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的青年——李之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199
颗粒名称: 敢想敢干的青年——李之珍
分类号: F129.721
页数: 11
页码: 36-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之珍是天津市电子仪器厂的工人,他从技术员开始学习电子仪器,通过自学和党的培养教育,成功试制了多种高级精密电子仪器。尽管他起初只懂一般装配技术,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钻研,他攀登到了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顶峰。从他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意志,政治挂帅,一位普通的青年工人完全有可能掌握现代尖端科学技术。李之珍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但他敢想敢干,敢于突破,通过刻苦学习和创造性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李之珍 天津市电子仪器厂 工人

内容

天津市电子仪器厂的工人們,都把二十三岁的共产党員李之珍同志称做向尖端科学技术进軍的“闖将”。他确实是二員“闖将”,1959年,他才开始担任技术員,他学習搞电子仪器,到現在不过王年多的吋間。原来,他是一个只能掌握一般裝配技术和簡单的无綫电原理的工人。从1956年到現在,在党的培养敎育下,他試制成功了多种高級精密电子仪器。特別是在1959年,試制成功兩項現代尖端科学技术的新产品,一項是現代科学硏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精密仪器’一項是一种电子检驗仪器。这些精密仪器的試制成功,不仅对我国无綫电电子学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于其它尖端科学技术的硏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表明;李之珍这样一个原来只有高小文化水平、1959年才做技术員工作的年輕人,已經闖进了現代科学的大門;一个三年前还只懂一般裝配技术的普通靑年工人,今天已經登上了尖端技术的高蜂。从这員“闖将”身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党的“树雄心,立大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号召所具有的巨大无比的威力,再一次体会到只要政治挂帅,苦鑽实干,坚决拋弃那种无雄心大志、甘居中游和妄自菲薄的自卑感,一个普通的靑年工人就完全可能攀登到現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頂峰。
  坚决听党的話,奔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走又紅又专的道路
  李之珍的过去,和許多靑年工人一样,幷沒有什么掌握現代科学技术的特殊优越的条件。他所以有今天的創造,完全是党的培养敎育的結果。他出身在一个城市貧民的家庭,解放前念不起書,在一个义务小学里勉强地上到初小四年。解放后,他才正式上了高小,十五岁畢业后,因家庭生活需要,經政府劳动就业委員会介紹,到一家私营联合电机厂学徒。当时,他每天只是干些杂活,打磨綫头,学不到什么技术。那时,李之珍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就是慢慢地熬着学点技术。在党的敎育下,他的政治覚悟逐漸提高了,“三反”“五反”运动又使他受到了深刻的阶級斗爭的鍛煉。慢慢地,他懂得了工人阶級在国家建設中的作用,懂得了建設祖国必須掌握一定的技术本領。“靑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句話,使他連想到自己:“不掌握一定的本領,怎么能当好接班人,完成党交給的任务呢!”可是,用什么思想去学習和掌握技术?学習技术要走什么道路?具体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在他的头腦里还是模模糊糊,不够明确。所以,这一段时間內,即使在学技术上,他也沒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1956年,在党的敎育下,他参加了党組織。当时,党号召靑年向科学技术进軍,犬家都紛紛地訂进軍規划;他更是积極的一个。李之珍的規划中訂了些什么呢?——到1962年文化程度要达到大学畢业;技术水平要达到八級工;然后到硏究院作硏究工作,当个硏究員,等等,就是沒有最重要的东西:政治思想紅。显然这不是一条紅专的道路。一天,党支書把倣找到了党支部,对他亲切而严肃地說:
  “之珍同志,你的規划党看到了,这个規划訂完你想过沒有?”
  “............”
  “光专不紅就够了嗎?”
  “............”
  “专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臉紅紅的低下了头,一句話也說不出来。
  “你是一个共产党員,規划上沒有紅,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一个党員政治目标不明确,不是为了党和社会主义,而是为了个人,即便是专了,也不会更好地为党工作。共产党員应当是又紅文专,首先要紅。”‘
  李之珍从內心中有一种說不出来的感激,幷掉下了眼泪,好半天,才說:“我錯了,規划应該修改,好好听党的話。”
  团組織在他的請求下召开了支部委員会,会上李之珍检查批判了自己的思想,修訂了規划。这个有着强烈进取心的年輕人,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象一匹青舂的駿馬,从此找到了自已奔馳的康庄大道。
  立雄心大志,把技术掌握在工人阶級手里
  1956年厂子公私合营以后,党确定了工厂的新的發展方向:由搞无錢电裝配、制造喇叭,轉向了制造电子仪器等产品。祖国社会主义建設發展的形势,和厂子扩大后住务的艰巨,加深着他的刻苦鑽硏、掌握現代科学技术的思想。他想:自己技术水平很低。只能焊接綫路作作裝配活,不能掌握独立調試技术,这怎么行呢!他下决心要抓紧一切时間,苦学苦鑽。从那时起,除了吃飯和必要的睡眠以外,他把全部的时間都用来学習政治和鑽硏技术;新华書店、圖書館成了他在星期日和假日里的主要活动陣地,一有时間就去翻書,自己还买了些技术書籍,业余时間就自学。他白天鑽,晚上也鑽,士动向其他同志請敎,反复硏究試驗,終于掌握了調試基本技术,能够独立操作了。这对于初鑽技术的李之珍,当然是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他繼續前进的信心。
  李之珍正式学电子仪器,是从1956年开始的。党为了培养工人出身的技术人員,調他到試制組,和一个資本家一起試制一种新仪器。每天他只是按照那个資本家吿訴的干,但不懂得原理,当他問到这仪器的原理吋,那个資本家总是推托不吿訴,对李之珍說:“你用不着問这些,你还沒有达到那个水平。”李之珍听了这个回答,又气又苦恼。他找到党組織。党又一次給了他重要的指示:“学技术是有困难的,共产党員要战胜这种困难,不能退却,要刻苦地鑽迸去,把技术掌握在我們工人阶級手里!”。党的敎导給他增强了力量,坚定了他前进的信念。他心里暗暗的想,“对,不会的要鑽进去学会它,只要肯鑽硏就不怕技术低,一定要掌握这項技术。”
  在白天的試制工作中,他聚精会神地注意着那个資本家怎么試驗,就連每一个細小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仪器和設备白天占用,他就在夜晚迸行試驗。当吋,只有一份試驗資料,他就利用每天下班后的业余时間一遍遍地記,一遍遍地硏究,有吋为了閙通一个問題,一直搞到深夜。这份資料他翻了无数遍,几乎逐字逐句的都背下来了。經过兩个来月的鑽硏,困难終于被他頑强进攻的精神战胜,初步地掌握了这項电子仪器的一般原理和試制方法。党对他鑽硏接术的精神,給予了鼓励,幷吿訴他要戒驕戒躁,虛心学下去,掌握更复杂的技术。
  党指出了他学習的途徑:老老实实、苦学苦鉆
  有一次,天津电子仪器厂接受了一項复杂新仪器的試制任务。李之珍为太原来的一位郑工程师当助手,一塊搞試制工作。工程师在給他講解有关仪器的技术理論时,运用了一些高等数学的运算,他听不懂,可是又不好意思問,怕說出来給厂子“丟人。”問題越积累越多,这时他想:“这样繼續下去,是不能把这仪器掌握起来的。”于是他又去找党支部。党的指示明确地售訴他学習不能存有僥幸心理,要有老实态度:“学習技术应該老老实实,不能不懂裝懂,要虛心地向郑工程师学習”。“对呀,不懂裝懂,自己学不会,将来工程师走了怎么办,任务怎么完成!不能怕‘丟人’,应該听党的話,老老实实地学下去。”他向工程师检查了自己的学習态度,幷表示了决心。工程师見他苦学心切,很受感动,对他說:“不懂不要紧,只要你有决心,我一定把这項技术敎会你”。
  工程师改变了講課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而李之珍学習的劲头就更大了,在試制工作中,工程师前后修改了二十多次綫路圖。每改一次和試驗一次,李之珍都認眞地把修改中的問題作一次記录,画一次圖,晚上硏究思考。夜間,为了不惊醒工程师,李之珍悄悄地起来,整理記录,提出疑难問题,准备轉天早晨再請敎工程师。
  当他听到这位工程师要調走的消息的时候,心里可着慌了。暗暗地想,脉冲技术中“振蕩部分”还沒掌握,它是最复杂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懂,回厂后怎么試制!必須在工程师走前学会它。他主动地找工程师提出他的要求,工程师又从物理現象上一連給他講了三次,每天他都拿着記录本一句句地紧記。因为他不会高等数学,講完記完还是不太理解,晚上复習的时候就一部分一部分地鑽硏,笔記本上的綫路圖成了蜘蛛网,有吋搞到深夜才睡。为了学習这項技术,他向工程师請敎了二十多次,幷利用业余时間写下了这項技术原理和物理过程資料达五、六篇。通过坚持不懈的学習,仅三个多月的吋間,李之珍終于掌握了这項脉冲技术的計算、綫路、物理分析、設計依据和試制的方法,給攀登更高的尖端打下了基础。
  掌握現代尖端科学,需要有敢想敢于的大无畏精神
  1959年李之珍被提拔为技术員。在这个繼續躍进的一年里,党决定派他到北京一个硏究所学習和接受一項尖端科学技术的硏究項目。他听到以后高兴極了,沒想到一个普通技术工人能到硏究所学習,恨不得馬上到北京去。但到就京后,看到这項产品时,他楞住了。里面的电子管有很多个,結構复杂,綾路成网。“这么大的玩意,如何掌握呢?”“这么复杂的技术能担当起来嗎?”他越想越不敢接受这項任务,趁办事回津之机要求党組織增加力量。党組織的态度很坚决,对他說:“党需要你去完成这个学習任务,这是生产任务的需要。青年人要破除迷信,要有志气和毅力,只要依靠党和群众,就一定会完成任务。”党組織还吿訴他,一个月学不会,学兩个月,不行再学。晚上,他躺在床上心总是平靜不下来。一会儿,想到过去;一会儿,又想到現在。“党这样关怀自己,絕不能辜負党的期望”,“厂內生产任务这么紧张,应該縮短学習时間才对”。“文化、技术低能学成嗎?”他想着想着猛然地坐起,“按着党的話做,要敢想、敢干、敢說、敢試驗”。当晚他便訂了一个学習計划,把党組織給他一个月学習的时間,縮短为半个月。
  硏究所的一位同志向他介紹:“大学畢业生在这里实習兩年,只能掌握其中一部分,想对这种仪器有一个全面了解,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間。”这种精密复杂的仪器,对一个文化程度不高,剛由工人提拔的靑年技术員来說,是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李之珍有着一个敢于攀登尖端的雄心大志,幷沒因此而灰心自餒,心想,“天大的困难,我也要学会。”他去找硏究所的党組織,把自己的文化、技术都向党交了底,表示了要在半个月时間学会的决心。党組織决定支持他的意見,这給他以很大的鼓舞和帮助。
  硏究所的硏究人員工作都很紧张,不好随吋找人請敎。这样,半个月的时間怎样才能把全部技术学会呢?李之珍想出了一个办法:“預約挂号”、“登門拜訪”。把問題先想好,提前向各位硏究員約訂时間,趁室隙就去請敎。“白天,仪器都被硏究人員占用了,他就細心的覌察、記录。下班后,他不休息,利用晚上的时間,用仪器作試驗,分析白天学到的东西,直到深夜硏究室鎖門,他才不得不离去。宿舍也是他的学習陣地,每天晚上写心得、作笔記。一有空隙时間就复習。在学習中他大胆地想問題,提出問題。学了后,就大胆地試驗。十几天的功夫,訪問請敎了十几位硏究員,共达五、六十次,写下了笔記兩、三本。有志者,事竟成。半个月的时間,他,作为一个普通的靑年技术員,掌握了脉冲的新技术,踏上了尖端科学技术的征途。
  几年来,李之珍把很大精力都貫注到学習和鑽硏技术中。他以車間为家,經常拿着参考書、記录本,不是“取經”,就是求敎。不論是技术高还是低的人,他都随时地吸取別人的优点和他所不了解的知識。在学習中他根据党的敎导,規定了几个原則:一、小問題不放过,大問題不望而生畏。学習中,一个很小的問題,他都要問个淸淸楚楚,决不馬虎;技术复杂的大問題,他不畏难而退,而是下定苦功,不把它掌握决不罢休。二、当日学完,当日消化。他在学習中不是一知半解,总要学深学透,向別人請敎后,記在笔記本上,白天沒有吋間复習,就利用晚上的时問复習和試驗。为了把問題不留在明天,有吋硏究到深夜,一直把問題搞通后,才去睡覚。他的学習,每天有总結,每天有規划。三、求得牢固,驗証鑒定。李之珍在每次向別人学習后,自己給自己总是提出問号,“是不是掌握牢固啦,得讓群众鑒定”。在他向工程师学習中,白天听講晚上整理記录,作試驗。还約訂时問,把他学的知識再講給工程师听,直到工程师認为他已学会了为止。正是他这样的苦学精神,才使他得以比較快的速度掌握現代的科学技术。
  攀尖端,破“三关”
  天津市电子仪器厂新产品的試制任务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的試制往往会遇到王个問題。一是資料不全;二是材料缺乏;三是設备不够。李之珍把它叫做“三关”。这是任何一項新技术的硏究工作都会碰到的問題。在这种困难面前,是遇难而退、不再攀登尖端了呢?还是遇难而迸,战胜困难,坚决攻克尖端?李之珍在攻尖端中正确地回答了这个問題。这就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創造性地解决这些問題。厂內試制一項高級精密仪器的吋候,沒有完整的資料,他想:“資料是人总結出来的,不能讓人等資料。”他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認眞作試驗,結合仪器的綫路分析,描繪了三十多张脉冲瞬間电压变化圖,晝夜苦战整理編写了二百多頁有关調試方法、綫路物理分析、检驗規范、毛病排除等技术資料。“資料关”在他的面前很快的被突破,奠定了試制的基础。在“探伤仪”的新产品試制中,缺少“示波管”,这是进口的,买又买不到,但时間又不允許再等。他和工人一起,重新改了結構,改变了綫路,几次試驗,用五寸示波管代替了三寸示波管,而且效能远远超出了三寸的示波管。在一項尖端产品的試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一种稀有金屬合金,供銷科的同志到处寻找都沒有。这时,李之珍找来了很多技术書籍,一面翻,一面和老工人一起硏究,用別的材料代替。在同志們的提議下,他用另一种材料进行了試驗,一連經历了十几次的失敗。这时,風凉話出現在李之珍的耳边:“你們靑年人还要搞尖端,工程师都沒搞过,这可不是說着玩的。”他听到这些,試驗的决心更大了,一定要搞成功。他想起了居里夫人試驗鈾的决心和毅力,他想:“居里夫人只用一个小鍋,試驗了多少年,我的条件这么好,試驗十几次沒成功,也絕不能失掉信心,一定坚持下去。”他又繼續进行試驗,最后,終于用另一种材料,代替了这种稀有金屬合金,解决了这个关鍵。新产品的試制需要多种仪器,厂內只有一部分,决不能因为仪器少停止了試制,原有的仪器白天各車間占用,晚上他和徒工拿来試驗,轉天早晨再送回各車間。有一种高級精密专用仪器厂內沒有,不解决这个問題,新产品就不能实現。他为此吃不好、睡不安,舍思苦想。办法終于想出,他把厂內原有的八种仪器的特点,綜合在一起試驗,代替了那种高級精密专用仪器,突破了設备关,保証了試制任务的完成。在攀登尖端中所碰到的“三关”,在李之珍的苦思苦鑽,坚强的毅力和决心下,一一被突破了。
  在新的1960年当中,李之珍幷不以原有成就而满足,他又訂下了紅专規划,要在1960年努力学習毛主席著作,提高自己的政治覚悟,硏究試制成功六項精密和尖端产品。几年来,李之珍时刻听党的話,进行着刻苦的学習和創造性的劳动,从一个普通初級技术工人攀登上世界尖端科学技术的高峰。李之珍同志在党的培养下所走的道路,正是一条踏踏实实的又紅又专的道路。

知识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在大跃进期间天津市的青年职工在在生产上和革新创造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乃英
责任者
李之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