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国家大规模經济建設的开始,促进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761
颗粒名称: 第二節:国家大规模經济建設的开始,促进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分类号: F127.21
页数: 11
页码: 40-50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津市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促进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情况。
关键词: 天津市 经济建设 建筑业

内容

建立与健全国家的建筑管理机构,扩大基建队伍:1952年当国民經济恢复阶段即将結束的吋候,党已予見到“新的大规模的建設即将开始,基本建設在正个工作中的比重,已經起了根本的变化,基本建設工作在正个国家工作中,就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但是,当时基本建設工作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是“基本建設任务十分重大,而基本建設力量十分薄弱”(以上所引見1952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社論)。天津的情况和全国情况基本相同,特別是“三、五反”之后,私营建筑业已經大大削弱,須要扩大国营建筑企业来占領这个陣地,以适应大规模經济建設的需要。为此,在1952年7月根据市委的决定首先成立了天津市建筑工程局,邡强天津市建筑管理工作。
  另外,在1952年以前,天津的建筑設計力量也是很薄弱的,当时除了国、公营建筑公司有一部分設計力量之外,設計工作还操縱在私人开业的“建筑事务所”手里,这完全不能适应大规模建設的需要,所以,在五反之后,即建立了国家的設計机构——天津建筑設計公司。在施工方面:虽然較設計方面好一些,但原有的国、公营建筑公司,如天津建筑公司、工人合作建筑公两、建筑合作社、华北后勤直屬第二工程公司、新华工程部等总計也只有固定工人1000多人,临时工占的比重很大,因此,根据华北建筑工作会議精神在市委的統一領导下,由各机关、企业抽調了大批干部、技术人員輸送到基本建設部門,幷从建筑工人中固定了近两万名作为长期工人,迅速壮大了基本建設队伍,使国营建筑公司由原来的3个扩大为8个。
  总之,从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初,由于認眞的执行了党的正确方針政策,迅速扩大了基建队伍,建立与健全了基建領导机构,从而在思想上、組織上为迎接大规模經济建設作好了准备。
  正頓队伍和建立責任制运动:1953年我国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計划时期,随着大规模經济建設的开始,天津的基本建設任务空前繁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需要,在1952年7月以后建立了国家的建筑管理机构,扩大了国营建筑力量,形成了一支拥有干部5524人,长期固定工人19316人的生产大軍,使建筑业由分散开始走向集中。但是,建筑队伍是在很短时間壮大起来的,質量不高,成份复杂,所以在1953年开工之后,施工现?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在干部当中,虽然有部分是从机关、企业抽調的优秀干部成为建筑业的骨干,但是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劳动就业、私人营造厂商和公安部門轉訓人員;在工人中,有70%~80%屬于半工半农和城市貧民,15%左右出身于反动阶級,血統工人占的比重很小。这样一种状况,必然会造成不負責任、无人負責和工人劳动紀律松弛的现象。
  針对这种情况,在1953年5~6月开展了以加强政治思想敎育为中心的正頓队伍工作,在干部中通过检查总結,初步揭发与批判了施工中不負責任和无人負責的混乱现象。在工人中也进行了关于加强劳动紀律的敎育,开展批評与自我批評,对混入工人中的坏份子进行了适当地处理,同时調整了基层組織,精簡了一部分不称职的干部,通过正頓队伍工作,提高了职工的政治觉悟,扶植了正气,打下了邪气,扭轉了劳动紀律松弛,不服从干部指揮,謾罵干部、迟到、早退、曠工缺勤现象,初步扭轉了工地上的严重混乱局面。
  建筑部門的干部、工人来自四面八方,这就反映了两个問題:①大部分干部业务生疏,技术水平不高,对基本建設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正确認識,必須加强对基本建設部門中的領导骨干、技术人員的思想敎育工作;②只要加强政治思想敎育工作,尽管組織不純、技术水平不高,混乱现象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任何借口工人成份复杂、思想落后,不相信群众,忽視政治工作,就无法提高基本建設队伍的質量。因此,正頓队伍实質上就是加强政治思想敎育。
  另外,在正頓队伍工作中,也揭发了許多施工中間的浪費与无人負責现象。为了克服施工中浪費与无人負責现象,从1953年7月又开展了“反浪費、反无人負責与建立責任制”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揭发了許多浪費严重无人負責的现象,建立了施工作业計划,技术管理和質量責任制。
  建立責任制运动,实际上是正頓队伍工作的继續,通过一个半月的正頓队伍和两个月的建立責任制运动,使广大的建筑业职工提高了阶級觉悟,初步树立了主人翁思想,为完成1953年施工計划創造了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在1952年以前,天津市的建筑业主要还停留在分散經营、自由承揽业务的阶段,虽然已經建立了国营建筑企业,但由于私营建筑业的存在,而国营建筑企业力量薄弱,缺乏經驗,在經营管理方面,还沿袭着旧的資本主义残余制度,作为劳动产品分配形式的工資制度,也是多种多样极不統一,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企业无論是在經营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缺点,为此,从1953年以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計划的执行和建筑队伍的扩大,相应地按照社会主义的經济规律,彻底改变建筑企业的經营管理的落后面貌。
  一、統一分配基建任务,使建筑业納入国家計划軌道:从1953年以后,随着大规模經济建設的开始,建筑业承担的任务,以1953年和1952年比較,几乎增加一倍,为了加速基本建設工程的进行,除了成立基建任务分配小組,全面登記各个系統的基建任务,幷帮助各单位解决編制計划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外,建筑业在完成民主改革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生产改革,建立了施工財务計划和作业計划等一正套計划管理制度,幷且建立了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卫生、財务等制度。
  施工財务計划是建筑企业的計划,是国家計划的具体化。作业計划是将国家計划具体分配到基层生产单位,同时将规定的施工进度和資源条件作进一步安排,保証計划的实现。
  1956年在全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基本建設又有新的发展,而基本建設力量由于在1955年大部分抽調出来支援重点建設,形成任务与力量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但由于建筑部門,根据党的指示,按照“先工业、后文敎再一般”的精神,进行全面地計划排队,同时建立了月度生产平衡会議,切实安排月、旬作业計划,实行生产指标层层控制,层层保証,胜利完成了1956年施工計划。
  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由于不断地与分散和无計划的管理企业进行斗爭,逐步建立与健全企业的計划管理和生产管理,从而使第一个五年計划的建筑任务,能够在1957年11月20日提前41天完成。对支援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改变旧城市面貌,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实行經济核算制,克服干部中資本主义經营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經营思想:經济核算制是有計划管理社会主义企业最基本的方法。解放初期国营建筑工业已开始实行不完全的經济核算制,幷利用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压低标价与私人营造厂进行斗爭。1953年以后,国营建筑企业大大发展,国家拨給企业一部分資金作为独立經济核算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是由于經营思想不够明确,在工程中采取“宽打窄用”、“高估工料”,“提高单价”等等方法,謀取盈利。有些干部甚至公开說:“别看領导批評資本主义思想,反正賺了比不賺强”,就因为干部中有这种思想,使施工现场存在着許多浪費现象。1954年5月17日人民日報社論“端正国营建筑企业的經营思想”一文中指出:这是受了資本主义經营思想的影响。幷且說“資本主义經营思想是和国营建筑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質根本不相容的,是和国家对国营建筑企业的要求相违背的”。国营建筑企业的資本主义經营思想,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国营建筑企业是在“三、五反”之后成长起来的。它的成員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或間接来自私人营造业,还沒有完全摆脫他們过去的資本主义营造业的一套方法。在工程中高估造价,宽打窄用,使国家蒙受損失。为了彻底糾正这种不正确的思想,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检查,从1955年以后把經济核算制进一步推广到工人队、組,使各工人队、組按照下达的各項指标,研究措施,挖掘潛力,幷将各項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社会主义竞賽的主要內容之一,这样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約国家建設資金起了很大作用。
  三、实行八級工資制,推行劳动定額和計件工資,貫彻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則:解放前生产資料掌握在剝削阶級手里,建筑工人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
  卖給資本家和封建把头,受着資本家和封建把头的层层剝削,过着飢寒交迫的日子。由于当吋工資制实际上是作为剝削工人的工具,工人工資很低,在1948年技工每天所得工資仅能購买三、四斤玉米面,所以生产效率很低,瓦工每天砌一二百块砖,木工三天作不好一个門窗扇的情况非常普遍。解放后党非常重視工人工資問題,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和工人的生活。社会主义的工資制度原則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根据这一方針,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工資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先是在1949年将貨币工資改为实物工資,这在当吋物价还不够稳定,沒有完全消灭国民党反动政府遺留下来的通貨膨涨的情况下,保証了工人生活。1953年国家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計划时期,随着有計划地經济建設开始,开始实行正规化的工資等級制——八級工資制,統一了过去多等級的工資标准,初步貫彻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工資原則。1954年在八級工資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揮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創造性,国家公佈統一的劳动定額,通过对統一劳动定額的推行,幷开始实行計件工資制,彻底貫彻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則——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由于正确的执行了党的工資制度,幷且使之不断完善,因而大大鼓舞了建筑工人的生产热情。使工程进度和工程質量不断提高。据統計,在1953年每个建筑工人年产值为3054元,到1958年提高到5988元。由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保証按期或提前完成国家建設計划。
  反对建筑設計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的傾向及“适用、經济幷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社会主义設計思想的建立:“設計工作是基本建設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国家建設計划确定以后,每一項工程質量是合乎要求,造价是否經济,建筑是否合理,設計通常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見1955年1月2日人民日報国家建委主任薄一波同志的广播摘要)。由于設計工作在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党对于設計工作給予极大关切和重視,幷在第一个五年計划开始执行的第一年,就适时的提出了正确的“适用、經济、幷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設計方針。
  天津市建筑設計公司成立于1952年7月。成立之后,为了加强对設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敎育,在1952年和1957年,曾經开展了一个群众性的工程大检查运动及学习苏联的設計經驗运动,通过苏联設計結构計算方法与英、美設計結构計算方法的比較,認識到社会主义科学的先进性,树立了技术上一边倒思想,并初步批判了单純技术观点和对国家建設事业缺乏負責精神,使設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天津設計公司在不到3年时間(1952年7月~1954年底)內完成了价值1亿元的設計任务。但是,設計人員多半来自私人建筑事务所,过去长期接受資产阶級敎育,把設計作为个人取得名利的手段,因此也逐漸滋长着一种鋪张浪費忽視經济的傾向。特別是在1953年以后,建筑界在批判了世界主义、結构主义,学习采用民族形式之后,由于对民族形式缺乏正确的理解,于是在設計工作中走上了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的狹道,为鋪张浪費、追求豪华大开方便之門。許多設計人把建筑艺术形式放在首要地位,說什么“建筑就是艺术”幷在“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內容”的借口下,不加批判地把古代建筑形式盲目照抄、搬用,幷認为古代建筑——宮殿、庙宇等已經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这种錯誤思想的发展,就使得从1954年以后在天津的建筑設計中,出现了“宮殿”式的办公楼,“庙宇”式的学校、疗养院;四合院的工厂以及建筑上五顏六色的油漆彩画等,在一些建筑物上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豪华裝飾和純粹为了裝璜用的虛假結构,如設計了不能种花的花池子,見不着阳光的日光室,不能上人的楼台等,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幷造成施工上的許多困难。这种盲目搬用古代建筑形式,旣不适用,浪費国家的建設資金,同时幷不一定美观。如华北搪瓷厂,由于追求民族形式,不考虑生产作业綫的合理布置,把建筑排成四合院,用长廊連接,使生产很不方便。在美观方面,群众幷不承認搬用古代建筑就是美观,相反的把工人疗养院呌“中国庙”,总工会干部学校呌“日本庙”,第二文化宮图書舘呌“鴿子窝”(按:該建筑屋脊上裝有96个和平鴿以代替五脊六兽)。
  薄一波同志在“反对鋪张浪費现象,保証基本建設工程又好又省又快地完成”的講話中說“宮殿式、庙宇式的建筑,毫无疑义是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和前輩建筑师們的智慧和技术才能的,我們把它当作古代艺术品来研究和借鉴,在某些必要的公共建筑物里适当地加以采用,有时是可以的,但絕不可以忽視,宮殿式庙宇式的建筑物,其中的某些結构和裝飾,也反映了封建时代統治阶級供少数人享用和欣尝的特殊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設的今天,显然不应該无批判地在实际建設中加以提倡和推广”(見1955年7月2日人民日報)。另外,人民日報在1955年3月28日的“反对建筑中的浪費现象”的社論中反复闡述了“适用、經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設計方針的辯証关系。幷且强調指
  出:“建筑中忽視經济原則的傾向必須迅速克服,使建筑事业眞正符合国家的計划,用有限的財力最合理最有效地为經济建設为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服务”。为了消灭設計中的浪費现象,党指示首先在設計人員中开展一次深刻的思想批判运动,揭发設計中的浪費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提高設計人員的思想水平,提高設計的質量。按照党的指示,从1955年5月开展了反对浪費、励行节約运动,在設計人員中根据揭发的大量事实,开展了一次辯論,許多工程設計人員檢查了自己的資产阶級設計思想,認識到形式主义与复古主义实际上是資产阶級唯心主义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通过对設計上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的批判和貫彻中央提出的“坚决降低非生产性建筑标准”的号召,在市委領导下对全市非生产性建筑进行了一次审查,幷规定:①凡6月份以前已經开工的工程,应根据工程进度,在节約精神下把不必要的工程項目,虛华的裝飾和标准过高的設备,尽量予以削減,要求降低原造价10%——15%;②凡6月底技术設計未完或已完,但未交付施工,在不影响施工原則下,应按照国家新的經济指标設計,或在原設計基础上进行修改;③在6月底尚未进行設計,应根据国家新标准进行設計。
  由于設計人負經过批判复古主义形式主义之后政治思想有很大提高,积极主动地采取了許多措施和新的营造作法,大大降低了非生产建筑的造价。据該年截至10月底統計,天津設計公司在完成的40多万平米的建筑設計中,共修改了90多項工程設計,节約470余万元,如体育舘工程,修改之后仅土建部份由于取消了硫璃瓦及室內一些不必要的裝飾,如浮雕、石膏花飾、藻井等,簡化了山墙帽,节約了15万元,占原預算7.5%。
  反对浪費、励行节約运动,实际上是建筑思想上两条路綫的斗爭,是一个改造阶級立场,改造世界观运动。通过这一运动:
  一、广大的設計人員从思想上明确了“适用、經济、幷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設計方針是社会主义設計思想的具体化。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用,是为了人民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上的需要。其次設計必須符合国家的經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最大限度地节省国家的建設資金,要少用錢多办事,更多的滿足生产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質文化上的需要。再次才是美观。在不提高造价、增加建設投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設計得好看些。1955年以后进行的設計,基本都能够貫彻“适用、經济、美观”的設計方針,基本上克服了鋪张浪費、虛誇浮华的資本主义設計思想的不良傾向。
  二、端正了对标准設計的看法,認識到标准設計是实现建筑业广泛采用工业化的前提。如果不采用标准設計就无法摆脫建筑上落后的手工业操作的状态,不能加速設計进度,滿足大规模經济建設的需要。由于对标准設計有了正确的認識,批評了过去認为搞标准設計沒出息不能发揮个人才能和限制了个人艺术創造等資产阶級个人主义思想,加强了标准設計力量,因此,仅在1955年在宿舍、住宅、食堂、学校等工程上,推行通用图及重复使用图紙的数量占全年完成設計面积的45%。滿足了建筑上对設計的要求。
  为提高工程質量而斗爭:刘少奇主席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政治報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要表观在我們的經济成就的数量和进度上面,还必須表现在它的質量上面”。天津的建筑工程从一开始党就十分重視質量,在第一个五年計划的第一年就提出了“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口号,把工程質量放在首要地位。1954年党提出了“好、快、省、安全”的生产方針,幷且反复說明保証工程質量(好)是实现“快、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工程質量低劣不仅浪費国家建設資金,同时必然延緩工程进度。旧的私人营造业是专以营利为目的,根本不顧工程質量好坏,“三、五反”之后,打垮了私人营造业,建立与扩大了国营建筑企业,但是国营建筑企业的人員大部来自私人营造业,因而在第一个五年計划初期(1953年~1954年),虽然他們在口头上承認“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認眞貫彻,不断发生单純追求数量忽視質量现象,甚至有些工程人員对質量事故采取隐瞞的态度。党对于这种忽視質量现象:
  首先是不断地在群众中深入宣传“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方針,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敎育,經常組織質量检查,通过生动事实,敎育工程技术人員和管理干部,使逐漸树立了“質量第一”的思想。
  其次从組織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使工程質量确实得到保証。建筑业的特点是:手工操作占比重很大,而手工操作主要是凭个人經驗,熟練程度,由于每个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水平不同,对質量不容易进行考核。为了把实际操作方法和国家对工程質量要求統一起来,在1954年初編制了施工驗收暫行技术规范,开始实行材料試驗工作,对容易出質量事故的混凝土工程实行重量比,使混凝土配合比完全根据設計要求进行施工,保証了混凝土工程質量。在制訂操作规程同时,必須有必要的制度作为保証,因此,从1954年以后建立了技术监督制度和检查制度,設置了专門技术监督人員和建立群众性的小組自检制度。通过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質量检查制度的执行,基本上杜絕了可能产生質量事故的漏洞。
  第三、工程質量的提高,除了加强質量敎育,建立必要的制度之外,职工的技术水平高低也是一个关鍵問題。解放前天津建筑工程很少,技术人員和工人缺乏实践的机会,技术水平和設計、施工經驗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特別是第一个五年計划之后,工业建筑增加,技术复杂,同时对工程要求較高,必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問,曾多次开办各种技术訓練班,培訓各种技术职工,幷且不断用組織参观学习、观模表演、传授經驗等等方式,提高建筑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使国家交給建筑部門的基建任务,能够按質保量的完成。
  总之,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由于党对質量的重視,采取許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工程質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在1955年开展反对浪費、励行节約运动之后,成績更为显著。如混凝土工程中的蜂窝、麻面、露筋;砌墙工程中橫不平、竪不直、蛇腰、鼓肚、对縫、透风等现象在1953年、1954年的工程中很普遍,經过采取措施之后,混凝土工程保証了密实程度、规格、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抹灰工程达到表面光滑、平正、不裂紋、不离面。而砌墙工程,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召开的砌墙表演大会上天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筑工程質量的全面提高,保障了生产和人民生活居住的安全。
  大力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广泛組織貨源,改革供应,統一調拨物資:随着第一个五年計划的到来,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供应也空前繁重,为了保証完成天津基本建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加强对建筑材料工业的領导与管理。在1953年12月首先改組了建筑材料部門的体制,将原由市財政局領导的基本建設材料处,改为直接由市人民政府領导的基本建設材料供应处,統一領导和管理天津市建筑材料的生产、供应工作。
  建筑材料大致可分为两大部类:国家分配的物資,如鋼材、木材、水泥等;地方物資如砖、瓦、灰、砂、石等。国家分配物資,主要由計委負責組織向国家申請訂貨,統一交材料供应处根据計委分配計划进行供应。地方物資,由于种类很多,同时又受自然条件限制,除砖、土及一部分瓦由天津市生产外,灰、砂、石等材料和一部分瓦,必須向外地采購。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建筑材料的供需之間始終存在着矛盾(按:地方建筑材料除1955年以前有剩余,矛盾表现为供过于求外,其他各年均为供不应求)。为了解决矛盾,保証基本建設工程的順利进行,建筑材料部門作了如下工作:
  一、对資源的安排:从1953年起为了加强建筑材料生产的計划性,在砖、瓦生产方面,实行了“以銷定产”办法,分春、秋两季安排生产。但是,当时基建計划下达晚,变动大,用料单位報送計划存在一定程度的虛假,以致使某些地方材料出现积压现象。为此,在1954年先后公佈了“1954年砖、瓦、灰、砂、石統一管理办法”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基本建設材料供应处供料暫行办法”,对組織生产及資源的安排,平衡供需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計划的最后两年,基本建設任务随着生产的发展又有很大发展。特別是1956年4月毛主席在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議上所作的“十大关系”的報告中指出“必須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沿海工业基地”之后,天津基本建設有很大发展,物質供应出现新的不平衡现象。为了适应新的需要,除在1956年成立建筑材料工业公司和木材加工工业公司,以加强对建筑材料工业的領导之外:①迅速恢复砖、瓦生产。天津的砖瓦业在1955年基建任务大量削减之后大部分停产,公私窑厂工人有80%以上回农村生产,同时1956年初又沒有打土方,为生产做好准备,这就为恢复生产增加了很大困难。但是由于党的正确領导,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增产节約竞賽,打破常规,进行冬季生产,因而,1956年仍然超額完成了砖21199万块,瓦287万片的生产任务(不包括新生窑厂产量)。而1957年又超額完成砖35315万块,瓦332万片,基本上保証了建設上的需要。②木材加工T_业方面:由1952年起即由材料处进行加工,供应成材。它的优点主要是:能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做到“优材不劣用,大材不小用”,对加工的付产品能充分利用;可以节約管理費用和加工費用,幷能減少运輪量三分之-左右。另外,供应成材可以做到专用,避免施工单位随便挪用木材。由于統一加工供应木材具有很多好处,所以以1953年之后就取銷了原木供应。到1954年統一加工原木达到5万余立米,原木出材率由70%提高到75%以上。1956年以后,天津基建任务增加,所需木材供应量亦随之增加,統一加工不能完全滿足施工上需要,各施工公司为了保証及时供应,成立原木加工厂,木料加工由統一走向分散,木材加工工业有一定程度的扩大。1957年除各施工公司自己加工生产之外,仅木材加工工业公司供应的成材較1955年增加70%,天津木材加工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二、供应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轉站供应、直达供应到送貨上門。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基木建設任务的增加,建筑材料的供应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总計从1953年~1957年共完成建筑材料和生产物資的供应达1157方吨,基本上保証了需要。
  天津对建筑材料供应,在第个五年計划开始的第一年,差不多全部采取轉站供应形式,这种形式,对天津工地分散,无条件大量儲备材料等特点,是有很大的优点的。但是,轉站供应也有很多缺点,这就是容易造成損失,特別是在运力紧张的情形下,往返搬运,会造成运力的浪費,因此,在实行轉站供应的同时,又推行了直接調动办法。在推行直調期間,也遇到了一些思想障碍,如工地怕造成小搬运不愿直調,但經过事实敎育,大認識到要加速材料的运轉,降低成本,节約运力,必須大力推行直調供应,幷且规定厂取与直調两种不同供应价格,灰、砂、石每立米和水泥每吨直調价格較厂取低13%~20%。这样大大剌激了用料部門对直調的兴趣,使直調成为主要供应形式。据統計,1955年灰、砂、石、水泥等主要材料直調量相当1953年的3.5倍节約資金77万余元。1955年在直調供应基础上,又試行了送貨制,按各个用料单位分布情况和各个車站、材料厂位置,本着就地取材精神,把材料直接保送到用料单位。送貨制的实行,可以节約搬运、归垜費用,如大直沽材料厂,由于实行送貨制,1955年仅节約搬运、归垜費用即达5万余元。1956年根据試行保送制度,制訂了送貨暫行办法,同时,为了配合这一制度的推行,按照車站、碼头、材料的分布,划分供应区,制訂分区供应办法,減少了相向运輸,节約了运力。保送制是建筑材料供应形式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保証質量,減少轉站損失,节省人力,便利用料单位,幷給財务結算創造了託收承付的有利条件;②便于全面安排供应計划(包括运輸計划),减少物資儲备,加速資金周轉;③砖瓦实行統一运价,解决了各工地运費負担不均的现象,对基本建設預算投資提供了統一标准。

知识出处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本书主要介绍了天津的自然概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天津房屋建筑的历史概况和建筑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还涵盖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房屋建筑与管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房屋建筑任务以及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头两年,天津建筑业出现了全面持续大跃进的新局面。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天津市政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道路与桥梁建设、给水事业、下水道工程、绿化天津、战胜洪水以及改造海河等。最后,文章还提到了天津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发展,包括解放前后天津电车事业的变化、公共汽车的巨大发展以及一般公用事业如路灯、渡口和殡葬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薄一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