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河水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73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海河水系
分类号: P641
页数: 7
页码: 5-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海河水系的情况。其中包括海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
关键词: 天津市 海河 水系

内容

海河水系是由北运、永定、大淸、子牙、南运等五大河系所組成,分別从北、西北、西、西南各方向呈摺扇状汇于天津附近东流入海。
  海河水系流域范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7.8亿立米(註1),各河流量的变差糸数約为0.4~0.7,年水量除具有变幅較大特征外,也具有連續枯水和連續丰水的周期現象;例如1926~1932年連續7年各河普遍呈現枯水現象,1950~1956年間除1952年外都呈現丰水現象。
  一年內径流分配基本上与降水量的分配規律相同,全年約有54~72%集中在夏秋的120天內(6~9月),汛期水量約有40-60%集中在30天之內,在30天的水量中又約有34-39%集中在5天之內。冬天流量甚小,河流往往呈現涸竭状态。因此,由于年度和季节之間的水量变化幅度都很大,形成了易涝易旱的現象。
  海河水系各河平均年总輸沙量約1.6亿吨,平均水蝕模数每平方公里1,130吨(註2),仅次于黃河。其中以永定河的含沙量最大,其次是漳河和滹沱河。永定河官厅站多年平均輸沙量为42公斤/立米,漳河覌台站为11.8公斤/立米,滹沱河黄壁庄站为8.83公斤/立米(註),北运河和大淸河則較少。
  海河水系各河的情况,除水庫、减河和洼淀部分另詳专节外,概述如下:
  一、海河
  海河为北运、永定、大淸、子牙、南运等河的共同尾閭。北运与永定、子牙与大淸四河先后分別在屈家店与第六堡汇合,进入天津市区后又在西沽附近合流,最后在金鋼桥上游三岔口附近納南运河后称为海河。海河全长約74公里,穿过金鋼桥、獅子林桥、金湯桥、胜利桥、解放桥过小孙庄、陈塘庄出天津市区再經灰堆、宋家庄、赵北庄、泥沽、葛沽、南开、邓善沽等地至塘沽、大沽入渤海。
  海河自金鋼桥至解放桥一段河幅較窄,平均寬100米左右;解放桥以下,河幅逐漸展寬,至大沽附近达300余米。海河平均水深約5米左右,平时可通航3,000吨海輪。海河历史上最大洩量曾达1,614秒立米(1925年)。1958年在大沽出口处建节制閘挡潮蓄水,設計过閘流量为1,200秒立米。
  二、北运河
  北运河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大运河的最北一段,自通县至入海河处全长140公里。北运河上游原有二源,一为潮白河,一为溫榆河。潮白河于1912年在李遂鎭决口夺道窜入箭桿河。后来,为挽归故道,先后在順义县的苏庄修建了洩水閘和进水閘等,幷开挖引河,藉以控制潮白河水流。但这些工程,在1939年均为洪水所冲毀,自此以后,潮白河上游的16,000平方公里集水面积內的洪水又全部洼入箭桿河,行經香河、宝坻于八門城汇入薊运河出海,潮白河不再入北运河了。解放后进行了潮白河下游的整理工程,开辟了潮白新河,做通过黄庄洼及七里海滞洪区,循东引河、薊运河入海,做在上游修建了密云水庫,控制潮白河洪水。溫褕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北部山中,集水面积約2,650平方公里。
  北运河自通县以下,河道不但平浅,而且愈往下游河床愈加狹窄。如楊村一带只有数十米。因此为了宣洩上游来洪,减免洪水对天津市的威胁,开挖了几条减河,如土門楼附近的青龙弯减河,蔡村以下的筐儿港引河等,1959年在筐儿港建拦河节制閘,使洪水下注更得到了控制。
  三、永定河
  永定河是海河上游的最大一个河系,位于北运、大淸河之間,流域面积共約52,000平方公里,上游主要支流有桑干河、洋河、嬀水河。桑干河源出山西大同盆地,向东流至涿鹿之东与洋河相会,再下行于怀来县境的官厅迤上收納嬀水河后始称永定河。上游河道流經交替連接的盆地和峽谷,河道时窄时寬,如官厅以上的河床寬达1,000~2,000米,官厅以下山谷急驟收縮,河床寬仅100~200米,流速很大,出山过三家店进入河北平原,河床又展寬达2,000~3,000米,东南流經卢沟桥、金門閘、石佛寺,在屈家店注入北运河。
  永定河上游流經黄土地区,舍沙量高达42公斤/立米:向有小黃河之称。每逢山洪暴发則浊流滾滾,汹涌而下,至河北平原后河床坡度减緩,河身展寬,流速緩慢,泥沙沉积,河床逐年淤高。一般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3~5米,形咸地上河,两岸不但无支流注入,且河床本身就成了北运河与大淸河水系之間的分水界。
  永定河在历史上潰决迁徒史不絕书,所以昔称为“无定河”。1698年(淸康熙37年)自石景山起开始筑堤,河道形势略有改变,但决口为害仍很严重。此后反动統治者,除为了維护其本身的利益曾部分修筑过堤防以外,从沒有較根本地治理过。1912~1949年大的决口有7次,其中1917年和1939年两次决口与大淸河、子牙河洪水汇合侵入天津。解放以后,在党的領导下修建了官厅水庫,幷进行了新泛区的整理工程,不仅使官厅以上的洪水获得控制,而且也大大地减小了下游泛滥的面积。
  四、大淸河
  大淸河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支流众多,均发源于太行山的东側,流域面积达40,200平方公里。上源分为南北两大系統:北支主要有白沟、拒馬、琉璃、易水等河,汇流后在白沟鎭以下称大淸河;南支包括潴龙河(支流有磁河、沙河)以及唐、方順、府、漕、瀑等河,均汇入白洋淀而后經赵王河在新鎭流入大淸河。历史上大淸河北支受永定河于扰,其支流小淸河且成为永定河的分洪道。解放后于1951年在白沟鎭以下辟新盖房分洪道,加速大淸北支洪水宣洩入东淀。南支历史上也受滹沱河干扰,于1949年修筑滹沱河左岸大堤,使潴龙、滹沱两河各自独立。大淸河在新鎭以下經崔家房子、富官营、苑家口穿东淀至第六堡注入子牙河。
  大淸河河面寬从300~400米至1~2公里各处不等,但因比降小,河床过浅,洩量只有300~400秒立米。雄县以下河身更窄,所以經常决口成灾。
  五、子牙河
  子牙河位于大淸河与南运河之間,流域面积61,000平方公里,有两大主要支流,北支滹沱河和南支滏阳河均发源于山西黃土高原,在献县臧家桥附近相会。滹沱河在山西瑤池县以上流經忻定盆地,河面寬闊,瑤池以下至河北的崗南155公里間流經峽谷,崗南以下經黃壁庄流入河北平原。
  滏阳河在滹沱河与漳河之間。除滏阳河外,在太行山东側另有許多条源短流急的平行河流,其中以沙河、洛河、泜河、槐河为較大。各河入平原以后受地形限制先分別注入大陆泽和宁晋泊,然后在艾辛庄附近汇入滏阳河。
  子牙河于第六堡納大淸河,以下亦称西河,經当城、楊柳青下行至天津市西沽附近会北运河后注入海河。1958年在楊柳靑附近建成西河閘,設計洪水位8.0米,相应洩洪流量1,100秒立米,1960年以前曾利用西河閘在东淀蓄水。
  六、南运河
  南运河位于我省的南部,是南北大运河黃河以北至天津飭一段,上游为漳、卫二大河系。称鈎湾以上两河流域面积共35,240平方公里。漳河主要支流有淸漳河和浊漳河。漳河上游和二支流大部流經深山峽谷,坡陡流急,为南运河洪水主要来源。其中浊漳河因流經黄土地区,合沙較多。卫河支流大多为山溪性河流,其中以琪河、安阳河、湯河較大。
  漳卫二河交会于称鈎湾(徐万仓附近),自此以下称卫运河,至临淸以下則称南运河。南运河全长412公里,經武城、故城、德州、泊鎭、滄县、靜海后,流經天津市区入海河。1953年修建独流减河后,南运河河身被截断,改道經十一堡舳閘入子牙河。同时在独流减河河底修筑三箱涵洞向南运河原下游段輸水以解决天津市用水和沿岸农田灌溉。
  南运河上游来洪量很大,下游河身不能容納,因而自明、淸以来在东岸兴建了四女寺、捷地、兴济、馬厂等减河以分洩洪水,直接导流入海。解放前南运河长期失修,河身淤塞,各减河亦未能充分发揮作用,其中兴济减河則早已废弃。
  以上各河的径流总量、各月平均流量和保証标准分別詳見表1—4、1—5、1—6。

附注

(註1)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实用水文参考資料》1958年12月。 (註2)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海河流域規划(草案)》第13頁,1957年11月。 (註)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实用水文参考資料》1958年8月。

知识出处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庆祝抗洪斗爭的伟大胜利、海河流域概况、1963年雨情水情、堤防加固及辅助工程、尾闾分洪、海河洩洪及冲淤、市区护岸、碼头及桥梁的防护、市区排水、西河闸、海河闸汛期运用施工经验和护堤抢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