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縣志卷之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3606
颗粒名称: 天津縣志卷之三
其他题名: 地輿志附表
分类号: K29
页数: 42
页码: 一至二十一
摘要: 本卷是《乾隆天津縣志》的第三卷,記載天津縣地輿的情況。
关键词: 县志 地舆 地方志

内容

天津爲我
  朝新設邑其名僅見於前明求其沿革不幾穿渠鑿空
  耶然河沽入海見於漢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幾暇格物編考訂古今以此爲禹時逆
  河入海之道則邑新而地古矣禹貢州界皆繫以
  水職方氏合川浸藪澤以志九州遺法可循也上
  溯三代下攷歷朝皆以此斷之志地輿
  禹貢冀兖二州之域
  按漢地理志言黄帝畫野分州而不詳其數周
  公職錄言黄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九州而
  未詳其名周禮職方氏疏言自古以來皆有九
  州而不詳其代杜佑又謂九州本制起於顓頊
  虞書亦第言舜肇十有二州至禹貢始有冀兖
  靑徐揚荆豫梁雍九州之名孔安國傳云禹治
  水後舜分冀州爲幽州井州分靑州爲營州所
  謂十二州是也今攷禹貢各州俱隨地細敘治
  水先後而不及幽幷營則禹貢九州在十二州
  之先爲古九州黄帝顓頊之說事或有之又據
  左氏傳夏方有德貢金九牧當是禹受禪後更
  定制以復古耳但古九州特想當然說虞十有
  二州之名又出自孔傳而經無明文故沿革斷
  自禹貢其以爲冀兖二州者據地理今釋冀州
  今山西之太原平陽汾州潞安大同五府澤遼
  沁三州直𨽾之順天永平保定廣平順德宣化
  六府及正定河間二府西北境大名府𤀹縣西
  境盛京之錦州府河南之懷慶衞輝彰德三
  府其地直抵塞外陰山西起東受降城之北東
  訖於大遼水兖州今山東之東昌府及兖州府
  曹州陽穀壽張鄆城三縣濟南靑州二府西北
  境直𨽾之大名府及正定河間二府東南境河
  南之衞輝府胙城也今直沽以北三十餘里舊
  爲順天府武淸縣地南三十餘里舊爲滄州靜
  海地河間之東北境地也故斷以爲冀兖或
  疑地理今釋爲後人書不足爲據者則仍以禹
  貢言之按禹貢冀州曰夾石碣石入於河兖州
  曰濟河惟兖州又曰九河旣道是九河在兖其
  由海入河及由河入海之道音在冀據爾雅兩
  河間曰冀州註云東河西河之間蔡傳以爲兖
  河之西濟河間曰兖州註云自河東至濟孔頴
  逹以爲東河之東邢昺疏東西據帝都而言河
  自積石龍門南流謂之西河至華陰折而東經
  底柱孟諸洛汭皆東流謂之南河至大伾折而
  北過浲水至大陸北播九河同爲逆河入於海
  謂之東河據此則今直沽爲東河尾其北所撥
  順天武淸縣地是東河之西冀州境也其南所
  撥滄州靜海地是東河之東兖州境也
  又按明一統志順天府高陽氏爲幽陵陶唐曰
  幽都舊衞志沿革亦據此言之據史遷帝顓頊
  高陽紀言北至於幽陵其地莫攷虞書申命和
  叔宅朔方曰幽都史記索隱據山海經謂北海
  之内有山名幽都山海經廣註又據一統志謂
  在昌平縣西北古幽州因此得名但據書傳幽
  州爲舜肇十有二州所分冀州之地禹貢九州
  無幽州之名且堯時所謂幽都葢專指測候之
  所言其地在北故謂之幽非畫野分州之謂故
  言九州之界則直沾北境固爲周之幽州地若
  僅以測候之一方言則彼自在北此自在東北
  不相侔也使謂宅幽都者得合幽州之境而𨽻
  之是賈公彦周禮序義和掌四岳之說不可爲
  訓也况天津界域亦不止於幽州衞志歷代沿
  革俱就順天沿革言之似有未當故不附錄
  又按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
  西曰雍州漢南曰荆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
  兖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郭璞以
  爲殷制此於古經無考邢昺疏云此文上與禹
  貢不同下與周禮文異故疑是殷制則亦臆說
  不足爲據况燕齊爲周封國殷時安得有此名
  故不贅入
  周爲幽兖二州地顧祖禹方與紀要冀州東北醫無閭之地今順天永平及遼東之廣
  寧衞爲幽州
  春秋爲燕地
  按周官大司馬職方氏九州東南曰揚州正南
  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靑州河東曰兖州
  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
  幷州鄭元註云幽幷則靑冀之北賈公彦疏云
  周之冀州小於禹貢時冀州以其北有幽幷則
  卽舜分冀爲幽幷之制也冀州曰河内葢指東
  西南三河言其北則爲幷其東北則爲幽也知
  邑爲幽州地而非冀者據幽兖二州俱言河兖
  州之河卽禹貢濟河惟兖州也幽州之河卽禹
  貢夾石碣石入於河之地也若冀州霍漳汾潞
  與邑境遠矣故兖仍禹舊而易冀爲幽
  又按舊志云周爲燕地據燕世家武王封召公
  於燕其封域史無明文前漢書謂召公後三十
  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有北平遼東
  西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
  陽北新城故安涿縣良鄕新昌及渤海之安次
  以理斷之孟子言公侯地方百里豈得獨廣燕
  封據史記正義謂薊微燕盛乃幷薊居之則漢
  書之說非召公始封之舊可知且據左氏傳管
  仲曰賜我先君履北至於無棣索隱以無棣在
  孤竹服䖍以爲受封境界所至則天津似屬齊
  之北境然齊之始封只在里亦不應如是之廣
  索隱以爲指征伐所至之域言是也又據燕世
  家齊桓公伐山戎還燕君送出境桓公因割燕
  所至地予燕其說與說苑同括地志云燕留故
  城在滄州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卽齊桓公割地
  予燕之處據此則滄州本齊境故燕君送齊桓
  至此爲出境及桓以地予燕滄始爲燕地又據
  志滄州南有盟亭古燕齊分界處二國嘗結盟
  於此因名都城記云召公始封在幽之燕山則
  自春秋以降乃廓而大之耳故斷以爲春秋
  又按舊衞志謂武王封堯後於薊封召公奭於
  燕此葢本史記言之據小戴禮記武王封黄帝
  後於薊史記則云武王封黄帝之後於祝帝堯
  之後於薊召公奭於燕正義云其文似重據經
  典釋文云黄帝姬姓君奭其後也葢惟同爲黄
  帝之後一封燕一封薊故以爲重若帝堯之後
  何重之有是當以小戴記爲斷故日下舊聞亦
  取釋文說至帝王世紀則云召公文王庶子尚
  書正義駁之云左傳富辰言文王之子一十六
  國無名奭者則世紀之說不足信矣譙周註燕
  世家又以爲周之支族如其說則奭非黄帝後
  正義烏得謂之重故史記燕世家亦以召公與
  周同姓而不言文王子司馬貞索隱則云燕在
  今幽州薊縣故城按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漁陽
  縣東六十里都城記云召公封地在燕山之野
  故國名燕若幽州之薊據水經注以薊邱得名
  烏得混以爲燕又通鑑地理通釋或云黄帝之
  後封於薊者已絶成王更封召公於薊爲燕不
  知周本紀明言武王封周嬉烏得以爲成王史
  記正義謂其後薊微燕盛乃幷薊居之薊名遂
  絶其說得之
  秦爲上谷郡境
  按衞志以爲秦之上谷漁陽地據方輿紀要上
  谷郡卽今保定河間宣府及順天之東南境若
  漁陽郡則今順天東薊州諸境也故第斷爲上
  谷
  又按北平古今記云水經注言始皇滅燕以爲
  廣陽國據史記始皇三十六郡無廣陽名其說
  不足據
  前漢爲幽州漁陽郡泉州縣勃海郡及郡之章武參
  戸二縣地
  按舊說以縣地漢爲泉州據漢地理志沽水出
  塞外東南至泉州入海水經沽河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
  與濕餘水事爲沽河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淸河合東入於海今北運
  河也河水東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又水經注淸
  河卽衞河今南運河也自東光以下會大河故瀆禹貢錐
  指五證辨之甚詳則今衞河卽大河故瀆與沽
  水俱從直沽入海則直沽卽泉州章武分界處
  據通志天津縣北至武淸南至靜海兩縣界各
  三十餘里則爲泉州之南境章武之北境可知
  不當第以爲泉州畿輔通志武淸古泉州縣天
  津爲章武瀕海之地是也或據水經注沽水
  畿輔通志新河卽潞水潞水卽沽也自雍奴魏地形志魏併泉州入雍奴逹於
  海爲今寧河縣之薊運河則沽水入海當爲今
  寧河地金分武淸置寶坻縣國朝分寶坻縣置寧河縣不當在武淸
  又據河間府志鹽山縣有章武城縣志有古黄
  河入海故道則河水入海在鹽山不在直沽按
  潞水有東西二支方輿紀要在薊州者爲東潞
  水在通州者爲西潞水東潞水者薊州志所謂
  遵化淋河本名黎河通志所謂入薊州爲沽河也西
  潞水者元河渠志白河出通州潞水南入通州
  境逹靜海者是也水經注沽水出山逕漁陽故
  城西而南逕安樂縣故城東俗謂之西潞水也
  西南流逕狐奴縣山西又南逕狐奴縣故城西
  又南左會鮑邱水世所謂東潞水也沽水又南
  逕潞縣爲有潞名潞河也又東南逕泉州縣故
  城東又東南合淸河淸湛漳洹𣸦易淶濡滹池
  同歸於海夫合淸河諸水歸海則縣之三坌河
  也寧河之沽水本不在縣境而白河東下自直
  沽以北三十餘里之沽水皆隸天津則就地言
  地可矣安問寧河至鹽山縣古黄河則北宋時
  東流之河也據宋河渠志皇祐元年河合永濟
  渠卽衞河注乾寧軍是爲北流嘉祐八年河自魏
  恩東至德滄入海是爲東流據宋地理志乾寧
  軍卽淸州今靑縣地而鹽山無棣續文獻通考海豐慶雲爲
  宋之無棣並屬滄州則所謂乾寧軍者謂靑縣也所
  謂德滄者謂鹽山慶雲海豐也靑縣爲古泉州
  西南境詳後河水入海在泉州之東南境今直沽
  是也又據通志大河一由東光縣歷南皮滄州
  靑縣靜海而逹於天津此爲西漢時大河入海
  之道亦卽北宋時合永濟渠入海之道一由寧
  津縣經南皮東歷鹽山慶雲而逹海豐是爲北
  宋時東流之道又謂東流始於嘉祐八年絶於
  元符二年所注不及四十年面近有指此爲禹
  河故道遂以海豐馬谷出爲碣石語多不經甚
  至謂善長南産不知北地高丁不知善長之居
  范陽魏書有明文其未之見耶其說得之
  又按武淸縣志謂縣本古泉州武帝改泉州爲
  泉州縣漢未改雍奴攷三代無泉州之名漢書
  亦無改州爲縣說據地形志北魏始併泉州入
  雍奴漢未𡮢改也或謂溝洫志云同爲逆河
  入於勃海臣瓚以爲禹貢夾右碣石入於河則
  河入海乃在碣石元光三年河徙東郡更注勃
  海禹時不注也又王横云周譜定王五年河徙
  今所行非禹所穿也據此則水經注淸河自東
  光所會之大河故瀆及漢志至章武入海之河
  皆漢河不當混爲禹迹也曰此條敘前漢沿革
  所謂河水至章武入海第就漢言漢耳卽所引
  水經注大河故瀆亦第以証今衞河于直沾入
  海卽漢書河水入海故道未𡮢傳會爲禹迹也
  若據臣瓚說謂禹河不注勃海則有未敢信者
  據應劭曰海之横出者曰勃博物志云東海之
  别有勃海宋程泰之又謂逆河爲勃海說詳禹貢錐指
  大義謂逆河淪爲勃海大約本有勃海逆河又爲其所漸
  耳據地理志滄州爲漢勃海郡餘無勃海名然
  據史遷始皇本紀徙黔首三萬琅邪臺下索隱
  據山海經謂臺在勃海間又山海經潦水注卽遼水
  東南注勃海人遼陽則自琅邪至遼陽皆勃海
  也故方輿紀要亦謂自登萊至永平爲古勃海
  禹河不注勃海將安所之况元光中之河第注
  東郡而不注章武據孝武紀元光三年春河水
  徙從頓邱西南流入勃海師古云頓邱屬東郡夏五月河
  水決濮陽師古云東郡之縣卽溝洫志所謂元光中河
  決瓠子東南注鉅野師古云澤名今鄆州鉅野縣通於淮泗
  是也按皇輿老頓邱宋省入靑豐縣今屬大名
  府古章武在其東北臣瓚曰從頓邱西南流入
  勃海則非章武可知至注鉅野通淮泗則又南
  矣又據河渠書云塞瓠子導河北行二渠復禹
  舊迹是塞瓠子後始得道河北行若未塞之先
  河已入章武之勃海則河本北行何必塞而道
  之且據地理志惟屯氏河至章武入海然在宣
  房旣塞之後去元光河徙時已距二十餘載據
  此則臣瓚所謂勃海當在南境與孝武時千乘
  入海相似和泰之禹貢論及山川地理圖以河
  至千乘入海爲元光改流出頓邱東南之河是
  也故臣瓚以爲禹時不注非章武也又溝洫志
  第據周譜言定王五年河徙不著其地程蔡二
  氏謂徙砱礫其地名未詳
  欽定書經彚纂云溝洫志載賈讓治河奏有滎陽漕渠如
  淳曰今礫谿是也師古謂卽水經所云泲水東
  過礫谿似程氏訛今爲令又加石作砱又云河
  徙砱礫漸遷而東又載余氏闕云定王時河始
  南徙則與章武無渉又據禹貢錐指謂定王時
  所徒卽王莽河按水經注云導河自積石歷龍
  門二渠以引河一則漯川今所流也八千乘海一則
  北瀆王莽時疏故俗謂是瀆爲王莽河此卽史
  漢所謂禹厮二渠也孝武道河北行復禹舊迹
  葢指此二渠言但禹貢無厮渠之文故後人多
  以復禹舊迹之說爲謬又據索隱謂二渠其一
  逕貝邱西南南折按水經大河故瀆東逕貝邱
  縣故城南由甘陵平原鬲縣安陵北出爲屯氏
  河卽溝洫志所謂塞宣房後河復北決分爲屯
  氏河又地理志河水别出爲屯氏河至章武入
  海是也故方輿紀要亦謂吳橋縣王莽河爲古
  屯氏河且據水經屯氏河左瀆注洚右瀆至廣
  川與水故道合則當是合王莽河故道至章武
  入海耳然地理志旣言河水别流爲屯氏河至
  章武入海又言河水至章武入海使一道而兩
  言之不幾於複耶則所謂河水至章武入海者
  焉知不指禹河故道言之况章武入海之爲禹
  河溝洫志自詳之人自不覺耳按志許商謂古
  九河有徒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界
  自鬲以北至徒駭相去二百里今雖數移徙不
  離此域則漢時禹河故道原未盡湮其鬲胡蘇
  後人之說不一若滹池卽徒駭東至平舒八海
  則地理志鑿鑿言之平舒今大城縣在靑縣西
  北二十里未𡮢瀕海今直沽海口卽滹池至平
  舒入海處也故山海經滹池東注勃海亦以章
  武言之是則禹河至章武入海之明証矣或
  據程泰之謂冀州北境漢遼東西右北平漁陽
  上谷之地其水如遼濡滹易皆中高不與河通
  故必至北海然後能逹河據此則滹池未𡮢通
  河班固以滹池爲徒駭悞也曰程氏葢見八州
  皆由他水逹河冀州獨言入河不及他水故謂
  諸水與河不相通中高之說葢想當然非實有
  所據也據註家言夾右碣石有兩義孔傳謂禹
  自入河逹帝都蔡傳則以貢道言之攷禹之治
  水第在東南西三而其北無治水迹則第言入
  河可矣何必計及冀北諸水又侯貢僅在八州
  冀州帝都禹貢獨不言侯貢又何冀北貢道之
  可言若謂皮服之島夷則在東不在北也况中
  高之說本自無據也且據禹貢大河北過洚水
  地理今釋洚水至潞城入濁漳水經注云衡漳
  東北左會滹池川河故瀆謂之合口則滹水本
  可由漳以逹河彼滹漳之通未聞有削其中高
  者而疏之也則程說不足憑而漢書滹池卽徒
  駭之說似不可厚非矣
  後漢爲幽州漁陽郡泉州縣冀州勃海郡及郡之章
  武縣地按郡國志勃海郡無參戸縣據通志後漢省入章武
  晉爲幽州燕國泉州縣冀州章武國章武縣及勃海
  郡地
  北魏爲幽州漁陽郡之雍奴縣地形志眞君七年併泉州入雍奴滄
  州及州之浮陽郡章武縣地地形志太和十一年分勃海章武置郡景
  明初併章武熙平二年復
  隋爲冀州涿郡雍奴縣河間郡魯城縣長蘆縣及兖
  州勃海郡地
  按禹貢錐指謂章武爲魯城縣方輿紀要則謂
  高齊省章武入平舒又謂章武城在大城縣二
  說不同據元魏地形志有三章武縣其河間郡
  之章武爲宋文帝僑立邑地形志劉義隆置魏因之不必言
  矣至浮陽郡之章武縣則漢章武本境也章武
  郡之西章武縣則又浮陽郡章武縣之分也據
  隋地理志浮陽章武兩郡並廢於開皇而不言
  縣隋志諸縣又别無章武方輿紀要以爲南齊
  所省是也若所謂省入平舒者當爲章武郡之
  西章武而非浮陽郡之章武據幾輔通志大城
  縣本漢東平舒有章武城大城縣志謂在章武
  之西故加西方輿紀要則第言大城縣有章武
  城而不言西章武二說所以不同者按地形志
  章武郡治平舒平舒及西章武縣俱有章武城
  平舒之章武城葢以縣城爲章武郡城也西章
  武之章武城則自爲縣城畿輔通志第據西章
  武縣城方輿紀要第據章武郡城二說自不相
  合不知章武郡原有兩章武城而俱不可混爲
  浮陽郡之章武水經注據魏土地記謂東平舒
  爲章武郡治故世以爲章武故城非也此其說
  之可據者若浮陽郡城則卽今舊滄州淸池廢
  縣故城也章武縣城則方輿紀要所謂乾符城
  也據元魏地形志浮陽縣爲浮陽郡治則亦以
  縣城爲郡城又據隋地理志開皇十八年攺浮
  陽爲淸池則淸池故城爲故浮陽郡城可知又
  據方輿紀要乾符故城在滄州西北八十里本
  魯城縣據唐地理志乾符中攺魯城爲乾符宋
  地理志謂淸池縣有乾符泥姑三女等五砦此
  舊志所謂周德中省乾符入淸池也又據宋河
  渠志三女砦在大河北流海口今直沾海口是
  也方輿紀要謂泥姑砦宋政和二年攺河平砦
  卽今之小直沽此皆漢河水至章武入海之地
  故知魯城之爲章武
  唐爲河北道幽州范陽郡武淸縣地理志天寶元年攺雍奴爲武淸
  滄州景城郡乾符縣長蘆縣地理志武德四年以魯城等縣置景州貞
  觀元年州廢以魯城縣來屬乾符元年生野稻水穀地民就食之因攺魯城曰乾符
  按舊志謂漢泉州隋唐爲長蘆不當爲武淸據
  舊唐書地理志漢參戸縣後周爲長蘆其城在
  淸滄之間府志辨之巳詳並非漢泉州地又泉
  州沿革諸史權有可據亦不得混之爲長蘆
  宋爲燕山路燕山府武淸縣河北路滄州淸池縣及
  淸州地
  按宋地理志宋疆理復漢唐之舊惟燕雲十六
  州未入職方葢謂石晉以此賂契丹也然據五
  代史周世宗顯德六年三月甲戌北征四月壬
  辰取乾寧軍卽淸州辛丑取益津關以爲霸州癸
  卯取瓦橋關以爲雄州世宗下三關淤口關舊史不言五月乙
  巳朔取瀛州則已復一軍一州三關烏得謂十
  六州俱未入職方此宋史之悞也又據九朝編
  年備要宣和五年金人來歸燕京六州宋志謂
  金人滅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二
  十四縣來歸宣和四年改燕京爲燕山府葢武
  淸至是始歸則其初遼宋分界當在武淸淸池
  之間宋河渠志載王亞謂海口濶六七百歩深
  八九丈三女砦以西濶四百歩深五六丈此天
  所以限契丹也則直沽海口爲之界明矣
  金爲中都路大興府武淸縣河北東路滄州淸池縣
  及靜海縣地
  按縣地接壤靜海宋淸池爲今滄州之章武故
  城卽乾符城滄州志謂在州東北八十里則與
  縣地中隔靜海又衞地舊附靜海則不當兼淸
  池言之其說似矣但據金史地理志明昌四年
  以淸州窩子口置靜海淸州卽今靑縣靜海在
  其東北其滄州之淸池則金仍宋舊也據志淸
  池五鎭曰長蘆新饒安舊饒安乾符郭疃據方
  輿紀要長蘆新舊饒安與乾符並在滄州通志
  郭疃卽郭家鎭亦在滄州則似淸池靜海兩不
  相間矣然據宋史地理志有淸州復有淸池曰
  淸州則窩子口在其中矣其淸池縣則省饒安
  縣爲鎭又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湖五砦
  以今地域論之則泥姑等砦爲直沽地乾符饒
  安爲滄州地亦何嘗不中隔淸州之窩子口而
  宋則兩縣並列如此是古今疆域不可以臆斷
  也金仍宋舊而不更况後人而敢更之據明一
  統志小直沽屬靜海若金則未敢遽斷爲靜海
  也又據今雍正八年就近撥靜海滄州一百一
  十九村莊歸天津天津白沙頭南之唐家河爲
  滄州地則接壤明矣
  元爲海津鎭及大都路漷州武淸縣元地理志遼金漷陰縣元初屬
  大興府至元十三年升爲州割大興府之武淸香河來屬滄州及淸州靜海縣
  地畿輔通志鎭今府治也元延祐三年置鎭至正九年立鎭撫司又續文獻通考元延祐三年置
  海津鎭命副都指揮使伯顔鎭遏直沽則又名直沽矣
  明爲天津左右三衞及順天府武淸縣河間府滄州
  靜海縣地
  按明一統志天津衞天津左衞天津右衞俱在
  靜海縣小直沽永樂二年築城三年調天津衞
  幷天津左衞四年復調天津右衞以守備則設
  衞在前築城守備則在永樂二年後
  又按舊志天津本近口關句在良鄕北自永樂
  置衞天津之名遂移直沽據畿輔通志天津關
  在宛平縣西二百一十五里據方儥紀要關在
  陽鄕縣北百餘里至易州出大龍門凡十五關
  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或云天津口又據靜
  海志云金史有天津河又云女宿上有天津九
  星姚廣孝占應小直沽故以爲名未知孰是兩
  存之
  國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天津衞爲州將衞原轄一百
  四十三屯就近併入武淸靜海靑縣滄州南皮又
  歸撥武淸靜海滄州三州縣地凡二百六十七村
  莊入天津州九年設天津府改州爲縣附郭永爲
  畿輔大都會云
  禹貢冀州
  兖州
  周幽州
  兖州
  春秋燕國
  秦上谷郡
  前漢幽州漁陽郡泉州縣
  勃海郡章武縣
  參戸縣
  後漢幽州漁陽郡泉州縣
  冀州勃海郡章武縣
  晉幽州燕國泉州縣
  冀州章武國章武縣
  勃海郡
  後魏幽州漁陽郡雍奴縣
  滄州浮陽縣章武縣
  隋冀州涿郡雍奴縣
  河間郡魯城縣
  長蘆縣
  兖州勃海郡
  唐河北道幽州范陽郡武淸縣
  滄州景城郡乾符縣
  長蘆縣
  宋燕山路燕山府武淸縣
  河北路滄州淸池縣
  淸州
  金中都路大興府武淸縣
  河北東路滄州淸池縣
  淸州靜海縣
  元海津鎭
  大都路漷州武淸縣
  燕南河間路滄州
  淸州靜海縣
  明天津衞
  直隸順天府武淸縣
  河間府滄州靜海縣
  國朝直隸天津府天津縣
  天津縣志卷之三終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天津縣志[乾隆]》

出版地:天津

清乾隆年间天津知县张志奇、朱奎扬修,吴廷华、汪沆纂,乾隆四年(1739)序后刻本。该志与《天津府志》为同时开纂、同时成书刊刻的姊妹篇。天津县之设始于清雍正九年(1931),此为天津第一部县志。全志共24卷。卷首载有布政使陈弘谋、知府程凤文和张文炳、知县朱奎扬序及凡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奎揚
责任者
張志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縣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禹貢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周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春秋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秦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前漢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後漢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晉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北魏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隋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唐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宋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金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元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明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清代天津縣地輿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地輿志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