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新和县辖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西岸冲积扇绿洲,地处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历史上与库车县同为古龟兹国中心地域。新和县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西以玉尔滚山为界与温宿县相接,北依却勒塔格山与拜城县为邻,南毗邻沙雅县,南疆铁路和314国道横贯县境,县城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94公里,面积822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以维吾尔族为主,是一个绿洲农业县。新和县民国11年(1922年)由库车县划出,县域由库车县、沙雅县部分区域组成。境内主要山脉有却勒塔格山,维吾尔语“荒山”之意,该山全长200余公里,新和境内136公里。主要河流有渭干河,为内陆河,全长450公里,在新和境内长18公里,年径流量21.9亿立方米。渭干河两岸孕育了灿烂的龟兹文化,丝绸之路文明与龟兹文化相辉映的印记,在渭干河西畔的新和随处可见。

自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新和就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末西域都护李崇退保龟兹,在新和境内玉奇喀特城坚守八年,直至殉职。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今新和县西南玉奇喀特乡境内)。永元三年(公元91年)后,班超、任尚、段禧等先后任都护,均居龟兹它乾城,其中班超在它乾城任西域都护11年,其时,新和为西域之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汉朝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对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新和属龟兹都护府,新和是安西都护府驻军、屯田的主要地区,由于唐朝的强盛,丝绸之路处于繁荣时期,贸易、文化交流达到高峰。宋代属西辽。元、明时期,封属于察合台汗国。明清之交属叶尔羌汗国。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军先后铲除准噶尔和波罗尼都等地方割据势力之后,在库车设办事大臣,其属地包括今库车、沙雅、新和地域。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后,新和属阿克苏道库车直隶扶民厅西乡属地。民国2年(1913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县西乡属地。民国11年(1922年)设托克苏县佐,民国19年(1930年)设立托克苏县,民国30年(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意取新疆和平。1949年9月底,新和县解放,1950年3月建立新和县人民政府。

新和县的历史及古文明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文化时期。约战国时期今渭干河、苏巴什河流域的绿洲农耕文明已基本形成。西汉初期,以渭干河流域今库车、新和为中心,包括轮台、拜城、沙雅的古龟兹国形成,开始了与祖国内地的密切交往。自汉武帝经略西域,派张骞联络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开始,龟兹国和西域诸国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原的文化、典章制度、冶铁和凿井等技术传播到这里。与此同时,联系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贯通,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至高昌(今吐鲁番)向西分为两路。从高昌经焉耆、龟兹抵中亚碎叶城、伊塞克湖,为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史称“热海道”。新和县地处“丝绸之路”天山南路北道中段的咽喉之地,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要隘,新和县因此古城、烽火台、屯田遗址、佛寺、佛窟、关隘等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以汉唐时期为主;因为千年丝路文明的积淀,新和县民族文化绚丽,民族风情多彩,其中民族歌舞、民族乐器制作代代相传。

千年丝绸之路文明和龟兹文化的影响,在新和绿洲处处可见,新和县的文物古迹、民族文化、民风民俗,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进行考察研究,新和县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文明的组成部分,是龟兹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中著名的古遗址有李崇退保龟兹的玉奇喀特城、班超任西域都护的它乾城、唐安西都护府驻军屯田的通库斯巴西古城群、唐安西柘厥关、托乎拉艾肯佛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被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和民族乐器制作村。新和县有文物古迹4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建县级博物馆一个,建设以班超命名的广场一处。新和县近年来,以“一关三城一舞”(一关为柘厥关,三城是它乾城、玉奇喀特城、通古斯巴西城,一舞是塔什艾日力克乡民族歌舞)为重点,加强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力度,打造“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的文化品牌,展现丝路文明和龟兹文化。下面就以“一关三城一舞”为主线,介绍新和县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丝绸之路上的新和。

唐柘厥关:唐安西柘厥关,系唐代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曾称“都勒杜尔·阿胡尔”、“色乃当旧城”,当地村民又叫“玉其吐尔”、“夏合吐尔”。1987年修撰《新和县地名图志》规范地名,按《新唐书》载述及王炳华先生考证,该遗址定名为“唐安西柘厥关”。

唐安西柘厥关位于新和县城东17公里渭干河西岸,库木吐拉电站近旁,南接314国道,地理坐标东经82°15″北纬41°22″海拔高度1052米。关城遗址北依却勒塔格山,东通库车、库尔勒,南邻沙雅,西通阿克苏、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关隘,是唐代安西都护府龟兹国境内的重要军事要塞。关隘遗址主体部分地处渭干河西岸开阔处,总面积9万平方米,地势沿山坡向东南倾斜,关城遗址最高处8米,遗址区城墙部分保留,佛塔较为完整,1994年,新和县人民政府在此建纪念碑一座,并请国家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碑名,渭干河东岸往北5公里是库木吐拉石窟,有简易公路可达。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首次发现该遗址,并于此掘得佛像、壁画、梵文、龟兹文、回鹘文、汉文文书、陶器、钱币等重要文物200余件,现存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

1907年法国学者伯希和到新和县渭干河口对柘厥关进行了调查和挖掘,调查结果发表于《都勒杜尔·阿胡尔和苏巴什》一文和《吐火罗语考》中: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到该遗址进行了考察,采集到带有波纹状的灰陶片数枚,调查结果发表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并确认为《新唐书·地理志》所记之“柘厥关”;1965年,库车文管所梁志祥同志对该遗址进行了考证,考察结果发表于《库车县古遗址简介》中;1985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学者王炳华先生到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考察结果发表于《唐安西柘厥关考》中;1989年9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普查队专家张平、吴勇等一行到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1987~1996年,阿克苏地区文管所与新和县文管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和遗址测绘,就遗址形制、现状记录存档,并采集到唐代钱币和唐代陶器等文物;2004年12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平与新和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据日本平凡出版社出版的《新西域记》载述,上世纪初日本考察队来该遗址调查时,采集到“常惠之印”铜印一枚,为阴刻小篆,由日本学者橘瑞超收藏。

唐安西柘厥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是唐朝在西域军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拱卫龟兹国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乾城:位于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尤勒滚线村西南荒漠地带,地理坐标东经82°14′,23′,与《中国历史地图集》载记相吻10″北纬41°38″合(维吾尔族称大望库木城,《后汉书》记为它乾城,黄文弼先生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称大望库木旧城)。系汉代遗址。

民国17年(1923年)9月,西北科学考察团黄文弼教授曾来此考察,他在《考古记》中写到:红柳柘嵩与沙、阜相间杂,大望库木既在沙阜错从中。北距额齐勒克古城约10余里,城墙遗迹已不可见,唯见土阜高处散布瓦砾甚多,小铜钱散布极广,但遗址分布区域规模甚大。

据《后汉书》班超传与梁瑾传载:班超为都护,居它乾城,以后延平年间,段禧为都护,赵博为骑都尉,均居此地。故此地为它乾城故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有记载。

该城1928年出土文物有:绿玉质磨制玉斧一把(属新石器时代末期),高4.7厘米,刀宽4厘米,背宽3.2厘米,磨制光平,口刃部薄而锋利,宽约7毫米;玉刀两件,系磨制而成,板岩,作斜方型;陶纺轮一件;佩饰一件;还有各种发饰,形状有圆饼型、斜方型、三角形、漏斗型、半圆型、圆形等,上刻各种图案,如四瓣莲纹、六瓣莲纹、虫、禽、人像(以细腰、小袖、革履为特征),天鹿、奔马等,质地为石质或玛瑙质。五铢钱和小五铢钱,均系两汉时遗物。

该城地处荒漠,汽车通行困难。1995~2004年,由阿克约司坦村村民克然木·艾克然木任向导,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地区文物局、县文管所和县史志办专业人员多次前往考察,从城中捡回古币20余枚,出土大陶缸2个、陶片多枚。距城东南5公里处,桑塔木农场在垦荒时,出土了酒杯、古钱币等文物,同时垦出了大面积古建筑遗址和大量汉砖。当年,县人民政府将此地列入文物保护区,禁止开垦。2005年,新和县龟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在此地域进行了数日考察,发现遗址分布范围甚大,发现古陶窑遗址两处,陶片分布区域很广,区域内发现汉代、唐代铜钱多枚,古时塔里木河靠近该区域,区域内古河汉环绕,植被情况较好,适于军队驻屯。

它乾城历史上是东汉西域都护府府治所在地,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名城之一,从公元91~公元102年,班超在它乾城任都护11年,为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西域各民族群众平安,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玉奇喀特古城:维吾尔语“三重城”之意,位于新和县西南22公里处,距玉奇喀特乡政府北约2公里,系汉代遗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约1160000平方米。民国17年(1928年),黄文弼先生到此地考察,黄文弼教授在《考古记》中记载:城三重,城基尚存,高约1米,当地人称玉奇喀特城(三道城之意)。分为内城、外城、大外城三重。内城土阜起伏,低洼不平,洼者浸为水地,本地人传说为衙门。由内城至外城相隔约60米,外城略圆,周长约624米,城中有土阜数处,大部分已开垦为熟地。由外城至大外城相隔约240米。城为红土坯筑成,规模宏大。

此一带出土文物极丰,主要有汉印四枚,“汉归义羌长印”一枚、“李崇之印”一枚、“常惠之印”两枚;铜牌一块,铜牌长方形,长5.9厘米,宽2.7厘米,厚2毫米,底镌阴文篆书,近似“李耕隶”三字。出土各种饰物有耳环、耳坠、项饰、帽缨等,有石质、木质、鸡血石质、绿玻璃质、孔雀石、绿松石、蛋白石,颜色主要是黑色、紫绛色、翠绿色、褐色、茶色等,形状有椭圆形、扁圆形、珠粒形、管状等。以上均为1~6世纪遗物。

该遗址发现的“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均为铜质印章,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国家博物馆。西域都护是汉朝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级别相当于中原地区最高一级地方官——郡太守,一般以文武兼备的骑都尉加衔担任。西域都护除直接掌握领导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外,奏请中央王朝批准,可以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打击来犯之敌,维护地方安宁,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按汉制,西域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据史籍记载,西域都护从首任都护郑吉始,西汉凡十八任,李崇是最后一位,十八任都护中仅存“李崇之印”于今,极为珍贵。“汉归义羌长印”目前仅存两枚,其中一枚出土于甘肃,另一枚出土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城,该印是当时汉中央政府授予该地羌族首领的印鉴,尤为珍贵。据专家考证,“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的发现,为我们确定玉奇喀特古城的性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轮台县境)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行使中央政府对于天山南北的军政管辖。西域都护西汉凡十八任,李祟是最后一任。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李崇于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为保西域安定,曾率汉羌部队抗击匈奴贵族的叛乱,但是由于汉末内地政局动荡,后援断绝,加之前任都护但钦被杀后,原位于乌垒的都护之所毁于战火,李崇逐“退保龟兹”,都护之所随之移至此地,“数年莽死,崇逐没,西域因绝”。按古代印随官行的规则,以及该古城出土的“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印”等物证,考虑到当时新和在龟兹地区的中心位置,可以初步确认,李崇当年卒于新和县玉奇喀特城,此城亦是李崇驻扎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通库斯巴西古城:现名通古斯巴西古城,系唐代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托古孜巴西什”古城,维吾尔语意为“九城之首”,由于此地野猪出没,后讹传称成“通古斯巴西”,1987年修撰《新和县地名图志》规范地名,该城仍定名为“通古斯巴西古城”。通古斯巴西古城位于新和西南44公里处,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北纬41°24″35′,海拔高度19′,东经82°3″988.5米。古城地处较平坦的荒滩,四周是大面积的红柳丛,东南临沙雅,南邻塔里木河。通古孜巴西古城之所以被称为“托古孜巴西”,其由来指环绕该古城四周尚存八处唐代驻军和屯田的古城、戍堡遗址,形成了一个古城群,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通古孜巴西古城位于中央,是唐代安西都护府驻军屯田的主要区域。通古孜巴西古城建筑平面呈四方形,城墙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30米,周长960米,占地57500平方米,城垣厚约3米,残高约6米,城墙四角均有向外伸出的垛墙或角楼建筑,城垣外筑马面,东、西墙各筑四个,北墙筑二个,南墙筑三个。南北城墙中部各筑城门一座,为瓮城形制,出口均呈“之”字形。北门是主门,筑有二层城楼建筑,现已毁坏,曾是全城的制高点。南门形制同北门,建筑规模小于北门。城内尚存已毁房屋建筑土阜多座,城内长满高大红柳,遍布各种陶片,城西北角等处马粪风化物深达1米。

古城遗址中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有布巾、胡麻、油饼、鞋履、箭袋、木碗、陶器、陶片、唐大历年间的残纸、箩残片、李明达借粮契、白苏毕梨领屯米状、将军妣润奴烽子钱残纸,太元、开元、大历、建中年号的唐代铜钱。1980年,出土马头飞龙石碗一个、石磨一个。1993年前后,该城出土古钱币3000多枚,其时间分布从汉唐至明清,历代都有。1986年以后,经多次实地勘察,除城墙基本保存外,其余已废毁。

1928年9月,西北科学考察团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到该城对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调查结果发表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1989~2006年,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平副研究员多次到该城调查,调查结果发表于《关于新和通古孜巴西古城遗址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1987~2006年,阿克苏地区文管所、新和县文管所多次到该城进行调查,编制了文物档案等;2004年新和县龟兹历史文物保护项目组对该古城进行了调查测绘,编制了《通古孜巴西古城保护维修项目书》,并上报自治区文物局。

通古孜巴西古城与新疆天山以南同类军城遗址相比较,该城是一座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军事、屯田古城遗址群。据史籍所载,唐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后,以汉军三万防守,安西四镇才得以稳固。根据有关专家考证,通古孜巴西古城原名为“九城之首”是九座军城戍堡的中心,以通古孜巴西古城为中心的戍堡分布之地,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和屯田区,是唐龟兹军屯驻之地。古城群出土的大陶瓮,其腹部书有“薛行军监军”字样,据史籍所载,以“行军”、“监军”相称并与龟兹实际相联系者,唯有薛万备一人。2005年1月,在古城群的索喀吐尔戍堡遗址附近发现的唐代古葡萄园遗址,证明唐军屯田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葡萄,同时也证明新和种植葡萄的历史至少在1300年以上。

该古城群是丝绸之路上唐安西地区重要的军事基地,对拱卫丝绸之路和安西地区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古城群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是研究龟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屯田等方面史实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是弘扬爱国主义,宣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证。

托乎拉艾肯佛窟:托乎拉艾肯佛窟,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托乎拉艾肯维吾尔语意为胡杨沟,该佛窟位于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西北,却勒塔格山托乎拉艾肯沟内,距新和县城42公里,是龟兹石窟群重要石窟之一,约建于晋代至唐代间。

此处遗址因地处却勒塔格山托乎拉艾肯沟而得名。遗址内有石窟群和一座佛寺,石窟群定名为托乎拉艾肯佛教石窟,寺院定名为托乎拉艾肯佛寺。石窟总计二十六窟,编号19个,开凿规模类似库车县的克孜尕哈石窟,属于一个小型石窟群。其中三个窟尚存有壁画,一个保护较好,该石窟保存的大部分精美壁画,画工精美,色彩绚丽,独具特色,而且组与组之间衔接自然,是古龟兹地区兼具大乘、小乘佛学理念的壁画之一,真实地记录了大乘与小乘佛教在龟兹地区的过渡过程。1987年在此处出土一块完整的唐砖,该遗址陶片分布较广。该处佛教石窟和寺院遗址地处丝绸之路的古道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研究丝绸之路与龟兹佛教文化的关系,研究龟兹佛教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等方面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科克阿斯曼古道:科克阿斯曼古道是由新和县通往拜城县的一条古道,该古道起点位于新和县包苦图克,与丝绸之路主道相连,距新和县城46公里。该古道由科克阿斯曼峡谷(维吾尔语蓝天峡谷之意)和太太尔盆地及拜城峡谷组成,地理坐标东经82°05′~5.9″82°05′,33′~34′之间,1508米50″北纬41°47.7″41°56.2”海拔高度1022~之间。科克阿斯曼峡谷是新和县西部与拜城县交界的却勒塔格山自南向北的一条天然水道,中间连接却勒塔格山山间盆地—太太尔盆地(面积64平方公里,属新和县地界),盆地北缘却勒塔格山峡谷古道达拜城县温巴什乡,过木扎提河抵拜城县托克逊乡吉格郎村,古道全程约30余公里,部分历史地理典籍对该古道均有记载。据专家初步考证,该古道晋代以前为古人发现并使用,成为龟兹通往天山西段北缘的一条山道,是丝绸之路中道由龟兹到达中亚坦罗斯(今吉尔吉斯江布尔市)的一条重要通道。隋唐时期该古道使用最为频繁,当时由龟兹往返中亚或印度的取经僧人、商人贩夫、官差兵勇等,多取此道。

2006年6月,新和县组织了考察队对该古道进行了考察,与古道相连的太太尔盆地中发现一处古铜矿冶炼遗址,盆地和古道基本保持原生态状态,盆地内植被情况较好,时常可见鹅喉羚群体等野生动物活动。

该古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捷径便道,见证了丝绸之路发展变迁的历史。

民间歌舞: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新和县是龟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渊源可上溯至六七世纪唐代的龟兹乐舞,其乐曲、舞蹈中的节奏旋律和舞姿蕴含着古代龟兹乐舞风韵、草原民族舞蹈、伊斯兰音乐及世代艺人精炼创造等艺术元素,其歌舞艺术也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维吾尔歌舞艺术之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塔什艾日力克乡现有民间艺人百余人,年龄有72岁的老艺人,也有20岁的年轻艺人,世代相传,其中全乡著名老艺人有50余名,艺人们演奏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主要有《纳瓦木卡姆》、《新和赛乃木》等50余首弹唱歌曲。据老艺人托乎提·铁木尔回忆,他弹唱的乐曲已传六代,有三十多个“赛乃木”曲子,其中新和本地民歌有40余首。新和民族舞蹈“麦西来甫”有杏熟、瓜熟、喜庆、抓饭、刁羊、轮流、婚礼、节日、自由九种。经研究发现新和民歌主要有一咏三叹,歌词首尾都押韵的特点。新和县政府已经分批拨出专款拟建立一座民族风情园,做好民间歌舞艺术的保护、传承及研究工作。目前新和县正在筹备出版《新和民歌集》,收入新和本地民歌40首。

新和县塔什艾日力克乡民间歌舞艺术,是丝绸之路上龟兹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多种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

民族乐器制作村:民族乐器制作村——加依村,是新疆富有维吾尔民族特色的民间乐器制作地之一,位于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距新和县城6公里。

加依村历史悠久。据该村老人回忆,300年前先辈协合依拉力与协合比拉力兄弟二人迁来后,率众挖渠引水、开荒,逐渐形成村落,农民们一边耕种,一边制作乐器,世代相传。现全村215户农民,从事民族乐器制作的就有105户,有的已经相传六、七代人。加依村民间艺人制作的乐器主要有都它尔、赛台尔、弹拨尔、热瓦甫、达普(手鼓)和卡龙琴,产品远销喀什、乌鲁木齐等地。制作时使用自制的工具进行手工制作,是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途径,也是新和县民间艺术的一个亮点。

龟兹文化博物馆:县级博物馆,位于新和县城解放路新和县人事劳动服务楼一楼。龟兹文化博物馆2005年5月1日建成开馆,由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家博物馆协会主席张文彬先生题写馆名,展厅面积26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民俗文物320余件,由汉唐文物、古代货币、宗教艺术、民族文化四部分组成。主要有石器、陶器、木器、印章、货币、古代文书、民族服装和民族工艺等,特别是汉代西域都护“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印”等国家一级文物,“一关三城”的复原示意图,见证了新和曾是古西域军政中心,曾是丝绸之路上“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的历史,形式多样的民族服饰、器皿等文物展现了丝路文明和龟兹文化的魅力。

丝绸之路上的新和,拥有众多丝路文明和龟兹文化古遗址,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绿洲各处,每一处遗址就是一部史诗,每一件文物就有一个故事,它们见证了丝绸之路文明和龟兹文化的历史,我们期待专家学者到新和考察研究,新和县政府和各族人民将真诚地欢迎你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