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河縣志卷之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3791
颗粒名称: 甯河縣志卷之三
其他题名: 建置志
分类号: K29
页数: 86
页码: 一至四十三
摘要: 本文是《重修甯河縣縣志》卷之三甯河縣的卷目。
关键词: 宁河 县志 地方志

内容

蘆臺玉砂
  蘆臺産𥃆最盛天津長蘆歳銷部引居三之一值夏
  秋灘曬旣畢積於河千望之如玉山然列之為景匪
  觀美也蓋邑有場竈緝匪禁私經理盡善民始安業
  蒞兹土者正可撫景而思其職矣
  潮河銀練
  河以潮名蓋河近於海潮汐之所必至也潮退則順
  流下駛潮漲則逆流上行朝夕往迥因風激浪白波
  細生素光如練盈虚消息於此見端甯沽樵影
  邑西南有甯車沽横袤數十里不任耕種而長蘆蔓
  草雨後綿芊甯津兩邑悉取資焉村人業樵四岀及
  夕陽斜照呼類來歸表短影長盈阡積陌不知執斤
  戴笠者之有幾千萬數也
  江口漁歌
  江窪口為甯寶分界之處凡豐潤之還鄉寶坻之八
  門城等河俱近此歸入薊運水道曲折囘互旋渦漁
  者多萃於此柳絮春風荻花秋月鳴榔掣網欸乃興歌不减江南風景
  七里烟波
  西南五十里有巨澤名七里海東西二十餘里南北
  十里許宣洩王家霧筐兒港兩減河壩外之水上下
  引河有五其尾閭入薊運河而歸海當夏秋雨積時
  滄波浩渺一望無涯名之曰海誠匪謬也
  北塘雙壘
  北塘北枕大河東控海口為甯邑重鎮故設千總一
  員統兵防守海口之南北兩岸各有礟臺一座創自前明今海氛永息故壘猶存而巍然對峙遥望之猶
  竦然知為要地云
  按寶坻志列有八景其在甯者夏霧銀鮮蘆臺玉
  砂杜文端公以銀鮮水族之微不足言景去之易
  以海天東勝前令徐公增其數亦列為八所列有
  薊峯遥翠糧艘風帆蓋薊山在寶坻為接壤甯則
  去之益遠且糧運已停景又廢一為更其二一日
  文閣迥瀾一日甯沽樵影
  論曰郡邑志之有景由來舊矣然多牽合附會甚且於梵宫寶刹花石臺榭之間標奇關麗以極衆人之
  所昡曜其失也誣而删之則於形勝未備珥筆者蓋
  難言之夫景以辨方亦以觀世我
  國家重熙累洽民康物阜
  化日舒長近邑猶增勝槪蓋卽因其地脉指其事為其
  景斯在而遠勢雄風幽光野趣亦無乎不在所謂俯
  拾卽是不取諸鄰殆與華而不實者異矣甯河縣志卷之三
  建置志凡十七此篇凡祀典所不及錄者悉記之其寺觀則見於雜識
  先王畫野分州建邦樹邑匪獨其政教典常足以綱
  紀之也蓋必有經營之規剏久遠之利而後上下公
  私有所麗焉此三代之政所以勞民而不怨也甯為
  初分之邑一切俱屬創始苟非鴻圖遠樹作述有因
  則後之踵是而經營者其何以示久遠乎漢制官寺
  鄉亭漏敗壇垣陁壞不治者不勝任先自劾凡以重
  創守也周書云申畫郊圻慎固封守是在良長吏哉志建置
  城池
  梁城五代劉仁恭為鎮時築仁恭曾封梁王故名久
  廢遺址無存明置梁城守禦千户所
  國朝因之改置千總雍正九年卽其地改設甯河縣縣
  無城池四面環水其西架石為橋以通往來乾隆三
  十二年知縣薛端採形家説塞之以土遂成大路
  四門各立城樓一座道光二十四年邑紳廉如鈺廉
  驥元廉以藩張毓棠孫世恩霍宗洵等倡捐禀請重修經邑令朱以升詳憲批準是年二月興工五月工
  竣光緒三年復經邑令丁符九重修
  論曰城池所以衛民也周官設掌固以修城郭溝池
  樹渠之固以通守政造都邑則治其固與其守法典
  綦重矣甯河為畿東新建邑分置伊始事屬草創
  城池之制未遑也後復以土俗民情多所未便議不
  果行然河流環繞足資捍禦地利信可憑焉迄今百
  五十年閭里晏如宼盗無警
  國家大平之澤而斯河實保障焉增埤抵隙於此是賴夫固金湯恃之矣
  縣治
  縣署在城内正北其大門儀門大堂及三堂舊屬梁
  城所千總署洎雍正九年分縣其大門儀門及東西
  角門知縣楊奇昌於十年重修大堂凡三間大堂之
  後為三堂凡三間中有額曰觀我知縣徐堂題十二年知縣沉濬
  重修三堂前為宅門其東西廂房凡六間大堂之東
  為二堂凡三間中有額曰不負初心知縣任西華題二堂之前瓦房凡
  三間三堂後為知縣宅正中三間東西廂房凡六間
  前西書房在三堂之西為幕㕔凡三間監獄在大門内之西凡四間俱於十二年知縣沉濬始建後西書
  房三間乾隆五年知縣洪肇楙增修槐樹下南住房
  二間二堂後東書房凡五間俱於二十年知縣吳龍
  光增建二十三年知縣謝洪恩改修東書房東書房
  後為厨房凡三間大堂前之東西為科房凡十二間
  大門之東為土地祠凡三間俱於二十三年知縣謝
  洪恩增修東西班房各一間在大堂前二十六年知
  縣徐堂增修至四十年知縣關廷牧重修二年建東
  西角門立照壁於其前並修後書房三間四十二年重修内宅及東書房額其中曰退恩堂大門儀門又修土地
  祠廓其址
  典史衙門在儀門之西大堂三間廂房四間書房三
  間住房三間厨房三間班房三間
  把總衙門在本城南街大堂三間住房三間廂房四
  間其基地共計九分七釐五毫本城候選州同馬自
  誠候選訓導馬天相於雍正十一年同捐
  蘆臺塲衙署始建年代前志未詳按舊基衙署在蘆
  臺街中雍正年間廢圯官賃民房居住祗有公館一區為薊永分司廵歴掣鹽之所名曰鹽亭子五代元
  時廉訪使趙鑄所建置明時幾廢青州分司陳九功
  修復之以後厯任官商遞重修焉至塲署基址零星
  錯落散為民居每歳按房間數輸租於官官藉其租
  以為賃署之費事詳鹽毋廟碑記
  通判衙門在蘆臺街東大堂三間東西科房四間儀
  門一間大門三間宅門一座二堂三間東西廂房六
  間三堂三間東西廂房六間馬夫房一間馬棚二間
  厨房二間東院書房二間道光二十三年新設由天津河捕通判移駐蘆臺
  通永總鎮衙門在蘆臺街東道光三十三年新設有
  圖見首卷
  廵檢衙門在蘆臺有傳見藝文
  附
  蘆臺為京東巨鎮人烟繁庶貨物茂實不獨甲於甯
  邑也其地五方襍處居多回民於咸豐年間創建禮
  拜寺有礙風水經前督憲飭令全行折毁並禁不
  許建造光緒五年回民之好事者復欲重蓋藉端僞名義學搆訟又經中堂李據闔邑官紳所禀確實
  情形禁止永遠不許再造並立碑以𡸁後云
  論曰官宰悠悠多安成轍如此傳舍閲人多矣然鳴
  琴岀政之地可任其蕪穢不治耶若廼雕飾無度好
  疲民以成私者此又矯於不治之甚者也學宫
  學宫在縣治正南前臨潮河雍正十一年知縣沉濬
  建中為
  大成殿殿前東西廡各三間又前為㦸門㦸門之左為
  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泮池在其前又前為櫺星門門
  之左為忠義祠右為節孝祠其外為照壁壁之左盡
  處為義路門右盡處為禮門
  崇聖祠在
  大成殿後明倫堂在
  大成殿西中隔一夾道堂之前為大門大門之西為土
  地祠教諭宅在明倫堂後訓導宅在教諭宅後
  按文廟於乾隆二十四年重修知縣謝洪恩捐
  俸銀一百兩合衆紳士共捐銀一千六百六十五
  兩三錢通禀各憲飭交首事杜懋綸等庀工修
  葺除用過一千五百一十四兩九錢二釐尚餘銀
  一百五十兩三錢九分八釐連歳修銀十兩一并
  交典生息俱經詳憲批允飭令首事經紀有碑記見藝文迨乾隆二十九年各典商以此項銀兩日多難
  於兼權卽呈繳徐前縣得子母銀四百九十兩徐
  前縣陞任延慶州董事人杜懋綸等放三十三年
  親赴延慶如數領囘交繳杜前縣嗣據生員杜嶧
  貢生張廣基等九人復行頒岀除歸三十二年修
  理明倫堂學宅欠項銀五十兩八錢二分又本年
  苫補文廟支銷銀九十二兩一錢八分又修學
  宅支銀十兩乾隆三十三年置南孟家莊地八十
  七畝園地七畝房二間價銀二百六十二兩五錢有契據張廣基收執三十八年苫補文廟又支
  銷銀三十七兩五錢尚存銀四十兩張廣基存貯
  資生二分行息其息銀每年為掃殿工食之用自
  此而後蓋鮮有存者四十二年大成殿上蓋滲
  漏後殿園牆傾圯頭門照壁及明倫堂門樓照壁
  俱傾斜頽敗無項修葺知縣關廷牧倡捐葺補計
  費一百四十金而規模亦粗就云
  道光十六年知縣周震青教諭陳來德訓導高繼
  第等倡捐重修詳憲批準有碑見藝文光緒二年邑紳劉震東張訓李誠蔚廉雲倬廉林劉殿元廉瑄王
  之楫劉同相姚星燦廉晉王拱辰杜觀文劉殿邦
  張宗泗等捐資禀請重修經知縣吳欽詳憲批準
  並捐俸銀一百兩將興工適䣃任去三年知縣丁
  符九捐俸銀二百兩合衆紳共捐銀四千餘兩是
  年三月開工七月工竣有碑記見藝文廟外南河壩亦修
  築堅固規模較前稍寛氣象亦宏壯
  論曰漢自光武中興愛好經術建武五年廼修起太
  學稽式古典自是其風世篤盛於永平漢治術之隆有自來矣我
  朝
  列聖相承崇儒重道聲教所被超越前古甯邑密邇
  神京化行自近鐘鏞泮壁芹藻馨香蓋彬彬稱極盛
  云壇廟
  社稷壇在縣治北一里許乾隆六年知縣李之蓉始建
  三十二年知縣薛端重修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治南五里乾隆六年知縣李之
  蓉始建二十七年大水冲坍四十三年知縣關廷牧
  重建
  先農壇在縣治西一里許雍正四年各州縣衛所奉文
  建造壇宇叠經梁城所正署各官詳請領項創建時
  藩憲以衛所與州縣不同未準支銷七年千總厲彭年復備叙緣由申請轉詳蒙督憲批準至是年
  秋署所千總濮元孝始克領項建造其制正殿三間
  兩邉耳房各一乾隆二十二年知縣吳龍光重修增
  置大門樓圍以土牆四十二年正殿傾頺知縣關廷
  牧重修
  關帝廟在縣治中十字街口前殿三間後殿四間建自
  前明年月無考乾隆二十四年知縣謝洪恩重修四
  十二年闔邑捐修復拓後院東邉而大之
  按陸隴其靈壽縣志云關公正直之人殁為明神祀之可也然今之尊關公者皆因道家之説往往
  多誣知禮者宜辨之其論甚正故特筆之以示教
  云
  城隍廟在縣治北街馬亭三間正殿三間寢宫殿三間
  東西配殿各三間偏西僧房三間建置不知何代前
  明萬歴年間都督僉事陳公燮者倡衆捐修有碑記見藝文
  乾隆二十五年知縣謝洪恩重修四十一年知縣關
  廷牧倡捐修葺
  劉猛將軍廟在縣治西門外昔為西佛庵乾隆七年知縣李之蓉詳請動項改建將軍廟計正殿三間後殿
  三間至乾隆三十八年知縣黄紹魁復行修葺
  按降靈錄載神名承忠吳川人元末授指揮弱冠
  臨戎兵不血刃盗皆鼠竄適江淮千里飛蝗遍野
  揮劍追逐須臾蝗飛境外後因鼎革自沉於河有
  司奏請遂授猛將軍之號鄉人祀之每有蝗蝻之
  害䖍禱於廟則蝗不為災雍正二年奉
  勅建廟
  八蜡神並未建廟每歳卽於將軍廟致祭焉文昌祠在縣治東門外正殿三間後殿五間始建年月
  無考乾隆三十九年闔邑捐資重建
  魁星樓在東門外文昌祠前建設不知何代乾隆三
  十九年闔邑捐修八景之一
  土地祠在縣署大門之東規模頗隘乾隆四十二年知
  縣關廷牧重修擴其規而高大之
  火馬神廟合祀於縣署之西正殿三間後殿三間建設不
  知何時乾隆二十五年闔邑公修
  龍王廟在縣治南門外正殿三間後殿三間建置年月無考乾隆二十七年闔邑公修
  真武廟在縣治北門外正殿三間後殿三間建置年月
  無考乾隆二十八年闔邑公修
  論曰空庭古壁靈爽是依體至肅也北方壇廟雖盛
  而日久敬弛宿莽積塵荒廢殊極比於慢矣辨其非
  族制其處位是亦治民事神者之一道乎書院
  甯河分邑以來書院之制未遑也歳己亥恭遇
  皇上萬壽恩科都人士懽忭鼓舞因卽文昌祠後殿捐
  俸修葺增建廂房數楹講堂書舍齋厨次第就理名
  曰渠梁書院其經費之需則取給於大興侍讀吳君
  肇元歳節課引贏餘以𡸁永久焉是舉之成實吳君
  之倡議也謹書以志所自
  正屋五間中供文昌神座左為講堂
  東廂正房二間披屋三間西廂披屋二間東西兩側門
  文昌臺一座當中霤居前
  大門三間面河西角門一為院門門外東南為魁星
  閣卽八景中之文閣迥瀾也
  額設正課生童各十名附課生童各十名
  官課每月一次館課每月一次其一等及二等前列
  考俱官給奬賞
  經費二百兩乾隆四十四年自大興吳君肇元義捐
  始焉延師歳修之費岀其中其考課奬賞各費一切取自内署在院肄業者自具膏火以俟夫惠桑梓者
  好義而踵成之也
  迄乾隆五十六年六十年嘉慶元年知縣夏蘭三次
  修補道光十七年邑紳廉如鈺邵雙和陳棠李德全
  李中齡馬彚征等禀請倡捐重修經知縣周震青批
  準並捐俸修葺有碑記見藝文同治八年知縣彭瑞麒以捐
  賑餘剩銀三千五百餘兩發商生息作為書院膏火
  詳憲立案明定章程自此書院始有起色章程亦定
  光緒三年邑紳劉震東等禀請重修經知縣丁符九批準捐資修葺
  書院經費
  生息銀三百一十六兩七錢五分
  大高泊租銀三十二兩
  淮漁淀租銀十六兩
  李家厰租銀六兩四錢四分
  蘆臺鹽商捐輸銀一百兩
  楮櫟山租錢五十七千九百六十文
  任士崑租錢七千小坡淀租錢八十二千四百文
  米厰租錢九千七百五十文
  祠外左圍地一叚南寛三十弓北寛三十九弓西長
  八十二弓東長八十六弓計一十二畝零七厘五毫
  祠後窪園地一段南寛五十四弓北寛五十一弓東
  長二十二弓西長三十四弓計六畝一分二厘五毫
  東窪園地一段西長三十一弓東長二十三弓南寛
  五十六弓北寛六十六弓中長五十二弓中寛五十
  八弓計九畝三分三厘五毫以上香火園地三段共二十七畝五分三厘五毫
  係大學士杜立德自捐
  論曰書院有名昉於宋鵝湖鹿洞嶽麓崧陽其最著
  者也蓋古者教人不一其地黨有庠術有序家有塾
  不獨國之有學也其必多為之所者凡以廣教化使
  無不互相切劘以日近於聖賢之域焉王化之成端
  由是矣我
  皇上德教覃敷學校而外廣立書院談經而講學者徧及
  海陬吾甯密邇京邑尤所宜先而顧關如焉是守土者責也今之為是
  舉也尚其相與有成鼓之舞之以仰承
  壽考作人之化於勿替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勉矣
  夫倉儲
  常平倉凡四區俱在縣署大門内西邊額貯穀三千石乾隆四十五年貯穀九百八十四石四斗五
  合貯米五千三百七十三石四斗三升四合一勺節年民欠米六千二十七石三斗一升三合五勺
  光緒五年現存米三百一十一石九斗三升三合三勺現存高梁二百六十二石五斗
  天字地字厫一區在東角門左凡六間雍正十三年
  知縣沉濬建
  元字黄字厫一區在大門西凡八間
  宇字厫一區在大堂前之東偏凡四間
  宙字洪字厫一區在大堂前之西偏凡七間俱乾隆十二年知縣鍾象山建
  以上各厫共計二十五間乾隆二十七年知縣徐
  堂因連年大雨残損設法修葺日久傾圯四十二
  年知縣關廷牧詳準重修今俱廢
  慶字厫一區在大堂前之西凡四間道光七年知縣
  唐宗泰重修
  豐字厫一區在大門内之西凡三間
  盈字厫一區在大門内之西凡三間道光二十二年
  知縣董炳重修以上各厫共計十間日久經雨多殘捐慶字厫已
  坍塌不全盈字厫亦滲漏惟豐字厫尚完固現儲
  前項米石
  社倉乾隆三年後勸捐從未建立倉厫
  按此倉現存穀二十七石八斗三合五勺因未有
  倉厫此項穀石寄存常平倉豐字厫内
  義倉凡四處乾隆十六年知縣屠祖賫奉文始建道光七年知縣唐宗泰奉文重修○光緒五年現
  存米三百五十五石八斗八升六合六勺現存高梁十五石六斗九升一合六勺
  一在西關離城三里瓦倉房三間每間面寛一丈一尺進深一丈二尺簷高九尺五檩牆身裏土塊外甎
  土更房一間面寛一丈進深一丈一尺簷高七尺五
  寸三檩牆身裏外土塊
  瓦門樓一座簷高八尺寛六尺進深五尺牆身裏外
  土塊三檩匾顔義倉兩字上列所統八十三莊今廢
  圍牆共凑長十二丈六尺高七尺厚二尺牆身裏外
  土塊
  地址南北長七丈五尺東西寛四丈係本莊民人張
  九夏張玉樹張國璽張國平張汝稷張汝習張國治張元第等公捐工料係監生高文光民人王彦成孔
  馬自之等同捐估值八十金有奇
  一在西雙莊離縣二十五里瓦倉房三間土更房一
  間規制一如前式
  瓦門樓一座規制如前式匾列所統四十六莊
  圍牆凑長九丈五尺高厚如前式
  地址南北長四丈五尺東西寛三丈七尺係本城貢
  生陳鎰自捐工料係監生王嵩年耆民趙進孝同捐
  計值八十四金有奇乾隆四十二年因山牆閃裂檩椽糟朽知縣關廷牧倡捐重建計費八十金有奇
  按此倉原在段家莊離縣十八里初以西雙莊里
  數適中擬置倉其地後因形勢窪下改設於此册
  報時以各莊遠近里數不均照初擬造報乾隆四
  十二年知縣關廷牧勘估重修遍訪輿論俱以段
  家莊為便故仍前址修葺日久坍塌僅存基址道
  光七年詳準改建本城署内現儲前項米石
  一在蘆臺離縣三十里瓦倉房三間土更房二間規
  制一如前式木牌房一座高九尺寛八尺匾列所統八十三莊
  圍牆共凑長六丈二尺高厚如前式
  地址南北長五丈七尺東西寛二丈六尺舊有房屋
  前後五間係蘆臺場衆竈户公所於是年捐改義倉
  計值一百二十金有奇
  一在軍糧城離縣一百四十里瓦倉房三間土更房
  一間規制一如前式
  瓦門樓一座規制如前式匾列所統三十二莊
  圍牆共凑長十一丈五尺高厚如前式地址南北長五丈七尺東西寛二丈六尺係本莊前
  菴東首空地並無業主上蓋工料係監生馮時亨邵
  聯榜董琰公同捐建計值一百五十八金有奇
  按四倉自乾隆十七年勸捐起至四十三年止共
  積本息高糧一千七百六十九石六斗二升於乾
  隆三十五六年因災岀借至三十七年其無力窮
  民蒙
  恩赦免一千三百七十二石一斗現存高糧三百八十二
  石二斗五升民欠高糧十五石二斗七升各倉照額分貯多寡有差然以一邑之廣現貯止有此數
  設有饑饉所濟幾何際此
  重熙累洽之秋年豐人樂尚當諄切勸捐俾倉儲充盈
  足補常平所不及乃有濟歟
  論曰周官倉人掌粟人之藏遺人掌邦之委積而積
  貯昉焉誠天下之大命也漢耿壽昌倣李悝平糶之
  法因歳豐歉增糴減糶以濟民而常平之法起隋長
  孫平又請令諸州百姓收穫之日勸岀粟麥於當社
  造倉貯之以賑饑饉而義倉之法興而其弊也歳時久有司以朽爛為虞岀納頻胥徒得侵漁取利非法
  之弊用法之不得其道也我
  朝自雍正三年
  勅令天下州縣各建倉以防紅腐復於雍正五年查核舊
  倉厫損壞者
  特諭支發正項錢糧修理倉儲弊蠧釐剔一淸民霑實惠
  亦云溥矣甯邑呰窳粒食未饒卒遇水毁火旱之歳
  無積聚何以相救哉因原其所建立與其所修治雖
  在官在野各地各殊而要以利民為本庫廨在大堂暖閣東邊
  按甯邑地丁正耗每年分春秋雨季徵收除存留
  支銷及撥解兵餉处所存無幾俱在内庫收貯今
  所貯者唯𠒋盗贜械而已
  養濟院在城西一里許瓦房正間四間東西廂房四間
  在城西一里許瓦房正間四間東西廂房四間凡八
  間於乾隆五年知縣趙憲奉文領項始建迨乾隆二
  十六七年大水冲坍無存知縣徐堂於交代時墊岀
  銀五十三兩八錢八分至四十三年知縣關廷牧照舊捐建計費一百五十餘金
  留養局
  一在本城將軍廟一在蘆臺東大寺離縣三十里其經費
  係乾隆十八年知縣屠祖賫曁士商公捐銀一百兩
  交鹽商資生每月取息二分歳收利二十四兩入冬
  飭發典史銀十四兩蘆臺廵檢十兩經理其事至二
  月初一初收局造册報縣核轉
  按甯邑雖僻處海隅而路通遼薊東省及南府岀
  口覔食者必取道焉區區經費曾足以言普徧乎余履任四年兩遭歉歳俱捐俸倡義以資接濟留
  心民瘼者必將有以善其後矣
  演武塲
  在縣西三里許開設不知何年其畝數縣案無考乾
  隆三十一年准營員移開較塲地原額五十九畝九
  分五釐現在不敷經知縣許鈞將耕熟軍地撥補十
  三畝零足其數立有界址
  按甯邑前奉派發軍流犯數名因無養贍經知縣
  沉濬諭令各犯將較塲左近無主堿荒陸續開墾得熟地三十餘畝至乾隆十八年各犯有在配病
  故者有援
  赦囘籍者嗣後亦並無軍流人犯到境此地歸官召佃
  按三分之一抽分充公自三十一年撥淸界址只
  剩十六畝零
  舖遞
  縣東舖至豐潤縣治一百一十里額設舖司一名
  縣南舖至天津縣治一百四十里額設舖司二名
  縣西舖至寶坻縣治一百一十里額設舖司六名縣北舖至玉田縣治一百一十里額設舖司一名
  額設舖司共十名每名歳支工食銀六兩共支工
  食銀六十兩
  按驛遞所以達政令也其中有衝僻之分而夫馬
  多寡因之甯河為地尤僻設縣以來並無驛遞馬
  匹惟舖司十人奔走賫投而已其捐馬公文則悉
  附寶坻以達因地制宜而政令亦不患其壅矣
  墪房
  本城南街營房五間馬棚三間本城西門外營房六間
  本城北門外營房四間
  青坨莊營房三間塘房一間墪臺一座
  江窪口營房三間塘房一間墪臺一座
  西西棘坨莊營房三間塘房一間墪臺一座
  潘莊營房三間塘房一間墪臺一座
  東堤頭營房三間塘房一間墪臺一座
  以上各營房乾隆五十七年知縣夏蘭奉文重修河渠
  薊運河源岀遷安縣三臺營逕遵化薊州至寶坻流
  入縣境之江窪口逕縣治北分流環繞仍合於縣治
  南又東南屈曲凡十數折抵北塘口入海計長三百
  三十里前明以來為薊運要路乾隆三十年改支折
  色奉文停止而河之名尚仍其舊
  按此河一名潮河以其為海潮所往來也形勢曲
  折中流深通自昔無勞濬河其上游每為寶坻患
  自入甯河境而安流赴海矣其間灌漑之利魚蝦之饒商賈舟楫之便莫不頼之而霖雨積水亦半
  消納其中不至遽成氾濫皆河力也豈僅資當年
  漕運耶言水利者當以此為首云
  新河在縣南一百二十五里自天津直沽河口起至
  北塘河口止徑四十里明天順三年始鑿先是漕運
  由直沽岀東海由東海折入北塘口上達薊州屢被
  風波漂溺故開此河以避其險事具李賢運河記中
  嘉靖元年復濬治之名曰漕渠後有淤塞三年兩濬
  夫役之費甚為邑累國朝貯漕京通倉渠不復治康熙三十四年以
  陵糈轉運不便遠涉海口故重開新河一道於故道北長二
  千一百八丈底寛二丈面寛二丈五尺每歳檄近鄰
  邑協修雍正十年後境屬甯河時甯邑新立户少民
  稀力難獨任仍派兩邑公修寶邑新挑一千一百丈
  甯邑承挑一千零八丈著為例乾隆元年
  上允督河臣請撥歳修銀兩專歸甯河挑濬五年又準動
  前河臣劉勷完公銀二萬大加修治迨三十年户部
  覆準陵糈粟米改支折色毋庸轉運其歳修工程卽於是年奉文
  停止由是此河漸淤
  按前明開此以避海患漕運便之然三年雨濬大
  為民害
  本朝乾隆元年準撥歳修銀兩每年於通永道庫支領
  凡有疏治無擾於民但歳有定額遇淤塞過多工
  費浩繁究難免於派累自改支折色後而民益晏
  如矣
  七里海在縣西南五十里水本無源地勢窪下行潦歸焉當雨多水滙極目無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
  接筐兒港西北接青龍灣二引河之水東南分流入
  運河歸海寛二十里長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與隄
  頭罾口河同濬海之西北為後海寛八里長十八里
  其東南為曲里海寛四里長十里
  按七里海邑之受水處也明世宗寶錄計二百五
  十二里與現在廣袤之數懸絶蓋由沿海浦漵日
  就淤淺附近居民往往報陞為業已非復曩時之
  舊矣夫邑有大澤潦可為容旱可為蓄邑之利也論者乃惜其棄為汙池謂墾之歳可得粟百萬斛
  論似可聽但熟察情形則有不然者斯邑地本卑
  窪雨水過多全恃七里海為容蓄况青龍灣筐兒
  港之水皆以此為歸倘有司不察聽其認耕或反
  以開荒增賦為已最規小利而廢大澤一遇霖雨
  輒氾濫成災為害孰甚此畿輔通志所為殷夏
  長慮也留心地方者當思大澤之利毋俾壅塞水
  患庶可息歟
  青龍灣引河在縣西北七十里由寶坻東淀莊至寶甯分界之大道流入縣境逕潘莊入後海注七里海
  復徑淮魚淀入曲里海東南抵甯車沽會西引河合
  流入薊運河歸海計長四十五里雍正八年開時因
  河西務一帶水漲漫決故於青龍灣建壩四十丈開
  挖此河以分其勢區畫有法水不為災
  筐兒港引河在縣西九十里由天津塌河淀至堤頭
  津甯分界之石橋流入縣境逕趙温莊造甲城至王
  家臺入七里海又東過罾口抵南澗沽入薊運河計
  長五十里乾隆十一年開是時興修水利部議以塌河淀受北運河之水每於夏秋漲發不能容納泛淹
  田廬題準開挖以資宣洩二十九年奉文重濬
  按乾隆十一年部議塌河淀東舊有河形一道與
  七里海通七里海東亦有河形一道直達薊運河
  應準其隨勢挑濬是隄頭罾口之河非至此始開
  可知畿輔通志亦謂塌河淀有小河一道岀西
  隄頭入七里海考通志成於雍正十一年益知此
  河久矣有之絶潢斷港考據無從其始固不可得
  而詳矣淮魚淀西引河由七里海南岸淮魚淀西起至甯車
  沽會東引河合流入薊運河計長五十里河之東復
  有引河一道卽青龍灣引河下游名東引河此固别
  之以西云
  按東西二引河始開年月不可考父老相傳西引
  河開於雍正三五年東引河開於八九年苦無確
  據乾隆二十八年奉文興修水利知縣徐堂以邑
  舊屬寶坻具文關查據寶坻以彼時開挖係水利
  府自行辨理無卷可稽覆予竊病焉細檢畿輔通志雍正四年怡賢親王查歴至此見水道淺
  狹五年委員開挖甯車沽河起自淮魚淀達於北
  塘口長四十里拓濬深通八年開青龍灣引河注
  之七里海仍屐挖甯車沽河導七里海水洩之北
  塘可見前此卽有河形後特因而疏治之固非至
  見始開矣但雍正五八兩年所挖者為東河耶西
  河耶通志未有明文然觀其所云五年八年亦頗
  與父老之言相合今以形勢揆之西河形稍灣曲
  赴海紆𢌞不與後海引河𦂳對惟東一河由七里海逕曲里海曁甯車沽下趨北塘其流直捷固為
  上接後海青龍灣引河之正派雍正八年所展挖
  正在於此若五年拓濬之處則斷為西河無疑迄
  今附近居民猶稱西為舊河東為新河益可證矣
  歷年未遠故蹟已病無徵倘遲之又久更何如也
  故為之查核詳明俾言水利者得有所考焉
  七里海引河日久淤塞乾隆六十年知縣夏蘭奉文
  重濬經費核實報銷
  罾口河每於夏秋之間雨水過多諸河容納不及泛淹田廬道光四五兩年知縣歐聲振武淸耍兒渡縣
  丞孟釗河西務主簿錢步軒安州州判劉芳磁州吏
  目宋廣僎河西務主簿徐敦義豐潤縣主簿羅瀛等
  奉文承挑經費俱從天津道庫支領同治四年知縣
  李賡雲重濬挑修銀兩自蘆臺勸捐
  南河在城南環東北直趨蘆臺至北塘入海同治八
  年邑紳劉震東張訓李熙春劉長瀚等禀請挑挖經
  知縣彭瑞麟詳憲批準重濬經費係借捐蘆臺槽
  欵金鐘河同治十二年知縣李賡雲奉文派民夫重濬
  自歡坨莊至薊運河八十里經費從天津公局支領
  甯車沽西引河與東引河合流入薊運河年久淤淺
  同治十二年督憲李委員重濬自淮魚淀起經七
  里海至甯車沽兩莊中穿入薊運河長五十餘里
  甯車沽新河一道同治十三年督憲李以津郡為
  衆流統滙之區而由直沽河徑流入海恐宣洩不及
  必至泛濫奏準委員調勇挑挖由天津陳家溝起
  經塌河淀歡坨莊西入縣界直趨甯車沽莊南二里外入薊運河寛十三丈深丈餘兩岸隄高丈餘建橋
  三座河口去北塘五里自南澗沽小河淤淺艚船往
  來皆由此光緒三年歡坨莊左近河身淤淺一二寸
  舟不能行此段幾廢經知縣丁符九勸捐督同紳士
  重濬十二里詳請督憲李立案蒙批殊堪嘉尚又
  批可嘉之至委通永鎮吳公殿元會勘丈量收工
  各莊渠利
  本城西門外渠一道寛一丈一尺深六尺通薊運河
  雍正七年開挖東門外渠二道寛二丈深七尺通薊運河乾隆三十
  八年開挖
  北門外渠一道寛六尺深五尺通薊運河雍正十二
  年開挖
  東窩莊渠一道寛九尺深五尺通薊運河圍繞合莊
  開挖年月無考
  南窩莊渠一道寛四尺深二尺乾隆二十九年開挖
  江右沽渠一道寛四尺深三尺雍正八年開挖
  孟家莊渠一道寛四尺深三尺長二里許南通薊運河雍正十年開挖
  孟舊窩渠一道寛五尺深四尺康熙四十五年開挖
  楊家莊渠一道寛六尺深四尺乾隆二十四年開挖
  西關莊北渠一道東通大河西通任家泊寛一丈深
  五尺長十里餘康熙四十四年合莊開挖
  萊園莊南渠一道東通大河西通楊撥莊西寛六尺
  深五尺長一里許
  又莊西北渠一道東通大河圍繞莊西寛五尺深四
  尺長一里許又莊北舊渠一道東通大河西圍園地寛五尺深四
  尺長半里許
  米厰莊前後莊東南西渠各一道寛五尺深三尺圍繞合
  莊
  木頭窩莊西北渠各一道南通大河北繞合莊寛六尺
  深四尺長一里許
  後沙窩莊西渠一道西通薊運大河自西而東環抱
  合莊寛五尺深四尺長一里許
  前沙窩莊西北渠一道西南通薊運大河縈繞合莊寛六尺深四尺長一里許
  劉家莊南渠二道西通大河自西而東寛五尺深四
  尺長一里許
  馬家莊南北渠各一道一渠自南而東一渠自西而東
  二水交流環抱合莊寛五尺深四尺長半里許
  孫家莊渠一道東通薊運大河下通林家莊寛五尺
  深四尺長半里許
  倒流窩莊北渠一道寛三尺深四尺圍繞合莊開挖
  年月無考朱家莊渠一道寛三尺深六尺南通薊運河北通捷
  道沽
  苗家莊北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西通薊運河東達
  柳家莊
  麥子沽莊東渠一道寛一丈深四尺西通薊運河東
  達苗棗莊
  塔慈莊渠一道寛五尺深四尺乾隆十五年合莊開
  挖
  張家新莊東渠一道寛八尺深三尺圍繞合莊牛口莊東渠一道寛一丈深三尺通薊運河
  高家臺後渠一道寛七尺深三尺圍繞合莊雍正十
  年開挖
  前邦道沽莊渠一道寛七尺深二尺東通薊運河圍
  繞合莊康熙四十年開挖
  岳旗莊西渠一道南通薊運河寛一丈深五尺康熙
  十三年挑挖
  靑泥莊北渠一道西通薊運河寛一丈深五尺康熙
  十五年挑挖胡家莊東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康熙四十年開挖
  青坨莊至淮沽莊引河一道約寛丈餘計長二十里
  引豐潤上游之水從淮沽莊西入薊運河年久淤塞
  田家莊頭南渠一道寛八尺深四尺環繞合莊乾隆
  七年開挖
  齊家沽東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環繞合莊乾隆十
  一年開挖
  大麥沽西渠一道寛八尺深四尺環繞合莊乾隆二
  十年開挖崔成莊北渠一道寛二丈深六尺環繞合莊乾隆二
  十年開挖
  朱家莊北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環繞合莊乾隆五
  年挑挖
  板橋莊西渠一道西通薊運河東達王實莊寛五尺
  深四尺長七里始挖年月無考
  落波亭莊東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環繞合莊乾隆
  二十五年開挖
  杜家新莊北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東通薊運河環繞合莊乾隆三十七年重濬
  江窪口莊南渠一道寛八尺深四尺環繞合莊
  任家泊在縣西北十三里坐落任漢莊西南李花毛
  莊正東之中東西寛里餘南北長二里入夏雨水積
  聚則自楊四莊牛口莊前後邦道沽至青泥等莊流
  入薊運大河惜中流淤淺不能引潮河以資灌漑倘
  一加疏濬使蓄洩有方則數莊均成沃壤矣
  任千户莊東渠一道寛五尺深四尺長十二里東通
  谷家孫家林家西關南沽等莊歸入薊運河靳家莊東渠一道東北通大河南通陳崔二莊寛一
  丈深五尺長一里許
  南崔家莊東渠一道東北通大河南通陳家莊寛一
  丈深四尺長半里許
  南陳家莊南渠一道南通高家莊北通大河寛三丈
  深五尺長三里
  趙家園莊東渠一道北通蘆臺大河南通陳家莊寛
  八尺深六尺長二里
  東陳家莊西渠一道北通大河南通莊南寛五尺
  二尺長三里
  曹田萬莊渠二道南通大河北通閻家莊寛五尺深
  三尺長三里
  小田家莊西渠一道南通大河北通大趙家莊寛五
  尺深二尺長二里
  大趙家莊南渠一道南通田家莊東通大河寛五尺
  深三尺長三里
  黨家莊東渠一道東通大河西通莊頭寛一丈深四
  尺長一里半大艇莊東渠一道東通大河西通莊頭寛一丈深四
  尺長一里半
  大楊莊西渠一道東通莊内西通大河寛二丈深三
  尺長二里
  小楊莊南渠一道南通大河東通道溝寛六尺深四
  尺長三里
  黄沽莊東渠一道北通大河南通蘆家霧寛一丈深
  二尺長四里
  董家莊西渠一道北通小薄莊南通道溝寛五尺深三尺長三里
  小薄家莊北渠一道東通大河北通大薄莊寛二丈
  深二尺長三里
  大薄家莊南渠一道東通大河西貫莊内寛二丈深
  五尺長里餘
  北胡家莊西渠一道北通大河南通張家莊寛二丈
  深五尺長里餘
  張家莊西南渠一道西通大河東南繞莊寛三丈深
  六尺長二里餘漢沽莊北渠一道西通大河東通白家莊寛五丈五
  尺深一丈長六里許
  又莊南渠一道西通薊運大河東至荒地寛三丈深
  四尺長里半
  國家莊北渠一道西通薊運大河東至荒地寛一丈
  深五尺長里許
  馬杓沽莊西渠一道南通薊運大河北通本莊寛六
  尺深三尺長二里許
  田家莊西渠一道北通薊運大河南通本莊寛七尺深三尺長二里許
  蘆家霧莊渠一道西通薊運大河東通本莊寛五尺
  深二尺長二里
  小胡莊西渠一道西通薊運大河東通本莊寛五尺
  深四尺長一里
  寨上莊北渠一道寛五尺深四尺通薊運河環繞合
  莊乾隆二十六年開挖
  鐵獅坨北渠一道寛八尺深四尺通薊運河環繞合
  莊康熙二十八年開挖西莊頭莊東渠一道寛八尺深四尺環陳家莊北直
  貫楊家莊乾隆十九年開挖
  營城莊東渠一道南通張家河北通薊運河寛一丈
  五尺深五尺長四里始開年月無考
  李家沽莊東渠一道北通大河寛四尺深二尺許長
  二里
  劉家莊南渠一道東通大河寛二尺五寸深二尺五
  寸長二里許
  塔淀莊西渠一道南通大河寛四尺五寸深四尺長三里
  北澗沽莊東渠一道寛五尺深三尺環繞合莊
  任鳯莊南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環繞合莊
  王御史莊東渠一道寛一丈深五尺圍繞合莊乾隆
  四十三年疏濬
  中興沽渠一道北通北澗沽南通船沽李家莊寛三
  尺深二尺許長一里餘始挖年月無考
  勾樓沽莊北渠一道東通薊運河寛五尺深二尺長
  三里許紀家莊西南渠一道深二尺寛五尺通王家務引河
  雍正八年開挖
  桐城莊渠一道寛二丈深六尺環繞合莊乾隆二十
  年挑挖
  馮家臺莊東渠一道寛三尺深四尺圍繞合莊
  東隄頭莊南渠一道名張千溝宣洩筐兒港下游之
  水歸七里海開挖年月無考乾隆四十一年合莊呈
  請重濬長四里寛一丈二尺深五尺旱潦可資蓄洩
  軍糧城舊渠一道長六里寛二丈深五尺南通天津大河相傳元時開挖今淤
  大楊莊西渠一道寛一丈二尺深五尺自天津葛沽
  大河引流入莊環繞四面
  小楊莊南渠一道寛八尺深三尺自天津葛沽大河
  引潮入莊環繞四面
  鄭家莊中渠一道寛一丈二尺深五尺自天津葛沽
  大河引潮入莊環澆四面
  塘兒沽莊中舊渠一道南通天津大河圍繞合莊寛
  六尺深三尺長三里許始挑年月無考乾隆三十一年李秀捐資重濬
  附鹽溝
  二港莊舊渠四道俱東通大海繞貫灘坨寛二丈深
  五尺取水曬鹽
  新河莊東鹽溝一道東通鹽灘西至莊南寛二丈深
  五尺長八里餘始開年月無考
  又莊東外鹽溝一道東通内鹽溝西通天津大河寛
  二丈深五尺長五里始開年月無考
  塘兒沽莊東南運鹽溝三道俱東通大海西通鹽坨均寛九尺深四尺長約十里始挑年月無考
  論曰河渠所以備旱潦也北地平衍田無溝洫偶逢
  旱潦動卽成災河渠之利誠不可不亟講也他邑形
  勢或恐經營未易若吾甯中貫長河蜿蜒縈繞蓄洩
  固甚便也倘能大興水利穿渠置牐區畫得宜沿河
  村莊旋成沃壤而由近及遠以次開挖將斥鹵之鄉
  轉盼皆為樂土間有旱潦亦可以人事勝之此前明
  寶坻令袁黄勸農一書所以為斯民計者遠矣數載
  以來目擊閭閻旱潦之苦心竊憫之每深憂長計思仰體
  國家昔年水利營田之至意為吾民成此一勞永逸之
  功日夜念此為己熟獨苦工費浩繁有志焉而未逮
  也兹編輯邑乘因於案牘餘間取境内大小河渠詳
  稽備錄卽荒沽殘港遺蹟半湮亦必加意搜求不敢
  少逸凡以明素志也昔史遷謂漳水在旁西門豹不
  能用為仁智未盡然則旱潦蓄洩之間為令者安可
  不亟講哉讀瀉鹵稻梁之歌每恧然愧之是不能無
  望於賢司牧之留心水利者隄堰
  潘莊隄自寶坻横道南起至王家務河下游廢土止
  計長四百三十五弓底寛六尺頂寛四尺五寸高五
  尺
  東隄頭廢隄
  按隄以防水患也不能防患而反以害之欲其趨
  事赴功難矣查此地康熙年間曾築隄一道後因
  挑挖引河衆流奔注附近田廬屢遭淹没乾隆十
  七年蒙恩減賦時
  欽差查勘以金鐘河宣洩不及特將筐兒港東隄王家務
  西隄毁壤使水勢散漫以便疏瀉自是水患消息
  民賴以安邇年來屢經寶坻移催修築奈合莊涕
  泣苦陳勢難强逼屢次親行勘驗察看情形乃知
  此隄有益於寶而實害於甯也蓋該莊地最卑窪
  一築此隄每遇漲發寶坻固可免患而水勢直衝
  其不至胥吾民而魚龞之不止宜其嘵嘵凟訴也
  夫春秋重民力興作必書無益而為之君子猶譏焉况强氏為害已之事乎故特書之以為將來者
  告此隄嗣於乾隆四十四年經東路分府沉勘明仍照舊廢棄不許復行修築詳道行縣有案並
  準給示勒碑永遠遵行
  埋珠莊南堰一道長十五里高四尺寛三尺乾隆三
  十三年莊民自築
  論曰治九州之水利用道治一邑之水利用防漢賈
  讓以繕完故隄增卑治薄為下策在今日則有不得
  不然者時勢異也邑之有河渠也所以收蓄洩之利
  而隄堰則夾輔之修利隄防導達溝凟其利蓋有相因者故以舊防為無用而壤之者必有水敗其效可
  覩矣

知识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光绪]宁河县志十六卷,作者清丁符九修,清談松林纂。是关于宁河县的一本地方志。现存有清光緒六年刻本。

阅读

相关机构

庫廨
相关机构
養濟院
相关机构
留養局
相关机构
演武塲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甯河縣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建置志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