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唯一号: 020034020230001164
专题名称: 場地
文件路径: 0200/02/object/PDF/020011020230000102/1
起始页: 0467.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場地 大淸會典長蘆都轉運鹽使司管鹽法道運使管轄靑 州分司運同滄州分司運判靑州分司轄北八場 興國富國豐財蘆臺越支濟民石磈歸化舊有三岔沽厚財惠民場併入豐財興國歸化滄州 分司轄南八場利民阜民利國海豐冨民深州海盈阜財嚴鎭舊有潤國益民海阜 海盈海潤今裁長蘆鹽法志向例靑州分司運判轄北八 場滄州分司運同轄南八場明萬歷二十一年御 史姚思仁以靑州産鹽數多同知官階四品法令 易行奏准將兩司所轄地方交相更調攺同知爲 靑州分司北八場屬焉判官爲滄州分司南八場 屬焉我 朝因之今縣境所轄者曰興國場曰富國場曰豐財場 興國場初在静海鹹水沽今移高家莊距運司分司 七十里西南接富國場界南八滄州境接嚴鎭場 界東北增倂厚財場地臨海河上流接豐財場界 延廣幾五百里戸籍在山東濟南府樂陵縣及直 隸順天府寶坻武淸天津府天津静海滄州靑縣 鹽山南皮等處初本場及厚財場各有坨一今廢 本場堡三每堡三鑊厚財堡三每堡一鑊今堡共 六鑊共十二灘湯如舊 富國場初在静海縣鹹水沽今移住天津東至上古 林接興國場界西南過大頭港至子牙鎭入静海 縣界北濵漕運入海道延亘一百六十里戸籍在 山東濟南府樂陵縣及直隸順天府武淸寶坻河 間府寧津天津府滄州南皮慶雲静海靑縣天津 等處舊有坨一今廢鑊共十六灘蕩則久巳迷失 無跡可考 豐財場在葛沽距運司分司七十里東北沿海南連 滄州境接嚴鎭場迤西連興國富國轉北直抵軍 糧城入寶坻縣境接蘆臺場延廣四百餘里戸籍 在静海靑海滄州鹽山天津武淸寶坻香河及山 東樂陵九州縣地方本場及所倂三岔沽場各有 坨一今廢堡三灘蕩沿海 興國場 原額戸共八十三戸今實在八十三戸 原額丁六百二十九丁今實在六百二十九丁 歸倂厚財場 原額戸共三十戸今實在三十戸 原額丁三百一十六丁今實三百六十一丁 富國場 原額戸共二百一十二戸今實在二百一十二戸 原額丁八百九十九丁今實在八百九十九丁 豐財場 原額戸共一百四十五戸今實在一百四十八戸 原額丁九百四十七丁今實在九百四十七丁 興國場 原額竈地三百三十一頃三十畝二分九釐五毫 九絲新增竈地三十一畝原額灘六副原額草場 地一十七頃九十畝四分四釐三毫鍋無又倂厚 財場原額竈地一百五十九頃二十二畝六分四 釐一毫四絲新增竈地四十六畝原額灘八副原 額草場地一十一頃三十七畝鍋無 富國場 原額竈地六百四十三頃一十二畝三分三釐三 毫三絲三忽新增竈地六頃二十畝原額灘七副 原額草場地三十八頃七十三畝鍋無 豐財場 原額竈地二百九十七頃三十二畝一分二釐四 毫九絲四忽新增竈地二十六畝原額灘一百六 十六副原額草場地五十二頃二十七畝原額鍋 共九面 雍正三年覆准長蘆竈丁自康熙十八年以後未 經編審以本年爲始將各場竈丁逐戸查現在丁 數昔年丁多而今少者開除昔年丁少而今多者 頂補又覆准長蘆竈場灘地及兩省民竈交錯之 處俱行細加丈量除各州縣魚鱗冊所載民田外 將竈地悉行淸出凡有從前典賣與民者俱准其 囘贖無力者暫令現在管業之人耕種納糧所丈 出地畝不得混侵尺寸造具魚鱗圖冊幷查明竈 戸名姓開載圖籍申詳該鹽政及該督撫存案該 鹽政造冊送部查核如有豪衿土棍不服勘丈或 不肯收價退地分司申報該鹽政及各省督撫嚴 提審究按律治罪四年 上諭長蘆竈地久未淸查以致民竈爭控不巳聞當年 竈地轉售與民其年分久遠有百餘年者業主售主 多半變更卽有子孫當時價値多寡亦俱遺失或有 逃亡等戸更無從質問以致同姓影響之人彼此爭 贖紛紛告訐實滋煩擾若必俟原業竈戸有力之日 囘贖倘原業之人始終無力則此項地畝久久竟成 民地亦非淸查竈地之良法朕意以爲不若將竈戸 賣與民人之地交易年近確有實據者令竈戸備價 取贖其餘年久迷失之地所有爭告無慿詞狀該衙 門俱存註銷凡民人所有竈地嗣後止許賣與竈戸 永遠爲業如有仍轉行典賣與民者照盗賣官律治 罪永以爲例 按場竈地戸丁課銀共一萬六百八十兩七錢 五分零乾隆二年春夏雨少 恩詔蠲免直隸通省錢糧七十萬兩時總督官保尚書 李衞鹽院凖泰會同援例奏准蠲免竈戸地丁 每兩蠲免銀二錢八分三釐零花蠲免銀三千 三百一十一兩二釐零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天津縣志[乾隆]》

出版地:天津

清乾隆年间天津知县张志奇、朱奎扬修,吴廷华、汪沆纂,乾隆四年(1739)序后刻本。该志与《天津府志》为同时开纂、同时成书刊刻的姊妹篇。天津县之设始于清雍正九年(1931),此为天津第一部县志。全志共24卷。卷首载有布政使陈弘谋、知府程凤文和张文炳、知县朱奎扬序及凡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縣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大淸會典
相关作品
長蘆鹽法志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