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在八师石河子垦区,有一个叫做“小拐”的地方,因玛纳斯河在这里拐了个小弯而得名。136团的团部所在地就在这里。30年来,这个只有一万余人的小团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发展、壮大、成长。在历届136团团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勤劳进取的小拐人不懈努力,使这个昔日不起眼的小团场,如今条田整齐、林带葱茏、道路成网,经济繁荣。

136团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克拉玛依市境内,东靠浩瀚无际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距离石河子以西150公里,克拉玛依市以南50公里处。136团所在地小拐镇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据136团场志记载:清乾隆26年(1761年),清政府在小拐(今136团所在地)一带进行屯兵农垦。民国4年(1915年),“中华民国“新疆省把沙湾县从绥来县析出,建县于小拐。136团又是兵团开始屯垦第一犁的地方。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进驻小拐,农七师师部曾设在小拐。至今团场还保留着沙湾县衙旧址和农七师师部大礼堂。

136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团场。这里日照时间长,积温高,适宜种植棉花。1950年,兵团第一块棉花地诞生在这里,因此素有“兵团种棉花、小拐第一家”之美誉。这里是北疆棉花高产区。

30年前的小拐,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土块房,只有2万多亩耕地。作为全团主要的经济作物的棉花种植面积只有1.6万亩,籽棉总产也只有200万公斤左右,只相当于现在一个农业连队的棉花产量。全团地块小而零散,中低产田占全团农田面积的80%,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则,地形凹凸不平,地类凌乱,刀把地、拐角地比比皆是,难以机械化耕作。团场的林、渠、路杂乱无章,由于没有防护林网,每到春夏之交,位于风头水尾的136团,经常遭受大风、沙尘暴的侵袭,不仅给团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农工增添了经济负担。由于136团地处石河子垦区最下游,农田灌溉用水要经过150余公里才能到达136团,团场使用的是几十年前的土渠,沿途蒸发渗漏,渠水的利用率只有60%。每到春季棉花需水高峰期,很多农田都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灌溉,因而造成减产减收,团场生产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单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36团团党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在棉花稳产、高产上下工夫,还充分利用团场近邻油城克拉玛依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团场经济迅速发展,效益明显增长。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棉花成为团场经济支柱产品,通过推行“密、早、矮、膜”等栽培模式,皮棉单产总产直线上升,皮棉单产由1990年的84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130公斤,皮棉总产由1990年的100吨,增加到2008年的1300多吨。

为了实现经济的长足发展,1996年团场党委提出“小团变大团,穷团变富团、弱团变强团”的宏伟战略目标,团场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水土开发的投资,大搞农业水土综合开发。

从1999年开始,团场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3954万元先后实施了《干旱区万亩滴灌高效节水型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这个昔日只有2万亩地的小团场,已经改造成为了一个“田成方、路通畅、渠配套、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团场。

1999年,在国家、兵师农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36团在这个团4连启动了《干旱区万亩滴灌高效节水型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利用1784万元项目资金,项目区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土壤水分检测技术、高效施肥技术、计算机优质高产栽培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管网汇流技术、及良种繁育技术等。经过3年的开发建设,136团项目区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区皮棉亩产从118公斤提高到了130公斤,节水50%以上,建设期第3年实现利润237.06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8206元。兵团和农八师把136团作为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示范点起到了先导、示范、辐射作用。

如果说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学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使136团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那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更是助推136团快速发展的引擎。从2003至2007年间,136团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17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修防渗渠28.8公里,改良土壤4万亩,新植农田防护林500亩,修机耕道路21公里,科技推广精准种子、精准播种技术两项,科技培训项目区职工2.56万人次。

136团10连“黑沙包”原来是该团3连的一个作业区,因风沙大、盐碱重,被团场人称做“黑沙包”。200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这里实施,对“黑沙包”进行了中低产田土地治理改造,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和团场自筹资金,共投资375万元在这里打井、架线、修林床、装滴灌,当年籽棉单产由原来的120公斤提高到210公斤。2007年,10连63户承包户共种植棉花12000亩,平均每户214亩,10连63户承包户共领兑现款655万元,户均兑现10.4万元,户均收入在全团排名第一。10连承包户姚怀恩深有感触地说:“我很早在这种地的时候,棉花产量几十斤、百十斤,经过这几年搞农业综合开发,小地也变成大地了,地块也整齐了,看着也好看了,这几年棉花产量也上了大台阶,达到现在三四百公斤的产量。农业综合开发真是搞得好,造福于我们百姓,造福于我们团场职工。”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提高。136团的职工收入由1978年的512元,提高到2008年的22800元,30年增加了45倍。职工的住房条件也大为改善,连队1145户职工住进新盖的小康村,团部和驻克拉玛依市团场职工有1600户住进了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