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哈萨克族的谚语和谜语

在丝路民族民间谚语中,所占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了。究其缘由大约与哈萨克族悠久的民族历史,丰富灿烂的史诗、叙事诗、民歌等民间文学乳汁的哺育,具有较广覆盖面的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民间说唱文化艺术传统等因素有关。在哈萨克族民间,无论是牧民、猎手、工匠、妇女都会吟诵一些谚语。这些被哈萨克族人称为“金子的语言”,以简约生动的语言概括和总结着哈萨克族人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其中以蕴涵深刻的哲理警诫、训导、教诲着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萨克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特质,是哈萨克族人在民间流传的口头百科全书。

哈萨克族谚语,在哈萨克日常口语中通常被称作“玛卡勒”①。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几乎囊括了哈萨克人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一切感受和经验,其中以反映生产知识和经验的谚语为多。众所周知,哈萨克族长期从事游牧业生产,草原、牲畜以及与此相关的畜牧业生产成为他们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来源,也是这方面谚语的主要题材。具体来说,在哈萨克族关于生产知识和经验的谚语中,一是有关马、牛、驼、羊、狗等的谚语特别多;二是关于放牧牲畜、生

产等牧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谚语特别多。总之,哈萨克族谚语有相当多的篇幅与这个游牧民族的畜牧业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不仅是哈萨克民族的特征,

①“玛卡勒”哈萨克族谚语的一种口头称呼,此外,还可称作“买帖勒”。二者在内容和功用上差别不大,在形式和运用上略有差异。具体,

图62伊犁哈萨克牧民毡房也是哈萨克族谚语的重要特征。

关于马、牛、驼、羊、狗的谚语

由于游牧为主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马牛羊等牲畜在哈萨克人心目中占据有重要位置,六畜兴旺是他们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对牲畜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感情,这些在哈萨克族谚语中都有所反映。如:

好马是主人的良伴,

好狗是牲畜的良伴。

马是诸畜之王,

骆驼居诸畜之首。

你要放牧,就放绵羊,

海碗里总飘出油肉香;

你要养狗,就养猎狼犬,

羊圈里缺不了一只羊。

狗是人的耳目。

定居人家的二岁公牛,

能惊吓游牧人的大牤牛。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描写牲畜动物的谚语中,有关马的种种谚语特别引人注目,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我们从部分资料中摘引一些如下:

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

马儿东转西转,离不开拴马桩,

男儿走南闯北,总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化远为近的是马匹,

化近为远的是异己。

不要用鞭子赶马,

要用马料催马。

马是人的翅膀,

饭给人以力量。

好马一鞭,驽马千鞭。

真正的好马形体难看,

真正的美人没有缺陷。

良马垮了,迈乌鸦那么大的步子也犯愁。

好马不求好照应,

好友不求好侍承。

走马汗水不断,

娇孩子泪不干。

好马莫需看齿多齿少,

好人莫问他年龄大小。

马儿不全是千里马,

猎禽不全是海东青。

以上我们不厌其烦地摘引了这些关于马的谚语,旨在说明马在哈萨克人心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哈萨克人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与马朝夕相处,四季常伴,有着特殊的感情,反映在马谚语中,无论是直接描写马的形态以强调在牧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是以马为喻,揭示某些人和事的道理,都离不开对马的赞叹讴歌。哈萨克人世界中的种种欢乐与忧愁,思考与评价,似乎都可以从他们须臾离不开的马上找到答案。马,已经不只是哈萨克牧人的坐骑和工具,它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渗透在这个民族的精神性格中。从“马文化”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哈萨克族的马谚语,大约更能体察到其中的精髓。

关于畜牧业生产的谚语

哈萨克人从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管理牧畜,有助于其生长、繁殖的经验,这些经验化为短小、生动的谚语在哈萨克族牧人中广为传播。如反映牧畜不同脾性、放养经验的谚语:牛喜水,

驼喜盐。

牛喝水,

不挑拣。

喝井水,

绵羊肥。

马歇息,

在反刍。

雪下有残草,

马匹死不了。

在这些谚语中,对牲畜吃什么草,有什么病害,以及配种、接羔、育羔以及放牧都有较具体的记录。如:

马毁于虻蝇,

山羊毁于胸膜炎。

沼泽地上放牧的牲畜会患口蹄疫,

患了口蹄疫就消瘦下去。

有被盖的牲畜多一条命,

没被盖的牲畜半条命。

牲口肥,

生双羔。

在这些谚语中还有一些更为细致具体地描述精心放牧,合理利用草场,按季节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的谚语。甚至连准备饲草,打扫清理棚圈这些生产细节都有所反映。如:

夏天留神伤畜,

冬天留神老畜。

夏日精心半日,

冬季精心四十天。

草场到了差劲的牧羊人手里,

一天就完了。

常流动,少死亡,

守在一处,死得多。

夏天多流动,

冬季少活动。

冬天的饲草料夏天就要备好。

不怕狂风暴雪,

就怕棚圈不牢靠。

牲口呆在冻土地上骨瘦如柴,

呆在垫着干粪渣的地方有活力。

从以上摘引不难看出,哈萨克族谚语详尽而具体地记录着哈萨克族人畜牧业生产的种种环节和过程,将其搜集整理编排出来,简直就是畜牧生产的教科书。这种在自己民族民间文学园地中如此重视和反映劳动人民普通的日常生产劳动,在西域民族中实不多见。草原、牲畜、毡房养育着这个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在自己的艺术殿堂中又垂青着赖以生存发展的民族基本的劳动生活方式。他们以自己是游牧民族而自豪,以弘扬祖辈传下来的游牧文化而荣光,这大约就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缘由吧。

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关于社会现象和生活斗争经验的谚语。例如,热爱故乡、土地和人民,热爱劳动,提倡团结友谊,总结为人之道,教导人如何立世以及反映阶级对立、劳动者反抗觉醒等。这一类社会意识较强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学识道德修养,对人和事的社会评价,展示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性格,是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如下:

背弃祖国的人不可救,

脱离湖水的鱼儿不可救。

宁愿在故土为奴,

不在异乡为君。

雨露给大地带来碧绿,

劳动给人们带来兴旺。

一匹母马有两个奶头,

少一个就不出奶;

一峰骆驼有两个驼峰,

少一个就没力气。

朋友的清水胜过敌人的蜜。

不要朝空中扔石头,

掉下来砸你自己的脚。

干硬的肉没有血,

说谎的人没廉耻。

有的人饱得直跳,

有的人冻得直跳。

穷人和富人不能为伍,

绵羊和豺狼不能为伍。

宁做穷苦人的儿子,

不做巴依的奴隶。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在艺术上有着与其他民族谚语共同之处,如,语句短小精炼,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将哲理蕴藏其中,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等。但作为运用哈萨克族语言创作、传播,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格的民间谚语,在艺术上与其他民族谚语相比较,在某些方面又有突出之处并有所不同。

其一,哈萨克族谚语是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具有有韵有散、韵散结合的特点,与其他民族相比,句子更接近于日常口语。哈萨克族谚语有的以韵文形式出现,但不一定遵守严格的格律,句子也接近日常口语。如:“一个好牧羊人的羊羔都能换毛了,差劲的牧羊人那三岁的羊却已经瘦得不行了。”有的看似散文形式的谚语,却又具有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的特点。如:“破锣声也能让冒失鬼迷路。”在谚语文体的表面形式上,大多数哈萨克族谚语是由两个整句构成的,明显地具有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在每则谚语里,两行(大多为两个整句)的音节数、音步的间隔、音步的音节组合方式基本相同,且行尾押韵,这与我们第六章第三节介绍的哈萨克族民歌的格律方式大致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每一则哈萨克族谚语看作是一首两行的哈萨克族民歌。其实,哈萨克族牧人在创作和传播谚语时,常常说唱结合,自觉和不自觉地在追求它的民歌效果。如,哈萨克族民歌中的吊唁歌中不少为两句一节,从内容到形式来看,简直就是规范的哈萨克族谚语:

隼鹰的翅膀哪能都完整,

骏马的铁蹄哪能没残损。

人已经去了,莫要紧追不放;

死不能复生,莫要哭断肝肠。

岁月总有变迁,

人总不会长年。

其二,哈萨克族谚语的语言朴素,简约,直中有曲,曲中见直。丝路民族民间谚语的语言大多简短、精炼,但哈萨克族谚语以朴素、简约取胜。吟诵这些谚语就会看到,它总是尽量省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词,摒弃可有可无的句子成分,用尽可能少的词组成尽可能短的句子以包容更深刻的涵义。哈萨克族谚语用这种朴素、简约的语言直言某种道理、经验和感受,并非干巴巴地论说,而是直中见曲、曲中有直。如,“手指合不拢就拿不起针”;“后长的犄角一定会超过先长的耳朵”。这些谚语不用烘托,不加渲染,只把一种客观事实、现象明明白白地勾勒出来,这就是“直”,但这些谚语又都是言外有旨,弦外有音,直言的并不就是“犄角”和“耳朵”,“手指”和“针”,而是另有寓意,最终要说明的是“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和“后来者居上”的道理,这就是“曲”。这种直中有曲,

图63哈萨克牧民转场

曲中见直的特点,大多数是通过多种比喻,把经验和道理浓缩在形象化的语言之中而实现的。

以上哈萨克族谚语在艺术上的这些独特性,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察,都离不开哈萨克语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谚语,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用哈萨克语创作的哈萨克族谚语,其成就和特征都有赖于哈萨克语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受其制约。审视哈萨克族谚语的种种特点,如短小、简约的形式,形象、生动、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散文化的如民歌般的格律和节奏等等,都离不开哈萨克语言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些语言上的特点和优势融入哈萨克族谚语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哈萨克族谚语大量选用同哈萨克族游牧劳动生活特点相关的词汇,以及直接反映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语汇。如,在哈萨克语中有着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表示马牛羊驼狗等牲畜动物形体外貌、行为品性的词语。以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地表达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经验,使其谚语通俗,易与人们感情、心理沟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牛犊再蹦,也蹦不着背上的鞍子”;“纽扣大的洞能透过骆驼大的风”。

2.哈萨克族谚语常利用哈萨克词语的多义、转义、引申义而达到意外有旨、弦外有音的效果。如,谚语“不要离开你的同伴,如果离开了你的同伴,孤苦总在你身边”。其中“同伴”一词即从原词“马群”转义而来,较好地表达出蕴含在谚语中的道理。

3.哈萨克族谚语利用哈萨克语中词汇简单、概括的特点,使其谚语通俗,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好”、“坏”、“比..好”等词在哈萨克族谚语中使用频率很高。这些词易于理解,在不同内容的谚语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好人的珍贵在他死去的时候才被体会,好驻地的珍贵在搬迁的时候才被体会。”这句谚语中的“好人”,可以被理解为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好驻地”,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但是,“好人”、“好驻地”如何好,怎么才叫好,听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联想、理解。

4.哈萨克族谚语充分利用哈萨克语中某些词具有兼类的特点,以及动词、形容词名词化的特点来减少谚语里的用词。如“两个好人在一起是生死朋友,两个坏人在一起是生死对头”。谚语中的“好人”、“坏人”(这里是名词)在哈萨克语中原来都是“好”、“坏”的形容词。

最后,哈萨克族谚语充分利用哈萨克语的语法优势,如在词汇组合顺序和词形变化以表示一定语法关系上,在附加词缀表示某种具体语法意义上,哈萨克族谚语尽可能地发挥着哈萨克语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组词造句。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上我们对哈萨克族谚语在艺术上的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实,这些特色都与哈萨克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谚语,其他民族能从中感受到鲜明的民族性格和风味,可以触类旁通,与自己民族中内容相似的谚语相互沟通。有些谚语,由于浸透着哈萨克人特殊的思维,其他民族的人对此不知所云,只能感悟到其中的一种神秘和不解。这些大约更是属于哈萨克人自己的东西了。谜语,在哈萨克语中被称作“朱木巴克”,其本义是指“关闭上的”或“掩闭上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哈萨克族谜语除了指“谜语”,也指“隐语”、“双关语”,以及其他具有掩而不露性质的或具有暗喻意义的言语、动作。如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的隐语、双关语、哑谜,报丧歌中的一些比喻、暗示类的句子等。总之,“朱木巴克”的涵义要比汉语的“谜语”宽泛一些。

哈萨克族谜语的文学材料最早可见于《突厥语大辞典》和《库蛮语汇编》。在古代,哈萨克族谜语起着某种严肃意义的社会作用,今天我们在一些民间故事中还可窥见。如,主人公如何成功地通过破谜来解决同汗之间的矛盾以保全性命,获得爱情与婚姻。在民间,猜谜曾在一种古老习俗中扮演重要角色,即男方向女方求婚时,女方设谜,由男方解谜,小伙子一一猜中了女方的谜语,姑娘便爽快地应答了小伙子的求婚。这种独具一格的婚姻习俗在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小伙子和姑娘的猜谜对唱》中就有生动具体的记叙。近代以来,哈萨克族谜语越来越趋于锻炼考验智力的一种活动,娱乐色彩越来越浓,当然仍不乏它起的某些社会作用,如以猜谜对唱来解决部落间的纠纷等。今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猜谜活动,篝火旁,宴会上,喜庆节日中,到处都可听到哈萨克族人民智慧的笑声。尤其在阿肯对唱时,对唱双方用谜语相互盘诘,迅速猜中对方所出谜语者,不仅被视为才智敏捷,还赢得了对唱的胜利。猜谜活动,已成为哈萨克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谜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除了具有一般民族谜语的特点外,还有着以下不同之处:

其一,哈萨克族谜语除了一个谜面表现一个事物或现象外,不少的谜语是通过一个谜面表现一组谜底。如:

早晨用“四条腿”走来,

正午就是两条腿的好汉,

临近傍晚太阳快落的时候,

又成了三条腿还真够可怜。

(人的婴儿期、中年、老年)

平平坦坦,坦坦平平,

平坦坦的上面硬邦邦,

硬邦邦的上面红彤彤,

红彤彤的上面忽闪闪,

忽闪闪的上面圆鼓鼓,

圆鼓鼓的上面翘撅撅。

(地、炉、灶、火、火苗、铁锅、锅盖)

其二,哈萨克族谜语以与他们劳动生活关系密切的牲畜作喻体的多,并大多运用描写的方法显示出草原牧区游牧生活的特点。如:

白牛起身走去,

黑牛躺着不动。

(雪消融)

我的骏马没尾巴,

人人喜爱想骑它;

勒紧缰绳跨上马,

高歌一曲走天涯。

(冬不拉)

白石头,围一圈,

一匹红马拴中间。

(舌头)

这些谜语表现出哈萨克人对生活、对事物的独特的观察和体验,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谜语比较典型地体现出哈萨克族人特殊的思维。这些谜语,奇特,具有哈萨克式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表达力,这恐怕是别的民族费多大的劲也猜不出来的。如:

从山上滚下的石头。

(眼泪)

比蜜还甜。

(睡眠)

青狗向着青天呼呼吼。

(烟)

我的黑羊奔过去,

羊粪蛋直撒过去。

(乌云,下冰雹)

其三,哈萨克族谜语,作为一种短小的语言精品,在句式上有独句式,有多句式(以双句式和四句式居多),但无论句式多少,大都按照诗歌的格律创作而成,具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