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革命促干劲 培育新种夺高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683
颗粒名称: 狠抓革命促干劲 培育新种夺高产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12
页码: 247-258
摘要: 该文介绍了蓟县下仓公社大杨各庄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积极育选良种的故事,重点阐述了在育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关键词: 蓟县 农业学大寨运动 农业生产

内容

我们大杨各庄大队,位于蓟县南部,太和洼西侧。有八个生产队,一千九百口人,二千九百亩地;地势低洼易涝,土质盐碱漏风,自然条件差。我们队过去是“春碱白如霜,夏涝水汪汪”,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一九六四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坚决走“农业学大寨”的道路,带领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排除了右倾保守思想的干扰,攻破了一道道难关,努力改造生产条件,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积极育选良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我们大队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跨《纲要》,从一九七一年起又连续三年过“黄河”,今年亩产六百九十一斤,总产达到一百八十五万斤。我们三年来共交售爱国粮一百万斤,并且为国家提供优种六十多万斤,支援了二十一个兄弟省、市和本县五百多个大队,有的种子还支援了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
  狠抓阶级斗争,积极育选良种
  我们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对改变我们庄的落后面貌是有强烈愿望的。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以后,我们大搞了排涝治碱,初步改造了水、土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应该抓什么呢?这时,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受到很大启发。我们认识到,要想大增产,就得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改良种子,这是我们下决心积极育选良种的开始。
  可是,育选良种怎么搞?它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当时我们是不明确的。我们想得很简单,认为育选良种是为了增产,群众一定会自动拥护;至于一小撮阶级敌人,经过一九六四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打击,他们是不敢再捣乱了。事实证明,我们的想法是不对头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必然遇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在育选良种上,也绝不会例外。当我们一提出要大搞良种育选时,立即遇到了阻力。一方面是阶级敌人的破坏,他们吹冷风说:“满脑袋高粱花子,还要搞科研,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人分男女亲眼见,庄稼分公母那是瞎扯淡!”一方面是人民内部的保守思想的阻碍,有些干部和社员议论纷纷,有的说:“搞科研是科学家的事,咱大老粗搞不了。”有的说:“红高粱老黑(豆)十年九得,从咱老祖宗就传下来了,这可不能改!”再加上我们没经验,连续碰了钉子:一九六六年,从外地引进了“维尔156”等玉米杂交种两千多斤,由于这些品种不适合我们那儿的水、土条件,结果减了产;一九六七年,我们又种了一千多亩“农大七号”,由于管理不好,又失败了,亩产才二百多斤。两次引种,两次失败,群众有了意见。一小撮阶级敌人见有机可乘,更嚣张了。他们乘我们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时候,公开跳出来,煽动群众说:“优种不优,咱庄的干部纯粹想把社员饿死!”并且蒙蔽一部分不明真象的群众,揪斗主张搞育选良种的干部和科技队的骨干。有个窃据保管员职务的坏家伙还借机把玉米优种喂了牲口,把三百斤穗选稻种掺了杂。面对着活生生的阶级斗争事实,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只有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才能取得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胜利。
  为了赢得这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胜利,我们首先加强了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路线教育,宣传育选良种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我们组织干部、党团员和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教导和党的基本路线,增强大家的阶级斗争观念,提高大家的路线觉悟。我们又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指示,着重指出育选良种是落实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具体贯彻执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夺取高产的有力措施。我们还和大家一起,共同总结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改良种子,而在于我们引进良种时,没有经过很好的试验,便盲目推广。所以,大搞育选良种是正确的,只是搞的具体方法上有缺点。对这些缺点,我们大队领导承担了责任,向大家作了诚恳的检查。经过这一系列工作,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对两次失败的问题谅解了。这样,就把进行破坏的一小撮阶级敌人暴露出来和孤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动了对一小撮阶级敌人的斗争,狠狠批判破坏育选良种工作的阶级敌人。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广大党员、团员、干部和贫下中农,纷纷挺身而出,勇敢地冲向了阶级斗争的火线。阶级敌人曾经逼迫科技队长、共产党员杨士良承认带头搞制种是没安好心,杨士良斩钉截铁地说:“搞育选良种是毛主席指引的路子,这个路子我走定了,至死也不回头!”第七生产队贫农于德申当场站了出来,揭发了一个阶级敌人曾经烧了开水,准备把杨士良烫死的阴谋,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无产阶级义愤。大家一致表示:“阶级敌人破坏育选良种,我们坚决不答应!”有的人还进一步揭发了这个阶级敌人的历史罪行。根据群众的揭发,我们组织了内查外调,终于查出了这个带头破坏育选良种的,原来是一个隐藏很深出卖过组织和同志的可耻叛徒。真相大白,对大家是一次极为深刻的阶级斗争教育。正好在这时,第八生产队种的优种玉米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达到六百多斤。阶级敌人的败露和试制优种的胜利,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就组织全体干部和群众到地里参观,并且把阶级敌人带到地里,广大群众在地头上进行了多次批判。这场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大家搞育选良种的劲头立即高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重新建立了科技队,固定了人员和土地;各生产队建立了三结合科技组,由贫下中农、知识青年和技术员参加。全大队掀起了一个群众性大搞育选良种的热潮。
  战胜保守思想,不断培育新种
  建立科技队以后,开始培育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也是很激烈的。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自己搞制种。对这个问题,干部和群众中都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自己搞,以自己制为主,国家帮助为辅;但也有的人说:“国家有科学院,县里有种子站,靠国家拨满够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干部、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和中央关于种子工作“四自一辅”的方针,开展了大讨论。广大群众说:“我们国家农村那么多,全靠国家拨种子,不给国家挑担子,这不符合总路线精神。而且,就是国家有那么多优种,也不能原样不动地生搬,咱们前两年盲目地引进,就是吃了这个亏。”大家认识到:贯彻“自选、自育、自繁、自留”和辅之以国家调剂的方针,坚持自己搞制种,不但能减轻国家负担,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合咱们庄土质条件的优种来。科技队副队长杨海岭说:“两种主张:一个是向上伸手,一个是自己动手,虽然只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路线。”这样一讨论分析,大家统一了认识,提高了路线觉悟,决心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碰到技术难关怎么办?这是在自己动手制种过程中发生的。在用引进来的自交系父、母本培制玉米杂交种时,碰到了作物隔离区的困难。按书本上说,搞制种必须在制种田周围设三百米的隔离区,三百米以内只能种高粱等其他作物,不能种植别的玉米。开始我们按书本讲的搞了两年,后来就行不通了。因为当时制种田的平均亩产才二百多斤,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搞大块作物隔离区,既占地又影响当年粮食总产;同时,在地头还得种豆子,耕作也太麻烦,群众不满意。不搞隔离区,怎么办?我们听说使用时间隔离法,可以代替作物隔离区,但是时间隔离法谁都没干过。这时,一些人就发了愁,认为时间隔离问题是“啃不动的骨头”,“上不去的高山”,解决不了啦。一些科技队员也产生了畏难情绪。党支部认识到,问题虽然发生在技术上,而根子却在思想上。是遇难而进,还是遇难而退?反映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搞制种。于是我们举办了学习班,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摆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鼓励大家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战胜困难,批判了畏惧困难、“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的懒汉懦夫世界观。“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毛主席的教导,象一盏明灯,指明了方向,使大家认识到只要肯于下硬功,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能够学会时间隔离法,培育出优种来。广大群众豪迈地说:“有毛泽东思想指路,有领导的支持帮助,咱们一齐下苦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思想一明,干劲倍增。我们帮助科技队召开老农座谈会,发动群众人人献计献策,总结经验,摸路子。干部们又带头亲自实践。大队革委会委员、科技队长杨士良,还多次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跑出一百多里地,到有关单位求教。回来后,他和杨宝占、孙宝柱等人,每天都在种子田里,仔细观察玉米出苗、拔节、抽穗、授粉、成熟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并且给各个品种登记了卡片,建立了“档案”。时间隔离法,主要是错开种子田和非种子田的花期,为此就要掌握玉米的授粉情况。那时,正是雨季,一连下了四天雨,杨士良和下乡知识青年陆亦民一连观察了四天,下着雨也不离开地里。就这样,经过多次实践,我们终于掌握了时间隔离法,即制种田的下种时间大体上需要比生产田的下种时间早四十天。可是,有一年又遇到了特殊情况。那年下的种子晚了点,早春气温低,又赶上春旱,结果制种田的授粉期和生产田的授粉期正巧碰在一块了,制出来的种子纯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又摸索出“看苗播种,错开花期”的办法,即制种田和生产田玉米苗的叶数相差八、九片,就可以达到安全隔离了。
  就这样,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敢想敢干、不怕困难的精神,认真贯彻“四自一辅”的方针,采取“小引大繁”的方法,坚持分三步走的步骤(先进行小块试验,检验优种特性,再经较大地块的典型示范,最后经群众评选鉴定,选出最适应本地特点、产量最高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培育检验出“反帝105”、“反帝103”、“白单四号”、“新单一号”等玉米杂交良种。这些良种都具有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碱性较强的特点,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其中尤以“反帝105”产量最高。一九七一年,我们搞了千亩优种丰产方,获得亩产八百二十六斤的大丰收,使全大队一跃跨过了“黄河”。
  在制种过程中,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取得一定成绩以后怎么办?优种试制成功了,产量上来了,上级领导表扬,兄弟社队赞扬,报纸电台宣扬,有些人就骄傲起来,认为育选良种完成了,“反帝105”玉米杂交种就是“优中之王”了。针对这种思想倾向,在批林整风中,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帮助党支部领导上检查和克服骄傲自满思想。我们着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爭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伟大教导,联系本大队的实际,开展了讨论。我们庄,从一九六四年以来,有过三次骄傲:第一次是一九六五年,经过“社教”运动和学大寨,生产上来了,我们有点忘乎所以,在引进优种上未经试验,便盲目地大面积推广,结果六六年、六七年粮食产量从《纲要》上摔了下来;第二次是建立革委会以后,到一九六九年,生产又上来了,我们又有点自满情绪,结果一九七〇年就原地踏步了;第三次是建立党支部以后,一九七一年获得了大丰收,我们又骄傲起来,结果一九七二年就又减了产。思想上三次骄傲,生产上三次受损失。群众对我们尖锐地指出:“咱庄育选良种是有点成绩,但要一分为二地看。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咱庄产量还赶不上前牛宫和小刀剪营。再说,并没有头,要说‘反帝105’是‘优中之王’,再制新种没门,实际就是‘顶峰论’,这是中了林彪的毒。”群众的批评一针见血,使我们认识到,骄傲自满是继续革命的大敌,生产没有顶峰,科学实验没有止境,育选良种还得继续搞。于是,我们又迈开了新的步伐,向培育新的更好的品种进军。两年多来,在中国科学院、地区农科所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繁育自交系五百多个,新组合一千多个。在新组合的鉴定中,三个超过了“反帝105”,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其中“海七交五二五”,经过在本地和海南岛的三年四次试验,已经成功地改造成“蓟科一号”玉米种,比“反帝105”具有生长期短、抗病抗涝力强、双穗多、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我们准备在明年大面积推广。同时,我们还抓了“东方红三号小麦”、“大金元黄豆”、“水里混谷子”等七个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大大提高了种子的纯度,为增产小麦等创造了条件。
  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有了优良品种,土、水、肥等其他方面要不要抓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个认识过程,也吃过苦头。有一段时间,我们把优种的作用看得过高,认为有了优种,土、水等其他方面就是差一点,也没啥关系。因此,轻视了抓水和种植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一九七一年秋天,省、县领导同志到我们那儿视察工作,问我们天旱了怎么办?我们回答说:“小旱,我们地势洼,不怕;大旱,我们有扬水站,靠着州河,上游有水库;再说,我们有优种化,不怕旱。”领导提醒我们,不但要抓好种子,对土、水、肥、种植方法等方面,特别是水,也要一起抓,要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作到防涝和抗旱双保险,才能夺取大丰收。可是当时我们还没有认识,结果吃了大亏。去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老天不下雨,地上水断了源,虽然有优种,但是苗旱枯啦。经过抗旱斗争,也还是减了产,没有实现原来的计划。打这以后,我们深切认识到,非打井挖掘地下水源不可,非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不可。从去年秋季起,我们组织了打井专业队,黑夜白日不停工,春节时社员主动提出不休假,马不停蹄,人不下鞍,到现在,打了二十七眼机井,使今年的小麦受了益。同时,我们还大搞土地平整,连前几年的工程算在一起,开挖排水渠一百零七条,全长二万六千多米,平整土地两千五百多亩,共动土五十多万方,大大改变了生产条件。肥料,这几年也是逐年提高的,从一九七〇年我们大队猪只就上了《纲要》,现在猪只存栏达一千二百多头,平均每户三头以上,每亩施粗肥八千多斤,麦田都在万斤以上。在种植上,我们也学习了本县前牛宫、小刀剪营和石家庄两季夺高产的经验,改变了过去的老种法,由科技队作典型示范,一季变两季,在种植和管理方法上实行革命,狠抓了三改:一改粗种为细种;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勤浇;三改粗管为细管。由于抓了这三改,今年小麦平均单产四百一十斤。在大田方面,我们也初步搞了棒子和谷子、棒子和棉花、棒子和高粱等的间作套种,结果获得了丰收,全年粮食亩产比去年增加一百多斤。
  九年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用北方农业会议的要求衡量,与全市先进单位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特别在治水、改土和种植方法革命上,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一定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抓大事,促大干,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在一九七四年,向亩产保八百,争千斤进军。我们要继续学好十大文件,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抓好农田基本建设、打机井和加强小麦管理,争取打响明年夏收第一炮,为革命做出新贡献。

知识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本书记述了天津市农业学大寨运动,总结了坚持基本路线、科学种田、重视水利建设、实行科学分工等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士良
相关人物
于德申
相关人物
杨海岭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杨宝占
相关人物
孙宝柱
相关人物
陆亦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大队革委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相关机构
地区农科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