㑹同議覆總稅務司赫德條陳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養夀園奏議輯要》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1266
颗粒名称: 㑹同議覆總稅務司赫德條陳摺
其他题名: 光緖三十年五月十八日奏
分类号: K206.5
页数: 18
页码: 一-九
摘要: 这篇文章是关于清朝官员对于总税务司赫德提出的地丁钱粮和财政状况的讨论和质疑。
关键词: 奏议 税务 清代

内容

竊臣等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光緖三十年正月二十一日
  奉上諭外務部代遞總稅務司赫德條陳一摺據該總稅
  司稱練兵籌餉以地丁錢糧爲大宗若竭力整頓卽用此
  款練兵並可舉辦各項要務等語現在財用匱乏幾於羅
  掘俱窮一切應行要政如練兵等事尤萬不容緩需款更
  殷亟應切實通籌期有良法著該督等按照所陳各節體
  察情形悉心㑹商覈議具奏原節略著鈔給閱看等因欽
  此臣等伏查該總稅司所陳共分四節而宗旨所在主於
  籌款故首節尤爲各節之綱領蓋以中國今日危弱已極
  非圖强無以自立非籌款無以圖强籌款之道莫如整頓
  地丁錢糧按里計畝按畝計賦歲可得銀四百兆兩然後
  量入爲出以之練海陸軍設機器局增官俸立學堂推廣
  郵政整理電務尙可充然有餘就其所列應辦各事均屬
  切要難緩之圖而某項需款若干逐條估計亦復區畫井
  井朗如眉列至謂日俄戰局一結中國大難卽作危言苦
  口尤爲切中時事亦可謂有深識遠慮而能效忠謀者矣
  使果如其所論推行無窒則不但富强立致政事畢舉且
  併關稅鹽課等項將來一切可以裁罷詎不大快人意然
  而非常之原黎民所懼積習旣久變革實難泰西政尙綜
  核故無遺財中國政崇寬大故戒生事臣等反覆計之而
  竊慮其有不可盡行者焉夫地丁錢糧者國家維正之供
  而生財足用之大本也臣等嘗聞唐臣杜佑有言穀者人
  之司命地者穀之所生有其穀則國用備辨其地則人食
  足是以大禹則壤定賦成周體國經野而孟子亦言仁政
  必自經界始伊古帝王未有不以此爲先務者也然古者
  王畿千里大國百里公卿大夫各有采地皆私其土子其
  民其於境內土壤之肥磽戶口之登耗物產之盈虛農功
  之勤惰至纖至悉靡不周知尺寸步畝皆所素稔而民皆
  受田於上母得鬻賣壯而受老而歸食其力輸其賦驩然
  樂業姦僞不滋降及春秋戰國鶩於兵爭恣爲侵奪暴君
  污吏慢其經界古制寖以日弛秦廢井田開阡陌疆界益
  紊亂淩雜官不復授田民間得自買賣豪强兼併之患起
  吏胥得因緣爲奸又其時封建亦廢守宰不獲久於其任
  朝更暮易視同傳舍閭里情僞莫能洞悉欲制民產其道
  無由雖後世如元魏李唐亦嘗行授田均田之法然皆不
  久而其制盡隳蓋自秦以迄於今二千餘年田產之在民
  間者轇轕紛紜詭弊百出上之人不能盡覈覈之亦不盡
  得實且慮召變則相與安之但隨其有田之多寡以額徵
  其賦而已此亦積重之勢爲之也今該總稅司非能遍天
  下之田畝而履勘之也但按里計畝謂中國地方面積有
  十六兆方里每方里卽按五百畝計算共應有八千兆畝
  每畝完錢二百以二千文作銀一兩每十畝應完銀一兩
  共應有八百兆兩卽以一半計亦應有四百兆兩何其多
  也臣等考陶唐之時禹平水土九州之地定墾田九百一
  十萬八千二十頃虞夏以降書史缺略田數不詳至漢元
  始時墾田八百二十七萬餘頃後漢建康時墾田六百八
  十九萬六千餘頃隋開皇時最盛墾田一千九百四十萬
  四千餘頃唐貞觀開元間墾田一千四百萬餘頃宋史言
  宋時田制不立未嘗考按厯遼金元更莫紀其數明洪武
  時墾田八百五十萬七千餘頃中葉而後失額大半神宗
  時通行丈量乃復有七百一萬三千餘頃我朝順治十八
  年總計天下田土共五百四十九萬三千五百七十六頃
  有奇康熙雍正間遞增至六百餘萬頃視國初有加矣逮
  乾隆時復增至七百四十一萬四千餘頃今考戶部則例
  田數復視乾隆時略增以我朝敦本重農且幅員之廣遠
  邁古昔天下地畝斷不應止有此數乃至不得與隋皇比
  且視帝堯初平水土之年猶有遜焉其故何哉母亦如漢
  鼂錯所云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穀之土未盡墾游食之
  民未盡歸農耶抑亦如漢光武所慮天下之墾田者多不
  以實自占也然自中古至今數千歲田數多寡雖有不同
  究不至懸絕太甚姑舉最多者例之如隋時一千九百餘
  萬頃亦不過一干九百餘兆畝耳今謂應有八千兆畝較
  之隋時多至三倍不止較之今日且多至九倍不止卽按
  王制所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
  計之是猶有五千餘兆畝卽按原議減半計之猶有四千
  兆畝乃古今所無殊未敢信其能及此數也其言每畝合
  完錢二百者殆亦不可行也地有高下丁有眾寡田有腴
  瘠是以科則有重輕禹貢九等周禮九賦尙矣夫天下賦
  額之不齊必有其所自始古者疆理中原大利多興於西
  北而後世財賦轉盛稱東南卽如荊揚二州厥土塗泥在
  昔居八九等後世則爲產穀之鄕蓋東南民性習農地饒
  水利自唐杜甫已有秔稻來東吳之詠韓愈已有賦出天
  下江南居十九之言迨宋室南遷僑民麕聚人稠地狹不
  耕則無所得食故田益闢而賦因之亦重西北則平原廣
  野無溝洫之利地多瘠薄沙鹵居半又自南宋後戎馬蹂
  躪兵燹屢經十室九空田荒不治後雖承平之世招民復
  業漸次墾種而賦額不得不輕我朝取民之制率因明舊
  而明又本諸元元定天下田稅上田每畝三升中田二升
  半下田二升水田五升明初田稅亦無過三升五升最下
  有三合五合者獨江西袁瑞等府以陳友諒故江浙蘇松
  嘉湖等府以張士誠故科稅極重而司農卿楊憲又以浙
  西地膏腴增賦二倍畝稅有二三石者其陜西河南山東
  直隸順天等處則以大亂初定至有聽民墾荒永不起科
  之例賦之不平莫此爲甚我朝除明粃政於東南重賦之
  區疊經減免然仍視西北賦額爲重今東南姑就江浙言
  之其田地銀米照收價併計每畝須完錢四五百文以上
  或三四百文不等但亦有極輕之賦聞江北瘠田一畝僅
  完數十文蘆課灘租則畝僅十數文矣西北姑就直隸言
  之直隸向係徭重賦輕然亦等則不一完銀多者八分有
  奇少者祗二釐零完錢多者一百六七十文少者祇八九
  文若不門等差概合完錢二百則額多而減少者或以沃
  壤而輸輕賦額少而增多者或以瘠區而供重徵苦樂不
  均人誰樂從且世俗多安於因循而憚夫改作但使沿襲
  已久雖煩苦亦習焉相忘如其變易舊章雖公平亦易於
  驚駭故其由多而少者彼謂均賦之道應爾未必見德也
  而原額遽短彌補爲難則上病國矣其由少而多者微論
  民力實有難勝足以爲累也卽絲毫之加怨謗亦起則下
  妨民矣此其所以不可行也縱使能行每畝統按二百文
  起徵亦斷難積至四百兆兩今天下錢糧姑作爲三千萬
  兩計算較其差異殆十數倍卽謂田禾未盡墾闢官吏不
  無中飽劣衿豪戶尙多漏糧而究之天下地力民力財力
  相去能有幾何亦安能驟增至十數倍之多是所謂四百
  兆兩者又不可必得之數也其論此事辦法謂宜先從一
  縣辦起派員㑹縣試辦以次推廣於各省並不須到處丈
  量由業戶將所有地畝自行開單具圖赴縣呈報蓋欲簡
  約易施且懼爲民擾累其用意固甚善獨其所謂聽民自
  報者恐亦未必能行也宋蘇洵有曰井田廢田非耕者之
  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亦謂田多歸於富室耳彼富民之置
  產豈皆躬履畎畝但憑一紙契文其子孫之坐擁良田者
  足跡更未嘗一至隴畔問以畝分步算上下田則輒茫無
  以應而貧民大都樸野旣未能識字復不曉繪圖尤畏見
  官吏此言不能自行投報者也更有不利投報者或買賣
  過割之際賄通貧戶以卸其糧或坍荒涸復之餘隱占地
  畝而無其稅或新墾久熟而尙未起租陞科或析戶過多
  而巧於飛灑詭寄於是有田多糧少者並有有田無糧者
  豪暴恃勢以逞奸書差舞文以壞法又有業戶流亡親族
  代爲經理客民霸種土著不敢過問或惜稅契之費但有
  白約或冒衿戶之名藉避差徭甚至田易數主而册籍猶
  是本名糧懸多年並圖差不知眞戶種種弊端莫可究詰
  欲其自行投報也得乎其來報者又果可信乎而直隸復
  有民地圈地之別大畝小畝之分圈地雖由民人承佃實
  係旗人執業莊頭田主恆居京師不歸地方有司管轄何
  能令其赴縣投報至畝有大小亦始自前明有以三五畝
  爲一畝者有以八九畝爲一畝者其不肯據實呈報彰彰
  明矣此所以秦始皇宋理宗皆嘗令民自實田而卒無其
  效也然則欲淸釐田畝非從事丈量不可夫淸丈有利亦
  有害昔人論之綦詳蓋不得其人則易滋擾卽得其人亦
  必賈怨伍我田疇子產且不免於受謗矣上年商部奏請
  振興農務內有淸丈地畝一條言事者交章諫阻旋奉諭
  禁止該總稅司蓋亦知事未易行故欲另求簡易之方而
  使民自行具報不知使民自報仍屬有名無實必不能救
  今日之弊也綜而言之該總稅司蓋實見中國危機已迫
  後患方長欲爲修政禦侮之良圖宜作未雨徹桑之早計
  詳籌熟慮而知大宗進款無過於地丁錢糧臣等亦以爲
  地丁錢糧實國家利賴之根本洪範八政以食居首大學
  曰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誠能切實整頓縱不能如該
  總稅司所言進款之鉅而歲入要必大增但整頓之道非
  淸丈曷以確知畝數非淸畝曷以釐正賦則非淸賦曷能
  增進額課臣等非不知舉行淸丈勞力傷費愚民旣難與
  謀始豪右復惡其害已然從來規大利者不惜小費成大
  事者不避勞怨且以我聖朝忠厚開基澤洋恩溥豁免蠲
  緩史不一書藏富於民似宜正爲今日之用斯權宜加派
  豈遂有慚德於下民乃釐課雜稅時或不得已而略有增
  收獨於農賦未一議及遵祖訓而恤民隱其培養者深矣
  今加賦自不敢輕言而淸丈固無傷政體誠以正經界均
  井地本平治天下之要務國家定例亦向有有司於農隙
  時親率里甲履畝丈勘之制賢如宋之朱子明之海瑞皆
  力主其說而一則行之於漳泉一則行之於興國並厯厯
  著有成效是其事未嘗竟不可行然則獨不慮其擾民乎
  臣等以爲奉行不善擾民者固誠有之但向來辦理之難
  於奏功者亦多半因有力之家抵抗把持使不獲竟其事
  蓋淸丈者公家之利細民之利而獨於豪富巨室隱田漏
  賦者大不利並於蠹書猾役朋比分肥者大不利是以一
  聞淸丈輒至譁然飛謀騰謗多方設法務使歸於撓敗而
  後已而若輩之奸藪弊窟仍牢固而不可破奈何因豪蠹
  之不便而竟廢國家之遠圖也臣等側聞東方兵釁旣開
  日本之民無論富貧爭出私財以佐公家之急而我中國
  民智未啟罕能急公際茲時局阽危宵旴倍極憂勞而士
  庶仍多不知緩急臣等誠私心痛之今亦知淸丈之說一
  出必有羣起而非之者第念該總稅司以客卿外臣尙知
  爲我國家進讜論抒忠策況臣等受恩深重又何敢瞻徇
  顧忌知而不言且如今日別有籌款良謀自應姑舍是說
  如朝廷誠欲舉行淸丈亦宜積漸而施略採該總稅司之
  議先從一縣辦起行之而效遞爲推廣可以坐收其利行
  之不效立卽停罷亦不至貽累於民惟茲事體大不悅者
  眾斷非地方有司所能獨力主持必須詳定章程特簡大
  僚董率興辦方足以資鎭攝而責功效應請敕下政務處
  考求古今之成法與前人之成議以及古今步尺之大小
  懸殊或用實丈或用測量之繁簡各異參互討論博采廣
  稽薈萃折衷妥細審定取其善者訂立詳章仍先指定一
  可以試行之處請旨簡派戶部或都察院堂官一人隨帶
  廉幹司官若干員前往該處㑹同疆臣督率該地方官認
  眞舉辦並請皇上明降諭旨風示天下曉以國步艱難君
  民一體之義且援照雍正五年世宗憲皇帝聖諭將從前
  官民侵隱地畝之罪悉從寬免其未納之錢糧亦不復究
  問俾薄海臣庶聞而感動如此則浮議不敢滋起奸民不
  敢把持地方有司亦不敢不竭誠襄佐倘仍有擾民情事
  由欽派大員㑹同督撫察實嚴參其書吏胥役土棍等藉
  端擾害則盡法懲治如果試行有效有妄思阻撓大計者
  亦必始終堅持不爲搖動聖主責成於上羣僚盡力於下
  杜桀猾欺隱牽混之弊塞顓蒙攻訐爭競之途務使畛域
  分明科則不紊魚鱗册籍可坐而稽數年之後遍及率土
  行見富民無匿稅貧民無累糧野無曠田賦無懸額污萊
  盡闢庫帑倍增其宏裨於國計民生實非淺鮮禮曰財用
  足故百志成我國家因富致强之道不外是矣臣等謹就
  該總稅司所陳而引伸其說以謬貢一得之愚是否有當
  仰懇敕下政務處覈議施行除電商兩江督臣魏光燾署
  兩廣督臣岑春煊湖廣督臣張之洞均另自專摺奏覆外
  臣等往復商搉意見相同謹合詞恭摺開縷覆陳

知识出处

養夀園奏議輯要

《養夀園奏議輯要》

本书是关于養壽園奏議的文件,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奏章和建议。内容涉及到遵行嚴杜後患、敬陳管見、慎守國權、練兵和防範强敵搆釁等问题。

阅读

相关人物

沈祖憲
责任者
呂生
责任者
男克桓
责任者
袁世凯
相关人物
朱子明
相关人物
海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