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宋支队挺进冀东抗日的前后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506
颗粒名称: 邓宋支队挺进冀东抗日的前后情况
分类号: K265
页数: 1
页码: 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作者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一营当战士,后扩大为三个团,称为宋支队。邓宋支队与邓华支队合并后,支援冀东农民武装暴动。邓宋支队西撤后,留在冀东的三个支队分别活动。1940年初,第二支队与第三支队及蓟平三支队合并为第十三团,包森任团长。
关键词: 天津市 邓宋支队 抗日战争

内容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在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一营当战士。当时宋时轮任七一六团团长,他带领我们一营在雁北、大同一带打游击。到了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一营扩大为三个团(三十四团、三十六团和骑兵团),当时称为宋支队。队伍扩充后,东进平西晋察冀边区,与一一五师的邓华支队(共有三十二、三十三两个团)合并,改称为邓宋支队。
  随后,邓宋支队从平西向东北方向挺进,于六月进入冀东地区。正在这个时候,酝酿已久的冀东农民武装暴动开始,一时起义队伍风起云涌,号称十多万人。邓宋支队的到来,是对冀东大暴动的有力支援。同年九月,邓宋支队撤回平西进行整训。。
  邓宋支队西撤后,留在冀东的有三个支队,即:第一支队,队长陈群,在滦河以东活动;第二支队,队长包森,在遵化、蓟县一带活动;第三支队,队长单德贵(后叛变),在盘山一带活动。三个支队均受平西晋察冀军区领导。
  一九四〇年初,第二支队从遵化进入蓟县,与第三支队及蓟(县)平(谷)三(河)支队合并,改编为第十三团,包森任团长。十三团连续对日伪军作战,不断取得显赫战果。其间,我由排长、连长升任营长。一九四二年二月间,包森团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以后十三团的团长是舒行,再以后是曾维雅、曹致福。十三团发展到最大时有十二个连,约两千余人,是抗日期间八路军在盘山地区最活跃的一支武装力量。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天津市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早期的北方工人运动、回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冀东抗日大暴动始末、天津北部解放区的建立和发展概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陶永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