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豫剧属梆子类戏种,也称“河南梆子”,又名“河南高调”。以河南省的简称“豫”为名,故称豫剧,以至于到了外地,对河南所有的地方戏统称为豫剧豫剧受“陇西梆子腔”直接影响,与当地民间戏曲性质的民歌说唱相结合,同时受到周边地区戏曲的影响而形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们经受了历代无数的政变、兵乱、水患,在他们与天灾人祸抗争的过程中,从心灵深处呐喊出悲怆,豪放,雄劲的强音,这种极具个性的声腔也便隐含在各地民歌戏曲的音律中。

豫剧,在各地流传过程中,以地域方言的风韵各异而形成不同流派。从他们的唱腔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和语言音调方面看,可分为豫东和豫西两个声腔体系。豫东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语调发声多用假嗓,声高音细。男腔高亢激越;女腔流畅、且含花腔,奔放明朗。豫西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西语调,发声用真嗓,即本嗓。男声苍劲悲壮;女声低回婉转,声音圆润,深沉浑厚。

第一节 西传

豫陕两省相邻,为民间民俗文化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地域上的方便。20世纪30年代末,陇海铁路修通,为两省文化交往搭建了快捷的桥梁,豫剧艺术首先于两省交接之地潼关、华阴、渭南一带出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原大部地区沦陷,加之灾荒连年,河南大批灾民西流,豫剧文化也随着庞大地灾民潮进入三秦之地。1937年,专业豫剧戏班如太乙班首先进入古城西安,次年,豫剧名坤常香玉带戏社入驻古城。3年后,狮吼剧团落户西安,豫剧艺人渐增。避乱、躲灾的豫籍流民及陕民便是观看豫剧表演的常客。一时间,西安成为后方豫剧演艺的中心。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三秦各地及西安巡演和常驻的豫剧班社如:狮吼剧团、香玉剧社、蓝光剧社、民众剧社、双兴剧社、灾童剧社、豫光剧社、东方红剧团以及分布于咸阳、宝鸡、潼关、商南、铜川的豫剧社团等,约10余家戏社,几乎分布于陕西全境,可见其时豫剧文化在秦声浓郁的大地上其融合与渗透性之强。有可靠的豫民做基础,由此占有牢固地份额。其中如狮吼剧团在陕40年,先后培养豫剧学员130余人。所编演剧目从形式到内容多有创新,如《王佐断臂》、《劈山救母》、《红珠女》、《涤耻血》等40余本。又如香玉剧社入陕后,先后于西安、宝鸡、汉中演出。1948年于西安创办香玉戏校,培养豫剧人才。常香玉在陕四年余,集京剧、评剧、曲剧、秦腔、大鼓等剧种所长,丰富自我,融汇于豫剧豫西调之中,创立新腔,成为豫剧中别具风格的一类流派。代表戏目如《花木兰》、《西厢记》、《白蛇传》、《大祭桩》等。豫剧文化沿丝绸之路西传渐入陇右。1944年,狮吼儿童旅行剧团首先进入平凉演戏。开豫剧入陇之先河。之后入天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豫剧专业剧社入驻兰州。随后有部分班社沿丝绸之路进入河西重镇武威、张掖、酒泉一带。先后入陇的豫剧班社如:香玉豫剧改进社、群豫剧社、景公豫剧社、汉声豫剧团、新义剧社等。1944年,由部分豫剧艺人在兰州组建起新光豫剧团,这是第一个当地自建的豫剧专业表演团体,该团宗旨是改革创新,严以律己,并于次年招学员30余,培养出自甘肃的首批豫剧学员。

第二节 豫剧艺术入新疆

豫剧是随着中原大地上的徙民移居天山南北各地而传入新疆的,是中原文化西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移域现象基于屯垦戍边。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丝绸之路北道玛纳斯一带来了一批中原移民:“中原地区的农民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独身或拖儿带女闯西口”,“来到玛纳斯安家落户,垦荒种地。”“尤其是三、四十年代,难民大量流入县内。”为收拢安置难民,“民国三十二年(19,43),成立了县垦务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委员,并专设两名垦殖管理员。在这些垦民中,以河南人居多。”“据对河南垦民的调查,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三十三年(1944)迁到新疆的共8000多人。”①这些河南难民陆续走“西口”,来到乐土玛纳斯,以屯垦为主,间隙外出打工。经过数年劳作,大多温饱有余,各家户人丁开始兴旺,加之仍不断有河南亲属,同乡前来投奔。在这些先来后到者中,一些能唱河南梆腔的人和艺人们常聚合在一起行各种演唱活动。在那么一种文化氛围中自娱自乐,体味一番乡音情趣。因而,豫剧传入古丝绸之路一些市镇时间要晚于京剧。

中州腔韵进入乌鲁木齐是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由时居新疆的权贵之戚盛老五(盛世骐)自中原带来一戏班,20余人,入迪化于汉文会、西北戏院演出包括梆子、曲子、坠子等形式的戏目如《双骑驴》、《刀劈杨藩》、《花庭会》等戏。后来,又有以胡贤领班的中州腔韵戏班入疆,于呼图壁、芳草湖、玛纳斯、安集海一带中州人较多的乡镇、村寨演出各类形式的戏目如《断桥》、《柜中缘》等。“民国三十三年(1944),在当时的首府迪化,进驻该城的国民党政府军队河南籍官兵曾组织过一个‘河南坠子剧团’,在城内卖票公演。”②这个剧团全部是男演员,旦角也由男演员扮演,表演认真细腻感人,曾获得观众好评,他们演出过《双骑驴》、《八件衣》、《刀劈杨藩》等,后来部队调动演戏告终。这个剧团在当时的迪化为时短暂,但在观众中却有一定影响。此时期,到迪化打工的河南难民已为数不少,为剧团之常客。

这个剧团所演的坠子戏,在其本土称之为“河南道情”,也叫“坠子嗡”,多流行于河南东南部一带。它的风格特点是曲调流畅,唱腔别致。道情剧的音乐由曲艺渔鼓、道情和坠子相合并,吸收了豫东秧歌、花鼓的曲调,又受到河南越调、豫剧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融合性戏曲音乐风格。它的伴奏乐器:二把坠子胡;一把高音、一把中音,外加二胡、笙、闷笛等,演唱时在主奏乐器坠胡和闷子的巧妙配合中突出了道情戏的说唱特点,形成风味别致的声腔。它最早由二人对唱,渐发展为多个行当,它的唱腔仍保留着渔鼓、道情说唱艺术的语言生动、唱词通俗易懂、民俗性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