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节 哈萨克族习俗歌

19世纪哈萨克族的一位大诗人阿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的大门由歌声为你推开,又由歌声送你进入土中。”在哈萨克人一生中,从婴儿落地到长大成人,从男女求爱到结婚喜庆,从生病祛病到丧葬去世,人生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民间歌谣的歌唱。对这样一个世代聚居在西域丝路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演唱民歌确实在他们民族的生活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正如哈萨克族谚语中所说:“歌谣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一对翅膀。”习俗歌,正是哈萨克族民歌中数量最多、最为动人、与他们民族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民间歌谣。

哈萨克族的习俗歌在其民歌中是种较为古老的歌谣,它的种类很多,演唱中有着比较固定的曲调。今天,具有原始感的哈萨克族习俗歌已经不大容易听到,这是因为哈萨克族在历史上信仰过多种宗教(如萨满教、景教、佛教等),运用过多种语言(如古突厥语、察合台语等),以及数不清的战争等原因,古老的习俗歌大都没能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习俗歌,大部分从民间流传搜集而来,从宗教角度看,大部分是哈萨克人皈依伊斯兰教后的产物。即使这样,这些习俗歌仍然焕发出古老而年轻的生命力。

哈萨克族的习俗歌,根据内容、仪式和应用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婚礼歌、葬礼歌和宗教祀典歌。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婚礼歌

婚礼歌,不言而喻它是用于娶亲嫁女特殊场合中的民间歌谣。主要包括:婚礼序歌、“萨仁”、“加尔一加尔”、哭嫁歌、远嫁歌、劝嫁歌、揭面纱歌等,是一组大型的反映哈萨克族婚礼习俗的,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婚礼组歌。

哈萨克族婚姻实行男婚女嫁,妻从父居。按照习俗,七代以内是至亲,不得通婚。同时,缔姻双方家庭的居地应有七水之隔,意思是要相距遥远,以避免双方可能有的任何一种血缘联系。过去,青年男女的婚姻由家长包办,并要经过部落头人的认可。现在,虽可自由恋爱仍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并要男方父母或受他们委托的人出面向女方提出儿女间的婚事,当事者本人是不能向对方父母提自己婚事的。在整个联姻和婚礼过程中,彩礼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富家女子的价格为七十七匹三岁母马;中等家庭姑娘为四十七匹三岁母马;穷人家的姑娘为十七匹三岁母马。对于王公贵族、部落头人、宗教上层人士,其彩礼甚至可达一百峰骆驼或者二百匹马。除以上以大牲畜头数计算的彩礼外,男方还要给女方送“吃奶费”、“抚酬费”、“结婚仪式费”等。这样,由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使得未出嫁的姑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是父母换取牲畜的本钱,而女子一旦嫁到男方,她也就成了男方用牲畜买来的“不动产”。这种买卖婚姻葬送了无数女子的青春,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从下面将要介绍的嫁女歌中便可领略到嫁女的辛酸悲苦,血泪歌唱,侧面地揭露控诉了这种买卖婚姻的罪恶。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有着固定的程序,按照程序有着相应的歌唱,这包括女方家举办的嫁女仪式和男方家举办的迎娶仪式,两部分前后相接。按旧俗,嫁娘在整个出嫁仪式上要不断用歌唱表达心中的感受。用歌唱向父母、亲人、家乡告别;人们也要用歌唱向嫁娘劝嫁,表示祝福;还要用歌唱向嫁娘的父母表示祝贺。在男方迎娶仪式上,也要用歌唱迎娶新娘,用歌唱迎宾待客、通报仪式安排活动事项等。此外,还有民间歌手、青年男女歌唱助兴。可以说,哈萨克族的整个婚姻仪式就是用一连串婚礼组歌串联起来的,婚礼歌成为观察和了解哈萨克族婚礼习俗的最好的媒介和窗口。以上我们简述了哈萨克族的婚姻制度和婚礼仪式,勾勒出产生和演唱婚礼歌的主要背景,下面开始逐一对婚礼歌的各个部分进行论述。

1.婚礼序歌(托依巴斯塔尔)

这类歌又称作婚礼起始歌。一般是由一名歌手或善于演唱的人在婚礼开始时演唱,宣布婚礼喜庆的开场。歌者代表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向婚礼主人表示祝贺,并希望主人盛情款待宾客。演唱者往往用快乐的语句即兴唱出婚礼的盛大场面和热烈气氛,并以演唱形式通报婚礼程序和娱乐安排。婚礼序歌,大都采用传统曲调即兴编唱词句,语言轻松活泼、热烈风趣,曲调欢快、悠扬。如,在哈萨克族婚礼开始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词句:

肥壮的带头羊引领着群羊,

这灵物在群羊前一路逞强,

赶上了喜事的幸运小伙子,

照老规矩给喜庆大典开场,

宰杀了一只只肥羊的人家,

在黄道吉日里有喜事临门,

愿吉星高照您这喜庆人家;

骆驼壮总有驼峰跟它相当,

知礼的人办事礼数要相当;

喜庆的主人,愿您喜宴丰盛,

庆典的开销腾格里会补偿;

祝您羊满圈,畜群连绵不断,

布满了山冈,再向山下绵延;

我们给您的喜庆事道大喜,

喜庆的主人,愿您喜事连连;①

……

2.接亲调(萨仁)

这是一种接亲劝嫁的歌。在嫁女仪式开始以后的当天晚间,陪新郎来女方接亲的两名小伙子(伴郎)演唱“萨仁”。歌唱者常常动之以情,歌唱新娘父母及兄弟姐妹对她的骨肉之情和矛盾复杂的心情:父母亲人一方面不情愿让她出嫁,舍不得她离开;一方面又必须送她出嫁,忍痛也得跟她分离。同时歌唱者又晓之以理,劝说嫁娘和女方家人,讲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祖宗定的规矩,谁也不能违抗。况且已经收了婆家的彩礼哪有不去婆家的道理?接亲的人在演唱萨仁歌时,新娘应该恸哭,随后,接亲人变换曲调唱“加尔——加尔”歌。接亲调一般为四行一个歌段,开始的歌段在一、二、四行末尾附有衬词“乌克——阿乌”,并用呼唤的声调歌唱。如:

萨仁歌从比斯米拉①唱起,唉——乌克——阿乌;

唱比斯米拉是千年老礼,唉——乌克——阿乌;

你不要悲伤,你不要哭泣,

请让我把新郎介绍给你,唉——乌克——阿乌;

让我开始说说你的夫婿,唉——乌克——阿乌;

你不用抱怨自己命不济,唉——乌克——阿乌;

你父母也曾是小伙、闺女,

从那时候就有这萨仁曲,唉——乌克——阿乌。②

3.“加尔——加尔”

这是一种男女分组的对唱。当唱萨仁歌的接亲人临近新娘所在毡房时,开始了“加尔——加尔”的对唱。一方是来接亲的小伙子,另一方是守在毡房中的新娘和伴娘。对歌由男方开始,他们用歌声向新娘描述婚后生活的美好:公婆会像亲生父母那样疼爱她,丈夫会百般抚爱她,而自己将生儿育女,享受做母亲的快乐。歌声轻快、诙谐,竭力挑逗新娘使她高兴起来。应和的是新娘和伴娘,歌声大多哀怜凄凉,因为新娘即将远离亲人,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充满着惶恐和悲伤。在男女对唱中,要有节奏地齐声呼唤“加尔——加尔”(“加尔”,哈萨克语指情侣、恋人,也指夫妻一方)。这样,一是为增加歌唱的气氛,二是提醒新娘,从今后她已不是姑娘,是有丈夫的人了。另外,双方呼喊“加尔”还有赛歌的意思。女方唱输了,应送给男方手巾;男方唱输了,要送给女方猫头鹰的羽毛。

“加尔——加尔”歌举例如下:

男方:

从市场买来,

黑色的锦缎,加尔——加尔——噢,

盖住你的头发,

用那黑锦缎的凤冠,加尔——加尔——噢。

离开了父亲,

你也不必心酸,加尔——加尔——噢,

只要你贤惠,

公公一样慈善,加尔——加尔——噢。

女方:

让门前的小河,

永远清澈明亮,加尔——加尔——噢,

让它做我贴身的镜子,

映照出我白晳的面庞,加尔——加尔——噢。

愚蠢的小伙子,

竟说公公跟父亲一样,加尔——加尔——噢,

你们哪里懂得,

谁能比生身父亲慈祥,加尔——加尔——噢。

男方:

小白兔总要沿着山冈跑,加尔——加尔——噢,

小白驼长大总要生驼羔,加尔——加尔——噢,

你弟弟会经常去看望你,加尔——加尔——噢,

你何必这样满眼泪滔滔,加尔——加尔——噢。

女方:大花毡上的锦带,镶就镶上了吧,加尔——加尔——噢,

办喜事用的骆驼,宰也就宰了吧,加尔——加尔——噢。

说到可怜的我自己,就等来年再出嫁吧,加尔——加尔——噢,

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说是得央求我爸爸,加尔——加尔——噢。

男方:

青春焕发的同伴,

青春焕发,加尔——加尔——噢,

就让这只鹞鹰,

从你们当中飞去吧,加尔——加尔——噢。

别以为父亲就是靠山,

别指望得到他的偏袒,加尔——加尔——噢,

送来的牲畜他都要了,

他能为你让自已作难,加尔——加尔——噢。

……①

4.哭嫁歌(森瑟玛)

哭嫁歌,哈萨克语称为“森瑟玛”,意思是“哭出来的歌”,“伤心地长哭”。按哈萨克族婚礼习俗,“加尔——加尔”唱过之后,新娘就要披戴起一种有穗的头巾,从此她就是个媳妇了。不过她还要在娘家的毡房里居住一两日,独自在搭制的毡房中哭泣歌唱。即唱哭嫁歌,直到启程去婆家。哭嫁歌,一般是新娘事先准备好的,在即将离开娘家之际述说自己平日不便讲述的内心秘密。哭嫁歌是新娘自我痛苦的悲咽,曲调抑郁低沉,真实地倾诉出新娘心中的哀怨、痛楚和委曲。例如:

美好的时光离去了,

幸福的时光离去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哟,

水鸟非得离开湖面?

幸福讪笑着淌走了。

哪里才是我的生路?

父母本是我的亲人,

怎么倒拿我当仇人?

我得当异乡人去了,

黑暗把我全吞掉了,

我的骨肉亲人们哟,

我的命运就这样惨?

幸福抛弃了我以后,

我成了丧家犬以后,

你们还能记得我吗?

还知道我的死活吗?

我的日子该有多惨,

我的心里该有多苦,

亲人呀,离开了你们,

我面如死灰形如蒿!①

5.远嫁歌

新娘唱完哭嫁歌后,在伴娘们的陪同下跟父母兄弟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和乡亲四邻——告别,这时要唱“远嫁歌”。远嫁歌一般由新娘本人唱,由伴娘们应和。歌唱中,新娘往往哀痛欲绝,泣不成声。一人唱,众人和,那凄楚哀婉、撕裂人心的歌唱伴着新娘及他人的恸哭,令人心碎肠断:

我身披绣花的衣裳,

心儿却似被烙铁烫伤。

我今天告别了父母亲人,

何时才能再返回故乡?

唉,分别啦,亲爱的家乡!

……②

6.劝嫁歌

这是一种劝导安慰的歌,是作为对新娘唱远嫁歌的一种回答,通常由阿吾勒(牧民聚居的村子)的一位长者出面演唱。这种歌大都诙谐风趣,轻松明快,为新娘宽心解愁,以描绘婚后的欢乐让新娘高兴,这与前面的远嫁歌等形成鲜明对照。请听:

你有那么多的嫁妆,又惦着新家,

你为什么还要哭哇?

你爸爸替你想过啦,

女儿不能总守着爹妈,

其实你也想出嫁,

早想独立门户啦,

你想有人为你送彩礼,

你想有脸面地出嫁,

你想住进崭新的洞房,

你想穿绫罗披红纱,

你所盼的呀,小媳妇,不都在眼前啦!①

7.揭面纱歌

依照哈萨克族习俗,新娘到了婆家要举行揭面纱仪式,由一名善唱的年轻歌手唱揭面纱歌。在揭面纱歌中,歌者引导新娘一一拜见公婆、丈夫和其他人。另外,歌唱用较多的内容向新娘说教,告诉她男方家所在部落氏族的族规、礼俗、家风,甚至包括新媳妇行走姿势和起居等细小规矩。揭面纱歌是在热烈的婚娶场面上唱的,为了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歌者常使用一些诙谐、戏谑的语言,呈现出轻松、活泼、热烈的气氛。列举揭面纱歌如下:

喂——

新娘羞答答地来啦,

好像明月放射光华。

新娘子全都进来啦,

还懒洋洋地哪像话。

快给门前腾一条路,

快迎上去抛撒礼物。

咱们给新娘揭面纱,

快静下来别乱咋呼。

喂——

新娘子哟,唉,新娘子,

赶快掉转你的马头。

看新娘手脚多利落,

看新娘长得多白净。

看哟,新娘子进来啦,

快把见面礼送上去。

不用你们指手画脚,

只须你们通报大名。

喂——

你要想讨公公欢喜,

黎明即起放牧牲畜。

你要想讨婆婆欢喜,

劈柴烧火打扫炉灰。

端茶递水摆弄茶炊,

手脚不停忙东忙西。

长辈们会交口称赞,

夸你真是个好儿媳。

向长辈们一拜!①

以上我们对哈萨克族的婚礼歌进行了一番简要描述,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婚礼歌带有浓重的哈萨克族民间婚礼习俗仪式气息,在歌的依次演唱过程中清晰地展示出哈萨克族民间婚礼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认识和研究哈萨克族民间婚姻文化的学术价值。另外,这些以新嫁娘为中心的婚礼歌以较鲜明的社会内容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婚礼歌,名为喜歌,实为哀歌、怨歌。哈萨克族妇女利用这种形式诉说自己的不幸,揭露和谴责封建社会买卖婚姻制度,表达了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新的愿望,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这正如19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保尔·拉法格不无讽刺地指出的那样:“由于任何宗教仪式都必须有牺牲(指祭品),在婚礼中,扮演牺牲的角色恰好是新娘。大家唱的传统的歌也好,给她当场现编的歌也好,都和众人的欢乐形成奇怪的对比。”②

葬礼歌

葬礼,在哈萨克族的生活习俗中占据有显赫地位。哈萨克族葬礼是依照伊斯兰教的仪式举行的,但与丝路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葬礼还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其婚礼习俗相似的是,在哈萨克族葬礼的全过程中都伴随着一系列葬礼组歌的演唱。这些葬礼歌主要包括:报丧歌、吊唁歌、挽歌和告别歌等。

1.报丧歌

在哈萨克族中,自古以来当有人离开人世死在战场、外地时,总有人以歌唱的形式到死者家中去报丧,这几乎已成为传统。这些报丧歌的歌唱者一般是阿肯、吉拉乌或精于辞令和有身份的人,他们一般能控制住感情,有自制力。通常报丧歌在距死者亲属房子有一段距离时演唱,其主要特点是语言含蓄、委婉,比喻贴切自然。如歌中把死者说成是“一去不返的征途跋涉的人”,是“不幸的鹰”、“落难的千里马”等。在报丧歌中,通常都有以下这样的词句:

天鹅向着池塘飞去了,

鹰向着荒漠飞去了,

隼从巢穴飞去了,

从高耸的山崖飞去了。①

这样,运用比喻等手法,一步步铺垫、含蓄委婉但又明白无误地把噩耗讲出来,使死者亲属不感到过分突然。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曾经产生和流传着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报丧歌的典范作品,如《乌木别泰向阿布赉汗讣告别根拜去世的报丧歌》。这是阿布赉汗的著名将领别根拜去世后,哈萨克当时的著名歌手乌木别泰前去向阿布赉汗唱的报丧歌。

2.吊唁歌

这类丧葬歌一般是由前去向死者亲属通报噩耗的人唱的,主要用于安慰死者的亲属。吊唁歌一般形式短小,歌行不多,有约定俗成的套路和套语。如:

人已经去了,莫要紧追不放;

死不能复生,莫要哭断肝肠。

身后人哪能跟着死者走,

死去的人哪能死而复生。

愿死者九泉下安息,

愿身后人节哀自重。②

3.挽歌

这类歌主要在哀悼死者时演唱,歌唱者是死者的亲属。哈萨克族习俗,死者的遗体在自己家里只留一夜,第二天埋葬,第七天举行“吉特纳孜尔”③,第四十天举行“合尔合纳孜尔④一周年举行吉勒纳孜尔⑤。从死者去世的第一天到一周年,死者的女亲属,即母亲、妻子、女儿、姐妹、儿媳、弟媳等都要唱挽歌,一般在早晨和日落前唱。尤其是妻子哭丈夫,其状惨不忍睹,妻子在边哭边唱的同时,按习俗要用指甲抓挠自己的脸,直抓得鲜血淋漓,如有首挽歌是这样唱的:

我披散开乌黑的头发,

披头散发又哭天抢地;

罪孽的手指,尖利的指甲,

天天都让我鲜血淋漓;

我白净的脸已被染红,

血肉模糊露出了骨头,

……①

据说,这种自虐自残举动是古代哈萨克部族中妻子殉葬制度的象征性残留。另外,挽歌还有一类是用以哀悼部落头人的,由全部落的人唱,其内容主要是哀悼去世头人的生平业绩以及他的死给整个部落带来的损失。

4.告别歌

这类歌应用场合比较宽泛,凡是远别父母亲人、家乡故土都可以唱告别歌,当然在诀别、永别之际也可唱此类歌。如在哈萨克族长诗《哈萨克—诺盖》中有一段告别歌,是这样唱的:

痛哭,痛哭,痛哭一曲,

失声痛哭人人心碎,

大难临头,苦难岁月?

多少欢乐匆忙离去,

洒尽热泪依依惜别,

欢乐时光何日再来?②

以上我们对哈萨克族葬礼歌作了简要的叙述,可以看出葬礼歌已经成为哈萨克族葬礼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而独特的民族形式表现出哈萨克这个丝路游牧民族的特殊的死亡观念,成为我们研究哈萨克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佐证。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族葬礼歌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气息。众所周知,13世纪哈萨克白帐汗国时期,伊斯兰教成为主要宗教,但在民间信奉原始萨满教仍占优势。在以后民族历史发展衍变中,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但是在他们的礼俗、仪式和宗教活动中仍存留着一些与伊斯兰教教规没有特殊矛盾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较为复杂的状况在哈萨克族的葬礼歌中有所反映。一方面是伊斯兰教义规范着人们对死亡进行的宗教诠释,如“他死前向真主祈祷。他做了最后的忏悔”;另一方面又从中隐约窥见原始的萨满教的痕迹,如“天鹅向着池塘飞去了,鹰向着荒漠飞去了”。以“天鹅”、“鹰”、“飞去了”象征着人的去世,表明了哈萨克族先民对动物的崇拜和“萨满是会飞的”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观念。

宗教祀典歌

哈萨克族的宗教祀典歌,是指同他们民间信仰、宗教生活相关的歌。主要包括:萨满教巫师的歌、祛病禳灾的歌、宗教节日歌和民间祝词、祷词等。

1.萨满教巫师的歌

这类宗教歌在哈萨克族中称为“巴克瑟的萨仁”。上面我们提到,萨满教在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哈萨克族民间仍有很深的影响。哈萨克族民间信仰认为,萨满教巫师(巴克瑟)是人与神的沟通者,是腾格里赐予人间的。在人间,巴克瑟既是歌手,又是巫医和预言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巴克瑟通过自己的灵魂与腾格里,与死者亡灵相通。巴克瑟在作法时,在冬不拉或阔布孜乐器的伴奏下放声歌唱,唱自己专门的歌《阔尔库特的歌》。通过歌声呼唤自己的灵魂,在一种恐怖、神秘的气氛中震慑邪祟。萨满教巫师的歌想象大胆,造句奇特,节奏强烈有威慑力。歌中不少词语来自哈萨克族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对哈萨克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下面请听一首巴克瑟萨仁歌的部分歌词:

我的披白挂蓝的女神灵,

天这边我的众多女神灵,

我的独翼的强大女神灵,

我的独眼的肃杀女神灵,

叫你呢,你过来,我的女神灵!

角如弯月的蓝色种公羊,

安拉先生大人宝贝畜牲!

那个额顶上有一块白斑,

那个尾巴上有一个污点,

妖魔鬼怪附到了那上面,

在那额顶正中有股邪气。

我的乖乖白色的种公驼,

魔鬼配种的真正种公驼,

让那灾殃祸祟全都离开,

找个治病的法子,种公驼,

到那蓝色的萨藜上头去,

倒在那上面打滚,种公驼。

只要那妖魔鬼怪露了面,

死死咬住它可别舍不得!

……①

2.祛病禳灾的歌

这类歌在哈萨克族中被称为“阿尔包”和“百得克”的歌,意指利用民间信仰中“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和口诀等驱除邪祟,为人和牲畜治病。演唱时采取男女分组对唱的形式,把病人或病畜安置在双方中间,唱时大多在夜间进行,在每节歌唱完时男女要齐呼“滚,滚吧!”去恫吓、驱赶病魔。如:

男方:

让我唱我就唱哟百得克的歌,

我有黑羊绒大氅挂了里子;

不吃草,不饮水就那么躺着,

治不好病还算什么百得克,

滚吧,滚吧!

女方:

百得克去了,向陌生的远方,

我拿着笼头奔向乘马身旁,

要是有胡大修改的百得克,

还不早就撒欢地进了草场,

滚吧,滚吧!②

夜间演唱祛病驱祟的百得克歌,在哈萨克族民间称之为“百得克之夜”。这种充满浓重萨满教气息的活动后来逐渐衍变成一种娱乐性的歌唱活动,甚至变成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活动。

3.宗教节日歌

哈萨克族的民间节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节令有关的民间节日;另一类是同伊斯兰教有关的节日。前者以“纳乌勒孜”节唱的歌为代表,后者以“肉孜”节唱的“加拉帕”赞歌为代表。

“纳乌勒孜”节是在春分这一天(阳历是每年三月二十日前后)。从这天开始,天气渐暖,牲畜开始产羔,一年的畜牧业生产又紧张地开始了。哈萨克族牧人怀着新的希望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图生产发展,牧业丰收,生活富足。但是,宗教信仰者们却使这个节令节日蒙上了一层伊斯兰教的色彩。据说,穆罕默德圣人生于旧历“纳乌勒孜”月的十一日,于是这一节令节日与庆祝穆罕默德诞辰有了联系。不过,这一节日在哈萨克族民间少有伊斯兰宗教色彩,人们主要是借此来企望丰收。从“纳乌勒孜”节这天开始,每逢单日各家轮流招待全阿吾勒男女老少喝一种用小麦、黍子、面团、肉、奶和盐水熬制的“纳乌勒孜粥”。这一活动大约延续两周左右。哈萨克人在这一节日中,借吃年饭来寄托一种希冀丰收、消灾避难、人畜兴旺的愿望,在内容上与伊斯兰教并无多少直接联系。这一天,人们相互问候,相互祝辞和唱“纳乌勒孜”歌。歌的内容大体如下:

愿乌勒斯①吉祥如意,

奶子丰收,

处处顺利!

愿乌勒斯福运高照,

四畜丰收!

愿乌勒斯恩光渥泽,

让灾殃祸祟一扫光!②

“加拉帕”赞歌是在伊斯兰宗教节日肉孜节夜晚由一些成年男子唱的歌。歌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此外还混杂有同萨满教有关的其他内容。歌唱者在节日的夜晚走家串户,用歌声乞求施舍,在歌中也有一些阿謀之词,颂扬牧主巴依殷实富足,乐善好施。唱“加拉帕”赞歌的大多是些穷苦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富裕人家是不会唱这种歌的。歌的开头通常是这样唱的:

毡房哟您的家您的家;

您家的毡房真够气派,

好像一座白色的小山,

该是哪位阔人的家宅;

愿白色毡房鸿运齐天,

任什么晦气都快躲开;

祝愿这户人家的大叔,

托胡大的福没祸没灾;

要是听见了加拉帕赞,

请把黄鼻梁绵羊牵来。①

哈萨克族除了以上的宗教祀典歌外,还有一种被人称之为“巴塔”的民间祝辞歌谣。这种祝辞歌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他们出征、狩猎、盟誓、会师、庆典集会、人生礼仪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都可接受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吟诵“巴塔”。在古代,萨满观念曾构成巴塔的基本内容,后来渗入了伊斯兰教成分,但在民间大多数巴塔很少有宗教成分,更多是表达了人们种种渴望美好的心愿。

以上我们对哈萨克族习俗歌做了分类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叙述。在艺术形式上,哈萨克族习俗歌与其他类歌谣(如情歌、劳动生活歌等)都有共同之处。如,在歌的开头普遍运用了比兴手法,在歌的主体部分多处运用比喻、夸张、对照、重复、复沓等手法。在结构上,大多是四行一节的民歌体,一、二、四行押韵的韵律。此外,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民间口头文学韵味,使得哈萨克族习俗歌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感染力。