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新疆草原石人的发现,记载着原始荒原人类的活动,表现出人类在大自然中不屈不挠的抗衡力量。著名人类学家斐文中教授,对于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域寄予厚望,其著作《史前考古基础》中说:“他认为在该地域或有可能发现全人类祖先之可能。”

草原石人像是一尊尊不会说话的偶像,它既是人类盘古时代所留下的脚印,又给予宇宙空间各种信息,在天地寰宇之间,犹如有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使人们渐渐看清了它们的原始面貌。

草原石人是草原文化圈的产物。草原文化圈地域辽阔,但也极为封闭,是草原文化圈明显的环境气氛。从留下的种种历史痕迹中,即可发现在这个地域内曾经发生过战争、迁徙、流失,造成许多空白和断裂,古籍记载则更少。近十年,考古人员的足迹遍及天山南北,不断发掘古代文物珍宝并发现各地石人像,不仅填补了一些空白,也给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物的参照。草原石人的发现,揭示了一个具有魅力的文化现象。草原文化圈的生态环境是严酷的:戈壁、沙漠、荒原、冰川与雪岭。原始初民“逐水草而居”,游牧人或狩猎者纵马驰骋,游牧四方,流动性极大,使他们广泛与外界接触与交往,为草原平添了活力。新疆的原始草原处在欧亚大陆中枢,并以此为中轴转动,犹如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起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

这个文化圈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即石人所在地域,大致从阿尔泰山到天山峡谷,从巴里坤到伊犁草原,以及天山以南的一些地方。草原石人的发现,无不引起国内外考古界与人文学者们的惊叹。石人是中亚古代文化交流的结晶,石人遗存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草原石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有着古代初民们穿着的衣装,它代表了古文化的特征,揭示了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情景。张志尧等撰文对草原石人做了概述,现结合其衣着特征做综合赏析。

阿尔卡特石人 位于温泉县阿尔卡特草原的一尊石人,它身高2米,圆颅深目,两撇八字胡须与面庞饱含威严神情,像草原上的卫士,令人肃然起敬。石人穿着宽厚的翻领大衣,腰间束带,足蹬高筒皮靴。右手托一小杯,左手执刀剑,给人一种气度恢弘,犹如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的守护神的感觉。至于人种的特征,是族属、断代的主要依据。这尊石人圆而硕大的头型,圆脸而宽阔的面型特征与现今哈萨克族的祖先乌孙颇为相似。温泉阿尔卡特草原所在地,在汉、魏时曾隶属伊犁道,是古代塞人、乌孙人的主要活动区域,石人像是地理环境、历史积淀等因素滥觞的一种表现形式。据考古专家鉴别:“该石人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或更早的作品。”①断代问题存有争议,此说法仅做参考。

女石人 位于额尔齐斯河发源地的富蕴县,该流域的草原女性石人颇具特色。石人脸部丰圆,头部从中间分梳发式,还有的女石人梳多股辫发披于肩后,颈部佩饰项链,胸部多呈裸露状,表现方法古拙朴实,体现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与先民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有着某种联系。似与人类早期的母系氏族或部落有关,是属于早期石人形象。

昭苏草原上的一尊女石人很有特色。她身着长袍,头上扎有包巾,最醒目的是她头梳长发辫,垂辫于肩后,辫饰洒脱、俊秀,独具风韵。梳辫的形式可以联想到现在新疆少数民族少女、少妇梳辫的习俗,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石人成了古代辫俗的实物印记①。

武士石人 草原石人武士形象占多数,有的结辫束发,有的是穿戴盔甲的兵士,身佩剑、匕首或猎具,也有的身戴火石、葫芦、心形护心符。面型特征大多是高鼻深目、高颧骨、宽脸庞,神态威武凛然,观者可感到可敬、可畏。石人身后往往堆一圈石块或立有古墓、石棺。原始初民非常重视墓葬,在他们的信念中,任何事都不能与它相比拟,丧葬习俗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持久而永恒的魅力。

狩猎石人 伊曲塔斯草原石人,面目清晰,深目高鼻,左耳佩戴耳环,右手执杯,左手横置腹部,似穿着长袍,系有腰带。腰带背后凿有一斜插短剑,右侧腰带系一佩物(似火石袋),脑后显出发辫数根。这是生活习俗与佩戴饰物、发式的结合,既表明石人身份,又暗示石人内在气质。在草原文化圈内,猎人身佩猎具是为了防身和狩猎的方便,也是当时经济的一种补充,更是勇敢、矫健的标记。

阿勒泰石人 现藏于阿勒泰文管所的布尔津草原石人,身高1.5米,大眼深目,高鼻梁,满脸络腮胡须,形似美髯公。表现出刻画者对人物图332 女石人(摹绘)。额尔齐斯河流域草原石人形体的细致观察,也凝聚着对石人内在气质的感动,使这尊石人既栩栩如生,又深沉动人。这具石人为长颅头型,具有古代塞人的特征。

突厥石人 于吐鲁番盆地牧区石窑子附近发现一尊突厥石人,当地牧民称为“克西巴塔西”,意为“有眉毛的石头”。是选用天然砾石雕成,作为诉诸视觉的石人雕像。以粗犷、浑厚的线条凿刻成的石人头戴尖顶形帽,面部圆型轮廓,弯弯的浓眉,不仅醒目,而且引发人们的联想①。

参加发现石人的柳洪亮在《吐鲁番发现的突厥人与相关问题》一文中写着:“克西巴塔西..石人至今还是博格达山南坡发现的唯一一件石人,由于保存了最初的原始位置,取得很好的第一手资料。其雕刻的简略外貌特征与历史背景相符。如果是第五世纪初以前突厥先世的遗迹,属早期石人;如果是西突厥时期的遗迹,则是游牧于博格达山南坡山区牧场中的一个部落首领或立有战功者的雕像。”

突厥石人在草原上发现较多。《周书·突厥传》:“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古代的突厥人在中亚和我国西北部地区活动频繁,影响很大,散见于草原上的石人即是例证。突厥人对丧葬习俗相当重视。据史载:突厥人的丧葬习俗是在先人死后要停尸帐前,子孙和亲属要杀羊、牛、马祭祀,择日取逝者乘骑等随身物件与尸体一起焚烧,收其余灰隔日而葬。墓前要立石像,还要堆放石块。一般为武士石人身后堆放石块又多又大,表明他生前的战绩,而在其他石人后只有墓葬或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