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七章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形式短小,含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和某种哲理教训意味的民间文学体裁。对此,我国古人曾作过多种解释:“谚,俗语也。”(《礼记》)“谚,传言也。”(《说文解字》)“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俗之善谣也。”(《国语·越语》韦注)“谚,直语也。”(《文心雕龙·书记》)这些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谚语在语言上的特点,认为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在国外,学者对此也有所描述。认为“谚语为日常经验之女儿”,“谚语为街上的智慧者”①等,已经开始触及到谚语的内容和某些本质。在我国丝绸之路所经之地,自古以来生活和劳动着众多的民族。在这些民族中流传着大量的内容丰富的谚语。他们从独特的民族思维出发,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对谚语进行着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表述;维吾尔人说:“男人脸上最美的是胡须,语言中最美的是谚语。”哈萨克人说:“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乌孜别克人说:“好的引言,好比宝石镶嵌的指环。”谚语是“先辈的遗言,智慧的双腿”②等等。这些丝路民族民间谚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西域各民族对自然与社会,对劳动与生活富有智慧的理解和思考,闪烁着民族的睿智的光芒。与谚语相关连的还有流传生存在丝路各民族中的民间谜语。它虽小却不失之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丝路民族民间文学的大花坛上,生长着根深叶茂花艳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及民歌等,也有谚语和谜语,似雏菊点点,点缀其中,分外醒目。收集、整理和研究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不容忽视,它已成为丝路民间文学研究系统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分支。

①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②)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节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的涵义及特征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民间广为流传。哈萨克族牧民称它是“金子的语言”,维吾尔族农民工匠称它“似泉水般清净,是最精炼的话”,蒙古卫拉特人称它是“最珍贵的语言”,如此等等。今天,我们用较为科学的语言可以这样概括: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是西域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以其精炼的语句总结自己生产、社会、生活经验的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含有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富有哲理色彩的民族的民间传言。它是丝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丝路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丝路少数民族民间口头的百科全书。

纵观丝路民族谚语我们看到,它的产生和流传很早就已开始。在民间,各族劳动人民在他们从事集体或个人的生产劳动时,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常常需要一种简洁短小的语句来表达他们关于劳动的种种思想(或是从事某种劳动的想法,或是传授某种劳动经验,或是组织劳动,鼓舞部落中各成员努力劳作的做法,或是对与生产劳动直接有关的生产资料、工具及动植物的某种看法),于是从自己熟悉的眼前事物出发,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把蕴涵于事物中的某种规律和哲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相对固定的语句。这些传神达意的短小句子易为身边的亲人和同伴接受、喜爱,渐渐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被使用同一语言的同一民族的人们所熟悉所运用。在传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语句中有些可以用到更广泛的意义上,用以说明或暗示更深刻的事理。这样,人们就又在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引用它们。久而久之,经过若干代人的锤炼加工,语句渐渐定型,而形成了谚语。谚语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民族间的学习、借用、交流,使表达同一思想的谚语以不同的语言表现方式出现,呈现出一语多样的现象,使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更为多彩多姿。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很早就受到民族学者的关注,在一些民族著名的经典文献中有着专门的记载。如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流传的民间谚语一部分在《突厥语大辞典》中即可见到。《突厥语大辞典》为11世纪学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所

图58和田维吾尔族农民著。这本辞典的条目,除天文、地理、身躯、饮食、衣服、器用、鸟兽、草木、金石等语汇,以及境域的变迁、民族的迁移、风土人情外,还收录了中亚及其他突厥语民族的谚语、格言近三百条。这些谚语至今还流传在丝路操突厥语的民族中。例如,《突厥语大辞典》中记载的谚语“不论多快的刀子,也削不成自己的把子”,在现代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则有“刀子虽快,削不成自己的把子;针虽巧,缝不了自己的针鼻”。《突厥语大辞典》中有“人的点子藏在内,马的斑纹露在外”,哈萨克族民间则有“人的点子藏在内,牲畜的斑纹露在外”。在蒙古族早期著名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记载的七十多则谚语,现在仍在蒙古族民间流传,如“依山居住,牧马人可得帐房住;靠水居住,牧羊人可得饭食吃”。“当白天的眼睛,做夜里的耳朵”等。此外,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不少民族的史诗、叙事诗、民歌等民间韵文作品中存留。如在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卫拉特人的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维吾尔、哈萨克族的民歌、叙事诗中都可看到民间谚语似明珠在熠熠闪光。

总之,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来源于丝路各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于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它和丝路民族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状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犹如一个五光十色的多棱镜,折射出丝路民族各异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状态,在丝路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虽然不及丝路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民歌等那样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深刻的思想主题,塑造感人的民族性格,但它以短小的文体形式,充满哲理的警语式的语言,形象准确全面地反映出丝路各少数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积累总结起来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其内容同样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其纷繁的内容大体分为二类:

一类:有关自然和生产的谚语

丝路各民族很早就认识到自然变化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的这方面的谚语早已摆脱了他们自然神话的愚昧和诡谲,形象地反映出他们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的能力,显示出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如蒙古卫拉特人的气象谚语:“雨前天变凉,雪前天变暖。”哈萨克族牧人的时令谚语:“五月的雨水,挤不完的乳汁。”

反映劳动生产经验方面的谚语在丝路民间谚语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其内容与民族的生产方式,劳动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卫拉特人等,其生产谚语主要反映他们的牧业生产,其中尤以写草原、牲畜、放牧接羔等为多。如,“羊是草色,越吃越好”(蒙古族);“你要放牧,就放绵羊,大碗里会飘出肥肉香;你要养狗,得养护羊犬,羊圈里丢不了一只羊”(哈萨克族);“骑马之前,先备好饲料”(柯尔克孜族)。从事农耕生产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回族、锡伯族等,他们的生产谚语所反映的生产劳动内容与前面所述的大相径庭,如,“玉米要种稀,麦子要种密”;小麦说:“你若把我埋进厚雪里,我就把你埋进面粉里”(维吾尔族);“施肥长粮食,不施肥长石头”(乌孜别克族);“长嘴的要吃哩,生根的要肥哩”(回族)。这些农谚反映了他们耕耘、播种、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在其农耕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有些生产谚语还反映了一些民族打猎生产活动。如,“猎物要打上,一要善于隐蔽,二要穷追不放”(哈萨克族)。

二类:有关社会现象和生活斗争经验的谚语

这类谚语涉及面较广,不如上述一类那样单纯。首先是反映西域各族劳动人民与封建牧主、巴依、伯克、诺彦①、巴音②、反动宗教头目等剥削者压迫者之间阶级对立的谚语。如,“巴依拿走了粮食,只留下一堆土;穷人用完了力气,只剩下一口气”(维吾尔族);“靠胡大的人会冻死,靠巴依的人会饿死”(哈萨克族);“巴依的家底是偷,穷人的家底是泪”(柯尔克孜族);“诺彦穷了变土匪,巴音穷了变盗贼”(蒙古族);“巴依把他的牲畜挂在嘴边,穷人把他的愁苦挂在嘴边”(塔塔尔族);“当官的吃甜糊面,孤儿们挨木板”(乌孜别克族)等。这些谚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及其爪牙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血腥统治的罪恶,展示出尖锐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表现出丝路各族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和渴望反抗斗争的信念,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其次,是关于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团结、友谊、爱情等方面的谚语。如,“扯断一根羊毛不费力,拉断一根绳索谈何容易”(维吾尔族);“同乘一条船的人,命是一条”(乌孜别克族);“朋友多的,帮手多”(哈萨克族);“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维吾尔族);“爱情比金子贵”(蒙古族);“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的唾液能成湖泊”(塔吉克族)等。这些谚语中有善意的规劝使人得以鞭策和鼓励,有真诚的祝愿使人们在团结友谊中认识群体力量的伟大,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刻骨铭心的誓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类谚语中还有不少是反映道德、学识修养的谚语。如,“好汉的胸膛里能

图59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牧民

①蒙古语中指牧主、宗教头目等。

②蒙古语中指牧主、宗教头目等。

容下整个鞍马”(蒙古族);“乌鸦不啄同类的眼睛”(塔吉克族);“知识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乌孜别克族);“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识是取不尽的宝藏”(哈萨克族);“结满果实的树枝总是朝下的,人们会为它搭架;不结果实的树枝总是朝上的,人们会为它修剪枝桠”(维吾尔族);“求知的人把时间当成金子,愚蠢的人把时间当成粪土”(锡伯族)等。

以上我们对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番简要的梳理。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来自丝路民族的民间谚语确实是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生活经验的总结,反映着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展示出丝路民族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西域劳动人民生活的教科书。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内容消极落后的谚语值得我们注意。如“沙子堆在一起,变不成石头;奴隶聚在一起,也当不成领袖”;“即使什么也不给,也还是巴依好;即使没有吃到口,只要是油就好”(哈萨克族)。类似于这种谚语中的糟粕,主要是历史与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劳动人民中落后思想意识作用的结果,在整个谚语中只有极小部分。今天。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它在民间的流传早已终止而成为历史的陈迹。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艺术上同其他地域民族民间谚语相比较有着共同的特征。如,语言精炼、准确、形象、生动。它往往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表达出一个道理,而且是那样的形象、生动、贴切。在句式上,往往采用短小有力的句式,节奏鲜明,易懂易记,便于流传。这与史诗一类鸿篇巨制相比,显得是那样精致小巧。又如在表现方式上,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对比、设问、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谚语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地同中求异的话,就会发现丝路民族民间谚语艺术上最大的异处在于它具有的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

谚语是植根于各民族社会生活土壤中的智慧的花朵,由于各民族生活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不同,这种种因素造成了各民族谚语不同的文化品格。如丝路游牧民族的民间谚语在题材的表现上大多集中在马牛驼羊四畜上。在谚语中有较多的篇幅以牲畜的习性、特征及与牧人劳动的密切关系为内容来阐发对劳动、生活以及社会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如,哈萨克族谚语:“马是诸畜之王,骆驼居诸畜之首”;“好马是主人的良伴,好狗是牲畜的良伴”;蒙古族谚语:“马不吃夜草不肥,羊不吃走草

图60博尔塔拉蒙古族牧民不壮”;“人像马,马又像人”等。这些谚语透露出牧人对牲畜的特殊感情,这与我国中原民族和南方民族的有关谚语在内容风格上有很大不同。另外,就丝路少数民族本身看,由于各民族环境和思维方式不同,其谚语也呈现出各异的民族特色,这集中表现在对同一事物思想观念的表达方式上。如,汉族谚语说“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油”,意思是说由于个别事物败坏了整体的利益。在丝路少数民族谚语中却有多种说法。维吾尔人说“一枚羊粪蛋,臭了一锅汤”,锡伯人说“一个鱼苦胆,糟踏了百锅鱼汤”,而蒙古卫拉特人却说“落进一根牛毛,一锅牛奶泼掉”。又如,教育人要有谦虚的美德,不要骄傲自满,汉族谚语说:“一瓶子醋不响,半瓶子醋咣当。”维吾尔族谚语说:“果实累累的树枝,总是低俯着身子。”哈萨克族谚语则说:“麦子昂首直立,是粒儿不饱;小伙子挺胸叠肚,是没有头脑。”同样要阐明的一个事理,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心理素质,导致了不同的取类事物和表达方式,而呈现出缤纷各异的民族特色。

谜语,在民间文学中是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作品。它以猜谜的方式,集中地表现出人们的智慧,以培养和测验人们的智力。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谜语的记载和研究。东汉《说文解字》中说,谜,“以言,迷”,基本指出它是一种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在这之前,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文献中就记载有称之为“隐语”的谜语作品,其中荀子的《蚕赋》可为代表。在这之后《汉书·东方朔传》及后来的《文心雕龙·谐隐》,直至明末的《黄山谜》等,都将谜语这一文体形式专门加以研究和记载。在国外,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古代戏剧都将谜语视为重要契机加以运用,“司芬克斯之谜”便是一例。谜语在古代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运用是广泛而严肃的。上层统治者和文人,或用以进谏帝王,或帝王用以测验臣民;劳动人民大多用于生活仪式和宗教仪式之中,用于戏谑并不多见。猜谜,在当时成为一种高深的学问。与此相比,西域少数民族的民间谜语并无那种严肃与高深。它以朴实、机锋的风格,以徒口谜语歌的形式流传在民间,以培养人们的智力,活跃人们的思维,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植根于各族人民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不容忽视的认识教育作用和启发教育儿童、培养检测人们智力的作用。

丝路民族民间谜语题材比较广泛,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现象,根据谜底我们大致分为二类:

物谜。这类谜语大多以具体事物为谜底。在丝路民族民间谜语中以反映与民族生产生活相关的物体、动植物为最多。如:

图61民间文学出版物山洞里有个花牛犊,花牛犊最怕沙土。(眼睛)

——蒙古族

靠呀,靠呀,靠不上,

不靠,不靠,靠上了。(嘴唇)

——柯尔克孜族

身高,体长,

细绳一抖,奔向前方。(骆驼)

——哈萨克族

一个母亲生下一千个孩子。(种子)

——塔吉克族

比马高,

比狗低。(鞍)

——柯尔克孜族

肚里有灯,

嘴里有泉。(茶炊)

——柯尔克孜族

先放倒,后立起,

捆扎好,再培土。(毡房)

——哈萨克族

每家都有弟兄仨,

老大总把气来发,

老二心肠总不佳,

老小日子最富华。(烟袋锅、烟袋杆儿、烟嘴)

——达斡尔族

头大得像大皮帽,

脚细得像葡萄枝条,

肠子在肚子外边,

耳朵长在脚上。(“都他尔”琴)

——乌孜别克族

事谜。这类谜语以人们的行为动作和某些自然现象做谜底。如:

脚踩铁梯登上肉山。(骑马)

——蒙古族

鞭儿一甩翻波涌浪,

石头一飞奏起动听的乐章。(牧羊)

——塔吉克族

兄弟四个的收获,

全都装进一口锅。(挤牛奶)

——哈萨克族

冬天睡在山上,夏天流到河里。(雪)

——柯尔克孜族

我的黑羊奔过去,

羊粪蛋直撒过去。(乌云、下冰雹)

——哈萨克族

从以上所引谜语中我们看到,丝路民族民间谜语具有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寓意隐晦,供人猜测等一般谜语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谜底与谜面巧妙结合呈现出鲜明民族色彩的特点。我们知道,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为喻体,是谜语艺术提出的问题;谜底为本体,是谜语的题旨,问题的答案。底、面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丝路民族民间谜语与其他谜语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隐喻和暗示的手法,对谜面巧妙地设喻,对所猜测的事物的特征进行民族化的概括与描写,即按照丝路少数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依他们熟悉的事与物为比喻对象,进行符合民族表达习惯的描述,来提供线索让人猜出谜底。谜语虽然短小,猜测的时间或许也不会太长,但整个思维过程却是民族化的,有种民族文化的共识参与其中。好的民族民间谜语甚至能起到这样的神效:同一民族不相识的人,往往凭一两个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问答即能判定是同一部族的人。这种神奇的认同感是来自谜语所具备的鲜明而浓郁的民族风味。如,“水在外面急得跳,火在里面乐得笑”,只有哈萨克人或常年和哈萨克人生活的人才能猜得出这是“茶炊”,而不是“火锅”之类的炊具。又如前面我们引过的“乌云、下冰雹”的谜语,只有在草原上久经风雨冰霜的哈萨克族牧羊人才能准确地理解“我的黑羊奔过去,羊粪蛋直撒过去”谜面的真正涵义,其他民族的人不是不知所云,就是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第二节 哈萨克族的谚语和谜语

在丝路民族民间谚语中,所占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了。究其缘由大约与哈萨克族悠久的民族历史,丰富灿烂的史诗、叙事诗、民歌等民间文学乳汁的哺育,具有较广覆盖面的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民间说唱文化艺术传统等因素有关。在哈萨克族民间,无论是牧民、猎手、工匠、妇女都会吟诵一些谚语。这些被哈萨克族人称为“金子的语言”,以简约生动的语言概括和总结着哈萨克族人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其中以蕴涵深刻的哲理警诫、训导、教诲着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萨克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特质,是哈萨克族人在民间流传的口头百科全书。

哈萨克族谚语,在哈萨克日常口语中通常被称作“玛卡勒”①。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几乎囊括了哈萨克人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一切感受和经验,其中以反映生产知识和经验的谚语为多。众所周知,哈萨克族长期从事游牧业生产,草原、牲畜以及与此相关的畜牧业生产成为他们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来源,也是这方面谚语的主要题材。具体来说,在哈萨克族关于生产知识和经验的谚语中,一是有关马、牛、驼、羊、狗等的谚语特别多;二是关于放牧牲畜、生

产等牧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谚语特别多。总之,哈萨克族谚语有相当多的篇幅与这个游牧民族的畜牧业生产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不仅是哈萨克民族的特征,

①“玛卡勒”哈萨克族谚语的一种口头称呼,此外,还可称作“买帖勒”。二者在内容和功用上差别不大,在形式和运用上略有差异。具体,

图62伊犁哈萨克牧民毡房也是哈萨克族谚语的重要特征。

关于马、牛、驼、羊、狗的谚语

由于游牧为主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马牛羊等牲畜在哈萨克人心目中占据有重要位置,六畜兴旺是他们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对牲畜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感情,这些在哈萨克族谚语中都有所反映。如:

好马是主人的良伴,

好狗是牲畜的良伴。

马是诸畜之王,

骆驼居诸畜之首。

你要放牧,就放绵羊,

海碗里总飘出油肉香;

你要养狗,就养猎狼犬,

羊圈里缺不了一只羊。

狗是人的耳目。

定居人家的二岁公牛,

能惊吓游牧人的大牤牛。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描写牲畜动物的谚语中,有关马的种种谚语特别引人注目,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我们从部分资料中摘引一些如下:

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

马儿东转西转,离不开拴马桩,

男儿走南闯北,总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化远为近的是马匹,

化近为远的是异己。

不要用鞭子赶马,

要用马料催马。

马是人的翅膀,

饭给人以力量。

好马一鞭,驽马千鞭。

真正的好马形体难看,

真正的美人没有缺陷。

良马垮了,迈乌鸦那么大的步子也犯愁。

好马不求好照应,

好友不求好侍承。

走马汗水不断,

娇孩子泪不干。

好马莫需看齿多齿少,

好人莫问他年龄大小。

马儿不全是千里马,

猎禽不全是海东青。

以上我们不厌其烦地摘引了这些关于马的谚语,旨在说明马在哈萨克人心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哈萨克人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与马朝夕相处,四季常伴,有着特殊的感情,反映在马谚语中,无论是直接描写马的形态以强调在牧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是以马为喻,揭示某些人和事的道理,都离不开对马的赞叹讴歌。哈萨克人世界中的种种欢乐与忧愁,思考与评价,似乎都可以从他们须臾离不开的马上找到答案。马,已经不只是哈萨克牧人的坐骑和工具,它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渗透在这个民族的精神性格中。从“马文化”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哈萨克族的马谚语,大约更能体察到其中的精髓。

关于畜牧业生产的谚语

哈萨克人从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管理牧畜,有助于其生长、繁殖的经验,这些经验化为短小、生动的谚语在哈萨克族牧人中广为传播。如反映牧畜不同脾性、放养经验的谚语:牛喜水,

驼喜盐。

牛喝水,

不挑拣。

喝井水,

绵羊肥。

马歇息,

在反刍。

雪下有残草,

马匹死不了。

在这些谚语中,对牲畜吃什么草,有什么病害,以及配种、接羔、育羔以及放牧都有较具体的记录。如:

马毁于虻蝇,

山羊毁于胸膜炎。

沼泽地上放牧的牲畜会患口蹄疫,

患了口蹄疫就消瘦下去。

有被盖的牲畜多一条命,

没被盖的牲畜半条命。

牲口肥,

生双羔。

在这些谚语中还有一些更为细致具体地描述精心放牧,合理利用草场,按季节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的谚语。甚至连准备饲草,打扫清理棚圈这些生产细节都有所反映。如:

夏天留神伤畜,

冬天留神老畜。

夏日精心半日,

冬季精心四十天。

草场到了差劲的牧羊人手里,

一天就完了。

常流动,少死亡,

守在一处,死得多。

夏天多流动,

冬季少活动。

冬天的饲草料夏天就要备好。

不怕狂风暴雪,

就怕棚圈不牢靠。

牲口呆在冻土地上骨瘦如柴,

呆在垫着干粪渣的地方有活力。

从以上摘引不难看出,哈萨克族谚语详尽而具体地记录着哈萨克族人畜牧业生产的种种环节和过程,将其搜集整理编排出来,简直就是畜牧生产的教科书。这种在自己民族民间文学园地中如此重视和反映劳动人民普通的日常生产劳动,在西域民族中实不多见。草原、牲畜、毡房养育着这个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在自己的艺术殿堂中又垂青着赖以生存发展的民族基本的劳动生活方式。他们以自己是游牧民族而自豪,以弘扬祖辈传下来的游牧文化而荣光,这大约就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缘由吧。

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关于社会现象和生活斗争经验的谚语。例如,热爱故乡、土地和人民,热爱劳动,提倡团结友谊,总结为人之道,教导人如何立世以及反映阶级对立、劳动者反抗觉醒等。这一类社会意识较强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学识道德修养,对人和事的社会评价,展示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性格,是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如下:

背弃祖国的人不可救,

脱离湖水的鱼儿不可救。

宁愿在故土为奴,

不在异乡为君。

雨露给大地带来碧绿,

劳动给人们带来兴旺。

一匹母马有两个奶头,

少一个就不出奶;

一峰骆驼有两个驼峰,

少一个就没力气。

朋友的清水胜过敌人的蜜。

不要朝空中扔石头,

掉下来砸你自己的脚。

干硬的肉没有血,

说谎的人没廉耻。

有的人饱得直跳,

有的人冻得直跳。

穷人和富人不能为伍,

绵羊和豺狼不能为伍。

宁做穷苦人的儿子,

不做巴依的奴隶。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在艺术上有着与其他民族谚语共同之处,如,语句短小精炼,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将哲理蕴藏其中,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等。但作为运用哈萨克族语言创作、传播,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格的民间谚语,在艺术上与其他民族谚语相比较,在某些方面又有突出之处并有所不同。

其一,哈萨克族谚语是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具有有韵有散、韵散结合的特点,与其他民族相比,句子更接近于日常口语。哈萨克族谚语有的以韵文形式出现,但不一定遵守严格的格律,句子也接近日常口语。如:“一个好牧羊人的羊羔都能换毛了,差劲的牧羊人那三岁的羊却已经瘦得不行了。”有的看似散文形式的谚语,却又具有音韵和谐,节奏明快的特点。如:“破锣声也能让冒失鬼迷路。”在谚语文体的表面形式上,大多数哈萨克族谚语是由两个整句构成的,明显地具有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在每则谚语里,两行(大多为两个整句)的音节数、音步的间隔、音步的音节组合方式基本相同,且行尾押韵,这与我们第六章第三节介绍的哈萨克族民歌的格律方式大致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每一则哈萨克族谚语看作是一首两行的哈萨克族民歌。其实,哈萨克族牧人在创作和传播谚语时,常常说唱结合,自觉和不自觉地在追求它的民歌效果。如,哈萨克族民歌中的吊唁歌中不少为两句一节,从内容到形式来看,简直就是规范的哈萨克族谚语:

隼鹰的翅膀哪能都完整,

骏马的铁蹄哪能没残损。

人已经去了,莫要紧追不放;

死不能复生,莫要哭断肝肠。

岁月总有变迁,

人总不会长年。

其二,哈萨克族谚语的语言朴素,简约,直中有曲,曲中见直。丝路民族民间谚语的语言大多简短、精炼,但哈萨克族谚语以朴素、简约取胜。吟诵这些谚语就会看到,它总是尽量省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词,摒弃可有可无的句子成分,用尽可能少的词组成尽可能短的句子以包容更深刻的涵义。哈萨克族谚语用这种朴素、简约的语言直言某种道理、经验和感受,并非干巴巴地论说,而是直中见曲、曲中有直。如,“手指合不拢就拿不起针”;“后长的犄角一定会超过先长的耳朵”。这些谚语不用烘托,不加渲染,只把一种客观事实、现象明明白白地勾勒出来,这就是“直”,但这些谚语又都是言外有旨,弦外有音,直言的并不就是“犄角”和“耳朵”,“手指”和“针”,而是另有寓意,最终要说明的是“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和“后来者居上”的道理,这就是“曲”。这种直中有曲,

图63哈萨克牧民转场

曲中见直的特点,大多数是通过多种比喻,把经验和道理浓缩在形象化的语言之中而实现的。

以上哈萨克族谚语在艺术上的这些独特性,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察,都离不开哈萨克语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谚语,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用哈萨克语创作的哈萨克族谚语,其成就和特征都有赖于哈萨克语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受其制约。审视哈萨克族谚语的种种特点,如短小、简约的形式,形象、生动、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散文化的如民歌般的格律和节奏等等,都离不开哈萨克语言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些语言上的特点和优势融入哈萨克族谚语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哈萨克族谚语大量选用同哈萨克族游牧劳动生活特点相关的词汇,以及直接反映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语汇。如,在哈萨克语中有着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表示马牛羊驼狗等牲畜动物形体外貌、行为品性的词语。以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地表达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经验,使其谚语通俗,易与人们感情、心理沟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牛犊再蹦,也蹦不着背上的鞍子”;“纽扣大的洞能透过骆驼大的风”。

2.哈萨克族谚语常利用哈萨克词语的多义、转义、引申义而达到意外有旨、弦外有音的效果。如,谚语“不要离开你的同伴,如果离开了你的同伴,孤苦总在你身边”。其中“同伴”一词即从原词“马群”转义而来,较好地表达出蕴含在谚语中的道理。

3.哈萨克族谚语利用哈萨克语中词汇简单、概括的特点,使其谚语通俗,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好”、“坏”、“比..好”等词在哈萨克族谚语中使用频率很高。这些词易于理解,在不同内容的谚语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好人的珍贵在他死去的时候才被体会,好驻地的珍贵在搬迁的时候才被体会。”这句谚语中的“好人”,可以被理解为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好驻地”,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但是,“好人”、“好驻地”如何好,怎么才叫好,听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联想、理解。

4.哈萨克族谚语充分利用哈萨克语中某些词具有兼类的特点,以及动词、形容词名词化的特点来减少谚语里的用词。如“两个好人在一起是生死朋友,两个坏人在一起是生死对头”。谚语中的“好人”、“坏人”(这里是名词)在哈萨克语中原来都是“好”、“坏”的形容词。

最后,哈萨克族谚语充分利用哈萨克语的语法优势,如在词汇组合顺序和词形变化以表示一定语法关系上,在附加词缀表示某种具体语法意义上,哈萨克族谚语尽可能地发挥着哈萨克语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组词造句。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上我们对哈萨克族谚语在艺术上的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实,这些特色都与哈萨克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谚语,其他民族能从中感受到鲜明的民族性格和风味,可以触类旁通,与自己民族中内容相似的谚语相互沟通。有些谚语,由于浸透着哈萨克人特殊的思维,其他民族的人对此不知所云,只能感悟到其中的一种神秘和不解。这些大约更是属于哈萨克人自己的东西了。谜语,在哈萨克语中被称作“朱木巴克”,其本义是指“关闭上的”或“掩闭上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哈萨克族谜语除了指“谜语”,也指“隐语”、“双关语”,以及其他具有掩而不露性质的或具有暗喻意义的言语、动作。如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的隐语、双关语、哑谜,报丧歌中的一些比喻、暗示类的句子等。总之,“朱木巴克”的涵义要比汉语的“谜语”宽泛一些。

哈萨克族谜语的文学材料最早可见于《突厥语大辞典》和《库蛮语汇编》。在古代,哈萨克族谜语起着某种严肃意义的社会作用,今天我们在一些民间故事中还可窥见。如,主人公如何成功地通过破谜来解决同汗之间的矛盾以保全性命,获得爱情与婚姻。在民间,猜谜曾在一种古老习俗中扮演重要角色,即男方向女方求婚时,女方设谜,由男方解谜,小伙子一一猜中了女方的谜语,姑娘便爽快地应答了小伙子的求婚。这种独具一格的婚姻习俗在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小伙子和姑娘的猜谜对唱》中就有生动具体的记叙。近代以来,哈萨克族谜语越来越趋于锻炼考验智力的一种活动,娱乐色彩越来越浓,当然仍不乏它起的某些社会作用,如以猜谜对唱来解决部落间的纠纷等。今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猜谜活动,篝火旁,宴会上,喜庆节日中,到处都可听到哈萨克族人民智慧的笑声。尤其在阿肯对唱时,对唱双方用谜语相互盘诘,迅速猜中对方所出谜语者,不仅被视为才智敏捷,还赢得了对唱的胜利。猜谜活动,已成为哈萨克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谜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除了具有一般民族谜语的特点外,还有着以下不同之处:

其一,哈萨克族谜语除了一个谜面表现一个事物或现象外,不少的谜语是通过一个谜面表现一组谜底。如:

早晨用“四条腿”走来,

正午就是两条腿的好汉,

临近傍晚太阳快落的时候,

又成了三条腿还真够可怜。

(人的婴儿期、中年、老年)

平平坦坦,坦坦平平,

平坦坦的上面硬邦邦,

硬邦邦的上面红彤彤,

红彤彤的上面忽闪闪,

忽闪闪的上面圆鼓鼓,

圆鼓鼓的上面翘撅撅。

(地、炉、灶、火、火苗、铁锅、锅盖)

其二,哈萨克族谜语以与他们劳动生活关系密切的牲畜作喻体的多,并大多运用描写的方法显示出草原牧区游牧生活的特点。如:

白牛起身走去,

黑牛躺着不动。

(雪消融)

我的骏马没尾巴,

人人喜爱想骑它;

勒紧缰绳跨上马,

高歌一曲走天涯。

(冬不拉)

白石头,围一圈,

一匹红马拴中间。

(舌头)

这些谜语表现出哈萨克人对生活、对事物的独特的观察和体验,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谜语比较典型地体现出哈萨克族人特殊的思维。这些谜语,奇特,具有哈萨克式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表达力,这恐怕是别的民族费多大的劲也猜不出来的。如:

从山上滚下的石头。

(眼泪)

比蜜还甜。

(睡眠)

青狗向着青天呼呼吼。

(烟)

我的黑羊奔过去,

羊粪蛋直撒过去。

(乌云,下冰雹)

其三,哈萨克族谜语,作为一种短小的语言精品,在句式上有独句式,有多句式(以双句式和四句式居多),但无论句式多少,大都按照诗歌的格律创作而成,具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