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天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396
颗粒名称: 解放前天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纪实
分类号: F726
页数: 14
页码: 144-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国民党统治天津时期的通货膨胀和民不聊生的情况。从1946年开始,物价不断上涨,市民生活困难。文章详细列举了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包括粮食、肉类、油脂等。同时,还提到了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如货物税调整和发行新关金券,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善物价上涨的问题。
关键词: 天津物价 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

内容

编者按:
  这是一篇有关天津解放前三年的经济资料。作者当时是一家报纸的编辑,他留意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法令以及市场物价波动情况,在当时用日记的形式作了一些记录。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作者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题名《天津市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纪实》。原文较长,现经龚尚祖同志加以摘录整理,予以刊出,供研究国民党反动统治经济崩溃情况参考。
  本文所记物价行情,与当时报纸上的物价行情或有出入,盖因报纸行情常是有行无市(即有行情无货物),而本文所记则为购买物品的实际价格,附此说明。
  一九四六年
  一月一日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了,人们感到灾难已满,郁闷的心情舒畅了,每个人都流露着愉快而兴奋的笑容,盼望着美好的未来,那知道没有多久,这种希望就逐渐破灭了。
  美国盟军来了,美货充斥市场,吉普车到处乱撞,美国醉鬼搂着中国妓女浪荡街头。国民党“接收大员”飞来了,大肆掠夺金子、房子、车子、女子、票子(即所谓“五子登科”)。“老子抗战八年”的国军来了,到处横冲直撞,任意勒索。唉!胜利后几个月的时间,人们的心情由欣喜又变为忧虑,社会动荡,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才离开火坑,又掉在苦海里。
  一月三日
  一九四五年除夕,政府公布收兑伪联合准备银行券办法,指令“四行二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及中央信托局与邮政储金汇业局)于一月七日开始收兑,兑换率为一比五,即法币一元合伪联银券五元。这个消息公布后,市场物价立刻扶摇直上。
  面粉(斤) 125——130元 大米(斤) 120元
  小米(斤) 54——60元 玉米面(斤) 46——60元
  香油(斤) 272元 猪肉(斤) 220元
  羊肉(斤) 192元 鸡(支) 800元
  鸭(支) 1400元 大葱(斤) 32元
  白菜(斤) 9元 土豆(斤) 32元
  红五福布(尺) 220——260元 兰布(尺) 260——300元
  哈德门纸烟(十支装) 100元
  大高乐纸烟(廿支装) 360元①
  二月十二日
  二月七日,天津市社会局为了平抑粮价,决定实行议价办法,规定价格如下:
  高大米(斤) 180元 次稻米(斤) 172元
  白麦子(斤) 172元 花麦子(斤) 168元
  高玉米(斤) 72元 次玉米(斤) 68元
  高小米(斤) 90元 次小米(斤) 82元
  议价后,粮商认为无利可图,多将粮食囤积于货栈不卖,或作黑市交易,门市则半日售粮,并在粮食里掺沙。市民苦矣,起早去粮店排个买粮,去晚了买不到。买来粮食要先捡沙子,再用簸箕簸几次才能下锅。
  理发、洗澡、旅馆等也实行议价。如理发分为特、甲、乙、丙、丁五等,每一等相差二十元,特等一次二百元,丁等一次一百二十元。这种采用行政命令管制物价办法,究竟能有多大效果,人们无不怀疑。
  四月二十五日
  市面流通着法币、关金、东北流通券、伪满券,红红绿绿,五花八门,兑换率各有不同,把人们都闹糊涂了,尤其家庭主妇常常算不清帐。
  政府规定:法币与伪联银券为一比五;关金每元折合法币二十元;东北流通券与伪满钞为一比一;东北流通券一元折合法币十二元;美钞牌价每元合法币一千九百二十元。但市面上的兑换率却是另一回事,今天的各种货币的兑换率如下:
  法币1元换伪联银券5.50元
  关金1元换伪联银券120元
  东北流通券每元换法币12元
  美钞1元换法币2,230元
  五月七日
  五月五日,天津军政界庆祝国民政府还都,作乐一番,登瀛楼、聚和成、蓬莱春等大饭庄猜拳行令声传之户外,而蹒跚街头的乞丐求一杯残羹却不可得。
  今天对虾每对售价一千八百元,老百姓不敢问津。其他物价如下:
  面粉(斤) 325元 大米(斤) 380元
  玉米面(斤) 120元 猪肉(斤) 600元
  羊肉(斤) 620元 牛肉(斤) 560元
  花生油(斤) 500元 煤球(百斤) 900元
  大五福布(匹) 74,000元
  劝业场对面的泰康商场门前成为黄金黑市,“金鬼子”三五成群公开进行交易,警察局曾抓走一批,但这又奈我何,还不是照样有人去做交易。今天足金行情每两上升到十九万九千元,这对警察局是极大讽刺。
  八月二十日
  内战不息,交通断绝,各地土特产品不能集中出口,而进口货物却源源运来,以致造成惊人的入超数字。据政府公布今年一至五月份,进口总值达两千二百八十亿元,入超两千亿元。
  十月二十三日
  电厂无煤,电源不足,时常停电,尤其偏僻地区入夜即成黑暗世界。劳动人民买不起煤油,都用小玻璃瓶或小瓷碟做个捻儿,点豆油或果油照明。
  寿丰、福星两面粉厂因小麦无来源,先后停产,粮食零售商趁机抬价惜售,通粉每袋由三万三千元涨至四万四千元,一周之内上涨万元。
  十二月二十七日
  物价有时亦见稍落,但一落三涨,来势更猛。其规律总是黄金领先,粮油紧随其后。今年黄金涨落见下表:
  一月 70,000—90,000元
  二月 110,000—210,000元
  三月 140,000—160,000元
  四月 130,000—180,000元
  五月 190,000元
  六月 210,000元
  七月 无大变化
  八月 200,000—260,000元
  九月 200,000元
  十月 240,000元
  十一月 250,000—300,000—335,000元
  十二月 330,000—360,000—394,000—414,000元
  一九四七年
  一月二十日
  中央银行公布:自一九四七年一月十八日起,发行二百五十元及五百元新关金券。二百五十元券合法币五千元,五百元券合法币一万元。消息传来之后,津市金融市场掀起巨波,两天之内金价每两竟由四十五万七千元涨到五十一万元,美钞每元合法币七千一百五十元,银元一元合法币三千四百五十元。粮油随之上涨,寿丰通粉每袋四万七千五百元,小站米每斤七百八十元,香油每百斤十四万元,果油每百斤十一万五千元。
  收入微薄的公务员、中小学教员被生活所迫,多利用早晚摆小摊卖旧物或拉黄包车,赚几个钱糊口。
  二月二十日
  黄金每两由八十万元跳至八十二万元,再跳至九十万元。美钞每元升到一万六千元上下。
  三月六日
  天津人民生活必需品煤球连日涨价,今天每百斤售一百二十元。煤店为获厚利,不等晾乾就出售,且在湿煤球里掺杂掺假,难以升着又不耐烧,市民叫苦,徒唤奈何。
  四月二十日
  社会局于四月十六日召集各面粉厂负责人开会,议定厂价暂定每袋面粉八万元,至少须维持至月底不变,但美国面粉不在此限。四月十九日,美粉红叶牌每袋上升至十七万三千元。其他粮油也看涨,小站米每斤一千六百四十元,玉米面每斤六百五十元,香油每百斤四十八万元。
  平津保三角地带战事紧张,市区每晚十一时戒严,可是各舞厅照样灯红酒绿,阔佬们婆娑起舞,及时行乐。
  六月二日
  南开大学学生罢课,要求每人每月副食费增加到十一万元,今后每月按物价指数随时调整,而当局未予圆满答复,学生们准备再度游行请愿。
  六月十七日
  津浦路火车只通静海,天津段火车亦时常中断。警备司令部宣布今日起每晚九时戒严。这又给天津市笼罩一层黑纱,傍晚八时左右,大小商店纷纷关门,工厂纷纷停工。入夜,惨淡的灯光,照着灰暗的街头,只见巡逻的军警往来,华北重镇的夜景如此凄凉。
  八月三十日
  据粮行人谈:日内将有大批南粉到津,约数千吨。可是天津每月需面粉三万吨,几千吨来货,仍不能供需平衡,而且近郊杂粮尚未见上市,在此供不应求情况下,粮油仍趋上游。
  绿兵船面粉(袋) 218,000元 通粉(袋) 215,000元
  稻米(百斤) 650,000元 小米 (百斤)340,000元
  高粮(百斤) 233,000元 花生油 (百斤)1,400,000元
  香油(百斤) 1,550,000元
  十月三十日
  市民惟一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又调整票价。电车红牌(从北大关至东站)、绿牌(西开教堂至劝业场)每段自五百元涨至一千元,其余各线由一千元涨至一千五百元。公共汽车每段二千元,通程不分段者二千五百元。人民衣食困难,行也不易。
  十一月二日
  自十一月一日起,津市货物税调整,照原税加成征收。洋酒加30%,薰烟叶加25%,燃煤加15%,皮货、呢帽加25%,火柴加25%,国产烟酒加25%。这些货物多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加税即加价,商人们自然要把加税的部分转嫁给消费者的,实际纳税人是消费者而不是商人。
  十二月十日
  政府又宣布自十二月十日起,发行一千、二千、五千票面关金大钞,以适应金融、工商各界需要。多么好听,明明是通货膨胀,却说得如此轻松。大钞还未出笼,今天面粉就有行无市(即无货),其他粮油飞涨。
  稻米(百斤) 850,000——990,000元
  小米(百斤) 650,000——660,000元
  玉米面(斤) 5,000——5,200元
  香油(百斤) 3,050,000元
  各粮店以少量的玉米面应付门市,买粮的人太多了,粮店干脆以“卖完了”为借口,关门上板,市民怏怏而去。
  货币贬值,支付款项动辄以万元为单位,因此数钞票成为一个负担。工厂、机关、学校、银行支付款项时,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张一张的数票子,只好论捆点数,每捆多少钱,有写好的标签贴上。知道多少捆,也就算出多少钱。一捆钞票已不如一捆白纸值钱。
  一九四八年
  一月十日
  新年休假三天,这三天过得十分紧张,家家户户上街抢购粮食。玉米面每斤由八千五百元涨至九千六百元,通粉每袋八十五万元,绿兵船粉每袋九十万元。
  二月十日
  二月九日春节前夕,全市肉价猛涨,较上周涨50%,猪肉每斤六万四千元,牛羊肉六万元。一般劳动人民春节吃饺子已不易,吃燉肉就更难。
  三月二十三日
  国家银行外汇一再提价,致使金钞黑市猖獗,连带粮油及其他货物直线上升,至三月下旬,绿兵船粉每袋突破二百万大关,稻米每百斤突破四百万大关。
  四月六日
  四月一日,电车、公共汽车再加价,黄牌、花牌、兰牌电车全程七千元;白牌、紫牌全程六千元;绿牌全程及红牌每段五千元。公共汽车重新分段,每票由二千元起,计分二千元、五千元、六千元、七千元、八千元。四月五日,火车、邮电也涨价,平津间特快三等二十一万元,电报每字一万元,电话费增两倍。
  四月十日
  今天起全市实行面粉配售办法,不论大小口,每月每口配售面粉十五市斤,由社会局颁发购粮证。
  五月十三日
  今日报载:“津市典当商业公会,呈市府照准,当息提高每月30%,当期为三月”云云。
  当铺是盘剥劳动人民最凶狠的行业,他们干的是高利抵押贷款。劳动人民需用钱时,借贷无门,便只有拿着衣物去当铺当当。价值十元的衣服,最多“当”一元。现在当息提高到30%,即每“当”十元,每月就要付三元利息,而到当期满三个月去赎“当”时,就要在偿付本银十元外,还要付利息九元,几乎本利相等,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
  六月二十日
  市政当局于六月十日宣布实行“经济戒严”,派出大批军、警、宪分赴各交易市场,严加检查,防止投机倒把,以平仰物价,但无效果。五天之内,各种物价上涨50%,仅以粮食而论,六月八日至十三日,绿兵船粉每袋由四百万元涨至五百八十万元,甚至有售六百万元者。稻米每斤由九万三千元涨至十五万元,玉米面每斤则突破七万元大关。因此,自六月十四日起,社会局连续查获不法粮商六十四家,送警局法办。这样就能压低粮价吗?人们根本不抱希望。
  物价一日三涨,各商店的货价标签换不胜换。近日以来,干脆把标签都撤掉,一律售“时价”。何时问价,何时回答。
  七月二十日
  发行大额关金传说已半个多月,终于七月十九日问世了,市面开始流通一万元(合法币二十万元)、二万五千元(合法币五十万元)、五万元(合法币一百万元)关金三种。闻尚有二十五万元票面关金,正在印刷中。据国家银行负责人表示:“发行大额关金券,系适应民需,收兑小额钞票,并未增加发行数量,不影响物价。”好一个“不影响物价”,今天绿兵船面粉、稻米就给了颜色看,兵船一袋较十天前涨三百二十万元,售一千八百二十万元。稻米每斤较十天前涨四万二千元,售三十六万五千元。
  八月十六日
  中小学校无法维持教职员工生活,经市教育局批准,下学期学杂费按面粉折实收费。中学为面粉两袋半至三袋,小学为一袋半。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失学的儿童与青年必然增加。
  八月二十日①
  政府于八月十九日发布改革币制令,冻结各行庄资金,指令休业两天。八月二十日,发表总统命令,颁发财政经济紧急处分命令。即日起改革币制,采用金本位,发行金元券,总额二十亿,收兑法币按三百万元折合一元。金元券分一、五、十、五十、一百元五种。收兑法币限十一月二十一日前,全数收完。
  今天同时宣布黄金、白银、银币、外币禁止持有和流通。黄金每两兑换金元券二百元,银元兑换金元券二元,美金一元兑换金元券四元。
  还同时宣布限制物价,以八月十九日物价为最高额,许落不许涨。
  九月十日
  币制改革,又限制物价,并派出大批员警监视执行情况。因此,市场果然出现罕见的“平稳”。其实“平稳”是假象,实质是货物都隐藏起来,进行暗盘交易。可不是么,近半个月来,市面货物逐渐稀少,甚至猪肉、纸烟等已不易买到。市政当局不得不派人检查仓库,货栈。九月六日,社会局在河东中兴货栈等五家纸烟仓库,查获隐匿惜售的纸烟两万箱。
  十月六日
  “神经敏感”的上海、天津市场先后掀起抢购的巨波。从昨天起,天津各商店顾客骤然增加,见货就买,百货店、布店、杂货店、油坊、甚至糕点铺、酱园、鞋帽店都成为抢购对象。各商店经不住抢购之风的冲击,多在中午宣布休息或下午六时前后就关门。罗斯福路(今和平路)上仅有药铺、饭馆、茶叶店、影剧院照常营业。
  这种抢购之风,说明人民对金元券也是没有信心的,宁肯存货,也不要存钱,免得再吃法币、关金贬值的苦头。
  十月二十八日
  近半个月以来,抢购之风席卷天津市场,限价令无形中取消,物价又自由上涨数倍以至十数倍。多日不见的货物,又出现市场,金元券已重蹈法币、关金的覆辙。面粉每袋四十元,合法币一亿二千万元,突破一亿元大关。
  市民配售面粉延期发放,公务人员配售面粉停发,更使人心惶惶。
  电车公司本月份发给职工的面粉质量低劣,无法入口,要求公用局改换头等粉,无结果。昨天,全体电车工人罢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全部停驶。
  十一月八日
  津市今日初雪,街头饥寒交迫而倒毙者数起。民生凋蔽,路有饿〓,可为今日之写照。
  十一月十三日
  政府十一日改订经济措施,又准许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元券的兑换率,因此物价连日上扬。
  黄金1市两换金元券1000元
  白银1市两换金元券15元
  银币1元换金元券10元
  美钞1元换金元券30元
  绿兵船面粉每袋98元,合法币94,000,000元
  稻米每斤1.90元,合法币5,700,000元
  十二月十四日
  东站邮局门前已成银元的公开黑市,从早到晚人群熙攘,男女老少,形形色色,敲打着银元叫买叫卖,好不热闹。银元分大头(袁世凯)、小头(孙中山)、站人、龙洋、鹰洋,其中以大头价格最高,站人、鹰洋次之,小头及龙洋最低。在银元黑市,兴风作浪的是持有大量银元的奸商,他们混水摸鱼,趁机发财。一般人去买卖银元,总是吃亏的。
  十二月二十二日
  东、南、北三郊均有战斗,市内可闻炮声,大军压境。市政会议决定加强郊区保卫工作,住郊区年十八岁至四十五岁壮丁全部参加盘查勤务。自明日起,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出生的市民,一律禁止出境,自然是准备应征去做炮灰。
  平津间火车中断,有线电话也不通。市内宵禁自晚七时至次晨七时,各学校停课,各娱乐场所停止,各交易市场停顿,天津已进入半死状态。
  绿兵船面粉(袋) 250元
  小站稻米(百斤) 360元
  大白菜早晨每斤1元,中午1.5元,下午3元
  一九四九年
  一月六日
  枪炮声代替爆竹,送走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一九四八年。
  津郊战斗激烈,南郊灰堆的联络中断,东郊大毕庄的情况不明。
  物价如脱缰之马,横冲直撞,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五日 六日
  绿兵船粉(袋) 570元 603元
  小站稻米(斤) 11.5元 13元
  玉米面(袋) 200元 210元
  大白菜每斤25元
  一月十二日
  今日炮声更加紧密,津市已被围多日,内外交通断绝。商店门板紧闭,电车汽车全部停驶,路静人稀,一片凄凉。
  金元券再贬值,一元、五元票面者已无多大用途,十元起码,因为大白菜都三十元一斤。今天绿兵船面粉每袋九百七十元,折合法币二十九亿一千万元。稻米每斤二十二元,咸菜每斤三十元,鸡蛋每个三十八元,豆付干三块十元。
  一月十三日
  一日之间,绿兵船面粉每袋涨一百八十元,售一千一百五十元;稻米每斤涨四元,售二十六元。城外炮声隆隆,城里物价飞涨,金元券已处在死亡线上。
  一月十五日
  战局急转直下,国民党守军全面崩溃,今日晨人民解放军进城。解放军纪律严明,人心安定,下午市面即恢复正常。
  日本投降后,天津人民忍受国民党统治的三年熬煎,漫漫黑夜,终于天亮了。

附注

①物价之币值均为法币,下同,直至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止。 ①从八月二十日以后的物价币值,均以金元券为计算单位。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天津市的文史资料,其中包括了天津战役的回忆、从接收天津到垮台、国民党劫收平津敌伪产业概况、天津市训练团的成立经过及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对佛教的利用、覆灭前的垂死挣扎、解放前天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纪实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启纶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