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工人的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解放以來文藝工作經驗介紹》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299
颗粒名称: 略論工人的詩
分类号: I209.6
页数: 10
页码: 45-54
摘要: 这些诗歌在表现工人阶级的立场、态度和思想方面,工人诗歌在表现工人阶级的立场、态度和思想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键词: 天津 工人

内容

到天津以來,因爲工作關係,很幸運的讚了上千篇的工人作品;而其中大半是詩。這些詩,已在天津日報副刊上發表了不少,受到廣大工人羣眾的愛好,也爲一般讀者和知識分子所歡迎。說明這些詩起了一定作用,是有提倡之必要的。當然,如果有人用某種藝術標準去衡量,也只好算做工人文藝的新生幼芽。不過這幼芽是長得如此茁壯,一開始便使人感到它是這樣健康、明快、充滿着勞動的節奏和音響,以致使人不能不想到,當工人階級一旦打碎自己身上的枷鎖,便不但在生產事葉上將充份發揮無產階級的創造能力,而且在文化生活上,也將迅速表現出做爲近代生產主力的工人階級之新的內容和形式。
  從現在發展的這些工人詩裹,我以為有以下三個特點是值得提出研究的:首先便是鮮明的階級立場和高度的政治覺悟,因而使這些詩具有了異常豐富的思想性。我們讀一讀橡膠工廠十七歲女工李淑華寫的「工人隊伍走在前頭」吧,一開始她便寫道。
  「工人隊伍走在前頭,領導着千千萬萬遊行的人民!
  遊行的隊伍長又長,
  看不見頭也望不見尾;
  蠕動着,
  向前進!
  歡呼啊,
  每個人喊着打倒反動頭子蔣介石!」
  這是多麼鮮明的立場,多麼眞摯的感情;正如詩裹面所寫的:
  「喊出了過去所不能說的,
  唱出了過去所不能唱的!」
  再者中紡工廠鐵工部工人張葆棟寫的「解放前後」吧——
  「盼救星,救星到,
  天津終於解放了。
  除了枷鎖的人們在歡笑!
  聽講話,看新書,
  腦袋瓜好用了。
  以前工廠屬官僚,
  偷工浪费是不錯,
  今天工廠屬咱們,
  一切舊習,
  自動改除掉。
  這又是多麼清楚明白,直接了當的說明了工人階級在自已的政黨——共產黨領導下政治覺悟的迅速提高。在工人階級覺悟與努力下,生產情緒提高了,勞動態度改變了。天津化學公司漢沽工廠動力部的工人劉德善寫道:
  「提隊共產黨,待人眞是寬,
  都是一家人,一齊努力幹!
  工廠屬大家,搞好多生產,
  加爐不加人,出汗心舒坦!
  「出汗心舒坦」,這是多麼生動地表現了工人階級的覺悟與力量;於是有了「大批模範齊出現」,有了生產競賽,職工團結,民主選舉,以及「爲了下江南」等等工人的政治詩。在這些詩裹,直接反映了工人羣眾解放後的政治情緒與思想,表現了他們在各稱問題上的態度,因而又反轉來教育了工人自已。
  工人詩的第二個特點是表現勞動,歌頌勞動,眞實而具體地描寫他們的生產過程。這一點,使得自從階級分裂以後,幾千年來詩離開了產生它自己的土壤,爲知識分子所專有的情形根本改變了。因而它爲詩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請看工人怎樣描寫自已的勞動罷:中紡工人陳楚作的「咱們廠裹的情形」第二節「鍛工場」中寫道:
  「洋灰路,長又長,
  傻子走到紅爐房。(註)
  紅爐房裹暧洋洋,
  爐通紅,發光芒;
  照得臉紅眼發亮,
  大家工作眞緊張。
  大鐵錘,饗叮噹,
  千錘百鍊鐵成鋼。
  鼓風爐,風罄響,
  風進爐子火更旺。
  空氣錘,大響床,
  省事省時省力量。
  要知打鐵怎麼樣?
  讓我傻子細端詳;
  你看那——
  鐵塊燒紅放砧上,
  哥們好比上戰場!
  掌爐師父當指揮,
  大夥兒個個都要強。
  一錘跟着一錘下,
  錘起錘落有斤兩,
  火星四濺如開花,
  鐵塊馬上變了樣。
  變什麼?變機器,
  機器生產送前方。
  變什麼?變刀鎗,刀鎗拿去殺老蔣。
  (註:遣詩是採用「數來寶」形式寫的,「傻子」是這種形式裹的作者自稱。)再看中紡六廠紡紗工人李虎作的「紡紗歌」罷。「清花間,人很雜,工作不一亂動它。你掃地,我抱花,工廠就是我們的家,大家努力來彈花。
  清花捲,到鋼絲,出的條子進筒子,接頭的不佳把車看,不一會把筒子就紡滿。看車的緊把筒子拉,爲了多把產量加。
  併條車,響嘩嘩,六併一來筒子裹發,又細又軟供粗紗。爲了供給粗紗用,緊換筒子把頭搭,怏快把筒子送細紗。
  粗紗車,長又長,二百個錠子轉的忙。看車的不佳把筒子換,不一時紡滿又把紗絡下。推紗的很快把車拉,加油努力送細紗。
  粗紗車,本不短,看車的姐妹眞能幹,四百個錠子接的全。組長一吹絡紗哨,絡紗的姐妹飛跑到車間,十五分鐘就把紗絡完。
  擺管工,手不懶,緊急擺管多生產。推紗的忙把紗來送,爲了供給合絲間。
  中紡二廠織布工人陳鹤年的「織布歌」寫道:
  「織布艱,
  織布難,
  廠內炎熱濕衣衫。
  天軸轉,
  織機搖,
  斜視皮帶如湧泉。
  龍嘴吐霧好似煙,
  乒乓梭聲像砲彈。
  畫夜忙,
  日夜幹,
  每週畫夜一換斑。
  日織萬碼絲不亂,
  夜作千匹布無殘。
  不怕苦,
  不怕難,
  努力生產支前錢!」
  從這些詩裡,我們不僅看到了壯麗的勞動畫面,廳到了鏗鏘的勞動音響和節奏,而且看到了人底活動,情緒和思想。
  工人詩的第三個特點是在表現方法上,大體可以分作兩穗,一種是屬於發表思想的,大多直接了當,正面說出自已的話,絕不曲折隱晦,有所掩飾與保留,如「出汗心舒坦」等。這是做爲先進工人階級的政治特點在藝術創作上的反映。一種是表現勞動的,不僅是描劃表面的勞動惰形,而界從對於勞動過程的體驗中,把自已的思想情緒溶解在勞動的形象裡,給詩賦予人的住命,使詩活起來。這對於我們的文藝創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
  最後說到工人詩的形式,有人以爲這不過是「模仿」,甚至說已近於千篇一律的「濫調」了,這種說法未免過早。誠然,如果只就表面看,這些工人詩的形式是繼承了農民的歌謠,快板,順口溜,和「五四」以來所謂「自由詩」的長短句的,在形式和體裁上,都還處在萌芽狀態中,但這一點絲毫也不奇怪,而且正是必然的。因爲我們不能想像,從農民和手工業者轉化過來的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生活和勞動在中國的社會裡,在文化上可以不受歷史傅統和現代文化的影響而獨立,憑空製造出一種什麼特異的文學形式來。相反地,正是這些歷史的和近代的文化影響,才給了工人階級一種用以表現自己生活的文學工具,但這種工具旦爲工人階級所佔有,在其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勞動生活的基礎上,繼續加以提高,是會創造出一種有別於歷史上任何形式的表現方法來的。就現有的工人詩看來,這已經既不完全是農民的歌謠,也不像知識分子的自由詩,而是有些新的因素了。這些新因素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工人詩的萌芽會長成大樹,那時也許會給中國的文藝創作帶來某種巨大的影響罷。
  (六月十四日作於天津)

知识出处

天津解放以來文藝工作經驗介紹

《天津解放以來文藝工作經驗介紹》

本书《天津解放以來文藝工作經驗介紹》记述了天津文藝工作中的主要經驗,天津文藝工作者光榮任務,為了提高認識發展生產職工自編自導自演自唱,開展工廠文藝活動是爲了發展生產,工廠文藝必須爲發展生產而努力,關於發動及組織工廠文娛活動的一些經驗,略論工人的詩等内容的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方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