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所經理敎育經費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直隸小學會議紀事錄》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9029
颗粒名称: 財政所經理敎育經費案
分类号: G627
页数: 10
页码: 四十五-五十
摘要: 本文讲述了财政所经理敎育经费案包括财政所经理教育经费案审查报吿、省长通令各县遵照办理、应行硏究解决明定标准各项、请定捐资兴学褒章晋等案等。
关键词: 财政所 教育 经费

内容

審查員 馬錫蕃
  楊金第 劉孟震 曹智方
  席之琦 黃文藻 李振網
  楊連甲 馬濬源 張學文
  楊壽山 郭瀛洲 司彭齡
  步其灝 李賡颺 商佑假
  王鳴鳳
  議决第一案歸財政所經理以下修改爲其自行經理者仍自行經理餘照審查案通過
  附審查報吿
  財政所經理教育經費案審查報吿
  一凡屬縣立教育機關之經費向歸縣公署出納者歸財政所經理其自行經收者仍自行經收惟將
  收欵底册及每月收支淸册除報勸學所呈縣核銷外另報財政所稽核檢查
  一凡專案籌定各有用途之教育經費改歸財政所經理仍專案保管各歸各用遵照迭次
  部令省令不得挪作他用
  一教育經費預算核定有盈餘時其盈餘仍作爲各該機關擴充學務之用不得挪移
  以上擬定三條由大會通過後應請 教育廳呈請
  省長通令各縣遵照辦理
  附原案
  財政所經理教育經費應行解决問題懇請明定標準交會討論事 懷來勸學所長提議
  竊去年省會議决整頓縣治案內有財政所之添設本年修正條例通令各縣尅期舉辦原立法本意
  在監督縣知事核實稽考縣公署之出納公款則所謂經理本縣地方財政一切事宜當然以地方財
  政向歸縣公署經收者爲限惟各縣教育經費有歸縣公署經收者有不歸縣公署經收者有交納時
  歸縣公署經收而隨即領出仍由教育機關自行經理者向歸縣公署經收者改歸財政所經理其勢
  至順固無問題發生向不歸縣公署經收者改歸財政所經理則有種種硏究預防之點委因財政所
  條例公佈後一般官吏士紳通謂財政所成立凡地方行政各機關各學校自行經理各款統改歸財
  政所經收核定各機關各學校預算决算按月向財政所支領財政所得通盤籌畫酌虛劑盈財政統
  一事有專司根本整理未嘗不善但各縣地方財政以學警兩欸爲大宗教育發達地方學欵更多於
  警欵其款目繁瑣實倍於警欸良由直隸興學較早當初就地籌款辦學員紳費心竭力逐年增益是
  以來源甚廣收入獨多後起各機關如自治如實業咸歎無款可籌因之垂涎學款或請求挪借或提
  議分撥紛爭傾軋之案件業已屢見而不鮮幸有學款不准挪移之明令得以保存穩靜以至於今今
  若統歸財政所彙總分配則兼籌並顧對於他項機關支款不免有挪用學欵之時卽各學校籌定學
  款專案亦將根本動搖紛亂雲起教育前途危險之至似非省會立法本意亟宜根據條例詳細硏究
  解决明定標準通行各縣俾資遵辦以保學款以維教育謹提出應行解決問題六條送呈
  廳長察核懇請明定標準宣示大會抑或交會討論徵求一致辦法
  應行硏究解决明定標準各項
  一教育經費改歸財政所經理是否專指縣款而言其城鎭鄕地方所有各校自行經收之學款是否
  一倂改歸財政所經理
  一應歸財政所經理者如專係縣款是否以向歸縣公署經收者爲限抑以性質分別凡屬縣教育經
  費向歸各校經收者一倂改歸財政所經理
  一興辦學校多係就地籌款勸學所縣立高等以上各校經費有不純向縣署支領者自行經收之學
  款其性質有不屬於縣款者依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預算决算收支各欵勸學所縣立高
  等以上各種學校收入是否全部改歸財政所經理抑或審核全部預算决算至改歸財政所經理
  之款仍以縣欵一部分爲限
  一地方學校以名義言雖有縣立鎭立鄕立之分以款項實際言或就舊日書院義學改設或就地隨
  時籌提其性質種類多半相同依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應歸財政所經理之學款祗限於
  縣立學校究竟鎭立鄕立高小國民其收入之款有屬於縣欵性質者是否亦改歸財政所經理
  一各項學款籌定時各有專案各有用途明令不准挪移即各校亦不能互相通融改歸財政所經理
  後各項學款是否仍照籌定原案各歸各校領用抑或統合爲一由財政所臨時分撥
  一各校學款多由教育當事人擔任籌集用能節節進步以後學欵改歸財政所經理各校用欵按照
  預算屆期向財政所領支已不負籌款責任此後籌集學款應由何人負責教育當事人是否仍須
  專籌學欵 先將財政所條例逐一硏究可否解釋以上各問題如不能解釋則交小學會議公决
  請定捐資興學褒章晋等案議決照原案通過
  附原案
  請定捐資興學褒章晉等案 天津縣勸學所提議
  捐資興學襃獎條例所定各等金銀襃章之授與但有款額之區分幷無晉等之規定往徃始捐若干
  業經請獎有案若再捐銀若干仍須按之文例授以同等之褒章例如初捐壹百元請獎三等銀色褒
  章繼而又捐貳百元依照條例仍應授以三等銀色襃章幷無因其先後共捐叁百元准依條例欵額
  晉給二等襃章之明文查各部所定獎章條例均有晉等明文捐資興學獨無規定未免不得其平可
  否由會議決懇請
  廳長呈明
  教育部將該條例追加條文凡捐資已經請獎而續捐之項合計前後能符若干以上者得按其合計
  之數請予晉等但須將前屆給獎執照及裦章繳部注銷似此修正例章定能引起一般社會之樂捐
  是否可行祈
  賜公决
  田房交易監證人應得中用並酌加公益捐一分充作學款案
  議决將酌加公益捐一分删去其餘由各縣斟酌情形辦理
  附原案
  田房交易監證人應得中用倂酌加公益捐一分充作學款案 新河縣勸學所提議
  查典當買賣田房交易監證人均以各村村長佐兼充早經財政廳通令在案惟各村村長佐非家
  道殷實即詩書門第盡屬輕財施義之輩其對於典當田房應得中用五厘與買賣田房應得之中用
  二分均不屑取有自甘捐作學款者有仍歸私中漁利者種種辦法甚不一致擬將該交易監證人
  所有應得兩項中用各歸各村國民學校再承典承買各戶均係富有之家擬無論承典承買均亦令
  其各出公益捐一分統計買契二分典契一分五厘一律充作學欸以爲强迫教育之經費是否有當
  即請 大會可決
  重提地糧串票錢充作師範講習所常年經費案
  議决照原案通過
  附原案
  重提規復地糧串票錢充作師範講習所常年經費案 滿城縣勸學所提議
  儲備師資早有功令義務教育又將實行添設師範講習所固爲當今之急務惟款項不足辦理難期
  完善師資缺乏小學何以擴充查上年靑縣徐永兩縣勸學所提議規復地糧串票錢充作師範講習
  所經費會經公决在案嗣因各縣援案呈請旋經
  財政廳批駁此案似歸無效茲查此次直隸籌辦義務教育草案甲項第四款即爲預儲師資内載推
  行義務教育師資與經費並重此次預爲儲備除省立師範學校應由廳另行計畫進行外其各縣預
  計某年應需教員若干本屆撿定合格教員計有若干其不足之數應由縣知事督同勸學所查照八
  年三月教育廳公布之整頓師範講習所辦法分年儲備等因是師範講習所誠爲實行義務教育之
  根本預備惟設立此所經費非由本縣地方設法籌措不可試思設立一所應需之款額卽按滿城現
  狀言之常年共需銀洋一千六百餘元除己籌之款外尙不敷洋六百餘元每以地方無欵可籌常有
  不能維持久遠之慮想吾省其他各縣應感同等之困難竊以爲今旣擬實行義務教育必須設此師
  範講習所而此所經費與其空言設法另籌終苦無着仍不若就原有者而規復之似較順而易也故
  特將舊案重行提出擬由大會呈請
  省長再由
  教育廳轉咨
  財政廳倘蒙核准庶可維持原議且補經費之不足况查此項串票錢自民國二年每票定爲制錢十
  文今即規復原數雖各縣徵收不一至多者每票加收不過制錢十五文似此積銖累寸之欵民間所
  出無幾而講習所每年約可得五百餘元之補助其有裨益義務教育前途實非淺鮮謹將重提各緣
  由敬請 大會公决
  實施誣吿反坐以安辦學人心案
  議决照原案通過惟學董字樣均改
  附原案
  實施誣吿反坐以安辦學人心案 遷安縣勸學所提議
  籌欵設學辦理縱然圓到未必不招反對者之忌惡嘗見有學校校董素守範圍而鄕間狡黠者流以
  爲不利於已輒摭捨捕風捉影之談妄肆詆毀其控詞非曰藉端吞款即曰仗勢欺人迨一經確查十
  案九虛而地方長官又徃往以因公起訴不肯苛求每以事出誤會四字了之因之校董灰心喪志急
  於退職者比比皆是甚非所以勵賢勞也况際茲厲行義務教育之時藉賴於校董者正多此等惡風
  尤不可長可否飭下各縣遇有學務訟案如果辦學者有軼出軌範行爲自應依法懲辦儻無端揑控
  純出於仇怨之口以圖嫁之禍而快其私務須按照控情輕重科以反坐庶幾人心知奮較之從前議
  决優待校董條件其得力尤多多矣
  强迫建修校舍案
  議決歸倂籌備義務教育案內辦理
  附原案
  强迫建修校舍案 大城縣勸學所提議
  講室爲實施教授之地非寬大廠豁斷難容多數兒童若公房廢廟非特各村寥寥甚尠雖偶有一二
  亦未必適用即以大城縣論之現成立學校一百五十處近二三年間陸續將講室改建寬廠以爲普
  及教育之預備者計有五十處此五十處講室類皆由强迫勸導而來其出於自動者爲數極少以大
  邑民情之固執强迫築舍尙如此其易果直省各縣一律舉辦豈獨爲難茲擬令各縣自本年八月起
  催促各村一律建修講室與調查學齡兒童同時進行一勞永逸熱心人當極端贊成也
  提倡實業以利貧民案
  議決照原案通過
  附原案
  提倡實業以利貧民 延慶縣勸學所提議
  近年國計民生日形艱窘推其原因蓋由實業教育不發達之故也惟是興辦實業若驟按甲乙兩種
  規定在通都大縣款有可籌易於收效而中小各縣經費無出恐難辦到莫如各就地方情形出產原
  料籌設職工學校以養成工業人才而補助普通教育之缺憾庶乎實業教育有發達之壹日貧家子
  弟不至無路謀生矣是否有當敬請
  大會公議

知识出处

直隸小學會議紀事錄

《直隸小學會議紀事錄》

出版地:民國九年七月

本文记述了民国九年七月直隶小学会议记事录包括公文、会员录、会议日程表、开会闭会词、议决案、讲演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馬錫蕃
相关人物
楊金第
相关人物
劉孟震
相关人物
曹智方
相关人物
席之琦
相关人物
黃文藻
相关人物
李振網
相关人物
楊連甲
相关人物
馬濬源
相关人物
張學文
相关人物
楊壽山
相关人物
郭瀛洲
相关人物
司彭齡
相关人物
步其灝
相关人物
李賡颺
相关人物
商佑假
相关人物
王鳴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