至2010年,借助成熟资本市场成长经验,通过组织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挂牌交易,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科技成长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非上市公司熟悉资本市场规则,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健康快速成长;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孵化筛选机制,源源不断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培育、输送优质成熟上市后备资源;建设具有投资价值、充满活力又高度稳定、集中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市场,成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的必要补充和重要基础支撑。
  三、天津铁合金交易所
  2009年7月,天津铁合金交易所在开发区成立,并于2010年1月开始交易。该交易所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出资组建。为全球唯一专业性铁合金产品电子交易所,主要开展部分铁合金及相关矿产品现货电子交易,以融资担保、仓储物流和产品交易为服务重点,引导国内外铁合金交易商通过现代营销方式进行铁合金采购和销售,为参与企业提供交易和融资平台,并推动交易所发展成为铁合金行业的定价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最终形成具有国际参考价值的铁合金“天津价格”,为提升中国铁合金行业大国地位及中国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服务。该交易所开通硅铁、硅锰、锰铁、锰矿产品现货和中远期交易,在天津、江苏、山西、内蒙古设立14个指定交收仓库,在无锡、太原、银川、南宁设立办事处。注册单位主要有铁合金上游生产企业、钢厂铸铁厂和金属镁生产企业、交易贸易商3种类型。该交易所成立和运营,是滨海新区金融要素市场创新的重要成果。
  四、上市公司和期货公司
  上市公司、期货公司等是天津开发区股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革成果。
  至2010年,天津开发区共有上市公司6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家。
  1992年,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2010年末,该公司系滨海新区唯一期货公司。其投资方为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天津开发区。至2010年末,公司已在上海、天津、厦门、晋江等地设有营业部。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