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0590
颗粒名称: 第七篇 金融
分类号: F832.721
页数: 35
页码: 329-363
摘要: 本篇记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银行业、保险、信托、证券业、新型金融兴态、金融管理机构等。
关键词: 金融 金融经济 天津市

内容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坚持政策指引,不断完善区域金融环境。2001年,制定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规定;2006年,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明确推动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08年,对其进行修订,内中提出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营造优良金融环境,助推天津开发区成为金融机构聚集区域。金融管理机构有效指导金融业务开展。银行业形成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并存和共同发展格局。保险、信托、证券业不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担保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资信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审计事务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不断涌现。
  坚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促进新型金融业态快速发展。资金市场、货币兑换市场、资产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呈多元活跃、持续发展态势。
  2010年,天津开发区共有银行机构35家,保险机构11家,上市公司6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财务公司3家。
  第一章 银行业
  银行业系天津开发区主要金融业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指导银行业科学运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业务渠道,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促进银行业深入发展,具有体系完备、业务规模宏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2010年,天津开发区共有银行机构35家,其中外资银行7家;银行营业网点93个,其中外资银行分支机构10家。是年,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89.01亿元,利润38.55亿元,税金5.1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82.79亿元;外币存款余额13.69亿美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730.36亿元,外币贷款余额20.98亿美元。
  第一节 银行业务
  一、存款
  天津开发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扩大业务渠道,出台相关促进政策,创造优质的银行业运营环境,吸纳银行机构入驻,促进存款业务快速发展。
  2001—2004年,存款业务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2001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1.43亿元,当年新增28.0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46.40亿元,当年新增23.2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02亿元,当年新增16.10亿元。外币存款余额4.70亿美元。2004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1亿元,为2001年的2倍多;当年新增72.14亿元,亦为2001年的2倍多。其中,企业存款299.63亿元,当年新增44.25亿元,分别为2001年的2倍、近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9.58亿元,当年新增27.16亿元,分别为2001年的逾2倍、1.6倍。外币存款余额13.21亿美元,为2001年的2倍多。
  2006—2009年,为人民币存款业务继2001—2004年之后又呈大幅增长态势的4年。2006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82.10亿元;2007年,773.64亿元;2008年,1034.43亿元;2009年,1653.35亿元,平均年增千亿元以上。
  2005年、2010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分别为368.35亿元、1582.79亿元,均比上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系市场变化。
  二、贷款
  天津开发区银行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企业需要开展贷款业务,取得显著效果。
  2001—2010年,区域贷款业务态势与存款业务态势趋同,即:2001—2004年,贷款业务逐年快速发展;2006—2009年,成为大幅增长的第二个4年;2005年、2010年,比上年略有下降。
  2001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6.67亿元,当年新增近60亿元。
  2003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达到401亿元,当年新增逾130亿元。
  2006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达到611.51亿元。
  2007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逾800亿元;2008年,逾千亿元;2009年,达到1820.19亿元,为2001—2010年贷款余额最高年份。
  2005年,全区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34.78亿元。2010年,为1730.36亿元。均比上年略有下降,其原因主要为市场变化。
  外币贷款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20.9760亿美元,为2001—2010年间最高年份。
  三、现金收入和支出
  2000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足140亿元;2001年,现金收入近350亿元,现金支出逾350亿元,为2000年的2倍多。2002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实现增长,分别为356.91亿元、373.49亿元。
  2003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分别为333.04亿元、354.6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1.6369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余元。
  2004—2010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基本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2004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分别突破400亿元,达到437.52亿元、467.52亿元。2005年、2006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均逾500亿元。2007年,均逾600亿元。2008年,现金收入近千亿元,现金支出逾千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84%、51.64%。2009年,受市场因素影响现金收入和支出出现下滑,均不足900亿。2010年,现金收入和支出分别为1068.45亿元、1135.94亿元,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期间,银行业实现利润、销售收入亦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2004年、2005年,实现利润分别逾11亿元、12亿元。2006年,突破20亿元,达到22.88亿元。2007年,增至23.53亿元。2010年,实现利润跃至38.55亿元,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销售收入,2004年为26.10亿元,其后逐年快速增长;2007年,升至62.49亿元;2010年,近90亿元,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
  2004—2010年,全区银行业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税金等呈起伏状态。2004年,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近30亿元,2005年、2006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5.45亿元、18.94亿元。2007年,升至40.84亿元。2008年,跃至152.79亿元,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2009年,降至84.77亿元,2010年为111.80亿元。银行业税金,2004年,1.94亿元;2005—2009年,或低于或略高于2004年;2010年,银行业税金跃至5.19亿元,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
  第二节 银行机构
  至2010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银行机构35家,其中外资银行7家。较有影响的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海分行、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浦惠支行;美国花旗银行天津滨海支行、日本瑞穗银行天津分行等。
  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行
  1982年9月,中国银行塘沽支行成立。1984年10月,更名为中国银行塘沽分行(简称中行塘沽分行),地址为天津市塘沽区新港2号路新风里。1991年11月,迁至天津开发区第一大街。2006年3月,迁至天津开发区金融街西区5号楼AB座。是年7月,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行(简称中行滨海分行)。2010年,中行滨海分行内设13个部门: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一部、公司业务二部、公司业务三部、规划与拓展部、国际结算部、个人金融部、银行卡部、计划财会部、信息科技部、常务工作部、总务部、监察部。并有包含营业部在内的22个经营机构。是年12月,成立中国银行天津滨海财富管理中心,位于开发区第二大街东方名居,为滨海地区金融资产高端客户提供专属金融服务。
  资产、负债业务 2001—2003年,中行塘沽分行坚持优质服务,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主要业务指标处于全区同业领先地位。营业网点虽占全区总数的8.5%,所创利润却占全区同业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年均利润增长33.30%。人均利润保持在5070万元。2003年,不良贷款811万元,比上年减少6709万元,不良贷款率0.12%。
  2004—2005年,中行塘沽分行持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尤其注重加大营销力度,发展授信业务,挖掘优质客户。2004年,实有资产100亿元,生息资产占99.38%,实现经营利润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9%,资产利润率2.6%,人均利润71.21万元,盈利水平居全区金融机构之首。存款118.47亿元,贷款78.18亿元,不良资产清收5009万元,不良资产率1.1%。2005年,实现经营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373万元。利润占天津市分行全辖的40.3%,经营水平继续保持地区同业领先地位。实有资产总额147.80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生息资产占99.7%;各项授信资产余额88.40亿元,比上年增加10.22亿元。存款余额126.76亿元,比上年未增加6.03亿元。持续保持较高的资产质量,不良比率仅为1.3%。发行长城卡、中银卡9688张,完成年计划的306%;银行卡直销实现4.2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89.25%。
  2006年,中行塘沽分行更名为中行滨海分行。2006—2010年,中行滨海分行坚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工作思路,实现连年盈利,经营利润平均增长41.47%,存款平均增长24.01%,贷款平均增长27.71%。2010年,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增长10.04%,拨备前利润增长10.52%;资产总额572.79亿元,比上年增加53.16亿元,增长11.48%;不良余额、不良率实现双下降,不良余额比上年减少3.99亿元,不良率仅为0.01%。存款余额413.84亿元,占塘沽地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市场的28.75%,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28.68%,本、外币排名均列第一,其中,外币贷款市场占有率高达49.90%。
  中间业务中行滨海分行利用技术、信息、资金、机构网络等优势,履行中介或代理职能,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2001年,中间业务收入5942.28万元,比上年增长58.06%。2002—2006年,因市场变化等原因,年中间业务收入均低于2001年。此5年中,2006年中间业务收入最高,为4799万元;2004年最低,仅为2141.97万元。2007—2009年,为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中间业务收入8737.61万元,比上年增长82.07%;2008年,中间业务收入逾1.50亿元,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90%;2009年,中间业务收入1.96亿元,是为2001—2010年10年中中间业务收入最高年份。2010年,中间业务收入1.82亿元,是为2001—2010年中第二高年份。
  金融创新 中行滨海分行坚持金融创新,成果显著。
  2003年,根据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资金运作特点,开发应收账款收购业务品种,填补国内应收账款买断业务空白,并为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量身定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COAPS集中付款系统,运行速度达到2小时400笔,占据该公司委托银行办理业务50%以上份额。2004年,配合开发区海关实施“大通关”战略,开发“833税款专户”“银行担保验收”等产品,为企业设立报关临时账户,实现30分钟快速通关。是年,833账户沉淀资金达到日均5000万元。并领先叙做国内信用证、异地代发工资、外汇资金托管、网上报关及时通、地税局网上报税、通过POS机划账收取行政费用和社保基金。COAPS系统推广到一汽丰田公司上线使用。
  2006—2010年,中行滨海分行践行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年年均有创新成果。
  2006年,配合天津海关实现快速通关,为其制定信用卡缴纳关税金融创新服务方案,对原“833账户”进行升级。拓展服务领域,创立中间业务新品种,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乐金渤海化学公司、中集北洋公司分别办理NDF组合售汇业务5.1亿美元、192万美元、3000万美元。
  2007年,为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全面升级COAPS外币集中付款系统,把该公司原在大通银行外币结算业务集中到中行滨海分行办理;为中海中国公司研发网上叙做外汇结算和信用证的特殊服务业务平台,使其下属异地分公司业务归其办理。
  2008年,开创天津中行首单联名卡业务,开立中国银行“长城一汽丰田联名借记卡”1.5万张。
  2009年,关注高端客户业务需求,促成中财商贸公司成功叙做国内第一笔信用证项下卖方押汇后继续增加近2000万元融资规模;促成天保昌公司叙做首笔国内融信达业务,全年累计金额5342万元,开创该分行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的先河;为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叙做天津分行第一笔应付账款项下融资,金额10亿元。
  2010年,制定《滨海分行创新工作考核办法》,向市分行上报6个管理创新和3个产品创新项目。其中工商网上登记电子印鉴系统属于总行级D类产品创新,天津海关财政公务卡和中联租赁保险项下租赁保理业务入围分行创新评奖的复评程序。推广创新型产品,为长城汽车公司开立中行天津分行全辖年内首笔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推进包括工商网上登记电子印鉴系统、生态城能源卡等10余个创新项目。为中交博迈公司叙做天津市首笔船舶出口项下信保融资1264万美元,为新兴重工贸易公司叙做首笔订单融资11470万元,为民生租赁叙做首笔融资租赁项下长期应收租金保理业务近9亿元。为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上游客户叙做创新型融信达业务,并累计为上海天高、北京航星叙做融信1430万元,为中联重科租赁公司叙做资信保项下长期应收租金保理8.60亿元。拓宽传统国际结算客户延展业务,叙做首笔一手托两家的国内证业务。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办理天津市第一笔跨境直接投资业务7.39亿元;为渤海船舶公司开立第一笔跨境人民币备用信用证1.17亿元。7
  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
  1989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成立。2005年,该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简称工行天津开发分行)。2010年,工行天津开发分行下辖综合管理部、市场营销一部、市场营销二部、市场营销三部、信贷风险管理部、运行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7个部门,及第一支行、第二支行、黄海路支行、渤海路支行、腾飞支行、展望支行、宏泰支行、福瑞支行等二级支行8家。
  公司业务 工行天津开发分行业务主要包括存贷款、理财、结算、担保、保函办理、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
  工行天津开发分行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拓宽业务领域,各项业务取得显著进展。2001—2007年,存款、贷款等业务连年增加;2008—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业务出现波动。
  2003年,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升至44.21亿元、79.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近10亿元、34亿元。是年,其贷款增量名列滨海新区13家金融机构之首。
  2006年,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成功投放津滨公司置换中信银行项目贷款4.06亿元;成功运作开发区建设集团房屋拆迁及土地平整项目贷款,投放5.39亿元;作为京津城际铁路项目银团贷款经办行,成功发放行内首笔银团贷款1亿元。
  2007年,通过上门服务、本币贷款、国际融资、贴现业务综合营销等渠道,不断扩大优质客户。是年,存款余额131.34亿元,是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贷款余额124.64亿元,利润4.49亿元,再创新高。
  2008年,贷款、利润均超上年,但受市场影响存款余额较低,仅为75.04亿元。2009年,存款余额114.05亿元、贷款余额164.07亿元,均比上年显著提升,但利润比上年减少近亿元。
  2010年,着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实现国内贸易融资余额逾10亿元,完成市分行下达任务的193%。贸易融资累放量近32亿元,完成市分行下达任务的266%。国际贸易融资累放3.8亿美元,完成市分行下达任务的100.11%。是年,网贷通、国内保理、发票融资、商品融资、卖方融资等多个信贷品种获较快发展,打破以往小企业仅流动资金贷款的单一局面,实现各类业务全面发展。拓展贴现业务,全年累计贴现利息收入2294.29万元,实现贴现利息收益1021.54万元,比上年增加7.17万元。存款为103.12亿元,略低于上年;贷款173.13亿元、利润(拨备后)5.03亿元,均为2001—2010年最高年份。
  个人金融业务工行天津开发分行注重抓好储蓄、个人贷款、理财、汇兑、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个人金融业务;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金融需求。
  2001年,抓好代发工资、代理保险、个贷等新兴业务,拓宽揽储渠道。全年累计办理代发工资户92.9万个,月代发工资9860万元;办理综合消费、助学贷款等个贷业务105笔,金额597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收入11.50万元;新增牡丹卡和灵通卡2.90万张。
  2004年,着力抓好储蓄存款源头,完善辖内收入较高的行政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客户代发工资工作,为代发工资单位配卡,做到工资代发和配卡一步到位,实现一户一折一卡。将支持房地产开发作为发展个人按揭贷款突破口,坚持住房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体化营销,扩大住房贷款业务规模。为优质客户提供个人贷款,并提供理财金营销、个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其他中间业务服务。
  2007年,因股市行情持续火爆,全国范围内出现储蓄存款大幅下滑趋势。工行天津开发分行调整个金工作重点,强化“大个金”意识,稳定储蓄存款,并抓好基金及各类理财产品销售。是年,成功阻止储蓄存款下滑趋势,存款余额较上年增加7978万元。。
  2008年,全年营销企业网银普及版284个,证书版171个,电话银行162个;个人网银9888个、电话银行8373个、个人证书692个,手机银行3089个;完成信用卡1215张,商联卡32132张,灵通卡34195张;销售基金5954.67万元,国债3392.10万元,理财产品3.65亿元,代理保险331.48万元。
  2010年,巩固原有市场,开拓高端市场。年末,个人理财完成10亿元,个人金融专业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37.33万元,个人网上银行完成率为117.38%,个人证书完成率为112.34%,个人电话银行完成率为146.74%,WAP手机银行完成率为119.48%,个人贷款投放逾2亿元,自营类贷款实收利息2769.60万元,个人委托类贷款余额逾1亿元,均为历史最好或较好水平。
  国际业务 工行天津开发分行承办汇兑、国际结算、贸易融资、投资理财等多种国际业务。
  2001年,外汇经营出现困难局面。该行加强对客户综合服务,确保外汇存款、国际结算、结算汇等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年末,外币对公存款余额2711万美元,外汇储蓄存款余额497万美元,外币贷款余额1649万元,经营收益在市分行中名列前茅。
  2004年,拓展外汇业务市场,提升国际业务结算量,推广创新产品,办理第一笔速汇金业务、第一笔英镑远期结售汇业务。全年揽入重点客户1300万美元增资款、下属子公司400万欧元外债款。被总行授予外汇汇款暨清算系统推广工作优秀集体。
  2005年,拓展国际结算等高附加值业务,完成国际结算量3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完成外汇资金业务5.58亿美元,同比增长55.6%。成功开办网上和柜面票据托管、远期结算汇、期权等新业务。
  2007年,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尝试营销新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品种,完成市分行下达全年任务的474.42%。年末,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1516万元,比上年增长43.29%,完成国际结算量12.03亿美元,在市分行排名第一。
  2010年,办理天津分行第一笔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率先开拓货到项下跨境支付业务;办理天津分行第一笔网上国际信用证开证业务,创新业务办理方式;办理天津分行第一笔人民币跨境进口开证业务,丰富进口开证业务币种;办理工行天津开发分行第一笔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业务;办理工行天津开发分行第一个NRA账户开立,率先拓展NRA账户的国际业务结算;办理工行天津开发分行第一笔内保外贷业务,扩大国际业务品种;办理工行天津开发分行第一笔国际投标保函业务,丰富国际保函业务币种;办理天津市第一笔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开拓外汇中间业务收入新的来源;开拓外币代兑业务为开发区某四星级酒店办理工行天津开发分行第一笔外币代兑业务;尝试新流程操作,在天津分行中率先办理金融市场平台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年内,累计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23笔、7932万美元,交割11笔、5914万美元。全年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3236.92万元,国际结算量473.91万美元,贸易融资业务量3.80亿美元,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分行
  1985年1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成立,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在开发区所设二级分行,亦是最早入驻天津开发区的银行机构。1996年3月,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2004年11月,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分行(简称建行开发分行)。2010年,建行开发分行下辖机构为办公室、纪检监察部、保卫保障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营业部和宏达支行、泰里支行、滨海第一支行、泰达西区支行、微电子工业区支行。
  公司业务 2001年始,对公存款和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公司客户本外汇存贷款、表外授信和适合于公司业务的各项中间业务等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
  2003年,企业存款余额23.16亿元,全年贴现累计189笔、金额逾6亿元。以东京三菱银行天津市分行390万美元备付信用证做质押,向天津统一工业有限公司提供1亿元额度授信。对施耐德、梅兰日兰、渤海工程、泰达科技风险等公司以信用保证方式授信5.9亿元。向天津泰达科技风险投资股份公司发放信用贷款1亿元。为渤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信用保证银行承兑汇票8163万元。
  2005年,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销短期融资券18亿元,向其提供综合额度授信145亿元。推荐顶益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使用“债市直通车”债券结算代理业务。为西迪斯、英保达、富士通天等外资企业办理本外币循环额度借款。组办锦湖轮胎(天津)有限公司1.22亿美元银团贷款。率先试办提货权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票据即时贴业务。创办“应收账款质押”“发票融资”业务。
  2006年,用“利得盈”产品为开发区国资公司募集3.48亿元资金。牵头为中芯国际(天津)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提供3亿美元银团贷款。向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提供备用5年期的20亿美元额度银团授信。
  2007年,探索直接融资渠道,先后为天保控股、开发区国资公司发行3期理财产品,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35亿元短期融资券,解决重点客户的融资难题。
  2009年,发放各类贷款256.1亿元,实现人均利润496.6万元。向天保控股公司提供300亿元金融支持。新增人民币对公账户455个。向客户提供28亿元BT保函、100亿元保险直投、10亿元“利得盈”理财产品、1.5亿元信托、1亿元“双周盈”等新融资产品。为滨海大道公司等客户投放40亿余元信贷资金。
  2010年,对公贷款比上年增加17.67亿元。注册资金逾5000万元账户新增66户。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中航建银航空产业基金落户该行,分别注资10亿元。
  个人金融业务 2001年始,个人客户存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除外)业务包括本外汇储蓄存取款、个人汇款、代理证券投资、银行卡、代收代付、证银转账和个人理财等各类个人金融产品服务。是年,储蓄存款5日均余额5700万元。
  2004年,重点开展中德住房储蓄产品整体营销活动。从贷记卡、基金代售、代发工资、代收代付、个贷代扣、银证通等业务入手,开展营销,提升个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
  2006年,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利润增长支撑点,拓展个人金融业务领域。结合开发区公积金运行模式改革,开展目标客户网上代发工资业务与网上缴存业务。优化网点布局,培育精品网点,开展公私联动营销,介入开发区高端商业市场,重点拓展名店卡、电子银行、POS收银和商联卡等业务。
  2007年,推进网点运行机制改革和个人业务网点转型。是年,销售理财产品3.77亿元。实现保险销售额886万元。净发信用卡12393张。营销开发区人才中心5000人代发工资业务。
  2009年,开展多种专项营销,网点整体营销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个人存款余额近10亿元,比上年增加近3亿元。
  2010年,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电子渠道客户比往年大幅增加,电子银行交易量为柜面交易量的近3倍。“盈”系列理财产品余额近1.3亿元。个人存款(含盈产品)全年增存完成率114%。每月代发工资2亿元。
  国际业务 其国际业务包括外汇资金、外汇清算、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2004年11月,从委托塘沽分行代理转为自身办理,业务职能从单一的客户营销扩展为会计、结算、营销等多项职能。是年,外汇存款合计2213.63万美元,国际结算4.49亿美元,结售汇9886万美元,中间收入145.73万美元。2007年,梳理国际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操作,构建多层次营销服务模式。是年,企业外汇存款余额9875.62万美元,贷款余额1.13亿美元,国际结算20.88亿美元,结售汇业务完成7.77亿美元。2008年,与建银亚洲合作为海油工程开出3150万美元境外融资性保函,在天津市分行系统首办海外融资保函业务。为津亚电子和新龙桥叙做风险贷款业务,锁定远期汇率,开天津市分行系统该组合业务产品之先河。2010年,全口径外汇存款、国际业务结算量、贸易融资授信客户新增量均居市分行系统首位。坚持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在天津市分行系统首笔开办“银行投保”短期出口应收账款买入融资业务。
  中间业务 2001年始,中间业务主要经营结算、保理、委托贷款、咨询、代客外汇买卖、见证保证、托管、结售汇、保管箱等。是年,实现各类手续费收入29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5万元。
  2003年,以代理保险和银行承兑、担保、保函、信用证明等业务为突破口,扩展中间业务收入。是年,办理承兑、各类保函及信用证等表外业务累计8.1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3万元。
  2007年,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促进中间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是年,中间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实现3723.44万元,为上年的近4倍。
  2010年,中间业务收入完成年计划的126%。首办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2亿元浮动利率中期票据和泰达国际控股并购贷款业务,在天津市分行系统完成两个“第一单”。人民币对公结算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37倍。首例开通对公人民币“一户通”账户,完成第一笔对公人民币批量付款业务。
  房地产金融业务 房地产金融业务系建行开发分行的支柱业务之一。主要经营个人住房贷款、委托性住房金融、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归集缴存、提取等。
  2001年,完成开发区住房基金与公积金并轨。发放公积金贷款460笔,贷款余额1.05亿元。发放自营性个人贷款542笔,贷款余额1.48亿元。
  2003年,归集住房公积金8491万元,公积金存款余额1.59亿元。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6亿元,全年累计发放651笔。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280笔。
  2004年,房地产金融业务增长迅猛。归集住房公积金1.63亿元,公积金存款余额2.42亿元,政策性资金存放余额3173万元,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19亿元,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5亿元。7
  2008年,归集住房公积金3.32亿元。签订天保月韵轩、万通华府、蓝山国际(二期)、清谷、津滨国际等楼盘按揭服务协议。
  2010年,住房金融业务受政策调整影响出现波动。通过调整工作流程,加大楼盘营销力度,仍然取得较好业绩。是年,个人住房贷款比上年增加37%。
  四、中国农业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
  1991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行(简称农行开发区分行)成立,隶属中国农业银行塘沽区分行。1999年1月,独立经营,由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直接领导。2010年,农行开发区分行将机构调整为综合管理部、监察保卫部、财会运营部、信贷管理部、国际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客户一部、客户二部、客户三部、客户四部、客户五部,网点由初期的4个增加到12个。
  公司业务 2001年始,主要办理人民币存款、支付结算、融资融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投资银行、托管业务、存款证明、见证企业注册资金业务。是年,成功洽谈天津港务局、一汽丰田等天津市重点建设改造项目。
  2005年,优化客户群体结构,相继拓展SEW、三洋通讯、通用半导体等世界500强企业,加大对电力、自来水、热电和教育项目拓展力度,增款余额1.67亿元。
  2006年,对公存款比上年增加12.74亿元,实现经营利润1.29亿元。
  2010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合理资产负债比。是年,对公人民币贷款达到126.06亿元。
  个人金融业务 2001年始,主要为个人客户提供存取款、个人贷款、投资理财、银行卡、电子银行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年,在国内金融系统率先开办汽车银行、开通客户终端等特色业务,并建立个人信贷业务体系。
  2002年,以“金融超市”为主题组织大规模现场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发放个人贷款1.28亿元,业务产品涉及住房、底商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装修贷款等。
  2004年,优化网点布局,新建金海岸、明珠园、友谊北路3个网点,全年存款余额新增3.98亿元,网点日均存款31541万元,同比增长7146万元,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81万元。
  2010年,拥有金卡及以上贵宾客户2468名、私人银行客户10名,理财产品、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收入1868万元。是年,储蓄存款余额26.90亿元,个人贷款余额11.80亿元。
  国际业务 2002年始,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国际业务营销体系。主要办理外汇存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买卖及获批的其他外汇业务。是年,国际结算量大幅度提高,达到2亿美元,同比增加8500万美元,增幅74%;结算汇完成1.1亿美元,在天津市分行系统中位居前列。
  2003年,以贸易融资为手段,培植国际业务优良客户群体,开办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福费廷等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及进口开证、进口押汇等贸易融资业务,为客户量身定做外汇理财产品。
  2006年,加大国际贸易融资信贷支持力度,实现国际结算6.78亿美元,外汇利润75万美元。
  2008年,提高国际业务政策风险、管理风险、操作风险防控能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抓滨海新区发展机遇,实现国际结算8亿美元。
  2010年,合理设计代付产品,对目标客户开展营销,在辖内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提升产品收益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五、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海分行
  2006年5月,天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天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海分行,坐落天津开发区金融街,系滨海新区首家同城一级分行,属非法人分支机构。2007年,天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海分行相应更名为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滨海分行(简称天银滨海分行)。2010年,天银滨海分行设综合管理部、公司银行部、个人银行部、国际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运营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和分行营业部。是年,辖分行营业部、12家一级支行、34家二级支行共47家网点。
  公司业务 发挥一级分行优势,支持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建设,为重要基础设施、航空与造船业、装备制造等大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新投贷款38.86亿元。与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保税区土地开发招商公司、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贷款授信协议。
  2007年,新投贷款40.42亿元。与汉沽区人民政府等签约合作,并先后开办联保和仓单担保。
  2008年,新投贷款78.32亿元。与塘沽区政府等签订合作协议,并促成首笔由天银滨海分行牵头的滨海新区银团贷款。
  2009年,新投贷款84.22亿元。与开发区管委会等签订合作协议,给予“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中的8项战役贷款支持。采取综合授信、权利质押等方式,开发集群性客户,与东丽区、塘沽区、汉沽区、津南区、大港区、开发区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增加银行总税款担保、关税保函、经营型物业流动资金贷款等新业务品种,发展以票据业务为主的中间业务,全年累计发放银行承兑汇票1399笔、43.24亿元,形成保证金沉淀27.85亿元。
  2010年,新投公司类贷款69.90亿元。与多家紧密合作单位签约。累计新投放15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贷款11.81亿元,余额21.52亿元。推出法人按揭贷款业务和商业抵押分期贷款业务,开展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等业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是年,本外币存款总额279.66亿元,贷款总额188.52亿元。
  个人业务 2006年,总行授权天银滨海分行单户100万元(含)以下项目类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公积金组合)规模审批权限,单户80万元(含)以下的个人类零散户一手房按揭贷款(含公积金组合)规模审批权限;单户50万元(含)以下的个人类零散户二手房按揭贷款(公积金组合)规模审批权限。
  2008年,个人银行部成立,负责地区个人银行类业务组织营销和推动。通过公私联动、存贷联动,扩大代收代付、三方存管、电话银行中间业务等渠道,增加资金沉淀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储蓄存款规模快速扩张。
  2009年,与滨海地区国有新村和万业源两家房屋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渤海证券、长江证券、东兴证券等开展合作。是年末,个人贷款余额7.41亿元,累放3.90亿元,比年初增长2.15亿元。
  2010年,营销新产品,签约客户数量及账户储蓄存款规模在全行系统名列第一。年内,储蓄存款86.76亿元,比年初增长9.29亿元。存款在10亿元以上的支行11家,储蓄存款规模逾10亿元的5家,储蓄增长逾1亿元的4家。
  外汇业务 2006年,国际结算2亿美元。
  2007年,改变“单笔单批”审批模式,对贸易融资业务实行授信管理,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是年,国际结算2.64亿美元。
  2008年,成立国际业务部。是年,国际结算3.14亿美元。
  2009年,理顺贸易融资上报、审查、出账流程。是年,国际结算3.34亿美元。
  2010年,辖属各支行全部开展国际业务,6家支行实现2000万美元以上国际结算量,2家支行突破1亿美元,地区国际结算5.3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业务创新 2006年,改进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链。推行贷款审查“主审查人制”,实行贷款审批“双人签批制”,对贷款额在300万元至1500万元(含)贷款经风险管理部审查后上报分行贷审委,贷审委审议通过后支行即可放款。
  2007年,推进扁平化管理,把融盛支行等4网点作为流程化银行经营机构改革试点,进行“模拟利润”考量。在按业务条线建章建制基础上新建立10余项制度,规范业务操作。
  2008年,牵头实施天津银行首笔银团贷款,开展天津银行首笔经营性物业贷款,以实际案例协助总行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办法》,推出《应收账款质押管理办法》。
  2010年,总行根据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势,提高天银滨海分行授信额度,由原来1500万元额度提高到最高授信额度1亿元。天银滨海分行适时缩短审批链,显著提升审批时效。
  六、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分行
  2006年8月,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家一级分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简称渤行滨海分行)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并投入运营。2008年末,建立首家异地全功能支行——唐山支行和“99导航台”模式的24小时自助银行。2009年,在批发条线设立基金业务部、贸易金融部,在零售条线设立高端客户部,推进基金、投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至2010年,渤行滨海分行在滨海新区开发区、塘沽、保税区、汉沽、海洋高新区共设5家支行。
  2007年,引进并自主开发中小企业无抵押商业分期贷款、儿童理财“奇妙”账户、个性化银行卡及“好益贷”房贷省息产品等国内领先金融产品。
  2008年,辖内唐山支行开业。首家设立的“99导航台”24小时自助服务银行,营业场所内增设使用自助设备的引导人员为广大客户提供从早9点到晚9点的咨询服务。客户可通过自助查询机登陆网上银行,实现自助缴纳移动通讯费,跨地区、跨网点汇款,享受网上银行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助推自助网络建设和功能提升。
  2009年,批发条线以加强银政合作为突破口,推进总行与滨海新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政府平台项目支持力度,新增贷款中65%直接或间接支持涉及政府平台融资项目(14个);以供应链融资业务拓展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公司、中建六局、中铁公司等建筑行业客户。年末,批发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2亿元、7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44亿元、49亿元。零售条线以个人贷款审批中心落地为契机,提高审批效率,为零售条线资产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保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营销力度,促进全行零售业务增长。年末,零售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0亿元、9.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4.60亿元、4.20亿元。全年总收入2.34亿元,实现拨备后利润8458万元,不良贷款率低于全行平均水平,中间业务收入1130万元,完成预算的149%。
  2010年,持续支持滨海新区发展,实现滨海新区重要资金提供者、金融创新领跑者的中期发展目标。着力探索产品创新模式。批发条线围绕滨海新区“十大战役”,寻求深度合作机会。紧盯滨海新区九个功能区重大产业项目,打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客户群特色业务。以滨海新区财政和土地为信用依托,以十大战役建设主体为平台,以商票贴现等结构性融资为手段,加大对滨海新区核心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支持。确立以本币带动外币,以人民币授信拉动国际结算业务,利用天津港物流网络体系和各类政策优势,发展航运金融、物流金融、保税金融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及融资业务,国际结算业务量在总行名列前茅。各项贷款累计投放逾百亿元。研发经济适用房贷款产品,并获总行创新委员会批准。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9亿元、80亿元,实现拨备后利润1.78亿元。
  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浦惠支行
  2001年10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浦惠支行(简称浦惠支行)落户天津开发区。
  浦惠支行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离岸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及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2001—2010年,业务发展年均增速逾20%。
  2005年,各项贷款余额15.5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7.57亿元。
  2006年,继续把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工作重心。以东方轻松理财卡、个人网上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为重点,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推动中高端客户快速增长,提升核心品牌“轻松理财”市场价值,促进个人金融业务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70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60亿元。
  2009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3亿元。
  2010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亿元,个人客户金融资产逾8亿元。各项主要经营指标位居滨海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成为滨海新区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
  八、外资银行
  2005年,外资银行始入开发区,至2010年共有7家,均完成中国境内的法人化转制。外资银行丰富区域金融市场主体,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金融产品,促进创新型市场建立。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域内外资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大幅回落。2009年,业务逐步回升。2010年增长明显。存款业务种类增加,贷款大幅增长,对他国客户业务拓展力度加大,新增卖方信用票据贴现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并带动贷款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实现首个年度盈利。
  汇丰天津泰达支行 2005年,汇丰天津泰达支行成立,系首家在滨海新区落户的外资银行。汇丰天津泰达支行以工商银行业务作为主要业务拓展方向,在企业贷款、贸易融资、资金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
  2007年,汇丰银行微电子工业区支行成立,为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韩国朝兴银行天津滨海支行2005年,韩国第二大银行企业——韩国朝兴银行入驻天津开发区金融街,成立天津滨海支行,为第二家投资滨海新区的外资银行。韩国朝兴银行天津滨海支行以滨海新区企业客户为主要对象,以批发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在滨海新区工作的外籍人员办理存款、汇兑和汇款等业务。
  美国花旗银行天津滨海支行 2007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第15家零售网点——花旗银行天津滨海支行在天津开发区开业。该行定位于高端个人零售客户,业务主要包括财富管理、个性投资账户、双币种账户及速汇服务。其中,双币种账户服务开启外资银行在中国推行此项业务的先例。
  日本瑞穗银行天津分行 2007年,日本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瑞穗银行天津分行落户天津开发区,成为该行在中国的首家分行,主要开展对公存贷款业务。
  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滨海支行 2007年,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滨海支行落户天津开发区开业运营。三井住友银行系日本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为日本第二大商业银行、全球十大商业银行之一。至2010年,三井住友银行滨海支行作为其分行的窗口延伸,不具备独立核算功能。
  渣打银行 天津滨海支行2007年成立,仅开展对私存款业务。
  韩国外换银行天津滨海支行 2008年,韩国外换银行在津首家支行——天津滨海支行在天津开发区金融街开业。外换银行是韩国海外业务最庞大、海外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其天津滨海支行主要业务是开展对公对私存款。
  第二章 保险、信托、证券业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将保险、信托、证券业视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优惠政策和运营扶持,完善保险、信托、证券业的综合投资环境,鼓励其改革创新,促进其较快发展。
  2001年,开发区有保险机构2家,2010年增至11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较有影响的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外商投资企业相继入驻。2001年,承保总额1534亿元,2010年增至2183亿元;2001年,保费收入1.78亿元,2010年增至4.05亿元;2001年,理赔支出0.69亿元,2010年增至1.45亿元。
  2001—2010年,开发区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资产总值不足百亿元,2010年升至537.50亿元,为其5倍。
  2001年,区内信托公司设有证券部,从事证券业务。至2010年,天津开发区有券商营业机构8家。2001年,开发区证券成交额996.33亿元,2010年升至8169.38亿元,为其8倍。
  第一节 业务
  一、保险业务
  2001年,开发区管委会提出:创造优良的金融环境,迅速发展包括保险、信托、证券的金融业务,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制定促进保险业发展的相关规定。2000年,天津开发区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1家保险机构;2002年,保险机构升至6家;2003年,升至10家;2006年,升至11家;至2010年,仍为11家。
  2002年始,天津开发区保险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是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1371.80亿元,比上年减少10.57%。保费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46.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亿元,增长36.14%;人身险保费收入0.44亿元,增长1.26倍。全年保险赔款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7%。2003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1241.28亿元,比上年减少9.05%。保费收入3.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4亿元,增长46.21%;人身险保费收入0.43亿元,减少0.04%。全年保险赔款1.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95%。2005年,承保总额1684.33亿元,比上年增长82.40%。保费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4亿元,增长51.14%;人身险保费收入0.11亿元,减少69.87%。全年保险赔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5.99%。2006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18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7.78%。保费收入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5亿元,增长16.40%;人身险保费收入0.12亿元,增长10.49%。全年保险赔款1.49亿元,比上年增长5.12%。2008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4%。保费收入4.68亿元,比上年减少0.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8亿元,减少3.35%;人身险保费收入1938亿元,增长48.69%。全年保险赔款2.48亿元,比上年增加52.63%。2010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2183亿元,比上年减少23.24%。保费收入4.05亿元,比上年减少14.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亿元,比上年减少12.76%;人身险保费收入526亿元,比上年减少61.07%。
  全年保险赔款1.45亿元,比上年减少56.48%。
  自2007年始,坚持“双向着力”:管委会以政策促保险业发展,对保险业给予运营、资金等方面扶持;保险业机构加大改革和服务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拓宽征缴渠道。保险业务遂呈深化、细化发展态势。20082010年,保险业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天津开发区扶持政策得力,使其业务基本保持稳步发展。
  2004年,天津开发区保险业始有外商投资企业(1家),投资总额0.01亿美元,外商认缴0.01亿美元。系滨海新区首家外商投资保险企业。2006年,外商投资保险业企业升至3家,投资总额0.65亿美元,外商认缴0.14亿美元。2007年,外商投资保险业企业升至4家。投资总额0.66亿美元,外商认缴0.15亿美元。至2010年,外商投资保险业企业仍为4家。
  二、信托业务
  2002年6月,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天津开发区信托投资公司,1994年更名)与天津滨海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合并后称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逾15亿元,信托领域明显拓宽。是年9月,公司推出“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网)资金信托计划”,向社会推介和发售资金信托,是为天津市第一只将民间资本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托方案。翌年,更名为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年初董事会确定的利润计划,实现利润总额7109万元。
  2004年,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加强风险管理,坚持业务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年末,实现经营利润5024万元;资产规模达到64.3亿元,比2001年增加10亿元。
  2005年,着力发展信托主业,集合、单一资金信托业务19.12亿元,比上年增加9亿元;发售集合资金信托品种17个、金额9.79亿元;单一信托业务54笔、金额9.33亿元;推出房地产信托创新品种,项目金额5亿元;完成公司分立重组,新设的天津泰信资产管理公司承接9.25亿元资产和4.23亿元负债;采用现金清偿、分立剥离等措施,处置公司原有负债。至年末,公司资产规模达到45.5亿元,其中信托资产规模逾36亿元,自有资产规模逾9亿元。
  2006年,实现“双调整”,即调整发展战略,实施“转向、瘦身、改组、规范”经营方针,将业务重心转向滨海新区,回归信托本业,清理与关闭无效益的投、控股企业,完成分立重组目标;调整公司业务框架,加强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完成资产置换,信托业务合规性问题得到解决。是年末,公司资产规模30.83亿元,实现总收入3.10亿元,实现总利润1.78亿元。
  2007年,继续实施“转向、瘦身、改组、规范”经营方针,尤其注重围绕业务转型加强管理和自身建设。全年到期信托产品45个,金额13.71亿元,均安全兑付,达到并超过预期收益。其中,两个证券信托在全国同类产品收益评比中名列第一;新增信托产品51个,金融产品28.37亿元。全年信托业务收入2亿元,盈利1.06亿元,自营业务收入6.46亿元,实现自营净利润1.85亿元。人均创利处于天津市金融机构和全国信托行业前列。
  2008年,分析信托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及时采取应对举措,有效扩大信托规模。全年安全兑付到期单一信托38个,金额20.01亿元;到期集合信托11个,金额8.39亿元。年末,受托管理的信托产品118个,资产规模9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倍。公司收入5.20亿元,利润3.37亿元。
  2009年,持续抓紧信托主业、清理不良资产、加强风险控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等项工作。资产总额22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13.31亿元,增长1.05倍。信托业务实现收入7.74亿元,支出7152万元,为委托人创造利润7.02亿元;公司自营业务实现收入3.36亿元,支出1.09亿元,税前利润2.28亿元,税后利润1.97亿元,完成董事会年初下达任务指标的近2倍。
  2010年,实施做大做强信托主业战略,着力拓展信托市场,年末信托规模521亿元,全年新增信托577亿元,比上年净增31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37.50亿元,比年初增加316.41亿元,增长1.43倍。信托业务实现收入19.7亿元,支出1.28亿元,为委托人创造利润18.42亿元。自营业务实现收入3.9亿元,支出1.31亿元,税前利润2.6亿元,利润2亿元。
  三、证券业务
  进入21世纪,管委会注重对证券业扶持,创造良好的股权交易环境,促进证券市场发展。
  2001年,证券成交额996.33亿元。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为954.35亿元。2003年证券成交额17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82.7%,其中股票交易额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
  2004—2005年,在加强业务管理、扩大业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终因证券市场复杂多变、起伏较大,证券业务呈低落态势,成交下降明显。2004年,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481.73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912.91亿元。2005年,证券业务继续低落。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977.16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617.31亿元。
  2006年,证券市场运营出现转机,证券业务呈反弹态势。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941.70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1584.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64.54亿元、966.94亿元。
  2007—2009年,开发区证券业务发展具“马鞍型”特征,呈现“高低高”状态。2007年,证券市场活跃,证券业务繁荣。是年,证券成交额巨幅增长,达到824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倍,其中股票交易额72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倍。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证券业务大幅下降。证券成交额4432.23亿元,比上年增长46.23%,其中股票成交额378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63%。2009年,证券市场得到恢复,业务量大幅反弹。证券成交额83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87.7%,其中股票成交额789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均为2001—2010年最高交易量。
  2010年,证券业务量略有下降。是年,证券成交额816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股票成交额770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
  第二节 机构
  天津开发区保险、信托、证券机构逾10家,较有影响的保险机构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支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公司。较有影响的证券公司为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至2010年,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系开发区亦为滨海新区唯一信托机构,并在国内信托业有较大影响。
  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简称人保开发区支公司)前身为1985年5月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市分公司国外业务二部(内设办公室、水险科和非水险科),是在天津开发区注册的首家保险公司。进入21世纪,人保开发区支公司业务呈多元、快速发展态势。2001年,调整内设机构为6科1室:石油船舶科、非水险科、货运险科、检验理赔科、计财科、开发管理科和办公室。2002年,业务科室合并重组为业务一部、业务二部和业务三部。2003年,再次进行机构和人员重组,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总经理室下设综合部、业务部、营业一部、营业二部、营业三部和营业四部等6个部门。2008年,为适应市场需要,内设机构重组为13个:经理室、承保部、客户服务部、财务部、财产险一部、财产险二部、财产险三部、特险部、车险部、货运险部、直销部、西区团队、市场开发部。2010年,增设船舶险部。
  人保开发区支公司业务发展立足滨海新区,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三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优质客户。专营业务为7个类别:机动车辆险;财产险;货物运输险;责任险;船舶险;意外伤害险;石油险。公司依靠服务和技术优势,赢得包括摩托罗拉、施耐德、诺和诺德、SEW、中海油渤海油田、天津港(集团)公司、美克家私、中交一航局、港海船务等具有影响力企业的认可和肯定,保持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
  2001年,保费总收入在历史上首次逾亿元。是年,成功承保泰达国际会展中心安装工程一切险,天津港南疆码头9号、10号泊位及11号通用散货泊位建筑工程一切险,北大防波堤西内堤建筑工程一切险。2005年,拓宽业务范围,吸纳天津港滚装码头、天津港鑫集装箱服务公司等保险业务。2009年,主承保天津市首个风电项目安装工程险,并统保天津热电公司财产险、责任险等一揽子保险。
  2010年,保费总收入逾1.5亿元,赔付5316万元,利润1633万元。2003年为2001—2010年利润最高年份,达到3358万元;2007年为保费收入最高年份,逾1.9亿元;2009年为赔付最高年份,近2.7亿元。2010年,企业财产险保费收入3054万元,赔付3.9亿元,利润845万元;家庭财产险保费收入3万元,赔付2万元,利润3万元;车辆财产险保费收入2844万元,赔付2269万元,利润111万元;货物运输险保费收入1492万元,赔付241万元,利润950万元;船舶险保费收入144万元,赔付531万元,利润287万元;责任险保费收入2091万元,赔付751万元,利润32万元;建筑工程险保费收入824万元,赔付1282万元,利润48万元;石油险保费收入4092万元,赔付560万元,利润261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09万元,赔付8万元,利润39万元;信用险保费收入42万元,赔付18万元,利润14万元;健康险保费收入19万元,赔付7万元,利润18万元。
  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开发区支公司
  1993年11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成立。1994年10月,该公司在天津寿险市场首开个人寿险营销业务。后经20余年发展,成为天津保险市场龙头企业。2002年5月,该公司在开发区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开发区支公司(简称平安开发区支公司)。内设两个营业部。其保险业务迅速拓展,2010年销售队伍为初建时的9倍。
  平安开发区支公司依据国家保险法要求,修订产品条款,践行服务承诺。所有在售产品从新增“不可抗辩”条款、减少责任免除范围、明确理赔流程、复效免收保险费利息等方面凸显对客户权益的保护,并先后推出“信守合约,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30日未结案,给付超期利息”等理赔服务承诺。秉持“主动、简单、及时、方便、可靠”的PSTAR“五星级”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保险服务。广大寿险客户通过开通保单E服务平台,可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和服务热线完成保单查询、保全变更、单据补发等30余项保单服务;推出保单电子函件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环保的信息送达方式;拓宽续期交费渠道,实现包括7家以上银行转账支持,提供网络、电话、自助终端等灵活方便的交费手段。
  2002年,销售险种包括:平安世纪同祥终身寿险(分红型)、平安康乃馨终身女性重大疾病保险(分红型)、平安常春树终身男性重大疾病保险(分红型)、平安附加意外伤害住院津贴医疗保险(2002,第一版)、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2002,第一版)、平安附加意外伤害保险(2002,第一版);平安意外伤害保险(2002,第一版);平安旅行意外保险。2007年,销售险种包括:平安金状元少儿两全保险、平安金管家两全保险、平安金彩人生两全保险(万能型)、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平安附加富贵人生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鸿利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鸿盛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鸿祥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智富人生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A,2007)、平安附加智富人生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B,2007)、平安附加豁免保险费重大疾病保险(2007)、平安附加守护一生终身医疗保险(2007)、平安附加世纪天使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住院日额医疗保险、平安聚富步步高投资连结保险、平安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平安聚富年年投资连结保险、平安附加聚富年年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是年,首次销售外币版保险,包括:平安世纪天使少儿两全保险(分红型,外币版)、平安世纪星光少儿两全保险(分红型,外币版)、平安附加少儿高中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外币版)、平安附加少儿大学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外币版)。2010年,销售险种包括:平安金裕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平安附加金裕人生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吉星送宝少儿两全保险(分红型)、平安世纪天骄终身寿险(万能型)、平安附加世纪天骄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逸享人生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平安附加逸享人生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平安附加无忧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平安附加无忧意外伤害医疗保险(B)、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B)、平安倍保如意两全保险(2010)、平安附加倍保如意意外伤害保险(2010)、平安增利两全保险、平安附加乐逸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平安附加乐翔人生意外伤害保险、平安安行无忧意外伤害保险(A)、平安附加安行无忧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平安附加安行无忧意外伤害医疗保险(B)。
  平安开发区支公司保费收入呈逐年大幅提升态势。2003年,保费收入171万元,实现公司成立后“开门红”。2005年,保费收入5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7%。2007年,保费收入896万元,比上年增长79.6%。2008年,保费收入1132万元,比上年增长26.3%。2009年,保费收入244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9%。2010年,保费收入3727万元,比上年增长52.5%。
  2008年4月,中国保监会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试点补充养老保险的通知》;6月14日,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和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在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是年10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将丰盛人生补充养老保险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天津寿险市场首家销售补充养老保险产品。平安开发区支公司抓住机遇,扩大该产品销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公司
  2006年11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一家省级分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公司。公司位于天津开发区盛达街,由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天津联津投资有限公司、津联集团(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主要经营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核准的人民币和外币各种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运输保险、交通工具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上述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及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业务。公司坚持合规经营,严格管控,防范风险;不断完善TCS顾客完全满意服务体系,促品牌、促续保;围绕好项目、大项目,促承保利润;注重降低固定成本,促转型战略落实。
  2006年,即公司成立当年,收入天津港轮驳公司保费290万元、天津畅明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保费177万元、天津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保费113万元、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保费109万元。2007年始,公司保费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至2008年末,公司累计各类保费收入近亿元,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2009年,实现各类保费收入3477.52万元。其中车险收入1731.32万元,占比49.79%;财产险收入1585.11万元,占比45.58%。全年综合赔付率66.32%。2010年,实现保费收入4345.03万元,达成率84.45%,其中车险2188.79万元,非车险1942.98万元,意健险213.26万元。全年综合赔付率56.09%,承保利润464.45万元。
  四、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5月,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成立,系综合性证券公司,亦为总部设在天津的唯一证券公司。2008年5月,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海证券)。股东26家,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拥有57.02%的股权。公司设有31个证券营业部、11个证券服务部,分别设在天津、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福州、深圳、济南、太原、郑州、西安、重庆等12个城市,构成辐射广泛的业务网络。其中,在天津市设有15个证券营业部和9个证券服务部,占天津市四分之一市场份额。2010年,渤海证券下设管理总部13个、分公司1个、办事处2个、营业部50个、期货经纪公司1个、直接投资公司1个。渤海证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直接投资业务等。
  渤海证券将“努力为天津和滨海新区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自己”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创新业务、优化服务、管控风险,取得显著业务成果。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仍逾2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净利润3.31亿元。渤海证券开发区营业部全年盈利3056万元,在《证券时报》社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最佳证券经纪商暨中国明星证券营业部”评选中,获中国最具成长性营业部大奖。至2010年末,渤海证券总资产129.45亿元,比成立时的2001年增长1.97倍;并先后为多家滨海新区企业提供IPO和债券融资服务,累计融资规模近250亿元。
  经纪业务 系渤海证券基础业务。2010年,营业网点发展至50家,其中天津地区营业部26家,业务牌照齐全,具有基金代销、代理权证交易、IB业务等全部业务资格。客户数量逾60万户。股票基金交易量在全国和天津市场所占比重稳步提高。
  投资银行业务 系渤海证券品牌业务。按照“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紧跟一流投行、打造渤海投行品牌形象”的战略规划,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经营业绩发展良好。2010年,公司拥有保荐代表人14名。作为主承销商累计完成股票、债券承销20余家,承销总金额180亿元。IPO项目9家,涵盖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募集资金总额逾60亿元。再融资项目4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企业财务顾问项目30余家。
  固定收益业务 呈连年盈利态势。业务种类涵盖债券承销、投资及交易,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各类交易品种。从银行间市场到交易所市场,形成成熟稳定的多种债券多种方式的盈利模式,实现单一性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周期性盈利向非周期性持续盈利、低风险低收益向相对低风险高收益的平稳过渡。先后主承销泰达、天保、海泰、滨海建投等9家公司的企业债发行业务,总融资规模300亿元。连续跻身国家财政部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行列。2010年,实现收入1.9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26.8%,独立主承销企业债家数排名入列全国十甲。
  资产管理业务 系渤海证券创新业务。2010年3月,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拥有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发行公司第一只集合产品“滨海1号民生价值”。系首只关注“民生”投资方向的券商理财产品,销售规模20.48亿。标志着以传统业务为主的证券公司向财富管理的新型投行转变。
  控股公司业务 渤海证券子公司和融期货经纪公司专业从事期货经纪业务。2010年,拥有客户权益1亿元,获得直接投资业务资格并设立全资子公司——博正资本投资公司。
  研究、咨询业务 2003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渤海证券研究所为核心的研究队伍成为天津市金融研究的中坚力量,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在业内有较高声誉。2010年,万得资讯等国内主流研究服务平台中,渤海证券研究所各类报告点击率排名保持在前5名位置。研究成果在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各种评选中多次获奖。其中,《股票与股指期货风险关联性及跨市场稳定机制设计研究》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一等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分歧: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二等奖。是年,多位研究员在“今日投资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奖。渤海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管理工作者多次被市政府授予“天津市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天津市优秀博士后管理人员”称号。
  五、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10月,由天津开发区总公司等22家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组建非银行金融机构——天津开发区信托投资公司,主要从事信托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代客理财、外汇等业务。1994年,更名为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天津市信托投资公司整顿方案的复函》和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于2002年6月完成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天津滨海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并更名为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后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逾15亿元。是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变更登记有关事项的批复》,正式批准重新登记,公司具备全面开展各类信托业务的合法资格。公司内设10个部门: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计划财务部、投资银行部、信托业务总部、投资管理总部、国际业务部、资产管理部、业务拓展部。2003年10月,公司更名为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成功剥离不良资产,完成公司分立,注册资本变更为10亿元。2006年,公司实施“转向、瘦身、改组、规范”的经营调整战略,营造“诚信、简洁、实效、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十一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8年10月,按照中国银监会对信托业的整体要求,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按照新《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变更业务范围,并更名为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调整为信托业务一部、信托业务二部、理财服务中心、资产管理部、证券投资部、风险控制部、财务中心、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综合管理部等9个部门。2010年,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37.5亿元。是年,信托业务收入19.7亿元,支出1.28亿元,为委托人创造利润18.42亿元。
  第三章 新型金融业态
  进入21世纪,天津开发区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或政策性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形成,以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某些局限性,助推区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区管委会适时提出:建立和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与传统金融业态形成互补,拓展金融产业链,增强金融市场活力。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优惠金融政策,鼓励改革创新、促进先行先试,有效培育、扶持、助推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新型金融业态历经初始阶段,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阶段,聚集效应明显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至2010年,资金市场,货币兑换市场,资产交易市场特别是融资租赁、产权交易、金融要素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特别是股票、期货、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呈多元活跃、快速发展态势,金融环境显著提升。
  2010年,新型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务加速聚集,金融创新再获重大突破。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活跃,全年新设基金类企业195家,其中合伙制124家,公司制71家;认缴出资额142.36亿元,其中合伙制116.40亿元,公司制25.96亿元。融资租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工银租赁、中联重科融资租赁等机构保持快速增长。兴业金融租赁、约翰迪尔租赁等一批有影响的机构相继落户天津开发区。新增方洲、新春等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鑫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该公司投资的控股企业——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为国内首家医疗行业保理公司。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
  一、政策制定与实施
  2001年,天津开发区金融业态以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为主导,新型金融业态尚处于零星状况的初始发展阶段。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客观上要求金融业与其发展相适应,使新型金融业态成为传统金融业态的补充、延伸、发展。是年,管委会颁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金融业发展暂行规定》,明确金融业是区域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求加大对金融业的扶持力度,并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区域情况创新发展。其后,区域金融环境更加完备,为新型金融业态的建立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04年,管委会制定《天津开发区提高产业聚集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提升电子通讯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工产业聚集水平的过程中,注重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使金融业成为促进产业聚集的推动力量。出台《改善综合投资环境的指导性意见》,把提升金融环境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年,区域金融业特别是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迅速,聚集效应明显。
  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滨海新区,提出:国家的重大改革可以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将滨海新区建设成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环渤海区域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改革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做好金融业先行先试准备,制定直接融资、融资租赁、要素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实施方案,推动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指出:“要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滨海新区进行七方面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开发区管委会按照文件要求,加大金融业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是年,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暂行规定》。该规定第四章为“金融服务业”,内中规定:“对于新设立或迁入的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地在开发区且具有法人资格)给予一次性初期运营补助,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助15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含)以下,5亿元以上的,补助1000万元;注册资本5亿元(含)以下,2亿元以上的,补助500万元;注册资本2亿元(含)以下的,补助200万元”“对于各银行在开发区新设立的一级分行给予100万元的初期运营扶持。对于外资银行在开发区设立的具有30个员工以上、营业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的支行,给予50万元的初期运营扶持。”规定还提出对金融管理机构办公用房给予扶持:“鼓励国家级和市场金融管理机构或主要业务部门迁入开发区办公,开发区五年内给予最高50元/平方米每月的租金补贴,最高补贴面积为200平方米”。该规定起到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环境的作用,其吸引效应明显。是年,引进渤海银行滨海分行、天津市商业银行开发区分行两家一级分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一批股份制银行在区内设立营业机构,金融业结构得到显著提升,促进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07年3月,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施行。11月,国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是年,管委会依据文件要求,加强对金融租赁行业的引入与管理,并加强保险业改革创新。制定、实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内中将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作为区域支持方向之一,金融后台享受相关税收扶持政策;对于符合该规定的企业、机构,列入泰达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重点服务目标,根据项目要求提供融资贷款服务。该规定使金融业成为助推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加速器,新型金融业态获得新的发展。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涵盖金融改革试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十方面综合配套改革内容。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改革问题的复函》。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推动金融改革,并按照《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总体部署,寻找区域金融业“短板”,着力抓好投融资体制、股权投资基金等方面先行先试。
  2009年,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国家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开发区管委会贯彻国务院、国家银监会文件精神,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巩固和发展新金融业态所取得的成就。是年,修订、颁布并实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定》。规定明确:对在开发区设立的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总部核心业务部,特别是金融创新企业、新型金融业态,给予运营扶持、资金扶持、办公用房扶持、营业税缴纳扶持;促进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对在开发区内创办金融、生产资料的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主体企业,自开业年度起两年内,对其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100%的扶持,之后三年给予50%的扶持”“对市场内纳税额超过30万元的会员企业,自申请核准年度起五年内,对其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50%的扶持”,对市场主体企业在开发区购买的市场经营用房,按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租赁的市场经营用房,三年内给予最高20元/平方米/月的扶持。区内金融企业普遍反映,该规定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促进金融环境优化和新型金融业态发展。
  2010年,开发区管委会围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金市场、货币兑换市场、资产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形成创新型金融市场体系。
  二、发展历程
  2001—2002年,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开发区形成创新型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初始阶段。融资性担保公司——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13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公司——天津泰达风险投资公司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至2002年末,开发区共有风险投资公司4家。
  2003—2004年,新型金融业态进入聚集效应明显的发展阶段。2003年,非银行金融机构23家,比上年增加7家;证券市场活跃,各类证券成交额17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82.7%,其中股票交易额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9%;至年末,上市公司5家(境外1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17.63亿元、港币0.98亿元。2004年,兴业银行、大地财险等较有影响的金融机构入驻开发区,非银行金融机构升至25家;证券市场更加活跃,全年股票交易额912.91亿元。是年,金融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2005—2006年,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全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阶段。投资基金、保理、独资租赁等业务发展迅猛。国内首家非法人制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首家国际保理中心——滨海国际保理中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益莱储租赁公司入驻天津开发区。摩托罗拉公司全球会计服务中心迁址天津开发区。
  2007年始,新型金融业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摩托罗拉财务公司、光大银行滨海综合运营中心、天津港财务公司亿润投资行、嘉德投资行、渤海金石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开发区。入驻开发区的还有全国首家外资消费信贷信用管理企业——信元担保(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业务总部。该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投资方包括来自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银行。天津开发区新型金融业态规模显著扩张,结构状态显著提升。
  2008年,天津开发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加速推进,新型金融业态持续快速发展。新型金融市场更加活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股权交易所成立并开展业务。新引进尚邦租赁等多家金融机构项目,资产交易市场迅速拓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踊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相继引进华侨投资(天津)基金,弘毅、鼎晖等私募股权基金项目98个,实缴出资额39.17亿元。年末,融资租赁、保理、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企业达到37家。是年,由捷克PPF集团全资子公司捷信集团投资2100万欧元设立的捷信企业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开业。该公司围绕消费金融提供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和担保等中间业务服务,旨在打造北方后台运营中心,并适时申请向消费金融公司转型。
  2009年,新型金融业态呈规模继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的双向发展态势。是年,一批较有影响的创新型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开发区。天津铁合金交易所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开发区注册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天津汉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设立并投入运行。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公司投入运营。尚邦租赁公司增资,业务范围显著扩大。非证券类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天津开发区成为滨海新区基金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全年吸引以建银国际、普凯等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项目69个,新增认缴出资额133.11亿元,实缴出资额29.15亿元。是年,在开发区注册的基金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178家,认缴出资额445.92亿元,在全国金融界名列前茅。
  2010年,金融创新再获重大突破,新型金融机构聚集加速,新型金融业态继续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工银租赁、中联重科等融资租赁项目持快速增长,兴业金融租赁、约翰迪尔租赁等项目相继落户。小额贷款公司又有新发展,新增方洲、新春等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开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活跃,全年新设基金类企业195家,其中合伙制124家,公司制71家;认缴出资额142.36亿元,其中合伙制116.40亿元,公司制25.96亿元。
  第二节 创新型金融机构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设立的创新型金融机构主要有融资租赁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一、融资租赁公司(选介)
  工银租赁公司 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开发区独资设立工银金融租赁公司(简称工银租赁),为国内首家获得中国银监会开业批准的创新型金融租赁公司,其开业标志着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09年,工银租赁在国内首次采用“保税租赁”模式,为南航公司在国内首次引进2架新波音777全货机,项目总金额3.18亿美元,并全程安排飞机购买、减免税申请、完税价格审定、通关完税等环节,被誉为“中国SPV”模式。是年,成为国内首个与银行合作发行理财产品、首个开展应收租赁款保理业务、首次利用国家外债指标融入美元资金的金融租赁公司。工银租赁不断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至2010年,获得50余家金融机构、本外币总额逾2000亿元的授信。
  益莱储(天津)租赁有限公司 2005年,美国Electro Rent租赁公司在天津开发区设立经营性租赁公司——益莱储(天津)租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商务部颁布新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后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租赁公司。该公司采用的新型租赁营销方式,改变厂商传统销售的流通模式,实现制造业和租赁业的双赢格局。
  二、股权投资基金(选介)
  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 2005年,国内首家“非法人制”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赛富成长创业投资基金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该基金是国内首个既符合中国法律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非法人制”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股东为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公司——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双方各出资1000万美元,基金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创建于2001年2月,思科系统公司是该基金有限合伙人,软银公司是该基金普通合伙人。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系天津市创业投资发展中心为履行“管理天津市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职责,于2001年3月在天津设立的创业投资“母基金”公司。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在天津开发区注册成立赛富成长(天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投资基金管理,为该基金寻找和选择高质量的投资项目。赛富成长(天津)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偏重于宽带网络、无线通讯、数字电视、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
  华侨投资(天津)基金 2008年,华侨投资(天津)基金(有限合伙)在开发区登记注册。该基金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活动,重点投资天津市政府政策鼓励或渤海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项目,开拓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资源性项目。该基金计划募集资金50亿元。华侨投资(天津)基金是在中国侨联和天津侨联支持下,团结全球华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商界力量,并联合海外中央银行、国内知名企业和其他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由香港富泰金融集团旗下的富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发起人,联合奥地利中央合作银行集团共同设立并管理。天津市工商局、开发区管委会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本着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方针,创新登记管理模式,完成该基金登记设立的程序,使该企业在天津取得市场准入许可。
  建银国际医疗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全资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国首家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建银国际医疗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开发区登记注册。标志着中国建设银行旗下首只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天津开发区。该基金由中国长江电力、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医疗产业集团等机构共同参与投资,选择公司制登记,投资规模不超过30亿元,投资覆盖行业包括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康复保健5个领域。基金通过资本投入手段帮助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升级,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银国际医疗保健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又称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平台负责管理该只建银医疗基金。该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11月在开发区设立,2009年获准国家发改委备案。
  三、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天津汉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开发区申请设立并获批准,系开发区首家由企业法人、自然人共同出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公司。系天津市政府为扩宽融资渠道,缓解小企业和小额农业贷款难问题,促进滨海新区、天津市中心城区和各区县3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在全市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业务立脚点放在以服务三农为主,探索、开展为中小企业、城镇及社区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及相关咨询业务。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
  2002年,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具有以科技型企业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有限的特征,采取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担保的融资模式。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等,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是年,为区内13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其后,不断探索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贷款担保路径。2010年,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与开发区管委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创“四位一体”的融资担保服务模式,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
  五、保理公司(选介)
  滨海国际保理中心 2005年,中国首家国际保理中心——滨海国际保理中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该保理中心为环渤海经济圈进出口贸易企业服务,在北京、山西、河北、辽宁等地设立办事处,形成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保理中心自成立至2010年,坚持定期向关联客户提供国外区域信用风险评估报告,利用世界银行资金间接扶持中小企业,选择环渤海地区的出口强项产品,包括天津自行车、机电,唐山陶瓷,河北农产品,山西煤炭,北京高端科技产品,辽宁建材等,开展出口专项产品保理服务,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 2009年,由中国出口融资(英国)有限公司(简称CEF)投资的西易(天津)国际保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成立。该公司主要提供国际国内保付代理、保理项下代收代支及相关服务。CEF于2005年建立上海办事处,致力于为中国出口商和西方进口商提供高保障性赊销解决方案及供应链财务类相关服务。利用其自身资源,为10余个行业逾千家中国出口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应收账款购买、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应收账款追收的一站式国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
  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 2010年7月,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鑫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该公司投资的控股企业——鑫银国际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入驻开发区,为国内首家医疗行业保理公司。
  六、消费金融公司
  2010年,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开发区开业。该公司为市民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及其他产品组合,以用于旅行、教育和耐用消费品购买。公司消费信贷产品主要为手机、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4万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平均为1年,首付比列一般不低于10%,贷款月利率为1.83%,并收取相应的管理及服务费用。与银行贷款相比,其贷款服务可在店内直接申请,并可快速审核批复。该公司由中东欧国际金融投资集团——派富(PPF)集团全资建立,注册资金3亿元。
  第三节 创新型交易市场
  2001—2010年,天津开发区坚持金融市场创新,特别是资产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金融要素市场等)、股权交易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先行先试力度强劲,创新成果突出。
  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2008年9月,国内首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天津开发区成立,为滨海新区产权交易市场重要机构之一。该交易所将环境能源市场化,成为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交易所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成立,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和节能减排综合服务。该交易所为“已注册并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经核查的减排量”“陆续推出的其他环境产品”提供集中竞价服务,其会员组成为排放类会员、流动性提供商会员和竞拍会员。经核查的减排量在交易所竞拍,可为企业募集资金,并使污染减排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行为。该交易所为中国在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争得定价权,为众多承担减排指标的企业提供便利。是年末,交易所完成第一笔基于互联网的二氧化硫排放权指标电子竞价交易。2009年,交易所启动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是年,完成中国首笔基于规范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并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和北京水木能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协议。2010年,交易所受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委托,以峰会名义在自愿碳标准(VCS)APX登记处完成一笔72单位的自愿碳指标(VCU)的注销,用于抵消峰会2009年7月举行期间产生的碳排放。是年,交易所自主开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并为首批项目37.95万吨自愿减排量提供电子编码和公示服务。
  二、天津股权交易所
  2008年9月,天津股权交易所在开发区注册营业。系天津市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要为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的要求而批准成立的公司制交易所。该交易所成立和运营,是滨海新区场外交易市场和证券业创新的重要成果。交易所主要提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挂牌交易和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其股权挂牌交易分为传统行业板和科技创新板两个板块,分别满足传统型中小企业和新型科技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需求。
  该交易所自成立至2010年,借助成熟资本市场成长经验,通过组织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挂牌交易,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科技成长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非上市公司熟悉资本市场规则,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健康快速成长;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孵化筛选机制,源源不断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培育、输送优质成熟上市后备资源;建设具有投资价值、充满活力又高度稳定、集中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市场,成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的必要补充和重要基础支撑。
  三、天津铁合金交易所
  2009年7月,天津铁合金交易所在开发区成立,并于2010年1月开始交易。该交易所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出资组建。为全球唯一专业性铁合金产品电子交易所,主要开展部分铁合金及相关矿产品现货电子交易,以融资担保、仓储物流和产品交易为服务重点,引导国内外铁合金交易商通过现代营销方式进行铁合金采购和销售,为参与企业提供交易和融资平台,并推动交易所发展成为铁合金行业的定价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最终形成具有国际参考价值的铁合金“天津价格”,为提升中国铁合金行业大国地位及中国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服务。该交易所开通硅铁、硅锰、锰铁、锰矿产品现货和中远期交易,在天津、江苏、山西、内蒙古设立14个指定交收仓库,在无锡、太原、银川、南宁设立办事处。注册单位主要有铁合金上游生产企业、钢厂铸铁厂和金属镁生产企业、交易贸易商3种类型。该交易所成立和运营,是滨海新区金融要素市场创新的重要成果。
  四、上市公司和期货公司
  上市公司、期货公司等是天津开发区股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革成果。
  至2010年,天津开发区共有上市公司6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家。
  1992年,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2010年末,该公司系滨海新区唯一期货公司。其投资方为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天津开发区。至2010年末,公司已在上海、天津、厦门、晋江等地设有营业部。
  第四章 金融管理机构
  天津开发区驻有金融管理机构3家: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中心支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海监管分局。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中心支局合署办公,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海监管分局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在辖区履行其工作职能。
  金融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指导金融机构业务深入开展;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为金融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构筑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金融管理机构坚持机制体制创新,推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监管模式,助推滨海新区金融业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
  一、职能
  198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塘沽分行成立,办公地点在塘沽外贸公寓,1990年3月迁至天津开发区第一大街,2006年迁至天津开发区新城东路。1999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简称塘沽中心支行)。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派出的二级机构,其职责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领导下,对辖区(塘沽区、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监督辖区内金融机构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及利率管理,办理对银行机构再贷款、再贴现业务;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根据总行、分行授权对辖区内金融机构进行监管,防范和化解辖区内金融风险;对银行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资质进行审查;批准银行分支机构市场进入和退出;依法查处金融违法违规案件;承担经理国库、支付清算、货币发行、经济金融统计、金融科技、安全保卫、保密等金融服务任务;开展银行监察工作,等等。
  2001年,塘沽中心支行内设办公室、货币信贷与统计科、银行管理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科、会计财务科、科技科、人事教育科、货币金银科、国库科、外汇管理科、保税区办事处、保卫科、营业部、后勤服务中心、宣传群工部、纪检监察办公室等16个科室。
  2004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天津分行有关要求,将塘沽中心支行银行监管职能划转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海银监分局,塘沽中心支行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在辖区内履行职能。2010年1月1日起,经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授权,塘沽中心支行在滨海新区范围内履行人民银行职责,负责办理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统计、支付结算、外汇管理等各项业务。
  2010年,塘沽中心支行内设办公室、货币信贷科、调查统计科、会计科、科技科、货币金银科、国库科、内审科、人事科、国际收支科、经常项目科、资本项目科、保税办公室、事后监督中心、保卫科、纪检监察办公室、宣传群工部、营业室、后勤服务中心等19个科室。
  二、金融调控
  信贷资金管理 2001年,塘沽中心支行扩大再贴现业务,支持开发区摩托罗拉、乐金大沽化、上海汽车天津销售中心等龙头企业发展,全年累计办理再贴现727笔、45.23亿元;向塘沽农村信用联社发放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支持渔农业发展。是年,塘沽地区(含塘沽区、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2.3亿元,同比增长17.4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6.16亿元,同比增长21.97%。
  2004年,塘沽中心支行将外币存款、贷款纳入金融统计范围。是年,开发区金融机构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2亿美元,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9亿美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6.38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6.93亿元。
  2005年,审核塘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计划,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天津市分行核准,对塘沽农村信用社发放5303.3万元专项票据。
  2008年,将“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即传予辖区金融机构,落实新的货币政策,促进区域发展。
  2009年,将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有关支持企业发展、担保贷款管理、中小企业融资和支持出口企业发展等4个方面、共计75条货币信贷政策措施汇总起来向滨海新区管委会通报;搭建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沟通平台,解决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2010年,与滨海新区金融服务局联合举办滨海新区金融机构对接“十大战役”座谈会;与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联合举办“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振兴扶持政策研讨会”,牵头制定《金融支持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与滨海新区经信委、科委共同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滨海新区重点建设项目、文化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是年,滨海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外汇各项存款余额、外汇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8%—21.08%。
  金融市场管理2001年,加强现场检查,着重检查辖区内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共146家机构及网点的内控制度。对天津市商业银行金山支行非法跨区域设立营业网点进行处罚,对宁车沽信用社执行市场退出监管措施,维护辖区金融环境稳定。
  2002年,审核同意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塘沽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同意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塘沽地区筹建分支机构,办理12家金融机构升格事项,批复农村信用社1家非法人机构筹建申请,办理22家金融机构重要事项变更,审核批准63家机构增办、开办外汇业务。
  2003年,审批企业开立信用证2360笔、7.64亿美元,审批企业购汇8.93亿元。核准2家股份制银行在保税区设立支行,审核办理13家机构升格事项,审核办理16家金融机构重要事项变更。
  2005年,审核塘沽联社增资扩股真实性和发行申请材料,并报请天津分行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对认购专项票据后的塘沽农村信用社进行监测考核。关注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掌握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并予以指导。
  2007年,现场检查塘沽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和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情况。票据兑付考核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天津分行评审中均一次通过。
  2009年,以国家信贷政策导向为基础,将商业银行信贷投向与地方政府扶持项目进行对接,促成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丰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天津玉珠龙开发有限公司3家中小企业获得农行开发区分行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2010年,加大对货币信贷、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金融及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监测样本体系,细化监测预警指标,深化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提升预警监测水平;研究经济金融运行中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为上级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地方融资平台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开展。
  三、金融监管
  2001年,塘沽中心支行加强对辖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监管,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双降目标。
  2004年,完善支农再贷款申请、审批、发放、检查等具体操作事项,加强对农联社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建立农户跟踪制度,对30户不同收入情况农户使用支农资金的成效和风险情况进行全年跟踪调查,加大“三农”支持力度。
  2006年,完善辖区内经济金融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和专项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建立利率、房地产、消费信贷、国际收支等多项监测分析体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运行及推广应用,实现征信管理系统全面升级。
  2008年,加强统计管理,规范辖区内金融统计工作;加强准备金账户核算管理,按时调整涉及考核账户的存款准备金率,做好考核账户日常监测,及时反馈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009年,加强货币信贷监测,做好风险提示工作。开展对辖区内临港工业区、中心商务区、海洋高新区、北塘综合开发、农村城市化等重点项目投融资情况专项调研,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2010年,制定以新设金融机构开业管理、重大事项报告为重点的营业管理、金融机构综合执法和综合评价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为履行金融服务与管理职责提供制度保障。
  四、金融服务
  2001年,推广使用“十五”时期天津市国库电子化建设目标之一的“国家金库综合业务系统”。是年11月,协助中国银行塘沽分行开通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通汇联网。
  2003年,完成“天地对接系统”封账工作。推广运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和支付系统,推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年4月21日,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投入运行,适应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系统连接的需要。
  2004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要求,建立天津市滨海新区金融统计制度,扩大金融统计区域范围,新增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无瑕街、津南区葛沽镇,所辖金融机构增至50家。体现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横向联网系统投入运行。
  2005年,天津海关关区全部业务整合至国库塘沽中心支库,实施《天津市国库资金汇划报解办法》。是年11月28日,小额支付系统投入使用,至此,辖区内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财税关库行横向联网系统为骨干的现代支付清算系统初步建成。
  2008年,启动网上办理贷款卡业务系统工程。
  2009年,将国家金库天津港保税区支库业务移交至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国信支行。完成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统计新、老系统对接。
  2010年,完成国库业务与滨海新区财政管理体制对接。完成征信系统上海数据中心接入测试。组织开办异地缴税业务,解决异地纳税人缴纳税款实际困难。
  第二节 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中心支局
  一、职能
  198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分局,地址在塘沽区。1990年,迁至天津开发区第一大街。2006年,迁至天津开发区新城东路。1999年,更名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塘沽中心支局(简称塘沽中心支局)。
  塘沽中心支局下设资本项目科、经常项目科、国际收支科和保税区办事处等,履职范围为塘沽区、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2010年,塘沽中心支局履职范围涵盖滨海新区。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国际收支和外汇收支统计分析与预警、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和金融机构有关外汇管理工作;依法检查辖区内执行外汇管理法规情况,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管理辖区内外汇市场运作秩序,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及总局提出政策性建议;承办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及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管理
  2001年,检查辖区内3家工商银行分支机构和3家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信用证项下售付汇、资本账户开立及使用、市场准入、国际收支申报等业务。检查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自营外汇贷款和进出口融资情况,要求限期整改所发现的问题,加强对外汇贷款和进出口融资管理,提高银行合规性和市场运作能力。
  2003年,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向境外关联公司放款的批复》要求,制定《境外放款操作规程》,有效监控资金跨境流动。制定《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内部使用管理规定》,实现内部数据共享,便于统计分析。
  2005年,办理外商投资登记277笔(外商投资实际出资额12.63亿美元),办理境外投资来源审查12笔(实际投资1.4亿美元)。办理外债签约登记1.69亿美元,外债提款1.8亿美元,人民币利润再投资1.17亿美元。支持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跨国公司境外关联企业融资。是年7月21日,汇率机制改革实施后,加强对政策效果跟踪反馈,及时向企业和经济贸易部门进行避险工具选择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推行网上核销,自是年10月31日起,出口企业全部实现网上核销和自动核销,促进贸易便利化。
  2006年,推进跨国公司资本运作与国际接轨,追加中海油服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美元境外放款额度,办理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向其境外股东支付20亿美元税后利润;同意并办理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将其闲置的10亿美元资金投资于注册在美国的“摩托罗拉专门基金”。加大外汇检查力度,关注大额可疑支付交易,做好反洗钱核查,维护外汇市场秩序。
  2007年,推动中国银行滨海分行与中银国际香港证券有限公司申请开展为境内客户提供港股交易服务平台业务试点工作。向总局申请,同意中海油服股份有限公司以5000万美元额度向境外子公司放款,支持海外市场拓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2009年,完成对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资金流动特点的调查,为推动外汇管理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2010年,建立健全外汇检查工作新机制,实施跨部门联合检查新模式。开展打击违规资金流入的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某企业违规使用外债等多起案件进行立案查处。
  三、业务
  2001年,寓管理于服务,改进操作流程,简化工作手续,为企业经营活动创造优良的外汇管理环境。
  2003年,推行政务公开,为辖区内企业营造高效、透明的经营环境。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天津市分局批准,同意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25日至2004年2月3日分5次从其经常项目账户向境外关联公司摩托罗拉亚洲财务有限公司(新加坡)发放2.5亿美元贷款,期限1年,实现跨国公司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积累经验。是年,商务部给予天津和上海保税区进出口权试点的优惠政策,塘沽中心支局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及天津海关协调,使辖区内企业率先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2005年,制定《滨海新区外汇管理政策改革创新方案》,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2006年获批后,塘沽中心支局迅即制定相关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推动外汇管理政策、方式和服务手段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修订《天津滨海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整合实施细则》(讨论稿),并做好落实工作。推动新版结售汇系统、国际收支系统上线工作。与“泰达企业在线”实现网站链接,开辟外汇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企业相互沟通的渠道。
  2007年,适应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要求,推动外汇管理创新:在滨海新区开展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准予渤海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正负区间管理,给予其3000万美元的负头寸额度,系全国唯一享有负头寸的银行;取消天津地区企业在境外投资时用汇规模和资金来源方面的限制;将对外担保的管理方式由逐笔审批调整为年度余额管理,将实施对外担保余额管理的银行范围由个别银行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汇指定银行,将可接受境内担保的政策受益范围由境外中资企业扩大到所有境内机构的境外投资企业,解决境外投资企业海外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在天津地区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对其天津财务中心和关联银行进行外汇政策培训,保证其外汇业务顺利开展。
  2008年,出台《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境内代工厂对外付汇管理办法》,允许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境内代工厂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复印件(可覆盖单价与总额)及其他相关凭证对外付汇,解决其境内代工厂进口料件货款支付问题;允许天津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境外船舶加油部分凭出口报关单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其收汇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的通知》第七条办理收结汇手续,解决其经营保税油业务收付汇问题;完成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投资外汇信息系统推广和历史数据清理、核对及导入工作;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上线并运行。
  2010年,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开展。推进进口付汇核销改革试点工作。在保税监管区域利用SPV(特殊目的公司)试点开展全国首例飞机和船舶融资租赁外汇业务,实现融资租赁产业在滨海新区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年,滨海新区保税监管区域已注册此类SPV32家。围绕服务、监管、案件查处3个环节,建立外汇与贸发、税务部门之间业务创新政策支持、主体监管信息共享、案件查处协作配合的合作框架。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海监管分局
  一、职能
  2004年4月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海监管分局(简称滨海银监分局)成立。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地址在天津开发区。滨海银监分局负责对辖区(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内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和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和批准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统计有关数据和信息。内设办公室、统计信息科、现场检查科、市场准入科等部门。2008年,该单位撤销。
  二、行业监管
  2004—2005年,做好市场准入、现场检查、信息统计等项工作,以监管促进辖区金融业的发展。
  2006年,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及加快推进辖区银行业改革和发展,建立“三条线”监管模式,对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3个基本板块实施监管流程再造,实现精细化管理。制定《滨海银监分局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程序》《滨海银监分局监管工作规程》等制度,清晰各监管线间分工与协作机制,做到监管“分而不离”,并通过履行集中监管职能,提高各监管线的专业性。制定《滨海新区大型商业银行监管评级方案(试行)》,对辖区银行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评级。确定重点关注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监管机构数量由原来46个/人降至2个/人,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质效和监管效能。成立银行机构经营状况评价课题组,探索有效的区域金融机构排名模式,营造辖区银行业良性竞争氛围。制定辖区银行业经营状况排名发布制度,定期发布辖区内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区域系统、银行系统四大口径经营情况排名,排名覆盖滨海新区5大区域、19类银行业机构、400余个经营网点,为辖区各商业银行准确了解自身市场定位、把握行业发展状况提供帮助。根据国家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出台《滨海银监分局关于推进辖区内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意见》。该意见要求辖区内支行及其以上级商业银行在2008年6月前分阶段配备专职合规人员,建立基层商业银行合规人员相关管理机制,提升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结合监管机构工作职能,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专职监管排障机制与信息沟通机制,推进“滨海金融安全区”建设,与中外银行建立联系,推动银行业机构、业务创新。支持机构组织体系发展,渤海银行天津滨海分行、天津港财务公司、花旗银行天津滨海支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天津滨海支行先后获批开业。摩托罗拉财务公司、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天津分行、日本山井住友银行天津滨海支行筹建获批。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政府就在滨海新区投资设立中国区营运中心相关事宜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体制创新,中国银行塘沽分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塘沽分行分别更名为中国银行滨海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天津滨海分行,更名后业务管辖范围得到扩大。天津市商业银行成立滨海分行,为滨海新区首家“准分行”。招商银行天津分行整合滨海新区4家支行市场资源,成立分行公司银行二部,负责滨海新区市场营销和管理。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在滨海支行成立国际业务单证中心和分行公司业务三部,作为分行对公业务营销和管理的延伸,指导滨海新区经营机构业务拓展。支持业务创新,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专门成立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推动小组,配合总行投资业务局成功实现在渤海产业基金中的直接投资。农业银行经总行批准开办抵质押项下的个人可循环信用产品,并配合滨海新区发展直接融资创新举措,成立基金托管分部,成为农业银行5家基金托管分部之一。中国银行滨海分行开发满足客户规避风险的汇率衍生产品、利率衍生产品,包括远期结售汇、NDF组合式售汇、本外币利率期权互换等新金融产品。是年,滨海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突破1600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58.21亿元和1145.21亿元,同比增长17.59%和24.21%。全年实现账面利润32.13亿元,比上年增加7.31亿元,增长29.40%。不良贷款余额及比率再次实现双降。年内,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进驻滨海新区,部分银行机构整合力度加大,能级层级提升,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至年末,滨海新区银行机构网点总数达到418个,银行从业人员5699人。
  2007年,加强政策研究,争取国家银监会对滨海新区的准入政策支持,推动滨海新区设置创新金融机构。成立“滨海新区银行业创新工作推动小组”,汇集业务骨干,研究金融创新工作相关法规,为辖区金融创新提供监管咨询。与当地政府协商,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争取最大限度的财政支持。探索“滨海新区银行业创新试验室”新理念,促进金融先行先试。通过咨询、研讨等措施与商业银行沟通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寻求可行解决方案,得到辖区银行业认可。中国银行天津滨海分行率先获国家外管局“港股直通车”试点批复。召开“滨海新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银团贷款推介推动会”,推动银团贷款在滨海新区获得快速发展,3家农合机构参与对天津市政投资公司银团贷款,共投放1.17亿元。考察小企业融资情况,加强辖区内小企业贷款工作,建立小企业融资定期通报制度,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强对小企业贷款服务。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集中报备专兼职合规管理员的通知》,23家银行业机构于是年3月率先完成合规员配备,合规员增至36名,商业银行合规员覆盖率100%,初步建立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开展对23家银行机构合规风险管理评价,督促银行业完善合规绩效考核、问责、诚信举报等基本管理制度;组织33名合规检查员联合起草《滨海新区银行业合规宣言》,促进金融业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加强操作风险监管机制。针对年内4月16日农业银行邯郸分行的特大盗窃案,迅速建立辖区重大风险快速排查机制。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辖区30个金库管理的风险排查,发现主要风险隐患4项,总结管理经验6条,通过信息形式向全国推荐。建立“全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件通报机制”,指派专人持续关注银监会披露的典型操作风险案件情况,通过专题会议、风险提示等方式通报辖区银行,并分系统召开案件专项治理会议,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关注高管人员管理风险,建立信任高管任前谈话制度,从准入方面严格审核拟任高管任职资格,对拟任人履职经历中存在影响任职因素一律从严掌握审批标准。成立跨条线的高管人员履职考核评价小组,制定跨行高管人员履职评价标准,建立与上级行联动机制。实行“执勤官制度”,以此为纽带增强监管资源联动,形成“现场科室联动”机制。是年,应用监管信息系统对辖区3家法人机构进行非现场数据采集、分析,监管评级,评级结果全面反映3家法人机构整体风险情况。实现对辖区21家大型银行一级支行的监管评级。发挥非现场集中化信息优势,建立以区域为基础的跨行非现场监管分析模式。对小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进行深度研究。针对在不同行贷款五级分类存在重大差别的5家大额贷款客户,发出涉及9家行32笔贷款的现场检查立项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将新设机构的内部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减至10个;完善准入操作流程,制定《滨海新区外资银行开业验收实施细则》《滨海新区邮政储蓄银行开业验收实施细则》等4项规章制度;建立“窗口前移式”风险管控辅导机制。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